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2018年整理】利伐沙班的临床得应用

利伐沙班的临床应用一、利伐沙班的作用机制:Xa因子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关键环节,是一路凝血途径的第一步。
每分子Xa因子活化能产生大约1000分子凝血酶,因此抑制Xa因子比灭活凝血酶具有更强的抑制纤维蛋白形成的作用。
Xa因子抑制剂减少凝血酶生成,但不影响已经生成的凝血酶活性,对生理性止血功能影响小,与凝血酶相较,Xa因子作用比较单一,仅有增进凝血酶和炎症反映的作用,特异性、直接抑制游离和结合性的Xa因子,阻断凝血酶生成而抑制血栓形成。
二、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口服吸收迅速,2-4小时达血浆峰浓度(Cmax);血浆浓度-时刻曲线呈剂量依赖性;口服10mg绝对生物利费用为80%-100%。
15mg和20mg均应与餐同服,几乎完全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约92%-95%。
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代谢。
1/3有活性的原型药物经肾脏清除,2/3被代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平均终末消除半衰期为7-11小时。
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研究显示,利伐沙班20mg po qd与10mg po bid血浆峰浓度和谷浓度90%的区间范围重叠,且利伐沙班可24小时有效抑制凝血酶生成。
三、临床适应症:1、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成年患者,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2、非瓣膜性房颤卒中四、禁忌症:1、对利伐沙班或片剂中任何辅料过敏2、有活动性出血3、伴有凝血功能异样和有出血风险的肝损害,包括肝功能分级标准B和C 级肝硬化4、妊妇及哺乳期5、Ccr<15ml/min6、血小板<20×109/L五、利伐沙班抗凝活性检测:利伐沙班抗凝作用可预测好、医治窗宽、多次给药后无蓄积,与食物和药物彼此作用少,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临床常常利用指标PT、APTT、INR等不能反映反映利伐沙班的抗凝作用,但PT明显延长,可能提示出血风险增加。
虽然服用利伐沙班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但在特殊情形下,如疑似过量、急诊手术、发生严峻出血事件、需要溶栓或可疑依从性差,可测定抗Xa因子活性或敏感性试剂测定PT评估利伐沙班的抗凝作用和出血风险。
利伐沙班的运用

利伐沙班:新适应证新启航2015-05-06 14:15 来源:丁香园字体大小- | +世界上第一个口服抗凝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
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和发展,抗凝药又将走进一个新的时代。
日前,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片获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两个新的适应证,分别是成人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降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栓复发和肺栓塞的风险;以及具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的非瓣膜性房颤成年患者,以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
新适应证一:成人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是在深静脉处形成的血凝块,有可能堵塞部分或者全部血管。
如果血凝块脱落并流动到肺部,堵塞肺部血管会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
即使没有引起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本身也会导致灾难性的、代价高昂的后果,如血栓后综合征,以及血栓复发风险增加,因此深静脉血栓达到治疗目标非常重要。
目前的标准疗法包括低分子肝素(需要皮下注射);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窗窄)。
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忠教授说:“临床医生都很明确,深静脉血栓的复发和死亡风险高,长期抗凝至关重要,但现有疗法华法林因其多种局限性影响长期使用。
EINSTEIN DVT 研究结果显示,利伐沙班组疗效不劣于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组,不增加大出血风险,而且这种新型有效的替代疗法,没有传统治疗方式所需要的常规监测、注射或者控制饮食等的限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新适应证二:非瓣膜性房颤成年患者另一方面,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紊乱,在中国大约有800 万患者,欧洲患者超过600 万,在美国超过220 万,在日本超过80 万。
房颤患者,由于不规律心跳使其更容易形成心房内血栓,血栓运行至脑部,从而引起卒中。
房颤患者如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和年龄在75 岁以上,均会进一步增加卒中的风险。
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5 倍——约有三分之一可能会发生卒中。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教授说:“中国房颤的患病率不断攀升,但很多处于卒中风险的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或最合适的治疗,临床急需新型疗法改善治疗现状。
利伐沙班的市场动态和临床研究进展

利伐沙班的市场动态和临床研究进展利伐沙班(Rivaroxaban,商品名Xarelto),是全球第一个高选择性直接抑制因子Xa的口服抗凝药。
通过直接抑制因子Xa可以中断凝血瀑布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由强生和拜耳公司研制开发,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的抗凝药物,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VTE)。
利伐沙班片是唯一的一种疗效始终优于依诺肝素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日服一次,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连续服用12天,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连续服用35天。
此药物还有预防房颤患者中风的预防和其它临床疾病的潜力。
利伐沙班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并由拜耳公司在超过75个国家成功上市。
一.研发背景:血栓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但与其他更加引人关注的疾病相比,普通民众对血栓造成的危害却知之甚少。
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每年就夺去欧盟地区50万人的生命。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统称,危险性最大的是已经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R)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R)的病人。
据估计,50%的THR病人以及60%的TKR病人在手术后会发生血栓。
在美国,华法林是目前唯一的一种获得美国FDA批准,用来预防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及心房颤动的口服抗血栓药物。
经过50多年的临床使用,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但是,华法林在使用时受到诸多限制,例如该药与许多常用药物及食品一起服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该药的治疗作用必须由全科医生利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液测试方法进行监测,以确保病人使用恰当而又安全的剂量。
目前,以勃林格殷格翰的达比加群和拜耳的利伐沙班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型药物正陆续走向市场。
第一只进入血栓治疗市场的新药是勃林格殷格翰的达比加群,该药于2008年初在欧洲推出。
紧随达比加群进入市场的是拜耳公司生产的利伐沙班,该药于2008年10月在欧洲上市。
利伐沙班是一种口服Xa因子抑制剂。
利伐沙班临床合理应用全

目前尚无利伐沙班在透析患者中使用旳证据,不推荐使用
11
利伐沙班阐明书
利伐沙班疗效和安全性在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得到验证
目前唯一对中度肾功能不全(CrCI:30-49mL/min)
特殊剂量进行前瞻性研究旳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利伐沙班 15mg QD
Fox KA, Piccini JP, Wojdyla D,et al.Eur Heart J, 2023 ,32(19):2387-94.
利伐沙班 15mg QD
12
思索:用药中
如使用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 应怎样拟定治疗方案:
– 使用何种剂量? – 怎样由其他抗凝药转换为利伐沙班?
13
利伐沙班与维生素K拮抗剂(VKA)旳转换
VKA转换为利伐沙班
当INR≤3.0,能够直接开始使用 (阐明书)
停用VKA
VKA
监测INR
INR≤2.0 INR2.0-2.5
利伐沙班阐明书
10
利伐沙班临床应用中国教授提议-非瓣膜病心房颤抖卒中预防分册
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推荐
肾功能损害程度
CrCl:50-80ml/min 轻度肾功能损害
CrCl:30-49ml/min 中度肾功能损害
CrCl:15-29ml/min 重度肾功能损害
CrCl<15ml/min
推荐
20mg,每日1次 15mg,每日1次 15mg,每日1次,谨慎应用
椎管或硬膜外麻醉;椎间盘突出穿刺
胸部、腹部或大旳整形外科手术
肝脏活检,经尿道电切术,肾脏活检
Heidbuchel H et al. Eur Heart J 2023;34:2094–2106; Europace 2023;15:625–651.
利伐沙班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Circulation. 2014;130:2071-2104。Chest 2012;141;e278S-e325S. Chest 2012;141;e419Se494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doi:10.1093/eurheartj/ehs253. 中华骨科杂志2009年第29卷
推荐剂量 20mg,每日1次 15mg,每日1次 15mg,每日1次,慎用
不推荐应用
1. 利伐沙班说明书
各NOAC体内肾脏代谢及清除途径
达比加群
阿哌沙班
利伐沙班
with food)
Heidbuchel H, et al. Europace.2013 May;15(5):625-51. 达比加群说明书
疗效和安全性的良好平衡 治疗窗宽 口服给药 固定剂量给药 无需常规凝血监测 快速起效和失效 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较低 尽可能每日一次给药
抗凝治疗的主要靶点
未活化因子 活化因子 转化 催化
TF VIIa
X
IX
IXa
Xa Xa因子
直接Xa因子抑制剂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Edoxaban
血栓形成阶段
1. 利伐沙班说明书
肾功能损害患者利伐沙班用药指导(SPAF)
轻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服用利伐沙班无需剂量调整
肾功能损害程度
轻度肾功能损害 (肌酐清除50-80ml/min)
中度肾功能损害 (肌酐清除率30-49ml/min)
重度肾功能损害 (肌酐清除率15-29ml/min)
利伐沙班临床合理应用

疗效评估:利伐沙 班在临床试验中表 现出良好的疗效, 且安全性较高。
耐药性研究:针对 利伐沙班耐药性的 研究正在进行中, 已有部分研究成果 。
联合治疗:利伐沙 班与其它药物的联 合治疗研究也在开 展中,以提高治疗 效果。
研究展望
深入探索利伐沙班在各种疾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开展长期随访研究,评估利伐沙班的远期疗效和副作用 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的研究,以制定更个性化的用 药方案 探索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禁忌症
对利伐沙班或片剂中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 有严重凝血障碍和活动性出血的患者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有严重感染、创伤或手术的患者
用法用量
适应症:用于髋关节或膝关节择 期置换手术成年患者,预防静脉 血栓栓塞事件
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 功能状况进行剂量调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用法:口服,每日一次,每次 10mg
04
增强药效的药物
氯吡格雷:同时使用利伐沙班和氯吡格雷可增强抗血小板活性,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华法林:与华法林合用时,利伐沙班可增强抗凝效果,需密切监测凝血指标。 硝酸酯类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时,可增强血管扩张作用,降低血压。 非甾体抗炎药: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可增加出血风险,需谨慎使用。
减弱药效的药物
食物:如葡萄柚、 橙子等柑橘类水果
药物:如抗真菌药、 抗肿瘤药等
酒精:长期大量饮 酒会影响利伐沙班 的吸收和代谢
其他抗凝药物:如 华法林、肝素等, 同时使用可能会增 加出血风险
需要避免同时使用的药物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 素等,避免引起过度抗凝。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吲哚美辛等,避免增加出血
利伐沙班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利伐沙班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利伐沙班是一种选择性高的新型抗凝剂,因其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不易与其他药物和食物发生反应、无需监控凝血功能等优点,目前与被广泛应用到心血管疾病、手术后预防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外周静脉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本文就利伐沙班片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未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利伐沙班;静脉血栓;抗凝作用;血栓栓塞目前抗凝药物已被广泛应用到栓塞疾病的临床治疗,传统的抗凝药物主要有肝素、华法林。
低分子肝素需进行皮下注射,在应用时受到诸多限制。
华法林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抗凝药物,但其易与其他药物和食物发生化学反应,在应用时需监控和调整用药剂量,此外,其治疗窗较窄,药代和药效动力学相关指标难以预估,给临床应用带来不便[1]。
近些年来,新型抗凝药物不断被研发出来,利伐沙班可通过直接抑制Xa因子起抗凝作用,具有使用方便(口服)、起效快、药代和药效动力学易预测、不易与其他药物和食物发生反应等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给抗凝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2]。
本文主要就利伐沙班的药理和药代动力学进行综述,旨在对利伐沙班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
1利伐沙班片的作用机制凝血过程主要有三种途径[3]:内源性凝血途径需Ⅸ、Ⅺ、Ⅻ因子、激肽原、前激肽释放酶的参与,并与Ca2+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能催化X因子成为Xa因子。
Xa因子在凝血、补体系统中起非常重要作用;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Ⅲ因子、Ⅶ因子与Ca2+形成具有催化作用复合物,能使X因子转化成Xa因子;共同凝血途径包括两个阶段,首先Xa因子与Ⅴ因子结合在Ca2+辅助下催化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凝血酶将纤维蛋白酶原水解成单体,XⅢ因子转变成XⅢa因子能与Ca2+作用纤维蛋白单体催化为稳定性较好的多聚体形式,在血小板作用下收缩血块,完成凝血过程。
人体内抗凝血酶Ⅲ、组织因子抑制物、蛋白质C能对凝血过程进行调控。
肝素主要通过调节抗凝血酶Ⅲ的作用进行抗凝。
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利伐沙班的应用价值

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利伐沙班的应用价值1. 引言1.1 急性肺栓塞及其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由凝血物质在血管中形成栓子后阻塞肺动脉引起。
急性肺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心搏骤停。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
抗凝治疗是急性肺栓塞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阻止血液栓子的形成和进一步扩张,同时预防再次发生。
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栓塞的危险性,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1.2 利伐沙班的特点利伐沙班是一种新一代的口服抗凝药物,属于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的抗凝剂。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性:利伐沙班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抑制凝血酶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血栓形成,减少血栓相关事件的风险。
2. 快速起效:利伐沙班的吸收快速并且稳定,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浓度,使患者更快地受益于抗凝治疗。
3. 短半衰期:利伐沙班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可以减少肝脏代谢的影响,更好地控制药物的剂量和效果。
4. 无需定期监测:与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利伐沙班无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减少了患者的不便性和风险。
5. 便于患者遵从:由于利伐沙班的便利性和可预测性,患者更容易遵从医嘱完成治疗方案。
利伐沙班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稳定等特点,使其成为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一种重要选择。
随着对利伐沙班的不断研究和应用,相信它在未来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优异的表现。
2. 正文2.1 利伐沙班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优势1. 高效性:利伐沙班是一种直接抗凝药物,可以迅速达到抗凝效果,有效阻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展,从而减少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2. 便利性:利伐沙班的使用方法简单,患者无需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INR)或调整剂量,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3. 安全性:利伐沙班的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低,与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利伐沙班具有更为可控的安全性。
4. 便携性:利伐沙班口服给药,方便患者在家中或医院进行治疗,避免了静脉注射的麻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患者给药方式的选择 特殊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 出血的预防与管理
16
NOAC给药方式的影响因素
1 药代动力学
NOACs给药方式 不同的原因是基于 II期临床研究结 果,并综合考虑以 上五方面因素:
2 药效学 3 安全性 4 依从性
5 有效性
利伐沙班 一日一次
艾多沙班 一日一次
阿哌沙班 一日两次
76.3 50.4
剂量频率 OD BID
剂量依从性
时间依从性
瓶盖打开的数量除以 处方的数量
恰当服用处方剂量的 天数百分比
不严格
1. Coleman CI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2;28(5):669–680.
接近合理服药时间 区间的百分比
更严格 18
NOAC半衰期短,对依从性的要求更高
拜瑞妥血浆浓度 (µg/mL) 拜瑞妥血药浓度 (µg/mL)
250 200
利伐沙班 10 mg
重度肾功能损害 (CrCL <30 ml/min)
中度肾功能损害 (CrCL 30–49 ml/min)
轻度肾功能损害 (CrCL 50–79 ml/min)
健康对照
(CrCL ≥80 ml/min)
350 300 250
Zamorano JL et al, presented at ESC 2012; Bakhai A et al,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3;13:108–117
20
Highly confidential – for internal use only
房颤患者给药方式的选择 特殊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 出血的预防与管理
13
916-921页。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年第27卷第7期第605-6-7页。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年第48卷第4期第258-273页
利伐沙班是获批适应症最多的NOAC
利伐沙班已在13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
产品
全球获批适应症
中国获批适应症
剂量和用法
• 关节置换术后VTE预防
• 房颤卒中预防
• 关节置换术后VTE预防 • 10mg QD
25
n=6 n=6 n=5 n=6 n=4 n=5
1.0 0
5
10
15
20
25
时间 (小时)
Data from Kubitza D,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07;47:218-226.
利伐沙班血浆浓度 (µg/l)
180
160
体重 ≤50 kg (n=12)
140
体重 70 - 80 kg (n=12) 体重 >120 kg (n=12)
143.2
141
达峰时间(h)
2.25
2.00
半衰期(h)
7.57
9.07
表观清除率(l h-1)
9.78
9.8
表观分布容积(l kg-1)
1.84
1.49
较基线Xa因子活性抑制最大程度(%)
40
33
较基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倍数
1.4
1.3
较基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倍数
1.3
1.3
Zhao x,et al.Br J Clin Pharmacol. 2009 Jul;68(1):77-88
利伐沙班的研发 与临床应用
.MA.12.2015.0801
1
利伐沙班的研发过程
2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害
DVT
血栓栓塞性疾病
PE
DVT:深静脉血栓形成;PE: 肺栓塞;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卒中
3
中国/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巨大
非传染性疾病死亡
其他 12%
肿瘤 21%
呼吸类疾病 12%
4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4/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编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1 ISBN 978-7-5000-9510-1
传统抗凝药物的局限性
理想抗凝药物的特点 口服
快速起效 无需监测 无需调整剂量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少
华法林
√ × × × ×
普通肝素
× √ × × √
LMWH
× √ × × √
9
年龄、性别、体重对PK/PD无显著影响
血浆浓度 (µg/l) (几何平均值)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0
1.8
1.6
1.4
1.2
年轻女性
n=6
老年女性
n=6
年轻男性
n=6
老年男性
n=6
5
10
15
20
基线后的时间 (小时)
年轻女性 老年女性 年轻男性 老年男性 安慰剂 (女性) 安慰剂(男性)
21
利伐沙班使用禁忌
对利伐沙班或片剂中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
有临床明显活动性出血的患者
具有大出血显著风险的病灶或病情,例如目前或近期患有胃肠道溃疡,存在出血 风险较高的恶性肿瘤,近期发生脑部或脊椎损伤,近期接受脑部、脊椎或眼科手 术,近期发生颅内出血,已知或疑似的食管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血管动脉瘤 或重大脊椎内或脑内血管畸形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小时)
• 年龄和性别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无临床相关性,对PD的影响无 临床相关性
• Cmax 在体重 ≤ 50 kg的个体中 的变化无临床相关性
10
PT延长 (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
轻度肝肾功能损害对PK/PD无显著影响
20 24 11
中国人群的药理学特性与全球结果一致
• 待整理:提取原文中国人和白种人的对比结果,提示利种伐族沙对班利1伐0m沙g班单的剂活量性无影响。
中国受试者(n=8)
白种人受试者(n=8)
BMI (kg/m-2)
20.9
24.9
时间内药时曲线下面积(μg h-1I-1)
1022
1020
峰浓度(μg I-1)
• 2.5mg bid
• 房颤卒中预防
达比加群 •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和二级 • 房颤卒中预防 预防
• 110mg bid • 150mg bid
*低体重和高龄(>75岁)的患者、中度(Crcl30 - 49mL/min)或重度肾功能损害(1Crcl5–29 mL/min)为15mg Qd。
14
利伐沙班的临床应用
Perzborn E, et al. Nat Rev Drug Discov. 2011;10(1)61-75
5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抗凝治疗选择
疗效和安全性的良好平衡 治疗窗宽 口服给药 固定剂量给药 无需常规凝血监测 快速起效和失效 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较低 尽可能每日一次给药
6
抗凝治疗的主要靶点
40 mg利伐沙班(n=8)
20 mg利伐沙班(n=7) 200
10 mg利伐沙班(n=8)
5 mg利伐沙班(n=6) 150
1.25 mg利伐沙班(n=8)
100
50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小时)
Kubitza D et al. Clin Pharmacol Ther 2005;78:412–2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2
1. 利伐沙班说明书
肾功能损害患者利伐沙班用药指导(SPAF)
轻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服用利伐沙班无需剂量调整
肾功能损害程度
210 74.3%
11.9% 13.8%
231 80.5%
10.8% 8.7%
222 82%
5.4% 12.6%
245 80.4%
3.7% 15.9%
230 85.7%
7% 7.4%
TOTAL
80.7%
7.6% 11.7%
Overall, 81% preferred once-daily anticoagulation
心血管疾病 48%
糖尿病 3%
神经精神 类疾病
4%
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心血管死亡人数达1700万。 中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8%,城市为41.9%)
WHO,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ountry Profiles 2011.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nmh/publications/ncd_profiles_report.pdf (accessed November 2015).
达比加群 一日两次
17
对于长期服用CVD药物的患者: 一日一次给药较一日两次给药依从性更高
依从性 (%)
−6.9 (−11.2, −2.6) p<0.01
100
93.1
90
86.2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服药依从性
−14.0 (−19.9, −8.1) p<0.01
84.9 73.8
−22.9 (−33.1, −12.7) p<0.0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Circulation. 2014;130:2071-2104。Chest 2012;141;e278S-e325S. Chest 2012;141;e419S-e494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doi:10.1093/eurheartj/ehs253. 中华骨科杂志2009年第29卷第6期第602-604页。中华内科杂志2012年第51卷第11期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