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3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第28页
二、非选择题 12.年下六个月,昆明市事业单位要推行按劳分配与按生 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技术、管理、资金等生产要素参加分 配有效模式,建立重现实表现、重实际成绩和能力、富有 活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表达人才价值。 (1)昆明市分配方式是我国分配制度详细表现。它表达 了什么分配标准? (2)简明说明我国为何要实施这种分配制度?
第12页
个体经济
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结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 占有生产资料,独 立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其劳动结果扣 除成本和税款后直 接归劳动者全部
第13页
想
想
一
一外还有哪些原因?
第14页
走进联想看分配
第15页
走进联想看分配
中国民营企业联想采取按贡献参加分 配模式,充分调动不一样层次员工主动 性,薪酬从几千元到几百万。基层营销 人员,基本工资元。软件工程师,基本 月薪8000元。高层管理人员,如全方面 负责本集团业务规划及运作联想集团总 裁(杨元庆)年年薪为600万元 。
③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活力竞相 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第18页
小吴父亲是一家国有企业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 底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 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 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加;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 货店,即使忙些累些,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 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税后收入比父亲妈妈收入 总和还高出一倍。 小吴一家人都是依据哪些分配方式取得收入?
第29页
(1)表达了在现阶段,我国实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 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 合分配标准。
二、非选择题 12.年下六个月,昆明市事业单位要推行按劳分配与按生 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技术、管理、资金等生产要素参加分 配有效模式,建立重现实表现、重实际成绩和能力、富有 活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表达人才价值。 (1)昆明市分配方式是我国分配制度详细表现。它表达 了什么分配标准? (2)简明说明我国为何要实施这种分配制度?
第12页
个体经济
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结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 占有生产资料,独 立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其劳动结果扣 除成本和税款后直 接归劳动者全部
第13页
想
想
一
一外还有哪些原因?
第14页
走进联想看分配
第15页
走进联想看分配
中国民营企业联想采取按贡献参加分 配模式,充分调动不一样层次员工主动 性,薪酬从几千元到几百万。基层营销 人员,基本工资元。软件工程师,基本 月薪8000元。高层管理人员,如全方面 负责本集团业务规划及运作联想集团总 裁(杨元庆)年年薪为600万元 。
③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活力竞相 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第18页
小吴父亲是一家国有企业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 底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 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 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加;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 货店,即使忙些累些,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 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税后收入比父亲妈妈收入 总和还高出一倍。 小吴一家人都是依据哪些分配方式取得收入?
第29页
(1)表达了在现阶段,我国实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 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 合分配标准。
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共57张PPT)教育课件

要求
收 入
收入分配 公平
意义
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分
配
与
社
会 公
效率的含义
兼顾效率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与公平
平
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1、要解决下面漫画《相形见绌》中反映的问题,必须
GDP增长
工资增长
A. 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B. 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C.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D. 进一步拓宽居民就业、创业渠道。
分配收入分别是
A. 44 000元,26 000元
B. 36 000元,19 000元
C. 49 000元,21 000元 D. 44 000元,11 000元
D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羊村一直以来实行集体劳动、平均分 配,好吃懒做的懒羊羊和勤劳能干的喜羊 羊分得一样多,懒羊羊笑了……
常见的生产要素
1 劳动 2 资本 3 技术 4 管理 5 信息 6 土地
A 工资收入、津贴 B 储蓄利息、股票、债券等投资收入 C 提供新技术、发明、专利取得收入 D 企业管理人才年薪 E 提供市场信息的收入 F 土地 转让金 租金
▪ 为什么让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1 确认 2 尊重 3 涌流 4 增加
个
国
人
家
企 业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 在物质生产部
门的分配 (初次分配)
个人 企业 国家
以税金和 利润的形式
上缴国家
劳动者的 报酬
企业 (集体)
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再分配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财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
8
问题探究
1.某公司为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大幅增加正式职工奖金 金额,而大量聘用工奖金却寥寥无几。拉大的收入差距在调动一部 分人工作热情的同时,却抑制了大部分人的积极性,公司整体效益 不升反降。
思考:上述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
9
提示:以劳动为尺度进行分配,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如果分配失去公平,将影响效率的提 高。我们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
-
12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要点突破
要点一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重要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因为分配由生产决定,但又
反作用于生产。如果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公平
(1)含义: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
-
10
2.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 呈现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 8%~9%,农村居民收 入年增速为 4%~5%;某些垄断性行业人均工资过高,而全国机 关、事业单位、企业工资明显偏低;财富多的人拥有的财富占全部 城市财富的 45%,而财富少的人拥有的财富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 1.4%。
【答案】 D
-
22
深度剖析 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有哪些?(打开思路,将知识学活)
除教材上讲的三条外,还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分析:
(1)从生产决定分配的角度看: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
率、增加社会财富,为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前提。
(2)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角度看:要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件

经营性收入: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如开 小店、家庭作坊、私营企业)
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 技术等要素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 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存款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险受益、股息与红利收入、知 识产权收入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 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 (被称为“限薪令”)。 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限薪令”的依据在于
A.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对下面漫画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考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 素参与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按技术要素分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 的股份分红。 (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 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的 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①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 认。 ②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 技术等要素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 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存款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险受益、股息与红利收入、知 识产权收入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 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 (被称为“限薪令”)。 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限薪令”的依据在于
A.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对下面漫画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考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 素参与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按技术要素分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 的股份分红。 (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 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的 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①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 认。 ②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最新版)

财产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分议题一:从村民“笑容”中寻我国个人分配制度是什么?
3.收入途径
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和资金。 ②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利息、租金。 ③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 ④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 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政府补贴、社会救济金
分议题一:从村民“笑容”中寻我国个人分配制度是什么
从按劳分配的角度谈谈村民为何笑的如此甜美?
(4)意义:
(1)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 系在一起。 (2)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 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 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p45)
分议题三:从市民的“德容”中学如何发扬劳动精神
课后作业
劳动委员和班主任沟通,在要求每位同学在 学校完成一项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
04 课堂总结
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个
课堂总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4、我国居民收入的途径 5、关于劳动
名词点击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 ●如何征收? 居民个人每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 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重要性? 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p48)
分议题二:从居民的“愁容”中探如何完善个人分配制度
高一政治收入与分配 PPT课件 图文

7.1 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P62-63-64
1.把握是什么
2.把握有哪些?①重点看按生产要素,联系《物权法》;② 如何判断——抓住所属所有制!公——按劳分配;个体— —按个体;其他——按生产要素分配。(例外:公——但 非按劳分配:社会福利等);
3.原因: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去理解;分配属于生产关系 的内容,一方面与其他生产关系内容一样是由生产力决定 的,现阶段生产力决定了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又 是由生产关系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的,我国现阶段基本 经济制度(所有制)决定了现阶段分配制度。
第三单元
7.1 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P62-63-64 7.2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途径,理解如何处理好效率 与公平的关系 P65-67 8.1了解财政、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68\73 8.2了解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及其种类。P69-70 8.3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P69-70 8.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P73-75 9.1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P76-77 9.2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P79-80 9.3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纳税人意识。 P81-83
通中的货币量;过冷——对策:少收多支,增加流通中的 货币量。 调节产业结构:鼓励——对策:少收多支;限制——多收少 支。
9.1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P76-77
1.含义,2.基本特征有哪些,范畴判断
9.2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P79-80
1.含义——征收对象、意义; 2.计算
9.3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纳 税人意识。P81-83
——也应理解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 ①直接影响生产积极 性;②影响交换和消费,进而间接影响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7.2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途径,理解如何处理 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65-67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共26张ppt)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及具体形式
要素 劳动要素
资本要素
土地要素 技术要素 管理要 知识要素
表现
非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储蓄利息、股息和红利、债券利息(钱生钱)、 私营企业主税后利润(直接投资) 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和转让金,转让土地经营权的收入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获得的收入(总经理年薪) 知识付费、稿酬所得等
(2)主要途径
劳动性收入 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
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 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经营性收入
是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家庭作坊、 私营企业的纯收入等。
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 转移性收入 的经常性收入转移 包括养老金、社会救助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
(3)按劳分配≠劳动性收入。劳动性收入中,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 还 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4)不能认为“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按劳分配的实现程 度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5)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 按劳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 素分配。
生
生
产 力
产 关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决 定
系
产品如何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按劳分配
(1)范围:公有制经济
(2)地位: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课件: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共19张PPT)

D B
5.决定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 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保障低收入 者的生活,有利于 缩小收入差距,② 正确;个人所得实 行超额累进税率, 高收入者多纳税, 低收入者少纳税,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 距,④正确。①不 符合题意;③提高 “企业”最低工资 标准,说法错误。
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A市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
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②按劳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①② B.②③
知识点二: 社会公平的 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 3、怎样确保收入分配公平?
收 入 分 配 与 社 会 公 平
1、效率的含义: 兼顾效率 与公平 2、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复习巩固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怎样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第三单元
收 入 与 分 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兼顾效率与公平
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财政的巨大作用
税收及其种类 征税与纳税 依法纳税
类 别 对 应 形 式 (1)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 公有制范围内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分配取得的收入。 按劳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
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探究话题:网上在效率上如何体现?公平如何体 现?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B.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 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现实意义:
A.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 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 力的发展 B.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
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
直接
原 原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因
A.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权 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内涵: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
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 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施范围
分配依据
分配内容
分配原则
2.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