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教材《个人收入的分配》完美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PPT课件

1)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含义 三、效率与公平
1)什么是效率? 2)什么是公平?
效率 = 投入 / 产出 ( 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
含义:在这里主要指收入相对公平,“两个要求”。 但不是平均主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立统一
对立: 统一:
课件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如有不理解
之处可根据本节内容进行提问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listening,you can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ection and this courseware can be downloaded and edited freely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兼顾 2、按劳分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5、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7、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8、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重点难点探究
2、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
1)误区:按劳分配有利于公平、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 体现效率、克服平均主义。
2)两种分配方式都是既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效率。同时也可 能导致收入差距,贫富分化。
3)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把握两者的 平衡点,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3、目前居民收入结构呈多样化。
①含义: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 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
③意义:
第一、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 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1、含义 三、效率与公平
1)什么是效率? 2)什么是公平?
效率 = 投入 / 产出 ( 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
含义:在这里主要指收入相对公平,“两个要求”。 但不是平均主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立统一
对立: 统一:
课件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如有不理解
之处可根据本节内容进行提问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listening,you can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ection and this courseware can be downloaded and edited freely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兼顾 2、按劳分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5、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7、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8、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重点难点探究
2、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
1)误区:按劳分配有利于公平、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 体现效率、克服平均主义。
2)两种分配方式都是既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效率。同时也可 能导致收入差距,贫富分化。
3)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把握两者的 平衡点,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3、目前居民收入结构呈多样化。
①含义: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 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
③意义:
第一、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 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讨论:象牙山村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方式? 依据是什么?
2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 的分配制度?
所
公有制为主体 主体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有
分
制
配
结
制
构 多种所有制经 决定 多种分配方式 度
济共同发展
并存
3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 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18
命题点❸ 分清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对点金题 4】 下表为某国企总工程师老张的某月收入一览表(单位:
元)
持有公司股 工资、奖金 利息收 技术转让
票所得
所得
入
所得
500
5 300
200 1 500
老张本月的劳动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分别为( )
A.6 800 元 3 700 元 B.5 300 元 700 元
叫…叫我生说产,资咱料村公都有这么制富是了实,行就按该劳来个分按配…的按前需分提配,,我谁想要啥 就国拿目啥,前需的…公需有要多制少经拿济多,少生!产要不力,水就平按不人高头,平均劳分动配产,这才 叫谢品公广也平坤。(没嘲有笑极的大口地气丰):富呵,,所按以需不分配能是按挺需好分,配可。是咱村还没富
5
情景二:同工不同酬,村民有争议
今天又到了村民领工资的日子了,刘能和谢广坤早早地就来到了
村委会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 刘样劳能干(活动一,还激凭是动啥谋,我生话…我手更领说段2不0,0清0所,楚以你了拿不)2能:50我平0?说均这广分不…配广是坤欺。呢…欺,负咱人俩吗一?…一
2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 的分配制度?
所
公有制为主体 主体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有
分
制
配
结
制
构 多种所有制经 决定 多种分配方式 度
济共同发展
并存
3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 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18
命题点❸ 分清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对点金题 4】 下表为某国企总工程师老张的某月收入一览表(单位:
元)
持有公司股 工资、奖金 利息收 技术转让
票所得
所得
入
所得
500
5 300
200 1 500
老张本月的劳动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分别为( )
A.6 800 元 3 700 元 B.5 300 元 700 元
叫…叫我生说产,资咱料村公都有这么制富是了实,行就按该劳来个分按配…的按前需分提配,,我谁想要啥 就国拿目啥,前需的…公需有要多制少经拿济多,少生!产要不力,水就平按不人高头,平均劳分动配产,这才 叫谢品公广也平坤。(没嘲有笑极的大口地气丰):富呵,,所按以需不分配能是按挺需好分,配可。是咱村还没富
5
情景二:同工不同酬,村民有争议
今天又到了村民领工资的日子了,刘能和谢广坤早早地就来到了
村委会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 刘样劳能干(活动一,还激凭是动啥谋,我生话…我手更领说段2不0,0清0所,楚以你了拿不)2能:50我平0?说均这广分不…配广是坤欺。呢…欺,负咱人俩吗一?…一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
8
问题探究
1.某公司为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大幅增加正式职工奖金 金额,而大量聘用工奖金却寥寥无几。拉大的收入差距在调动一部 分人工作热情的同时,却抑制了大部分人的积极性,公司整体效益 不升反降。
思考:上述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
9
提示:以劳动为尺度进行分配,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如果分配失去公平,将影响效率的提 高。我们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
-
12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要点突破
要点一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重要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因为分配由生产决定,但又
反作用于生产。如果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公平
(1)含义: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
-
10
2.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 呈现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 8%~9%,农村居民收 入年增速为 4%~5%;某些垄断性行业人均工资过高,而全国机 关、事业单位、企业工资明显偏低;财富多的人拥有的财富占全部 城市财富的 45%,而财富少的人拥有的财富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 1.4%。
【答案】 D
-
22
深度剖析 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有哪些?(打开思路,将知识学活)
除教材上讲的三条外,还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分析:
(1)从生产决定分配的角度看: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
率、增加社会财富,为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前提。
(2)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角度看:要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1

(4)必要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5)重要性
①提高效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
②体现公平: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特别提醒 不能认为“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本企业
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 》PPT课 件1
高三(27)班 陈瑛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 》PPT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 》PPT课 件1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 》PPT课 件1
课程标准: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 》PPT课 件1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具体形式
按资本要 素分配
按劳动要 素分配
按管理要 素分配
按技术、 信息要素 分配
按土地要 素分配
表现 外资、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 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红利收入,债券、 股票交易收入,等等 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 资、奖金、津贴收入 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 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 料取得的收入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 》PPT课 件1
第二单元
生产
第三单元
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人教版_个人收入的分配上课用PPT

2019届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宏观把握知识
个人收
收 入的分 入配
我国的 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 与社会公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劳分配为主体
(分配制度)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
(分配政策)
与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分配原则)
分
财政的巨大作用
财政:
配
国家收入 的分配
税收: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解析:选C 要抓住材料关键语“年终奖让员工享受企业一年的劳动成果”, 所以年终奖不能随意发放,要和员工的劳动挂钩,故选②不选①;另外网友的爆 料辞职说明年终奖发放合理能够激励员工、增加企业吸引力,但是发放不合理则 不利于企业的管理,故④正确;③说法太绝对,没有考虑其双重性。
5、(2018·自贡模拟)某地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完成
考点二、效率与公平
知识拓展:国民收入与居民(个人)收入
企业收入
生产、劳 动和经营
A.科技要素 B.资本要素 C.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2、(2016·天津高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 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 施股权激励方式( )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补 充: ❖ 关于技术人员的分配形式的认识:
Ø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是按劳分配。 Ø受雇于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取得的工资奖 金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Ø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取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 要素分配。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宏观把握知识
个人收
收 入的分 入配
我国的 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 与社会公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劳分配为主体
(分配制度)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
(分配政策)
与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分配原则)
分
财政的巨大作用
财政:
配
国家收入 的分配
税收: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解析:选C 要抓住材料关键语“年终奖让员工享受企业一年的劳动成果”, 所以年终奖不能随意发放,要和员工的劳动挂钩,故选②不选①;另外网友的爆 料辞职说明年终奖发放合理能够激励员工、增加企业吸引力,但是发放不合理则 不利于企业的管理,故④正确;③说法太绝对,没有考虑其双重性。
5、(2018·自贡模拟)某地贯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完成
考点二、效率与公平
知识拓展:国民收入与居民(个人)收入
企业收入
生产、劳 动和经营
A.科技要素 B.资本要素 C.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2、(2016·天津高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 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 施股权激励方式( )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补 充: ❖ 关于技术人员的分配形式的认识:
Ø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是按劳分配。 Ø受雇于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取得的工资奖 金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Ø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取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 要素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共22张ppt)

疑难解析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初次分配一般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 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 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解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财政 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3)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 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 促进社会和谐。
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 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
答案: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 资标准,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通过再分配更好实现 社会公平。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中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 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 共服务。(考生若答出“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等举措,可酌情给分)
练习测试
1.(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 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 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 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如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 ,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 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 是
自主学习
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 ,它表 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 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效率与公平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 的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 的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 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强调按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差距; 公平强调年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 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 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 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惯例要素分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课件: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共19张PPT)

D B
5.决定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 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 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保障低收入 者的生活,有利于 缩小收入差距,② 正确;个人所得实 行超额累进税率, 高收入者多纳税, 低收入者少纳税,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 距,④正确。①不 符合题意;③提高 “企业”最低工资 标准,说法错误。
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A市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
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②按劳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①② B.②③
知识点二: 社会公平的 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 3、怎样确保收入分配公平?
收 入 分 配 与 社 会 公 平
1、效率的含义: 兼顾效率 与公平 2、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复习巩固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怎样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第三单元
收 入 与 分 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兼顾效率与公平
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财政的巨大作用
税收及其种类 征税与纳税 依法纳税
类 别 对 应 形 式 (1)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 公有制范围内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分配取得的收入。 按劳分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3.7《个人收入的分配》ppt精品课件

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 盼是什么,从材料
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 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 的课题。
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 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
可知是工资待遇、 医疗卫生、社会保 障、子女入学、住 房等问题的合理解 决。其次要明确设
按素分【生 配(高产 方1考要 式)警进只示行有生有钟考公产制】查有资(高,制料私考关经私营中键济对在(私 企分于包营 中配明括和 的方确国外 劳式其有的所企式 是 制考属业之 度我查所和一 的国往有集重分往制体要配会经企结济业经 发 的合的)济 展 客工性中条社观资质的件会要、。职下主求奖工决义。金工定市的资的场收、,经入奖是济
注意:公平 ≠没差别(或平均主义)
≠ 差距过分悬殊,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
核心考点突破
1.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理解一个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
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把握两个重要举措 (1)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
核心考点突破
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 按劳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股金收入分红 信息服务收入 小理发店收入 私营企业中的工人的工资 国有企业工人的收入 出租房屋收入
核心考点突破
【典例1】
(2011·上海)一家IT公司生产 软件产品,需要各种生产要素参 与,其中属于资本要素的是 ()
复习要求
复习本考点,要求了解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内容与客观必然性,掌握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 收入所得,区分各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因:
根本原因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 状况,决定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直接原因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
重要原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意义(新修改)
①健全要素分配体制机制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 产要素所有权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 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一个确认、 两个尊重)
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⑶重要性: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 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
②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体现了劳动 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
观点判断:
1.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所有收入分配都属于按劳分配 所得。( )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 资、奖金、津贴收入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 入
性质 劳动收
入 非劳动 收入
劳动收 入
具体分 析
1 、(2015·上海卷)国内某电器集团的机器人车间里, 每条流水线配有8台机器人作业,这些机器人几乎承担 了车间的全部生产。从生产要素角度看,这些机器人 属于( )
A.科技要素 B.资本要素 C.劳动要素 D.管理要素
2、(2016·天津高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 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 施股权激励方式( )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解析:选B 本题的题眼是“股权激励方式”。实施股权激励方式实际是按生 产要素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的大小来进行分配,B项正确。这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 重大变革,属于分配制度的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仍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A项排除;各类企业采用的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 不属于按劳分配方式,C项排除;D项夸大了股权激励方式的作用,排除。
社会主义
【关注点】 适用范围
分配尺度
公有制经济 劳动
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辩一辩1.实行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简述理由]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 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 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同、经济效益不同 ,个人收入分配也存在差异。因此,同样是在公有制企 业中,不同企业付出了同等劳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也 可能不同。
2.科研人员的收入不一定是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 3.股份合作农场模式有利于实现土地增值,促进收入 分配多元化。( )
追问: (1)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员工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吗? (2)股份合作农场模式属于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 制经济?
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因、意 义、具体形式)
(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 决定分配方式;
有制
(2)直接原因:所有制结构即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 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3)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分配制度 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1、是什么?(基本要求和内容)
存在性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核心内容:
一个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两个概念 :按劳分配、公平 两个关系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个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 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两个有利于)
3、具体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土地、科技、信息)
知识拓展: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如按劳分配收入、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薪金 津贴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 险收入,如红利。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税后收入。 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
的原因、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
重要举措: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考点一、分配制度
一、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归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谁所有 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
生生
产 力
决 定
产 关 系
决 定
决 定
产品如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何分配 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我国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019届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宏观把握知识
个人收
收 入的分 入配
我国的 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 与社会公平
按劳分配为主体
(分配制度)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
(分配政策)
与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分配原则)
分
财政的巨大作用
财政:
配
国家收入 的分配
税收: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2、为什么?(原因、意义、地位)
⑴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 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 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
⑵按劳分配的必要性:
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知识链接】比较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类别
对应形式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 金、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 按 分配 生 按管理要素 产 分配 要 素 按劳动要素 分 分配 配 按技术要素
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 债券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 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