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农业生产情况

合集下载

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9年第5期 总第425期 | 27 |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文| 张宗文近年来,广西按照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持续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通过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大力发展生态种养业、生态林业,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集中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等专项活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向上,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取得成效(一)现代农业基础不断夯实。

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快构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巩固提升。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

制定《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统筹整合方案》,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工作。

到2017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919.73万亩(其中“双高”糖料基地326万亩)。

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加强。

开工建设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继续推进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

持| 28 |广西经济续加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全区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7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2万亩。

三是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到2017年,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3%(其中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9.1%)。

同时,推进广西农业数据信息中心建设,打造广西农业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2018年玉林市荔枝滞销与百香果脱销的原因及思考

2018年玉林市荔枝滞销与百香果脱销的原因及思考

果期。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 主要分布于北纬 18~29°范围内,主栽区为广东、海 南、广西和福建,四川、云南、贵州及台湾等地有少 量栽培。在广西玉林,主栽品种有妃子笑、鸡嘴荔、 桂味、黑叶和禾荔等,成熟时间一般从每年 6 月中下 旬至 7 月中旬,成熟期 30~40 天。常温下,荔枝保 存一般是“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保鲜 难、运输难,只能以鲜吃为主,而且加工品不多,可 开发性不强,销售区域基本是以产区及方圆 300 公里 内为主。所以,荔枝的特性决定了荔枝销售的难度, 特别是在丰产年,产量多而价格低,极易造成“丰产 不丰收”的现象。
适宜的气候也给该地区百香果栽培管理上带来 了便利。2018 年上半年,玉林市百香果病虫害相对 较少,2、3 年果园的茎腐病发病率不足 2%;成果 率高,平均亩产比 2017 年高出 15%左右,最高亩产 达 1600 公斤/亩,百香果普遍获得丰收,全年产量达 8.49 万吨,比上年增产 1.64 万吨,增长约 20%。气候 偏暖,百香果上市也相比往年有所提前。5 月 28 日, 北流市举行百香果首摘上市仪式,电商代表现场发出 本年度本地百香果线上销售第一单,开启了玉林市百 香果 2018 年销售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荔枝;百香果;滞销;脱销
水果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人民收入及出口创汇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广西玉林市 2018 年荔枝 和百香果不同销售情况的原因分析,对该市水果产业 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2018 年玉林市荔枝和百香果销售情况 2018 年,荔枝出现全国性丰产,广东、海南、福 建荔枝产量均大幅增长,且增幅均达到 30%以上。同 时,因受气候影响,高温逼熟,荔枝早熟期较往年也 相应提前,造成荔枝集中上市,销售价格普遍低落, 比较早熟的海南妃子笑在 6 月中旬已跌至 5 元/公斤, 对后熟上市的广东、广西荔枝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带 来了销售压力。再加上低价的越南荔枝大量涌入,多 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玉林市荔枝销售困难。尽管当 地各级农业水果部门采取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措施,一 些主要品种如‘桂味’‘鸡嘴荔’等虽没有形成大量 积压,但价位普遍偏低,与 2017 年货少价高的情况 形成强烈反差;品质稍差的‘禾荔’‘黑叶’等价 格低落甚至无人问津。然而,一些新鲜品种如‘仙 进奉’等,单价曾达到 60 元/公斤,在低迷的市场中 “一枝独秀”,成为荔枝新贵。 2018 年,因适宜的气候环境,玉林市百香果也 获得了丰产,投产果园平均亩产量约 1200 公斤/亩,

广西社会发展经济数据:22-12 贺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情况(2002-2018年)

广西社会发展经济数据:22-12 贺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情况(2002-2018年)

注:1.城镇 居民人均可
2.2000年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口径调整。2014年后口径调整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017 年起,外贸 Note:1.The statistical
2.After 2000, the
3. The data of
生产总值指数 (上年=100) Indices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102.0 104.9 106.3 105.2 105.1 105.0 103.9 104.3 104.5 105.2 106.2 104.4 104.2 104.0 104.1 104.3 105.2
109.0 116.6 122.8 123.9 118.6 120.5 106.1 113.8 119.6 113.5 110.9 112.0 105.5 106.6 110.0 101.6 109.4
(100 million
yuan)
113.7
12.51
112.1
22.49
108.9
45.98
109.8
82.96
114.3
106.10
116.5
133.66
108.8
159.19
117.2
254.68
110.0
363.3
109.8
464.71
108.0
591.58
106.1
483.19
108.1
566.02
#工业 Industry
108.9 112.6 116.5 121.7 119.8 122.4 106.0 107.8 119.2 114.6 109.1 112.2 105.6 105.5 110.6

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经济效益浅析

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经济效益浅析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8年第5期43农 机 世 界DOI:10.16815/ki.11-5436/s.2018.14.030投入的生产资料成本包括油料费、年固定费用、人工费。

对水稻的收割中使用联合收割机,生产能力为每年67.6公顷,油料费为每平方公顷225元,平均用工为每平方公顷0.75个。

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法,每平方公顷需要用工50个。

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投入产出效益1、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投入产出分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投入产出内容中,将投入生产资料所消耗的成本与常规的生产方式相比较后可知,在耕地和整地环节、育苗和插秧环节、植物保护环节、收获环节的成本都有所降低,节约的成本分别为每平方公顷2731.35元、2058.40元、153.85元、4448.45元。

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法,稻谷就会减产大约每平方公顷757公斤。

2、单位面积增加的收益水稻按照国家保护收购价格,大约为每公斤2.64元,土地流转价格为每平方公顷9000元,农村劳动力的市场间隔为每工150元,秧田成本占全年土地使用价值的33.3%,每平方公顷为3000元。

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法,单位面积增加的收益是每平方公顷35354.44元。

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经济效益1、单位规模新增效益单位规模的新增效益是单位规模内新增产值与增加成本的差,这样就可以将水稻生产中单位规模的新增效益计算出来,为每平方公顷35354.44元[2]。

2、总经济效益水稻生产的总经济效益是单位规模新增纯效益、新增纯效益缩值系数、推广规模缩值系数、推广规模的乘积,所获得的结果与推广总费用之间的差额。

3、年经济效益年经济效益是总经济效益与推广年数的比值,可以计算出年经济效益。

4、推广投资方面所获得的年收益率推广投资方面所获得的年收益率是年平均经济效益与推广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的乘积,所获得的结果与推广总体费用的比值,可以计算出推广投资方面所获得的年收益率是46.87元[3]。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驱动广西特色优势农产品上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广西乐业猕猴桃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驱动广西特色优势农产品上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广西乐业猕猴桃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驱动广西特色优势农产品上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广西乐业猕猴桃为例摘要:当前,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口号已经吹响,“三农”的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事情。

利用现代技术和平台服务“三农”,为“三农”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是新时代科技深入农村的重要方式。

各个地区由于各自不同的自然、人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的种类和特征也各有不同。

因此,需要对各个地方的农产品进行针对性、理论性的数据实证分析,以此来分析出各地区农产品依托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

本文以广西乐业县猕猴桃为例,通过分析354份电商开展及农户种植产品的问卷来进行农产品的电商发展影响因素。

最终得出结论:人才、物流运输、售后服务、产品价值和品牌、平台的安全等因素对乐业猕猴桃的电商化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化全面乡村振兴一、电商驱动下的农产品发展现状(一)背景当前我国进入全面转型时代,“三农”发展经历了脱贫攻坚向全面小康转变,继而向全面乡村振兴跨越。

2021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00亿元,同比增长14.23%;农产品物流额首次达到5万亿元;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041.7亿美元。

截至2021年9月,我国淘宝村达到7023个,淘宝镇达到1598个。

2021年上半年,农村地区快递收投量超200亿件,每天有超1亿件包裹在农村进出。

乡村振兴以“数字化”为抓手加快实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也在由“数字农业”向“数字农产品”转型。

(二)现状一是政策利好,《“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涉及农产品电商领域的政策陆续出台,并提出具体目标。

二是农村电商示范力度加大,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名单公布206个县,至今有1647县次开展了综合示范。

三是农产品电商进入“严监管”期,多家电商企业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处以150万元顶格罚款。

四是社区团购从快速发展到行业深耕,从之前的扩大市场、吸引用户、拓展团长开始向内深耕,各平台开始往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优化、冷链物流和仓储建设、农村网点建设等方向积极发力。

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

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

42农家之友 2020.12种业大观NONGJIAZHIYOU 一、广西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光照充足,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前列,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特异性突出等特点。

广西于1981年建成的种质资源库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成为广西乃至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的重要平台。

目前拥有野生稻、花生等国家种质圃2个,甘蔗、龙眼、荔枝、淮山、火龙果等省部级种质资源圃5个,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及中间材料7万余份,其中保存野生稻种质资源1.2万份,占全国保存总量的1/2 ;保存栽培稻种质资源2.2万份,占全国保存总量的1/6;保存甘蔗种质资源2000余份,占全国保存总量的1/2;保存野生花生种质资源50余份,占全国野生花生种质的90%以上;保存花生栽培种2000余份,占全国总种类的23%;保存玉米种质资源 3000余份,约占全国玉米种质保存量的10%、占全国糯玉米资源保存量的30%,对加强种质创新和提高生物育种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野生资源方面,全区现分布有归农业农村部门管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2种,其中野生稻资源分布点数量占全国90%以上。

从2002年起在农业农村部、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福绵、武宣、荔浦、昭平、岑溪、桂平、苍梧、博白、融水9个县区建立了国家级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11个,保护目标物种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野生茶、野生荔枝、野生莲、野生薏苡等;建立隆安、资源两个自治区级保护点,保护目标物种为普通野生稻、野生猕猴桃。

野生稻保护点数量、保护总面积全国第一,实现了重点集中连片资源的有效保护,各保护点内资源量稳中有增。

二、保护利用情况 进一步加强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自治区财政于2017年安排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经费2500万元支持广西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主要用于抢救性收集广西特色、优异的作物种质资源,开展鉴定评价和数据采集,筛选出一批优异的作物种质资源,为生物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基础材料支撑;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提高广西主要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作物新品种选育进程。

2023年广西区重点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2023年广西区重点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行业发展潜力
1.广西区重点行业展现巨大潜力
广西区重点行业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广西: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电子商务物流仓储服务业发展潜力巨 大
首先,广西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锡矿、铅锌矿等,为矿产加工和开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次,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贸易联系最 为紧密的地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广西的电子商务、物流仓储等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此外,广西区政府也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 产品加工业发展,通过优化农产品资源配置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广西区重点行业经 营情况分析
Analysis of the Business Situation of Key Industries in Guangxi Region
演讲人:Grey 2023/8/9
市场总体情况 重点行业发展概况 行业经营指标分析
目录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潜在发展机遇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 区域合作与开放市场需求
广西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接触的重要节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广西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 设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拓展开放市场需求。例如,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入,对农产品、电子产品、纺织品等 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同时,广西区还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受益于泛珠江经济带的发展,拓宽了市场需求的辐 射范围。
行业竞争态势
广西区重点行业的总市场规模为X亿元,较去年增长了X%。 在广西区重点行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是X行业,市场规模为X亿元,占全部行业市场规模 的X%。 广西区重点行业中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行业是X行业,去年的市场规模增长了X%。 广西区重点行业的整体增长率为X%,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在广西区重点行业中,增长率最高的行业是X行业,去年的增长率达到了X%。 广西区重点行业中增长率下降最多的行业是X行业,去年的增长率较上年下降了X%。

黄显阳厅长在2018年全区林业产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更正重印件)

黄显阳厅长在2018年全区林业产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更正重印件)

黄显阳厅长在2018年全区林业产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更正重印件)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公布日期】2018.09.29•【字号】•【施行日期】2018.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黄显阳厅长在2018年全区林业产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更正重印件)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8年全区林业产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十三五”以来林业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把握林业脱贫攻坚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林业产业扶贫重点工作。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市县党委、政府及自治区农业厅、扶贫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林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林业产业扶贫工作,为林业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

在此,我谨代表自治区林业厅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热切关心广西林业产业扶贫工作,这次会议特别委派分管扶贫工作的计财司张艳红副司长到会指导,待会要对我区林业产业扶贫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大家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根据会议安排,桂林市、百色市、河池市、龙胜县、罗城县、融水县、昭平县将作经验介绍,自治区农业厅的领导将对产业扶贫提出工作要求,大家要深入学习领会。

下午将参观龙胜县龙脊湿地保护及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养殖示范点、生态护林员管护、有机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等林业脱贫攻坚现场点,大家要加强学习交流。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区林业产业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6年以来,全区各级林业部门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就业之基、增收之本,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全力推进“扶贫生产发展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全力实施“林业特色产业富民行动”,截至2017年,全区54个贫困县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008.65亿元,占到全区林业总产值的38%,比2015年增长了1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广西农业生产情况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2018年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1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是近6年来的最高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865.19亿元,比上年增长6.4%;林业增加值283.87亿元,增长6.5%;畜牧业增加值522.73亿元,增长2.7%;渔业增加值349.17亿元,增长5. 1%;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95.05亿元,增长7.8%。

二、大宗农产品收成稳定。

(一)粮食稳定。

2018年广西粮食总产量1373万吨,增长0.2%;在全国31个省(区)中,广西粮食总产量和面积均居第17位。

其中,早稻总产量470. 5万吨,增长0.1%;晚稻总产量451.4万吨,下降0.3%(2017年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二)甘蔗生产有所恢复。

随着“双高基地”建设的推进,全区甘蔗产量7274.99万吨,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甘蔗种植面积8 91.45千公顷,增长1.8%,终止了2013年来的调减下降趋势。

(三)蔬菜生产偏好。

全区蔬菜产量3400万吨,增长5.4%,增速与上年持平。

蔬菜播种面积1457千公顷,同比增长4.1%。

(四)园林水果快速发展。

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927.75万吨,增长13.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其中柑橘类增长23.1%,火龙果增57.9%,百香果增25.3%,猕猴桃增41.1%,荔枝增20.8%,龙眼增14%,芒果增7.4%。

(五)生猪出栏量增加。

全年生猪出栏3465.78万头,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猪牛羊禽肉增长1.6%,其中猪肉增长3.5%。

三、当前应引起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2019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关键时期,因此,开局尤显重要。

结合岁末年初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关注点:
(一)寒冻害和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大。

2018年12月28日以来,我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强的降温过程,受寒潮影响全区大范围强降温降雨,气温与比常年同期偏低5~10℃,随后是持续多日的阴雨寡照天气。

柳州、河池和来宾三市大部蔗区受到中度寒冻害,部分蔗区受重度寒冻害,对全区糖料蔗生长和收榨产生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其他作物的采摘和运输上市。

截至1月7日,全区累计21个县(区)112个乡镇1080个村屯受灾,受灾作物有蔬菜、甘蔗、玉米及部分果树品种(砂糖橘、沃柑、百香果、柚子、金桔、柿等),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元。

建议:预计1月中旬以后全区气温逐步回升,但仍以阴雨天气为主,各地要抓住降雨间隙,抓紧甘蔗的砍运工作;低洼地块要及时清沟排水,加强通风,
以防甘蔗倒伏;继续加强越冬作物和喜温蔬菜、马铃薯等越冬作物以及香蕉、菠萝、木瓜等亚热带果树、家禽家畜的防寒防冻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春耕备耕。

(二)稳定粮食生产难度加大。

种粮比较效益低,导致农民改种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现象较为普遍。

2018年广西粮食播种面积同比下降1.8%(76.4万亩),已经持续多年在下降通道。

主要品种中,早稻播种面积下降2.5%,中稻下降3. 9%,玉米下降1.1%,晚稻下降2.7%。

建议:2019年粮食生产任重道远,必须紧守耕地红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优化粮食种植结构。

提高粮食的质量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种植,推动富硒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三)非洲猪瘟和禽流感疫情影响犹存。

受邻省的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广西禁止生猪外调出境,导致境内生猪积压,猪价回升通道受阻,升速变缓并出现下滑。

2018年四季度广西畜牧业产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下降2.7%,其中畜牧业产品价格下降8.3%。

2018年末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仅增长0.2%和0.3%,比1-3季度下降2.1和1.5个百分点,比2017年同期下降3.3和1.5个百分点,表明2019年一季度生猪出栏量会减少,价格可能会有较大波动。

而始于2013年的H7N9禽流感,则重创了广西家禽养殖业,直至2018年方有所恢复。

建议:当前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已有20个省(区、市)发现猪瘟疫情,我区目前尚未发现。

要建立猪瘟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提高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

(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临挑战。

农业生产结构持续调整,农产品价格不断波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矛盾依然存在。

而近期食糖价格下滑、蚕茧价格走低、部分地区柑橘、果蔗等水果滞销等情况,存在“买难”与“卖难”并存的局面。

我区农产品加工率低,加工转化率约为40%,低于全国65%的平均水平,二次以上深加工仅占20%。

冷链储藏和物流相对滞后,农产品产后损耗大,果蔬运输损耗率达25%—30%。

这些都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成为农业增产不增收、难增收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