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示范文本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60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正式版)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电流伤害事故,是电流的能量直接作用于人体而造成人体组织的损伤。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是电气事故中最为主要的事故之一。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闪击方点或电弧波及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或其他导体构成回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1. 电击发生电击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危及人的生命。
电击致伤的部位主要在人体内部,是人体触电所致,它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或间接接触电击。
电击时最危险的触电伤害。
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于电及所致。
电击的主要特征是在人体外表没有明显的伤害,有时甚至找不到电击人体的痕迹;触电电流较小;加在人体的电压不大;电流流经人体的时间较长。
根据电击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和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可将触电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类型。
2. 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指的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于人体的有害作用,如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乃至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途径、种类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和电流大小与通电时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电流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也不同。
对于工频电流,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人体呈现的不同反应,可将电流划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
①感知电流就是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
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抖和轻微刺痛。
经验表明,一般成年男性为 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
②摆脱电流是指人体触电以后能够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
成年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为16mA,成年女性约为10.5mA,儿童的摆脱电流比成年人要小。
应当指出,摆脱电流的能力是随着触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的。
这就是说,一旦触电后不能摆脱电源时,后果将是比较严重的。
③致命电流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人的生命的最小电流。
电击致死是电流引起的心室颤动造成的。
故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就是致命电流。
100mA为致命电流。
(2)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愈长,造成电击伤害的危险程度就愈大。
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约有0.1s的间隙,这0.1s 的间隙期对电流特别敏感,通电时间愈长,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重合而引起电击;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阻因紧张出汗等因素而降低电阻,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可引起电击。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或使心脏停止跳动,造成血液循环中断,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均可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
一般从手到脚的途径最危险,其次是从手到手,从脚到脚的途径虽然伤害程度较轻,但在摔倒后,能够造成电流通过全身的严重情况。
(4)电流种类直流电、高频电流对人体都有伤害作用,但其伤害程度一般较25~300Hz的交流电轻。
电流可以治病

电流可以治病1、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治疗后皮肤发红。
有人测定在治疗后15min皮肤温度增高。
血液循环量能增加140%,可持续30min以上。
这是因为:①电流促使皮肤释放组胺,直接或间接地扩张小动脉。
组胺还作用于毛细血管,使内皮细胞加宽,通透性增加。
已证实在治疗后,阴极下皮肤组胺含量超过对照组近1倍,阳极下亦有升高。
②电流电解致蛋白质分解成血管活性肽,亦有扩张血管作用。
③剌激感觉神经末梢经突触反射性地扩张血管。
2、改变组织含水量:电流作用下人体蛋白胶体溶液同时出现电泳和电渗现象。
3、改善局部营养和代谢:电流能改善组织的营养和代谢,能改善血液循环,使组织细胞胞膜疏松通透性增加,所以各种物质交换加快。
4,抗菌作用:抑制细菌生长已为很多实验所证实,因为它能改善浅层组织的循环和营养,提高抵抗力,电极下的酸碱产物能直接抑制细菌生长。
5,对静脉血栓的影响:电流有溶栓和使血管再通的作用,电流治疗后成纤维细胞增殖,伸入血凝块中,使血栓机化,体积缩小,离开阳极,退向阴极侧,血管再通。
应用电流较大,时间较长。
6,促进骨折愈合:电流阴极有促进骨折愈合的功能。
长期骨不连接达10年之久的病人,经阴极电流治疗后其愈合率达83,7%。
电流能使骨内膜增殖,髓腔内组织化生骨化,软骨内骨化,线粒体聚集和释放钙盐等,与正常骨的生长发育相同。
由于电场引力,阴极下吸引钙离子增多,而氧张力低,同时阴极加强了骨折处的压电效应的负电性。
这都有利于骨痂的形成。
治疗应在骨折后一周开始为好。
7,对神经兴奋性的影响:在电流作用时神经兴奋性可发生以下变化:①阳极下兴奋性降低——阳极电紧张;②阴极下兴奋性升高——阴极电紧张;③长时间或大电流作用时,阴极下兴奋性亦降低——阴极抑制。
8,电流的抗肿瘤作用:电流产生的酸碱变化可使肿瘤组织变性坏死、分解。
国内外都曾有人将电流进行动物肿瘤的治疗实验,并用于治疗深浅部局部癌获得较好效果。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触电急救(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36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触电急救(正式版)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触电急救(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低压触电事故,在各用电部门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患者往往迅即进入“假死”状态(心跳、呼吸停止),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
所以系统地分析影响触电危险程序的因素,熟练掌握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触电者的现场急救,一是要争分夺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当,三是医生诊断为死亡之前,救治必须坚持不间断地进行。
1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触电的危险程度同很多因素有关:①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②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③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途径;④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⑤人体电阻的高低。
其中,以电流的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短为主要因素。
1.1通过人体的电流量对电击伤害的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就越大。
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①感知电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电流通过人体后,能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造成机械性损伤。
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引起一系列急骤的病理变化,使机体遭受严重的损害。
特别是电流流经心脏,对心脏的损害极为严重。
极小的电流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导致死亡。
电击伤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种类、大小、途径、接触部位。
持续时间、人体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等都有关系。
1、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影响也越大;因此接触的电压越高,对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
电流通过人体所产生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与电流强度成正比关系。
几十微安的电流可以丝毫感觉不到,而几十毫安的电流可引起生命危险。
从欧姆定律可知,当人体触及较高电压的带电体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也较大,因而受到的损伤也就严重。
一般将36伏的以下的电压作为安全电压,但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即使接触36伏的电源也有生命危险,所以在这种场所,要用12伏安全电压或更低的电压。
2、交流电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比直流电大,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对人体影响也不同。
人体对工频交流电要比直流电敏感得多、接触直流电时,其强度250毫安有时也不引起特殊的拐伤,而接触50赫交流电时只要有5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如持续数十秒,便可引起心脏心室纤维性颤动,而导致死亡。
(表1)交流电中28~300赫的电流对人体损害最大,极易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20000赫以上的交流电流对人体影响较小,故可用来作为理疗之用。
我们平时采用的工频交流电源为50赫,以设计电气设备角度考虑是比较合理的,然而50赫的电流对人体损害是较严重的,故一定要提高警惕,搞好安全用电工作。
3、电流持续时间与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通电时间短,对机体的影响小,通电时间长,对机体损伤就大,危险性也增大。
特别是电流持续流过人体的时间超过人的心脏搏协周期时,这对心脏的威胁很大,极易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
表2是毕格麦亚(G.Biegelmeier)分析研究所得的数据,显示了通电时间不同对人本的损伤明显不同,在零和从A1和A3的电流范围内,一般可以认为不致产生后遗症的区域。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是指电子流动的过程,是电子运动的载体。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电流,如家用电器、电脑、手机和各种设备中的电源,电力线路等。
但是,电流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电流的分类电流的分类主要有直流电和交流电。
直流电只能流动向一个方向,而交流电则会周期性地变换方向。
在家庭用电中我们常用的是220VAC的交流电,而在电子产品中常用的是较小的直流电(例如5V DC),我们通过插座或者用适配器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电给各种电子器件。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当人类身体接触到电流时,电流会通过人体,如果电流过小,我们几乎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如果电流变得足够大,它就可以引起人体许多不适。
接触到电流的影响因人而异,因为我们的身体构成和生理状态会影响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和方式。
电击人体接触到电流时,如果电流强度足够大,就会造成电击。
患者可能会感到针刺、刺痛或灼热的感觉,这些症状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
严重的电击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心脏停搏等严重后果。
烧伤当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量,如果电流强度足够大,就会在身体组织内部产生热量,并导致组织损伤,即电烧伤。
肌肉抽搐电击会对身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肌肉抽搐。
抽搐通常发生在电击之后,持续一段时间。
意外死亡当电流通过人体时,如果电流强度足够大,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最终导致意外死亡。
电流对人体的安全阈值电流受到流经身体部位的电阻限制,不同的身体部位电阻率不同,因此,电流通过不同的身体部位时,其危害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对于家庭用电的220V电压,电流超过10mA即有危险,并且当电流大于30mA时,常常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
如果穿戴安全鞋、背带和手套,可以减少电流通过身体的危险。
这些装备可以使电流流过身体而不会穿过,从而保护人体免受电流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防范措施安全用电家庭用电非常普遍,但是使用不当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电流的人体效应

5-30
30-50
数秒至数分 钟 短于心率 长于心率 短于心率
心跳不规则、昏迷、强烈痉 挛,心室颤动 强烈冲击但无心室颤动 昏迷、心室颤动,接触部分 有电流通过的痕迹 心室颤动、昏迷,有痕迹
50数百
超过 数百
长于心率
心脏停止跳动,昏迷,可能 致命
2)电流持续时间
t↑ t↑ t↑ t↑ → → → → 吸收电能↑ → 伤害↑ 电流重合心脏易损(激)期,危险↑ 人体电阻↓→ 人体电流↑ → 伤害↑ 中枢神经反射↑ → 危险↑
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 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 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小的环境下,安全 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 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 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 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 上保障人身安全。
1)电流强度
名称 定义 成年男性 1.1 5.2 略大于 感知电 流 成年女性 0.7 3.5 略大于感知电 流
电 流 大 小 与 伤 害 程 度
感知电 流 反应电 流
有感觉的最小电流, 工频 如轻微针刺,发麻。 直流 引起以外的不由自 动反应的最小电流
摆脱电 流
室颤电 流
能够自主地摆脱电 源的最小电流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说明: 电死人的关键是电流的大小。
脱毛衣时发出的火花电压达几万伏,但没有形成持续电流,所以不会电死人
[思考]鸟儿落在电线上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么不会触电?
RAB=0
第七章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基本安全常识

1.人工呼吸急救法
图7- 6 心脏胸外挤压法 a)向下挤压 b)迅速放松
第三节
安全用电措施
一、安全用电制度措施
1.安全教育 2.建立和健全电气操作制度
2.建立和健全电气操作制度
1)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定期检查、校 验。 2)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照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 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 3)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严格遵守停电操作的相关规定, 操作前做好防止突然送电的各项安全措施。 4)安装高压油开关、断路器等有返回弹簧的开关设备时,应将开关 置于断开位置。 5)电力传动装置系统及高低压各型开关调试时,应将有关的开关手 柄取下或锁上,悬挂标识牌,防止误合闸。 6)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 零,同一供电网不许有的接地和有的接零。
3.电气防爆措施
6.简述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挤压心脏法的步骤和要领。 7.什么是避雷器?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8.电气火灾的预防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7章
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基本安全常识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电流 通过成年男性人体的平均电流为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时,
人会有麻木感;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电流,成年男性平均约为16m A(成年女性约为10.5mA);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电流引起的心 室颤动,人的最小室颤电流约为50mA,室颤电流也被称为致命电流,会 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2)流经人体途径 电流直接通过心脏最危险,有可能导致死亡;电流通 过脑部中枢神经,会引起神经失调,严重的也可能致死;电流通过脊髓, 可能会导致半截肢体瘫痪。 (3)持续时间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人体受到的伤害就 越严重。 (4)电流频率 频率在25~300Hz的电流最容易导致生命危险,其中40~60 Hz交流电对人危害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8080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示范
文本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指的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于人体的有害作用,如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乃至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途径、种类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和电流大小与通电时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电流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也不同。
对于工频电流,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人体呈现的不同反应,可将电流划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
①感知电流就是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
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抖和轻微刺痛。
经验表明,一般成年男性为1.1mA,成年女性约为
0.7mA。
②摆脱电流是指人体触电以后能够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
成年男性的平均摆脱电流为16mA,成年女性约为10.5mA,儿童的摆脱电流比成年人要小。
应当指出,摆脱电流的能力是随着触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的。
这就是说,一旦触电后不能摆脱电源时,后果将是比较严重的。
③致命电流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人的生命的最小电流。
电击致死是电流引起的心室颤动造成的。
故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就是致命电流。
100mA 为致命电流。
(2)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愈长,造成电击伤害的危险程度就愈大。
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约有0.1s的间隙,这0.1s的间隙期对电流特别敏感,通电时间愈长,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重合而引起电击;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阻因紧张出汗等因素而降低电阻,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可引起电击。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或使心脏停止跳动,造成血液循环中断,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均可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截瘫。
一般从手到脚的途径最危险,其次是从手到手,从脚到脚的途径虽然伤害程度较轻,但在摔倒后,能够造成电流通过全身的严重情况。
(4)电流种类直流电、高频电流对人体都有伤害作用,但其伤害程度一般较25~300Hz的交流
电轻。
直流电的最小感知电流,对于男性约为
5.2mA,女性约为3.5mA;平均摆脱电流,对于男性约为76mA,女性约为51mA。
高频电流的电流频率不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
通常采用的工频电流,对于设计电气设备比较经济合理,但从安全角度看,这种电流对人体最为危险。
随着频率偏离这个范围,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减小,如频率在1000Hz以上,伤害程度明显减轻。
但应指出,高压高频电流的危险性还是大的。
如6~10kV、500kHz 的强力设备也有电击致死的危险。
(5)电压在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愈高,则通过人体的电流就愈大,电击的危险性就增加。
人触及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一般为36V,在潮湿及罐塔设备容器内行灯安全电压为12V。
(6)人体状况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对于触电伤害的程度是不同的。
患有心脏病、结核病、精神病、内分泌器官疾病及酒醉的人,触电引起的伤害程度更加严重。
在带电体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触电时人体电阻愈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小,危险程度也愈小。
反之,危险程度增加。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为10~100kΩ,人体的电阻不是一个固定值。
如皮肤角质有损伤,皮肤处于潮湿或带有导电性粉尘时,人的电阻就会下降到1kΩ以下(人体体内电阻约在500Ω左右),人体触及带电体的面积愈大,接触愈紧密,则电阻愈小,危险程度也增加。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