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测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三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B. 火药最早用于军事是在唐朝C. 指南针最早应用于航海是在宋朝D. 印刷术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B. 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C. 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D. 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3. 下列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表述,正确的是()A. 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B. 唐朝时期,唐朝与印度的交往频繁C. 唐朝时期,唐朝与阿拉伯的交往频繁D. 唐朝时期,唐朝与欧洲的交往频繁4.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英宗D. 明神宗5.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的表述,正确的是()A. 清朝前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B. 清朝前期,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C. 清朝前期,实行了科举制度D. 清朝前期,实行了八股取士制度6.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D. 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的完全独立7.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D.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封建爱国运动8.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B.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C.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战争D.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战争9.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表述,正确的是()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C.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的历史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B.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C.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D.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文化变革11. 下列关于两汉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两汉时期,实行了郡县制B. 两汉时期,实行了分封制C. 两汉时期,实行了科举制D. 两汉时期,实行了世袭制12.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三个国家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四个国家C.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五个国家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六个国家13.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A. 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B. 隋唐时期,实行了世袭制C. 隋唐时期,实行了分封制D. 隋唐时期,实行了郡县制14. 下列关于宋元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宋元时期,实行了科举制B. 宋元时期,实行了世袭制C. 宋元时期,实行了分封制D. 宋元时期,实行了郡县制15.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明清时期,实行了科举制B. 明清时期,实行了世袭制C. 明清时期,实行了分封制D. 明清时期,实行了郡县制16.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自强求富的改革运动B.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自强不息的改革运动C.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自力更生的改革运动D.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自给自足的改革运动17.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自强求富的改革运动B.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自强不息的改革运动C.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自力更生的改革运动D.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自给自足的改革运动18.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D.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19.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五四运动是一次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D. 五四运动是一次不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0.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B.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C.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战争D.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战争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60分)2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初中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A. 家世背景B. 财富地位C. 考试成绩D. 武力强弱答案:C3. 以下哪一项不是宋朝时期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军事征服答案:B5.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B. 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顺差C. 中国禁止鸦片贸易D. 英国对中国的领土野心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统一的度量衡、货币和______。

答案:文字2.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______。

答案:白居易3.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______。

答案:长江流域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进行了七次下西洋的航行,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5.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给______。

答案:英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了分封制,设立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 描述唐朝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唐朝时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与外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

唐朝的都城长安成为了国际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和使节。

这种开放政策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多元发展,同时也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简述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明朝时期,为了防止倭寇的侵扰和维护国家安全,实行了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

初中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度D. 世袭制答案:B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个地区?A. 东南亚B. 南亚C. 非洲东海岸D. 欧洲答案:C4.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其中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 乾隆帝B. 嘉庆帝C. 道光帝D. 咸丰帝答案:C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主义运动,它发生在哪一年?A. 1911年B. 1915年C. 1919年D. 1921年答案:C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抗争,它开始于哪一年?A. 1931年B. 1935年C. 1937年D. 1941年答案:C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天被定为什么节日?A. 国庆节B. 劳动节C. 建军节D. 春节答案:A8.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其改进者是?A. 蔡伦B. 毕昇C. 张衡D. 祖冲之答案:A9. 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他的诗作以什么风格著称?A. 豪放B. 婉约C. 现实主义D. 浪漫主义答案:C10. 清朝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中国主要出口的是什么商品?A. 丝绸B. 瓷器C. 茶叶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_________时期蜀郡太守_________主持修建的。

答案:战国;李冰2.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日本留学生是_________。

答案:阿倍仲麻吕3. 明朝时期,中国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初三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哪位发明家改进的?A. 张衡B. 蔡伦C. 毕昇D. 祖冲之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修建长城B.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D. 推行科举制3.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D. 没有影响4.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祁镇D. 朱由校5. 清朝末年,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等,其中被称为“诗圣”的是_________。

7. 元朝时期,统一全国的皇帝是_________。

8.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___,他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

9. 清朝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

10. 近代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12. 简述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3. 简述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的主要内外问题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14. 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意义。

四、论述题(20分)15.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B5. A二、填空题6. 杜甫7. 忽必烈8. 郑和9. 曹雪芹10. 《南京条约》三、简答题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筑长城等措施,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国初三初中历史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三初中历史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三初中历史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消除封建割据状态B.消灭幕府残余势力C.确立君主立宪政权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2.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性质的是( )A.政治方面B.经济方面C.军事方面D.社会生活方面3.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l861年改革的不同点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4.下列事件中,曾涉及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有( )①新文化运动②明治维新③倒幕运动④洋务运动⑤戊戌变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5.日本国门被打开是在( )A.1851年B.1857年C.1853年D.1860年6.明治政府进行的维新开始于( )A.1861年B.1865年C.1866年D.1868年7.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教育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加强中央集权D.发展近代工业8.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中,属于政治方面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土地买卖C.努力发展教育D.引进西方技术9.日本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C.文明开化,发展教育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0.在明治维新实行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 A.废藩置县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C.实行征兵制D.发展近代教育11.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提倡文明开化D.大力发展教育1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明治维新开始②美国入侵日本③美国内战爆发④德川幕府统治被推翻⑤日本开始宪政统治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①⑤C.②③①④⑤D.③②①④⑤13.日本由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是( )A.倒幕运动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大和统一14.日本开始有限的宪政统治是在( )A.1868年B.1889年C.1863年D.1869年15.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和俄国l861年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农民都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使用权C.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都使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16.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时,中国正在进行(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二、综合题1.阅读下图:日本东京鹿鸣馆(1883年建) 明治初期的日本小学请回答:①图中的场景体现了日本明治政府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哪些改革措施?②为了向西方学习,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③结合上述问题,从一个民族进步的角度,简要谈谈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全国初三初中历史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三初中历史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三初中历史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英国人建立东印度公司是在( )A.1640年B.1688年C.1653年D.1600年2.印度民族大起义从性质上讲是属于( )A.人民反封建斗争B.农民反地主斗争C.工人反资本家斗争D.反殖民侵略斗争3.下列有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起义的核心力量是土兵②英国的殖民统治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③起义最终赢得了胜利④章西女王是起义中的大英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把印度视为生命线的国家是( )A.法国B.俄国C.英国D.美国5.下列对英国侵略印度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l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为据点,以克莱武等人为代表②侵略的方式最初是进行野蛮的掠夺③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便以武力为后盾,掠夺原料和市场,进行商品输出④到l9世纪英国已经侵占了整个印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6.19世纪中期,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成为起义领导者的是( )A.农民B.封建王公C.资产阶级D.印度皇帝7.1857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土兵”是指( )A.印度军队中的“土兵”B.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印度“土兵”C.印度民众自发组织的“土兵”D.在印度的英国“土兵”8.首先发动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是( )A.章西女王B.印度王公C.东印度公司D.土兵9.下列殖民国家,在17—18世纪没有参与对印度的殖民掠夺的是( )A.英国B.荷兰C.法国D.美国10.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的时间是( )A.18世纪末19世纪初B.1858—1859年C.1857—1859年D.1851—1864年11.印度成为英国王室的直属殖民地开始于( )A.1600年B.1857年C.1858年D.1859年12.“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

全国初三初中历史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三初中历史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三初中历史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西方国家中,最先进行新航路开辟活动的国家有:()①葡萄牙②西班牙③英国④荷兰⑤意大利A.①②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⑤2.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与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前后发生的?()A.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B.明朝郑和七下西洋C.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旅行D.康熙帝领兵抵抗沙俄的入侵3.坚信地圆说,并第一个成功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麦哲伦B.哥伦布C.郑和D.迪亚士4.1992年,一支船队为纪念某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壮举,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这条航线是由哪一位航海家开辟的?()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5.在新路开辟过程中,为开辟从非洲沿岸到达东方而作出巨大贡献的航海家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作为第一个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航行方向应是:()A.由东向西B.由南向北C.由西向东D.由北向南7.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是正确的是:()①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②伴随着殖民扩张与掠夺③它促进了各大洲经济的繁荣与交流④它把欧洲先进的文明带到各洲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8.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线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和黄金C.奥斯曼土耳其垄断了商路D.基督教东传9.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这表明西、葡开辟新航路的根本目的在于:()A.开辟海开市场B.加强东西方贸易C.丰富地理知识D.掠夺财富10.假说你生活在16世纪上半期的欧洲,你无法从市场上买到:()A.非洲的饰物B.美洲的咖啡C.印度的香料D.澳洲的工艺品二、填表题新航路开辟简表三、综合题1.哥伦布等人进行的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

初三测试题及答案历史

初三测试题及答案历史

初三测试题及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B. 秦朝D. 汉朝2. 唐朝时期,与吐蕃和亲的公主是:A. 王昭君B. 文成公主C. 武则天D. 杨贵妃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展示国威C. 寻求佛教经典D. 寻找失散的亲人4.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平定了哪次叛乱?A. 三藩之乱B. 太平天国起义C. 义和团运动D. 捻军起义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______朝。

2.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_____皇帝开创的。

3. 明朝时期,_________皇帝迁都北京,加强了对北方的防御。

4. 清朝时期,_________皇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5. “百日维新”发生在清朝_________皇帝在位期间。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 请简述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

3. 请简述明朝的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4. 请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后果。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清朝康乾盛世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A5. C二、填空题1. 汉2. 唐太宗3. 永乐4. 乾隆5. 光绪三、简答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唐朝的对外交往十分活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强了唐朝的国际影响力。

3. 明朝的海禁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影响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加强了对海上安全的控制,减少了外来侵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测试题
A、1917年
B、1918年
C、1921年
D、1925年
2.十月革命武装起义首发于()
A、彼得格勒
B、莫斯科
C、斯大林格勒
D、纽约
3.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政策
B、是巩固苏俄政权的重要措施
C、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特点
D、有利于实现布尔会维克党为之追求共产主义理想4.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于()
A、1917年
B、1922年
C、1936年
D、1937年
5.1919年英、法、美、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A、要求最大限度的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赞同限制日本的《九国公约》
D、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维也纳体系”的相同之处是()
(1)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2)体系内部充满各种矛盾
(3)都带来欧洲长期稳定(4)都恢复了欧洲大陆的旧秩序
A、(1)(2)
B、(1)(2)(3)
C、(2)(3)(4)
D、(2)(4)
7.《美国的悲剧》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作者是()
A、德莱塞
B、克莱德
C、列宁
D、罗斯福
8.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金融
B、补偿农业
C、复兴工业
D、蓝鹰运动
9.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的体现是()
A、领导十月革命
B、成立人民委员会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0.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1917年的十月革命的胜利
C、人民委员会的建立
D、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11.首先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德国
C、日本
D、西班牙
12.“死亡工厂”指的是()
A、南京大屠杀
B、格尔尼卡轰炸
C、731部队的基地
D、轴心国13.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法西斯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意大利
14.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国家包括()
(1)英国(2)法国(3)美国(4)德国(5)捷克斯洛伐克(6)意大利
A、(1)(2)(4)(6)
B、(1)(2)(3)(4)(6)
C、(1)(2)(4)(5)(6)
D、(1)(2)(3)(4)(5)(6)
15.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
A、英法对德宣战
B、苏德战争的爆发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德军轰炸英国本土
1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B、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7.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德国突袭()
A、奥地利
B、波兰
C、苏联
D、珍珠港
18.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于()
A、1939年
B、1941年
C、1942年
D、1945年
19.人类社会第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国际性组织是()
A、巴黎公社
B、国联
C、联合国
D、第一国际
20.下列人物没有参加雅尔塔会议的是()
A、斯大林
B、罗斯福
C、丘吉尔
D、张伯伦
二.材料分析:
1.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

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

不得因中国状况,趁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1)。

该条约是在何时召开的,哪个会议上签定的什么条约中的内容?(6分)
(2)上述材料中哪几项是表面文章?哪几项反映了列强的真实要求?(4分)(3)这些真实要求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原则由哪国提出?(6分)
(4)根据材料回答该条约的签订产生了哪些后果?(4分)
(5)签订该条约的会议上,谁获利最多?谁受的限制最厉害?谁受的伤害最重?(3分)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之时,为了取得反法西斯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于1945年2月三大巨头:()国的(),()国的(),()国的()在克里木半岛的()举行会议(1)填写以上空白,(7分)
(2)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3)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5分)三.简答:
1.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8分)
2.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1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