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病理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真题

2015年病理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真题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试题量:1707道。

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12.5分子ATP

B.12分子ATP

C.10.5分子ATP

D.10分子ATP

E.2分子ATP

1、1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产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分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有4次脱氢(3NADH+H、1FADH)和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2.5×3+1.5×1+1)10分子A TP。1分子丙酮酸先脱氢(NADH+H)生成乙酰辅酶A再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共生成(2.5+10)12.5分子ATP。草酰乙酸出线粒体生成丙酮酸,彻底氧化同丙酮酸。

2、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产生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1分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有4次脱氢(3NADH+H、1FADH)和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2.5×3+1.5×1+1)10分子A TP。1分子丙酮酸先脱氢(NADH+H)生成乙酰辅酶A再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共生成(2.5+10)12.5分子ATP。草酰乙酸出线粒体生成丙酮酸,彻底氧化同丙酮酸。

3、1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产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分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有4次脱氢(3NADH+H、1FADH)和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2.5×3+1.5×1+1)10分子A TP。1分子丙酮酸先脱氢(NADH+H)生成乙酰辅酶A再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共生成(2.5+10)12.5分子ATP。草酰乙酸出线粒体生成丙酮酸,彻底氧化同丙酮酸。

4、1分子草酰乙酸彻底氧化产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分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有4次脱氢(3NADH+H、1FADH)和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2.5×3+1.5×1+1)10分子A TP。1分子丙酮酸先脱氢(NADH+H)生成乙酰辅酶A再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共生成(2.5+10)12.5分子ATP。草酰乙酸出线粒体生成丙酮酸,彻底氧化同丙酮酸。

A.AMP

B.ADP

C.A TP

D.GDP

E.GTP

5、参加三羧酸循环中底物磷酸化反应作为底物的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是琥珀酰辅酶A生成琥珀酸的反应,琥珀酰辅酶A的高能硫酯键断裂推动GDP的磷酸化,生成GTP。ATP既是磷酸果糖激酶-1的作用底物(低浓度时结合于酶活性中心),又是别构抑制剂(高浓度时结合于活性中心以外的别位),AMP和2,6-二磷酸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1的激活剂,同时别构抑制果糖双磷酸酶-1。

6、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别构抑制剂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是琥珀酰辅酶A生成琥珀酸的反应,

琥珀酰辅酶A的高能硫酯键断裂推动GDP的磷酸化,生成GTP。ATP既是磷酸果糖激酶-1的作用底物(低浓度时结合于酶活性中心),又是别构抑制剂(高浓度时结合于活性中心以外的别位),AMP和2,6-二磷酸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1的激活剂,同时别构抑制果糖双磷酸酶-1。

7、果糖双磷酸酶-1的别构抑制剂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是琥珀酰辅酶A生成琥珀酸的反应,琥珀酰辅酶A的高能硫酯键断裂推动GDP的磷酸化,生成GTP。ATP既是磷酸果糖激酶-1的作用底物(低浓度时结合于酶活性中心),又是别构抑制剂(高浓度时结合于活性中心以外的别位),AMP和2,6-二磷酸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1的激活剂,同时别构抑制果糖双磷酸酶-1。

A.CAP结合位点

B.调节基因

C.启动基因

D.操纵基因

E.结构基因

8、降解产物基因激活蛋白结合位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及一个调节基因(I),I基因具有独立的启动序列(PI),编码一种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使操纵子受阻遏处于关闭状态。在启动序列(P)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 结合位点构成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区,调控三种酶的编码基因的表达。

9、编码乳糖代谢所需要的酶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及一个调节基因(I),I基因具有独立的启动序列(PI),编码一种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使操纵子受阻遏处于关闭状态。在启动序

列(P)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 结合位点构成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区,调控三种酶的编码基因的表达。

10、编码阻遏蛋白或调节蛋白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及一个调节基因(I),I基因具有独立的启动序列(PI),编码一种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使操纵子受阻遏处于关闭状态。在启动序列(P)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 结合位点构成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区,调控三种酶的编码基因的表达。

11、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及一个调节基因(I),I基因具有独立的启动序列(PI),编码一种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使操纵子受阻遏处于关闭状态。在启动序列(P)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 结合位点构成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区,调控三种酶的编码基因的表达。

12、阻遏因子或调节蛋白结合位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及一个调节基因(I),I基因具有独立的启动序列(PI),编码一种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使操纵子受阻遏处于关闭状态。在启动序列(P)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 结合位点构成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区,调控三种酶的编码基因的表达。

A.VLDL

B.CM

C.LDL

D.HDL

E.白蛋白

13、转运内源性三酰甘油的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浆脂蛋白包括CM、VLDL、LDL和HDL,其功能分别是转运外源性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转运内源性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转运内源性胆固醇、逆向转运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至肝细胞)。血液中自由脂肪酸是和白蛋白结合而运输的。

14、转运自由脂肪酸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血浆脂蛋白包括CM、VLDL、LDL和HDL,其功能分别是转运外源性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转运内源性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转运内源性胆固醇、逆向转运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至肝细胞)。血液中自由脂肪酸是和白蛋白结合而运输的。

15、向肝外转运胆固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浆脂蛋白包括CM、VLDL、LDL和HDL,其功能分别是转运外源性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转运内源性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转运内源性胆固醇、逆向转运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至肝细胞)。血液中自由脂肪酸是和白蛋白结合而运输的。

A.apoAⅠ

B.apoCⅡ

C.apoE

D.apoAⅡ

E.apoB48

16、激活LCAT的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apo。主要有apoA、apoB、apoC、apoD、apoE 等。不同的脂蛋白含不同的apo,不同的apo有不同的功能。如apoAⅠ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识别HDL受体;apoB100和apoE识别LDL受体;apoCⅡ和apoCⅢ分别激活和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等。

17、激活LPL的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apo。主要有apoA、apoB、apoC、apoD、apoE 等。不同的脂蛋白含不同的apo,不同的apo有不同的功能。如apoAⅠ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识别HDL受体;apoB100和apoE识别LDL受体;apoCⅡ和apoCⅢ分别激活和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等。

18、识别LDL受体的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apo。主要有apoA、apoB、apoC、apoD、apoE 等。不同的脂蛋白含不同的apo,不同的apo有不同的功能。如apoAⅠ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识别HDL受体;apoB100和apoE识别LDL受体;apoCⅡ和apoCⅢ分别激活和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等。

A.α-螺旋

B.β-折叠

C.β-转角

D.三股螺旋

E.无规则卷曲

19、常发生于肽链进行180°回折的转角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多肽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不涉及侧链基团的构象。形成二级结构的基础是肽单元。二级结构的基本形式包括α-螺旋(肽链中肽单元通过α-碳原子的相对旋转延长轴方向按规律盘绕形成的一种紧密螺旋盘曲构象)、β-折叠(多肽主链局部一种比较伸展的呈锯齿状的结构)、β-转角(肽链主链出现180°的回折)和无规卷曲(肽链主链中无确定规律性的构象)四种。

20、结构中多肽链充分伸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多肽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不涉及侧链基团的构象。形成二级结构的基础是肽单元。二级结构的基本形式包括α-螺旋(肽链中肽单元通过α-碳原子的相对旋转延长轴方向按规律盘绕形成的一种紧密螺旋盘曲构象)、β-折叠(多肽主链局部一种比较伸展的呈锯齿状的结构)、β-转角(肽链主链出现180°的回折)和无规卷曲(肽

链主链中无确定规律性的构象)四种。

A.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

B.多肽链中氨基酸间借肽键相连

C.蛋白质对280nm紫外光有吸收

D.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E.蛋白质溶液为亲水胶体

21、分子筛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分子筛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其在水中稳定是因为其分子表面的水化膜和电荷。中性盐可以破坏这两个稳定的因素使蛋白质沉淀析出。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的pH不等于其等电点的情况下可以带上电荷,这是电泳的依据。双缩脲试剂可以使肽键显色,这是对蛋白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22、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分子筛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其在水中稳定是因为其分子表面的水化膜和电荷。中性盐可以破坏这两个稳定的因素使蛋白质沉淀析出。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的pH不等于其等电点的情况下可以带上电荷,这是电泳的依据。双缩脲试剂可以使肽键显色,这是对蛋白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23、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分子筛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其在水中稳定是因为其分子表面的水化膜和电荷。中性盐可以破坏这两个稳定的因素使蛋白质沉淀析出。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的pH不等于其等电点的情况下可以带上电荷,这是电泳的依据。双缩脲试剂可以使肽键显色,这是对蛋白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24、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依据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分子筛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其在水中稳定是因为其分子表面的水化膜和电荷。中性盐可以破坏这两个稳定的因素使蛋白质沉淀析出。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的pH不等于其等电点的情况下可以带上电荷,这是电泳的依据。双缩脲试剂可以使肽键显色,这是对蛋白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A.己糖激酶

B.糖原合酶

C.磷酸化酶

D.丙酮酸羧化酶

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25、糖原分解的关键酶

正确答案:A

26、糖原合成的关键酶

正确答案:B

27、糖异生的关键酶

正确答案:D

28、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

正确答案:E

29、糖酵解的关键酶

正确答案:A

A.酪氨酸酶缺乏

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分子缺陷

C.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

D.胆碱酯酶不可逆性抑制

E.巯基酶不可逆性抑制

30、蚕豆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有一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的质和量的异常引起的,如酪氨酸酶缺乏的患者,不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使皮肤、毛发中缺乏黑色素而呈白色,称白化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分子缺陷引起的蚕豆病;还有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时引起的苯丙酮酸尿症等,这些都是遗传性疾病。有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活性受到抑制引起的,这多见于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磷和重金属离子分别是胆碱酯酶和巯基酶的不可逆性抑制剂。

31、白化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有一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的质和量的异常引起的,如酪氨酸酶缺乏的患者,不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使皮肤、毛发中缺乏黑色素而呈白色,称白化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分子缺陷引起的蚕豆病;还有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时引起的苯丙酮酸尿症等,这些都是遗传性疾病。有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活性受到抑制引起的,这多见于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磷和重金属离子分别是胆碱酯酶和巯基酶的不可逆性抑制剂。

32、苯丙酮酸尿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有一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的质和量的异常引起的,如酪氨酸酶缺乏的患者,不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使皮肤、毛发中缺乏黑色素而呈白色,称白化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分子缺陷引起的蚕豆病;还有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时引起的苯丙酮酸尿症等,这些都是遗传性疾病。有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活性受到抑制引起的,这多见于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磷和重金属离子分别是胆碱酯酶和巯基酶的不可逆性抑制剂。

33、重金属中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有一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的质和量的异常引起的,如酪氨酸酶缺乏的患者,不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使皮肤、毛发中缺乏黑色素而呈白色,称白化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分子缺陷引起的蚕豆病;还有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时引起的苯丙酮酸尿症等,这些都是遗传性疾病。有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活性受到抑制引起的,这多见于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磷和重金属离子分别是胆碱酯酶和巯基酶的不可逆性抑制剂。

34、有机磷中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有一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的质和量的异常引起的,如酪氨酸酶缺乏的患者,不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使皮肤、毛发中缺乏黑色素而呈白色,称白化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分子缺陷引起的蚕豆病;还有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时引起的苯丙酮酸尿症等,这些都是遗传性疾病。有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酶活性受到抑制引起的,这多见于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磷和重金属离子分别是胆碱酯酶和巯基酶的不可逆性抑制剂。

A.磷脂酰胆碱

B.溶血磷脂

C.三酰甘油

D.二酰甘油

E.脂酰辅酶A

35、血浆内胆固醇脂化时的脂肪酸供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细胞内和血浆中的游离胆固醇都可被酯化成胆固醇酯,但不同的部位催化胆固醇酯化的酶和底物及反应有所不同。血浆中由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催化卵磷脂和胆固醇转移酰基,使胆固醇酯化,同时卵磷脂脱去一个脂酰基生成溶血卵磷脂,而细胞内质网脂酰辅酶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 T)催化胆固醇酯化成胆固醇酯。激素敏感脂肪酶则是脂肪(三酰甘油)水解的关键酶。

36、细胞内胆固醇脂化时的脂肪酸供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细胞内和血浆中的游离胆固醇都可被酯化成胆固醇酯,但不同的部位催化胆固醇酯化的酶和底物及反应有所不同。血浆中由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催化卵磷脂和胆固醇转移酰基,使胆固醇酯化,同时卵磷脂脱去一个脂酰基生成溶血卵磷脂,而细胞内质网脂酰辅酶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 T)催化胆固醇酯化成胆固醇酯。激素敏感脂肪酶则是脂肪(三酰甘油)水解的关键酶。

37、激素敏感脂肪酶的底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细胞内和血浆中的游离胆固醇都可被酯化成胆固醇酯,但不同的部位催化胆固醇酯化的酶和底物及反应有所不同。血浆中由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催化卵磷脂和

胆固醇转移酰基,使胆固醇酯化,同时卵磷脂脱去一个脂酰基生成溶血卵磷脂,而细胞内质网脂酰辅酶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 T)催化胆固醇酯化成胆固醇酯。激素敏感脂肪酶则是脂肪(三酰甘油)水解的关键酶。

38、LCAT催化反应的产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细胞内和血浆中的游离胆固醇都可被酯化成胆固醇酯,但不同的部位催化胆固醇酯化的酶和底物及反应有所不同。血浆中由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催化卵磷脂和胆固醇转移酰基,使胆固醇酯化,同时卵磷脂脱去一个脂酰基生成溶血卵磷脂,而细胞内质网脂酰辅酶A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 T)催化胆固醇酯化成胆固醇酯。激素敏感脂肪酶则是脂肪(三酰甘油)水解的关键酶。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开创单机版,手机版,网页版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网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5e19026613.html,

中职病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1级护理班病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 1、钠水潴留的主要机制是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 D球-管失平衡 E肾小球滤过障碍2、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球蛋白减少 B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 C血钠含量降低 D血钾浓度降低 E血浆清蛋白减少3、丝虫病导致下肢象皮肿的主要原因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D淋巴回流受阻 E蛋白质丢失过多4、最易发生心性水肿的心脏疾病 A冠心病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肺心病 D心肌炎 E二尖瓣狭窄 5、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生水肿的主要原因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 C滤过分数增高 D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E醛固酮分泌增加6、肾病综合征发生水肿的主要原因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淋巴回流受阻 E醛固酮分泌增加7、判断机体是否有水肿较理想的方法是 A是否有凹陷性水肿 B检查肾功能 C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D肉眼观察 E测量体重 8、下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 0C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 C体温超过正常值1.00C D由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体温升高 E由体温调定点紊乱而引起体温升高 9、下列哪种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A中暑 B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 C妇女妊娠期体温升高 D流感导致体温升高 E甲亢病人体温升高 10、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 A变态反应 B病原微生物 C恶性肿瘤 D大手术后 E类固醇代谢产物 11、输液反应出现发热大多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变态反应 B外霉素污染 C内霉素污染 D真菌污染 E药物的毒性反应 12、高热骤退导致病人虚脱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损伤 B血压突然升高 C肾功能衰竭 D外周循环衰竭 E中枢调节功能紊乱 13、某患者持续发热3天,经酒精擦浴和注射安乃近后出现大汗淋漓,此时在护理上尤应注意什么? A防止酸中毒,检查pH B防止虚脱,监护血压变化 C防止热惊厥,采取安全护理措施 D防止负氮平衡E防止消化功能紊乱,饮食调养 14、某患者女性,16岁,发热一周,发热前两周又感冒病史。住院后测量体温:早晨38.00C,下午39.50C,睡前38.90C。请问该患者属于何种热型?

病理学考试试题

南华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病理学课程试卷(A卷、船山2005级护理专业) 考试日期:2007年1月17日考试类别: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20分) 1.慢性萎缩性胃炎时粘膜上皮可化生为 A、鳞状上皮 B、软骨 C、骨 D、肠上皮 E、移行上皮 2.风湿性肉芽肿中的坏死为 A、固缩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纤维素样坏死 D、坏疽 E、液化性坏死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血栓为 A、延续性血栓 B、混合血栓 C、红色血栓 D、白色血栓 E、透明血栓 4.有关乙脑的主要病理变化错误的是 A、筛状软化灶形成 B、胶质结节 C、病变以小脑、延髓和桥脑最严重 D、淋巴细胞袖套状浸润 E、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5.在肺组织内,见到含有胆汁的癌巢,应诊断为: A、肝转移性癌 B、肺畸胎瘤 C、肺转移性肝癌 D、副肿瘤综合症 E、肝转移性肺癌 6.诊断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依据是 A、细胞核增多 B、粘液分泌增多 C、细胞异形性显著 D、细胞浆丰富 E、核仁明显 7.栓塞大脑中动脉的血栓可能来源于 A、髂动脉 B、肠系膜静脉 C、髂静脉 D、右心房 E、左心房 8.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说明该患者 A、已是恶性肿瘤晚期 B、已发生广泛转移 C、已发生血道转移 D、并发白血病 E、有可能发生转移 9.下述哪项不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特点

A、皮髓质界限模糊,肾乳头萎缩 B、肾盂粘膜粗糙,肾盂、肾盏疤痕收缩变形 C、肾包膜增厚粘连不易剥离 D、质地变硬,表面凹凸不平 E、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 1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部位 A、交通支 B、左前降支 C、左冠状动脉开口处 D、右冠状动脉 E、左旋支 11.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增生的细胞是 A、肾小球间质细胞 B、肾小球球囊脏层上皮 C、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 D、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 E、肾小球周围纤维母细胞 12.有关肺源性心脏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持续性动脉高压是发病环节 B、大循环淤血 C、左心肥大 D、肺广泛纤维化可引起 E、多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 13.大叶性肺炎咳铁锈色痰出现在 A、充血水肿期 B、红色肝样变期 C、恢复期 D、灰色肝样变期 E、溶解消散期 14.良恶性葡萄胎的相同点在于 A、侵犯肌层 B、可有远隔脏器转移 C、发生阴道结节 D、可见胎盘绒毛组织 E、明显的出血坏死 15.日本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为 A、门脉性肝硬化 B、淤血性肝硬化 C、胆汁性肝硬化 D、干线性肝硬化 E、坏死后性肝硬化 16.印戒细胞见于: A、髓样癌 B、类癌 C、粘液腺癌 D、硬癌 E、管状腺癌 17.下列为出血性梗死的是 A、脾梗死 B、肾梗死 C、心肌梗死 D、脑梗死 E、严重肠扭转引起的梗死

《病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细胞水肿: 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 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大会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 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 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 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 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心衰细胞:

慢性肺淤血时,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使痰呈褐色。这种巨噬细胞在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出现。 梗死: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蜂窝织炎: 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脓肿: 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慢性肉芽肿: 是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 0.5~2mm。 肿瘤: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癌: 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 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异型性:

病理学考试试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XX级临床医学七年制《病理学》考试试卷B2 考试日期:20XX年1月10日 专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 得分 签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20分) 1、大叶性肺炎灰色肝变期与红色肝变期临床表现不同点是 A. 缺氧症状有所好转 D. 重新出现湿罗音 B. 胸痛消失 E. 体温恢复正常 C. 开始出现肺实变体征 答案: A 2、早期胃癌是指 A. 粘膜内癌 D. 无淋巴结转移的癌 B. 未侵及肌层的癌 E. 侵及肌层的癌 C. 粘膜下癌 答案: B 3、第一期梅毒的特征病变是 A. 树胶肿形成 D. 外生殖器硬性下疳 B. 主动脉瘤形成 E. 玫瑰疹 C. 梅毒疹 答案: D 4、肝细胞癌的肿瘤标记物是 A. CEA D. 碱性磷酸酶 E. 酸性磷酸酶 B. AFP C. VcA-IgA 答案: B 5、不符合大叶性肺炎的描述是 A. 多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 D. 破坏小支气管壁和肺泡壁结构 咳铁锈色痰E. 累及整个或多个大叶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属于纤维素性炎 答案: D 6、关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A.空洞多位于右肺上叶 D.肺门淋巴结结核多发 B.晚期形成硬化性肺结核 E.空洞内壁含结核菌的坏死物经支气管播散 C.病灶部位越低下病变越新鲜 答案: D 7、一妇女于右下腹扪及活动性肿块已两月余,逐渐增大,昨晚突发急腹痛入院,首先应考虑为 A.卵巢肿瘤蒂扭转 D.肠梗阻 B.升结肠癌 E.宫外孕破裂 C.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答案: A 8、女性,30岁,分娩后3个月。1月前左乳外上象限红、肿、热、痛,经热敷后病变局限。检查时,左乳外上象限有一直径3×3cm的结节,有波动感。穿刺液内可见 A.大量红细胞 D.大量清亮液体 B.大量单核淋巴细胞 E.大量浆细胞 C.大量中性粒细胞 答案: C 9、产后子宫感染引起的坏死属于 A. 凝固性坏死 D. 湿性坏疽 B. 干酪样坏死 E. 脂肪坏死 C. 液化性坏死 答案: D 10、肉芽组织不具备的功能有 A. 机化凝血块和坏死组织 D. 不形成瘢痕 B. 包裹异物 E. 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 C. 抗感染和保护创面 答案: D 11、proliferation A. 肥大 D. 包裹 B. 增生 E. 窦道 C. 萎缩 答案: C 12、男性,40岁,慢性活动性肝炎伴肝硬化,符合该患者的症状是 A. 颈静脉怒张 D. 皮肤粘液性水肿 B.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E. 脐周静脉高度扩张 C. 下肢象皮肿 答案: E 年的历史,近日咳嗽,气喘,心悸。检3岁,长时间吸烟,肺原性心脏病已近60、男性,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查肝脏肿大并有压痛。符合患者肝脏的病理变化的是 A. 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 D. 肝细胞萎缩、脂肪变性 B. 肝细胞大片坏死 E. 肝细胞结节状增生

病理学中级(师)基础知识-试卷19

病理学中级【师】基础知识-试卷19 (总分:58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4,score:48分) 1.下列情况不属于化生的是 【score:2分】 【A】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胃黏膜上皮改变为肠上皮 【C】柱状上皮改变为鳞状上皮 【D】移行上皮转变为鳞状上皮 【E】成纤维细胞转变为骨母细胞 本题思路: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细胞因受刺激因素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是上皮组织储备细胞(干细胞)的转型性分化。常发生于上皮细胞。上皮性化生分为鳞状上皮化生和肠上皮化生两种类型。 2.再生的含义是指 【score:2分】 【A】细胞数目的增多 【B】肉芽组织增生

【C】组织的修复 【D】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 本题思路: 3.创伤伤口的收缩是在 【score:2分】 【A】受伤后2~3天开始,由于胶原纤维的牵拉作用所致 【B】受伤后2~3天开始,由于肌成纤维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受伤后数小时内,由于炎症反应所致 【D】受伤后7天开始,由于肌成纤维细胞的收缩作用所致 【E】受伤后7天开始,由于胶原纤维的牵拉作用所致 本题思路: 4.下述有关肝淤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score:2分】 【A】小叶间动脉扩张【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小叶中央静脉扩张 【C】肝窦扩张 【D】肝细胞萎缩、坏死 【E】肝细胞脂肪变性 本题思路:肝淤血常由右心衰竭引起,由于肝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肝小叶循环的静脉端,致使肝小叶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淤血。淤血严重处小叶中央肝细胞可发生萎缩、坏死。小叶外围汇管区附近的肝细胞由于靠近肝小动脉,缺氧程度较轻,可仅出现肝脂肪变性。 5.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score:2分】 【A】纤维蛋白 【B】中性粒细胞 【C】血小板【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淋巴细胞 【E】红细胞 本题思路: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又称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

最新病理学期末考试卷

病理学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常见的一类病因() A、生物性因素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3 2、渗出液与漏出液在下列哪项无明显区别() A、蛋白量 B、细胞数 C、比重 D、凝固性 E、液体量 3、卡他性炎是指() A、粘膜的变质性炎 B、粘膜的渗出性炎 C、粘膜的增过性炎 D、浆膜的急性炎症 D、浆膜的慢性炎症 4、下列有关肺淤血的描述中那一项是错误的() A、肺泡壁包细血管扩张充血 B、肺泡腔内出现心里衰竭细胞 C、肺泡腔内出现红细胞 D、肺泡腔内出现水肿液 E、肺泡腔内出现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 5、肠系膜静脉血栓脱落常栓塞于() A、肺 B、脑 C、心 D、肝 E、肾 6、局部静脉淤血的病变特点有() (1)器官体积增大,颜色暗红(2)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3)器官代谢旺盛,温度升高(4)器官代谢降低,功能低下(5)多见于生理状态下 A、(1)(3)(5) B、(2)(3)(4) C、(1)(2)(4) D、(3)(4)(5) 7、血栓形成后可能对机体的影响有() (1)止血(2)引起梗死(3)局部淤血(4)对机体无明显影响(5)引起慢性瓣膜病 A、(1)(2)(3)(4) B\(2)(3)(4)(5)C、(1)(3)(4)(5)D、(1)(2)(3)(4)(5) 8、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 A、体液丢失的总量 B、电解质丢失的总量 C、细胞外液的总量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E、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9、引起高钾血症的最常见愿因是( ) A、急性酸中毒 B、急性肾功能衰竭 C、大量使用含钾药物 D、输库存血过多 E、严重组织损伤 10、某男性患者,因暴饮暴食而腹泻3天,每天腹泻10余次,在附近卫生院静脉输入葡萄糖液,症状加重入院,就诊时患者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血压72150mmHg,脉搏数120次/分,血清Na+浓度120mmol/L,尿钠8mmol/L,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盐中毒 11、下列那一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持续呕吐 B、严重腹泻 C、结肠造瘘 D、肾功能衰竭 E、严重休克 12、PaCO2高于正常表明机体可能存在( ) (1)代谢性酸中毒(2)呼吸性酸中毒(3)代谢性碱中毒(4)呼吸性碱中毒(5)混合性酸中毒 A、(1)(2) B、(2)(3) C、(4)(5) D、(2)(5) 13、肿瘤异性性是指() A、肿瘤外观形态的差异性 B、肿瘤间质的多样性 C、肿瘤组织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 D、肿瘤组织代谢上的差异性 E、肿瘤组织结构异常 14、癌前病变指的是( ) A、具有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 B、有癌变可能性的良性肿瘤 C、瘤样增生的良性病变 D、交界性肿瘤 E、良性肿瘤出现癌变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及答案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 2、疾病: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二、填空题 3、病理学研究疾病的方法有_活体组织学检查__、__脱落细胞学检查__、__尸体解剖___、_组织细胞培养__、_动物实验__ 4、病理过程是指__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_ 5、判断脑死亡的依据有_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___、__自主呼吸停止__、_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__、_脑电波消失____、__脑血液循环停止。 三、问答题 6、病理学在医学中有什么作用? 答: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它与前期的基础学科密切相关,也为后期的临床学科提供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依据,特别是在疾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3、增生:是指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加。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5、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 6、坏死:是指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7、坏疽:是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

8、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等的过程。 9、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少量炎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二、填空题 10、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__萎缩__、__肥大_、_增生__、__化生____.损伤主要有_变性__和_坏死__ 11、化生是指_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_,常见的类型_鳞状上皮化生_、_肠上皮化生_和_结缔组织化生。 12、坏死的主要类型有_凝固性坏死、_液化性坏死、坏疽 __、 __纤维素样坏死__ 13、坏死的结局包括_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和钙化__ 三、单项选择题 A型题 ( D )14、化生不可能发生于 A 结缔组织 B 膀胱粘膜上皮 C 支气管粘膜上皮 D 神经组织 E 贲门部粘膜 上皮 ( B ) 15、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A 心脏 B 肝脏 C 脾脏 D 肺脏 E 肾脏 ( C )16、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用可发生 A 栓塞 B 脂肪坏死 C 坏疽 D 梗死 E 凝固 B型题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溶解性坏死 D 干酪性坏死 E 脂肪坏死 ( D )17、肺结核可发生 ( B )18、脑梗死属于 四、多项选择题 ( BCE )19、实质细胞常见的有 A 纤维素样变性 B 玻璃样变性 C 水变性 D 粘液样变性 E 脂肪变性 五、问答题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口腔组织病理学:根尖周炎》试题附答案解析

《口腔组织病理学》十一、根尖周炎 一、A1 1、化脓性根尖周炎根管粗大和根尖孔也较大的牙齿最理想的排脓途径为 A、经龋洞排脓 B、深的牙周袋排脓 C、经黏膜、皮肤排脓 D、可通过上颌窦排脓 E、可通过耳道排脓 2、急性根尖周炎最常见的排脓途径 A、经龋洞排脓 B、深的牙周袋排脓 C、经黏膜、皮肤排脓 D、可通过上颌窦排脓 E、可通过耳道排脓 3、上皮性根尖肉芽肿转变成根尖周囊肿的方式,哪项除外 A、上皮团液化变性,渗透压增高发展为囊肿 B、上皮覆盖脓腔,炎症缓解后转变为囊肿 C、上皮包裹的肉芽组织发生退变、坏死形成囊肿 D、上皮团中心营养障碍,周围组织液增多 E、上皮团细胞不断增生,形成囊肿 4、以下疾病容易在年轻,或者抵抗力强的患者中出现的是 A、急性根尖周炎 B、慢性根尖周炎 C、牙髓坏死 D、化脓性骨髓炎 E、致密性骨炎 5、根尖周肉芽肿患者若根尖部出现修复性反应,称为 A、急性根尖周肉芽肿 B、慢性根尖周脓肿 C、急性根尖周脓肿 D、致密性骨炎 E、化脓性骨髓炎 6、慢性根尖周肉芽肿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根尖周囊肿,其囊肿的上皮来源是 A、经瘘道口长入的口腔黏膜的上皮或皮肤 B、呼吸道上皮 C、牙周袋壁上皮 D、Malassez上皮剩余 E、Serres上皮剩余 7、根尖周肉芽肿内上皮大多数可能来源于

A、Serres上皮剩余 B、Malasssez上皮剩余 C、口腔粘膜上皮 D、呼吸道上皮 E、牙周袋壁上皮 8、慢性根尖周脓肿的镜下表现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肉芽肿中央细胞液化、坏死,形成脓液 B、可由急性牙槽脓肿转变来 C、周围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D、有胆固醇晶体和含铁血黄素沉积 E、在邻近的牙周膜和骨髓腔内也可见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 9、某些根尖周炎的患者在抵抗力强,感染轻微的低度刺激下,可呈现修复性反应,对于此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根尖牙骨质吸收处重新沉积 B、骨小梁增生,骨髓腔缩小 C、骨髓被纤维组织取代 D、牙骨质在根面被吸收 E、X线片显示阻射区与周围正常骨分界不清 10、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肉芽肿内增生上皮团或上皮条索的来源 A、Malassez上皮剩余 B、经瘘道口长入的口腔黏膜的上皮或皮肤 C、牙周袋壁上皮 D、呼吸道上皮 E、Serres上皮剩余 11、慢性根尖周炎中最多见的是 A、慢性根尖周脓肿 B、慢性根尖周肉芽肿 C、慢性根尖周囊肿 D、致密性骨炎 E、慢性牙槽脓肿 12、致密性骨炎X线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尖区有界限不清的密度减低区 B、根尖区呈现斑点状或虫蚀状不规则破坏 C、骨膜呈“葱皮样”改变 D、根尖区骨质没有明显变化 E、根尖区骨密度增高,与正常骨组织分界不清 二、B 1、A.慢性根尖周肉芽肿 B.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2020年病理学技术(中级)[代码:380]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2020年病理学技术(中级)[代码:380]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1、 组织和细胞的变性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 A.变质 B.出现异常物质 C.正常物质积聚过多 D.B+C E.病因消除后,很难恢复到原形态和功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变性是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积聚过多,为可逆性损伤,病因消除后,其形态和功能多能恢复正常。答案B和C的组合符合变性的概念。[单项选择题]2、 胃底腺的主细胞可分泌 A.胃蛋白酶 B.胃蛋白酶原 C.黏液 D.盐酸 E.维生素B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九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消化管五胃的知识点。 【题眼解析】胃底腺的主细胞可分泌胃蛋白酶原,故选B。

【知识拓展】主细胞(chief cell),又称胃酶细胞(zymogenic cell)。数量最多,在腺底部排列密集。细胞呈柱状;核圆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一般固定染色的标本上顶部酶原颗粒消失呈空泡状。电镜下可见富含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以及膜被分泌颗粒等。能够合成、分泌胃蛋白酶原,在强酸或少量胃蛋白酶作用下变为胃蛋白酶,对食物有一定的消化作用;产生胃脂肪酶,消化多种脂类。婴幼儿的主细胞还能合成分泌凝乳酶,使乳汁中蛋白质凝固成乳酪,易于被蛋白酶消化。 [单项选择题]3、 肾病综合征不具有下列哪项特点 A.血尿 B.蛋白尿 C.严重水肿 D.低蛋白血症 E.高脂血症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肾病综合征一般没有血尿。 [单项选择题]4、 患者男性,15岁。左膝关节上方骨性肿块突起,伴轻微疼痛1年余。X线检查见左股骨远侧内侧干骺端向外突出的骨性赘生物,界限清楚。根据上述资料,应首先考虑 A.软骨瘤 B.骨软骨瘤 C.软骨母细胞瘤 D.软骨肉瘤 E.骨旁骨肉瘤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病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E ) A.肠系膜动脉 B.门静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E、肺动脉 2、下列哪些器官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B ) A.心、肝 B.心、脑 C.心、肺 D.肺、肠E、脾、肾 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E ) A.常形成肿块 B.生长旺盛 C.相对无限制生长 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E、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 4、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 C ) A.肿瘤生长方式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D.肿瘤是否转移E、肿瘤的阻滞结构 5、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C ) A.细动脉玻璃样变 B.中层动脉硬化 C.大动脉粥样硬化 D.中动脉粥样硬化E、微动脉粥样硬化 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C ) A.脾大 B.腹水 C.肝掌 D.“海蛇头”现象E、消化不良 7、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A ) A.外上象限 B.外下象限 C.内上象限 D.内下象限E、乳头部

8、绒毛膜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 C ) A.脑 B.肝 C.肺 D.骨E、肾上腺 9、肝细胞碎片状坏死或形成桥接坏死见于( C ) 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度肝炎 D.急性普通型肝炎E、慢性轻度肝炎 10、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C ) A.代谢性碱中毒 B.低钾血症 C.高钾血症 D.低钠血症E、高钠血症 11、低钾血症可出现( B ) A.反常性碱性尿 B.反常性酸性尿 C.中性尿 D.酸性尿E、碱性尿 12、缺氧、中毒、感染等引起水肿主要因为( D )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淋巴回流障碍 13、水肿和水中毒的相同点是( B ) A.低钠血症 B.细胞外液增加 C.细胞内液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E、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 14、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C ) A.血液中氧分压降低 B.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碳氧血红蛋白化验阳性 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l E、血液中血红蛋白量小于7g/dl

病理学考试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第一、二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单选题(共132道) 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尸体剖验 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 C.动物实验 D.电镜 E.活检 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肺 B.阑尾 C.膀胱 D.四肢 E.子宫 3.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A.痰液 B.尿液 C.胸腔积液 D.乳房穿刺物 E.以上均可 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 E.心、肝、肾 5.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 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 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 E.与A、B、C有关 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 D.软骨 E.平滑肌 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A.病因学 B.发病机制 C.疾病的治疗 D.病理变化 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8.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的模型 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 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 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脱落 E.吸收 10.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胆色素 B.疟色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含铁血黄素 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 A.萎缩 B.发育不全 C.肥大

E.化生 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 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 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13.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是 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 B.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 C.一般不发生改变 D.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 E.只发生轻度变化 14.“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间质增生 15.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 A.有溶解现象出现 B.有炎性过程参与 C.可产生空洞 D.不会形成包裹 E.一定会形成溃疡 16.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排出 E.吸收 17.一般来说,当坏死灶较大不能溶解吸收或完全机化时,下列哪一项叙述较合适A.一定形成空洞 B.最易分离排除 C.不会形成溃疡 D.大多产生包裹 E.长期不发生变化 18.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 A.细胞正开始死亡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19.肉芽组织是由……组成: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以上都不是 20.急性胃炎时,表浅胃黏膜坏死脱落可形成 A.糜烂 B.窦道 C.瘘管 D.空洞 E.溃疡 21.坏死对机体的影响与下列哪项无关 A.坏死细胞的生理重要性 B.坏死细胞的数量 C.坏死细胞所在器官的再生能力 D.发生坏死器官的贮备代偿能力 E.坏死灶有无形成脓肿 22.下述哪项不是心脏萎缩的肉眼特点 A.体积小 B.呈褐色 C.心肌质地硬韧 D.心脏表面血管弯曲 E.心脏表面血管增粗

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 成绩:_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答案填在横线上) 1、高血压病时脑部病变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2、损伤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结核病的病变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肿瘤的转移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炎症局部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6、肾性水肿早期容易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 7血栓形成的条 有___________________ 、、° ___ 8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包括萎缩、、________ 9根据血浆渗透压的不同可将脱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等渗性脱水。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答案必须涂黑,否则不给分。) 1、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大叶性肺炎 A、多由肺炎双球菌引起 B、病变的肺叶常发生实变 C、肺泡壁损伤破坏 D、肺泡腔内渗出大量纤维素 2、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改变是 A细胞膜的改变B细胞浆的改变C细胞核的改变D细胞器的改变 3、脑梗死属于 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坏死D坏疽 4、支气管粘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属哪种病变? A增生B化生C萎缩D再生 5、下列哪一种细胞的再生能力强 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骨骼肌细胞D肝细胞 6、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 A化生B萎缩C再生D肥大和增生 7、上皮组织较浅的局限性组织缺损称为: A .糜烂 B .溃疡C.空洞D.窦道 8、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淤血 A肝B肾C脾D膀胱 9、最常见的栓子是 A血栓栓子B空气栓子C肿瘤栓子D羊水栓子

病理学技术(中级)-病理学(B型题)

病理学技术(中级)-病理学(B型题) 1、老年萎缩心脏的心肌细胞内的色素颗粒 A.含铁血黄素 B.胆红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钙盐沉积 2、心衰细胞的色素颗粒 A.含铁血黄素 B.胆红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钙盐沉积 3、新生儿黄疸时神经细胞内的色素颗粒 A.含铁血黄素 B.胆红素 C.脂褐素 D.黑色素 E.钙盐沉积

4、一期愈合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对合严密的伤口 B.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C.伤口内渗出物、血液和坏死组织形成痂皮 D.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E.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 5、二期愈合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对合严密的伤口 B.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C.伤口内渗出物、血液和坏死组织形成痂皮 D.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E.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 6、痂下愈合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对合严密的伤口 B.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C.伤口内渗出物、血液和坏死组织形成痂皮

D.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E.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 7、紫癜 A.血液流出体外 B.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局限性肿块 C.血液流入体腔 D.皮肤黏膜大片密集的点状出血 E.呼吸道出血 8、血肿 A.血液流出体外 B.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局限性肿块 C.血液流入体腔 D.皮肤黏膜大片密集的点状出血 E.呼吸道出血 9、咳血 A.血液流出体外 B.血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局限性肿块 C.血液流入体腔 D.皮肤黏膜大片密集的点状出血

病理学期末考试试题(2018-2019)

灵台职专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一年级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题(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栓塞 2.异型性 3.变质 4.风湿病 5.病毒性肝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高血压引起脑的病变主要有脑水肿、 和 。 2.常见的肿瘤转移途径有 、 和种植性转移。 3.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有 、 、热、 和 。 4.风湿病的病变发展过程分为变质渗出期、 和 三个阶段。 1.活体组织检查是( ) A.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B.确定病变性质 C.了解病变范围 D.验证及观察疗效 E.估计患者预后 2.脑萎缩常发生于( ) A.乙型脑炎 B.脑动脉粥样硬化 C.脑动脉栓塞 D.脑脓肿 E.脑梗死 3.引起肺淤血的常见原因是( ) A.右心衰竭 B.左心衰竭 C.肺动脉栓塞 D.肺结核 E. 肺静脉栓塞 4.细胞坏死过程中,核变小、染色质浓聚,被称之为( ) A.核溶解 B.核分裂 C.核固缩 D.核碎裂 E.核变质 5.混合血栓常见于( ) A.静脉血栓尾部 B.动脉血栓头部 C.毛细血管内 D.静脉血栓体部 E.心瓣膜闭锁缘 6.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 A.心脏 B.肝脏 C.脾脏 D.肺脏 E.肾脏 7.引起炎症的常见原因是( ) A.营养因素 B.遗传因素 C.生物性因素 D.环境因素 E.先天性因素 8.小叶性肺炎的病变为( ) A.支气管和肺泡的化脓性炎 B.肺间质的化脓性炎 C.肺泡的纤维素性炎 D.肺泡的出血性炎 E.肺泡的急性卡他性炎 9.风湿细胞来自( ) A.巨噬细胞 B.平滑肌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心肌细胞 E.淋巴细胞 10.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经血传播 B.经消化道传播 C.经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E.母婴传播 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 ) A.左主干 B.左前降支 C.右主干 D.右后降支 E.左后降支 12.在我国引起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疾病是( ) A.支气管扩张症 B.肺结核病 C.小叶性肺炎 D.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E.大叶性肺炎 13.慢性胃溃疡好发于( ) A.胃前壁 B.胃后壁 C.胃大弯侧 D.胃小弯近贲门侧 E. 胃小弯近幽门侧 14.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特点是( ) A.大红肾 B.蚤咬肾 C.大白肾 D.多囊肾 E.固缩肾 15.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表现有 ( ) A.出血倾向 B.腹水 C.脾脏肿大 D.胃肠淤血 E.食管静脉丛曲张 16.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时,肺泡腔内渗出物主要是( ) A.浆液及纤维素 B.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素 C.纤维素及红细胞 D.纤维素及巨噬细胞 E.纤维素 17.哪项肺结核又称开放性肺结核( ) A.浸润型肺结核 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干酪样肺炎 D.结核球 E.局灶型肺结核 18.肉瘤和癌的区别在于( ) A.有无包膜 B.生长方式 C.组织起源 D.生长速度 E.生长时间 19.蜂窝织炎常见部位是( ) A.肝、脑 B.黏膜 C.肺、肾 D.皮肤 E.阑尾 20.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 B.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C.肾淋巴回流受阻 D.肾素分泌增加 E.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压迫血管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项是肾病综合征的表现( ) A.高脂血症 B.大量蛋白尿 C.高度水肿 D.高血压 E.低蛋白血症 2.下列属于门脉高压症表现的是( ) A.脾大 B.肝大 C.胃肠道淤血 D.侧支形成 E.腹水 3.肉芽组织是由( )组成。 A.新生的毛细血管 B.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C.炎细胞 D.巨噬细胞 E.纤维细胞 4.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 考场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

病理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第一部分 第一章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单选题(共132道) 1.外科病理学应用最广泛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A.尸体剖验B.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C.动物实验D.电镜E.活检 2.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A.肺B.阑尾C.膀胱D.四肢E.子宫 3.脱落细胞学可用来检查 A.痰液B.尿液C.胸腔积液D.乳房穿刺物E.以上均可 4.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 A.肺、脾、肾B.心、脾、肺C.心、肝、肠D.肝、肾、脾E.心、肝、肾 5.病理学被视为桥梁学科的原因是 A.与基础医学关系密切B.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 C.能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D.能指导临床的治疗E.与A、B、C有关6.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 7.下列哪种不是病理学的研究范畴 A.病因学B.发病机制C.疾病的治疗D.病理变化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8.关于动物实验,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可以复制某种疾病的模型B.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C.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 D.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药物或其他因素对某种疾病的疗效和影响 E.可利用动物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 A.机化B.钙化C.包裹D.脱落E.吸收 10.下列哪种色素与细胞萎缩有关 A.胆色素B.疟色素C.脂褐素D.黑色素E.含铁血黄素 11.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的病变是 A.萎缩B.发育不全C.肥大D.增生E.化生 12.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13.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是 A.和实质细胞同时发生B.较实质细胞出现更早C.一般不发生改变 D.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E.只发生轻度变化 14.“肥大”是指: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15.在坏死组织发生分离排出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描述的内容不够合适 A.有溶解现象出现B.有炎性过程参与C.可产生空洞D.不会形成包裹 E.一定会形成溃疡 16.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

病理学期末考试试卷习题.doc

2019 级 《病理学》期末考试 所有答案请作答到“答题卡” ,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单选, 1 分 / 题,共计30 分) 1、下列除了哪一项外,均是活检的目的? A. 在活体情况下对患者作出诊断。 B.对术中患者作出即时诊断。 C. 定期活检随诊病情。 D.可用于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2、诱因是指 A. 能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B.与疾病有因果关系的因素 C. 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 D.加强病因作用并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3、下述脏器中,哪个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A. 心 B. 肾 C. 肺 D. 脑 4、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 A. 右心衰竭 B. 肺褐色硬变 C. 间质性肺炎 D. 冠心病 5、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 炎症介质形成 B. 分解代谢亢进 C. 白细胞渗出 D. 分子浓度增高 6、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诊断的主要依据 A. 肿瘤发生转移 B.肿瘤切除后复发 C. 肿瘤的边界不清 D. 肿瘤出血坏死 7、患者,男, 52 岁,三年前诊断为下肢脉管炎,近二月来出现左下肢第一足趾逐渐变黑、 变硬、干燥、疼痛,此足趾最为可能的病变为 A B C D 8、风湿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B 、Aschoff 小体形成 C、心外膜纤维蛋白性渗出 D 、胶原纤维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9、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是 A. 浆液性炎症 B.化脓性炎症 C.纤维素性炎症 D.卡他性炎症 10、乙型肝炎病毒毒力一样,但免疫反应过强的人易发生 A.不发病,仅为病毒携带者B C .轻度慢性普通性肝炎 D .重型肝炎 11、高血压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肾功能衰竭 C、高血压脑病 D、脑出血 12、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是 A.局灶型肺结核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 .浸润型肺结核 D .干酪型肺结核 13、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变质性炎为主? A. 慢性阑尾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肾小球肾炎 D.大叶性肺炎 14、既有肝细胞的大片坏死,又有肝细胞的结节状再生是下列哪型肝炎 A.亚急性重型B.急性重型C.轻度慢性肝炎D.急性普通型 15、大叶性肺炎最常见于 A.久病卧床患者 B .年老体弱者 C .青壮年 D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16、下列表现除哪项外 均与门脉高压有关 A.脾肿大B.蜘蛛痣C.腹水D.胃肠淤血 17、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A、胸主动脉 B 、升主动脉 C 、主动脉弓 D 、腹主动脉 18、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特征是: A. 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B.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C.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 D. 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 19、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是: A.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膜性肾小球肾炎 C.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D. 慢性肾小球肾炎 20、良性肿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 A. 组织结构的异常 B. 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C. 瘤细胞的多形性D 21、属于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是 A. 霍奇金病 B. 纤维肉瘤 C. 淋巴瘤 D. 皮肤 22、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 A.CT 检查 B. 脱落细胞学检查 C.X 线透视 D. 2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冠状血管是 A、右冠状动脉主干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左冠状动脉主干 D 24、高血压时左心室壁肌肥厚是由下列哪种类型? A、肥大 B 、化生 C 、增生 D 、肉芽组织 25、大叶性肺炎患者出现明显紫绀等缺氧症状时,提示病变处于何期? A、充血水肿期 B 、红色肝样变期 C 、灰色肝样变期D 、 26、十二指肠溃疡病溃疡最多见的部位是: A.球部 B C .降部前壁或后壁D .升部前27、急性普通型肝炎肝细胞常见而普遍的病变是: A.坏死 B .变性 C .再生 D .萎缩 28、风湿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B 、心外膜纤维蛋白性渗出 C、 Aschoff 小体形成 D 、胶原纤维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29、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有关的病原菌主要是: A. 病毒 B. 寄生虫 C. 葡萄球菌 D. 链球菌 30、肾盂肾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A. 血源性感染 B. 上行性感染 C. 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 D. 二、填空题( 2 分 / 题,共计20 分) 1、病理性萎缩主要包括、、、、五种类型。 2、炎症常见的全身反应有、等。 3、来自门静脉的栓子,可引起栓塞 4、高分化鳞癌的癌细胞之间可出现 5、风湿病皮肤病变可表现为 _____ ______ 和_____ ______ 。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7、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改变为 ________ 8、发生在实质细胞的变性主要有 ________和________ 9、创伤愈合的类型主要有 ________和 ________ 。 10、肿瘤生长动力学与下列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5 分 / 题,共计 30 分) 1、血栓形成 2 、炎症 3 、异型性 4 、原发综合征 5 、肾病综合症 6 、机 四、问答题( 10 分 / 题,共计20 分) 1、何为炎症的典型局部表现?其发生机制是什麽? 2、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