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古代亚非文明》练习测试题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检测题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印章文字 D.甲骨文2.该卡片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著名人物B.出现时间C.文明名称D.文明类型3.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A.古代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雅利安人D.蒙古人4.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A.楔形文字 B.佛教 C.金字塔D.汉漠拉比法典5.古埃及的著名建筑金字塔,留下千年未解之谜,金字塔之谜从本质上反映了A.当代学者对金字塔的研究严重滞后B.当今科学界缺乏对金字塔应有的重视C.古埃及人民高超的技术和智慧D.当代科学技术落后6.“面对雅利安人的等级制度,它以‘众生平等’相抗,反对婆罗门特权。
并在之后传到亚洲其他地区。
”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金字塔修建B.种姓制传播C.佛教的发展D.基督教诞生7.某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
其中一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
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8.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A.胡夫金字塔 B.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9.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下列和谚语有关的是A.该古国使用楔形文字 B.该古国发源于尼罗河流域C.该古国盛行种姓制度 D.该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10.某考古学家要想研究埃及金字塔的奥秘,结合下图判断,他首先应该掌握下列哪种文字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希腊字母D.拉丁字母11.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标志是A.金字塔 B.木乃伊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12.下图石碑刻的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专题22 古代亚非文明(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22古代亚非文明1.(2024·甘肃·中考真题)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创立了作为神权象征的法老,建造了规模宏大且数量众多的金字塔,创造了表音与表意相结合的象形文字。
该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希腊文明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金字塔B.帕特农神庙C.凯旋门D.大竞技场3.(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下面年代尺梳理的是某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
其代表性文明成果是()A.司母戊鼎B.金字塔C.楔形文字D.种姓制度4.(2024·天津·中考真题)古埃及人发现,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
据此他们制定的历法是()A.太阳历B.太阴历C.公历D.夏历5.(2024·福建·中考真题)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为建造数量众多、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法老对劳动力、财政和建筑技术的控制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
这反映了古埃及()A.国王权力至上B.法律体系完备C.军事实力强大D.医学成就辉煌6.(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国王胡夫金字塔是这个国家最大的金字塔,高约146米,被列入古代世界十大奇观之列。
此外,这个国家还发现了80多座大小不等的金字塔。
如果你要去实地游览这些金字塔,应去今天的()A.埃及B.意大利C.印度D.伊拉克7.(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A.B.C.D.8.(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金字塔B.楔形文字C.帕特农神庙D.《汉谟拉比法典》9.(2024·安徽·中考真题)《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诞生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10.(2024·云南·中考真题)《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源远流长A. 君主专制B. 中央集权C. 法制传统D. 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C2.公元前18世纪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是()A. 伯利克里B. 汉谟拉比C. 亚历山大D. 查理曼【答案】B【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下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著名历史遗迹之一它反映的是()A. 古希腊文明B. 古埃及文明C. 古印度文明D. 古中国文明【答案】B【解析】结合图片和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故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故选B4.《摩奴法典》记载“神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种姓之间等级分明.”上述现象出现在()A. 古埃及B. 古中国C. 古印度D. 古罗马【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可知是这种现象产生于古印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故选C.5.法典是建立在苏美尔立法原则基础上的采用了“以眼还眼”的原则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对各种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该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罗马民法大全》D. 《查士丁尼法典》【答案】A【解析】6.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A. 道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佛教【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佛教 D项符合题意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ABC三项不腐恶题意故选D.7.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A. 种姓制度B. 禅让制度C. 分封制D. 分化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印度等级观念长期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时期推行种姓制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划分故A选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实行与材料无关故B选项错误分封制是中国西周时期实在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分化制度与等级观念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A8.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有助于我们了解()A. 尼罗河流域文明B. 两河流域文明C. 印度河流域文明D. 黄河流域文明【答案】B【解析】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4000前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9.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①《汉谟拉比法典》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佛教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B【解析】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②阿拉伯数字和④佛教③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文明但没有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汉谟拉比法典》不是印度文明成就故选B10.《金字塔之谜》是2009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它主要讲述了古埃及的著名建筑金字塔的未解之谜例如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等一系列问题你能解答出它在当时的用途吗?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A. 炫耀财富B. 国王陵墓、权力象征C. 祭祀祈祷D. 观光旅游【答案】B【解析】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它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故选B11.“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此法律条文出自()A. 《汉谟拉比法典》B. 《权利法案》C. 《拿破仑法典》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中体现的是相同等级实行同态复仇法出自《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A12.下列是研究亚非文明古国第一手资料的是()①古埃及金字塔的遗址②中华文明五千年通史③有关古印度种姓制度的传说④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复原图A. ①④B. ①C. 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古埃及金字塔的遗址属于第一手资料②中华文明五千年通史一般是后人所写不属于第一手资料③有关古印度种姓制度的传说不属于第一手资料④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复原图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3.(1)请写出佛教的产生时间和创始人13.(2)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古代印度的哪种制度?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实质【答案】(1)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释迦牟尼(或乔达摩·悉达多)【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答案】(2)制度种姓制度实质森严的奴隶制等级制度【解析】(2)根据材料一“第一等级婆罗门… 第二等级刹帝利… 第三等级吠舍… 第四等级首陀罗”可知“它”指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据“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可知该制度的实质是森严的奴隶制等级制度14.(1)结合上面的材料评价你心目中的金字塔?14.(2)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什么?【答案】(1)评价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②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③金字塔也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解析】(1)据材料“(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和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金字塔也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答案】(2)王权的逐渐衰落【解析】(2)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一、选择题1.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④保护女性的利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3.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C.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4.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A.印度B.中国C.巴勒斯坦地区D.阿拉伯半岛5.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古希腊——《荷马史诗》C.古罗马——《十二铜表法》D.古巴比伦——《天方夜谭》6.《汉读拉比法典》距今(2019年)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制定和实施的背景是古巴比伦王国A.商品经济发达B.成为两河流域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C.遭受外族入侵D.完成了两河流域地区的统一事业7.“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材料中的“他”是A.秦始皇B.汉谟拉比C.胡夫D.汉武帝8.示意图有助于直观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诞生时间晚于另外两大宗教B.由释迦摩尼创立于巴勒斯坦C.公元前1世纪陆路传入中国D.创造沿用至今的公元纪年法9.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是A.古代希腊人B.古代埃及人C.古代印度人D.古代苏美尔人10.小伟一家计划到某国旅游,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国度,他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了“尼罗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关键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其中一组的解说员展示其所搜集的材料如右方框。
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他的意思是A.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代埃及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3.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对其叙述错误的是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4.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A.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B.空中花园遗址C.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D.帕特农神庙遗址5.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A.埃及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大运河D.故宫6.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在( )A.公元前20世纪B.公元前22世纪C.公元前24世纪D.公元前35世纪7.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下图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8.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了一座奇特的建筑,它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是A.卡尔纳克神庙B.狮身人面像C.雅典卫城D.新巴比伦“空中花园”9.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摩奴法典》B.《乌尔纳姆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10.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 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
此国王是A.胡夫B.伯里克利C.汉漠拉比D.穆罕默德11.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如下图人物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开创了逻辑学等新学科。
下列言论出自他之口的是()A.人应该认识你自己B.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D.以眼还眼,以牙还牙2.他提取了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使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并开启了长达百余年的“罗马和平”。
他是( )A.屋大维 B.恺撒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一世3.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4.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下列年代尺中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1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C.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5.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6.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 B.种姓制度佛教C.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D.公元纪年基督教7.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下列哪种文字()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8.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是A.黄河 B.印度河 C.尼罗河 D.底格里斯河9.如下图所示示意图所反映的制度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巴比伦D.古代中国10.(题文)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拿破仑法典》 D.《权利法案》二、判断题11.世界三大宗教是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模拟练习 ( 含解析)2024年北京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模拟练习 2024年北京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一、选择题1.(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汇文中学校考期末)《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广泛,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
以上内容说明该法典()A.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B.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C.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经贸往来D.维护了奴隶的利益2.(2023上·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中)《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该项内容体现出()A.对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维护B.国王亲自掌管司法部门C.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活跃D.法律禁止奴隶买卖行为3.(2023上·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特点。
下面书籍目录中①处所代表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①处所代表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能够体现这两个文明代表性成果的分别是A.象形文字、佛教B.楔形文字、甲骨文C.青铜器、太阳历D.60进制计数法、梵文4.(2023上·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
以上内容说明该法典()A.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B.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C.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经贸往来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5.(2023上·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现存最为雄伟的胡夫金字塔,所使用的石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原高约146米,巍然耸立,给人以坚不可摧、高不可攀的印象。
据此能够获得的信息是()A.古代埃及的土地肥沃B.古代埃及受外族侵扰C.古代埃及的历法先进D.金字塔体现国王权力6.(2023上·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1.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2.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古代的亚非地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交通便利,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B.国家、城市兴起较早C.大河流经,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作D.频繁地对外侵略扩张3.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盛行于各大小城邦C.古埃及文明﹣﹣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D.古巴比伦文明﹣﹣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4.佛教的创始人是印度迦吡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不承认种姓由前生决定,主张所有人都能以今生的修行进入极乐世界。
佛教追求宗教领域的“众生平等”,对受压迫的民众特别有吸引力。
上述材料体现出的观点是()A.佛教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B.乔达摩·悉达多的种姓为婆罗门C.佛教的教义受到印度社会全体支持D.佛教产生后在亚洲国家广泛传播5.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古埃及的历史,首先应当掌握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拉丁文字D.甲骨文6.古代亚洲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种姓制度——古代印度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C.金字塔——古巴比伦D.《十二铜表法》——古代日本7.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材料中的“深厚文明”不包括()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中国文明8.某班级准备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应该采用的台词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条条大路通罗马”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于刹帝利”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9.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古代埃及文明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的___________流域,古埃及文明被称为“______________”。
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___________吞并,后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先后占领古埃及。
2.文明成果:(1)____________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______”。
最大的金字塔是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指西亚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____________首都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古巴比伦王国原是________________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王____________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________________》,该法典是迄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实质是维护_____________的利益。
三、古代印度文明1.古代印度文明兴起于___________流域。
公元前1500年左右,__________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___________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_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雅利安人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称为______________。
在该制度下,第一等级为_________,掌管__________;第二等级为___________,掌管_________________;第三等级为__________,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等级为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佛教的创立时间_______________,创立者_______________,后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__”。
(2)主要教义:早期反对____________的特权。
提出“________________”,宣扬“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 _____________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希腊最早的文明是____________。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
最强大的是_______和________。
最大的是____________(3)居民: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________________有参与统治的权利,非公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雅典的民主政治(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到高峰。
(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__________中_____产生。
_______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______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___________________。
3.亚历山大帝国:地跨______________三洲。
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也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城邦:从_______________中部的_______________兴起。
2.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贵族组成的____________手中,_________是______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两名_________,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_______________》,使量刑定罪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罗马共和国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公元前73年,_______________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3.(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版图横跨__________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4.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_______________,476年,_____________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文学:希腊神话的特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_________________》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3.建筑艺术: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的____________是典型代表。
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哲学: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论”; ______________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________________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_________等新的学科。
_______________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5.法学:《______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渊源;罗马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构成了完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历法: 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___________”。
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_________的基础。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5——15世纪)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476年,_______________灭亡,标志着西欧逐渐进入_________社会。
一、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1.基督教:创立时间:___________。
地区:___________地区。
创始人:________。
主要教义:耶稣是“救世主”。
耶稣教导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兰克王国(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__________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被称为“____________”。
其中最强大的是_____________,建立时间481年,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_。
(2)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查理·马特改革)。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_______________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__________。
封臣必须_______________,封君则要___________。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___________,权利、义务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的__________意义。
影响:11世纪,以_________________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3.查理曼帝国: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实行鼓励___________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___________税”。
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_____________”。
4.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的雏形。
二、西欧庄园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______。
从(时间)_________开始逐渐流行,大约到(时间)____________,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特点:西欧庄园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居民构成:庄园的居民,包括自由的_____和缺少自由的______。
4,土地构成:庄园的耕地分为领主的“__________”和佃户的“_______”;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被称为“___________”;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庄园法庭(1)权利:庄园有_________,主持法庭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3)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______,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佃户的_______,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________。
(4)庄园法庭的审依据_________或_______。
(5)作用:①庄园法庭起着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②庄园法庭既_________________,也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常用手段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代表城市:法兰西的___________。
2.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__________”。
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和_______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农奴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4.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手工业的繁荣,________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发展成为早期的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