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原因与对策探析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污水处理厂为例 ,通过现 场勘 测与监测分析 ,考 察 了管 网渗 漏、雨 污合流 、地表 水渗入 、管 网反 坡和 管 网颗 粒物
沉积等 因素 ,探 究造成该市城市污水处理 厂进 水浓度偏 低 的主要原 因,并在 此基础 上提 出有针 对性 的 对策建
议 ,供 管理部 门参考。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进 水浓度偏低 ;原 因;对策
low inlet concentration of Zhangjiaji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were explored.Based on the analysis,some countermeasures
a n 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 or the reference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Key words:sewage treatment plant;low inlet concentration;reason;counter m easure;
quality.To some extent,it causes a waste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roject investment.By analyzing Zhangjiaji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through field survey and monitoring analysis,factors such as pipeline leakage,rain and sewage combination,in— filtration of surface water,reverse slope and particles sedimentation of pipe network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54Vol.2 No.26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原因分析及对策左帅民(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2)摘要:对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调查、病害检测,同时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摸清配套管网的建设运行情况及质量状况,这将有利于系统治理、精准施策。
本文结合西南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调查及病害检测情况,系统地分析了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原因,并针对源头分流不彻底、地下水渗入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病害;进水浓度;运维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26-0054-021 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现状本次对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调查检测总长度约550 km,污水管道的病害造成地下水大量入渗和管道排水通道不畅,导致存在以下问题:(1)地下水大量入渗使污水管道长期处于超负荷,甚至带压运行状态(污水处理厂进厂主干管带压情况尤其严重),带压管段约占25%。
(2)管道排水不畅使排水系统无法满足过水能力要求,造成管道严重淤堵。
(3)地下水入渗或污水外溢使管周基础砂石流失,造成路面沉降塌陷等严重安全风险。
(4)地下水大量入渗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增大,也是污水厂进水浓度偏低的原因之一。
2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原因分析2.1 地下水入渗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主干管一般埋设较深,汛期普遍在地下水位以下。
原设计老旧污水管道采用较多的是抗震、抗折强度较低的钢筋混凝土管,刚性接头居多。
因管道的施工质量等原因可能会造成管道接口处或管道与检查井接头处密封未做好,地下水、地表水就极易渗入,造成污水被稀释。
2.2 源头分流不彻底,雨污错接老旧居民院落污水采用末端截污,截污堰的临时工程措施接入市政污水管,截污限流设施不完善导致雨季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道;商品房、安置房等住宅小区中,近些年都推行了雨污分流排水体系,但是,普遍存在小区内污水管道高程控制不准确,污水管道走向倒坡等现象,小区内污水长期积累管道无法及时排出,造成沉积,排出的污水多以沉淀后的上清液为主。
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提升措施

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提升措施摘要:城镇污水处理厂是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城镇污水处理也是水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
对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调查、病害检测,同时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摸清配套管网的建设运行情况及质量状况,这将有利于系统治理、精准施策。
提出了完善排水管理体制机制、工业企业排水实行三管分设整改、细化管网渗漏的检测排查和有效修复、加强管网验收和质量监管、尽量降低管网水位等4项整治措施。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引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组成不仅有原生污水和工业废水,还有地下水、河水以及雨水等外来水。
采用水量平衡三角法、水量平衡三角法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地下水、河水及雨水混入比例进行了研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浓度的首要前提是解析进水水量的组成情况,这一前提步骤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厂进水低COD或BOD问题原因的发现,对后续提出水质提升措施和解决排水系5统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
1降雨对进水污染物浓度的影响1.1降雨对进水流量和pH的影响从最近4年每月的降雨频次可知,降雨在全年1月—12月均有分布。
从最近4年不同降雨量降雨的频次分布分析,降雨以累计降水量在1~10mm的小到中雨为主,占总降雨频次的85%。
降水量为6mm的典型中雨降水过程中,污水处理厂接收雨水后中线进水流量的变化曲线。
由于降雨影响,中线进厂水流量迅速上升,在5h后达到峰值,峰值流量为25.2m3/s,随后逐渐降低,并在22h后逐渐恢复正常流量。
雨水径流中含有的碳酸盐、硫酸盐、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进入污水处理厂后,进厂污水的pH迅速下降,并在10h后达到最低值(6.15)。
因此,降雨对污水处理厂进厂水量和进水pH都会造成较大影响。
1.2降雨对进水COD浓度的影响进水CODCr浓度接收雨水后的0~3h和7~10h出现两个峰值,峰值CODCr浓度分别为280mg/L和277mg/L。
表明在降雨过程中,一些小分子的有机污染物如乙醇等,由于在雨水中的溶解度高,溶解于雨水后随雨水径流进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从而体现为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曲线上的第一个峰值。
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对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在南方城市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遍都遇到了进水浓度偏低的现象,造成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低、生化系统受到破坏、出水水质不稳定,经分析进水浓度偏低在雨季突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通过采取改变曝气量、推流强度、增加活性污泥浓度等措施,确保了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
关键词:城镇污水;氧化沟;人工湿地;集中处理目前,全国各地县以上城市普遍建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大都遇到了进水浓度偏低的现象,在南方城市更加明显,即COD进水浓度在50~80mg/L之间,远低于设计指标要求(200mg/L),致使生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无法正常生长,污泥絮体细小难以沉淀,活性污泥量不断减少,从而导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难以正常运转。
以某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该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6万吨/日,其中氧化沟系统处理能力为5万吨/日,人工湿地处理能力为1万吨/日,设计COD进水浓度为200mg/L,处理后出水浓度为40mg/L。
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以来,系统运转较为正常,处理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但每年从5月开始至9月持续5个月中,发现氧化沟系统内活性污泥的活性较差,絮体细小、松散,污泥沉降比及污泥浓度均不能达到氧化沟工艺运行的要求,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较低,出水水质出现超标。
一、原因分析(一)合流制排水体系导致进水浓度低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出水及相关工段多年采样监测分析,发现进水中COD浓度严重偏低,一般在100mg/L以下,最低的为53mg/L,而合流制排水体系的是造成进水浓度低的主要原因。
合流制排水体系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在旧城区)普遍存在的排水体系,由于山溪水、雨水和生活污水没有分流,或仅部分截留,导致污水处理厂接纳处理的污水浓度偏低,影响其运行效率。
雨季是造成进水浓度低的诱导因素。
多年监测结果说明,在当地的雨水季节,进水浓度较长时期处于低浓度状态,表现出稳定的季节性特征,说明在合流制排水体系下,大量的雨水、山溪水进入到污水处理厂,从而导致污水浓度偏低。
南方某区街镇污水厂进水COD浓度低原因及对策

INTERPRETA TION区域治理南方某区街镇污水厂进水COD浓度低原因及对策崔明勋1,宋园园21.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2.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基于南方某区8座街镇污水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的问题,本文从管网建设、管网现状、化粪池作用等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为其他街镇提升污水进水COD浓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COD浓度低;管网建设;管网修复中图分类号:TU8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0-0059-0002南方某区涉农街镇8个,均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各街镇污水处理厂目前存在进水水量不足、浓度偏低现象,进水水量仅有原设计规模1/10-1/3,COD浓度年平均值均低于100mg/L。
污水厂实际处理水量远低于设计处理水量,将会使污水厂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转状态,导致运行管理难度增大,同时浪费已建成的污水厂资源。
从污水收集角度考虑,污水产生总量恒定,收集进入污水厂水量偏低,必然会存在较大一部分污水直接进入城市水体,导致城市水环境恶化,曾经孕育了城市文明的水成了城市之殇。
针对此情况,笔者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得到以下成果。
一、街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及COD 浓度(一)街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目前该区8座街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多采用A2O处理工艺,总设计规模为26300m3/d,实际进水量约6622m3/d,服务范围为各街镇建成区。
污水厂由第三方统一运营管理,进出水口加装在线监测仪,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二)街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2019年1月-12月,8座街镇污水处理厂日均进水水质如图2所示。
现场选取了16个居民小区作为街镇生活污水本底值调查对象,实测小区出水检查井COD平均浓度为204.8mg/L。
从图2可以看出,8座街镇污水处理厂2019年日均进水COD浓度为91mg/L,日均进水BOD浓度为30.9mg/L,进水COD浓度较常规生活污水水质偏低,同时波动性较大,分析主要原因为受季节性、降雨量影响,夏季COD浓度较冬季偏低,丰水期COD浓度较枯水期偏低。
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对策(共5则)

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对策(共5则)第一篇: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对策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进水原因分析及对策目前,全国各地县以上城市普遍建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大都遇到了进水浓度偏低的现象,在南方城市更加明显,即COD进水浓度在50~80mg/L之间,远低于设计指标要求(200mg/L),致使生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无法正常生长,污泥絮体细小难以沉淀,活性污泥量不断减少,从而导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难以正常运转。
一、原因分析(一)合流制排水体系导致进水浓度低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出水及相关工段多年采样监测分析,发现进水中COD浓度严重偏低,一般在100mg/L以下,最低的为53mg/L,而合流制排水体系的是造成进水浓度低的主要原因。
合流制排水体系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在旧城区)普遍存在的排水体系,由于山溪水、雨水和生活污水没有分流,或仅部分截留,导致污水处理厂接纳处理的污水浓度偏低,影响其运行效率。
雨季是造成进水浓度低的诱导因素。
多年监测结果说明,在当地的雨水季节,进水浓度较长时期处于低浓度状态,表现出稳定的季节性特征,说明在合流制排水体系下,大量的雨水、山溪水进入到污水处理厂,从而导致污水浓度偏低。
(二)设计存在中没有充分考虑水质大幅波动的情况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浓度为200mg/L,这种情况对于采用全流制排水体系的当地来说,仅适合于每年12月至次年4月的枯水期。
一旦进入丰水期,进水浓度则远远达不到设计标准,而以氧化沟为代表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比较适合于中、高浓度的城市污水处理,而较难适应低浓度的城市污水,其原因在于用活性污泥法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时,由于有机物浓度低,在好氧过程中由代谢同化产生的新生活性污泥小于由代谢降解衰减的活性污泥,致使活性污泥无法正常生长,污泥絮体细小难以沉淀,活性污泥量不断减少,从而导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难以正常运转。
在设备选型上没有考虑在低浓度低时加大推流能力。
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的解决新方法

污水处理厂进水 COD浓度偏低的解决新方法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攀升,给人们带来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同时人们的用水量也不断增大,对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人们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污水处理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但是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处理中,经常会出现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等问题,不但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带来了严重负担,同时也会破坏污泥活性,不利于工业区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运行。
因此,人们只有不断地探寻和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COD含量和浓度偏低问题,并基于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开展污水和雨水排污管道分离系统,提高了城市排污管道施工质量,保障排污管道正常流通,解决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含量和浓度偏低问题,促进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工作和运行。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COD浓度;解决办法引言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恶化,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为此,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出现了严重的管道进水CDD浓度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稳定运行。
为此,在我国全新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下,要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COD(化学需氧量)不得超过日均排放最高标准值。
近年来,各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进水COD浓度偏低的问题,一些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浓度连续日均排放量低于100mg/L,污水无需处理就直接根据二级标准直接排放。
倘若这些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但浪费污水处理厂运行资源,为污水处理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同时也会影响污水处理中混合液悬浮浓度和污泥浓度的稳定性,从而出现污泥获悉下降,处理系统效率降低的问题。
1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的产生原因1.1生活污水源头COD浓度偏低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通过多元化的用水需求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
而城市居民污水排放中COD浓度也呈现出逐步下降的状态。
顺德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成因探讨

1 污水 处理 厂 进水 浓度 监测 结果
2 污水 处理 厂 进水 浓度偏 低 的原 因调 查分 析
根 据 《 德 区 大 良街 道 生活 污 水水 质 情 况调 查 报告 》关 于大 顺 通 过调 查 20 年顺 德 区污染 企业 数量 无 大幅 变化 ,各 污染 企 08 良街 道 的生 活污 水水 质情 况进 行 摸底 调查 , 20 年 l 月 1 08 1 9日早 业 废水 量 和 废 水性 质 也 变化 不 大 。因 此 可 以排 除企 业 水量 和水 质 上 9点至 1 O点期 间 ,佛山 市环境 监 测站对 顺 德 区大 门污水 处 理厂 变化 的影 响 。 等 九 间污 水 处 理厂 的进 水进 行 了 瞬 时采 集 样 品 ,并分 别 由市 、区 本 人认 为 , 响污水 进水 浓度 低 的原 因可 以归纳 为 四个方 面 : 影 两级 监 测站 同 时进 行 C D 项 目的对 比检测 ,结 果 如下 表 1 1 月 O 。 1 ( ) 1 现有 排水 体 系先 天不 足 。顺 德 区早期 的建设 缺乏 科学 的 2 5至 2 日,顺 德 区 环境 监 测 站 又 重新 取 样 检 测 ,并 增 加 了 新城 排 水规 划 ,出 于节 省 投资 的 考虑 ,现 有建 成 的排 水 体 系绝 大 多 数 6 区污 水处 理站 的进水 水样 ,结 果见 表 2 。 是 合流 制 ,即雨 水 、污 水 全部 通 过 一套 排 水 管 直 出河 涌 ,排 水 管 表 1 进 水化 学 需氧 量 的检测 结果 ( 测时 间 2 0 年 1 月 1 监 08 1 9日 ) 进水 C D:位 m / O g L
NO T R V R ME T R HE N EN I ON N 85
北 方环 境第ຫໍສະໝຸດ 3卷第 9期21 0 9月 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原因与对策探析进水水质是确定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重要依据,是核算实际减排量的主要参数,直接影响建设费用及运行成本。
至20XX年某市城区内建有一座污水厂,设计处理能力为8万m3/d,并设有5个提升泵站;该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的主要目的为区域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发挥重要作用。
但随着污水处理厂的正式运行,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进水COD浓度普遍偏低。
针对此情况,有学者进行调查分析,得到以下一些成果。
1调查方法和内容
①搜集资料。
联系有关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和了解相关情况,包括污水厂服务范围的排水管网设计图及竣工图、城市人口、气象气候等资料;城市采用的排水体制、地下水情况及管网维护情况等。
对管网图进行详细分析,结合现场调查确定采样点。
②对各排水单元包括生活污水原水、截污主管、各级支管、污水泵站等进行主要污染物COD浓度的取样监测。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居民区进行化粪池处理效率的调查,以及对居民自备水情况进行调查。
③对区域排水管网包括污水泵站与各截污工程管网进行调查分析。
根据对管网服务范围的人口与用水单位估算理论排水量,与实测范围的实际排水量进行对比进而确定排水管网的纳污率。
④找出外来水源进入管网的具体位置,记录其流量和COD浓度,并连续监测多天。
⑤根据实验结果和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进而对污水厂进水浓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整改措施。
2某市给排水及污水厂实际进水水质现状
据调查,该市城区居民平均用水量为8.91万m3/d,用水高峰期可达到近9.7万m3/d。
其排水体制以截流式合流制为主。
污水
处理厂以进水早、中、晚的混合样反映当天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基本情况。
通过对该污水处理厂早中晚混合进水COD浓度进行监测,得出其进水水质变化图,如图1。
由图1可知,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主要集中在80~100mg/L,处于长期偏低的状态,远未达到设计值300mg/L。
3城市生活污水本底值调查
主要选取了居民集中的小区、行政中心区、具代表性的商业餐饮区、宾馆密集区及医院污水作为城市生活污水本底值调查对象。
其监测结果如表1。
由表1中的监测结果可知,居民区与商业餐饮区污水浓度相对较高,医院污水浓度偏低,市政中心区与宾馆密集区污水浓度相当。
按各种生活污水所占比例计算出生活污水COD浓度加权平均值为189.34mg/L。
4原因分析
4.1排水体制的问题
该市新城区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然而污水干管尚未修建,污水只能与雨水管合流排入就近河渠,污染水环境;该市排水体制主要还是雨污合流制,老城区目前还在采用暗渠代替管道收集污水的方式,加上该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水又较频繁且雨季降雨量较大,近年来该市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800mm,这极大的增加了雨水对污水浓度的稀释作用,可以看出,雨污合流系统对污水厂的进水浓度影响较大。
4.2外来低COD浓度水源进入污水管道的影响
调查过程中发现,整个污水管网收集系统中存在多个外来水源进入管网的现象。
这些外来低COD浓度水源包括内河涌水、游泳池水及建筑施工用水、地下水等。
调查结果显示,内河涌水进入泵站
的平均水量达到2.2万m3/d,约占总污水量的1/4,其COD浓度平均为60mg/L;城区内多个小区建有小中型游泳池,其更换的水同建筑施工用水一样,基本都排入城市污水管道,这些都给污水厂进水COD浓度造成了一定影响;该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拥有异常丰富的水资源且地下水位较高,而大多排水管材质属于混凝土管,在老城区甚至还是刚性接头,因此,地下水、地表水很容易渗入或流入排水管网内,污水浓度便被稀释。
4.3化粪池设置的问题
化粪池是一种简单的初级污水处理分散设施,能够起到一定的污水处理作用,因此在城区内未建有污水处理厂时,很多居民区兴建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但污水处理厂建立后,管网收集了经过化粪池预处理之后的污水,也直接降低了进入污水处理厂的COD浓度。
调查结果显示该市整体居民小区化粪池处理效率为35%左右,最终化粪池上清液排入污水管网中。
4.4纳污率低
该市自建立污水处理厂后,城市排水管网的铺设相对滞后,许多区域生活污水都无法有效收集至污水干管并排至污水处理厂。
市区内仍有部分干管闲置未接入主管,许多区域未铺设污水收集管道,因此造成了排水管网的有效收集区域减小,纳污率低。
城区内部分区域干管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从而发生处理污水量达不到,抽取河水来冒充处理的现象,这样不仅导致污水厂纳污率变低,进水浓度变低,而且造成环境水体的污染,完全没有体现出兴建污水厂的价值。
4.5居民用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