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
风电工程初步设计深度内容规定

附件1: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试行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10年12月北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风电项目设计管理工作,强化项目设计的规范、标准、高效管理,保障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四大控制目标的实现,落实《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风电项目设计管理程序(试行)》的有关要求,明确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工程的建设标准,统一集团公司所属风电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原则及内容,依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相关法律及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集团公司风电项目设计统一增加初步设计阶段。
建设单位应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开展初步设计工作,初步设计的内容、深度应符合本规定要求,初步设计报告由集团公司批准。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三条风力发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适用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国内陆上风电场工程,在国外投资建设的风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单机容量850KW及以上、装机容量为50MW级及以上的并网型风电场工程设计,其他规模和离网型风电场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风电场工程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三章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T5383-2007)《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99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6-2007)《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0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2部分:变电站》(Q/GDW 166.2-2007)第四章设计依据及要求第六条初步设计文件应遵守国家及其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

各有关单位: 风电机组基础具有承受360。方向重复荷载和大偏心受力的
特殊性,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要求高。近年来,国内许多风电场 工程已相继建成发电或正在建设,但涉及风电机组安全的风电机 组基础设计一直没有专门的设计规范,设计中一般借鉴建筑、电 力等行业的相关规范。风电机组与建筑、电力行业建筑物的受力 特点有较大的不同,借鉴其他行业标准,造成风电机组基础设计 有的偏于保守,有的偏不安全,个别已建风电场风电机组基础在 极端工况时甚至出现基础倾倒破坏的情况,经济损失较大。此 外,目前国内许可生产的风电机组制造商或国外风电机组制造商 提供的风电机组基础典型设计方案,局限于风电场某种风况特征 和地质条件,不能适应所有风电场工程。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的 有关要求,我院作为全国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技术归口管理单 位,负责全国风电场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技术管理、监督检查和 成果验收。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下,我院已组织制定了 较为完整的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技术标准体系,并于2007年9 月发布了《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风 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等规范,为风电场工程风电 机组基础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保证风电机组长期安全运
衰503变电站建筑物级别的划分500kv变电站的主要结构主控制楼500kv配电装置结构等500kv变电站的其余结构及小于500kv变电站的所有结裹504防浪堤或防潮堤级别的划分10050裹505围堰级别的划围堰被保护对象使用年限失事后果围堰工程规模级别的工程等别严重影响总工期造成高度lom重大灾害和损失长度10km影响总工期造成较大高度5lom损失长度5lokm对总工期有影响经济高度5m损失较小长度5km建筑物结构安全标准6o1根据风电场工程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破坏后果如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和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风电场工程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分为二级见表6o1
工程竣工总结(乌套海二期风电场工程)

华电乌套海二期300MW风电场工程工程竣工总结一、工程概况内蒙古华电乌套海风电场中心距离克什克腾旗直线距离约100 km,距离赤峰市直线距离约250km。
本项目是内蒙古华电克旗乌套海风电场二期工程,二期设计装机300MW,本标段为第一标段,布置单机容量为2000kW 的风机50台和三标段装机容量1500kW的12台风机,总装机100MW。
本标段工程占地范围约25km2,位于整个二期风场的西侧,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风机基础、箱变基础工程以及风场内施工检修道路工程。
一标段和三标段工程共安装62台风机,风机单机容量为1500kW和2000kW 两种,轮毂高度80m,风轮直径为93m,总装机容量为100MW。
根据《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FD002-2007)之规定,结合本工程单机容量及相应地质条件,确定本工程风机基础的设计级别为1级。
风电场施工检修道路设计标准分两个等级,即环整个风场的主干道以及通向各风机位的次干道,其中主干道分新建道路和改建原有道路,次干道为新建道路。
二、主要完成工程量我公司于2014年06月承揽了华电乌套海二期300MW风电场工程一标段与三标段风机基础的施工任务。
并按合同要求于2014年06月10日进场,06月12日正式开始施工,于2014年12月25日完工,实际工期为195天。
己按合同工期要求达到向建设单位竣工交验。
承包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场内道路修筑、风机基础及箱变基础施工等。
工程主要工程量:风机基础总工程量约为混凝土30000m3,钢筋总量约为2700t,土方挖填工程量约为150000m3(包括道路)。
完成工程共62台风机基础,对应分部共62项;子分部共248项(其中包土方子分部62项,混凝土工程子分部62项,箱变土方子分部工程62项,箱变基础子分部工程62项);分项共677项(其中包括土石方372项,基础620项);检验批共1426项。
三、施工组织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委派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管理水平高的项目经理,由项目部经理选聘技术管理水平高的技术负责人、安全主管、材料主管和工程质量安全员等成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在建设单位正确指导下,现场监理工程师的严格要求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工序施工要求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风电标准规范清单(国电创优)

国电定边黄湾50MW风电工程主要技术规范清单(创优)批准编制宁夏兴电工程监理公司国电定边黄湾50MW风电工程项目监理部2015年9月风电工程主要技术规范清单(国电创优)总目录1综合性标准或文件2风电工程专用标准3电气标准4建筑工程标准5相关材料标准6本工程全部设计、设备、施工、调试的技术文件7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和文件8创优规范和文件9法律、法规、文件10道路工程1综合性标准或文件:1.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 号1.2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建质〔2003〕162 号;1.3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 电建质监〔2005〕52 号;1.4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监督规定(2000)建设部令81号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输变电工程部分)2013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 2013;1.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1.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011版中电联(含通用、火电、水电、风电、输变电、)1.9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 号;1.10 建筑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1.11 电力建设工程土建试验室资质认证管理办法电建质监(2005)56号1.12 测绘资质管理规定 20141.1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60 号;1.14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59 号;1.15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50430-20071.16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93 号1.17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管理规范 GB/T50380-20061.18 工程建设设计企业管理规范 GB/T50379-20061.19 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国测国字[2008]8 号1.20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GB/T50358-20051.21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 146 — 20131.2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 — 20051.23 电力工程调试能力资格管理办法(2013 版)1.24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 号1.25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158号;1.26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1.27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 50319-20131.28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28-2002;1.29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1.30 风力发电企业科技文件与归档整理规范NBT31021-20121.31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范 GB/T 11894—20021.3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1—20021.33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 2006〕 2 号2. 风电工程专用标准2.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 FD001—2007 2.2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安全标准(试行) FD002—20072.3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 FD003—20072.4 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FD004—20072.5 风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 DL/T 5383—20072.6 风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T 5384—20072.7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 /T 5191—20042.8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 20319—20062.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666-20122.10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DL 796-20122.11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T 797-20012.12 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T 5067-19962.13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JB/T 10300-20012.14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 18451.1-20012.15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GB/T 18709-20022.16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18710-20022.17 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 19568-20042.18 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 号2.19 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03]1403 号2.20 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办能源[2005]899 号2.21 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05]1511 号2.22 风电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办法水电规办[2008]001 号2.24 风力发电机组第 2 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19960.2-20052.25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GB/T 20320-20062.26 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 1 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071.1-20032.27 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第 2 部分:试验方法GB/T 19071.2-2003 2.28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GB/T 19072-20102.29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 18451.2-20122.30 风力发电机组电工术语 GB/T 2900.53-20012.31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9069-20032.32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19070-20032.33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 19073-20032.34 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 JB/T 10194-20002.35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 1 部分:技术条件 JB/T 10425.1-20042.36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5.2-20042.37 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 1 部分:技术条件 JB/T 10426.1-20042.38 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6.2-20042.39 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 JB/T 10427-20042.40 风电厂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Z 19963-20112.41风力发电机雷电防护系统技术规范 NB/T31039-20122.42 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NBT 31022-20123.电气标准3.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113.2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063.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3.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20063.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3.6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20143.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4-20143.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与验收规范 GBJl47-903.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8-2010 3.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l49-20103.11 110~75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50233-20143.12 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DL/T 5168-20023.1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L/T 50073.14箱式变电站技术条件 DL/T 537-20023.15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03-19993.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 1 部分:通则 DL/T5161.1-2002第 2 部分:高压电气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2-2002第 3 部分: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3-2002第 4 部分:母线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4-2002第 5 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5-2002第 6 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6-2002第 8 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8-2002第 9 部分:蓄电池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9-2002第 10 部分: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0-2002第 12 部分:低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2-2002第 13 部分:电力变流设备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3-2002第 14 部分: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4-2002第 16 部分: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6-2002第 17 部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DL/T5161.17-20023.17 110kV 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DL/T782-20013.18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网生技[2005]400 号3.19 DLT516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通则)及验收表格(1)2002 3.20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3.2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431-20083.22 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20083.23 35kV-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3.24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4. 建筑工程标准4.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134.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 部分:土建工程 DL/T5210.1-20124.3 110kV-1000kV变电站、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Q/GDW 183-2008 4.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104 —20114.5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4.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4.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 50025- 20044.8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DL/T 5024—20054.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4.10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4.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14.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4.1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4.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4.15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4.1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 -20114.1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_50107-20104.18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 169-20094. 19 钢筋焊接验收规程 JGJ 18— 20124.2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 107—20104.2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4.2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20114.23电力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678-20134.24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02;4.25 砌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03 -20024.26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114.27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JGJ 137 -20014.28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 JGJ/ T17-20084.2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4.30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124.3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9 —20124.3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20014.33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电建质监〔2004〕18 号4.34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2005)建设部令141号4.3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4.3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4.37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J 135-904.3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4.39 桩基施工规范4.40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4.41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4.4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4.43 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GB/T16823.3-20104.44 钢结构施工规范GB50755-20124.45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1228-20064.46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GB1229-20064.47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垫片GB1230-20064.4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垫片技术条件GB1231-2006 4.4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GB50496-20094.50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建(2000)211号4.51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1-20124.52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JGJ/T225-20104.53建设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54建设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4.55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666-20114.5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范JGJ145-20134.57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4.58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一部分土建结构工程DL519+0.1-20124.59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4.6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4.6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4.62 建筑室内吊顶工程技术规程CECS255-20054.63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26-20004.64 建筑工程饰面砖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4.65 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4.66 建筑外墙外保温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20124.67 金属石材幕墙技术规程JGJ133-20014.68 建筑门窗规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05-20104.69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4.70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4.71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20074.71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20074.7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4.7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1-20024.7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5.相关材料标准5. 1 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 JGJ/T 226-20085. 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1-20085. 3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 1499.2-2007 5. 4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3 部分: 钢筋焊接网 GB 1499.3-2002 5. 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 - 20095. 6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63 -20065. 7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试验方法 JGJ 52-20065. 8 建筑用砂 GB/T14684-20115. 9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115. 1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1596-20055. 11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 146-19905. 12 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JGJ/T238-20115. 13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5. 14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 -20085. 15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135. 16 混凝土泵送剂 JC 473-20015. 17 混凝土防冻剂 JC 475-20045. 18 混凝土膨胀剂 GB23439-20095. 19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 474-20085. 20 预拌混凝土GB14902-20125.21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GB/T50488-20085.22 水泥基灌浆材料 JC/T 986 —20055.23 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 JG/T 224 -20075.24 钢结构防火涂料 GB 14907 -20025.25 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 DL/T5349-20076 本工程全部设计、设备、施工、调试的技术文件6.1 风电机组安装调试工程验收文件6.1.1 风电机组技术说明书;6.1.2 风电机组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6.1.3 风电机组塔架及其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技术要求。
风电相关书籍

序号书名单价内容简介风力发电技术丛书--风力机设计、制造与运行¥58.00 本书是《风力发电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
本书介绍了风和风能的基本知识及各种风能发电技术,详细介绍了风轮机设计、设计优化、风轮机动态分析和风轮机安全性设计及风轮机的数值模型和数值计算技术,风轮叶片和各主要部件轮毂、齿轮箱、变桨距、增速箱、发电机、机舱、塔架和基础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以及风力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故障分析和故障诊断技术。
还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的风力机,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本书是一本有关风能发电的技术参考书,适合从事风能发电产品设计、制造和风电场风力机运行的工程师、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设计院风电场工程设计参考使用,也适合高等院校热物理和动力专业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对想了解风能发电的读者也是一本极好的科技读物。
目录第1章风和风电场的特性1.1 风和风的特性1.1.1 风的形成和分类1.1.2 风速与风向1.1.3 风速特性和风能“玫瑰”图1.1.4 环境对风速的影响1.2 风能和风能密度1.2.1 风能1.2.2 风能密度1.2.3 风能密度计算方法1.3 风电场特性和风电场设计原则1.3.1 风电场特性资料1.3.2 风电场设计原则1.4 风电场优化设计1.4.1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显示全部信息在线试读部分章节第1章风和风电场的特性风是由于太阳辐射不均匀加热地球表面造成的。
温度不均匀的地球表面使大气层空气温度不均匀,导致大气层中空气的压力分布不均匀。
空气在不均匀压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就形成风。
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称为风能,因此,风能本质上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风速和风向是风特性的两个最重要参数。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北方吹来的风称为北风。
实际的风速是随时间在不断变化的量,因此风速一般用瞬时风速和平均风速来描述。
瞬时风速是短时间发生的实际风速,也称有效风速。
平均风速是一段较长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风机基础施工方案

葛洲坝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盐边县红格大面山风电场项目部风机基础施工方案风机基础施工方案目录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 -1.1 工程概况- 1 -1.2 主要工程量和工期- 1 -1。
3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 1 -1。
4 人员配置- 2 -2 编制依据-3 -3 施工程序、方法- 3 -3。
1施工方案:- 3 -3。
2施工顺序- 3 -3.3施工方法和内容- 3 -4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的预防- 15 -4.1质量标准- 15 -4.2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5 -4。
3质量通病及预防- 15 -5施工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5。
1 施工用电的安全要求- 16 -5.2 环境条件- 18 -5.3消防管理- 19 -5。
4应急预案- 19 -附件:大体积测温平面及竖向布置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
1 工程概况大面山二期风电场工程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与和爱乡境内的山脊地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1°56′13″~102°02′44″、北纬26°27’22"~26°32'20"之间。
场址分为东、西两个片区,东片区为一高台地,西部为一条近似南北走向的主山脊及支脉山脊构成。
场址布机区域海拔在1680m~2600m之间,场址区涉及总面积约为29.3km2,其中东片区6。
8km2,西片区22.5km2.场址西北面为盐边县城,直线距离约21km,西面为红格镇所在地,直线距离约2。
7km。
该工程分两个施工标段,本标段为施工一标段。
涉及的风机机位包括:1#~13#风机、24#~35#风机;涉及风机的风机安装平台、风机基础、箱式变压器基础土建、箱变的安装(含接地连接及基础与箱变的封堵,含箱变的调试及试验)、风机至箱变动力电缆的敷设等,风机及箱变接地系统;风机吊装、塔筒(包括塔筒整套设备及所有附件)吊装及风机调试配合、验收及协调等;220千伏升压站主变基础土建、电缆沟土建、升压站内SVG室及构筑物土建、接地、主变消防系统(固定式水喷雾、合成型泡沫喷雾或排油注氮灭火装置)的采购及安装调试等.本期基础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C35、垫层C15.1.2 主要工程量和工期1.2。
强条实施细则

工程监理证书等级:甲级编号:E143002762 水建监字第19880088 号建[水电]监资字第(01-101号)云南丘北大龙山风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监理实施细则大龙山风电场工程监理部2014 年12 月批准:校核:编写:《云南丘北大龙山风电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目录1 总则 (2)2 编制目的 (2)3 编制依据及引用规程规范 (2)4 组织机构及职责 (5)4.1 成立“强条”实施组织机构 (5)4.2 “强条”实施组织机构职责: (5)5 培训与宣贯 (6)6 工作流程 (8)7 检查方法和措施 (9)7.1 检查方式 (9)7.2 主要检查内容 (9)7.3 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9)8 附表 (9)1 总则1. 为规范大龙山风电场工程建设行为,确保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2. 本细则所称强制性条文,包括国家现行有效的直接涉及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大唐集团公司要求强制执行的有关条文,且适用于最新版本。
3. 凡大龙山风电场工程范围内的各类基建项目的建设,均应遵守本细则。
2 编制目的为了在工程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条”),提高参加工程建设人员的质量、安全、环保意识,强化执行“强条”的力度,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行为,实现“达标投产”、“创优质工程”的目标,特编制本细则。
3 编制依据及引用规程规范3.1 《云南丘北大龙山风电场工程监理规划》;3.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 号);3.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 号);3.4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 号);3.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 年版);3.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1 年版)3.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2011年版)3.8 《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3.9 《110 ~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3.10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 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 );3.11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 / GDW248 - 2008);3.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T 796-2012 )3.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2010)3.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8-2010)3.1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3.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2010)3.1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3.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92)3.1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3.2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3.2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3.2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3.2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 33-2012)3.2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25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3.2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3.2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3.2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3.29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FD 002-2007)3.30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 003-2007)3.31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GB 18451.1-2001)3.32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GB/T 20319-2006)3.33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 5191-2004)3.34 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工程变更文件;4 组织机构及职责4.1 成立“强条”实施组织机构为了保证本工程“强条”执行、检查到位,落实各级监理人员检查责任,成立“强条”实施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检查实施工作。
实例探讨风电场风机基础设计

实例探讨风电场风机基础设计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属于无污染能源。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国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手段。
与其他能源相比,风能具有可再生、无污染、储量充足、前景广阔等优势,对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风力发电机基础是风电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塔筒与其上部风机叶轮提供坚实的基础。
风机基础形式根据风电场所处的场地地质条件不同而各异。
本文结合黑龙江省某风电场的风机基础对风机基础结构设计进行简单的说明。
1注意问题1.1指导规范风机基础具有大偏心受力的特性,这决定了风机基础设计不同于普通工民建基础的设计,早期国内主要参照国外设计经验以及《高耸结构设计规范》,近几年,随着国内风电行业兴起,大量风电场开始建设,我国也于2007年发布了《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FD003-2007),这也是我国风电基础设计的主要指导规范。
1.2地质条件风电场相比于普通工民建的占地面积巨大,所建设的场址大部分又处于山区、丘陵等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每台风机的地质情况也不同,因此地勘报告要对每台风机所处位置给出详细地层参数。
如果地质条件的变化不显著,则以最不利地质条件为准设计风场的所有风机基础;如果每台风机基础所处地质条件差异巨大,则需要单独考虑设计或者分组考虑设计不同的基础以适用不同的地质条件。
1.3计算控制标准风机基础主要分为桩基础和扩展基础。
扩展基础的控制标准主要是基础底面脱开面积比、地基承载力、基础抗冲切承载力、基础沉降值、基础倾斜率、基础配筋率、混凝土裂缝、钢筋与混凝土的疲劳强度;桩基础的控制标准主要包括基桩平均竖向力、桩基最大轴向力、单桩竖向承载力、抗拔桩基承载力、单桩桩身弯矩。
2场区地质条件风电场地质条件是风机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
本文所介绍的风电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的高漫滩,地势平坦,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D 002—2007 编制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中固承叫韶屯士姣缸
www.waterpub.tom.cn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 设计安全标准(试行)》的通知
风电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073 0002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风电建设前期工作
2
3基本规定
3.0.1风电场工程的主要土建建(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和设 计基准期应采用50年。 3.0.2风电场工程塔架基础、变电站的结构设计,应根据GB 50153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3.0.3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设计应符合GB/T 18451.1的规定。
3
4术语和定义
4.0.1风电场工程 由一批风力发电机组或风力发电机组群组成的电站。包括风
表5.0.5确定。
衰5.0.3变电站建筑物级别的划分
l级别
建
筑
物
I, lz
500kV变电站的主要结构(主控制楼、500kv配电装置结构等) 500kv变电站的其余结构及小于500kV变电站的所有结构
裹5.0.4防浪堤(或防潮堤}级别的划分
I 被防护对象的洪水设计标准
I
100
50
I
[重现期(年)]
l
防浪堤(或防潮堤)的级别
风电标委(20073 0005号
各有关单位: 风电机组基础具有承受360。方向重复荷载和大偏心受力的
特殊性,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要求高。近年来,国内许多风电场 工程已相继建成发电或正在建设,但涉及风电机组安全的风电机 组基础设计一直没有专门的设计规范,设计中一般借鉴建筑、电 力等行业的相关规范。风电机组与建筑、电力行业建筑物的受力 特点有较大的不同,借鉴其他行业标准,造成风电机组基础设计 有的偏于保守,有的偏不安全,个别已建风电场风电机组基础在 极端工况时甚至出现基础倾倒破坏的情况,经济损失较大。此 外,目前国内许可生产的风电机组制造商或国外风电机组制造商 提供的风电机组基础典型设计方案,局限于风电场某种风况特征 和地质条件,不能适应所有风电场工程。
行,各在建或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风电场工程均应按上述技术规 范进行风电机组基础设计。为消除已建风电场工程可能存在的安 全隐患,建议各项目单位组织有关技术设计单位对已建成的风电 机组基础进行全面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风电机组 基础,应采取可靠的加固处理措施。
二oo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刖
蟊
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 为全国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的技术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全国风电 场前期工作的技术管理、监督检查和成果验收。为促进我国风电 场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 下,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年来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风电场工程 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规定,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风电场前 期工作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本标准为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一般建筑物
严重
6.o.2风电场工程变电站建筑物级别与结构安全等级的关系 见表6.o.2。
表6.o.2风电场工程变电站建筑物级别与结构安全等级关系表
结构安争等级 一级
变电站建筑物级别 1级
二级
2级
6.o.3风电场工程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一级、二级的结构重要 性系数分别取1.1和1.0。 6.o.4风电场工程塔架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FD 003—2007《风 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的规定。 6.0.5风电场工程变电站结构设计应符合NDGJ 96的规定。 6.0.6当风电场工程需修建永久防浪堤(或防潮堤)时,堤防 工程设计应符合GB 50286的规定。 6.0.7围堰工程设计应符合SDJ 338—89的规定。
7
7洪(潮)水设计标准·
oo
8抗震设计标准………· 9安全超高……………-一
i
条文说明…………………
1范
围
1·0·1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工程的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划分 的技术指标,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标准、洪水设计标准、抗震 设计标准、安全超高等。 1·o·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大、中、小型陆上风电场工程,涉 及到风电场工程的塔架基础、变电站、综合楼及其附属建筑物等 土建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和已建工程的改(扩)建、安全定检, 参照本标准执行。
7.0.3沿海区以及潮汐河口段塔架基础的潮水设计标准为重现
期50年。对1级塔架基础,若设计潮水位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潮 水位时,应采用历史最高潮水位校核电气设备的安装高程。 7.0.4变电站的洪(潮)水设计标准,应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等 级,按表7.0.4确定。
裹7.0.4变电站洪(潮)水设计标准
电压等级(kv)
的有关要求,我院负责全国风电建设前期工作技术管理、监督检 查和成果验收。为了规范和指导全国风电场工程设计,结合风电 场工程的特点,我院组织编制了《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 全标准(试行)》,即日起发布试行。试行中如有问题,请函告水 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二oo七年九月七日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关于开展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 基础设计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7
7洪(潮)水设计标准
7.0.1风电场工程建筑物应根据工程所处位置,分别确定山区、 丘陵区和平原(湖滨)区洪水设计标准以及沿海区潮水设计标准。 7.0.2山区、丘陵区和平原(湖滨)区塔架基础的洪水设计标 准,应根据塔架地基基础的级别,按表7.0.2确定。
表7.0.2山区、丘陵区和平原(湖滨)区塔架基础的洪水设计标准
6
6建筑物结构安全标准
6.o.1根据风电场工程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破坏后果(如 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和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 性,风电场工程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分为二级,见表6.o.1。
表6.o.1风电场工程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
结构安全等级
建筑物重要性
建筑物破坏后果
一级
重要的建筑物
很严重
二级
FD
风电场工程技术标准
FD 002—2007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 及设计安全标准
(试行)
Classification and design safety standard
of windpower projects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风电场工程技术标准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 及设计安全标准
(试行)
Classification and design safety standard
本标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出、归口和负责解释。 本标准编制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雪 党林才 苏丽群钟廷英
李岳军常作维吴亚军娄慧英 周娥娜
目
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基本规定……………· 4术语和定义…………-
i
5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6建筑物结构安全标准·
1
2
裹5.0.5围堰级别的划分
围堰 被保护对象 级别 的工程等别
失事后果
使用年限 (年)
严重影响总工期,造成
I
>3
重大灾害和损失
Ⅱ、Ⅲ
影响总工期,造成较大 损失
l~3
5
Ⅳ
对总工期有影响,经济
<1
损失较小
注:表中4项指标中,当有3项满足时即达到该级别。
围堰工程规模
高度>lOm或 长度>10km 高度5~lOm或 长度5~lOkm 高度<5m且 长度(5km
表8.0.3变电站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
不同电压 等级的 变电站
330kV及 以上的 变电站
220kV及 以下的 变电站
主要建(构)筑物
主控制 楼(室)
屋内配电 装置
楼(室)
继电 器室
屋外配 电装置 构、支架
乙
乙
乙
乙
丙
丙
丙
丙
其他主要 建(构)
筑物
次要 建(构)
筑物
丙
丁
丙
丁
-
8.0.4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应符合下列 要求: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管理的 有关要求,我院作为全国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技术归口管理单 位,负责全国风电场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技术管理、监督检查和 成果验收。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下,我院已组织制定了 较为完整的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技术标准体系,并于2007年9 月发布了《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试行)》、《风 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等规范,为风电场工程风电 机组基础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保证风电机组长期安全运
围堰级别
3
I
土
石
l
混凝土、浆砌石及其他
单位:年(重现期)
10 3
8
8抗震设计标准
8.0.1塔架基础和变电站应根据其重要性及影响、地震破坏造 成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分别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8.0.2塔架基础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8.0.3变电站的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其电压等级和建(构)筑物 的重要性,按表8.0.3确定。
1乙类建(构)筑物,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 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 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 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裹5.0.2机组塔架地基基础设计级别的捌分
级别
单机容量、轮毂高度和地基类型
单机容量太于1.5MW 轮毂高度大于80m 复杂地质条件或软土地基
2
介于1缀、3级之闻的塔架地基基础
单机容量小于0.75MW 轮救高度小于60m 地质条件简单的岩土地基
注1:地基基础设计级别按表中指标分属不同级别时,按最高级别确定。 注2:对1级地基基础,当地基条件较好时,经论证设计级别可降低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