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社会阶层组成的社会阶层

合集下载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看看你在第几层?2017-03-23 23:13 来源:图情范儿快递/农业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看看你在第几层?作者张林江,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社会分层与阶级阶层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实践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的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快的15年,也是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加剧的15年。

如何客观分析、及时掌握社会阶层变化情况,正确判断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根据变化的国情、社情适时调整社会政策,无疑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基本情况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往往取决于多个指标。

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多样化的资源,分别是以权力方式体现的组织资源、以财富方式体现的经济资源、以教育文化科技等方式体现的文化资源、以人际关系体现的关系资源。

这几种资源的多寡,综合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而职业之所以是社会地位最直接的标志,因为其往往与一个人所占有的资源品种和数量关联度高。

2002年,由陆学艺先生领衔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

该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1999年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和调研为依据,以各阶层所占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作为划分原则,对社会群体进行大的聚类分层,划分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

现在看,1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阶层的人数增加了,一些阶层的资源占有状况变化了,一些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也有所变化,但是,十个社会阶层的分类仍然是能够站住脚的。

因为,十个阶层的资源占有状况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十个阶层的排列位序也仍然成立,符合现实条件下人们的普遍感受。

下面对各社会阶层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第一个阶层是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他们是体制内核心部门的管理者或领导者。

这个群体掌握最稀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优势的组织资源。

社科院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_

社科院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_
5.资产减值准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企业应当合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 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对企业不恰当地运用了
工作研究
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的 , 应当作为重大会 计差错予以更正 , 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 项的性质 、调整余额 , 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 、经 营成果的影响 。
(2)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 , 如果以后又收回 , 应当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
(摘自《报刊文摘Y BUSINESS)2002(3)
· 11 ·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制度讲解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
版社 , 2001 责编 :李尔彬 ;收稿 :2002 -01 -21
社科院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
专家们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数据 , 对当代中 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 , 划分出 “十大阶层” :国 家与社会管理阶层 、经理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 阶层 、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 动者阶层和城市无业 、失业和半失业阶层 。
3.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 因企业各项资产的性质不同 , 各项减值准 备的账务处理也不尽相同 , 对应收款项 、存货两 项流动资产发生减损而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
跌价准备 , 主要与企业日常管理水平有关 , 故将 其发生的价值减损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 对短 期投资 、长期投资 、委托贷款三项投资性资产发 生的价值减损而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 长 期投资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 虽其投 资的期限 、方式不同 , 但均属于企业对外投资 , 且目的均是为了获得投资利益 , 故将其发生的 价值减损计入 “投资收益” 科目 。对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三项资产发生的价值减损 而计提的减值准备 , 因其均属于企业非投资性 的长期资产 , 它们的价值减损与企业日常的生 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 , 故将其发生的价值减 损计入 “营业外支出” 科目 ;期末时如需补提各 项资产减值准备 , 应借记上述相关费用支出科 目 , 贷记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 如资产价值 得以恢复 , 需要转回已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 则作 相反的账务处理 。

中国社会阶层

中国社会阶层
在中国西南、西北以及一些山区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员总数有6500万人左右③(孙立平李强 沈原 2004)。在城市中,形成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尤其是那些40-50岁左右的中年失业者及其家庭,这部分人的夫妻双方大部分只受过初等、中等教育,过去从事的主要是低技术的体力工作,现因公司不景气破产或停产、半停产,这部分人既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新的经济增长产业,需要较高的文化程度,他们对此也没有任何机会,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的淘汰者,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工资收入,同时也失去了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在他们目前连自己的生活都成为困难的时候,他们又不幸的是家庭的中坚,上有老、下有小,其家庭成员一旦发生较大的疾病、上大学等较大的开支,都是他们无法解决的困难。他们在企业中长期从事单一、具体的体力性操作工作,没有经商做买卖的意识和能力,大量的民工涌进城市、大量的下岗、半下岗工人,使得小本经营买卖也变的竞争十分激烈和微利。从整体上说,他们的出路将会越来越难,他们比那些已退休的职工、比有一块承包地的农民更为困难,他们是改革利益的受损体。社会地位的下降、经济保障的灭失、城市生活中贫富的巨大反差、子女的前途也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这一切,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
发展型——是指智力型劳动者,他们是劳动者阶层的最高层。典型的如技术工人、公司中的普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中介行业中的一般律师、注册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个体工商户、中小学教师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以知识、技能性劳动为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且收入中等,他们依然属于劳动者阶层。与贫困型、温饱型劳动者相比,他们对工作的兴趣部分来自于生活的必须(解决物质需要);部分来自于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向上层流动的追求,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对自我成就等高层次需要有一定的追求。在发达地区,如广州,他们的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在内地,在2万元左右。他们的社会地位较为稳定,有初步的失业、疾病和养老保障,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知识、技能、社会网络关系等稀缺资源,他们在社会上已有了一定的声望。之所以说他们是发展型,是说他们通过阶层流动、身份转换,有可能上升到中产阶级甚至更高。

我国社会各阶层科学分析(ppt 78页)

我国社会各阶层科学分析(ppt 78页)

三.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等级结构
第一种结构:两头小中间大,橄榄型等级结构,特 点是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
上层
中间层
下层
第二种结构:顶尖底宽的金字塔结构
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尚未发展成橄榄型结构, 还未能形成庞大的社会中间层。
有两个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着中国人的主观感受: 一个因素是,在改革之前,中国是一个相当均等 化的社会;另一个因素是,党和政府一再向社会 大众承诺的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而不是等级
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资源,因为执政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 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
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则在近十年来上升很快, 它在决定人们的社会阶层位置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 经济资源。
3.社会阶层的界定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阶层在社会阶
马克思和毛泽东当年在对阶级问题进行分析时,主 要目的是为了改造社会制度,强调阶级关系之间的 对抗性。
而在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执政党,应当 是为了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实现社会经济 的发展目标。
因此,执政党目标的变化也需要相应调整阶级阶层 问题的分析思路。
二.依据职业分化和三种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 分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依据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在1500万~3100万之间(而专 家们估计的数字则是5000万人左右),国际上公认 的贫困线一般是社会平均收入的一半,而我国城市 贫困家庭的平均收入,一般只是当地社会平均收入 的20%~30%。
这个群体在政治和文化上也是弱势的。在利益已经 高度分化的情况下,这些群体既没有相应的组织形 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在媒体上也很难发出他们 的声音。

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

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

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十个社会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参见图1)。

这十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各社会阶层及地位等级群体的高低等级排列,是依据其对三种资源的拥有量和其所拥有的资源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

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因为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并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么至关重要,相反,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抑制其影响力的增长;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则在近十年来上升很快,它在决定人们的社会阶层位置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资源。

十个社会阶层的界定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

目前,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阶层在趋于等级分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

这一阶层的社会态度、利益及行动取向和品质特性,对于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在改革的最初十年,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处于政治与社会经济地位不一致的状态,他们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在改革的后十年,他们仍是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并且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较大获益者之一。

另外,由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执政党和政府意志的代表和体现,所以,各社会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之间的关系——与他们的合作或冲突,经常转而表现为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支持或不满。

论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及分析

论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及分析

二、改革时期社会结构的变与不变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结构通常是稳定的。将一个社会划分为3个阶层(即权势阶层、中间阶层和弱势阶层)便于分析社会变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原有的社会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哪些阶层在社会转型中获益,哪些阶层因此利益受损,以及社会发展的真正阻力何在,等等。以中国社会为例,改革前后的社会结构到底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经济改革易于推行而政治改革措施却难以实施?在经济改革中,为什么农民的利益屡遭侵犯,产业工人的地位日落千丈?腐败现象却屡禁不止?这些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人们。
在早些时候,国内学者也曾对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社会的阶级、阶层划分进行过讨论。从当时讨论的观点来看,大致有以下五种划分方法:(1)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以及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着一个知识分子阶层;(2)两个阶级三个阶层,即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或之间存在着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者三个阶层;(3)三个阶级两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管理者阶层;(4)四个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个体劳动者阶级和正在形成中的私人企业家阶级;(5)四个阶层,即干部阶层(或管理阶层)、工农阶层、企业家阶层(包括独立经营的国营企业经理、农民企业家、私营业主和合资经营者)、知识分子阶层(或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前四种分类,基本上因循了前苏联的理论模式,即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为主干,增加一两个其它的阶层或阶级,然而这些划分除了政治上(或政治动员、政治教育)的意义以外,对中国的现实社会并无多大解释力,尤其无助于对社会不平等的分析。仅就这一点而论,第五种划分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阶层的一些实际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一、如何认识社会阶层?
在西方社会学文献中,“阶层”往往与“阶级”一词混用;而“class”则在国内社会学界既翻译为“阶级”又翻译为“阶层”。严格而言,二者还是有些微区别的:“阶级与‘层次’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阶级意识。一个‘层次’是指仅仅按照客观特徵(收入水平、年龄、威望等)而确定的一个社会阶层,属于这个阶层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一致性,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属于其他阶层的人有何区别”。“没有阶级意识的阶级是不存在的”。在本文中,不妨从比较广泛的意义上使用“阶级”,即阶级或阶层都是指社会的一种层序结构,它们由于分配或占有的社会资源的不同而表现为事实上的一种不平等状态。社会的不平等,是超越于意识形态的。换言之,不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的不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着一定的不平等。由此,一些西方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甚或经济学家,往往批评马克思的“阶级”概念过于狭隘(众所周知,马克思主要是从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划分阶级的),认为“阶级的概念独立于一切意识形态之外”。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有其内在的严密性、系统性,他对自己身处的那个时代之资本主义社会的精辟分析,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本质的深刻揭露,是其他阶级/阶层理论无法达到和替代的。

中国十大阶层的划分新

中国十大阶层的划分新

2019/9/6
14
§5办事人员阶层
定义:协助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 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 人员和非专业性文职人员等组成;他们是体制内或体制外不占有生产 资料的较低层非体力劳动者;
优势:占有一定量的文化资源和少量组织资源; 分类:
生产关系 指生产资料的所有者(雇主、自雇)与受雇用者(雇员、
雇工)之间的分化;
指科层组织中的管理等级的分化,如管理与被管理、高制内人员与体制外人员、体制内核心部门人员与体制
制度分割
内边缘部门人员之间的分化;
2019/9/6
4
制度分割
体制内与体制外 的界定
是以所从事单位的 性质是公有制还是 非公有制,单位类 型是党政机关、企 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个体及家庭经 营来区分;
方面的标准:即是否有钱(收入高低或拥有财产的多少)、是否有权(在政
府或企事业组织中担任的职位高低)、是否有文化(学历文凭高低)
2019/9/6
3
十大阶层的划分标准
劳动分工
即职业的技术等级分化,如体力劳动者与非体力劳动者之间的 分化,体力劳动者有技术型、半技术型与非技术型之分,非体 力劳动者的技术层次也有高级、中级与低级之别等等;
来源于农民,而90年代由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业员工流向个体工商户阶层的比 例提高,15%来自下岗工人; 目前个体工商户的年限:绝大多数的个体工商户是在最近10年进入这一阶层
年代 比例
80年代以前 6.8%
80年代 19.9%
90年代 73.3%
流出情况:向下流动,很少有向上流动的机会,流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机会也 并不太多;
16.9%的人最初就业就开办私营企业,35.7%的人从事过一项其他工作然后开办 私营企业,47.4%的人从事过多种职业然后再开办私营企业;

关于十大社会阶层的模型

关于十大社会阶层的模型
• 占有生产资料:雇主或私营企业、个体户 • 占有少量生产材料:农民等 • 不占有但可以控制生产资料:中高层管理者 • 不占有生产材料:工人
4、制度分割,指改革以后出现的国有单位与非国有单位、体制内单位与体制外单位,更具体地还分为体制内核心单位、体制内边缘 单位等的状况。单位的级别越高职工的地位也越高,反之亦然。
03 成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报告》
BC
第一,阶级阶层的划分,历来是制定路线 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任何时期都 要做阶级阶层划分的研究。
研究 意义
第三,当前社会利益关系复杂,科学的划 分阶级阶层有利于协调好各个阶层的利益 关系,有利于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 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二,改革以来中国的社会机构发生了 重大变化,传统的划分阶级阶层的方法 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局面,所以,要根据 今天的国情提出新的划分方法。
第四,阶级阶层的研究是社会学这门学科 的根基所在赓续不绝的主题。
李强
AAA都是
二、什么是划分阶级阶层的标准
按照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划分
• 公有制社会与私有制社会不同。 •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十分复杂,对物质财
社会上层: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 及大私营企业主;
中上层:中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 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 中中层: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 商户,中高级技工,农业经营大户
中下层:个体服务者,工人,农民;
底层:生活处于贫困状况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 业、失业、半失业人员。
第六:个体工商户阶层(少量经济资源)
第七:商业服务业员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人们比较正式社会地位的差异时,常使用的一个概 在人们比较正式社会地位的差异时, 念是社会经济地位 SES) 社会经济地位( 念是社会经济地位(SES) • 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是美国社会学家邓肯首先提出的, 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是美国社会学家邓肯首先提出的 是美国社会学家邓肯首先提出的, 是对社会地位的综合性测量。通过测量收入地位、 是对社会地位的综合性测量。通过测量收入地位、教 育地位、职业地位,并计算其综合值, 育地位、职业地位,并计算其综合值,以此反映一个 人的综合社会地位。 人的综合社会地位。 • 在使用这一指标时,首先要求给出收入、受教育水平 在使用这一指标时,首先要求给出收入、 和职业的分层或度量标准, 和职业的分层或度量标准,这种标准应该符合广大社 会的看法。在对每一个方面进行测量后, 会的看法。在对每一个方面进行测量后,还要把每个 人的三个方面的得分加起来, 人的三个方面的得分加起来,通过总分数的分布来确 定它们的阶级归属。 定它们的阶级归属。
五大社会等级和十大社会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社会上层 中上层 中中层 中下层 底层 经理人员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城市无业、失业、
社会地位的测量: 社会地位的测量:社会综合地位量 表
• 5、办事人员阶层,指协助党政机关、企 、办事人员阶层, 事业单位的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的专职业 务人员,约占7.2%。 • 6、个体工商户阶层,指拥有少量资本, 、个体工商户阶层, 从事小规模生产、经营活动,雇工在7人 以下的小业主、工商户,也有称自雇佣 者的,占7.1%。
• 7、商业服务人员阶层,指在第三产业中 、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从事体力或非体力劳动的员工,约占 11.2%,其中约1/3是农民工。 • 8、产业工人阶层,指在第二产业中(工 、产业工人阶层, 业、建筑业)中从事直接或辅助性生产 的体力、半体力劳动的员工,他们占 17.5%,其中农民工已占大多数。
• 9、农业劳动者阶层,指承包集体耕地, 、农业劳动者阶层, 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并以此为收入为 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约占42.9%。 •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 包括失业、失地、待业的人员。这部分 人员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国企改 制、农村征地、城市拆迁等原因,大量 增加,约占4.8% 。
• • • •
权力资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济资本 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陆学艺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 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 框架。 框架。 • 组织资源——行政组织与政治组织资源(国家政 组织资源——行政组织与政治组织资源( 行政组织与政治组织资源 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 经济资源——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 经济资源——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营权 • 文化资源——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 文化资源——社会 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 社会( 可的知识和技能。 可的知识和技能。
十个社会阶层组成 的社会阶层结构
陆学艺
•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指在党政机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行使行政职 权的领导干部。2001在全国7亿多就业人 口中(下同)占2.1%。 • 2、经理人员阶层,指国有大中企业,城 、经理人员阶层, 乡各种股份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大中型 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 员,约占1.5%。
高层管理与高级专业技术( 高层管理与高级专业技术(7)中层管理与技术 一般管理与技术( (6)一般管理与技术(5)办公室一般工作人 技术工人( 体力劳动者( 临时工、 员(4)技术工人(3)体力劳动者(2)临时工、 无职业者、城市流民(1) 无职业者、城市流民(
综合值的评分标准
• • • • • • • 总分在21分 总分在21分最上层 21 18—20分为上层 20分为 18 20分为上层 15—17分为中上层 17分为 15 17分为中上层 12—14分为中层 14分为 12 14分为中层 11分为 9—11分为中下层 11分为中下层 6—8分为下层 8分为下层 3—5分为最下层 5分为最下层
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 (清华大学社会学家 李强2002) 李强2002)
Ⅰ 教育 Ⅱ 家庭成 员收入 (元) Ⅲ 职业
研究生(7)本科(6)专科(5)高中、中专职 研究生( 本科( 专科(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高(4)初中(3)小学(2)文盲(1)
4001( 4001(7)3001-4000(6)2001-3000(5) 3001-4000( 2001-3000( 1001-2000( 601-1000( 2011001-2000(4)601-1000(3)201-600 200以下 以下( (2)200以下(1)
• 3、私营企业主阶层,指拥有私人资本,雇佣8 、私营企业主阶层, 人以上的企业主,约占1%。
•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指在国家机关、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中从事 科学技术的专业人员,他们是脑力劳动 者,拥有文化资源优势,约占总就业人 员的4.6%。在特大城市、大中城市,这 个阶层的比重要高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