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教案教材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17课《毛泽东思想》教案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第17课《毛泽东思想》教案

毛泽东思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记忆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的影响,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现实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在互联网、资料室、图书馆收集图片、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走访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感受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注重调查研究的学风。

3.通过本课各子目之间的学习和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能力,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内涵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过程,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从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经过以后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指导实践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并进而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今天我们接触到的人物是毛泽东,1893年出生,也算是个90后吧,和在座的各位一样,不过他没有大家幸运,能坐在修缮一新的教室里学习,有条件接收从幼儿园到现在还有将来上到大学的系统教育,毛泽东没有系统的教育,最高学历相当于现在的中专,平定师范一个级别,湖南第一师范。

之后就投身革命,但这个不高的学历并没有影响他创立改写中国历史的伟大思想。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毛泽东思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第二课时:神权下的自我,主要内容就是文艺复兴,以及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以及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宗教改革的实质。
第三课时: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的爆发以及发展,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思想主张,掌握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第四课时:卢梭对理性的质疑,形成浪漫主义思潮。卢梭也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父。康德等人的思想主张……
生而平等的人呵,
请拿起理性光辉的画笔,
去构思人性美好的画图!
历程:人是神灵的玩物;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人生而平等
实质: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
说明
课堂小结及能力拓展】
展示一首诗来归纳人文主义的起源
人啊,你是什么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会常常自问——人是什么?
冥冥之中有个声音说,
人,是神的奴仆神的玩物,
可这种说法有多么的荒谬和糊涂!
人啊,本是万物的灵长;
人啊,应是万物的尺度。
不屈服于荒诞与谬误,
只对真理低下高贵的头颅。
生命是一道人文至美的风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高中历史
教材版本
人民版
单元名称
《必修三专题六》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治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推动性,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课前复习法,情境导入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教案.doc

教案.doc
2强调人类的理性
3“认识你自己”
4“美德即知识”
合作探究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人物
不同
相同
孔子
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都关注人、关注人与社会,都具有早起人文主义色彩
苏格拉底
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三人生而平等
教师简要介绍斯多亚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主要思想
教学内容:内容分析:人文精神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并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方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文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汲取其他优秀文化的重要来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智者普罗塔格拉,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过程与方法:在教材基础上结合背景分析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认识
师:评价其思想的作用
生: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具有启蒙作用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总结
师: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学生再快速阅读101页回答问题: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学生单个回答,小组总结,查漏补缺,教师小结
师:1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教学难点: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四、教学方法: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小结收获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展示图片《美神维纳斯》《维纳斯》《众神之神—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为主要目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思想问题较难理解,我力求通过分析比较加强学生对人文思想的认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开课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1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开课

宙斯
雄伟的古希腊宙斯神殿遗址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公元前7世纪以前希腊人的自然观: 神主宰一切
众 神 之 神 宙 斯
太 阳 之 神 阿 波 罗
美 神 维 纳 斯
智 慧 女 神 雅 典 娜
希腊神话中,无论是人是神,都有善良和感性的一面,同样有欲和恶的一面。比如: 嫉妒(见「金苹果」的故事) 淫欲(见希腊神话中各种乱搞各种婚内出轨各种情人各种私生子) 贪婪(见「伊阿宋与金羊毛」的故事) 暴力(见宙斯如何打败提坦众神,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由“自然”转向“自我”, 由“神本”转向“人本” 。
探究一: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的时代。公 民会议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辩护,发表意见。 由于社会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 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和争辩的艺术。他们 自命为能够使人智慧的智慧教师,因此获得“智者 “的名称。——《西方思想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智者、“智者运 动”?该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原因(背景): 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政治:民主制度发达,平民政治地位提高 经济:工商业发展 智者运动 :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 思想文化:个人主义的成长 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问题的运动。
智者学派言论的特点:
怀疑神灵、否认权威、批判传统,敢于 创新。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 实利、人的本性不可违、尊严和价值至 高无上、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是对人有 利和符合人性、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热衷认识社会政治法律、与世界共处、 解决日常问题、参与政治生活 1、否定神灵, 强调人的价值 和作用。 2、关注政治、 关注人与人,人 与社会的问题。 3、否定权威, 追求人与人的平 等。

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必修三专题六第2课课件

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必修三专题六第2课课件
中世纪作品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世纪作品文艺复兴时期作品西欧经济复苏城市西欧经济复苏城市兴起生活水平提高兴起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改变观念人们改变观念意大利资本主义萌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逐步芽资产阶级逐步形成形成丰厚的古典文化遗产众多人才指导思想人性人权自由现世幸福天主教神学占天主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统治地位人世服从天国人世服从天国今生服从来世今生服从来世君权服从教权君权服从教权哲学服从神学哲学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理性服从信仰神性神权束缚来世禁欲vsvsvs人文主义humanism一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的背二人性的启蒙文艺复兴的表现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思想内涵历史地位但丁神曲文艺复兴先驱彼得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十日谈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人曲莎士比亚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人文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薄伽丘薄伽丘薄伽丘和薄伽丘和十日谈十日谈13481348年鼠疫人称黑死病年鼠疫人称黑死病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人口锐减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国人口锐减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
请为“绿鹅”的故事补充最后一句话:
老头儿这才明白… 顺从人性
a
9
感受名著 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
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 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
奴 父 成文是仆 亲 的艺 从相 : ,肯复爱“我。我们定兴绮们的人时思人灵的期梦 类 魂欲,达 的 都却 骨 是望人宁 肉 天和文死 都 主歌主不 是 赐颂义给屈 用的,同自的,并样然表具愤的的现备然物人形着驳质同斥造性式 样的机能和一样的开效用始。的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
人性的启蒙
(文艺复兴的表现)
高潮:莎士比亚的 _《__哈_姆__雷__特__》 刻画人的 __内_心__世__界___ 提升 了人的高尚和尊严。

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及其影响。

(2)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人物、改革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通过探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2)树立尊重多元文化、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及其影响。

(2)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人物、改革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近代历史的开端?(2)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特点。

2.文艺复兴运动(1)分组讨论: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展示代表人物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艺复兴的艺术魅力。

(4)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3.宗教改革(1)讲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宗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介绍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改革内容。

(3)分组讨论: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联系与区别(1)引导学生思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5.课堂小结(2)强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6.课后作业(1)熟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在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3)课后作业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4)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五、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辅助材料:代表人物作品、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宗教改革漫画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六34启蒙运动公开课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六34启蒙运动公开课

4、科学上: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第二篇章
二、启蒙运动概况
启蒙运动的概况
一“理”、二“批”、三“追”、四“灭”
1.时间: 17世纪、18世纪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步的社会思想 和 3.思想体系:人文主义、_________________ 历史观 。 ___________ 理性主义 4.思想武器:__________ 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5.斗争矛头: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自由、政治民主、权利平等 6.追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运动过程:(始于)英法——(扩展到)德荷等国。 8.启蒙的真谛: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成熟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
课标要求:
1.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2.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3.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4.认同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认识到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厦门三中 薛明石羡
思考: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伏尔泰的什么思想观点?
反对天主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 并不反对宗教,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
【领会启蒙思想——建构“理性王国”】
伏尔泰思想主张:(3)提倡天赋人权,生而平等;反对 君主专制,主张“开明专制”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 带着踢马剌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 平等的。 -《伏尔泰语录》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 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 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 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是世界抵抗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 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利 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伏尔泰

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必修三专题六第2课课件

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必修三专题六第2课课件

剖析秦朝如何实现对中国的统一,以及统一后的影响。
2
汉朝的科技发展
讲述汉朝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贡献。
3
唐宋时期的商业繁荣
分析唐宋时期商业繁荣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活动与作业
1.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对话形式讨论重要事件。
2. 构建时间轴
要求学生制作一个时间轴,展示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
2. 经济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3. 社会结构
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和家族制度。
相关概念
1 封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
解释封建制度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在古代中国的运作。
2 科举制度
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3 农耕文明
探讨农耕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案例分析
1
秦朝统一中国
3. 书面作业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短文,总结本课内容。
总结与复习
时间轴回顾
通过时间轴回顾课程中的重要事 件,帮助学生复习。
文物展示
名人名言
展示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中国 古代文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名人的名言,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智慧。
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必修 三专题六第2课课件
课程介绍:本课件将带您深入探索中国古代历史,重点介绍必修三专题六中 的第2课内容。
背景与目标
1 背景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2 目标
掌握第2课的核心内容,包括相关概念和案例分析。
主要内容
1. 政治体制
介绍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演进和重要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一、蒙昧中的觉醒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智者学派出现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和评价;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及其评价。

方法与过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讨论法;情境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希腊先哲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理解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思想,体会其为理想信念献身的精神。

教学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希腊奥林匹亚城宙斯神像(图片)以及《希腊神话故事》中关于宙斯的介绍。

请同学思考:宙斯以及其他希腊神话诸神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化,它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在希腊出现的智者和苏格拉底等一大批先哲则开启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先河。

新课一、智者的启蒙1、智者运动的兴起:(1)出现时间和地点: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的古代希腊城邦。

包括人员: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职业教师(非统一流派)。

活动方式:注重实利,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以逻辑方法进行辩论和阐述。

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安提丰等。

(2)展示两段材料(材料一“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of the things that are, that they are, and of the things that are not, that they are not.”材料二(普罗塔戈拉认为)“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型相是什么……。

”),请同学概括智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的思想,并分析其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3)利用《小猪喂天牛》漫画,和同学一起分析应该如何客观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其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同时,注意其局限性)(4)介绍智者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安提丰。

展示两段材料[材料一“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

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材料二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这是直接民主。

与我们今天的代议制民主不同。

另外,雅典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不享有公民资格,如奴隶、妇女和外国侨民,这后一种人即无政治权利的移民劳动者。

这些群体的人从事劳动,雅典公民搞政治。

在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大约有15万自由公民(包括家庭成员),12.5万奴隶,约4万外国侨民。

],请同学概括安提丰的思想,并分析其现实积极意义。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智者学派的思想。

共同主张:都认为要重点研究人类社会,研究人类和各种社会问题,反思人类自己。

同时,他们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教人们如何改善自身和城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思想特点: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6)那么当时的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呢?(进一步分析智者学派在当时出现的原因)展示两段材料(材料一智者派以其特殊的活动方式使哲学更靠近社会生活,哲学不再是以纯理论研究为目的,它也应该是参与和驾驭生活的一种手段。

……其次,智者派的产生是城邦政治生活的需要。

在城邦制度、特别是民主制度下,人民能直接参与政治事务,……如在雅典任何公民均可通过公众集会发挥他的政治影响。

……这一切都说明,时代改变了,像从前一些思想家专门研究自然,以毕生精力穷究自然之理,已不再有什么吸引力了。

材料二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有些拥有天然良港的沿海城邦,在工商业和农业方面发展到了较高水平。

……希腊人在此基础上施展才华,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请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结。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1、介绍与智者学派同一时期但不属于智者学派的另一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生于雅典雕刻匠家庭。

少时随父学过雕刻手艺,曾跟阿尔赫拉于斯学习自然知识和伦理哲学。

常在雅典街头、市场、运动场与人辩论政治、战争、德性、友谊和艺术等问题。

……公元前399年,被以安尼托为首的民主派指控,犯有“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企图另立新神,败坏青年”的罪行,被判处死刑。

”2、展示“苏格拉底和他的两个弟子”和“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图片,简单介绍其教育方法。

进一步展示“苏格拉底语录”:认识你自己;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度的人是万物尺度;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可耻吗;美德即知识;美德由教育而来;我无知,所以我求知;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然后请同学思考讨论: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有哪些?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思想有什么明显不同之处?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结。

3、尽管苏格拉底知识渊博,执着追求真理和美德,并用他的思想影响身边的人,但他个人最后的命运却是出乎后人意料之外,但细想之后,又令后人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三分钟历史课堂剧表演:“苏格拉底之死”(课前准备:推荐参考书《苏格拉底之死》,并进行角色安排和排练;内容:苏格拉底从容赴死前与弟子谈话;目的:体验和感悟历史伟人的精神。

)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斯多亚学派简况2、斯多亚学派的主要思想内容课堂小结希腊先哲所探讨的一系列问题,无不体现出一个中心,即“人”。

人文主义不仅是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而且是整个希腊文明的精神所在。

狭义的人文主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的人文主义指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主义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

板书设计一、智者的启蒙二、苏格拉底的智慧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斯多亚学派简况2、斯多亚学派的主要思想内容作业布置课后反思二、神权下的自我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知识能力目标知道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得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与《大卫》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情境再现、分析材料、比较归纳,建构知识框架;体会现实,反思历史,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难点: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教学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会倡导“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奥运会和世博会体现了共同主题:人文关怀,即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而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罗马地区,进一步发展是14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人性的复苏新课讲授第一卷、感知文艺复兴——背景(教师讲述)穿越时空隧道,我们回到14世纪的意大利,感受意大利人的生活状况。

情景再现:▪时间:14世纪▪地点:意大利▪人物:商人和红衣教士▪事件:商人到教堂做礼拜,被红衣教士训道思考:1、商人追求怎样的生活?2、教士持何种不同观点?剧情:商人:(上台介绍自己)我叫丹尼尔,我是个商人,经过几年的打拼我赚了钱,买了两座城堡和十辆马车,雇了十几个仆人为我服务。

这日子过的呀,还算幸福。

今天是星期天,我该到教堂做礼拜去了。

教士:(门口碰到丹尼尔)丹尼尔,最近在忙什么?商人:(自豪的说)我最近在佛罗伦萨又买了一座更大的城堡,打算好好装修一下,添置些金银器具。

教士:(语重心长的说)丹尼尔,你最近离上帝越来越远了!商人:(疑问)为什么?我犯了什么错误,我每天祈祷,每周都来教堂做礼拜,该是个合格信徒。

教士:(严厉教诲)丹尼尔,我们人类自诞生就是有罪的,我们到人间是来赎罪的,所以你要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虔诚的忏悔错误,你才能得到拯救,才能升入天堂。

商人:那样的话,我宁可现在活得舒服快乐教士:那你永远得不到拯救,会下地域的。

商人:主啊,我应该如何拯救自己呢?(学生回答)商人追求世俗的享乐、现世的幸福,教士主张今世禁欲、来世幸福。

(教师分析)神光笼罩下的中世纪:神学世界观认为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在神学世界观中认为人是神的附属,人应该为信仰而生活。

但随着意大利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要求摆脱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束缚,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板书】文艺复兴出现的背景: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冲破神学世界观。

第二卷、寻访文艺复兴——概况(教师讲述)为了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的思想和特点,我带领大家去意大利的乌菲齐博物馆参观,乌菲齐博物馆建于文艺复兴时期,并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和文学作品,因此又有“文艺复兴艺术宝库”之称。

我们首先到达第一个展厅:美术馆。

请美术馆的小王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一下。

(学生讲解)洪家中学的各位师生,欢迎来到美术馆,我们这个美术馆以拉斐尔的圣母像而著称,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之一。

下面请跟随我参观美术馆,大家请看,这幅是《绿野圣母》,圣母像民间普通的母亲一样照顾两个嬉戏的圣子,这一幅是《纱罩圣母》,画中圣母慈祥的照看着熟睡的圣子。

这幅是《西斯廷圣母》,它是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闻名遐迩。

画面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圣母抱着圣子从云端降下,两边帷幕旁画有一男一女,身穿金色锦袍的男性长者是教皇,他向圣母圣子做出欢迎的姿态。

右边的年轻女子是圣母的信徒,她虔心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了对圣母圣子的崇敬和恭顺。

位于中心的圣母体态丰满优美,端庄安详,秀丽文静,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民间普通的母亲。

为了让游客能更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像的特点,我们美术馆特别展出了一副中世纪的圣母像,大家请看,这就是中世纪的圣母像,那么,中世纪的圣母像和西斯廷圣母像有什么不同?对,中世纪圣母表情呆滞,缺少情感,西斯廷圣母眉宇间流露的是母性的慈祥与仁爱,像民间一位普通的母亲,这也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把神人化”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