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合集下载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1、技术内容整体爬升钢平台系统主要由钢平台系统、脚手架系统、支撑系统、爬升系统、模板系统构成。

(1)钢平台系统位于顶部,可由钢框架、钢桁架、盖板、围挡板等部件通过组合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具有大承载力的特点,满足施工材料和施工机具的停放以及承受脚手架和支撑系统等部件同步作业荷载传递的需要,钢平台系统是地面运往高空物料机具的中转堆放场所。

(2)脚手架系统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高空立体作业空间,通常连接在钢平台系统下方,侧向及底部采用全封闭状态防止高空坠物,满足高空安全施工需要。

(3)支撑系统为整体爬升钢平台提供支承作用,并将承受的荷载传递至混凝土结构;支撑系统可与脚手架系统一体化设计,协同实现脚手架功能;支撑系统与混凝土结构可通过接触支承、螺拴连接、焊接连接等方式传递荷载。

(4)爬升系统由动力设备和爬升结构部件组合而成,动力设备采用液压控制驱动的双作用液压缸或电动机控制驱动的蜗轮蜗杆提升机等;柱式爬升结构部件由钢格构柱或钢格构柱与爬升靴等组成,墙式爬升部件由钢梁等构件组成;爬升系统的支撑通过接触支承、螺拴连接、焊接连接等方式将荷载传递到混凝土结构。

(5)模板系统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成型,随整体爬升钢平台系统提升,模板采用大钢模、钢框木模、铝合金框木模等。

整体爬升钢平台系统各工作面均设置有人员上下的安全楼梯通道以及临边安全作业防护设施等。

整体爬升钢平台根据现浇混凝土结构体型特征以及混凝土结构劲性柱、伸臂桁架、剪力钢板的布置等进行设计,采用单层或双层施工作业模式,选择适用的爬升系统和支撑系统,分别验算平台爬升作业工况和平台非爬升施工作业工况荷载承受能力;可根据工程需要在钢平台系统上设置布料机、塔机、人货电梯等施工设备,实现整体爬升钢平台与施工机械一体化协同施工;整体爬升钢平台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方法,通过信息化自动控制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施工。

2、技术指标(1)双作用液压缸可采用短行程、中行程、长行程方式,液压油缸工作行程范围通常为350~6000mm,额定荷载通常为400~4000kN,速度80~100mm/min。

高爬距的整体爬升式钢平台模架体系设计

高爬距的整体爬升式钢平台模架体系设计

3 )承重 销 壳体 。承 重销 壳 体计 算模 型 如 图7 所示 ,钢 板 厚度 为2 m m,焊缝 、螺栓连 接处 加约 束限制 位移 。
2 )在 可靠 的柱端 约束 条件 下,大截 面 的新型爬 升柱 ,
满 足 群柱 稳 定性 设 计要 求 , 能够保 证钢 平 台模 架 体 系实现
0 . 4 1 9 m m。牛腿 结构 局部承 压 区 的有 效应 力 ( V o n — M i s e s )
为2 4 0 . 1 MP a ,其他 区域 有效应 力约 1 7 4 . 5 MP a ,最 大剪应 力
为l 3 1 . 7 M P a ,强度 满足施 工使 用要求 。
爬 升 柱 的 群柱 稳 定 性 按GB J 1 3 0 一l 9 9 0《 钢 筋 混 凝 土
龚剑, 佘 逊克. 黄玉林. 钢柱筒架 交替支撑 式液压 爬升 整体 钢平 台模
架技术【 J 1 . 建筑施工, 2 0 1 4 ( 1 ) : 4 7 — 5 0 .
升板结 构技 术规范》第4 章第2 节计算 。通过对 比结 果发
构件均 采用 Q 3 4 5 级钢 。
1 )钢平 台顶 梁 采用 5 0 0 mm×2 0 0 mmX 1 0 mm×1 6 m m
4 结语
本文在 传 统 的钢 柱筒 架 交 替支撑 式 液压 爬升 整 体钢 平
热 轧 工 字钢 ,焊接 H 型 钢 采 用5 0 0 m m×2 0 0 mm×1 6 m m×




●●


_
图3 附加节底端约束立面
图4 附加 节底板 平面示意
腿伸缩孔

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施工工法

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施工工法

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施工工法一、前言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其采用了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有效提升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和经济技术分析,并附上一个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提高了施工效率:采用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可以进行整体提升,避免了传统施工方法中需要多次移动平台的繁琐环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保证了施工质量: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较大,可以容纳施工人员和设备,施工人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操作,避免了高空作业的风险,保证了施工质量。

3)减少了劳动强度:施工人员通过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进行操作,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和舒适度。

三、适应范围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施工工法适用于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各种工程,例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石化装置等。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施工面积大小,都可以使用该工法进行施工。

四、工艺原理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进行施工。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搭建平台: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搭建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确保平台能够容纳施工人员和设备,同时还要考虑平台的稳定性。

2)整体提升: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整体提升,确保平台平稳地提升到需要作业的高度。

3)施工操作:施工人员在平台上进行作业,包括安装、维修、检查等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4)拆除平台:施工完成后,将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拆除,准备下一次使用。

五、施工工艺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平台搭建: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搭建门式整体提升钢平台,包括基础铺设、支撑装置安装等。

2)整体提升: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整体提升,保证平台平稳地提升到需要作业的高度。

3)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在平台上进行作业,包括安装、维修、检查等工作。

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整体液压爬予钢平台体系设计关键技术

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整体液压爬予钢平台体系设计关键技术


I d J L 5 0 M —L 5 1

简翼墙 、腹墙有 多次 收分,核心筒翼墙厚度 地上部分最 厚为1 6 0 0 mm,最薄为6 0 0 m m:腹墙厚度保持6 0 0 m m不
变 。 随着 结 构 高度 变 化 , 外 墙 体 由外 向 内 单 向 收 缩 最 大 1 0 0 0 1 1 3 1 / 1 。同时 ,翼墙 、腹墙 内均 设置 剪力钢 板 。 在采 用 整 体 液压 钢 平 台进行 核 心 筒施 工 时 ,既要 保 持 钢 平 台的 整 体刚 度 以确 保 高 空 、超 高空 作 业 安全 ,又 需充 分考 虑 因 核 心筒 收 分 、墙 体 厚度 变 化带 来 的不 利整体 液压 钢平 台体 系在此类 复杂工程 中的设计控 制技术 ,为此类平 台适用范 围的拓展 及
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钢柱 支撑 ;钢板剪 力墙 ;钢平台 ;桁架层施工
中田分类号 :T U 7 5 5 . 2 文献标志码 :A D Oh 1 O . 1 4 1 4 4 / ] . c n k i . j z s g . 2 0 1 7 . 0 5 . 0 3 3
充分考虑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内筒与外框、混凝土结构
与钢 结构之 间 的协调 关系 。 背景 工程 核 心筒 以水平 结构 与 竖 向结 构 分别施 工 为 原
毫筑奠工 ・ 繁3 9 誊・ m5 1 1

申青 峰 高 文志 陈逯 浩: 超高层 建筑结构施工 中的整体液压爬升钢平 台体系设计关键技术
3 . 3 整体钢平 台的上 置式提升系统设计控制要 点
提 升 系统 包 括提 升 导轨 立 柱 、立 柱底 座 、 上 下提 升器

技术方案-体育馆钢网架整体爬升施工

技术方案-体育馆钢网架整体爬升施工

1.11.21.3体育馆钢网架整体爬升施工1.3.1 爬升工艺设计1.方案选择网架拼装主要分空中组装和地面拼装两种, 其中地面拼装高空作业少、易保证拼装质量。

该工程采用“地面拼装、液压整体爬升”的施工方案。

即网架支承柱采用预制吊装,网架在地面拼装,网架支座上安装GYD-35型液压于斤顶,支承柱上部安装①25圆钢吊杆,千斤顶带着网架顺吊杆爬升,直至安装标高。

2.千斤顶、吊杆及油路布置网架自重119t,提升荷载2100kN,网架最大支座反力79.5kN。

考虑网架在爬升中由于千斤顶回油下坠对吊杆的冲击振动和千斤顶受力的不均衡性, 动力系数和不均衡系数均取1.2, 则最大支座反力为114.5kN。

千斤顶最大起重量35kN,按工作起重量考虑取15~20kN=网架除4个角支座(受拉支座)不设千斤顶外,其余支座均按支座反力大小设4~6 个千斤顶,共186个。

每个支座设4根直径25mm勺A3钢吊杆,采用对焊接头,长度12m,上端用螺栓固定于柱顶短钢柱上。

经试验,吊杆屈服拉力为130kN,破断拉力为200kNo 吊杆最大负荷38kN,安全系数3.4,共安装吊杆148根。

4台YKT-36型液压控制台分别设在网架四角,油管采用①16及①8高压胶管,支油管路及分油管路均为并联(图6-10-1 、6-10-2)1.3.2 网架制作与拼装网架制作与拼装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是将全部杆件、节点在车间下料制作并将一个方向的平面桁分成小单元(2 个节间), 拼装后运至现场; 第二步为现场组装(总拼)。

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网架下弦节点位置间隔砌筑37cm^ 37cm砖支墩,高80cm,中间起拱10cm,砖墩顶面用水泥砂浆抹平找坡并弹出网格中心线。

采用20m摇头扒杆将小单元桁吊至拼装位置进行组装(从柱角开始,顺序组装),组装时全部杆件与节点用螺栓和点焊固定。

组装后, 经严格检查校正后方可焊接。

焊接工作从网架中央节点开始, 呈辐射状向四周展开, 最后焊接网架支座节点-1.3.3 爬升施工1)爬升程序1.试爬网架总拼和液压爬升系统安装就绪后,将网架从3.7m升至4.43m,搁置于支承柱临时钢梁上,爬升高程0.73m。

某工程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技术

某工程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技术

某工程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技术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技术是一种将整个钢结构一次性提升至设计高度的施工方法。

相比传统的分段提升施工方法,连体提升施工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工序少、质量可控等优势。

下面将重点介绍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技术的流程和细节。

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技术流程如下:1.梁柱节点的焊接: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在工作现场进行梁柱节点的焊接工作。

这是整个提升施工的关键环节,需要保证节点的强度和稳定性。

2.结构件的临时加固:为了给整体提升施工创造条件,需要对结构件进行临时加固。

一般采用大型钢管或钢丝绳等进行加固,以确保整体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整体提升:在完成梁柱节点焊接和结构件临时加固后,使用专业的起重设备进行整体提升。

提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提升速度和升高高度,确保结构件的平稳提升。

4.提升定位:当结构件提升到预定高度后,需要进行准确定位,以便进行后续工作。

通常采用水平仪等工具对结构件进行调整,尽量使其与设计要求完全一致。

5.结构件固定:在结构件提升到预定位置后,需要对其进行固定。

固定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使用焊接、螺栓连接、钢丝绳等,具体选择根据结构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6.清理整理:整体提升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

以上是连体钢结构整体提升施工技术的一般流程,下面将重点介绍其中几个关键细节。

整体提升的关键环节是梁柱节点的焊接。

梁柱节点是钢结构中的重要连接部位,需要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和材料,确保节点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避免焊接引起的变形和裂缝。

结构件的临时加固是为了保证整体提升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加固材料需要选择适当的强度和韧性,以抵抗提升过程中的振动和压力。

加固材料应安全可靠地固定在结构件上,以免在提升过程中脱落或松动。

整体提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提升速度和升高高度,以确保结构件提升过程的平稳性。

整体提升式防护钢平台

整体提升式防护钢平台

高层建筑电梯井垂直防护一直是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此问题,设计出整体提升式防护钢平台。

本设计以钢平台为操作平台,采用托座结合插销的形式,将有梁、剪力墙的电梯井防护设计成为钢平台防护,解决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图1)。

图1 钢平台仰视图1 平台特点相对于传统的从底到顶或分段悬挑搭设钢管脚手架防护,整体提升式防护钢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提高工作效率。

整体提升式防护钢平台安装、提升、拆除便捷,每层仅由单人配合塔式起重机施工即可,无须每层运输材料搭设钢管脚手架。

(2)节约成本。

整体提升式防护钢平台设计一次成型,每层均可周转使用,避免一次性投人过多周转架料。

(3)安全性能高。

钢管脚手架在百米以上楼层内搭设、拆除时,需操作人员较长时间在狭小的操作环境下作业,不利于安全施工控制。

同时,避免钢管脚手架长期支撑在电梯井内,使钢平台更整洁美观。

2 平台加工根据高层建筑电梯井尺寸及特点加工钢平台,要求钢平台的刚度和强度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同时根据受力计算,加工支撑钢平台的托座、插销(图2)。

(a)(b)(c)图2 钢平台设计示意(a)钢平台平面布置;(b)托座、插销;(c)1-1剖面3 平台安装主体结构施工前,模板支设时需在钢平台支撑位置预留孔洞,孔洞尺寸比钢插销尺寸稍大,待达到规范要求的防护时,在横梁上搭设托座,剪力墙上插人插销,并对托座和插销位置进行详细检查。

经检查合格后,采用塔式起重机通过钢平台上设置的4个吊环进行吊运,人工配合进行安装放置,待放置稳固并经验收合格后投人使用。

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须对托座位置进行安全监控,一旦发现有松动现象应及时加固处理。

4 平台周转完成本层硬防护后,首先通过人工配合塔式起重机提升钢平台放于现场指定位置处,然后将托座和插销取出,放到需要安全防护的上一层结构部分,重新吊装钢平台,逐层完成防护。

JGJ 459-2019 整体爬升钢平台模架技术标准

JGJ 459-2019 整体爬升钢平台模架技术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住房城乡建设浏部览信专息用公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是采用由整体爬升的全封闭式钢平台和脚
手架组成一体化的模板脚手架体系进行建筑高空钢筋模板工程施工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支撑系统或爬升系统将所承受的荷载传递给混凝土结构,由动力设备驱动,运用支撑系统与爬升系统交替支撑进行模板脚手架体系爬升,实现模板工程高效安全作业,保证结构施工质量,满足复杂多变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要求。

3.5.1技术内容
整体爬升钢平台系统主要由钢平台系统、脚手架系统、支撑系统、爬升系统、模板系统构成。

(1)钢平台系统位于顶部,可由钢框架、钢桁架、盖板、围挡板等部件通过组合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具有大承载力的特点,满足施工材料和施工机具的停放以及承受脚手架和支撑系统等部件同步作业荷载传递的需要,钢平台系统是地面运往高空物料机具的中转堆放场所。

(2)脚手架系统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高空立体作业空间,通常连接在钢平台系统下方,侧向及底部采用全封闭状态防止高空坠物,满足高空安全施工需要。

(3)支撑系统为整体爬升钢平台提供支承作用,并将承受的荷载传递至混凝土结构;支撑系统可与脚手架系统一体化设
计,协同实现脚手架功能;支撑系统与混凝土结构可通
过接触支承、螺拴连接、焊接连接等方式传递荷载
(4)爬升系统由动力设备和爬升结构部件组合而成,动力设备采用液压控制驱动的双作用液压缸或电动机控制驱动的蜗轮蜗杆提升机等;柱式爬升结构部件由钢格构柱或钢格构柱与爬升靴等组成,墙式爬升部件由钢梁等构件组成;爬升系统的支撑通过接触支承、螺拴连接、焊接连接等方式将荷载传递到混凝土结构。

(5)模板系统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成型,随整体爬升钢平台系统提升,模板采用大钢模、钢框木模、铝合金框木模等。

整体爬升钢平台系统各工作面均设置有人员上下的安全楼梯通道以及临边安全作业防护设施等。

整体爬升钢平台根据现浇混凝土结构体型特征以及混凝土结构劲性柱、伸臂桁架、剪力钢板的布置等进行设计,采用单层或双层施工作业模式,选择适用的爬升系统和支撑系统,分别验算平台爬升作业工况和平台非爬升施工作业工况荷载承受能力;可根据工程需要在钢平台系统上设置布料机、塔机、人货电梯等施工设备,实现整体爬升钢平台与施工机械一体化协同施工;整体爬升钢平台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方法,通过信息化自动控制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施工。

3.5.2技术指标
(1)双作用液压缸可采用短行程、中行程、长行程方式,液压油缸工作行程范围通常为350〜6000mm,额定荷载通常为400 〜4000kN,速度80〜100mm/min。

(2 )蜗轮蜗杆提升机螺杆行程范围通常为
3500〜4500mm,螺杆直经通常为40mm,额定荷载通常为
100〜200kN,速度通常为30~80mm/min。

(3)双作用液压缸通过液控与电控协同工作,各油缸同
步运行误差通常控制不大于5mm。

(4)蜗轮蜗杆提升机通过电控工作,各提升机同步运行误差通常控制不大于15mm。

(5)钢平台系统施工活荷载通常取值为 3.0~6.0kN/m 2, 脚手架和支撑系统通道活荷载通常取值为 1.0~3.0kN/m 2。

(6)爬升时按对应8级风速的风荷载取值计算,非爬升施工作业时按对应12级风速的风荷载取值计算,非爬升施工作业超过12级风速时采取构造措施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牢固。

(7)整体爬升钢平台支撑于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实体
强度等级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10MPa。

(8)整体爬升钢平台防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 Q。

3.5.3适用范围
主要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核心筒工
程施工,也可应用于类似结构工程。

3.5.4工程案例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世茂国际广场、上海
环球金融中心、广州塔、南京紫峰大厦、广州珠江新城西塔、深圳京基金融中心、苏州东方之门、上海中心大厦、天津117大厦、武汉中心大厦、广州东塔、上海白玉兰广场、武汉绿地中心、北京中国尊、上海静安大中里、南京金鹰国际广场等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