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的简介及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血吸虫病

简称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导致的疾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建国后被一度扑灭。现又有抬头趋势。

目录

疾病名称

疾病分类

疾病概述

疾病描述

病原学

症状体征

(一)急性血吸虫病

(二)慢性血吸虫病

(三)晚期血吸虫病

(四)异位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一)地理分布

(二)流行环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1 结肠

2 肝

3 脾

4 异位损害

并发症

诊断

治疗方案

疾病预防

用药安全

展开

疾病名称

疾病分类

疾病概述

疾病描述

病原学

症状体征

(一)急性血吸虫病

(二)慢性血吸虫病

(三)晚期血吸虫病

(四)异位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一)地理分布

(二)流行环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1 结肠

2 肝

3 脾

4 异位损害

并发症

诊断

治疗方案

疾病预防

用药安全

展开

疾病名称

日本血吸虫病

【拉丁学名】

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

疾病分类

感染科

疾病概述

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籍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肠道和肝脏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急性期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痛、腹泻、便血等,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或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晚期表现主要与肝脏门静脉周围纤维化有关,临床上有巨脾、腹水等。有时可发生血吸虫病异位损伤。本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和保虫宿主。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和接触疫水是本病传播的三个重要环节。

治疗:病原治疗:吡喹酮;对症治疗。

预后:急性和慢性早期患者接受病原治疗后,绝大多数症状消失,体重、体力明显增进和恢复,并可长期保持健康状态。侏儒症患者治疗后常能恢复生长发育,获得生育能力。晚期患者有高度顽固性腹水、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肝性脑病以及并发结肠癌者预后较差。

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编辑本段疾病描述

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肉牙肿。急性期病人有发热肝肿大与压痛,腹泻或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免刑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症,巨脾与腹水。

编辑本段病原学

成虫:雌雄异体,雄虫大小为(10-22)mm×(0.5-0.55)mm,雌虫细长,大小为(12-28)mm×(0.1-0.3)mm。成虫在血管内交配产卵,一条雌虫每日课产卵的1000个左右。

虫卵:成熟虫卵呈椭圆形或类圆形,淡黄色,大小平均为82μm×62μm,内含一毛蚴。卵壳无卵盖,侧位有一逗点状棘突。

日本血吸虫生活始中,人是终末宿主,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除人外,尚有牛、

猪、羊、狗、猫等41种哺乳动物可以作为它的保虫宿主。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由于感染的程度、时间、部位和病程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我国现将血吸虫病分以下四型。

(一)急性血吸虫病

发生于夏秋季,以7—9月为常见。男性青壮年与儿童居多。患者常有明显疫水接触史,数捕鱼、摸蟹、游泳等。常为初次重度感染。约半数患者在尾蚴侵入部位出现蚤咬样红色皮损,2—3d内自行消退。从未有侵入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潜伏期长短不一,80% 患者为30—60d 而,平均40d。感染重则潜伏期短,感染轻则潜伏期长。

1、发热患者均有发热。热度高低及期限与感染成正比,轻症发热数天,一般2—3周,重可前沿数月。热型以间歇型、弛张型为多见,早晚波动很大,温差可相差5左右。一般发热前少有寒颤。高热时偶有烦躁不安等中毒症状,热退后感觉良好。重症可有缓脉,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甚至死亡。

2、过敏反应除皮炎外还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出血性紫癜,支气管哮喘等均可能发生。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3、消化系统症状发热期间,多伴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轻微腹痛,腹泻、呕吐等。腹泻一般每日3—5次,个别可达10余次,初为稀水便,继则出现脓血、粘液、粪检易找到虫卵,孵化阳性率高。热退后腹泻次数减少。危重患者可出现高度腹胀、腹水、腹膜刺激。经治疗退热后6—8周,上述症状可显著改善或消失。

4、肝脾肿大90%以上患者肝大伴压痛,左叶肝大较显著。半数病人轻度脾大。

5、其他半数以上病人有咳嗽、气喘、胸痛。危重病人咳嗽较重、咳血痰,并有胸闷、气促等。呼吸系统多在感染后两周内出现。性外重症病人可出现神志淡漠、心肌受损、重度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严重毒血症表现。亦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急性血吸虫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经杀虫治疗后,患者常迅速痊愈。如不治疗,则可发展为慢性甚或晚期血吸虫病。(二)慢性血吸虫病

在流行区占绝大多数。在急性症状消退而未经治疗或疫区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部分免疫力者,病程经过半年以上,称慢性血吸虫病。临床必须无隐匿型间质性肝炎或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为主。

1、无症状型轻型感染者大多无症状,仅粪便检查中发现虫卵,或体检时发现肝大,B 超检查可呈网络样改变。

2、有症状型主要表现为血吸虫性肉牙肿肝病和结肠炎。两者可同时出现在一患者身上,亦可仅以一种表现为主。最常见症状为慢性腹泻,脓血粘液便,这些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愈,病程长者可出现肠梗阻,贫血、消瘦体力下降等。重者可有内分泌紊乱,性欲减退,女性有月经紊乱,不孕等早期肝大、表现光滑,质中等硬。随病程延长进入肝硬化阶段肝大,质硬,表面不平,有结节。脾脏逐渐增大,超过肝脏。下腹部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痞快,系增后的结肠系膜,大网膜和肿大的淋巴结,因虫卵沉积引起的纤维化,粘连缚结所致。(三)晚期血吸虫病

反复或大量感染染血吸虫尾蚴后,未经抗病原治疗,虫卵损害肝较重,发展成肝硬化,有门静脉高压,脾显著肿大和临床并发症。病程多在5—15年以上。儿童常有生长发育障碍。根据患者受累脏器病变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4型。统一病人可具有二、三个型的主要表现。

1、巨脾型是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主要表现,约70%。脾进行性肿大,下缘可达盆腔,表面光滑,质坚硬,可有压痛,经常伴有脾功能亢进政。肝因硬化逐渐缩小,有时尚可触及。因门脉高压,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易诱发腹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