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革命老区之陕西篇
积极推进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建设 加快陕北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加 快 陕甘 宁革命 老 区发 经 济具有 重要 的带 头示 范作 用 。
陕北 地 区 自1 9 年 建立 国家 发展 的对 策建议 98
势 资 源开发 ,建设 资源 节约 型 和 级 能源 化工 基 地 以来 ,经过 l 年 0
加 强 陕北 地 区生 态 能 源经 济
陕北 地 区在 陕 甘 宁革 命 老 区 2 %和 4 % 。原煤 、 6 0 原油 、 天然 气 我 省 革 命 老 区发 展 的 研 究 工作 。
中 占有 十分重 要位置 。 延安 、 榆林 产 量 分 别 达 到 1 5 吨 、 1 9 1 加 强 对资 源 开发 与转 化 、资源 环 . 亿 5 2 5. 4
境保 护 的矛 盾 日益 突 出 ,生 态 问 带 ,包 西铁 路 、太 中银 铁 路 和包 地 为 目标 ,建设 陕甘 宁革命 老 区
龙 题 已 成 为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瓶 颈 制 茂 、 青银 高 速公 路 贯穿 全 境 , 有 的经济 核 心先 行 区 、 头示 范 区 ; 具
出 , 又 便 于 接 受 京 津 地 区 和 关 示 范基 地 和资 源 型地 区可持 续 发
促 进 人 与 自然 和谐 发 展 ,是 陕 北 中一 天 水经 济 区的辐 射 带 动 。延 展 改革 实 验 区 ; 安 、 延 榆林 两 个城 能 源化 工 基 地 建 设 的 当 务 之 急 , 安 、榆林 两 市作 为 全 国唯 一 的 国 市 建设 成 为黄 河河 套 以内陕 甘 宁 也是 区域 发展 的长远 之 策 。 展 有 利 于陕 北地 区进 一 步加 快优 家 级 能源化 工基 地 ,对 振 兴老 区 地 区重 要 的综合 性 中心城 市 。
斯诺笔下的陕甘苏区

斯诺笔下的陕甘苏区作者:李荣珍来源:《百年潮》2019年第05期斯诺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他的一生与中国结缘。
早在1936年,当世界上大多数人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否还存在的情况下,斯诺在宋庆龄的安排和帮助下,冲过重重封锁,进入陕甘苏区(当时陕甘苏区刚扩大为陕甘宁苏区),采访了这块土地上的许多人和许多事,用生花之笔,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和他们率领下的陕甘苏区军民,介绍了举世无双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他对中国革命作出了超过一个记者职责的杰出贡献,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这位老朋友的。
陕甘苏区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这块红色区域很长时间不为人知。
斯诺是向世界介绍陕甘苏区的第一人,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陕甘苏区的成长史,看到了创建这块根据地的英雄刘志丹等人,也看到了党中央落脚后,这块苏区发生的新变化。
斯诺在他著名的《西行漫记》一书中,有专门的篇章,即第六章名为“红星在西北”,是专门写陕甘苏区的,其中的开篇标题叫“陕西苏区:开创时期”,通篇写了被斯诺称作“现代侠盗罗宾汉”——刘志丹的事迹。
斯诺笔下,说到江西、福建、湖南的共产党人逐步建立反对南京政府的根据地时,中国其他地方到处都出现了红军。
而在“西北方向的远远的山区里,另外一个黄埔军校生刘志丹当时正在为目前的陕西、甘肃、宁夏的苏区打基础。
刘志丹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对有钱人怀有山区人民的一贯仇恨。
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
文章告诉人们,在南方,共产党人在创建根据地,同样在偏远的西北,也有刘志丹这样的共产党人在创建根据地。
在叙述了刘志丹的身世和他领导的起义后,直接进入介绍刘志丹创建陕甘红军和陕甘边根据地的艰难过程:“刘志丹在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二年的生涯仿佛一个万花筒,其间历经各种各样的失败、挫折、捣乱、冒险、死里逃生,有时还官复原职,不失体面。
他率领下的小支部队几经消灭。
陕西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陕西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陕西是一个以革命历史为内涵的红色旅游大省,早在1927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在这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
从这里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邓小平,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源地。
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和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抗战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从1928年至1949年,陕甘宁边区先后有13名党员和10名干部牺牲在这里,他们是: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王首道、谢觉哉、高岗、马文瑞、张宗逊、陈云。
这些烈士都是为了保卫边区和解放边区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是根据当年革命旧址原貌仿照陈列,以实物和图片为主,全面展示了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历程。
—— 1 —1 —。
陕北

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01 地区简介
03 行政区划 05 方言
目录
02 称号来源 04 历史沿革 06 农业发展
07 工业发展
09 地理文化 011 革命胜地
目录
08 自然景观 010 民俗风情
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 所以称作陕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 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 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
欧新黔在听取情况汇报后说,延安市在规范石油开采秩序、保护环境和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 作,依法打击和取缔了一些非法开采企业和土炼油,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促进石油工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她同时指出,陕北石油开发还存在着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延安市各有关部门对此也提 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调研组将认真汇总这些建议,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上报国家有关部委进行研究。
地区简介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 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 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市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 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 长市、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
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安塞县抓住今春雨水充沛、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集中时间、 劳力和苗木,对历年来工程实施质量不合格,苗木成活率、保存率低的小班和地块进行了全面弥补完善,退耕还 林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发展。完成新造林2.1万亩,补植造林20.4万亩,绿化道路116公里;实施中幼林抚育46 万亩;育苗2132亩。继续推行工程造林机制,认真实施延靖高速公路百里绿色长廊、城区绿化和石油企业义务植 树基地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重点区域的绿化、美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绿化面积6300亩,栽植各类大苗52万 株。
陕甘宁革命老区之富平

陕甘宁革命老区之富平作者:张永军胡兵来源:《西部大开发》2014年第08期富平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地处陕甘宁革命老区东南部,位于富平县城西北陵园路中段的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陵园。
革命战争年代,贺龙、习仲勋、朱瑞、李井泉、王震、关向应、贺炳炎、甘泗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都在此工作过,是陕甘宁边区照金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在陕甘宁革命老区占有重要位置。
从西安出发沿着西禹高速30分钟便可到富平县,便利的交通将富平纳入了西安市半小时经济圈。
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东翼,境内两条高速、两条省道、四条铁路穿境而过,融入西安都市圈的步伐正在加速。
随着富平经济的增长,泾阳-淳化-旬邑-铜川-富平红色旅游专线的贯通,这不仅落实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的基本任务,而且还将红色区连点成线再成面,促进了红色区域的相近相连。
富平县是陕西省第一人口农业大县,承担着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责任;现已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奶山羊之乡”、著名的“中国柿乡”;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早熟苹果生产基地和酥梨、蔬菜、花椒、秦川牛、笼养鸡、生猪生产基地县。
通过调研了解到,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0.102亿元,同比增长15.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2013年,富平县实现生产总值120.12亿元,同比增长12.7%。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下,特别是产业的萧条,富平经济同样出现了下滑,从调研数据来看,富平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2012年的15.4%下降为2013年的12.7%。
2012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018亿元,同比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97%,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54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23%;2013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69亿元,同比增长4.4%,占生产总值的21.38%。
2012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634亿元,同比增长1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86%,拉动全县经济增长4.91个百分点。
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它是1931年以后在陕北革命游击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之后,根据地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
首府延安,为中共中央所在地。
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原来的陕甘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辖陕西、甘肃、宁夏边境的23县,面积1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50万。
1936—1948年,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领导中心和总后方。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八路军、新四军等敌后战场抗日武装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东有日军进攻,南、西、北三面有国民党军包围封锁,内有土匪特务大肆破坏的形势下,认真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建立“三三制”(即抗日民主政权中的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大体各占1/3)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
边区驻军八路军留守处(后改称后方留守兵团,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在边区人民和人民自卫军的配合下,消灭土匪,打退日军对边区黄河防线的进攻,战胜国民党的军事摩擦和经济封锁,巩固了边区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保卫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机关的安全。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模范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共中央机关继续在陕甘宁边区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并领导边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边区的重点进攻,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基于陕西地域红色文化特征的创意明信片设计

基于陕西地域红色文化特征的创意明信片设计作为中国大地上具有丰富红色文化的地区之一,陕西省是革命老区,曾经是陕甘宁边区的中心,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革命历史。
陕西地域的红色文化特征深深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情感,也成为了陕西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设计一份基于陕西地域红色文化特征的创意明信片,可以充分展现陕西地域的独特魅力和浓厚历史底蕴。
明信片的整体设计应该突出陕西地域的红色文化特征。
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选取陕西地域丰富的红色文化元素,如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王家坪等地标性建筑或景点,并以陕西的地域特色作为背景,凸显出陕西地域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
在色彩上可以选用红色和黄色作为基调,体现出红色文化的浓烈色彩和阳光气息。
在明信片的图案设计上,可以通过雕塑、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体现出陕西地域的红色文化特征。
可以选择红色文化代表人物的形象或事迹作为创意的主题,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将红色文化特征生动地呈现在明信片上。
比如可以选取毛泽东主席、朱德元帅、周恩来总理、延安五老等革命英雄的形象或者他们的名言警句,将红色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传达给明信片的接收者。
在明信片的文字内容上,应该突出陕西地域的红色文化特色。
文字内容可以以陕西地域的红色历史为主题,通过简短的文字叙述,介绍陕西地域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红色精神内涵,使接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陕西的红色文化特征。
可以选取一些富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革命纪念地的介绍,通过文字的叙述,将陕西地域的红色文化特征传递给明信片的接收者。
还可以结合当地方言或俚语,增添陕西地域独特的文化韵味,使明信片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丰富多彩。
明信片的整体布局和设计要具有创意和艺术性。
可以将图案、文字和背景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的整体布局。
设计可以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使得明信片既具有红色文化的传统内涵,又具有现代时尚的艺术风格,使得整体设计更具有创意和时尚感。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重大贡献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与重 大贡献
□张建胜
摘要: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 要的历史地位,作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硕果仅存” 的革 命根据地,为被迫进行长征的党中央和红军提供了落脚点, 后来又成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为我们党和人民 军队的发展壮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而特殊 的贡献。
关键词: 陕甘边 革命根据地 历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 EO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4492 (2016) 03 - 0107 - 1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 又称陕甘苏区、西北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 位于陕西北 部的延安、子长、吴起、定边、靖边、清涧、延长、延川、甘泉、富县、志丹、安塞等县与 甘肃毗邻的正宁、宁县、庆阳、华池、合水、镇原等县的广大地区,由刘志丹、谢子长、习 仲勋等共产党人领导创建和发展。在其他革命根据地遭到重大挫折时,这块革命根据地成为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 “硕果仅存” 的革命根据地,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参加抗战的出发点,具有十分重 要的历史地位,为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而特殊 的贡献。
着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确立。1935 年春, 随着形势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 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统一为陕甘边革命根据 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壮大和 陕甘 边 区 苏 维 埃 政 府 的 建 立,是 毛 泽 东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在西北地区的创造性 运用和 具 体 实 践 的 产 物, 是 以 农 村 包 围 城 市、开展游击战、运动战、持久战的重要成 果,是中国革命政权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 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 顺应中国革命规律、符合陕甘边实际乃至中 国实际的革命路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篇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重要发祥地的陕西。
有着近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南北纵横1200公里。
为能够早日实现革命老区的建设和老区梦,让我们一起跟着《规划》深入陕西老区的每一个市县,认识她,了解她,共创她。
老区振兴的陕西使命
陕西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辛亥革命中,陕西是响应武昌起义最早的省份之一。
陕西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地方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较早的省份之一。
三十年代前期,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下,创建了渭北游击队,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建立了渭北、陕甘边、陕北根据地。
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革命的指挥中心。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摇篮。
陕西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延安和陕西的名字是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陕西省的革命根据地,分布在陕北全地区,陕南大部地区和关中少数县乡。
全省革命老区县(市)50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46.7%,老区乡(镇)972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37.9%,面积达11.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5.1%。
三大中心城市功能定位
《规划》提到,以原西北革命根据地为核心,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联系和协调发展要求,对陕西的规划范围包含延安、榆林、铜川,以及陕西渭南富平、咸阳旬邑、淳化、长武、彬县、三原、泾阳。
在城镇体系的中心城市功能中,明确提出榆林建设陕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生态示范城市,主要发展能源开发、电力、化工、建材、特色农产品、旅游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20万左右;延安打造为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旅游文化中心,主要发展石油、煤炭、化工、机械、红色文化与黄土风情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80万左右;铜川建设区域建材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主要发展煤炭、建材、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红色及文化风景旅游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60万左右。
发展陕北对老区振兴的带动作用
陕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陕南仍然是欠发达地区,陕北的发展更有潜力、更有机遇。
国家“十二五”煤炭工业规划明确提出,将陕北确定为大型煤炭生产示范基地,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在我省建设的七大能源基地,基本上都布局在陕北。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又将延安、榆林全部纳入,我们要抓住这些机遇,运用各种有利条件,推动基地发展跃上新台阶。
在三大组团发展地区中,涉及陕西的有两个。
其中,陕北组团包括榆林、延安、铜川市及富平、三原、泾阳县,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人口801万人。
依托包头-榆林-延安-西安铁路、包头至茂名高速(G65)、国道210线,以榆林、延安为龙头,加快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西电东送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培育区域中心城市。
加强与关中-天水、呼包银经济区的联系,增强对环渤海经济圈煤炭、电力等保障能力。
陇东组团中也包括了我省的长武、彬县、旬邑、淳化县。
在能源基地建设中,壮大陕北煤炭基地,重点建设神府、榆神、榆横等煤炭矿区,提高开采集中度和煤炭资源回采率,加大矿区塌陷治理。
提出要加强陕北等地区的油气勘查力度。
积极开发榆林、延安石油资源,加强企业整合重组,在延安适度发展石油炼化深加工项目。
积极开发天然气资源,满足当地合理用气需求,增加西气东输规模;新能源方面,加快榆林等风电场建设,支持榆林靖边,延安安塞、黄龙,咸阳彬县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在铜川等地建设煤层气开发示范项目;建设陕北-华北输电工程,陕甘宁革命老区电源送出工程等项目,以及富平、洛川、定边、锦界、志丹输变电工程,增建陕京四线等天然气管道,建设渭南-富平支线、长庆油田榆林南地下储气库。
有序推进陕北黄河大泉引水工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规划》将延安北洛河南沟门水库、咸阳亭口水库列入水库工程,并提出要有序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黄河大泉引水等工程的前期工作,充分做好科学论证。
同时,还要建设苹果主产区人工防雹预警作业体系,榆林飞机人工增雨基地,铜川跨区域防雹增雨作业指挥中心。
三个产业集聚区协调推进
《规划》中第三章“空间布局”部分,明确提出重点推进榆林、延安、铜川等地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老区内产业园区适当扩区调位和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在生态环境保护区中,将桥山、劳山、无定河、榆林臭柏、神木臭柏、府谷杜松等列入自然保护区;将延安榆林沙漠、玉华宫、蟒头山、劳山,旬邑石门山等列入国家森林公园;将洛川黄土、延川黄河蛇曲、黄河壶口瀑布、耀州照金丹霞等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将三原清峪河、淳化冶峪河、铜川赵氏河、旬邑马栏河等列入国家湿地公园。
推进交通运输振兴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一切建筑都是依附于道路,《规划》关于推进陕西交通运输列出三条。
公路建设延安-黄陵-铜川高速公路,店塔-红碱淖,西安至禹门口高速与西安至铜川高速连接线,国道210线铜川老市区-新市区过境路改线,富平-耀州-照金-旬邑等普通干线公路。
铁路建设新建西安-宝鸡-兰州客运专线,银川-西安铁路等干线铁路,包头-西安通道扩能改造建设,西安-信阳、西安-安康-重庆、西安-安康-武汉、宝中铁路增建二线。
新建西安-平凉、神木北-大保当、神木-瓦塘东、准格尔-神木等资源通道。
前期研究庆阳-黄陵,西安-阎良-富平-铜川等城际铁路。
民航建设优化民用机场布局,提升航空运输及应急能力。
迁建延安机场,改扩建榆林机场,新建府谷机场,研究论证壶口、定边等支线机场项目,构建开放衔接、协调发展的航空网络,提升支线航空的通达通畅能力。
加强发展特色产业
农产品加工,支持延安、榆林、铜川、富平等地发展玉米及小杂粮加工;扶持榆林、延安子长等地建立大型贮藏库,建设马铃薯产品加工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扶持延安、铜川、富平等地建立大型苹果贮藏库,发展果汁果醋加工;支持延安、榆林发展红枣、沙棘加工;支持富平等地发展滩羊、羊绒、羊毛加工和牛羊奶加工;支持榆林发展牛羊肉精深加工;支持延安、铜川、富平等地发展生猪及牛羊屠宰加工。
商贸物流,《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延安农产品物流中心、榆林能源化工物流中心、铜川建材物流中心,加强专业化物流园区建设。
围绕能源基地发展,加强煤炭、石油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
旅游业,将延安-延川-安塞-清涧-绥德-米脂-佳县-吴堡转战陕北线,延安-庆阳-固原-吴忠-榆林边区体验线,泾阳-淳化-旬邑-铜川-富平革命遗迹线,西安(秦始皇陵)-铜川(玉华宫)-延安(黄帝陵)-榆林(统万城)列为精品旅游线路;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川乾坤湾旅游景区、镇北台、红石峡、红碱淖景区、照金香山、玉华宫、耀州博物馆、药王山景区等列为精品人文自然景区。
旅游文化促和谐
延安是老区的中心城市,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和新中国的摇篮。
这里诞生了光辉的毛泽东思想,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着力打
造以延安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文化高地。
陕西的综合实力在西北省份比较卓越,要依托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的优越区位,加快关中和陕北的发展,加大对陕南的支持力度,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建成西部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