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合集下载

2000版ISO9000标准

2000版ISO9000标准
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价组织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二允许的删减的原则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应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和责任删减仅限于第7章产品实现的要求41总要求这是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基础体现了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a识别过程b确定过程顺序和相互关系c确定过程运作和控制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获得信息和资源e测量监控和分析过程f实施必要措施以达到过程策划结果和持续改进对任何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42文件要求421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有关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外部的信息c本标准规定的六个文件化程序423文件控制424记录的控制822内部审核83不合格品控制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d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文件质量计划规范指南作业指导书图样e记录21处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组织的实际见注解2422质量手册质量手册阐述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 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 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 本标准鼓励采用过程方法管理组织。
图1 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增值活动:
信息流:
➢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
• 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质量目标需要 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并是可测量的。
历史性开拓 6项标准 主要针对制造业由其 是较大企业
要素
战术性换版
战略性换版
24项标准
5项核心标准加技术报告书
补充内容、扩大范围,开 充分考虑一切组织,包括小

ISO9000:2000标准质量认证体系文件

ISO9000:2000标准质量认证体系文件

顾客 供方
服务 需要
市场 开发 过程
服务规范
服务提供 规范 质量控制 规范
供方 顾客
服务 提供 过程
服务 结束
服务业绩 分析和改进
供方评定
顾客评定
服务需要/结果
服务过程
服务过程文件
服务测量
服务质量环
2.5 质量管理标准的产生 A、 第一个标准:
美国Mil Spec Mil-Q9858(1959) B、 英国BS5750(1979年) C、 ISO9000--1987
(5)审核:GB/T19000:2000第3.6.1条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 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 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6)过程:GB/T19000:2000第3.4.1条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 作用的活动。
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B、只有坚持持续改进、组织才能不断进步; C、最高管理者应对持续改进作出承诺; D、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持续改进活动; E、持续改进是组织永恒的追求、目标和活动
7)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理解要点:
A、决策是组织中各级领导职责之一; B、所谓决策即是针对目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从诸方案中选出一个付诸实施,达不到目标的决策 即为失策;
理解要点:
A、系统:相互关联或互相作用的一组要素; B、系统方法:包括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和系统管
理三大环节。
即:通过系统分析相关数据、资料或客规事实, 以确定目标;通过系统工程、设计、策划为达到 目标而采取措施、步骤、资源配置形式方案;通 过系统管理在实施中取得高有效率和高效率。
C、质量管理中采用系统方法,即把QMS作为大系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详解)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详解)
质量目标是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或作为目的的事物 质量目标根据质量方针建立 组织的质量目标应作展开 — 相关职能和层次上的质量目标 目标应可测量,与质量方针一致 — 尽可能建立定量指标 质量目标应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23
5.4.2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策 划
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 提供产品、过程和体系符合要求的信任
顾客满意 识别 策划 实现 评价 改进
3
4.
标 准 的 用 途
用于组织内部质量管理,建立体系和内部评价 用于第二方的评价、批准(认定)或注册 用于第三方的认证和注册 合同中引用,规定对供方质量体系要求 为法规引用,作为强制性要求 用作建立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基础
27
5.5.3
内 部 沟 通
沟通是指信息的交换,信息由发出者传递至接受者的过程
建立在组织内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沟通的过程
沟通内容 — 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信息 — 重点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8
5.6
管 理 评 审
5.6.1 总则
管理评审是指为了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达到规定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36
产 品 实 现
阐述产品实现的主要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要求 本章要求允许删减
37
7.1
实 现 过 程 的 策 划
产品实现的过程是一组有序的过程和子过程 确定顾客的需 求和期望
要求
所需的产品和/或服务 的实现过程
确定对质量有影响的过程(过程顺序及影响)
策划如何管理这些过程 — 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要求一致 — 形成适合的文件
32
6.2
人 力 资 源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答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答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库试题范围:《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一、填空题1. ISO9001:2000主要由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五大部分组成。

2. 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标准是《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用于组织内部业绩改进,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标准是《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质量目标是指:关于质量的所追求的目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质量目标:产品目标:产品年平均维修率每年递减10%(相对)。

5.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6.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以满足。

7. 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指定。

8.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的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9. 人员能力需求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10.测量和监控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1.纠正措施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预防措施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3.ISO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4.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

15.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6.PDCA循环:P是指策划(PLAN),D是指实施(DO),C是指检查(CHECK),A是指处置(ACTION)。

ISO9000:2000标准简介

ISO9000:2000标准简介

第一章 产品或服务的实现(7)
❖ 第一节
产品或服务的策划(7.1)
❖ 对本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过程进行策 划,按ISO9001:2000要求,建立合适的操作
规程并实施监控。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原则上
要求对某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策划,常规 产品或服务已被体系所含盖,无须进行实现策
划。策划要求制定活动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建
ISO9000:0标准简介
❖ ¨ ISO9000标准的诞生为各国统一质量控制要求提
供了具体的理论依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等同或等 效采用了该标准。中国将ISO9001:2000等同采用,成 为国家标准(GB/T19001-2000)。
❖ ¨ ISO 9000:2000 族标准由4个核心部分组成,它 们是:
规范和统一企业管理模式:
❖ 1 明确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2 明确部门和人员职责 ❖ 3 规范行动,变人治为法制 ❖ 4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 5 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 ❖ 6 明确组织以顾客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指导
思想
第一篇 质量管理体系
❖ 第一章 总要求(4.1)
❖ 根据公司的行业及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按 照ISO9001:2000标准,建立文件化的操作方法,确 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配备必要的资 源(如:办公通讯设施、生产或服务所必须的设施 、人力资源等),并对这些活动的实施进行监控, 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 质量手册无法表达清楚的环节,需制定 支撑性的文件称作“程序文件”,标准 规定至少制定6个程序文件:文件控制; 质量记录控制;内部审核控制;不合格 品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用以说 明以上环节的控制方式。
❖ 某些具体的活动的操作规程需通过指导 书来规范,如:工艺文件,检验规程等 。

ISO9001-2000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ISO9001-2000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纳ISO9001:2000《质量治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对GB/T19001-1994、GB/T19002-1994和GB/T19003-1994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公布时,代替GB/T19001-1994 、GB/T19002-1994和GB/T19003-1994。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赛宝认证中心、深圳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青岛海尔集团。

GB/T19001-2000ISO引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爱好,均有权参委员会的工作。

与I SO保持联系的各国国家组织(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IS 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 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进行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国成员团体投票表决,需取得了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公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咨询题,对此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如此的专利权咨询题。

国际标准ISO9001由ISO/TC176/SC2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委会制定。

ISO9001第三版代替第二版ISO9001:1994以及ISO9002:1994和IS O9003:1994,包括对这些文件的技术性修订。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xx国家标准GB/T19000-2000Idt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由于两种语言上的差异,术语3.1.5 capability与3.1.5能力(capability)特指组织、体系或过程的“能力”,而某些定义下面所加的“注”,是为英文版国际标准的使用者所提供的附加信息(如3.2.6中的“注”,3.6.l中的“注2”,3.6.13中的“注”和3.7.2中的“注2”),为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仍保留了这些内容。

本标准对GB/T6583-1994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GB/T6583一1994。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 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xx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七O八研究所、中国船级社、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镜、徐有刚、陆关新、郭瑞霞、顾作甫、李溯、乔悦生、郑燕。

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3部分给出的规则起草。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1管理承诺
•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 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 制定质量方针; •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 进行管理评审; • 确保资源的获得。
5.1管理承诺
•错误的理解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就是总经理 说明:最高管理者是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质量方针应经过总经理批准 说明: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订,不一定是总经理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公司的质量手册的学 习来完成 说明:质量手册中没有这些方面的内容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
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3.2.4) • 质量目标是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3.2.5)。 •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体系文件的最高层文件,是 组织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是体系建立、实施和评价 的总纲。
本标准制定考虑了GB/T19000和GB/T19004中阐明的 质量管理原则
引言
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 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
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讨论题: 如果您是公司总经理如何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 重要性?从哪些方面加以说明?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 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1和 8.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国际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
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个标准于2000年发布,取代了此前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9000:2000标准主要关注于组织的质量管
理体系的运作方式,而不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的质量。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文件化:
2.管理责任:
3.资源管理:
4.产品/服务的实现:
5.测量、分析和改进:
6.客户满意度:
通过遵循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可以获得许多好处。

这些包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组织
的竞争力等。

总之,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组
织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遵循这个标准,组织可以实
现质量管理的一致性和连续改进,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