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高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所得税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所得税

所得税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B4.D5.A6.D【解析】该广告费用支出因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不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如果将其视为资产,其账面价值为0;因按照税法规定,应根据当期A公司销售收入15%计算,当期可予税前扣除1500万元(10000×15%),当期未予税前扣除的500万元可以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其计税基础为500万元;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0与其计税基础500万元之间产生了50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可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7. C【解析】3年的预计盈利已经超过300万元的亏损,说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能够在税法规定的5年经营期内转回,应该确认这部分所得税利益。
2010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2011年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100×25%=25(万元);2012年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150×25%=37.5(万元)。
8.C 9.C 10.(1)A,(2)A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ABDE4.AD5.BCD6.ABCD7.AB8.AD9.DE三、判断题1.√2.×3. √4.×5. √6. √7.×8.×9.×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1.答案:(1)2012年资产负债表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 000 000—3 000 000×5/15=2 000 000(元)其计税基础=3 000 000-600 000=2 400 000(元)因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 000 000元小于其计税基础2 400 000,两者之间的差额400 000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0 000(400 000×25%)元。
高级财务会计所得税习题及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所得税习题及答案1. 简答题1.1 所得税的定义及作用是什么?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所得的一部分进行征收的税种。
其作用主要包括:1)为国家财政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福利保障;2)调整财富分配,促进经济社会公平与稳定;3)调节经济发展,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1.2 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包括:1)普遍性原则,即所有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缴纳所得税,不得有特权和例外;2)公平性原则,即征收所得税应按照纳税人的收入水平来确定适当的税率和税负;3)便捷性原则,即税收征收程序应简单、高效,便于纳税人缴纳税款;4)经济性原则,即征收所得税的方式应具有对经济影响最小化的特点,以减少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 计算题2.1 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额某企业年度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其中包括非居民企业所得1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额。
计算步骤:1. 计算属地企业所得:300万元 - 100万元 = 200万元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3. 计算所得税额:200万元 × 25% = 50万元答案: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所得税额为50万元。
2.2 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额某个人年度工资收入为30万元,其他收入为20万元,扣除费用合计为5万元。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和所得税额,税率为25%。
计算步骤:1. 计算总收入:30万元 + 20万元 = 50万元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 5万元 = 45万元3. 计算所得税额:45万元 × 25% = 11.25万元答案: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为45万元,所得税额为11.25万元。
3. 讨论题3.1 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作用及影响所得税优惠政策是指国家为鼓励和支持特定领域、特定行业或特定企业的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给予一定的减免或延缓缴税的政策措施。
《高级财务会计》所得税习题答案

1[答案]错[解析]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因而产生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在初始确认时的差异,但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2[答案]错[解析]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3[答案]对[解析]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金额即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4[答案]错[解析]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均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答案]错[解析]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说,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同样在未来期间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也是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所以不会增加或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6[答案]错[解析]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不包括企业合并和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所得税影响,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7[答案]对8[答案]错[解析]在企业合并日,对于企业合并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同时应调整商誉。
9[答案]对四、计算题1.(1)计算2008年递延所得税:事项一,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应确认相关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 000-5 000×15%=25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50×25%=62.5(万元)。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参考答案1-4章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练习题:1.(1)借:货币资金250 000 (2)借:货币资金250 000交易性金融资产5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500 000应收账款500 000 应收账款500 000存货800 000 存货800 000固定资产1200 000 固定资产1200 000商誉800 000贷:短期借款500 000 贷:短期借款500 000 应付债券750 000 应付债券750 000 银行存款1900 000银行存款2800 000 营业外收入100 0002.(1)○1借:货币资金 1 000 000 (2)借:货币资金 1 0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1 0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1 000 000应收账款 2 000 000 应收账款 2 000 000存货 3 000 000 存货 3 000 000固定资产 4 000 000 固定资产 4 000 000资本公积 1 000 000盈余公积 1 100 000贷:短期借款 2 000 000 贷:短期借款 2 000 000 应付债券 2 000 000 应付债券 2 000 000 股本9 000 000股本 6 400 000 银行存款100 000资本公积500 000银行存款100 000○2借:管理费用250 000 借:管理费用250 000 贷:银行存款250 000 贷:银行存款250 000○3借:资本公积 1 000 000贷:盈余公积700 000未分配利润300 000第二章,练习题:1.(1)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8 000 000贷:银行存款8 000 000(2)商誉= 8 000 000—(12 000 000 — 4 500 000)x 80% = 2 000 000少数股东权益= (12 000 000 — 4 500 000)x 20% = 1 500 000借:股本 4 000 000 贷:应付债券500 000 资本公积 2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8 000 000未分配利润 1 000 000 少数股东权益 1 500 000存货200 000固定资产800 000商誉 2 000 0002.(1)合并时C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 12 000 000—5 000 000 = 7 000 000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金额= 7 000 000 x 80% =5 600 000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5 600 000 借:管理费用200 000贷:股本 4 000 000 贷:银行存款200 000 资本公积 1 600 000(2)少数股东权益= 7 000 000 x 20% = 1 400 000○1借:股本 4 000 000 ○2借:资本公积800 000 资本公积 2 000 000 贷:未分配利润800 000未分配利润 1 0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5 600 000少数股东权益 1 400 000(此步为恢复C公司在合并前属于A公司那部分留存收益C公司:留存收益有未分配利润100万,则属于A公司的为100 x80% = 80万,且此时A公司资本公积贷方共有:100+160=260万,>80万,足够冲减)第三章,练习题1.本期存货应摊销额:450 —260 = 190万元本期固定资产应摊销额= (9 300—5 150)/10 = 415万元本期无形资产应摊销额= (1 500—500)/10 =100万元乙公司调整后净利润= 1 600—190—415—100 = 895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 13 700—2 850 = 10 850万元商誉= 投资成本—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x 70% = 1 155万元少数股东权益= 10 850 x 30% = 3255万元(1)2009年度,甲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下核算:○12009年1月1日,购买乙公司70%股权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8 750贷:银行存款8 750○22009年3月15日,乙公司宣布发放股利,甲公司所占份额= 300 x 70% = 210 借:应收股利—乙公司210贷:投资收益210○33月21日,以公司正式发放股利借:银行存款210贷:应收股利210(2)2009年1月1日,合并当日的调整及抵消分录:借:股本 2 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8 750 资本公积 1 500 少数股东权益 3 255盈余公积500未分配利润 1 010存货190固定资产 4 150无形资产 1 000商誉 1 155(3)调整的净利润中,母公司所占份额= 895 x 70% = 626.5万元少数股东所占份额= 895 x 30% = 268.5万元发放股利中,母公司所占份额= 300 x 70% = 210万元少数股东所占份额= 300 x 30% = 90万元○1母子公司单独财务报表调整:a.调整资产低估数对乙公司2009年净利润的影响:借:营业成本190管理费用515贷:累计折旧415累计摊销100存货190b.将甲对乙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借:长期股权投资626.5贷:投资收益626.5借:投资收益210贷:长期股权投资210○2合并式的调整与抵消分录:a.抵消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将乙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调为公允价值,并确认商誉。
《高级财务会计》练习册答案1-4章

《高级财务会计》练习册答案1-4章第一章合伙企业会计一、名解略二、单选1.B2.A3.A4.B5.C6.B7.C8. B三、多选1.AD2.ABD3.BCD4.ABC5.BC6.ABCD7.CD8.ABCD四、判断1.×2. ×3. ×4. ×5. ×6.√7. √8. ×五、简答略六、业务1、(1)投资净额法借:银行存款60000存货20000固定资产—设备30000—房屋120000贷:长期借款50000合伙人资本—甲80000合伙人资本—乙100000(2)红利法借:银行存款60000存货20000固定资产—设备30000—房屋120000贷:长期借款50000合伙人资本—甲90000合伙人资本—乙90000(3)商誉法借:银行存款60000存货20000固定资产—设备30000—房屋120000商誉20000贷:长期借款50000合伙人资本—甲100000合伙人资本—乙1000002、(1)按加权平均资本余额分配张三= 20000×3/12+22000×5/12+25000×4/12=22500(元)李四=20000×6/12+15000×3/12+11000×3/12=16500(元)张三=100000×(22500/39000)=57692.31(元)李四=100000 ×(16500/39000)=42307.69(元)(2)借:本年利润100 000贷:合伙人资本—张三57692.31—李四42307.63、(1)红利法新合伙企业的资本总额=8000+4000=12000甲转让给丙的资本额=8000-(8000+4000)×30%=4400元乙转让给丙的资本额=4000-(8000+4000)×20%=1600元借:合伙人资本—甲4400—乙1600贷:合伙人资本—丙6000(2)商誉法新合伙企业的资本总额=4000×2÷50%=16000元商誉=16000-12000=4000元借:商誉4000贷:合伙人资本—甲2400—乙1600甲转让给丙的资本额=(8000+2400)-(8000+4000+4000)×30%=5600元乙转让给丙的资本额=(4000+1600)-(8000+4000+4000)×20%=2400元借:合伙人资本—甲5600—乙2400贷:合伙人资本—丙80004、(1)借:合伙人资本—甲45600—乙30400贷:合伙人资本—丙76000(2)借:现金72000贷:合伙人资本—丙72000借:商誉60000贷:合伙人资本—甲36000—乙24000(3)借:现金52000合伙人资本—甲2400—乙1600贷:合伙人资本—丙560005、(1)红利法借:合伙人资本—甲12000—乙100000—丙8000贷: 现金120000(2)商誉部分确认法商誉=退付现金—退伙人资本余额=12-10=2(万元) 借:商誉20000贷:合伙人资本—B 20000借: 合伙人资本—B 120000贷:现金120000(3)商誉全部确认法商誉=2÷1/3=2×3=6(万元),甲、乙、丙各自得到3万元.2万元.1万元.借:商誉60000贷:合伙人资本—甲30000—乙20000—丙10000借: 合伙人资本—乙120000贷:现金1200006、(1)借:现金50000合伙人资本—甲7000—乙3000贷:存货60000(2)借:现金60000合伙人资本—甲14000—乙6000贷:固定资产(净值)80000(3)借:现金44000合伙人资本—甲11200—乙4800贷:应收账款(净额)60000(4)借:应付账款80000贷:现金80000(5)借:应付合伙人借款—甲20000贷:现金20000(6)借:合伙人资本—甲17800—乙56200贷:现金74000第二章分支机构会计一、名解略二、单选1.D2.C3.B4.D5.D6.A7.D8.B9.D 10.B三、多选1.BCDE2.ABDE3.AB4.BCDE5.AB6.ABC7.CDE8.ADE9.ACDE 10.ABCDE四、判断1.×2. ×3. ×4. ×5. √6. ×7. √8. √9. √ 10. ×五、简答略六、业务1、总公司分支机构借:分支机构往来40 借:库存商品30贷:库存商品30 银行存款10 银行存款10 贷:总公司往来40 借:分支机构往来20 借:固定资产20 贷:银行存款20 贷:总公司往来20借:营业费用 4贷:累计折旧 4借:银行存款35贷:主营业务收入35借:主营业务成本20贷:库存商品20借:营业费用 2贷:银行存款 2 借:营业费用18贷:银行存款18借:分支机构往来 1 借:营业费用 1贷:营业费用 1 贷:总公司往来 1 借:银行存款27 借:总公司往来27贷:分支机构往来27 贷:银行存款27 联合报表的抵销分录:借:总公司往来34贷:分支机构往来34结账分录:借:分支机构往来22 借:主营业务收入35贷:本年利润——分支机构转入22 贷:营业费用 3主营业务成本20总公司往来22 2、总公司分支机构借;分支机构往来120 借:库存商品120贷:库存商品100 贷:总公司往来120存货加价20与内部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借:存货加价20贷:主营业务成本16存货 43、总公司:分支机构:借:分支机构往来60 借:库存商品60贷:库存商品50 贷:总公司往来60 存货加价10联合报表抵消分录:借:存货加价18贷:存货 4主营业务成本14总公司结账时确认存货已实现利润:借:存货加价14贷:本年利润144、总公司分支机构:借:分支机构往来8 借:银行存款8贷:银行存款8 贷:总公司往来8借:分支机构往来22 借:库存商品22贷:库存商品20 贷:总公司往来22存货加价2借:固定资产 5 借:总公司往来 5贷:分支机构往来 5 贷:银行存款 5借:分支机构往来 1 借:营业费用 1贷:累计折旧 1 贷:总公司往来 1借:库存商品 2贷:银行存款 2借:营业费用 1贷:银行存款 1借:银行存款32贷:主营业务收入32借:主营业务成本21.8贷:库存商品21.8 借:银行存款18 借:总公司往来18借:分支机构往来8.2 借:主营业务收入32 贷:本年利润8.2 贷:主营业务成本21.8营业费用 2总公司往来8.2 借:存货加价1.8贷:本年利润 1.8第三章企业合并一、名解略二、单选勘误:第31页单选第1题,题目改为:企业合并中不属于法律形式的合并为1.D2.A3.A4.B5.B6.C7.A8.D9.A 10.C三、多选1.AD2.AD3.BD4.AB5.ABD四、判断1.×2. ×3. ×4. ×5. ×6. ×7. ×8. √9. √ 10. √五、简答略六、业务1.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①借:银行存款10应收账款30存货40土地10固定资产110资本公积40贷:应付账款20应付票据30银行存款190②借:银行存款10应收账款30存货40土地10固定资产110贷:应付账款20应付票据30银行存款30股本100资本公积20③借:银行存款10应收账款30存货40土地10固定资产110贷:应付账款20应付票据30应付债券130资本公积20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①借:银行存款10应收账款28存货50土地20固定资产130贷:应付账款20应付票据28银行存款190②商誉=(30+100×2)-190=40万借:银行存款10应收账款28存货50土地20固定资产130商誉40贷:应付账款20应付票据28银行存款30股本100资本公积100③借:银行存款10应收账款28存货50土地20固定资产130贷:应付账款20应付票据28应付债券130营业外收入60 2.(1)借:长期股权投资10000贷:股本1000资本公积9000(2)借:存货1000长期股权投资500固定资产1500无形资产1000实收资本6000资本公积2000盈余公积300未分配利润2700商誉1000贷:长期股权投资10000少数股权投资6000(4)借:银行存款200应收账款800库存商品5000长期股权投资1500固定资产9500无形资产2000商誉1000贷:短期借款2000应付账款1000其他应付款1000股本1600资本公积14400第四章合并财务报表(上)一、名解略二、单选1.D2.C3.B4.B5.D6.A7.A8.B9.C 10.D三、多选1.ABD2.ABC3.AC4.ABCD5.ABC6.ABC7.ACD8.ACD9.ACD 10.AD四、判断1.√2. ×3. ×4. √5. √6. ×7. √8. ×9. √ 10. ×五、简答略六、业务1.①借:固定资产——办公楼2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②借:管理费用20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0③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228应收股利720贷:投资收益——S公司948④借:股本2000资本公积900盈余公积800未分配利润480商誉520贷:长期股权投资3028少数股东权益l672⑤借:投资收益948少数股东损益632未分配利润一年初400贷:本年利润分配一提取盈余公积300本年利润分配一应付股利1200未分配利润—年末4802.(学生必须写得很小,否则空白不够)(1)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资本公积200贷:银行存款8200借:应收股利400贷:长期股权投资400借:银行存款400贷:应收股利400借:应收股利320长期股权投资400贷:投资收益720借:银行存款320贷:应收股利320(2)×7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8000+1000×80%-500×80%=8400万元×8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8000+1000×80%-500×80%+1200×80%-400×80%=9040万元(3)×7年×8年借:股本 6000 6000资本公积—年初 1000 1000盈余公积—年初 300 400—本年 100 120未分配利润—年末 3100 37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8400 9040少数股权投资 2100 2260借:投资收益 800 960少数股东损益 200 240未分配利润—年初 2700 3100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 120对所有者的分配 500 400未分配利润—年末 3100 37803.(学生必须写得很小,否则空白不够)(1)借:长期股权投资33000贷:银行存款33000借:应收股利800贷:长期股权投资800借:银行存款800贷:应收股利800借:应收股利880贷:长期股权投资880借:银行存款880贷:应收股利880(2)×7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33000+4000×80%-1000×80%=35400万元×8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33000+4000×80%-1000×80%+5000×80%-1100×80%=38520万元(3)×7年×8年借:股本 30000 30000资本公积—年初 2000 2000盈余公积—年初 800 1200—本年 400 500未分配利润—年末 9800 13200商誉 1000 1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5400 38520 少数股权投资 8600 9380借:投资收益 3200 4000少数股东损益 800 1000未分配利润—年初 7200 9800贷:提取盈余公积 400 500对所有者的分配 1000 1100未分配利润—年末9800 13200。
高级财政会计习题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练习题一答案一、简述题1. 简述所得税会计的一般程序。
(1)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2)按照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3)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作为递延所得税。
(4)就企业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
(5)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部分,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后,两者之和(或之差),是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简述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
(1)在租赁期届满时,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价预计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合理地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这里的“大部分”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
(4)就承租人而言,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就出租人而言,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这里的“几乎相当于”掌握在90%(含90%)以上。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修整,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3.简述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
高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及答案高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及答案在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时,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财务报表分析1. 企业A和企业B是同一行业的两家公司,下面是它们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信息:企业A:利润总额:100,000元总资产:500,000元企业B:利润总额:200,000元总资产:800,000元请计算并比较两家公司的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
答案:企业A的利润率 = 利润总额 / 总资产 = 100,000 / 500,000 = 0.2 = 20%企业B的利润率 = 利润总额 / 总资产 = 200,000 / 800,000 = 0.25 = 25%企业A的资产回报率 = 利润总额 / 总资产 = 100,000 / 500,000 = 0.2 = 20%企业B的资产回报率 = 利润总额 / 总资产 = 200,000 / 800,000 = 0.25 = 25%通过比较两家公司的利润率和资产回报率,可以看出企业B相对于企业A来说,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用效率。
2.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企业C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200,000元总资产:1,000,000元股东权益:600,000元答案:企业C的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股东权益 = 200,000 / 600,000 = 0.3333 = 33.33%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利用股东权益创造利润的能力。
企业C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3.33%,说明企业C能够有效地利用股东权益创造盈利。
二、财务报表编制3. 根据以下信息,编制企业D的利润表:销售收入:500,000元销售成本:300,000元营业费用:50,000元所得税费用:20,000元答案:企业D的利润表:销售收入:500,000元减:销售成本:300,000元营业费用:50,000元所得税费用:20,000元净利润:130,000元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它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和税费等项目。
高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完整版.doc

第一章1.(1)此项租赁属于经营租赁。
因为此项租赁未满足融资租赁的任何一项标准。
(2)甲公司有关会计分录:①2008年1月1日借:长期待摊费用 80贷:银行存款 80②2008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100(200÷2=100)贷:长期待摊费用 40银行存款 60③2009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100贷:长期待摊费用 40银行存款 60(3)乙公司有关会计分录:①2008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 80贷:应收账款 80②2008年、2009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 60应收账款 40贷:租赁收入 100(200/2=100)2.(1)此项租赁属于经营租赁。
因为此项租赁未满足融资租赁的任何一项标准。
(2)甲公司有关会计分录:①2008年1月1日借:长期待摊费用 80贷:银行存款 80②2008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60 (120÷2=60)贷:长期待摊费用40银行存款20③2009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60贷:长期待摊费用 40银行存款20(3)乙公司有关会计分录:① 2008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 80贷:应收账款80② 2008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 20应收账款40贷:租赁收入 60 (120÷2=60)③ 2009年12月31日借:银行存款 20应收账款40贷:租赁收入 603.(1)改良工程领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421.2贷:原材料 3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1.20 (2)辅助生产车间为改良工程提供劳务借:在建工程 38.4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8.40(3)计提工程人员职工薪酬借:在建工程820.8贷:应付职工薪酬820.8(4)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借:长期待摊费用 1280.4贷:在建工程 1280.4(5)2009年度摊销长期待摊费用会计因生产线预计尚可能使用年限为6年,剩余租赁期为5年,因此,应按剩余租赁期5年摊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所得税会计习题及案例题答案
一、练习题
1、负债的账面价值6 400 000元;
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0元;
6 400 000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008年末:借:所得税费用25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50 000
2009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00 000元。
当年应确认数=400 000-250 000=15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15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 500 000
2010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50 000元。
当年应确认数=450 000-400 000=5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5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50 000
2011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00 000元。
当年应确认数=400 000-450 000=-50 0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50 000
2012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50 000元
当年应确认数=250 000-400 000=-150 0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1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150 000
2006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0
当年应确认数=0-250 000=-250 0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2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250 000
3、分析:(1)产生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1500 000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当年会计折旧21000 000×5/15=7000 000(元)
税务折旧21000 000÷10=2100 000(元)
导致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4900 000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账面价值1500 000元,计税基础0元,导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1500 000元,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因税法规定可以加计扣除50%,导致产生当期差异1050 000元。
(4)属于公益性捐赠,为超过年度利润12%,可全部从税前扣除。
会计与税务不存在差异;
(5)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罚款,不能从税前扣除,600 000元为当期差异;
(6)计提减值准备,导致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800000元。
2010年应交所得税=(50000 000—1500 000+4900 000—1500 000—1050 000+600 000+2800 000)×25%=13562500(元)
2010年递延所得税负债=(1500 000+1500 000)×25%=750 000(元)
2010年递延所得税资产=(4900 000+2800 000)×25%=1925 000(元)
2010年所得税费用=13 562500+750 000—1925 000=12387500(元)
借:所得税费用12 387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 92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 562 500
递延所得税负债750 000
【案例分析题】答案
(一)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按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认的结果如下:
报表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9 200 000 8000 000 (1 200 000 应纳税)
应收账款 8 900 000 8 400 000 ( 500 000 可抵扣)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 800 000 5000 000 ( 800 000 应纳税)
存货 7800 000 8 300 000 ( 500 000可抵扣)
固定资产 15 400 000 17 800 000 ( 2 400 000 可抵扣)
无形资产 5 800 000 7100 000 ( 1 300 000可抵扣)
预计负债 500 000 ( 0 )( 500 000可抵扣)
(二)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按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认的结果如下:
报表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12 500 000 13000 000 ( -500 000 可抵扣)
应收账款 6 8000 000 7 200 000 ( -400 000 可抵扣)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200 000 6500 000 ( 700 000 应纳税)
存货 9800 000 10 900 000 ( -1 100 000可抵扣)
固定资产 16 600 000 18 300 000 ( -1 700 000 可抵扣)
无形资产 4 600 000 6 200 000 ( -1 600 000可抵扣)
其他应付款 500 000 500 000( 0 )
(三)2010年需要调增、调减应税所得的当期差异:
需要调增2010年应税所得的当期差异=850 000×40%+10 000 000×50%+500 000
=5 840 000(元)
需要调减2010年应税所得的当期差异=2 000 000(元)
(四)2010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2010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 000+800 000=1 000 000(元)
2010年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 000 000×25%—278 800=221 200(元)
2010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000+600 000+2 400 000+1 300 000+900 000=5700000(元) 2010年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 700 000×25%—1 246 000=179 000(元)
(五)2010年应交所得税金额:
2010年应交所得税=(82 000 000+5 840 000—2 000 000+5 700 000—1 000 000+5 700
000)×25%=22 635 000(元)
(六)2010年所得税费用:
2010年所得税费用=22 635 000+221 200-179 000—800 000×25%= 22 477 200(元) 2010年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所得税=800 000×25%=200 000(元)
(七)确认2010年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22 477 2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79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2 635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21 200
(八) 2011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编制确认分录。
2011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700 000元。
2011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余额为500 000元。
2011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700 000×25%-500 000=-325 000(元)
2011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 000+400 000+1 100 000+1 700 000+1600000=5300000(元) 2011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为1 425 000元。
2011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 300 000×25%-1 425 000=-100 000(元)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325 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 000(转回100 000×25%)
所得税费用2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