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

字尧夫,谥康节,先为范阳人,后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

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他为百源先生。

屡授官不赴。

后居洛阳,与司马光等人从游甚密。

根据《易经》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掺杂道教思想,虚构了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成为他的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

传说他的卜术很准。

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去”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是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

拓展知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数学运算,如果使用一至十这十个数来写诗,一定妙趣横生,别样美。

如果数学问题也用诗歌形式来表述,也-定是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数学诗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它不但能够打开人们思维的天地,又能够得到美的享受和学到某些数学知识。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分析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绝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理解“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理解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理解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冀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一年级

冀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一年级

冀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及补充背诵篇目一年级语文上册1.一去二三里(宋) 邵雍yōng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帮你理解:诗人郊游一走就是两三里路,看见沿途炊烟袅ni ǎo 袅ni ǎo,几户人家。

看到数座亭台耸立,路边的野花昂án g 首怒n ù放。

2.江 南汉乐y ù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帮你理解: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

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3.静 夜 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帮你理解: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更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补充背诵篇目:4.悯农(一) 锄禾(唐)李绅shēn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帮你理解: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滴到庄稼地里。

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5.悯农(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s ù,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yóu饿死。

帮你理解: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天收获万颗粮食。

到处的田地都耕种了,可是还有农民饿死。

6.咏 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帮你理解:鹅儿长长的颈项弯曲起来了,爆发出嘹亮的鸣叫声。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身体不断前行,是多么快乐!7.风(唐)李峤qiáo解jiě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帮你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 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8.蜂(唐)罗隐yǐn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一去二三里》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把自己拼的图告诉大家,并能说出自己用图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所拼的图画,并能对别人的图画进行评价和交流。

ppt课件。

大小、形状不同的彩色纸片、剪刀、胶水、白卡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7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7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7篇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师:今天天气真好,有两位小朋友想邀请我们去一个小山村游玩,你们想不想去呢?生:想去!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图片导入1、师:(投影课文中插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2、生:看到了后面有山;边上有树;看到两个小朋友;小房子(亭子)……3、师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

有一位叔叔把这么美丽的景色编了一首童谣。

让我们去看看童谣里是怎么样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

4、出示《一去二三里》,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5、学生自读课文,要求不是齐读,大声读。

三、教学识字师:请谁来读一读课题。

生:一去二三里。

师出示“去”和“里”的生字卡片。

师:在那里你看到过这个字,请你组词。

生:一日千里李白(纠正“李”是姓,不是这个“里”)四、纠正字音1、师:你觉得有那些音节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sān ting sì cun zuo2、请你把读一读词。

(指名读:烟村、亭台、六七座、十枝花)3、解释什么是烟村、亭台(出示对应的图片,帮助理解)师:烟村是什么?生:村庄着火人们在做饭师:就是村里的人们都在做饭,烟囱里都冒着烟,我们远远看去就是一个“烟村”。

(同时出示烟村的图片)师:出示亭台的图片。

你们看到过吗?去过吗?请你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生:看的很远;空气好;很舒服师:请你再读一读这个词。

(指名读,巩固)五、读课文1、那么美丽的课文,你们能不能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啊?2、谁来读。

请你当小老师,读第一句(学生逐句带读,逐一出示对应的图片;正音)3、教师范读(如果我读的好,请你也为我鼓鼓掌吧!)师:你觉得好在那里?生:音准;声音响亮;有感情;声音有起伏。

师:那就请你们也学着陈老师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这首童谣。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课件
ɑ iu ɑ ing un
i
n
er jiɑcun zhi shi
wu yi qu li huɑ
我会认
1 2 3 4 5 6 7 8 9 10
yī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 bā jiǔ shí
一二 三 四五 六七 八 九 十
我会分
一去二三里
yí qù èr sān lǐ



左下格
︱ ︱
右下格

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我会写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飞入菜花看不见。
jiǔ shí 九十
sān sì
shí
三 四十
l— 入 九— 儿






八五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数数填填
yì zhī jī
(一)只 鸡
sān zhī niǎo (三)只 鸟
Sì gè píng gu四ǒ


左上格
︱ ︱
右上格

-------︱︱----︱ ---
yí qù èr sān lǐ 一 去二 三 里
yí qù èr sān lǐ yān cūn sì wǔ jiā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1一、教学要求: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

2、激趣导人: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工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汉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

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3、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2一、教学目的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四、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课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2、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4、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1、能自主读写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2、通过学习,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两课时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

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学生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教师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1、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师:小朋友,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

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去二三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这些数字朋友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2、之后教师请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同时让学生想一想课文的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呢?四、生字教学1、教师请小组同学交流合作学习,并请学生汇报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

2、学习写字(1)认识田字格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用拍手歌帮助学生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

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024年一年级《一去二三里》语文教学设计6篇

2024年一年级《一去二三里》语文教学设计6篇

2024年一年级《一去二三里》语文教学设计6篇一年级《一去二三里》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

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教学重点】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件设计】课文的插图生活中各种数字。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三)配乐诵读全诗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指导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预设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合作认识12个生字。

2、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谣,体会诗的意境,感受山村的宁静美丽。

教学重点:识字、感悟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许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吗?2、(小山村)你们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3、小朋友说得太好了,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古时候有位诗人也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十分喜爱,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

(出示古诗)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1、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自己来读读这首小诗。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把生字线内的十二个生字宝宝在古诗中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检查:(1)游戏摘果子。

对数字。

(2)朗读古诗。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小朋友朗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听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见了那座美丽的山村。

我也忍不住想念一念,欢迎吗?2、小朋友可以亲闭上眼睛一边读一边想,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自己小声读一读,试试看。

3、谁告诉老师,你在读的时候都看见了那些景物呢?你是读哪一行诗看到的?(课堂交流。

)4、这个小山村远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5、指导朗读整首诗。

四、小结,课后延伸。

1、今天大家跟着许老师来到了一个十分优雅宁静的小山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那你能不能用你灵巧的双手画一画这美丽的地方?2、布置作业:(1)给古诗配一幅插图。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这些生字宝宝。

(让学生选择其一作为本节课的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音节1(出示课文音节)请一位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yi si wu shi zhi )齐读一遍.2(出示er )你们认识这个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吗?请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3(出示ting san cun)你能分辨两组韵母有什么不同?请你读出他们的不同.请XX 读,领读.过渡:看来,同学们拼音学得都不错,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二.读课文1.(出示课文拼音)下面陈老师要求把音节连起来拼成一句话,先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少量时间自由读)2.你读熟了吗?那位小朋友敢来试一试?请四位小朋友一人读一句.3.他们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请第一小组读第一句,依次类推.准备好了吗?起――4.(出示拼音加汉字)下面我要求你们联系拼音读课文,这有一定难度,但陈老师相信这么聪明的你们只要认真读肯定会读.我先请四个同学试试,每人读一句.5.他们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还是每一小组读一句.6.(出示古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先跟老师读一遍,读诗的时候要加入一些感情,想想刚才那副美丽的图画,看见标点稍微停顿,不能拖声拖调.(领读)7.我们一起读一遍(齐读)四.学生字1.(课文显出生字)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生字了,这篇古诗要求我们学会的生字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读了这么多遍书有人肯定已经认识他们了.(出示卡片)我请小朋友带着大家看陈老师的卡片再拼读一遍.(请小朋友领读)2.我折去拼音你们还会读吗?我们来开火车.(请两组小朋友)3.我们重点来学习一二三,先看“一”一起读.你能用一组词或说个句子吗?4.我们来学写“一”,“一”是由笔画“横”组成从左下格靠近横中线的地方起笔,向右横,当左右相等时在横中线上收笔,收笔要停顿.看陈老师写一个.跟我一起说.(边写边说)看电脑老师给我们写一遍.打开习字本(学生唱儿歌)试着描一个写一个.5.我们再来学习“二”一起读.你能用“二”说句话或组词吗?二有个特点,第一笔比第二笔长.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二的两笔住在田字格的那里?你们说的很对,看老师写,(板书)(二也是由笔画横组成,第一笔横短应该写在横中线上面,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的下面比较长.)拿出手指跟着电脑老师写一遍.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6.请XX读(出示三)齐读.你能用“三”组词或说句话吗?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有什么特点?(“三”由三笔横组成,第一第二笔比第三笔短.)他们分别写在田字格的那里?看老师写一遍,再看电脑老师写一遍.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一去二三里》和三个生字“一二三”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我希望你们能以同样的态度上每一节课.2、口耳目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

认识9个字“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以及认识三种新笔画“ㄧノㄟ”,并学会书写。

2、初步感受象形字的特点,感受祖国文字的内在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各种标牌(百花洲小学,多美丽………)师:谁能报出它们的名字?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吗?2、小结:对呀,只要小朋友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玩、吃、喝、走、看的过程中都可以认识许许多多的字呢。

二、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揭示课题。

过渡:今天这节课,杨老师就要请你们发挥“看”的本领,来认识几个非常有趣的字。

1、师:这是什么?眼睛还可以说是什么?2、师:再来看看,这是古代的字,小朋友们仔细瞧瞧,你看出了什么?3、师:古代的这个“”字,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慢慢地就变成了今天的“目”字,看看和眼睛像不像?和古代的字像吗?有意思吗?4、师:那我们再来看一次,谁能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是的,像这样模仿一个东西造出来的字,就叫象形字。

跟老师读“象形字”。

(跟读两次)5、师:你们想学这么有趣的字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2课文《口耳目》。

老师来写课文的题目,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板书课题:口耳目;齐读课题)三、图文结合,学习“口、耳、目、日、月、火”。

1、(课件出示:口耳目日月火〈带拼音〉)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老师知道有很多小朋友一定都认识了,不着急,先自己在下面认真的大声念一念好吗?⑴自由读⑵开火车读(正音:耳火)——齐读2、游戏“指五官”:师:你们读得那么认真,老师就和你们来玩个游戏吧。

这里三个字(口、耳、目),如果老师点到“耳”字,那你们就大声的读出来,还要马上用手指着耳朵,好吗?6、画:“日、月、火”:师:这三个字,你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

那谁能把他们的画出来呢?(请三位小朋友到黑板上画出三幅图)师:画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随便指一幅,你们就大声读出这个字。

7、组织讨论:师:你们看这个“火”字,火可以在冬天让我们取暖,平时爸爸妈妈做饭也要用到火,但是如果不小心也会造成火灾。

谁可以像老师这样,说说关于这几个字的知识呢?8、打开课文,图文结合观察这6个字的演变过程。

师:下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46页,一边读,一边看看这六个字,想想他们是怎么变过来的。

四、自主合作,学习“羊、鸟、兔”。

1、现在请小朋友们和你同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这3个字。

怎么学呢?可要先听好老师的要求:⑴先自己读准字音,然后两个小朋友一起你读给他听他读给你听,如果读错的话,就要赶快帮他改正过来。

⑵两个人一起说说有关“羊、鸟、兔”的知识。

2、同桌合作学习“羊、鸟、兔”。

3、教师巡视,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及时点拨。

4、反馈:师:现在哪一桌小朋友来汇报一下。

请你们这一桌的两个小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字。

请你们这一桌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知道“羊、鸟、兔”的什么知识?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

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二、巩固认读(1)书上48页“我会连”。

(2)找一找,下面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今天学习的?shu mu yue liang er duo xiao niao树木月亮耳朵小鸟yi zhi xiao yang zai chi cao一只小羊在吃草。

long zi li mian you jiu zhi tu笼子里面有九只兔.wo men jia you san kou ren我们家有三口人。

注:带点的字是以前学过的。

带横线的字是今天学习的。

(3)生活识字:谁的名字中有今天学习的生字?三、指导书写1、出示笔画卡片,“竖、撇、捺。

”⑴指认笔画的名称。

师:这些笔画,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跟老师来说一说。

⑵说说在哪些字里面看过这几种笔画。

师:谁能说说你在哪些字里面看过这几种笔画?2、仔细观察,写好笔画。

3、展示优秀作业。

六、巩固本课所学生字,测评教学效果。

游戏:“贴一贴”,出示9张图画,再把9个生字卡片分给3个学生,让学生贴出相应的汉字,并认读。

四、实践作业:回到家里收集一下今天学习的生字。

(商标、电视、广告、网络……)3、在家里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4 个字。

认识笔画“、”和偏旁“火、扌、氵、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为长辈做事,学习做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认识14个字。

教学时间:2 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图片、词语等课件。

2、学生制作家用电器、家具或其他物品的图片,并标上名称。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个小朋友叫圆圆,她是中山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学校要评“中山之星”。

老师说圆圆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可是就是不知道她在家里表现怎么样,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观察图画,自主识字。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出示课题:3 在家里你从哪里看出这是家里?2、根据学生回答,词语闪烁出现在相应的地方。

(沙发茶几书架报纸台灯挂钟电视机电话水果)你能看着插图,读一读词语吗?3、现在我们一起带词语走出圆圆的家门,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对,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认识他们(出示课件——词语,其中识记的字是红色)。

4、红色的字要记住,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沙——“少”加“氵”,认识三点水。

灯——“火”加“丁”,认识火字旁。

比一比,火字旁与“火”字有什么不同?报——用换一换的方法,“服”左边换成提手旁,认识提手旁。

台——“口”字上面加顶帽子。

视——“见”加“礻”果——“日”加“乚”或“田”上出头,下拐弯。

)5、用生字找找朋友或说一句话。

“报纸”一词,教师可提问:你家里有什么报纸?你知道哪些报纸?“电视机”一词,教师可提问:你喜欢看电视吗?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看电视时,不要忘记保护视力,眼睛离电视机两、三米远,看半小时休息一会儿。

三、动手动脑,复习巩固。

1、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天天演戏电灯老二每日作文电视老三千里传声报纸老四送来光明电话2、摆一摆,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