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文言文、字词、文学常识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文言文、字词、文学常识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文言文、字词、文学常识复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默写《赤壁》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⑴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课外古诗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

主旨句:,。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

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

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

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

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过零丁洋》)30《诗五首》《饮酒》陶渊明(1)“晋陶渊明独爱菊”,写出《饮酒》中陶渊明的与菊相关的名句:,。

(2)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3)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入境无“喧嚣”之感。

《行路难》李白(1)诗中道出了作者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昂扬之气的诗句是:,。

(2) 诗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八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八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八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八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复习篇目:《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马说》第一篇《桃花源记》一、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词(1)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味道好。

(2)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3)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关联词语(4)率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数量不够或缺点三、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2)复前.行(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3)欲穷.其林(穷:形容词作动词,尽)四、一词多义(1) 寻:寻.向所至(寻找 ) 寻.病终(随即、不久)(2) 志:寻向所志.(标记,名词 ) 处处志.之(做记号)(3)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4) 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遂.迷,不复得路 (终于)五、重点字词解释。

1.缘.溪行(沿着,顺着)2.芳草鲜美..(新鲜美好)3.落英..缤纷(落花)4.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5.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6.欲穷.其林(尽)7.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8.林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9.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10.才.通人(仅仅、只)11.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1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13.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1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1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18.悉.如外人(全,都)19.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黄发:老人)(垂髫:小孩)20.乃.大惊(于是,就)21.具.答之(详细)22.便要.还家(同“邀”,邀请)23.咸.来问讯(全,都)2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25.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隔绝、不通音讯)26.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27.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2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2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30.皆叹惋..(感叹惋惜)3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32.此中人语云..(告诉(渔人)说)33.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必)34.便扶.向路(沿着、顺着)35.便扶向.路(先前的)36.处处志.之(做记号)37.及.郡下(到)38.及郡.下(武陵郡)39.诣.太守(拜访)40.欣然规.往(打算,计划)41.未果..(没有实现)42.寻.病终(随即,不久)43.后遂无问津..者(访求、探求)六、重点句子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汇总一、古诗文积累1.《为人民服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任何人,只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只要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任何人,只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只要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任何人,只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只要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任何人,只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只要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任何人,只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只要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任何人,只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只要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梳理

《桃花源记》一、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约365 年—427 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其中《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等。

二、字词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

2、世外桃源: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

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

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3、武陵:古代郡名。

今湖南常德一带。

4、为业:把……作为谋生手段。

为:作为。

5、缘:沿着,顺着6、行:行船。

7、远近:偏义副词,这里指远。

8、忽逢:忽然遇到。

9、夹岸:夹着两岸生长。

10、杂:别的,其它的。

11、芳:泛指花卉。

12、鲜美:鲜艳美丽。

13、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14、缤纷:繁多的样子。

15、甚:很,非常。

16、异:惊异,诧异。

意动用法,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诧异”。

17、欲:想要。

18、穷:走完。

19、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处就没有了。

20、便:于是,就。

21、得:看见。

22、仿佛:好像。

23、若:好像。

24、舍:放弃。

25、初:起初,刚开始。

26、才:仅仅。

27、通:通过。

28、行:行走29、复:又30、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

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31、平:平坦。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复习资料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复习资料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程中,古诗词的学习是重点之一,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复习资料,供同学们参考:1. 《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赤壁》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 《泊秦淮》 -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7.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9. 《滕王阁序》 -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0.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重点字词、重点句子和文学(文体)常识、文言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重点字词、重点句子和文学(文体)常识、文言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重点字词、重点句子和文学(文体)常识、文言文第1课藤野先生一、重点字词藤(tãng)野发髻(jì)芦荟(huì)畸(jī)形和蔼(ǎi)不逊(xùn)诘(jiã)责烂(màn) 漫(nì) 匿名 (piē)瞥见解(pōu) 剖订.正(dìng)绯.红(fēi)标致.(zhì)托辞.(cí)抑扬顿挫.(cuî)杳(yǎo)无消息深恶(wù)痛疾油光可(jiàn) 鉴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对于自己的老师,作者只写过三个人,分别是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

点拨:寿镜吾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章太炎是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写的。

第2课我的母亲一、重点字词庶(shù)祖母吹笙(shēng)抽屉(tì)舔(tiǎn) (mán) 蛮 (pãi) 赔罪文绉绉..(zhōu)绰.号(chuî)气量.(liàng)佃.户(diàn)眼翳.(yì)责罚.(fá)质.问(zhì)广漠.(mî)宽恕.(shù)牢骚.(sāo)侮.辱(wǔ)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字适之,是现代著名的学者。

他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2.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小传。

自述生平的文章是自传;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是小传。

人教版八下语文文言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下语文文言复习资料

八年级语文下复习资料一、文言诗词21.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一、文学常识吴均,字叔痒,南朝梁代文学家。

吴兴故章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二、语音:碧piǎo无碍ài急湍tuün竞上jìng 泠泠líng嘤嘤yÿng鸢飞yuün戾天lì窥谷kuÿ横柯ký轩邈xuün miǎo三、词义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有时见日:‚见‛通‚现‛,显现,显露。

4鸢飞戾天: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形容词,怪僻,不讲情理)5经纶世务: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政治才能6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指飞奔的马。

7天下独绝:绝妙;猿则百叫无绝:断,停。

8风烟俱净:都;消散。

9从流飘荡:顺、随10负势竞上:凭借11一百许里: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12互相轩邈:轩,高;邈,远。

形动用,往高处和远处伸展13在昼犹昏:好像,如同。

14水皆缥碧:青白色。

四、主题: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展现了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失意,寄情山水的归隐情怀。

五、理解性默写1富阳至桐庐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概括赞叹富春江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正面)。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4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听觉感受: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6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六、重点语句翻译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诗词专题复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诗词专题复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诗词专题复习《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

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

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课内文言文梳理9.桃花源记(一)课文重点字词详解为业:作为生计。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这里指划船。

远近:偏义词,这里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杂:别的。

鲜美:新鲜美好。

甚:很,非常。

前:向前。

异: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穷:尽。

若:好像。

舍(shě):离开。

初:开始。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尽,到了尽头。

源,源头。

才:仅仅、只。

旷:宽阔。

舍(shè):房屋。

豁(huò)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豁然,开阔敞亮。

开朗,开阔明亮。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种(zhòng)作:耕种劳作。

阡(qiān)陌(mò)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着(zhuó):穿着。

悉:全,都。

乃:于是,就。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从来:从……地方来。

具:详细。

要(yāo):同“邀”,邀请。

咸(xián):全,都。

云:说。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的人。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复:再,又。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乃:竟然,居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具言:详细地说。

延:邀请。

语(yù):对……说,告诉。

不足:不值得,不必。

为:向,对。

既:已经。

扶:沿着、顺着。

向:先前的。

志:做记号。

及:到。

诣(yì):拜访。

如此:像这样(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写到“雪”字的四句诗是: ①



(2) 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3) 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


(4) 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


(5) 纷纷暮雪下辕门,

《己亥杂诗》龚自珍
(1)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
是:


(2) 同样是面对落花,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龚自珍说
1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
秀:
3
13. 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
14. 休于树 于:
15. 山肴野蔌 肴:
蔌: 16. 宴酣之乐 酣:
17. 非丝非竹 丝: 竹:
18. 弈者胜 弈:
19. 觥筹交错 觥:
筹: 20.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
21. 树林阴翳 翳:
22. 鸣声上下 上:
23. 太守谓谁 谓: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五柳先生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
2 、造饮辄尽
造:
3、亦不详其姓字
详:
4 、因以为号焉 以为:
5、每有会意 会:
6 、亲旧知其如此 亲:
旧:
7、或置酒而招之 或:
8 、造饮辄尽 造:
辄:
9、期在必醉 期:
10 、环堵萧然 萧然:
11 、箪瓢屡空,晏如也
“以物喜”:



“以己悲”:



(4) “进亦忧,退亦忧”中“进” 指
,“退” 指

(5)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6)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


(7)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于
是:




(8)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9)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





⑸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⑹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⑺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句子翻译
《与朱元思书》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风烟俱净
俱:
2、 从流飘荡 从: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 奔:
5、负势竞上 负: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乎: 下: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满井游记》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
句: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1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
元却感到:


(6)课文中“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
一文中的“

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课外古诗
⑴《赠从弟》 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 :

。主旨
句: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
是:

。 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
是:


⑶《登幽州台歌》 中指生不逢时句 :

。描写空间辽阔抒发
悲哀苦闷心情句是:


⑸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
是:
屡空:
晏如:
12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13 、衔觞赋诗
觞:
13 、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14 、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短褐( h è)穿结,箪(dān)瓢 (pi áo)屡( lǚ)空
5、不戚 (qī)戚于贫贱,不汲 (jí)汲于富贵
《马说》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
1、策之不以其道 策:
道:
2 、执策而临之
策:
3、其真无马邪 其:
4 、其真不知马也 其:
5、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 石:
6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
7、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
8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9、 才美不外见 见:
10 、故虽有名马 虽:
11 、安求其能千里也
备:
11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
极:
12 、 迁客骚人 迁客:
骚人:
13 、 霪雨霏霏
霪雨:
霏霏:
14 、 连月不开 开:放
国:
15 、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薄: 去:
16 、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景:
集:
17 、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
芷:
汀:
极:
18 、 宠辱偕忘 宠:
偕:
19 、 把酒临风 把: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
2、援疑质理 援:
质:
3、益慕圣贤之道 益:
慕:
4、俟其欣悦 俟:
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
汤: 覆:
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再:
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
逾约:
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10 、烨然若神人 烨然:
11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
是: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 ( 主旨
句):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2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6、互相轩邈 轩:
邈:
7、蝉则千转不穷 转: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横柯上蔽 柯: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8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 反: 上:
戾:
息: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二、重点句子翻译
1、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2、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 环滁皆山也 环: 3.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 5. 名之者谁 名: 7.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9. 云归而岩穴暝 归: 11. 吾谁与归 归: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秀:
4. 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 临:
6. 饮少辄醉 辄:
8.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10.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
从: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2 、越明年 越: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 制: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 其:
5、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
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 胜状:
7、衔远山,吞长江 衔:
8 、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涯: 晖: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
10 、 前人之述备矣 述:
9. 下见小潭 下: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蛇:
14. 似与游者相乐 乐:
寒:
16. 记之而去 去: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岳阳楼记》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话:


⑽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 (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 文中的成语
有: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⑴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⑵写出文中的成语:





⑶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