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名句大全带有翻译解释说明,出自庄子的名句经典哲理的话

合集下载

《庄子》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

《庄子》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

《庄子》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以下是一些《庄子》中的经典名句及其译文和简要解析:
名句:逍遥游译文:自由自在地游荡解析:《庄子》以"逍遥"为中心思想,主张心灵的自由和超然,超越世俗的束缚,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

名句:蝴蝶梦译文:蝴蝶的梦解析:蝴蝶梦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意指一个人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蝴蝶还是人。

通过这个比喻,庄子表达了对人生真实性和梦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名句:醉汉之意不在酒译文:醉汉之意并不在于酒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认为外在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精神内涵和境界的提升才是真正的目标。

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解析: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追求知识和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以上是《庄子》中的一些经典名句及其译文和简要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庄子》传世名句赏析

《庄子》传世名句赏析

庄子20名句带翻译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庄子•让王》【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

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

“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物质可无限分割。

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

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

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5.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庄子。

齐物论》【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

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

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庄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庄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庄子的名言及解释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2、不以物挫志。

《庄子·天地》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4、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5、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7、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8、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庄子知北游》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刻意》1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1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庄子·骈拇》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骈拇》13、翻译: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1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刻意》16、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17、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庄子·天运》18、翻译: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19、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20、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可玩物丧志。

21、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2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庄子·养生主》23、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刻意》24、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物质可无限分割。

25、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26、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人间世》27、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28、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29、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50名句带翻译

庄子50名句带翻译

庄子50名句带翻译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庄子•让王》【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

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

“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物质可无限分割。

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

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

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5.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庄子。

齐物论》【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

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

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
1. "大庄子",大庄子的意思是伟大的庄子,他是中国古代哲学
家庄子的别称。

庄子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哲理,他的名言名句流传至今,为后人所传颂。

2. "鱼游于水,人游于道",这句话出自庄子的著作《逍遥游》,意思是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而人则应该在道德准则中自由自
在地生活。

3. "莫道君不知,莫道君不知",这句话出自庄子的著作《逍遥游》,意思是不要说君王不知道,也不要说君王不知道。

4.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出自庄子的著作《庄子》,意思
是道虽可说,但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

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话出自庄
子的著作《逍遥游》,意思是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内心忧虑,不了解
我的人则认为我在追求什么。

6. "彼岂无知,而我独有是非哉",这句话出自庄子的著作《逍
遥游》,意思是难道别人就没有智慧,我就独自拥有是非之辨吗?
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出自庄子的著作《庄子》,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庄子的名言名句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它们启迪了无数人的心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愿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
思考庄子的思想,领悟其中的真谛,让这些名言名句成为我们人生
道路上的指引和启迪。

《庄子》经典名句58句译注

《庄子》经典名句58句译注

《庄子》经典名句58句译注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

庄子是最富有个性的中国思想家,是道家的最大代表,是中国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禅宗、中国艺术等领域,而且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庄子还是世界最早的反异化、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家。

1、〔原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文〕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注解〕庄子强调人格的独立性,追求“出入六合(宇宙),游乎九州,独往独来”的精神境界。

2、〔原文〕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至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

〔注解〕庄子要求人们忘掉自我(“今吾丧我”),做超脱自由的人。

3、〔原文〕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译文〕鹪鹩鸟在深林中做巢,不过占有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偃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注解〕这是庄子借许由之口说的话。

传说中,尧帝想将帝王让给当时的隐士许由,许由不受。

鹪(jiao)鹩(liao):一种雀。

4、〔原文〕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译文〕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

他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淖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天外。

〔注解〕这段话反映了庄子对“无待”(不倚靠任何条件)的绝对自由的憧憬。

庄子称,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仍是有限的自由,而他庄子要取消一切外界条件的束缚,达到无限的自由。

5、〔原文〕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译文〕可使形体如枯木,可使心灵如死灰。

〔注解〕苏东坡云:“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这是庄子的思想。

6、〔原文〕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nie)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译文〕世人终身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何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

庄子50名句带翻译

庄子50名句带翻译

庄子50名句带翻译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庄子•让王》【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

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

“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物质可无限分割。

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天地》【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

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

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5.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庄子。

齐物论》【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

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

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庄子十大经典名句及相关解释(庄子名言名句)

庄子十大经典名句及相关解释(庄子名言名句)

庄子十大经典名句及相关解释(庄子名言名句)1、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意是两条鱼在即将干涸的水中为活命,互相吐口水以保持对方湿润不被干死,故称“相濡与沫”。

庄子借此感慨“相濡与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因为两条鱼仅凭着对方的口水是难以存活下去的,还不如相忘各自逃命寻找江湖让自己存活下来。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

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

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

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纷纷绕绕地,魂魄必将消逝,于是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宗本啊!不具有形体变化而为有了形体,具有形体再变化而为消失形体,这是人们所共同了解的,绝不是体察大道的人所追求的道理,也是人们所共同谈论的话题。

体悟大道的人就不会去议论,议论的人就没有真正体悟大道。

显明昭露地寻找不会真正有所体察,宏辞巧辩不如闭口不言。

道不可能通过传言而听到,希望传闻不如塞耳不听,这就称作是真正懂得了玄妙之道。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清澈(纯洁)不含杂质,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

君子之交虽然平淡,但心地亲近,小人之交虽然过于亲密、甜蜜,但是容易(因为利益)断交。

4、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下辈子的事情是不能预料的,过去的事情是不能追回来的。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用有限去追求无限,是没戏的。

等到成了知道所有的人,就已经死了。

"这个是说明知识的无穷无尽,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知识的多寡,是不现实的。

6、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

一个人就算能力再强,只靠他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取得成功的。

7、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带有翻译解释说明,出自庄子的名句经典哲理的话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若白驹之过隙。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不知其所以然。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见笑于大方之家。

无迁令无劝成。

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游于羿之彀中。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存己而后存人。

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鉴明则尘垢不止。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

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鲁酒薄而邯郸围。

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带有翻译解释说明.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人间世》【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

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

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庄子骈拇》【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

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翻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

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天地》【翻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

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真朋友不言利。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庄子大宗师》【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

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

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不以物挫志。

《庄子天地》【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可玩物丧志。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庄子。

大宗师》【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莫逆之交。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翻译】: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庄子知北游》【翻译】: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

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

每下愈况从宋代就有人误作每况愈下。

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的《孤桐杂记》中,也同样用错,遭到鲁迅的奚落。

现多作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人间世》【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

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在宥》(【翻译】: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

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

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庄子天运》【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

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天地》(【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

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

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庄子天道》【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物质可无限分割。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外物》【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

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

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刻意》(【翻译】: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刻意》(【翻译】: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

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

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

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

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

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

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年。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成语白驹过隙出此。

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让王》【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

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庄子。

齐物论》【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

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

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

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