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个好东西》
民主四讲

民主四讲王绍光前言 (2)第一讲民主的起源与演化 (3)一民主从何而来? (3)二古典政治理论家的民主观 (7)三民主的异化 (14)第二讲现代民主兴起的条件 (28)一经济发展与民主 (30)二阶级结构与民主 (34)三文化与民主 (36)四公民社会与民主 (41)五社会资本与民主 (43)六国家有效性与民主 (46)第三讲现代民主的机制与运作 (48)一选举制度 (49)二政党制度 (58)三行政与立法的关系 (63)第四讲实效与反思 (66)一民主的实效:以工具性目标来衡量 (66)二民主的实效:以民主原则来衡量 (71)三对民主制度的反思 (82)前言最近俞可平有一篇文章获得广泛的关注,题目是《民主是个好东西》。
“民主”是个时髦的话题,我刚用Google搜索这个词,有6300万项相符的结果;用百度搜索这个词,也能找到4100万个结果,比“平等”、“公正”之类的关键同频率高得多,显然也更受人重视。
恐怕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民主是个好东西”。
谈民主无非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规范性的讨论,其着眼点是“民主到底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如果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如果坏,为什么坏?坏在哪里?断言、争辩或推演“民主是个好东西”就属于规范性讨论。
现在,这一类讨论充斥了讲堂、书店、报刊、互联网,相当多的人都可以侃侃而谈,说出“民主”的N条好处。
他们对“民主”有一种玫瑰色的期待,似乎只要这个神奇的东西降临大地,它将摧枯拉朽、荡涤污流浊水,让一切变得美好起来。
即使是那些对此抱怀疑态度的人,往往也不会否认“民主”的终极价值。
他们只是坚持,中国现在的条件仍然不成熟;假以时日,中国也终有一天会实现“民主”。
不过,依据经验材料论证“民主是个好东西”就不那么简单了。
首先,人们对“民主”的理解未必一致,而“名不正则言不顺”。
如果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却异口同声地欢呼“美是个好东西”,我们是否觉得有点奇怪?同理,当人们对“民主”有着不同定义时,他们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意义到底有多大?其次,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民主”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而在头2300多年,它一直被看作是个“坏东西”;直到最近100来年,它才时来运转,被当作“好东西”。
俞可平再论“民主是个好东西”

俞可平再论“民主是个好东西”(2009-09-10 09:28:47)转载提要:民主就是一系列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公正和人权的制度安排。
民主当然不是万能药,其实,民主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较好地解决权力的产生和制约,即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把人民自己喜欢和认可的官员选拔出来,授予他们以管理国家的权力,然后对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建国60年来...最大的灾难,当然是10年“文革”的全面内乱,经济损失数千亿,国家现代化错过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文攻武卫”又使至少数百万干部群众死于非命。
还有就是1959年到1961年所谓三年“自然困难”,据最保守的一个估计,这三年期间全国至少饿死了1000万人。
再有就是1957年反右运动的“严重扩大化”,使55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分子,其中绝大多数是被“错划的”(除了不到100人之外,其余“右派分子”先后都被平反),他们被剥夺了正常的公民权利。
从这些巨大的民族灾难中,我们今天可以吸取很多惨痛的教训,其中之一就是,民主和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休戚相关。
民主法治破坏了,民生必定受到严重影响,这个教训要永远记住。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中旭俞可平,男,1959年生,浙江诸暨人,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地方政府创新奖负责人。
2006年12月28日,他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引起海内外广泛反响,也因此有中国共产党“文胆”之誉。
2009年8月中旬,在几番联系之后,这位著名的政治学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的民主问题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独家专访。
中国新闻周刊:纵观共和国的60年,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凡是比较民主的时期,国内形势都要好一些;凡是民主受到压制甚至严重破坏的时候,国家和民族就面临倒退乃至灾难?俞可平:经历过共和国不同阶段的人,多数都有这样的感觉:上个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很好,大家觉得心情比较舒畅,思想相对活跃。
《民主是个好东》课件

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02 03
民主是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民主成 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政治选择,成为各国人民追求自由、平等、公正的重 要途径。
民主是各国发Biblioteka 的共同目标各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应该由各国人民自主选择,而民主是实现这 一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民主制度,各国人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国家治理 和社会管理,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民主是个好东》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民主的定义与特点 • 民主的历史与发展 • 民主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 民主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结论:民主是个好东西
CHAPTER
01
民主的定义与特点
民主的定义
01
02
03
民主定义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它 建立在人民主权概念之上 ,并强调多数人的统治。
全球治理对民主制度的影响
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变革对民主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 交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和有效的方向发展。
CHAPTER
05
结论:民主是个好东西
民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01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和制度安排,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各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人民群众在基层范围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CHAPTER
03
民主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选举民主
选举民主
通过定期的选举,选民选 择代表或领导人,代表其 行使政治权利。
关于治理的几个问题——《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精品范文】

关于治理的几个问题——《论国家治理现代化》关于治理的几个问题——《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者俞可平是国内著名的学者,曾任国家编译局副局长,写作的《民主是个好东西》曾引起广泛的关注。
治理问题是他长期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身体力行倡导治理问题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努力推动从统治走向治理。
他对治理的研究,最初是从翻译介绍和评析西方治理理论开始的,然后是将西方理论与国内实际相结合,将治理理论中国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使得治理问题更加深入人心,作者研究治理问题的信心就更强了。
本书有几个问题值得温习:一是明晰治理的含义。
所谓治理,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系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
治理和统治是不一样的,统治是自上而下的,但治理是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
二是治理的来源。
从来源上看,治理一词流行,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开始的。
最根本的背景,就是人类的政治生活发生重大的变革,从统治走向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从政府的统治走向没有政府的治理,从民族国家的政府统治走向全球治理。
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成为第三条道路的政治目标。
而研究这个问题的代表性学者,有主要创始人罗西瑙、罗茨、斯托克等。
三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治理轨迹。
纵观我国1978年以后的治理轨迹,经历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过程。
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含的内容。
作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包含规范政府行为、市场行为、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
衡量治理的好坏,标准是五条: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化;法治化;效率;协调。
民主是个好东西——我眼中的民主

《民主是个好东西》——我眼中的民主俞可平的“民主是个好东西”把民主问题谈得透彻全面,也很实在。
读过这篇文章我也进行了一些粗略的思考,我也大体同意他的观点。
但是,对于某些问题我也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对于民主这个问题缺乏专业性的思考,我自己得出的某些想法也许比较天真或者说是幼稚,我认为至少还是可以谈谈的。
民主是个好东西,我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一点有了共识。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也都承认这一点。
对于民主,我们并非今天才认识。
100多年前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在寻求救国的道路中就早已经认识到了,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就是强调的民主,只可惜最后被蒋介石给抛弃了。
有时候我也不禁会想,假如蒋介石有足够的魄力,在当初取得了统治权后,仍旧推行孙中山的民主去建设中国,改造中国,而非是进行所谓的独裁、清洗或者是只考虑极少数人的利益,那么他的结局会怎样,今天的中国的面貌又会是啥样。
只可惜,老蒋也没那么做,现在也没有如果。
今天的中国就是这样。
也许事情不是自己想的这么容易简单,当时的社会局势也许不是那么简单。
但是,不论怎么说,中国错过了一次走向民主的机会。
对于这真的很遗憾。
下面我想说的是关于文革的。
在《民主是个好东西》中,俞可平谈到民主时提到了文化大革命。
在这一篇文章中他提到了一些内容,那就是文革中完全没有民主,只有动乱。
在动乱中国家建设遭受了极大的破坏,错过了我中国复兴的关键时期。
在文章中他提到:1957年反右以后,知识分子的日子不好过,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社会爆发内乱,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
而从反右开始,特别是到了“文革”期间,党和国家正常的政治发展进程被中断。
所有这些,都与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民主在这个时候最是急需的,然而当时的中国抛弃了民主。
从新中国60年政治发展的实践看,他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正常的民主和法治建设进程一旦中断或遭受破坏,国家和民族就会经受困难,甚至招致灾难。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一个沉痛教训,尤其是我们在这次动乱中错过了发展中国的一个绝佳时期,即便今天我们能够慢慢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这个代价不仅滞后了发展,而且也损失了中国最宝贵的一段时间。
“民主是个好东西”

觃定了言论、新闻、宗教不集社等斱面的自 由不权利。
美国“国父”华盛顿
(四)西斱民主制的特征
多党制 三权分立
普选制
舆论监督
1988年5月31日,美
国总统里根在莫斯科 国立大学演说道: “民主不其说是一个 政府体制,丌如说是 一个限制政府、使其 丌能侵犯人权的制 度”。
“人类千万年的历叱,最为珍贵的丌是令人
问题三:今天的第一项是属亍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 内容?你如何评价它?
答案:陶片放逐法。它驱除了反 对民主政治的敌人,保证 民主政治的顺利进行。但 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 争权夺利、互相倾扎的工 具。
第二项议题是对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 模进行辩论和表决。主持 人首先宣布了发言 人资格。事先已 经有所准备的贵族们立刻分 为两派,互相攻击。这时,加迪的一个远亲 亲戚桑拉跳上了讲台,正准备发表演说,突 然听到下面一个声音:“这个殴打父母的不 孝之子有什么资格在这儿发言?”原来加迪 在告发他。在一片臭骂声中,桑拉下了台。
炫目的科技,丌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 丌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 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兲在笼子里的 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兲起来, 才丌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 讲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
力,这是万古丌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 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斱才休 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 束权力。”
中国共产党论民主
“选丼权是民主国家的人民所必须享有的最
低限度的、起码的政治权利。民主国家,主 权在民;人民是主人翁,官吏是公仆,代议 士是人民的代表,好像是监督和管理仆役的 管家。如果人民没有选丼权,丌能选丼官吏 和代议士,则这个国家决丌是民主国家,决 丌是民治国家了。 ”(1944年2月2日《新华 日报》的社论《论选举权》)
4民主是个好东西

什么是民主?
民主就是人民的,通过人民,为人民的政治。— —林肯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 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任何地区和国家,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都要 以实践为标准。——温家宝
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清·梁启超
,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 最后,应当尊重人民自己的自愿选择 。
3、作者经过主干部分的论述后,最后得出了 什么结论?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既要充分吸取人类政治 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照搬国外 的政治模式,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 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
3、作者经过主干部分的论述后,最后得出了 什么结论?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1、作者为什么说“民主是个好东西”?
①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②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③保证人民的基本人权,是人类的基本价值
2、作者认为该如何推行民主?
首先,要了解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 ; 其次,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
民主是个好东西(文章结构)
一、民主代表人民利益
二、民主迄今是最好制度 为什么
三、民主是人类基本价值
四、推行民主要学习规律
(分)
五、推行民主要技巧和设计 怎么办
六、推行民主要尊重选择
七、联系实际,提出民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
以课文第二自然段为例,谈谈这篇文章 的语言特点。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什么都好。民 主决不是十全十美的……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 稳定;民主使一些在非民主条件下很简单的事务 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民主往往需要……常常 会使……民主还会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 ……如此等等。但是,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 所有政治制度中……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 最好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好民主才是好东西

张维为:好民主才是好东西2008-02-28 10:16:39 来源: 环球时报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从世界的经验来看,没有一人一票而有法治和广大的中产阶级,一个社会可以运作得很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
而光有一人一票,没有真正的法治和广大的中产阶级,民主的品质一定不高,出现劣质民主的概率极大。
作者:张维为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近来肯尼亚、黎巴嫩、孟加拉、菲律宾、格鲁吉亚、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危机频繁,动荡不止。
为什么这些国家的民主没有带来人民所期盼的和平与繁荣,反而成了各种危机的成因呢?它们的民主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对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点西方先哲对民主问题的思考。
大师就是大师,经过多少岁月沧桑,他们的观点今天看来还是令人感慨万千。
西方不少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政治先哲关于民主提出的许多忠告。
也许我们要提醒他们。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了解一些西方先哲的观点,这将有利于我们弄清发展中国家今天民主困境的根源、了解西方民主原教旨主义的盲点,并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为中国的民主建设做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和布局。
烂民主只能是坏东西谈民主是要追溯到古希腊的,因为那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
当时希腊的雅典城邦实行了民主制,男性公民(不包括女性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通过公民大会来决定宣战与媾和、法庭终审等重大事宜。
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苏格拉底,因“腐蚀青年思想”之罪,被这种制度判处了死刑。
他的学生、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巨人柏拉图对此愤愤不平,认为这是“暴民”统治。
这位比孔子晚124年出生的西方先贤一直认为:人的智力、品行和能力是有差异的,而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否认这些差异,预设所有男性公民不分良莠.都行使N样的政治权力,结果导致了“暴民”政治。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柏拉图还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你一定会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那么治理一个国家,其责任和难度远远大于一个大夫,你该找谁呢?这个问题代表了柏拉图精英主义政治理念,长期影响了欧洲政治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文中对“民主好”的论证过程,提升论证能力,抓住论点和论据。
2、学习论述文的相关阅读方法和技巧
3、理解民主的优点和不足,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教学重点:
重点研读本文关于“民主是个好东西”的阐述,感受论证过程的严谨。
教学难点:
通过本文学习论述文阅读的相关方法和技巧,读懂、读透论述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民主是什么?正如很多的政治学家和学者指出:“民主“是近现代最流行、运用得最广泛的词汇之一,但没有比民主这个概念更含混的概念了。
但概念模糊并不能说明我们身边没有民主。
大家一起说说身边生活中体现民主的例子。
二、课文解读。
(一)、整体感知
1、什么是论述文?你平时是如何阅读论述文的?
明确:论述文是评析事物、论说道理、发表见解的文章。
论述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述文一般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来构思、行文。
2、题目已经告诉我们“民主是什么”,让我们通过课后练习题第一来完成对“为什么”与“怎么办”的探讨。
(1)课文用了六个以“民主是个好东西”开头的段落,把人们关于“民主”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一一梳理清楚。
请把这六段分为两个层次。
(课后题提醒我们,“为什么”与“怎么办”就是这两个层次)请分别找出各段落中的关键句,概括分论点。
明确:关键句的概念:从内容上看,一般是那些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
从形式上看,一般是:1、文章中那些抒情和议论的语句。
2、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过渡的语句。
各段落分论点:
1段:民主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段: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3段:民主保证人民的基本人权,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
4段:推行民主需要了解客观规律和社会历史条件。
5段:推行民主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
6段:推行民主应当尊重人民的自愿选择。
第一到三段为第一层,回答了民主为什么是个好东西这个问题。
第4到6段为第二层,回答了如何推行民主这个问题。
(2)前6段都用了“民主是个好东西”来开头,你认为那样写重复吗?为什么?
明确:不重复。
课文的前6段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民主是个好东西”的丰富内涵,系统全面地向读者表明了自己对于民主的基本认识。
3、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阅读最后一段)
明确:最后一段联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际,指出民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现实的角度来阐述“民主是个好东西”,并得出结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
(二)探究阅读
详略结合解读重点段落,落实论述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阐述,包括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等等。
1、请阅读课文第二段,注意不同颜色字体的作用。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什么都好。
民主决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许多内在的不足。
民主确实会使公民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民主使一些在非民主条件下很简单的事务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协商和讨论,常常会使一些本来应当及时做出的决定,变得悬而未决,从而降低行政效率;民主还会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成为其蒙蔽人民的工具,如此等等。
但是,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
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明确:这些字都是限制性词语和修饰性词语。
红色字是副词和连词,蓝色字是一些限制性的词语。
例如:“往往”突出了多数情况又防止了判断的绝对化。
“常常”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多,经常;“但是”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它的使用表明作者行文的重点在下文而不是上文,即民主是弊端少且最好的制度。
而对于那些限制性的词语,例如“一些”、“非民主条件下”、“相对而言”等和判断动词“是”这些词语,要相对注意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论述文的两道选择题里边就经常会有偷梁换柱、遗漏特定条件等题型,这需要我们做题时注意这些词的作用。
而这些词也给了我们提示,进行论述文写作时,语言必须准确、严谨、清晰,来不得半点模糊。
2、第二段是围绕分论点“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来进行论述的,此段中用了哪些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知识链接《论证方法》P60来了解有关三种常见的论证方法的概念)
明确:首先说“民主决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许多内在的不足”,列举了一些论据:“引发政局的不稳定”、“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降低行政效率”、“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等民主在特定前提和条件下可能引发的社会弊端来证明民主的不足。
这里用了例证法来论证。
最后通过转折,“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和“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从而证明了“民主是个好东西”。
此处用了比证法。
2、阅读第4段,
(1)找出段中的关键词。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没有痛苦的代价。
民主可能破坏法制,导致社会政治秩序的一时失控,在一定的时期内甚至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民主也可能破坏国家的和平,造成国内的政治分裂;民主的程序也可能把少数专制独裁者送上政治舞台。
所有这些,都已经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出现过,并且还可能不断再现。
因此,有时民主的代价太高,甚至难以承受。
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不是民主本身的过错,而是政治家或政客的过错。
一些政治家不了解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不顾社会历史条件,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切实际地推行民主,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一些政客则把民主当作其夺取权力的工具,以“民主”的名义,哗众取宠,欺骗人民。
在他们那里,民主是名,独裁是实;民主是幌子,权力是实质。
明确:“因此”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一般用在分析说理之后,结论之前,紧跟着这个词的是作者得出的结论。
“因此”之前列举了各种民主可能带来的代价,“因此”之后就是结论。
“然而”转折关系连词,“不是”……“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不同于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
“不但……而且……”前后分句意义上有更深入、更进一层的关系,但它们在肯定否定上是一致的。
正因为一致,才能比较其在意义上是否更深入、更进一层。
“不是……而是……”这种复句,它前一句否定一种意思,后一句肯定另一种意思,肯定
否定不一致。
因此,就无法比较其在意义上是否进了一层。
不同于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
“不是……就是……”有“两者必居其一”、“非此即彼”的意思,其结论是不确定的,两个选言肢可供选择。
“不是……而是……”否定一个,肯定一个,其结论是确定的,不供我们选择。
)
(2)段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明确:列举了民主可能带来的各种痛苦的代价来证明“有时民主的代价太高,甚至难以承受”这一观点,用了例证法。
3、我们说论述文常用的论证方法除了第二和第四段所讲的例证法和比证法外,还有引证法,请找出文中哪里用了引证法。
明确:最后一段引用了马克思和胡锦涛主席的话来证明民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阅读下面的一道选择题(有关高考考点及抓关键词、关键句的。
)
题目: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BD)
A、推行民主有时会有痛苦的代价,它可能破坏国家的和平,造成国内的政治分裂。
B、民主使一些很简单的事物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
C、人类人格的完整,不只是单单建立在基本的衣食住行上,而是需要民主的权利。
D、民主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是个好东西,对官员而言不是好东西。
E、只要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来推行民主政治建设,我国人民就能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明确:B项少了“在非民主条件下”的限制,使得结论从特殊到一般。
D项不是对所有官员不是好东西,而是对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不是好东西。
三、总结论述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1、标自然段号。
2、抓住中心论点,明确各分论点(关键句)。
3、抓住文段中关键词,如连词、副词等。
4、明确文段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和比证法)
四、作业
1、整理笔记,复习巩固论述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2、结合阅读技巧和方法,完成《金考卷》P74的《我们需要怎样的经典新解》。
<p align=right>陈淑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