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自动化专业概论毕业论文提纲格式模板参考.docx
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模板样式

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模板样式
一、引言
- 背景介绍:论述研究的话题和意义
- 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目标和主要问题
- 论文结构概述:概括性地介绍论文的章节结构
二、文献综述
- 相关研究回顾:综述已有研究的关键观点和成果
- 研究空白的发现:从已有研究中发现的知识缺口和不足之处- 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相关的理论模型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 研究设计:说明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
- 样本选择:明确研究样本的选择标准和方法
- 数据分析:描述数据分析的过程和使用的统计方法
四、研究结果
- 结果呈现:用文字、表格或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呈现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对结果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分析
- 讨论结果: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发现异同并给出解释五、研究贡献和限制
- 研究贡献:总结研究的创新点和重要性
- 研究限制:指出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限制和不足之处六、结论
- 研究总结:回顾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现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探讨研究结果的影响和可能的扩展方向参考文献
- 在文尾列出所引用的文献,按照一定的引用格式进行排版
以上是一份毕业论文提纲的参考模板样式,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要求,可以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希望对你的毕业论文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模板

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模板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模板
一、引言(字数:100)
(1)研究背景与意义(字数:30)
(2)相关研究综述(字数:30)
(3)研究目的与问题(字数:40)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字数:150)
(1)理论框架介绍(字数:50)
(2)研究方法选择与理由(字数:50)(3)数据来源与采集方法(字数:50)
三、实证研究与讨论(字数:300)
(1)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字数:150)(2)讨论与解释(字数:150)
四、结论与启示(字数:150)
(1)结论总结(字数:50)
(2)研究限制与改进方向(字数:50)(3)实践应用与理论启示(字数:50)
五、参考文献(字数:可变)
备注:以上字数仅为参考,实际字数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这是一个基本的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引言部分,需要对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研究进行简要介绍;在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部分,需要明确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在实证研究与讨论部分,需要详细介绍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并对结果进行讨论与解释;在结论与启示部分,需要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同时指出研究的限制和改进方向,并提出实践应用和理论启示。
最后,附上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在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要确保格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自动化控制毕业论文提纲格式模板参考

自动化控制论文提纲一、基于PLC的高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X文摘要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2 高炉自动化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高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现状1-2-2 国内高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现状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论文提纲第二章高炉工艺流程与系统硬件配置2-1 高炉炼铁生产工艺2-2 高炉自动化控制的本体系统2-3 高炉自动化控制的上料系统2-4 高炉自动化控制的热风炉系统2-5 高炉系统的硬件配置2-5-1 高炉本体系统的硬件配置2-5-2 高炉上料系统的硬件配置2-5-3 高炉热风炉系统的硬件配置2-6 本章小结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3-1 PID 控制算法3-1-1 PID 控制算法概述3-1-2 PID 控制器在混风温度上的应用3-2 模糊控制算法概述3-2-1 输入变量的模糊化3-2-2 模糊化推理与去模糊3-3 模糊 PID 控制算法3-3-1 模糊 PID 控制算法概述3-3-2 模糊 PID 控制算法在高炉上料系统的应用3-3-2-1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3-3-2-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仿真3-4 本章小结第四章基于 PLC 的高炉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4-1 STEP-7 软件概述4-2 高炉本体系统的软件设计4-3 高炉上料系统的软件设计4-3-1 槽下设备运转控制4-3-2 主卷上料小车的连锁控制4-3-3 炉顶布料设备的运转控制4-3-4 单体设备自动控制启停条件4-4 高炉热风炉系统的软件设计4-5 控制器程序设计4-5-1 混风温度 PID 控制程序设计4-5-2 布料溜槽模糊 PID 控制程序设计4-6 本章小结第五章组态监控与通讯系统的设计5-1 工业组态监控软件 WinCC 概述5-2 高炉本体监控系统的设计5-2-1 高炉本体工艺流程监控图5-2-2 高炉本体实时趋势和历史曲线图5-3 高炉上料监控系统的设计5-3-1 高炉上料系统槽下配料工艺画面5-3-2 高炉上料系统炉顶工艺画面5-4 高炉热风炉监控系统的设计5-5 高炉控制系统的通信结构5-5-1 工业以太网概述5-5-2 现场总线 PROFIBUS 概述5-5-3 现场总线高炉通讯系统的设计5-5-3-1 WinCC 与 PLC 之间的通讯5-5-3-2 PLC 与 PLC 控制站之间的通讯5-5-3-3 PLC 与 ET200 之间的通讯5-6 本章小结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二、胜利油田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X文摘要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的背景1-2 污水处理相关介绍1-3 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4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概况1-5 我国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技术简介1-6 课题的来源及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1-7 论文各章内容安排第二章自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1 胜利油田河口污水处理厂简介2-2 自动化监控系统总体设计2-2-1 自控系统的设计原则2-2-2 自控系统主要技术性能指标2-2-3 自控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2-2-4 自控系统提供的监控显示画面2-3 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2-3-1 工作过程2-3-2 污水处理系统主电路设计2-4 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关键设备的控制模式2-5 本章小结第三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结构3-1 自控系统结构及站点设置3-1-1 站点设置3-2 各个 PLC 站所监控设备描述3-3 PLC 系统配置设计3-3-1 PLC1 控制站3-3-2 PLC2 控制站3-3-3 PLC3 控制站3-3-4 PLC4 控制站3-3-5 PLC5 控制站3-3-6 PLC6 控制站3-3-7 PLC6-1-PLC6-7 滤池格控制子站3-3-8 PLC6-8 紫外消毒控制子站3-4 污水处理厂视频及安防监控系统3-4-1 视频监控系统3-5 本章小结第四章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及设计4-1 软件系统构成4-2 控制流程设计与实现4-2-1 手动模式4-2-2 自动模式4-3 自动控制系统关键部分梯形图4-3-1 总手动控制梯形图4-3-2 手动控制曝气机变频器梯形图4-3-3 粗格栅运行程序梯形图4-3-4 自动曝气机运行程序自控图4-4 数据通讯4-4-1 系统数据通讯的内容4-4-2 基于 OPC 的数据通讯4-5 系统功能实现4-5-1 远程监控功能4-5-2 控制功能4-5-3 管理功能4-5-4 视频监视4-5-5 中控室视频显示4-6 本章小结第五章污水厂自控系统功能测试质量保证措施5-1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测试5-1-1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软件的特点5-1-2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软件的测试与诊断方法5-1-3 系统测试环境5-1-4 系统测试过程5-2 污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质量保障措施5-3 本章小结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三、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格式X文模板摘要第1章绪论1-1 我国水环境现状概述1-2 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3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1-4 本文的工作第2章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总体设计2-1 引言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2-3 控制系统网络结构总体设计2-3-1 系统网络选择2-3-2 系统总体结构2-3-3 控制回路网络设计第3章软件设计3-1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3-1-1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要求3-1-2 组态王软件功能描述3-1-3 组态王软件的数据流3-1-4 基于组态王的监控软件设计3-2 下位机软件设计3-2-1 SIMATIC S7-400 PLC系统构成概述3-2-2 STEP7编程方法3-2-3 PLC控制程序设计第4章 OPC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4-1 OPC技术概述4-2 OPC服务器开发4-3 OPC客户端设计4-3-1 OPC客户端设计概述4-3-2 OPC服务器和组态王的连接4-3-3 OPC客户端程序的设计第5章螺旋泵和氧化沟控制回路研究5-1 螺旋泵的控制5-1-1 控制原理分析5-1-2 常规控制算法分析5-1-3 螺旋泵模糊自适应控制5-1-4 小结5-2 氧化沟单元的控制5-2-1 控制对象的分析5-2-2 控制策略及程序实现第6章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四、中小型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智能管理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X文全文摘要目录第1章绪论1-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概述1-1-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定义和分类1-1-2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现状与发展1-1-3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优点1-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1-2-1 本课题的背景1-2-2 本课题的意义1-2-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1-3 本课题采用的软硬件平台1-4 本章小结第2章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总体方案2-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设计要求2-1-1 设备设计要求2-1-2 系统功能要求2-2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构成2-2-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功能构成2-2-2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硬件构成2-2-3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网络结构2-3 本系统的构成2-4 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操作模式2-5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信息流设计2-5-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网络结构2-5-2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信息流设计2-6 本章小结第3章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方案设计3-1 管理系统需求分析3-2 管理系统整体方案3-3 系统设计原则3-4 数据库系统设计3-5 系统模块简介3-6 仓库管理系统部分程序设计3-6-1 系统入库作业流程3-6-2 入库作业功能模块数据流程图3-7 管理系统网络信息流的研究3-8 出入库调度优化方案的研究3-8-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作业路线的转化3-8-2 粒子群算法原理介绍3-8-3 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作业路线3-9 管理系统高效运行方式的研究3-9-1 多线程3-9-2 多线程应用3-10 本章小结第4章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控制方案设计4-1 堆垛机控制方案设计4-1-1 水平行走控制设计4-1-2 载货台升降控制设计4-1-3 叉具平移控制设计4-1-4 载货台的安全检测装置设计4-1-5 定位控制分析设计4-1-6 堆垛机部分程序流程设计4-1-7 典型堆垛机PLC程序设计4-1-8 触摸屏界面设计4-1-9 地面控制台的PLC控制程序设计4-2 出入库台设计4-3 自动化立体仓库通讯设计4-3-1 管理系统与地面控制台PLC的通讯设计4-3-2 地面控制台PLC与堆垛机PLC的通讯设计4-3-3 仓管计算机与仓储管理系统 WMS的通讯设计4-3-4 LED显示屏信息显示控制设计4-3-5 条形码通讯控制设计4-3-6 红外通讯设计4-4 本章小结第5章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5-1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故障分析5-1-1 概述5-1-2 巷道堆垛机常见故障5-2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故障处理5-2-1 概述5-2-2 故障诊断系统的建立5-3 本章小结第6章实验与数据分析6-1 现场设备介绍6-2 现场实验6-2-1 实验原理6-2-2 实验过程6-2-3 实验结果及分析6-3 本章小结第7章结论与展望7-1 结论7-2 展望主要参考文献期间获奖情况、软件著作、学术论文与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自动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及范例

自动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及范例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不仅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了规范我院毕业设计(论文)的整理归档,特制订《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及格式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应由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毕业设计论文是体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体,也是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成果之一,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内容及格式要求如下:1.内容要求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项目齐全,概念清楚、语言流畅、文字精炼、内容正确、条理分明、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图表清楚、准确;对方案的分析与论证,要观点鲜明、结论正确;对资料选用、数据测试、参数计算,应力求准确。
(1)中、英文摘要摘要应高度概括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反映出整个论文内容的精华。
中文摘要300~500字左右,包含关键词,并译成英文。
英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
中文、英文各一页。
(2)目录建议采用自动生成的目录。
操作方法:文件(菜单上)→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3)前言前言应说明选择的题目,提出选题的依据,进行课题调查与资料收集过程,研究该题目的背景,国内外对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情况的评述(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协作人员和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4)正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所选题目的理论分析、方案论证、设计过程与步骤、实验数据、计算结果、图表分析、资料运用和结论性意见等。
字数要求工程类本科生在2万字左右。
在排版时,要求每一章的标题均出现在页首。
(5)结论结论一般包括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以及本人在毕业设计中的主要收获或者感想。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一、内容摘要:简要介绍自动化的概念和发展简史、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和组成、基本的控制方法、应用范畴和发展展望。
通过这篇论文能够激发我们大学生学习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内涵教育发展应用学习方法Summary: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automa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type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e basic control method, application area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rough this paper can stimulate our students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automated interest and enthusiasm.Keywords:Automation technology Cont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Learning method三、前言:所谓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
广义地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
采用自动化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因此,自动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四、内容:1、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自动化技术形成、局部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三个时期。
详细版自动化设计毕业论文提纲格式模板参考.docx

自动化设计论文提纲一、船舶分段吊装方案自动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摘要目录1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我国船舶制造业现状1-1-2 船舶分段吊装工艺现状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分段吊装研究1-2-2 Tribon二次开发的研究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4 本章小结2 船舶分吊装工艺研究2-1 分段划分及介绍2-2 大型门式起重机2-3 分段吊装中的眼板2-4 分段吊装方案设计内容2-5 分段吊装的特点2-6 本章小结3 吊装方案自动生成算法设计3-1 分段及吊装注意问题介绍3-2 B型甲板分段算法3-2-1 吊装方案眼板布置原则3-2-2 确定各眼板x坐标3-2-3 确定各眼板y坐标3-2-4 确定各眼板z坐标3-3 H型分段算法3-3-1 吊装方案眼板布置原则3-3-2 确定各眼板x坐标3-3-3 确定各眼板y坐标3-3-4 确定各眼板z坐标3-4 A型中底分段算法3-4-1 吊装方案眼板布置原则3-4-2 确定各眼板x坐标3-4-3 确定各眼板y坐标3-4-4 确定各眼板z坐标3-5 B型中底分段算法3-5-1 吊运方案眼板布置原则3-5-2 确定各眼板x坐标3-5-3 确定各眼板y坐标3-5-4 确定各眼板z坐标3-6 本章小结4 系统程序开发4-1 系统流程设计4-2 系统功能设计4-3 系统数据库设计4-4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二、模拟集成电路自动化设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摘要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2 模拟集成电路自动化设计技术的发展1-3 模拟集成电路的自动化设计工具1-4 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特征1-5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抽象级别1-6 模拟集成电路自动化设计的重要性1-7 小结第二章模拟集成电路性能评估技术2-1 通用电路模拟器2-1-1 基于优化的通用电路模拟器性能评估技术2-1-2 基于通用电路模拟器参数优化系统设计实例2-2 基于电路方程的性能评估技术2-2-1 手工方法推导电路方程2-2-2 符号网络分析法2-2-2-1 符号分析模拟器的工作流程2-2-2-2 符号模拟器应用实例2-3 改进的电路性能评估技术2-4 小结第三章数学优化算法3-1 基于优化的模拟集成电路自动综合的数学模型3-2 确定性迭代算法3-2-1 多维下降单纯算法3-3 模拟退火算法3-3-1 SA算法原理3-3-2 模拟退火算法的改进策略3-4 小结第四章模拟集成电路综合流程与设计策略4-1 模拟IC的自动化设计流程4-1-1 模拟集成电路高层综合4-1-2 物理版图综合4-2 拓扑结构选择策略4-2-1 基于层次分解法的拓扑选择方法4-2-2 基于固定电路的拓扑选择方法4-2-3 基于规则的拓扑选择方法4-2-4 基于优化技术的拓扑选择方法4-3 器件尺寸优化的策略4-4 小结第五章模拟集成电路的高层综合5-1 硬件描述语言VHDL-AMS5-1-1 VHDL-AMS的应用与优点5-1-2 模拟系统的VHDL-AMS描述5-2 模拟集成电路的性能描述方法5-2-1 模拟电路行为和结构描述5-3 模拟集成电路的结构级综合5-3-1 状态方程组的综合5-3-2 Mason法则与滤波器综合5-3-3 解析函数的综合5-4 模拟集成电路的单元级综合5-4-1 基于手工推导法的单元电路综合5-4-2 基于符号模拟器的单元电路综合5-5 同时确定拓扑结构和器件尺寸的策略5-5-1 目标函数建立及求解策略5-6 小结第六章模拟集成电路的物理综合6-1 模拟电路版图技术6-2 模拟版图的约束条件6-3 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术6-4 基于优化的物理版图综合6-5 小结结论参考文献A(攻读学位期间所学术论文)三、夹具定位点布局自动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格式范文模板摘要目录第1章绪论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CAFD)概述1-2-1 CAFD产生背景1-2-2 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1-3 国内外相关CAFD研究现状分析1-4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1-5 本章小结第2章“生成式”定位点布局设计算法2-1 引言2-2 自由度2-2-1 理论限制自由度2-2-2 实际限制自由度2-3 定位原理2-4 定位正确性分析2-5 夹具定位点布局的约束分析2-6 “生成式”设计算法2-7 设计过程2-8 本章小结第3章“修订式”定位点布局设计算法3-1 引言3-2 “修订式”设计算法3-3 设计过程3-4 本章小结第4章夹具定位点布局自动化设计系统4-1 引言4-2 系统设计思想4-3 基于UG环境的二次开发接口技术4-3-1 UG二次开发流程4-3-2 连接UG接口程序函数4-3-3 动态链接库(DLL)技术4-4 VC++调用MATLAB计算引擎4-4-1 Matlab计算引擎概述4-4-2 调用Matlab计算引擎环境设置4-4-3 调用Matlab计算引擎4-5 数据库访问技术4-6 系统开发环境4-7 系统关键量的获取4-8 系统开发流程4-9 计算机辅助定位点布局设计4-10 本章小结第5章总结与展望5-1 归纳总结5-2 不足与展望参考文献期间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四、山区公路纵断面线形自动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摘要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公路CAD技术现状1-2-1 国外公路CAD技术现状1-2-2 国内公路CAD技术现状1-3 纵断面计算机辅助设计现状与发展1-3-1 CARD/1系统纵断面设计特色1-3-2 EICAD纵断面设计特点1-3-3 国内纵断面自动化设计现状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山区纵断面线形自动化设计综述2-1 道路纵断面设计概述2-2 山区纵断面线形设计理念2-3 计算机编程实现纵断面自动化设计2-4 自动化设计流程2-5 MATLAB设计语言简介2-5-1 强大的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2-5-2 简单易用的程序语言2-5-3 友好的工作平台和编程环境2-5-4 出色的图形处理功能2-5-5 应用广泛的模块集合工具箱2-5-6 实用的程序接口和发布平台2-5-7 应用软件开发2-6 本章小结第3章设计理论及程序的编制3-1 数据和控制指标的输入3-2 拟合地面线3-2-1 三次样条函数拟合地面线3-2-2 n阶多项式拟合地面线3-3 生成初始变坡点3-3-1 三阶求导确定准变坡点3-3-2 由准变坡点确定初始变坡点3-4 坡段约束处理3-4-1 坡长约束处理3-4-2 坡度约束处理3-4-3 合并坡度相近坡段3-5 配置竖曲线3-5-1 竖曲线半径与曲率半径3-5-2 竖曲线半径限制与长度限制3-5-3 竖曲线要素计算3-6 人机交互进行坡段调整3-6-1 平、竖曲线组合设计3-6-2 组合坡段坡长限制3-6-3 人机交互调整流程3-7 最终设计成果3-8 本章小结第4章纵断面线形自动化设计方案评价4-1 纵断面线形自动化设计实例4-2 方案评价标准4-2-1 线形质量评价指标4-2-2 工程经济性评价指标4-3 主要线形控制指标4-3-1 最大纵坡与最小纵坡4-3-2 拟合次数4-3-3 最小坡长4-3-4 其他控制指标4-4 拟合方案优选4-5 程序在低等级山区公路上的应用4-6 不同等级公路应用分析4-7 本章小结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自动化专业导论-结业论文模板

本文由杰柯缘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The Colleg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武汉工程大学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结业论文课程:自动化专业导论学部:机电学部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三姓名:甘志伟学号:1002160305 上交日期:12 月 16 日 17:00教师批复( 合格、订正、重做 )教师审批签字评分:Page 1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The Colleg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武汉工程大学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一、日常生活中的自动化姓名:甘志伟学号:1002160305(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73)摘要:1 自动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与国外,寓意深刻。
现在研究生产自动化技术是十分活跃的。
自动化是综合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许多学科参与。
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agricture、军事、科学研究、运输业、商业、医疗和服务。
自动化可以减轻劳动工作的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它是世界上重要的条件和显著的符号的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关键词:自动化工业科学效率现代化科技Automation in daily lifegan zhi wei 2010080502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Colleg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Wuhan, 430073) Automation is a dynamic concept with abroad and profound meaning. Now the research on the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very active. Automation is a widely applied comprehens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many subjects involved.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applied in industry, agricture, military affairs, scientific research, transportation, commerce, medical care and service. Automation can relieve the labour work of people and greatly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o it is the important condition and notable symbol for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y, agriculture,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Automation technology. dynami .scientific efficiency modernizationPage 2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The Colleg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武汉工程大学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 引言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关于毕业论文提纲的格式指导及模板

关于毕业论文提纲的格式指导及模板毕业论文的提纲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论文内容的框架和脉络,有助于你组织思路、明确论文结构和内容。
下面是一个关于毕业论文提纲的格式指导及模板。
一、提纲格式指导:1.标题:提纲的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论文主题。
2.编号:提纲的各部分应进行编号,以便于组织和查找。
3.主要分点:主要分点应清晰突出,使用主题词或短语。
4.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要使用四级标题来表示各个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以便于读者明确文章的结构。
6.细节的充实:在每个主要分点下,写出一到两个支撑观点或具体论据,以使提纲更加具体完整。
二、提纲模板:以下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论文提纲模板,供参考:I.引言A.研究背景B.研究目的C.研究问题II.文献综述A.相关概念和理论B.前人研究情况C.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III.研究方法A.研究设计B.数据收集方法C.数据分析方法IV.研究结果A.结果概述B.结果分析与讨论V.结论与启示A.结论总结B.对实践和未来研究的启示VII.附录(如有)以上提纲模板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会根据你的论文主题和学科领域的要求进行具体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提纲只是一个指导性的工具,你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当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有些项目可能需要更多的细分,而有些项目则可以合并。
提纲的编写最好在论文写作之初进行,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就能按照提纲有条不紊地进行。
总之,毕业论文的提纲是论文写作的一个关键步骤,它能够帮助你组织和规划论文内容,确保论文的结构清晰、论点明确,同时也有助于你更好地控制论文的进度。
祝你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提纲
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摘要
绪论
0-1 研究课题的提出
0-2 研究综述
0-2-1 课程资源类型研究现状
0-2-2 课程资源的配置及开发研究现状
0-2-3 课程资源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0-3 本课题中课程资源的所指对象
0-4 研究意义
第1章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主要模式简述
1-1 CDIO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
1-1-1 具体而明确的培养目标
1-1-2 "通才"课程设置
1-1-3 开放式教材资源开发
1-1-4 重视教师"去工程化"问题
1-1-5 高效自由的教学环境
1-2 "双元制"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
1-2-1 层次感强的培养目标
1-2-2 实践性强的课程设置
1-2-3 时效性强的教材资源
1-2-4 理论知识及实践经历"双元并重"的教师资源
1-2-5 便捷开放的教学环境
1-3 CDIO模式及双元制模式的经验小结
第2章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实然"状况2-1 同校不同工程专业之配置开发状况
2-1-1 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2-1-2 教材资源
2-1-3 教师资源
2-1-4 教学环境
2-2 不同校同工程专业之配置开发状况
2-2-1 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2-2-2 教材资源
2-2-3 教师资源
2-2-4 教学环境
2-3 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3-1 培养目标单一趋同化
2-3-2 课程设置不科学、实践性不强
2-3-3 教材资源开发适应性不强
2-3-4 教师"去工程化"问题严重
3-3-5 教学环境缺乏灵活性、开放性
第3章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资源配置及开发模式构想
3-1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
3-2 注重工程师训练的课程设置及开发模式
3-3 以培养素质能力为本位的校本教材开发
3-4 开发高素质的"双家型"教师资源
3-5 建设校企合作及信息化教学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本科培养方案——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
二: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三: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本科培养方案——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专业
四: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双语)
五: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六:清华版土木工程系列教材、教参
七:清华版机械工程系列教材、教参
八:清华版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系列教材、教参
九: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建筑分社出版的土木类教材、教参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二、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工程意识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工程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
2-1 工程和意识的概念
2-1-1 工程的概念
2-1-2 意识的概念
2-2 工程意识的概念、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
2-2-1 工程意识的概念
2-2-2 工程意识的构成要素
2-2-3 工程意识的基本特征
2-2-4 工程意识的功能
第3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模式分析
3-1 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3-1-1 化工专业培养目标
3-1-2 化工专业培养要求
3-2 化工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3-2-1 化工专业课程设置
3-2-2 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3-3 普通高校与“卓越计划”实施高校化工专业课程设置对比3-3-1 普通高校化工专业课程设置
3-3-2 “卓越计划”实施高校化工专业课程设置
第4章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调查研究
4-1 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问卷调查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实施情况
4-1-3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4-2 关于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访谈
4-2-1 选取访谈对象
4-2-2 访谈报告
4-3 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4-3-1 缺少切实有效的新生入门引导教育
4-3-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有待改革和优化
4-3-3 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完善
4-3-4 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不完善
4-3-5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灵活性不强
4-3-6 有些教师的工程意识薄弱
4-3-7 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第5章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5-1 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策略
5-1-1 课堂渗透策略
5-1-2 他山借石策略
5-1-3 文化熏陶策略
5-1-4 环境塑造策略
5-1-5 现实激励策略
5-1-6 中试校正策略
5-2 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途径
5-2-1 加强新生工程意识引导教育
5-2-2 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5-2-3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5-2-4 加强化工专业工程实践基地建设
5-2-5 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5-2-6 强化毕业设计提升工程意识
5-2-7 加强化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5-3 化工专业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设计
5-3-1 化工专业工程意识入门引导教育系列活动设计
5-3-2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
5-3-3 渗透工程意识教育的化工课程教学体系优化
5-3-4 提升工程意识的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优化
5-3-5 强化工程意识培养的化丁工专业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5-3-6 突出工程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案例——有机硫杀菌剂代森锌的合成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参加科研的情况及科研成果
三、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论文提纲格式范文模板
论文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第二节概念界定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本科层次机电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第一节机械制造业发展对本科层次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概况
第二节企业对本科层次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技术本科教育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第一节技术本科教育与工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第二节技术本科教育与技术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第三节中德本科层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技术本科教育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第一节技术本科教育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第二节技术本科教育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框架第三节技术本科教育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内容第四节技术本科教育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示例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第二节概念界定
第三节研究体系及方法
第二章高等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国际研究
第一节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活动分析
第二节日本技术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活动分析
第三节台湾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活动分析
第三章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探析
第一节不同层次或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第二节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依据
第二节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第三节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条件保障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