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织的研究现状
网络现状分析报告

网络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网络作为现代社会通信的重要手段,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当前网络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估网络的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网络覆盖范围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覆盖已经非常广泛。
据统计,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0%以上。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让更多的人能够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然而,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地区存在网络覆盖不足的情况。
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网络的覆盖率相对较低。
对于这些地区,需要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范围。
3. 网络速度与稳定性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对于用户体验来说非常重要。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网络速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据统计,韩国和新加坡的平均互联网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网络速度缓慢和不稳定的问题。
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提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各地建设高效的网络设备和光纤网络。
其次,需要进行网络优化,提升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响应时间。
此外,还需要加强网路维护和管理,及时处理网络故障和故障。
4. 网络安全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网络黑客、数据泄露、勒索软件等威胁越来越多,给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用户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软件等。
其次,网络服务提供商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保护,加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同时,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惩治。
5.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是当前网络发展的热点领域。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采用云计算服务,将数据存储和计算移入云端。
同时,大数据的兴起也给了企业和研究机构更多的机会,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信息化的加速推进,互联网行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市场规模与用户数量互联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市场规模巨大,并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1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9.2万亿美元。
同时,互联网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截至2020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0亿,占据全球人口的67%。
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和用户数量的增加,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电子商务的繁荣电子商务是互联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持续繁荣的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支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物。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34.8万亿元,同比增长8.3%。
同时,全球各地的电子商务平台也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三、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方面。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与朋友、家人和陌生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目前,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脸书拥有超过30亿活跃用户,推特、抖音、微信等平台也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
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信息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广告商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广告展示和市场推广的机会。
四、云计算的普及云计算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技术支撑,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云计算提供了高效的计算和存储服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便捷和安全的数据管理和处理方式。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236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5420亿美元。
云计算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五、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是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人工智能的应用涵盖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推荐等多个领域。
网络现状分析报告

网络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网络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网络的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网络使用情况以及网络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对网络现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2. 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重要基础,包括网络设备、网络传输介质和网络通信协议等。
目前,全球范围内,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发展,网络带宽不断提升,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
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当前网络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攻击、网络病毒、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层出不穷。
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在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4. 网络使用情况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全球范围内,网络使用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网络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网络应用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多样化,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5. 网络发展趋势网络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G技术的应用。
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网络速度将进一步提升,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各种设备和物品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云计算的兴起。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使得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转移到云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总结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广电网络企业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商业模式行业现状研究

2024年,广电网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环境。
本文将从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商业模式以及行业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广电网络企业组织架构广电网络企业的组织架构通常包括总经理办公室、技术研发部、销售部、运营管理部等部门。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确保企业在技术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销售部负责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推动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运营管理部负责企业日常运营和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的工作。
二、广电网络企业部门职能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企业整体运营顺利。
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确保企业在技术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3.销售部:负责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推动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
4.运营管理部:负责企业日常运营和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
三、广电网络企业商业模式广电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通常包括内容提供商、广告代理商和电信运营商等。
内容提供商通过制作和提供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广告代理商则通过广告投放获取收入,电信运营商则提供网络服务和设备支持。
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电网络企业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如OTT(Over-The-Top)服务、内容付费等,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四、广电网络企业行业现状当前,广电网络企业面临着新技术、新业务模式和新竞争力的挑战。
随着4K、8K、5G等新技术的发展,用户对高清、高速的网络需求越来越迫切,广电网络企业需要不断升级技术设备和服务水平,以提高用户体验。
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对手,如BAT等互联网巨头,它们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内容资源,成为广电网络企业的竞争对手。
广电网络企业需要加强与内容提供商、广告代理商、电信运营商等合作,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市场竞争力。
网络技术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网络技术行业发展调研报告网络技术行业发展调研报告一、行业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行业也日益壮大。
网络技术是指将计算机网络与软硬件技术相结合,以提供高效的信息传输和共享服务的技术领域。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
网络技术行业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行业发展现状目前,网络技术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高速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网络技术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尤其在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等领域,网络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市场需求也更加迫切。
2. 技术更新迭代快:网络技术行业的发展速度极快,技术更新迭代也非常快。
例如,5G技术的出现,加速了网络传输速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也为网络技术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3. 产业链完善:网络技术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完善。
从硬件设备的制造到网络服务的提供,从应用软件的开发到信息安全的保障,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同时,网络技术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
4. 市场竞争激烈:由于网络技术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网络技术行业,市场门槛降低,行业发展日趋多元化。
同时,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行业发展前景网络技术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云计算的普及:云计算是网络技术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云端的存储和计算,用户可以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灵活使用。
未来,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加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计算市场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 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各种物体的网络,将传感器、智能设备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
未来,物联网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应用领域将覆盖农业、物流、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
网络行业现状分析

网络行业现状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行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网络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行业的发展趋势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上网,这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网络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 大数据驱动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海量的数据被不断产生和积累。
网络行业正逐渐深入挖掘和应用这些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
3.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智能推荐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网络行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网络行业的挑战与机遇1. 竞争加剧:网络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竞争。
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信息安全风险增加:随着网络行业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网络黑客、网络诈骗等威胁日益增多,网络行业需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3.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地位。
网络行业需要提高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加强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三、网络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 经济增长引擎:网络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互联网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就业机会增加:网络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仅提供了技术开发和管理等高端就业岗位,也为普通人提供了创业和就业的机会。
网络行业成为就业市场一颗璀璨的明星。
3. 信息传播与社会交流:网络行业改变了信息传播和社会交流的方式。
互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互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基石之一,它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本文将对互联网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行业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首先是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9.6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8%,形成了庞大的用户基础。
其次,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社交娱乐、电子商务等领域外,互联网技术也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最后,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持续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使得用户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现有的互联网行业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移动互联网将继续发展。
移动设备的普及和5G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使用各种应用。
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
2. 云计算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减少了企业的IT投入成本。
云计算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快、更便捷的服务,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云计算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
3. 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互联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类的智能,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
在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在安全领域、医疗领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物联网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物联网技术可以连接人、物和信息,使得智能设备可以相互协作,实现更智能化、更高效的生活。
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报告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无疑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互联网行业作为当今世界最为繁荣和前景广阔的行业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蓬勃发展。
本篇报告将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
1. 互联网行业的基础设施互联网行业的基础设施是它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互联网网络设施,包括光缆、卫星通讯等。
大量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也被部署在各地,确保了网络的稳定和快速传输。
2. 互联网用户规模与普及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互联网行列。
据统计,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0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0%。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超过9亿的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5%。
3.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动力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动力的推动。
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得互联网行业能够不断创新和前进,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的巨大商业价值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参与,推动了行业的迅速发展。
4. 互联网行业的经济影响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
同时,互联网行业的新兴业态和创新模式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
5. 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其快速发展的关键。
从最早的门户网站到如今的电商平台、社交网络和共享经济,互联网行业不断探索和创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6. 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互联网行业能够不断进步的关键。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例如,人工智能在互联网行业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7. 互联网行业的安全挑战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安全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的大量生成,网络安全问题也越发严峻。
网络攻击、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成为互联网行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1、网络组织的研究现状网络组织的英文为“network organization”或“network”,对它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1]。
目前,对网络组织的定义有很多。
但国外学术界普遍认为,网络组织是“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是命令链协调起来的一簇企业或专业化单位”[2];是“由具有长期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构成的”,并“界于市场和科层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3];是企业通过社会契约而不是法律契约建立的企业群[4]。
在网络组织的类型及其演变方面,国外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
如Miles和Snow将网络组织分为内部网络、稳定网络和动态网络三种基本类型,并对网络组织和以前的组织类型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2];Achrol深入地分析了网络组织演变的历史,将网络组织划分为内部市场网络、垂直市场网络、市场间网络和机会网络四种类型,并对网络组织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权利、相互依存、信任、承诺、声誉等进行了讨论[5]。
直到现在,网络组织、组织间关系还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国内对网络组织的研究从1999年开始逐渐增多,李维安等对网络组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中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模式和案例的分析,他对网络组织的运作主要从“生成与构建、运作机制、运作绩效与协作利益、治理”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6],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如何是网络组织产生效果的运作层面上探讨,对网络组织的管理还没有很深入地研究。
另外,林润辉还基于实践中存在、理论上重要、操作上有借鉴意义且具有独立形态的组织特征,归纳出网络组织的五种典型模式:企业内网络组织、联盟型网络组织、中小企业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和web公司型网络组织[7]。
2、创新网络组织的研究现状创新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动态的组织演变过程,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组织间网络的形成能够降低组织间的交易成本,而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维持组织的运行需要多种不同的资源,这些不同资源不可能都由单个组织自身提供,组织运行所需的多种活动也不可能全部在组织内部完成,因此企业间的活动是相互依赖的,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而网络组织则具有协同效应[8]。
在创新网络组织的形成方面,弗里曼(freeman,1991)认为创新网络是为了系统型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链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9]。
Jose Naria(2004)则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想要保持持续竞争的优势,已经不能单单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本,必须在构建网络组织时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并指出对网络的研究从网络企业间关系、企业自身与网络关系的角度进行[10]。
在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也包括很多方面。
例如,袁兢业认为创建技术创新网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有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具备所需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在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也不例外[11];马迎春等则主要指出了企业创新网络的合作对象以及选择标准,他认为合作对象是指与企业以网络化合作关系联结的组织和机构,即构成企业创新网络的各个结点,包括其他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资本市场、中介和顾客等,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应该遵循资源和优势互补、实力相当等标准或原则[12];王燕则在通过对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组织的构建面临的问题、基本框架及主体功能进行分析之后,指出了创新网络组织的构建可以通过官产学研以及中介机构多方互动的合作途径,包括利用行政控制力协调政府与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培育产学研集群、提倡创业型大学、建立合同研究组织(CRO)等[13]。
在创新网络组织的绩效分析方面,虽然创新网络组织因其优越性正成为当前合作创新的主要组织形式,但是因其建立在交易成本理论与组织理论基础上而阻碍了合作的创新性[14],导致创新网络组织常常半途夭折,亟需进行有效的治理。
针对这一问题,张首魁、党兴华从合作结点间关系结构与关系质量出发,构建了基于耦合关系的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绩效分析模型,在对技术创新网络的组织特性以及合作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松散的耦合结构、紧密的耦合政策,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绩效[15]。
在此研究基础上,贾卫峰等从企业间关系耦合的视角,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技术交流的过程就是企业间知识匹配——知识流动——知识控制的过程,而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企业结点也是通过这三种状态,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影响到与其他结点的知识协同,从而得出核心企业的形成过程[16]。
而基于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与开拓,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已成为新时代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新模式这一现状,傅弋蓉通过修改后的麦克洛伊德模型对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创新网络的组织机制进行有效性分析,从理论上找出影响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组织机制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加以分析,以起到帮助和促进集群式企业创新网络工作组织机制的有效运行和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的作用,为实际运行的创新网络组织机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17]。
在创新网络组织的扩散学习方面,随着现代经济由基于物质资源为主导的经济向基于知识、技术为主导的经济转变,推动创新网络组织间学习以及培育企业跨组织学习能力的意义已越来越重要。
在企业创新网络中,合作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企业寻找、捕捉不同知识资源并加以整合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层面和环节,组织学习始终贯彻其中:一方面,企业要整合与激活组织内现有的知识存量,使其进一步在组织内部进行扩散、传播和共享;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有效地通过跨组织学习,快速获取、吸收组织外部的新知识、新技术[18]。
Dyer和Nobeoka 研究发现丰田公司设计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包括:第一,开发了网络水平的知识共享常规;第二,制定网络“规则”,使知识产权属于网络而非特定的企业,防止搭便车行为;第三,创造多重的知识共享和一系列子网络,促进网络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19]。
而在硅谷,其创新网络的学习功能也表现得非常突出,极具代表性,该地区密集的社会网络和开放的劳工市场弘扬了不断试验探索和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各个专业制造商集体地学习和灵活地调整一系列相关的技术;而各公司之间激烈的竞争,非正式交流和合作,促进了相互学习技术和变化中的市场营销技能;松散的团队结构鼓励了公司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与公司外的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横向的交流(Powell (l990))[20]。
基于实例的研究分析,国内的很多学者从理论上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王梓薇、王大洲通过建立一个跨国创新网络中企业技术学习的分析模型,分析了跨国创新网络中企业技术学习的了过程及其功能,给出了技术学习有效性的评价尺度[21]。
郭跃华、尹柳营探讨了创新网络组织学习的动因、过程与特点[22]。
何亚琼等人探讨了创新网络中的学习主体和组织间学习的动因,并指出组织间学习过程可以划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二个过程,刻画了这三个过程的动态循环以及知识库的不断丰富和组织间学习层次的提升[23]。
3、文献评述梳理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在构建有效的创新网络组织时,国内外学者虽从不同的方面对创新网络组织进行了研究,但只是偏颇于网络企业间或企业本身的两者其一,并没有完全深入到创新网络组织的整体框架探究。
在另一方面,学者们对创新网络组织的研究多只是泛泛而谈,针对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行业进行研究的比较少,由于每个合作项目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因而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才更有实际意义。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创新网络组织的研究重点应该主要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是不仅要研究创新网络组织的成员间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运作,才能使其更加灵活,比传统的组织更具有优势地适应环境,而且还要研究创新网络组织的各个成员应该如何整合各自的资源、人力、信息、知识和能力,才能将各自的要素集成起来,起到协同的作用;二是不同领域的创新网络组织在构建方面的各自特点以及如何解决不同领域的创新网络组织在运行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1 喻红阳.网络组织集成及其机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5(5)2 Raymond E. Miles, Charles C. Snow. Causes of Failure in Network organization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ummer 1992, 34(4):53-723 Hans B. Thorelli. Network: Between Market and Hierarchies.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1986,7(1):37-514 Bruce R. Barringer and Jeffrey S. Harrison Walking a Tightrope: Creating Valuethrough Inter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 V ol.25, No.35 Ravi S. Achrol. Chang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inMarketing: Toward a Network Paradigm.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Winter1997, 25(1)6 李维安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7 林润辉.网络组织与企业高成长,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20048 潘忠志,张毅,赵晶.企业创新网络的组织演进及其信息体制选择.工业技术经济.2008,12(27),129 Freeman C. 1991. Networks of Innovation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J].Research Policy, 20(5)10 Jose Maria, Viedma Marti. Social Capital Benchmarking System: Profiting fromSocial Capital when Building Network Organizations [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4(5)11 袁兢业.构建企业内创新网络组织.企业活力-技术创新.2005(9)12 马迎春,王淼.企业的网络化合作创新.工业技术经济.2005,6(24),313 王燕.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组织的构建.港口经济.2009(2)14 张首魁,党兴华.耦合关系下的技术创新网络组织治理研究.200915 张首魁,党兴华.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绩效研究:基于结点耦合关系的视角.200916 贾伟峰.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形成的三状态模型研究———基于企业间关系耦合的分析.201017 傅弋蓉.集群式民营企业创新网络组织机制的有效性分析.经济管理.2008:130-13218 赵林捷.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间学习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9)19 Dyer,J.H.,Nobeoka,H.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knowledge-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3):345-367.20 Powell W.W.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ehy : Network Forms ofOrganization[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 (12):295-33621王梓薇,王人洲.跨国创新网络中的企业技术学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6,8(2):15-1922 郭跃华,尹柳营.创新网络组织学习研究管理学报[J],2004,1(3):345-34923 何亚琼,葛中锋,苏竣.区域创新网络中织织间学习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200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