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GIS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GIS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着手于GIS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GIS的实际应用方法及应用优势进行分析,结合GIS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对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关键词:GIS技术;水土保持;规划设计1.GIS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1)通过实际应用GIS空间叠加计算法,以INFO软件对区域内的坡度图、坡向图进行系统分级,运用最大高差来为高程分级视流域进行确认,确认过程中极差不能小于10m。
坡向的设置通常与植被分布有关,一般分为阴坡、阳坡、半阴坡、半阳坡。
坡度、施工措施、植被、工程量的计算都与土地实际情况紧密相关。
(2)通过对规划地区设置1:5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并且进行矢量化统计,将所的小斑矢量数据进行整体与分析,然后对小斑边界地区进行拓扑处理,最后得出规划地区各个小流域的所有小斑位置。
(3)对规划地区进行遥感影像的资料数据解译,通过在区域内建立USLE模型,对解译区域中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
然后选择疑点较多的位置进行野外验证,将所得土地利用情况、土壤侵蚀程度、植被状况、地貌特征等情况进行规格化的数据统计,最后通过对该地区1:50000梯形图进行矢量化,将所得数据结合地形图进行详细比对,从而得出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
2.GIS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水土规划设计方式,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于水土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显著的提高了规划工作的速度与效率,在今后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应用优势[1]。
(1)GIS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成果直观性,通过有效利用GIS生成的各种专题图,可以直观的帮助规划设计者了解该区域的水土保持情况与基础状况看,有助于规划设计者更好的执行方案,显著增强规划设计成果的表现效果。
(2)GIS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精确度较高的优势。
以往的项目区域资料往往存在着现实性不强,精确度不高的问题,这一问题为规划设计过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极易导致规划位置发生偏差,从而造成严重的危害。
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变得愈发重要。
而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GIS 可以用于建立水土保持数据库,将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各种数据,如地形、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进行整合和管理。
通过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水土流失的现状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例如,分析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确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
同时,还可以利用 GIS 模拟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模拟在某个区域实施植树造林或修建梯田等措施后,水土流失的改善情况。
全球定位系统(GPS)则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 GPS 设备对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工程的位置和范围进行精确测量和定位。
这有助于及时掌握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以及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和维护进行有效的管理。
比如,在监测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时,通过 GPS 可以准确记录监测点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同一地点的长期跟踪监测。
而且,在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验收和评估时,GPS 可以确保工程的位置和规模符合规划设计的要求。
遥感技术(RS)是通过传感器获取远距离目标的电磁波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RS 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等优点。
利用遥感影像,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区域的地表信息,包括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变化等。
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
Arcgis 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ARCGIS与CAD的对比 • CAD只是个制图辅助软件 • 面积量算 • 图斑填充 • 修改方式 • 成图 面积量算较复杂 逐图斑手工填充 逐图斑手工修改 ARCGIS是个信息系统 面积自动量算 根据属性自动填充 修改属性自动修改 图例生成等极其简单
在强大的数据库支持下,各种属性均可进入数据库。在统 计、分析、制图方面显示出极强的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土保持 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一、现阶段国家水土保持项目的要求
科技水平的发展 3S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发展。 设计水平提升 位置准确、布局合理、技术适当、投资回报高 项目管理的要求 精细化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精准反映项目建设布局,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反映项 目建设成效 提供管理决策信息。
• 现阶段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
• 制图
CAD cordraw
• 数据存储及处理
Excel 不成系统,没有规划设计的辅助功能。 图与地理不对应,与络网兼容性差,不能无缝调运。 数据零散,汇总上报级数多,耗时长。
• CAD
• cordraw
• 地理信息软件在规划中的优势
• 常用软件
ARCGIS MAPGIS SURPERMAP MAPINFO等
打开数据库
ArcGis 基本操作 • 图层属性 • 打开图层属性 点右键 打开属性 对图层属性可以 设定 隨鼠标显示: 图斑填充 可显视字段 标注图斑号
打开数据库
有ArcGis 素材的操作方式
国土局二调图
适合层的调入打开 区域外记录的删除 区域的合并 图斑的合并 图斑的分割 面积的量算 数据的导出
无ArcGis 素材的操作方式
导入地形图 地理配准 导入图斑层 根据现场调绘划分图斑 导入线层 划出公路、河流、沟渠等 导入点层 标注点名及点状措施
GIS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GIS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GIS技术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广泛和重要的领域。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小流域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而GIS技术的应用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GIS技术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1、小流域地形分析。
GIS技术可以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三维地形数据分析,来获得小流域的地形信息,包括坡度、高程、山脊、山谷等地形特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小流域内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非常重要,如明确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区,可以加强植被护坡、加固土壤等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
2、小流域土地利用分析。
GIS技术可以对小流域的土地利用进行精细化分析,包括查找土地利用冲突区域、分析土地变化趋势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小流域土地利用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保护仍然良好的生态环境。
3、小流域水文分析。
GIS技术可以通过大量的水文数据分析,了解小流域的降雨量、径流量、污染物扩散和泥沙负荷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和发展小流域管理计划非常重要。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小流域的水文特征,以便在保证水资源的使用效益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4、小流域土地退化监测。
GIS技术可以准确地监测小流域内的土地退化情况,包括土地盐碱化、沙化、水土流失等。
这些信息为我们了解小流域的土地退化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为小流域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5、小流域明细化规划。
GI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小流域规划的明细化,可以生成大量的数字地图和地图分析结果,这些结果可以以灵活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小流域内的问题。
这对于规划水土保持措施、安排土地利用和治理水环境等问题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GIS技术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和重要的。
这些信息与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小流域的水文和地貌特征,从而为水土保持规划和小流域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2.基本数据输入
• 图形数字化及属性赋值:通过判读、解译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卫片,并结
合1:10 000的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侵蚀现 况图、植被图分别进行数字化,并设计相应字段记录每一空间对象的编号,添 加所要用的属性字段,对周长、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程度等属性 进行编码,得到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侵蚀图和植 根据等高线图层中的高程信息,运用TIN模型进行空间分析所产生 的玉丰小流域地形三维立体模型(在这个该模型图上,该小流域的 地貌形态一目了然)。然后,根据流域地理空间分析,结合调绘情况 和当地的实情,进一步研究流域内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现状和 植被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流域的坡度分布状况、坡面水系分 布、水保林分布、水保设施布设以及水保效益观测体系设置等,逐 步形成和完善所需图层和水保初设内容。
• 这样的分析,为土地利用规划和水保设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使得 水保林体系、坡面水系、水保设施以及水保效益观测体系的布设 落实到具体的地块中。
5.系统集成
• 编写代码,实现系统集成功能,含对所有图层的打 开、修改权限的规定,视图、图版自动打开和演示 顺序以及设计用户界面,等等。同时,还可用绘图 仪输出所需图版。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的水保 初设过程,实际上是GIS环境支持下 的水保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和水土保 持地图的绘制过程。利用GIS数据 库作为输入源,能进行多种操作,产 生派生数据库,实现对小流域自然地 理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概括和模 拟,突出流域的专题要素的结构和相 互关系。通过对GIS的数据进行图 形表达和概括处理,进而生成符合制 图规范和可视化原则的地图。这种
三、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实例
• 李昌志等人以四 川省遂宁市玉米 小流域为例,做了 GIS技术在水土保 持初设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关注,环境保护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在环境保护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GIS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行业在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做出更准确、更及时、更全面的决策和行动,从而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
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通过GIS,可以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准确的描述与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和保护策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例如,利用GIS技术可以制作水源地保护区、水质保护区、林地保护区等专项规划图,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保护。
二、环境监测GIS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和数字地图等手段,实现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源的实时监测。
通过GIS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各种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环境监管和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应急与灾害管理GIS可以在自然灾害、其他环境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快速准确地评估灾害范围、影响程度,及时制定应急管理措施。
例如,在火灾、洪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GIS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快速获取准确信息,制定救援计划,及时应对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环境治理与规划GIS可以帮助环境规划师们对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工业发展等领域进行科学规划和治理。
通过GIS分析,可以制定空气质量治理区、农业区、城市绿地系统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环保科普与宣传GIS可以为环保部门提供数据和地图支持,便于宣传和推广环保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例如,GIS技术可以制作废弃物处理设施分布图、天然气管线规划图等,方便公众获取环保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GIS技术的可视化呈现能力极强,使用者可以轻松获取地图信息。
而通过高精度的测量和模拟,GIS可以模拟现实中的情形,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好的决策。
GI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四)关系操作
1 .相关:是利用一个公共项,在两个表的相对应 相关:是利用一个公共项, 的记录之间建立起联系, 的记录之间建立起联系,当一个表中的每一个记录与另 一个表中每一个记录二者的公共项具有相同的值时, 一个表中每一个记录二者的公共项具有相同的值时,这 两记录就被联系起来,它允许你存取附加的特征属性。 两记录就被联系起来,它允许你存取附加的特征属性。
(二)拓扑结构
1.面积定义:由一个或 面积定义: 多个弧段围成的闭合区域来 确定多边形面积的。 确定多边形面积的。 2.邻接性:邻接性是确 邻接性: 定多边形相互之间的邻接关 系。如果两个多边形共用一 条弧,那么它们是相邻关系。 条弧,那么它们是相邻关系。 3.连通性 :连通性指 的是对弧段连接的判别,是 的是对弧段连接的判别, 由弧段 ─ 结点拓扑来表示 的,如果多个弧段共用一个 结点,那么它们是连通的。 结点,那么它们是连通的。
1~173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二、空间数据结构
(一)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就是象元阵列, 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就是象元阵列,象元的位置由所 在行列号来定义, 在行列号来定义,且具有每个象元记录相应空间实体的 属性值。所以栅格数据又称为“属性明显,位置隐含” 属性值。所以栅格数据又称为“属性明显,位置隐含” 的 空间数据表达方式。 空间数据表达方式。每个象元是最基本的信息存储单元 和处理单元。 和处理单元。 点实体表示为一个象元; 点实体表示为一个象元;线实体则表示为在一定方 向上连接成串的相邻象元集合; 向上连接成串的相邻象元集合;面实体由聚集在一起的 相邻象元集合表示。 相邻象元集合表示。 减少栅格数据存储量的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式有, 减少栅格数据存储量的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式有, 费尔曼链式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块式编码、 费尔曼链式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 码等。 码等。
GIS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GIS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领域,特别是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方面。
小流域是指流域面积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地区,一般包括山坡地、旱塬和丘陵等。
这些地区通常具有脆弱的地形和土壤,易于发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需要进行有效
的水土保持措施。
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规划者更准确地了解和分析小流域的地理和环境条件,制定
出更合理的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具体来说,以下是GIS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1. 地形分析:GIS可以对小流域进行地形分析,获得地形数据,了解地形的高度和坡度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确定小流域的地形特征,以及哪些区域更容易发生侵蚀和水土
流失。
2. 土地利用分析:GIS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从而确定哪些地区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和侵蚀,以及哪些区域适合采取哪些
保持措施。
3. 水资源分析:GIS可以通过水文分析,了解小流域的水文条件,包括降雨量、径流量和水文循环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确定水资源供应状况,以及哪些时期和区域需要采取
有针对性的保持措施。
4. 地形阻力分析:GIS可以帮助规划者预测和计算水流的运动速度和路径,以及确定可能的沉淀区。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设计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建造梯田、构筑堤坝和水流调
控等。
5. 模拟分析:GIS可以利用数字地球模型和水文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小流域中不同因素的变化对其水土保持的影响。
这些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并计算不同保持措施的效果和
影响,从而制定出更优化的规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
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软件工具。
在水土保持中,GIS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土地和水体的分布、情况,进而制定保护措施,实现土地治理、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化与协调。
一、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1.土地资源管理
GIS可以帮助管理者对土地资源进行快速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土地的类别、类型和覆盖度,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规划、土地分配、土地利用和土地保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水资源管理
GIS可以在空间范围内快速获取水资源的信息,包括地下水、河流流量和水质等数据,同时还可以分析特定地块的降雨情况、蒸发散发
等数据,以便更好的评估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荒漠化问题,适时地采
取对策,保护水资源。
3.防止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GIS可以精确地描绘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盖情况及其质量,对于确定和实施土地治理措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图信
息可获得更多关于土地利用的数据,促进绿化与空间重组,控制地区
沙漠化,生成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方案。
4.土地利用评价
通过GIS可以快速地对土地资产进行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植被
分布、土地类型、地形高程、气候变化等因素,进而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对土地进行优化配置、规划和管理,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5.土地信息系统的维护与更新
土地的信息资源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资源,GIS将地理信息集成、分析和应用,能够把分散的土地资源信息集成起来。
根据GIS分析结果,
土地信息系统可以对土地逐步实现分类、标准化,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更加有序化和精细化。
二、GIS在水土保持中的优势
1.数据的可视性
GIS可以将各种信息图利于生成可视化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得我们观察过程更加直观化,同时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和推断数据中的关系,精准通过有效性数据指导出土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更好策略方案。
2.数据的一体化
GIS是一个完整的空间数据管理工具,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数据数据一体化,减少数据间的冲突和重复,从而可以更好地整理、管理和应用数据,实现更加精细的土地治理。
3.数据的实时性
GIS具备高效的数据导入和更新机制,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和调整,保证信息时效性,更加方便历史和新的数据进行对比,并更好的补齐数据缺失点,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加准确的采取措施。
4.扩展性和可重复性
GIS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可重复性,能够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支持对数据模型和算法的不断改进,使分
析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三、结论
GIS在水土保持领域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只要合理利用GIS工具,可以实现对土地保护及水资源管理的全方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进而
为消除土地退化、恢复水、垦荒、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等方面实现精细
的解决之道。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数据和技术的后支持,同时开发
出更精细的、更可靠的GIS软件和数据支持平台,依靠人工智能算法
等技术加以分析,才能实现对数据的深入利用,以促进水土保持的不
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