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个人隐私》主观题练习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案例分析题(36分)案例背景:李某在网上购买了一款智能手表,并在使用了3个月后,发现手表屏幕经常出现划痕,功能也出现了故障。
李某联系了售卖商,但售卖商以“产品使用不当”为由拒不承担维修责任。
李某不认可此说法,认为智能手表出现的故障是质量问题,要求售卖商更换新品或退款。
李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律师多次联系售卖商,但皆未得到妥善解决。
问题:请从法律角度分析:1.李某可否要求售卖商更换新品或退款?2.如果李某认为售卖商拒绝履行售后服务责任,该采取哪些措施?二、案例分析题(36分)基本案情:李某是A食品公司运营部门经理。
近期,A食品公司与B农民收入合作协议尾款一直未结算。
当得知B农民通过渠道得知了最后一笔款项迟迟未能打进账户时,李某自作主张在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声称公司运营遇到临时性资金短缺,确有困难,并承诺一定时间内支付尾款,同时希望B农民能理解并配合公司临时性安排。
信中仅陈述事实,但措辞表达不够充分,造成公众误将其当作公司积极解决问题的表态。
随后,上千B农民积极响应,开始录制视频工作坊,要求立即付款,甚至有一部分农民开始阻止公司物流车、装载公司脐橙到市场的车辆,使公司蒙受了经济损失。
问题:1.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分析李某在公司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下发表公开信,是否合适?是否构成法律行为?2.分析李某是否需要对公司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承担责任,如果是,承担何种程度的赔偿责任?3.如果A食品公司因上述事件受到重创,负债累累难以履行正常合约义务时,李某与A食品公司及其关联业务的合作权益应该如何处理?三、案例分析题(36分)案例一:合同争议纠纷案张某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购买该公司开发的某小区住宅一套。
合同中明确了交付房屋的时间和付款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房地产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未能按期交付房屋。
个人隐私辩论辩题

个人隐私辩论辩题正方观点:个人隐私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首先,个人隐私的保护是现代社会法治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
例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规定,“任何人不受任意干涉其家庭、通讯和隐私的侵犯,以及不受名誉和声誉的攻击。
”这表明个人隐私权是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基本人权之一,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个人隐私的保护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个人隐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个人隐私不受到保护,将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身心健康受到伤害,甚至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个人隐私的保护不仅仅是个人权利的问题,更是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问题。
最后,名人名句中,马克·吐温曾经说过,“隐私是一种权利,而非恩赐。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个人隐私权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的观点。
因此,我们应当坚决维护个人隐私权,不容侵犯。
反方观点:个人隐私权应当适度放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个人隐私权过于严格保护,将会对信息共享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医疗信息的共享对于医疗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个人隐私权过于严格保护,将会影响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对医疗领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个人隐私权的过度保护也容易被滥用,例如,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个人隐私权进行非法活动,如果个人隐私权过于严格保护,将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个人隐私权应当适度放宽,以便于社会治安的维护和犯罪的打击。
最后,名人名句中,约翰·米尔曾经说过,“自由的原则在于,除非有害于他人,否则个人的自由不应受到限制。
”这句话表达了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观点。
因此,我们应当适度放宽个人隐私权,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保护个人隐私》主观题练习

《保护个人隐私》主观题练习一、非选择题1.有人说,既然是无话不说的朋友,就不应该有什么秘密。
所有的事都应该与他人分享。
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2.一天,初二学生小丽的妈妈气呼呼地将几封信摔在她面前:“你还有心思搞好学习?”小丽说:“你有什么权利私拆我的信!”妈妈:“你是我的女儿,再说,我也是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况,怎么帮助你?”小丽“砰”地关上门:“我的事从今以后不用你管!”(1)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对材料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
(2)妈妈有监护义务,她应通过哪些正确途径了解小丽的思想动态?请你提两点建议。
(3)你认为怎样才能消除母女间的隔阂呢?3.我是一名八年级学生,我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个小书桌,书桌里面有个小抽屉,一把锁将我的小秘密锁在里面。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突然发现抽屉上的锁被砸开了,打开抽屉一看,里面的信件、日记好像被翻过。
我赶紧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不要慌,是我砸的,看你整天神神秘秘的,我不放心,想看看你到底有什么秘密。
”我听后,又气又恼,不知该怎么办?(1)妈妈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2)妈妈有监护义务,她应通过哪些正确途径了解王红的思想动态?请你提出两点建议。
(3)王红该怎么办?你是她的同龄人,请帮她出出主意。
4.我国一家报社进行的关于隐私保护的调查中,55.8%的受访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难了。
调查中,45.8%的人声称自己曾“被朋友出卖过隐私”,43.8%的人“信件曾被偷看”。
请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5.某中学的门口贴出几张大红纸写的成绩单,上面列有八年级(3)班全体同学的一次模拟考试的排名成绩,并对杨某等排名在最后的5名同学点名批评。
成绩单贴出后,杨某等5名同学觉得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杨某的父亲听说此事后,找到学校领导,要求学校立即停止张贴成绩单的行为,并向杨某赔礼道歉。
几次协商未果,杨某的父亲将学校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责令学校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向杨某赔礼道歉,并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200元。
安全防护在移动应用的个人隐私保护考核试卷

3.以下哪些是移动应用安全防护的关键要素?()
A.数据加密
B.应用程序代码混淆
C.安全审计
D.应用程序更新
4.哪些行为可能表明移动应用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A.应用请求访问不相关的个人信息
B.应用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发送数据
C.应用要求用户同意冗长的隐私政策
D.应用在后台频繁唤醒
A.必须获得用户同意才能收集数据
B.必须提供数据保护政策
C.必须允许用户随时删除其数据
D.必须在应用中隐藏所有隐私设置
15.以下哪些技术可以帮助检测和防止移动应用的安全威胁?()
A.移动设备管理(MDM)
B.移动应用管理(MAM)
C.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
D.应用程序行为分析
16.以下哪些是移动应用开发中需要关注的隐私保护问题?()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
18. ABC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数据最小化原则
2.传输
3.签名验证
4.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5.限制敏感权限的滥用
6.合规性挑战
7.数据掩码
8.安全漏洞扫描
9.收集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20.以下哪些做法可能有助于减少移动应用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A.实施差分隐私
B.使用伪匿名化技术
C.限制敏感数据在应用间的共享
D.提供用户友好的隐私设置界面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初二政治寒假作业:隐私受保护练习

初二政治寒假作业:隐私受保护练习1、近年来,“X卧底”窃听软件、手机丢失遭遇艳照门、CIQ偷窥用户隐私、CSDD等网站用户帐户信息泄露等一系列的隐私泄露事件,频频发生,令人堪忧。
上述行为( ) A是一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要依法整治B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是严重违法行为C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人们可以置之不理D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不应该小题大做2、近来一些学校纷纷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了“悄悄话信箱”。
这一做法有利于维护学生的( ) A姓名权B肖像权C名誉权D隐私权3、新修订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学校不得按照考试成绩公布学生的排名。
这一规定突出维护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B荣誉权C生命健康权D隐私权4、某公司非法购买公民的手机开户资料、车主资料、购房资料等个人信息,以此为平台,经营信息咨询服务。
该公司侵犯了公民的( )A姓名权B肖像权C名誉权D隐私权5、某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愿意便被刊登在某报纸上。
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该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没有隐私权B报社是为了追捧明星,没有过错C报社侵犯了该明星的隐私权D报社没有侵犯该明星的隐私权6、所谓隐私,是指( )A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B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C与社会政治生活有关的个人信息D在社会上公开的事情以上就是初二政治寒假作业:隐私受保护练习的全部内容,希望各位学生和家长们能够喜欢。
2013年初二政治寒假作业测试题初二政治寒假作业。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密码最不安全?A. 123456B. abc123C. PasswordD. iloveyou正确答案:A2.在不知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可否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A. 可以B. 不可以正确答案:B3.以下哪个行为属于诈骗?A. 通过电话或邮件询问个人银行账户密码B. 询问身份证号码 C. 同事借钱且承诺还款 D. 与对方建立信任关系正确答案:A4.在公司电脑上打游戏、看电影等娱乐行为,是否属于违反安全规定?A. 是的B. 不是正确答案:A5.遇到网络欺诈、诈骗等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A. 尽量与对方多沟通,了解情况B. 直接提供资金或银行账号给对方 C. 拨打报警电话报案 D. 尽量协助对方解决问题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1.使用软件时应该遵守 ____________,不随意下载、安装不明来源软件。
正确答案:版权法2.在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时,应该注意个人 ____________,避免过多透露个人信息。
正确答案:隐私3.在确认收到陌生邮件或短信时,应该留意 ___________,避免中招。
正确答案:附件、链接4.电脑开机后,应该先进行 ____________,避免因为病毒等问题导致系统不稳定。
正确答案:杀毒5.在处理机密文件时,应该注意 ____________,避免文件泄露。
正确答案:防护措施三、简答题1.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欺诈活动,请你简要介绍以下网络诈骗的几种常见类型。
参考答案:(仅列举常见类型)–股票、基金诈骗:诱骗受害者购买高风险投资品种,造成财产损失。
–仿冒网站诈骗:制作与真实网站相似的虚假网站,诱骗受害者输入个人信息或支付款项。
–冒充客服诈骗:冒充某个知名公司或网站的客服人员,诱骗受害者泄露个人信息或支付款项。
–网络购物诈骗:以低价或打折的方式吸引受害者下单,但实际物品不存在或是假冒伪劣产品。
2.假设你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你的银行账户存在安全问题需要进行验证,请你简要描述正确的应对方式。
保护个人隐私权-同步练习题

6.3个人隐私权导学案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张明灯复习导入:某媒体报道:小强(化名)有两本日记,一本是老师留的作业,父母、老师都经常翻看,还有一本记了一些自己的私事,从来没有让人看过。
但最近近几个月以来他发现,每次与父母发生矛盾时,父母都能用他写在隐私日记中的几件事情来讽刺他,他认为可能是父母偷看了自己的日记,便做了个试验,学着电影中的办法在日记本中夹了几根头发,结果晚上回家后发现日记本中的头发不见了,由此肯定父母偷看了自己的日记。
小强觉得就算是父母也不应该随便偷看孩子的日记,现在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心里很难受。
“我父母竟偷看我的日记,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我要告他们!”(1)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小强的父母侵犯了他的什么权利?(2)小强要告他的父母,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认为怎样做比较恰当的?一填空下列各题1、个人隐私,是指个人、以及中的秘密。
尊重个人隐私,是公民应有的,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准则。
2、个人隐私权也叫权,是指公民希望的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的权利。
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权。
3、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的重要标志。
4、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和尊重。
5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就是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
尊重个人隐私权还包括制止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6、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包括:未经同意,不;不;不等。
二、列举你知道我国有那些法律对保护个人隐私权做了规定?请列举相关法律名称。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选出)1、关于个人隐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就是个人隐私②个人隐私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等③就是不让别人知道的不光彩的事④只要是与个人有关的事都是隐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下列内容属于个人隐私的是:( )①与朋友往来的信件②与友人交谈的短息③心中念念不忘那个人④长在身上外人看不到的胎痣⑤在自己卧室里做化妆美容⑥个人的财产状况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3、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的是:()①老师私自拆看学生的信件②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③某网站工作人员把客户的资料卖给信息公司④公安机关为了破案的需要根据有关程序查看某人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下列现象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①对获得荣誉称号的同学进行挖苦、讽刺②偷看他人的日记并内容告诉他人③举报他人的违法行为,致使他人受到法律的惩罚④揭露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损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③④5、随意公布他人隐私的行为是()A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没有违法 B 是否违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C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D是破坏友谊的行为6、尊重他人的隐私是()①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②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③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④是公民守法的表现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尊重自己的隐私,我们就应该()①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②学会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③不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④向别人吐露心声时,一定要选择值得信任的人.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①8、小文同学无意中照到他家对面一个青年的在卧室里的生活照,很得意地把它挂到网上与网友交流,并加上一段很不雅的评说。
隐私保护包装考核试卷

9. ABC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D
15. ABCD
16. ABC
17. ABCD
18. ABCD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网信办
2.合法性
3.安全
4.合法、正当、必要
5. SSL/TLS
6.数据携带权
7.脱敏
8.未授权访问
D.消费者协会
16.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A.关注网络安全新闻
B.定期参加网络安全培训
C.主动学习隐私保护知识
D.忽视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17.以下哪些是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依据?()
A.数据主体同意
B.合同履行需要
C.法律义务要求
D.公共利益需要
18.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保护个人信息?()
B.使用SSL证书
C.设置防火墙
D.采用MD5算法
16.以下哪个环节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A.数据传输
B.数据存储
C.数据销毁
D.数据备份
17.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个人隐私保护范畴?()
A.使用隐私保护软件
B.定期检查个人信息
C.了解并同意应用权限
D.关注网络安全资讯
18.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对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进行监督?()
隐私保护包装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个人隐私》主观题练习
一、非选择题
1.有人说,既然是无话不说的朋友,就不应该有什么秘密。
所有的事都应该与他人分享。
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2.一天,初二学生小丽的妈妈气呼呼地将几封信摔在她面前:“你还有心思搞好学习?”小丽说:“你有什么权利私拆我的信!”妈妈:“你是我的女儿,再说,我也是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况,怎么帮助你?”小丽“砰”地关上门:“我的事从今以后不用你管!”
(1)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对材料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
(2)妈妈有监护义务,她应通过哪些正确途径了解小丽的思想动态?请你提两点建议。
(3)你认为怎样才能消除母女间的隔阂呢?
3.我是一名八年级学生,我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个小书桌,书桌里面有个小抽屉,一把锁将我的小秘密锁在里面。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突然发现抽屉上的锁被砸开了,打开抽屉一看,里面的信件、日记好像被翻过。
我赶紧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不要慌,是我砸的,看你整天神神秘秘的,我不放心,想看看你到底有什么秘密。
”我听后,又气又恼,不知该怎么办?
(1)妈妈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2)妈妈有监护义务,她应通过哪些正确途径了解王红的思想动态?请你提出两点建议。
(3)王红该怎么办?你是她的同龄人,请帮她出出主意。
4.我国一家报社进行的关于隐私保护的调查中,5
5.8%的受访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难了。
调查中,45.8%的人声称自己曾“被朋友出卖过隐私”,43.8%的人“信件曾被偷看”。
请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5.某中学的门口贴出几张大红纸写的成绩单,上面列有八年级(3)班全体同学的一次模拟考试的排名成绩,并对杨某等排名在最后的5名同学点名批评。
成绩单贴出后,杨某等5名同学觉得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杨某的父亲听说此事后,找到学校领导,要求学校立即停止张贴成绩单的行为,并向杨某赔礼道歉。
几次协商未果,杨某的父亲将学校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责令学校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向杨某赔礼道歉,并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200元。
如果你是法官,请你对此案进行判决,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非选择题
1.不对。
因为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2.(1)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妈妈对女儿有教育和监护的权利,但私拆女儿信件的行为是违法的,对女儿的教育方法是不当的。
女儿有一定的维权意识,但一味地拒绝妈妈的教育和监护是不对的。
(2)谈心、交流、观察小丽的日常行为,留意她的日常交往;找老师或小丽的同学了解小丽在校的表现;如果发现异常信件可向小丽提出,经同意后方可拆看等。
(3)父母和子女应平等沟通;子女也要认真履行接受家长监护,认真学习的义务。
3.(1)不合理。
妈妈的做法侵犯了王红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也侵犯了王红的隐私权。
(2)谈心、交流;观察王红的日常行为,留意她的日常交往;找老师或王红的同学了解王红在校表现;如果发现异常信件可向王红提出,经同意后方可拆开看等。
(3)要心平气和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跟妈妈讲道理,说明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请她尊重自己的隐私;谅解妈妈的过错;平时应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消除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放心;要正确对待、接受父母的教育。
4.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5. 我的判决结果是:责令学校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向杨某等同学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00元。
理由在于: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公开张贴学生的成绩并点名批评排名在最后的5名同学,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