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输血科贮存式自身输血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贮存式自身输血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贮存式自身输血(PABD)标准操作规程一、术前患者评估、筛选与准备1.评估符合PABD适应症的患者,由接受过培训、具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初筛后,再作进一步的血液检测,包括血液常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检查。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对患者是否具有PABD的指证,以及实施PABD的风险∕受益因素进行评估,作出是否适宜自体贮血的结论。

2.筛选(入选标准)2.1 外周血象及造血机能正常,Hb≥110g∕L,Hct≥0.33。

长期血红蛋白较低者,其上述Hb和Hct标准可适当放宽,长期血小板低下且无任何出血倾向者可放宽至血小板计数大于80﹡109 ∕L。

2.2 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系统功能正常。

2.3 无严重内脏疾病(心、肝、肺、肾功能严重损害等),但该脏器需要手术治疗时除外。

2.4 无感染性发热或菌血症。

2.5 术前估计失血量大于600ml,儿童或身体弱小者可依体重适当下调。

2.6 患者自愿合作。

3.准备3.1 告知: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对自愿献血者履行相关事项的告知,将自体贮血适宜性评估的结论告知患者。

3.2 签署: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自体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3.3 制定方案:自体贮血的采血量、时机等应由临床主管医生和输血科医生根据术前时间长短、术中估计失血量、患者耐受性等综合考虑,共同商定采血方案。

患者本人或家属共同签署《贮存式自体输血申请单》。

3.3.1 确定采血量:每次200 ml或400 ml。

一般每次最高限量400 ±10ml。

3.3.2 采血时机:最好在择期手术前4~5周开始采血。

每周或隔周一次,两次采血时间间隔不少于3d。

3.3.3 持续时间:采血可持续到手术前3d。

3.3.4 药物:自体献血者采血前可服适量硫酸亚铁,加速红细胞生成,如手术需用血量大,有条件者可应用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红细胞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增加术前备血量。

3.3.5 一般准备:采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不要过度疲劳。

输血科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

输血科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

输血科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1.目的为保障血液安全、节约血液资源,避免或减少手术中输注异体血,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七条规定及《血液保护管理程序》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的自体贮血。

3.职责3.1 经治医师3.1.1 负责动员,并与患者或其亲属讲明贮存式自体输血的目的及优点,征得患者或其亲属签名同意,同时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3.2 输血科技术人员3.2.1 负责联系市血液中心,由血液中心协助采血。

4.管理要求4.1 产格掌握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4.1.1 适应证(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110g∕1.,Hct>0.33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均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常用于全能关节置换术、血管外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及胸外科手术。

(2)准备剖腹产的孕妇(不建议常规应用)。

(3)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困难者。

(4)曾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病史者。

4.1.2 禁忌证(1)Hb<100g∕1.的患者。

(2)并发细菌感染者。

(3)严重主动脉狭窄症、新近的心肌梗死症、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的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4)有献血不良反应史并在献血后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

(5)有活动性癫痫病病史者。

(6)贫血、出血或血压偏低者。

(7)肝肾功能不良者。

4.2操作步骤4.2.1采血前的准备⑴经治医师填写《贮存式自体输血申请表》,并由患者或其亲属签名同意。

医师给患者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及作必要的化验检查。

采血前24h不得饮含有酒情的饮料,采血前一天晚8时起至采血前不吃油腻食物。

(2)铁剂的补充: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口服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二铁剂从第一次采血前1周开始,有条件的还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4.2.2采血时间和频次(1)采血方案由输血科技术人员、市血液中心技术人员与经治医师根据术前时间长短、术中预计失血量共同商定。

(2)一般为每周或隔周采血1次,每次采血1~2U(200m1.全血为1U),采血可持续到手术前3天,两次采血间隔不应少于3天。

输血科实施储存式自体输血的规定

输血科实施储存式自体输血的规定

输血科实施储存式自体输血的规定Ⅰ目的为了自体输血的管理,特制定此规定。

Ⅱ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

Ⅲ规定近年来,血源紧缺一直制约着我院临床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特别是用血量较大的手术更是难于开展,为最大限度缓解血源紧缺局面,更好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经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开展自体输血业务,规定如下:一、储存式自体输血简介储存式自体输血是自体输血的一种形式,是指对患者血液和血液成分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采集、保存,当患者在择期手术的术中、术后或将来需要时,再进行回输的一种输血方式。

二、储存式自体输血申请(一)对符合储存式自体输血适应症、无储存式自体输血禁忌症的患者,相关临床科室必须积极动员其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

(二)申请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储存式自体输血申请单》,由科主任核准签字,送输血科预约采集日期。

(三)申请储存式自体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储存式自体输血的采血量及采血时间、优点、风险等,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储存式自体输血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储存式自体输血知情同意书》随病历归档。

三、血液采集、储存(一)血液采集及储存由输血科负责。

(二)输血科根据自体血采集原则,结合患者状况决定采血量及次数。

(三)无菌操作采集患者自身血液。

血液采集前需出示身份证件。

输血科须配备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和器材。

血液采集过程中,须由经治医师陪同,遇献血不良反应进行紧急处理。

(四)采集完毕,在血袋贴上患者主要信息标签(含姓名、科室、ID号、血型、血量、采血时间、有效期),储存于有明显标识的自体血冰箱。

填写自体输血回执单交与经治医师,作为领血凭据。

(五)检测ABO血型和Rh(D)血型,做好入库登记。

四、发血和输血储存式自体输血发血、输血依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及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

五、注意事项(一)临床科室、输血科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储存式自体输血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密切配合,保证血液采集顺利进行。

输血科贮存式自体输血工作制度(1)

输血科贮存式自体输血工作制度(1)

输血科贮存式自体输血工作制度
为规范贮存式自体输血工作流程,确保用血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输血科签收自体采血申请单时,核对LIS系统内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
压积、白细胞、凝血四项、肝肾功能等信息,核查患者是否满足自体采血要求。

若患者不能满足自体采血要求,应当日通知开单医生。

二、打印、填写患者自体采血记录单,准备采血秤、采血袋下病房采血。

三、完善患者知情同意签字,采集患者自体血,并填写采血记录。

向患者及
家属介绍自身储血知识,疏导患者紧张情绪,若患者出现采血不良反应,配合经治医师处理。

四、完成患者血型鉴定,自体血入库、标识及登帐工作。

五、自体采血记录单放置在指定位置,血液放贮血冰箱内专用贮血盒贮存。

六、接麻醉科或病房通知核对、发放自体血,并登贮血费。

七、科主任每月完成贮存式自体输血的统计工作,上报医务科。

输血技术6: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

输血技术6: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

XXXX医院
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保障血液安全、节约血液资源,避免或减少手术中输注异体血的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的自体贮血。

三、职责
1.经治医师
负责动员,并与患者或其家属讲明贮存式自体输血的目的及优点,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签名同意;同时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2.输血科技术人员和临床护理人员
负责采血、贮血和发血。

四、管理要求
1.严格掌握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①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110g/ L,Hct>0.33,行则期手术的患者,均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常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血管外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及胸外科手术。

②准备剖腹产的孕妇(不建议常规应用)。

③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困难者。

医院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制度

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制度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七条及附件二“自身输血指南”,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贮血、自身输血,特制定本制度。

1、施行贮存式自身输血前经治医师应与患者及家属讲明自身输血的目的及优点,并征得患者签名同意。

2、应严格掌握自身输血的适应证:2.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血细胞比容>0.34,行择期手术,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2.2准备剖腹产的孕妇,避免分娩时输异体血;2.3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困难的患者;2.4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病史者;3、严格掌握自身输血的禁忌证:3.1血红蛋白<100g/L;3.2有细菌感染的患者;3.3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症、新近的心肌梗死症、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的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4有献血不良反应史并在献血后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3.5有活动性癫痫病史者;3.6有遗传缺陷造成红细胞膜异常、血红蛋白异常或红细胞酶缺乏使自身血液在贮存期间易发生溶血的患者;3.7贫血、出血或血压偏低者;3.8肝肾功能不良者。

4、每次采血不超过4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5、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铁剂从第一次采血前一周开始,有条件的还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6、自身贮血、自身输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贮血,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二“自身输血指南”、《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集,采血环境及所使用的器具应执行《感染管理制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手术前3天完成血液采集。

7、采集血液时,必须在血袋上注明患者姓名、采血日期、血型并注明“仅供自身输血用”字样。

8、血液的贮存按照《血液入库、贮存、发放制度》中规定的条件贮存。

如果需要贮存血浆中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则应在采血6小时内分离出红细胞和血浆,二者分开保存。

血浆贮存在-20℃冰箱内,红细胞可以采取高浓度甘油慢速冷冻法或者低浓度甘油快速冷冻法贮存在-80℃低温冰箱或-196℃液氮内。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XXX医院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一、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一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可以自体输血;二自体输血要严格遵守自体输血技术管理规范;三自体输血前,医师必须履行知情告知义务,尊重患者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四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五规范自体输血各项文书;二、自体输血技术管理规范自体输血有三种方法: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体输血;(一)贮存式自体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适用于身体一般情况良好,需行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保存,手术期间使用;1、患者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2、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按相应的血液贮存条件贮存;3、每天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4、采血前后给予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5、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进行自体输血;考虑菌血症或者正在治疗的菌血症患者6、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自体输血;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一定量的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是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良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维持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5;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变化,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5、等容量血液稀释收集的血液在输注前保存在下述条件下:室温保存8小时收集时开始计时、8小时之内放入1-6℃的冰箱可保存24小时;6、下列情况不宜进行血液稀释:1患者血红蛋白<100g/L;2低蛋白血症;3凝血机制障碍;4静脉输液通路不畅;5不具备监护条件;三回收或自体输血回收或自体输血是使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过滤、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1、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设备,使用设备必须无致热源,并含有阻挡对受体有潜在危险的微粒的过滤器,防止空气栓塞;2、回收血液必须达到质量标准;血液收集和重输的方法必须安全、无菌和保证收集血液及成分的正确性;3、血液在输注前加温,不要超过38℃;4、体外循环后的机器全血尽可能回输给患者;5、有下列情况禁止回收自体输血;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2流出的血液可能被细菌、分辨、羊水或消毒液污染;3流出血液可能会有癌细胞;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自体输血管理规定与操作流程

自体输血管理规定与操作流程

自体输血管理规定与操作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一、自体输血管理制度(一)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可以自体输血。

(二)自体输血要严格遵守自体输血技术管理规范。

(三)自体输血前,医师必须履行知情告知义务,尊重患者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五)规范自体输血各项文书。

二、自体输血技术管理规范自体输血有三种方法:贮存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I-I)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一)贮存式自体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适用于身体一般情况良好,需行择期手术患者。

手术前采集患者自体的血液保存,手术期间使用。

1、患者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

2、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按相应的血液贮存条件贮存。

3、每天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体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4、采血前后给予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进行自体输血。

(考虑菌血症或者正在治疗的菌血症患者)6、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自体输血。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一定量的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是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

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良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2、手术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3、血液稀释程度,一般维持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5。

4、术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和尿量变化,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制定邵武市立医院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的通知
各科室:
为保障血液安全、节约血液资源,避免或减少手术中输注异体血,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七条规定及《血液保护管理程序》4·2·5 条款的要求。

经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邵武市立医院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以明确我院贮存式自体输血目的、职责管理要求、操作步骤,请遵照执行。

附:《邵武市立医院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及《邵武市立医院贮存式自体输血申请表》
邵武市立医院
2012-2-24
邵武市立医院贮存式自体输血管理规程
1。

目的
为保障血液安全、节约血液资源,避免或减少手术中输注异体血,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七条规定及《血液保护管理程序》4·2·5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的自体贮血。

3。

职责
3·1经治医师负责动员,并与患者或其亲属讲明贮存式自体输血的目的及优点,征得患者或其亲属签名同意;同时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3·2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采血、贮血和发血。

4·管理要求
4·1严格掌握贮存式自体输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1·1适应证
(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Hb>l10g/L,Hct >0。

33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均适合贮存式自体输血。

常用于全髓关节置换术、血管外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及胸外科手术。

(2)准备剖腹产的孕妇(不建议常规应用)。

限(3)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困难者。

(4)曾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病史者。

4。

1。

2禁忌证
(l)Hb<100 g/L的患者。

(2)并发细菌感染者。

(3)严重主动脉狭窄症。

新近的心肌梗死症、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的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4)有献血不良反应史并在献血后发生过迟发性昏撅者。

(5)有活动性颧病病史者。

(6)贫血、出血或血压偏低者。

(7)肝肾功能不良者。

4·2操作步骤
4·2·1采血前的准备
(1)经治医师填写《贮存式自体输血申请表》,并由患者或其亲属签名同意。

医师给患者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及作必要的化验检查。

采血前24h不得饮含有酒精的饮料,采血前一天晚8时起至采血前不吃油腻食物。

(2)铁剂的补充: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口服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

铁剂从第一次采血前l周开始,有条件的还可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4·2·2采血时间和频次
(1)采血方案由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与经治医师根据术前时间长短、术中预计失血量共同商定。

"
(2)一般为每周或隔周采血l次,每次采血1一2U(200ml全血为lU),采血可持续到手术前3d,两次采血间隔不应少于3天。

4·2·3采血方法
(1)采集血液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血袋管路热合执行《封管热合器(5E250型)标准操作规程》。

(2)只要患者每次采血前Hb >100g/L,Hct >0·33就能进行采血。

(3)采集血液时,必须在血袋上注明患者姓名、采血日期、血型并注明"仅供自体输血用"字样。

4·2·4贮存方法:执行《血液的验收、贮存与发放管理程序》。

4·2·5取血与回输
(1)回输时,由医护人员凭取血凭证到输血科(血库)取血,双方认真核对患者与血袋上的信息,二者必须完全一致并签名确认。

(2)输血时由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4。

3不良反应
4。

3。

1采血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此反应多因紧张所致,将患者置于头低仰卧位或用芳香氨脂类吸人治疗,也可给患者喝温糖水,经对症处理一般可以很快恢复。

需要指出的是,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可以诱发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故在采血时若患者感觉不适,要及时给予测血压和心率,并及时处理。

4。

3。

2回输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1)循环超负荷:多因回输血液的速度过快所致。

比较少见。

(2)其他:细菌污染血袋导致菌血症的危险仍然存在。

输错血的可能性虽极少,但确有
可能。

5.相关表单
《贮存式自体输血申请表》(付件)
邵武市立医院贮存式自体输血申请表
病,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可以避免同种免疫反应的产生;可以避免发生输注同种异体血的差错事故等。

但是在采集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晕针,晕血,血肿,低血压等。

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血液采集,采血时所使用的器具及耗材都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经治医师已向我详细解释了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利弊,经慎重考虑我同意□,不同意□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治疗。

患者(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
签名时间年月日
经治医师签名年月日
输血科主任签名年月日
医务科意见:
签名年月日————————————————————————————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