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合集下载

原代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提取

原代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提取

原代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提取方法1.提前配置0.8%胰酶 3mL、0.1%胶原酶II 10mL(均用DMEM配置),放入37℃水浴锅中预热15min;准备1个50mL的离心管,提前加入10mL含10%FBS的完全培养基,冰浴备用;2.取5-10只7天出生内的C57乳鼠,用灭菌或消毒的组织剪剪开胸腔,迅速取出心脏,置于含2%双抗的预冷的DMEM培养基中;3.将心脏组织转移至超净台,用DMEM反复清洗,取出血液、大血管组织,将组织放入1个1.5mL的EP管中,充分剪碎(小于1mm3);4.用巴氏管向组织块中加入1mL预热的胰酶,反复吹打、吸入至含胰酶的离心管中,37℃水浴加热3min,适当振荡;[循环1]5.吸取上清液丢弃,余下的组织块中加入2mL胶原酶,37℃水浴加热5min,期间每分钟振荡1次,吸取上层液体至冰浴的完全培养基中;[循环2]6.向组织块中再次加入2mL新鲜、预热的胶原酶,用巴氏管或移液枪吹打混匀1min后(约20次)后水浴消化4min,随后吸取上层液体至冰浴的完全培养基中;[循环3]7.向组织块中再次加入2mL新鲜、预热的胶原酶,用巴氏管或移液枪吹打混匀2min后(约30次),此时肉眼可见组织块逐渐变小,呈透明粘液状,随后再次水浴消化4min,随后吸取上层液体至冰浴的完全培养基中;[循环4、5]8.向组织块中再次加入1mL新鲜、预热的胶原酶,用巴氏管或移液枪吹打混匀1min后(约20次),此时肉眼可见组织块逐渐消失,消化液变得浑浊,再次水浴消化3min,随后吸取上层液体至冰浴的完全培养基中;[循环6、7];9.将50mL离心管中的液体分装入2个15mL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6min,小心吸去上清液,组织/细胞沉淀加入1mL完全培养基吹打混匀后转移至50mL的培养瓶中,加3mL完全培养基(含4%双抗),2h后可见细胞贴壁,12h内换液;2-3d后常规传代(1:2),P1-2用于实验。

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

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

以下培养针对于小鼠的R1胚胎干细胞系,其它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可以参考。

不过人的胚胎干细胞培养不可以采用下面的protocol,需要用专用的protocol和培养基。

一般培养--维持ES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ES细胞培养用含有LIF(白血病抑制因子)和Feed细胞的培养基(高糖)来阻止细胞的分化。

为细胞提供包被有0.1%明胶的平板作为粘附细胞的基质。

建议每2-3天从达到80%-90%融合的平板按1:8的比率传代细胞一次,细胞传代以后,在将细胞接种在0.1%明胶包被的培养皿之前,通过预先将细胞接种在没有经过包被的组织培养板2个小时,使分化细胞粘附,从而将分化和未分化细胞分开。

将细胞全程置于37℃,5%CO2,100%湿度条件下培养。

如果在Feed细胞,那么就需要采用MMC进行处理,抑制Feed细胞增殖,但仍然能保持其分泌LIF因子的活性。

下文中暂不提及Feed细胞。

Feed细胞可以来源于STO细胞或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

培养基ES:配制一20×不含DMEM,HS,LIF的溶液(该溶液也能用于EB培养基--见下文)。

分装在50ml 离心管中,(稀释为2×,每管42ml),贮存在-20℃。

通过将21ml该溶液,HS和LIF加入450ml DMEM中制备培养基,0.22 μm滤膜过滤。

贮存于4℃,时间不要超过2周。

贮存液DMEM(高糖)马血清(HS)L-谷氨酰胺(200mM)MEM NEAA(10mM)HEPES(1M)β-巯基乙醇(55Mm)PESTLIF复苏细胞细胞被冻存在10%二甲基亚砜(DMSO)中防止结晶的形成,结晶的形成会损害细胞。

然而,二甲基亚砜对细胞有毒性,快速的进行细胞复苏是很重要的。

步骤:1.从液氮中取出一管细胞;2.将冻存管置于37℃水浴中2分钟(或放到管内溶液恰好完全溶解);3.将细胞转移到一15ml Falcon管中;4.加入5ml ES培养基(用培养基冲洗冻存管);5.离心3分钟;6.弃上清,用2ml ES培养基重悬细胞,至少吹打10次;7.接种在明胶包被(见下文)的6孔或6cm组织培养皿;8.孵育。

热休克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CaM mRNA和HSF活性的影响

热休克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CaM mRNA和HSF活性的影响
c m p r d wi h ti 0 ℃ gr u s. m p r d t h o to o u ,t e a t i fHSF i h e ts o k o a e t t a n 4 h o p Co a e o t e c n r l gr p h c i t o vy n t e h a h c g ou swassg ic t c e s d a e e mi e yEM SA. r p inf an l i r a e sd t r n d b i yn
00 ) .1 ,但与 4 处理 组相 比 ,4 0q C 2℃处理组细胞 的 C M m N a R A表达量略 有下 降。通过 凝胶 阻滞 分析检测 H F与 S
D A 的 结合 活性 ,发 现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3 、 4 N 8 O和 4 2℃热 休 克 处 理 明 显 增 加 了 H F活 性 。 S
L J b , H G Xa TA nu C O R n fn , A h n o g Z A G G i C l g f I i o Z AN i, IN We r, A o ge g G O S a s n , H N ul n i ol e o n( e
Anm a i l ce c a d S in e n Vee ia y t r o g i l a c u Unv ri , Qig a Sh n o g i st e y ndo a d n
H F b s gtemeh d f T P R a d G l bi h sa (MS ) f rh r r c l rd S yu i to so — C n e mo iys i a sy E A a e e pi y u ue n h R l t t f t t ma t

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

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

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体内取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经过清洗、剪切、分散等步骤后,立即进行培养的过程。

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确保无菌环境。

2. 取材:选择健康的成年小鼠,使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用70-75%酒精对烧杯进行消毒,将整个小鼠浸入盛有纯酒精的烧杯中浸泡1分钟进行消毒。

3. 打开腹腔:取出小鼠,将其放在不锈钢手术盘中,用无菌手术剪打开腹腔。

4. 取出组织:小心将所需组织从体内取出,放入无菌培养皿中。

5. 清洗组织:用70-75%酒精擦拭培养皿外周后,将培养皿移至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用含双抗的Hanks液洗涤组织数遍以去除血污。

6. 剪切组织:在体视显微镜下操作,用无菌手术器械去除多余组织,用解剖镊子或眼科剪将组织剪碎至1立方毫米的肉糜状。

7. 消化组织:将剪碎的组织放入含解离液或培养基的50ml离心管中,用10ml弯头滴管对组织进行吹打5-10次,然后用1ml枪头的吹打组织,最后用200μl的尖端进行吹打。

8. 过滤分散:将上述组织悬液通过70μm过滤器过滤,切碎和分散的组织悬浮液。

9. 离心收集细胞:在1200rpm、4℃下离心10分钟,弃掉上清液,加入配置好的细胞培养基重悬细胞。

10. 接种细胞:将细胞接种于经多聚赖氨酸预处理的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注意事项:取材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确保整个过程不受到污染。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损伤组织。

使用的仪器和器皿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培养基和试剂应选择适宜的种类和浓度。

培养条件要保持恒定,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以上是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的简要步骤,具体操作可能因实验需求和条件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进行实验前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实验具体方法及步骤将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从机体中取出,经胰酶、螯合剂(常用EDTA)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MEF生长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

一、实验材料准备1. 动物孕期14至16天的孕鼠(小鼠)。

2. 试剂无Ca2+和Mg2+的PBS(D-PBS)、0.05%胰酶、0.53 mmol/L EDTA溶液、MEF生长培养基(高糖DMEM加10%FBS)。

3. 器械眼科直剪3把、眼科直镊3把、眼科弯镊2把、玻璃平皿3套、200目尼龙滤网、50 ml 和15 ml离心管和手术刀片。

以上物品均需要高压灭菌消毒处理。

二、具体操作1. 处死孕鼠,全身置于75%酒精里浸泡,然后在超净台中用剪刀和镊子将孕鼠皮肤剪开,用另外一组剪刀、镊子剪开腹部肌层,露出子宫,最后用第三组剪刀和镊子将子宫小心取出放在盛有D-PBS的玻璃平皿中,冲洗去血。

2. 用两把弯镊子将胚胎外的胞膜小心去除,然后夹掉头和内脏,将其余胚胎转移到一个装有30 ml D-PBS的50 ml离心管中,轻轻颠倒两次,倒掉D-PBS,再重复此步骤一次,注意要留少许D-PBS,然后将胚胎转移到另一装有D-PBS的平皿中,并用手术刀片将其细细切碎。

3. 用200 ul的移液枪反复、快速地吹打平皿中的液体,转移至15 ml离心管中,于4℃1500 rpm离心5分钟,倒掉上清,以10 ml胰酶重悬沉淀,放在37℃水浴中消化30分钟,且每隔五分钟轻轻晃动,使之充分消化。

4. 将上层细胞悬液倒入一个装有10 ml MEF生长培养基的50 ml离心管中,用200目的尼龙网过滤后,以1 500 rpm离心5分钟收集细胞,再用30 ml MEF生长培养基洗涤两次。

5. 细胞沉淀用15 ml MEF生长培养基重悬后进行细胞计数(一般8只14天的胎鼠可获得2-3x107细胞)。

6. 3x106细胞悬浮于15 ml MEF生长培养基中,接种到200 ml培养瓶中。

动物克隆 第三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

动物克隆 第三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

第三章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1981年,Evens等首次发现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在体外具有稳定增殖并维持未分化状态及分化全能性潜能的特性,并成功建立小鼠ESCs系[1]。

由于ESCs独特的生物学特性,ESCs方面的研究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ESCs已成为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工程、组织工程等研究的重要工具,在研究细胞分化机制、临床治疗、转基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将逐渐掌握和利用干细胞,还将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文章综述了ESCs的研究概况、体外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影响ESCs分离培养的因素、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前景等。

1 胚胎干细胞研究概况ESCs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畸胎瘤细胞的发现,但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却是1981年Evens等首先从延缓着床的胚泡分离培养到小鼠的ESCs,并建立小鼠的ESCs系,之后ESCs研究迅速发展,已在大鼠、仓鼠、猪、牛、水貂、兔、山羊、绵羊、恒河猴和人等多种哺乳动物上建立了类ESCs系[2]。

近几年来,ESCs研究在ESCs来源与培养方法、探索建立和维持ESCs系的条件、定向诱导分化、遗传操作、疾病动物模型的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人员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进行胚胎重建,从克隆胚胎中成功得到小鼠、兔和人等多种哺乳动物ESCs[3-5];利用孤雌激活技术建立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孤雌激活胚胎源的ESCs系[6],这些为ESCs的分离克隆开辟了新的途径。

利用定向诱导分化技术成功将ESCs分化为造血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胰岛细胞、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甚至滋养层细胞和生殖细胞等所有3 个胚层的细胞类型[7-13]。

试验表明,人ESCs 能有效治疗心肌梗死、糖尿病、中风等疾病。

国内在ESCs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相关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

基因打靶 cre-loxp重组酶系统

基因打靶 cre-loxp重组酶系统

基因打靶基因打靶包括:胚胎干细胞的获得和培养、打靶载体的构建、重组ES细胞的筛选、嵌合体小鼠的制备、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立、Cre-loxP系统、FLP/FRT系统和条件性基因敲除、基因敲入和大规模ES细胞突变库的建立。

基本概念:1.基因打靶:是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来定点改变物种的基因组顺序和结构,从而在突变的个体内来研究基因及基因组的功能。

2.基因敲除:是使用基因组中某个/某几个基因或基因的顺式元件产生缺陷,从而在突变体内。

3.丧生正常的功能,来推测这些基因或元件原来在体内的功能。

基因敲入:在个体基因组中定点加入某个/某几个基因或顺式元件,使之表达或发挥作用,从而研究该基因或顺式元件在体内的功能。

4.基因打靶技术是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实验手段。

它的产生和发展建立在胚胎干细胞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成就的基础之上,并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自1987年早期胚胎干细胞技术建立及第一例基因剔除小鼠诞生以来,基因打靶的研究进展迅速,给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并直接引发了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各个领域中许多突破性的进展,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基因功能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胚胎干细胞的获得和培养基因打靶中用的小鼠ES细胞系有:D3、E14、R1、J1、CCE,均来源于129小鼠品系和其杂交品系(因为这类小鼠具有自发突变形成畸胎瘤和畸胎肉瘤的倾向,是基因敲除的理想实验动物)。

ES 623和B6-IIIES细胞系,来源于C57BL/6小鼠品系。

BALB/c-I,来源于BALB/c小鼠品系。

常用的饲养层细胞为PMEF(小鼠原代胚成纤维细胞。

PMEF需6 Gy的X 射线照射或丝裂霉素C处理细胞抑制生长后才能用作饲养细胞)。

建立ES细胞的过程中,最好采用只传了2-3代的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细胞,所取得的ICM(内细胞团)只有10%-30%的几率建立ES细胞系。

一旦ES 克隆被确定,接下来应该考虑检查ES细胞的核型。

细胞的原代培养

细胞的原代培养

细胞原代培养【实验目的】1.理解细胞原代培养原理2.熟悉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与过程3.了解细胞原代培养的应用4.独立进行细胞原代培养操作【实验原理】1、原代培养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种。

原代培养是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即组织直接从机体获取后,通过组织块长出单层细胞,或者用酶消化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培养,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可认为是原代培养。

由于培养的细胞刚刚从活体组织分离出来,故更接近于生物体内的生活状态。

这一方法可为研究生物体细胞的生长,代谢,繁殖提供有力的手段。

同时也为以后传代培养创造条件。

原代培养的过程指动物的组织或器官从机体取出后,经机械法或各种酶类(常用胰蛋白酶)和鳌合剂(常用EDTA)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适量培养基,置于合适的培养容器中,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条件下,使之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原代培养的方法有:a.组织块法:在平皿中用弯头剪把组织尽量剪碎,每个组织块小于1mm3大小。

用Hanks液洗涤2—3次,自然沉淀。

用吸管吸去上清液。

将组织块贴于培养瓶进行培养。

b.酶消化法:将1mm3大小的组织块放入1个三角瓶内加入10—30ml的0.125%的胰蛋白酶。

370C磁棒搅拌消化20-30分钟。

然后终止消化。

用几层无菌纱布过滤。

取过滤液,离心800rpm 5—10分钟收集细胞。

弃上清,加入带有双抗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瓶培养。

【实验仪器、材料、试剂及用品】1.仪器:荧光显微镜,CO2培养箱2.材料:孕鼠3.试剂:(1) 培养液:为DMEM,添加10%新生牛血清(NBS)、青霉素100 u/ ml 、链霉素100ug/ml。

(2)消化液:为0.125%胰蛋白酶—0.02%EDTA 混合消化液。

4.用品:镊子,剪刀,培养瓶,试管,移液管,巴斯德吸管,废液缸,75%酒精棉球,酒精灯、小指管。

【实验步骤】(一)小鼠胚胎的准备:1.取怀孕16~18d的母鼠,断颈处死,置于75%的酒精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一、实验材料
1.主要仪器设备
倒置显微镜、培养箱、离心机、25ml玻璃培养瓶、吸管;10ml尖底离心管、Ф80mm玻璃培养皿、青霉素小瓶、小鼠用解剖器械(包括眼科剪和眼科镊)
2.试剂
RPMI 1640培养液、平衡缓冲生理盐水(PBS, pH7.2-7.4)、0.25%胰蛋白酶
3.实验动物
孕14~15天(E14~16)昆白母鼠,领自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二、实验步骤
1. 获取小鼠胚胎
(1) 取孕14~15天的母鼠,断颈处死,置于蜡盘上
(2) 75%酒精消毒后,用剪刀和镊子剪开下腹皮肤,用两把弯头止血钳夹住切口处的
皮肤向头尾两侧牵拉即剥皮,用眼科弯镊和眼科弯剪打开腹腔,暴露出子宫。

(3) 用眼科弯镊夹住一侧子宫,分离子宫系膜,眼科弯剪剪断子宫角和子宫颈,将整
个子宫分离下来(注意勿使子宫滑落到腹腔外,避免污染)。

将子宫置于无菌滤纸
上去除血迹。

(4) 在超净台内将子宫移入预先盛有PBS的培养皿中,洗涤数次。

(5) 将子宫移入另一盛有PBS的培养皿中,用眼科弯剪沿子宫系膜打开子宫,取出带
有胎膜的胎鼠,并用两把眼科镊子剔除胎膜,取出胎鼠(一般有12只)。

(6) 将胎鼠移入另一盛有PBS的培养皿中,用眼科剪和眼科镊去除胎鼠的头、四肢和
内脏,得鼠胚躯干。

(7) 将鼠胚躯干移至另一盛有PBS的培养皿中,用PBS洗涤两次至无肉眼可见的血
色。

2.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组织块半消化法)
(1) 将干净的鼠胚躯干移至青霉素小瓶内(每6个鼠胚躯干装1瓶),用眼科直剪剪成
约1 mm3以下的碎块。

(2) 用5ml的刻度吸管每瓶加入约3ml的PBS,混匀后连同鼠胚碎块一起移至一尖底
离心管中。

(3) 室温下静置5min,用刻度吸管吸去上清液,留下鼠胚组织碎块。

(4) 向装有鼠胚碎块的离心管内加入1ml 0.25%胰蛋白酶消化液,轻轻吹吸30秒(可
见组织块变得较为粘稠)。

(5) 加入1 ml 1640培养液终止消化,室温下静置5min,吸去上清液,留下鼠胚组织
碎块沉淀。

(6) 每个离心管内加入5ml 1640培养液悬浮鼠胚组织块,并接种到25ml的螺口的培
养瓶中(接种时应用滴管将组织块混匀)。

(7) 做好标记(如培养日期,细胞名称,编号),将装有鼠胚组织碎块的培养瓶放入37℃,
5%CO2,100%相对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8) 培养的头两天不要晃动培养瓶,第三天可以观察,可见组织碎块附着于培养瓶底,
周围细胞呈放射状生长,此时有多种细胞类型,有的是呈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有
的是呈圆形的上皮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