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新技术、新装备、新

合集下载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与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与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避塑纽.煤矿机电设备技术与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贾作峰(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煤气厂,黑龙江七台河154600)E}裔要]一些煤矿机电技术与管理E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隐患。

煤矿机电设备擞术管理,应做到电气设备的防爆要严把“三关”、加强现场管理检查的三种现场检查形式、提高安全保护,陛能、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大设备投八和改造、积极采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

饫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问题;措施煤t rg-生产的环境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和严格的要求。

随着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和在煤矿的全方位应用,加强机电技术管理十分必要。

一、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机电设备超能力生产与老化。

近年来,煤炭产量激增,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设备投^欠帐较多,一些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

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事故隐患不少。

2)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伪时安全规榜要求差距较大。

提升系统缺少缓;中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

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

有的矿井为了赶产,不能保证主副井的停产检修时间,绞车的实际提升负荷超过设计提升能力。

一些固定设备的蜮、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

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做电气试验,过流保护整定过大,有的使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

漏电保护、煤电钻、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输送棚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或试验及记录不规范。

煤矿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工艺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合格。

非阻燃的电缆、输送带仍在井下使用。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以及应用研究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以及应用研究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以及应用研究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煤矿生产安全、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需要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应用研究。

一、技术创新1.引入新技术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常常需要进行煤矿井下数据采集和处理,这对于煤矿管理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需要人工进行,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错误,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数据采集逐渐被自动化数据采集所替代,大大提高了采集效率和准确性。

2.优化设备煤矿机电设备长期运行,容易出现故障,影响煤矿生产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进行设备优化。

例如,在制造煤矿机电设备时,可以采用寿命更长、性能更稳定、更节能的零部件和材料。

另外,定期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部件,可以有效减少故障发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3.智能化改造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智能化改造是这一领域的新趋势。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识别故障进行维修,避免因设备故障引起的生产事故。

二、管理创新1.管理模式创新传统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模式是“单一化”的模式,即各分系统分开管理,缺乏整合和协调。

在当今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可以采用“集约化”管理模式,即各分系统之间建立联系,有效实现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需要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员工。

在人员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新的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建立技能、经验、学历等多重因素的评选机制,选拔能够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的人才。

煤炭生产安全一直是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任务。

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培训和教育,推广安全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另外,可以建立煤矿机电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对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和报废各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新技术新工艺在煤矿机电设备上的应用与研究

新技术新工艺在煤矿机电设备上的应用与研究

(1)遇到大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大断层)必须提前进行准确的探测,对地质构造的赋存情况做出精确的判断,为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在生产过程中遇到落差H>2m的断层,需提前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根据断层的构造,上下盘的岩性软硬程度,来确定通过方式,对岩性较硬的断层,可采取常规的施工工艺,强行通过:对岩性较软的断层,可采用先进的高分子材料等新技术、新工艺,加固破碎带,减少支护材料投入。

(3)在生产组织管理方面,如遇到断层等特殊地质构造需加强组织管理,针对不同地质构造制定不同的技术措施,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材料及技术经验,保证施工安全。

(4)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

按推进2.4m,逮顶倾向10m分析,①使用锚网带800ˑ800mm,直径22mm 锚杆24棵,共1025.04元,钢带(3.2m)6页共577.74元,菱形网24m2共894.72元,药卷24根共79.92元,共计2577.42元;②使用高分子材料“马丽散”A、B料各11桶605Kg(34000元/1000Kg),20570元。

较锚网带多花费17992.58元;③施工锚网带耗时共计约6h,且施工人员始终在机道施工,随时有可能发生片帮冒顶伤人施工,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使用“马丽散”注浆耗时共计约1.5h,除打眼时施工人员在机道作业外,其它工序均在人行道施工,大幅度降低了施工人员在机道的时间,有利于安全管理;④通过本次高分子材料“马丽散”的应用,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破碎围岩进行加固,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非生产时间,提高了开机率,确保了破碎围岩加固期间的工人安全,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减小顶板的维护作业难度,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新技术新工艺在煤矿机电设备上的应用与研究李明航,朱伟,王宜海(山东能源集团枣庄矿业公司,山东枣庄277101)摘要该文通过对煤矿提升机变频控制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等新技术应用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分析介绍,展示了新技术新工艺在煤矿机电装备上的良好应用前景。

关于提升煤矿机电装备水平的调研报告

关于提升煤矿机电装备水平的调研报告

关于提升煤矿机电装备水平的调研报告一、引言煤矿机电装备是现代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煤矿机电装备的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调研,以了解当前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现状分析1. 老旧设备问题许多煤矿使用的机电设备已经服役多年,存在技术落后、效率低下、故障率高等问题。

这些老旧设备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增加了矿工的工作风险。

2. 技术更新滞后煤矿机电装备领域的技术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滞后于其他行业。

这导致了煤矿机电装备水平的整体下降。

3. 安全隐患存在部分煤矿机电装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电气线路不合理、防爆措施不到位等。

这给煤矿生产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三、问题分析1. 技术研发不足煤矿机电装备生产厂商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

这导致了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无法满足煤矿生产的需求。

2. 质量监管不严一些煤矿机电装备生产企业在质量监管上存在问题,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保证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人才短缺煤矿机电装备领域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这限制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缺乏专业人才也导致了装备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困难。

四、解决方案1.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煤矿机电装备生产企业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推动技术更新和装备升级。

2. 加强质量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煤矿机电装备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对不符合标准的装备进行淘汰和整改。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煤矿机电装备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

五、结论提升煤矿机电装备水平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提高效益的关键。

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质量监管和人才培养,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煤矿机电装备的水平,推动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实用机电新技术新装备01

煤矿实用机电新技术新装备01
1.4综采工作面监控系统
可对工作面设备运行、环境参数进行远方监测 和控制、显示,并能对生产进行及时调度。
综采工作面监控系统构架图
耦合电源箱
综采工作面 监控系统
多功能电话机
矿用隔爆并本安型组合开关
风机
地面变 电所 皮带机
变电所
移动 通讯
空压机
分站 固定 通讯
提升 洗煤
中央变 电所
主排 水泵
视频 监控
1.2安全监控系统
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工作环境温度、设备 开停状态等实行监控。
1.3人员定位系统
对井下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井下停留时间、位 置等信息进行监测、总分类统计,并自动生成 考勤记录表。同时也可以对地面人员的上下班 实现考勤管理。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地测地理信息系统、 采矿协同设计系统、 输配电地理信息系统、 智能化矿井通防系统、 给排水地理信息系统、 综合管线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 矿山生产成本管理系统、 矿山综合管理系统等;
某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实例
这个自动化系统还未将 综采工作面设备监控系 统和综掘设备监控系统 融入进来,目前还只为 网络化的语音信号传输 和管理以及工业电视组 成。在调度指挥控制中 心可以监控煤矿井上、 下安全生产全过程,并 通过网络将其传输到煤 矿各科室和上级调度中 心。
概述 :
1、数字矿山简介 2、采掘机械方面的新技术 3、变频技术的应用 4、ZBT系列(智能)斩波调速控制器在电机车
上的应用
一、数字矿山简介
1.1数字矿山
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 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 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 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 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数字矿山就是“感知矿山”。

新时期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技术创新分析

新时期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技术创新分析

新时期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技术创新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煤矿综采机电设备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为了推动煤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煤炭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煤矿综采机电设备技术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时期煤矿综采机电设备技术创新已成为煤矿产业的必然选择。

新技术的应用将能够解决传统设备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矿工安全,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煤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煤矿综采机电设备技术创新的研究与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新时期煤矿综采机电设备技术创新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传统设备存在的问题、技术创新方向、实例分析、影响因素探讨以及应用前景展望,旨在为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与支持。

1.2 问题意义煤矿综采机电设备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装备,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

传统煤矿综采机电设备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能耗高、设备结构复杂、维护成本大等。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煤矿生产的提质增效,也制约了我国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分析和解决煤矿综采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煤矿企业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还可以提升煤矿生产的环境友好性,推动煤炭行业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也可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综合看来,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推动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讨新时期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的技术创新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新时期煤矿综采机电设备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对技术创新案例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旨在为煤矿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和引导。

上榆泉煤矿:上榆泉煤矿机电装备及管理情况简介上榆泉煤矿

上榆泉煤矿:上榆泉煤矿机电装备及管理情况简介上榆泉煤矿

上榆泉煤矿:上榆泉煤矿机电装备及管理情况简介上榆泉煤矿话题:上榆泉煤矿事故原因整改措施工作面上榆泉煤矿机电装备及管理情况简介山西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年产300万吨,机电设备国内领先,机械化程度100%,已连续两年被国家评为现代化安全型高产高效矿井。

一、上榆泉煤矿机电装备概况:(一)、回采系统装备概况上榆泉煤矿有2个回采工作面,其中9层为综采工作面,10层为综放工作面,主要配置如下:1、采煤机:(1)10#层回采工作面配置2台德国艾柯夫公司生产的SL300型采煤机,一台使用、一台检修。

(2)9#层回采工作面配置1台德国艾柯夫公司生产的SL300型采煤机,1台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生产的MG550/1380-WD型采煤机,一台使用、一台检修。

2、刮板输送机:2个回采工作面配置六台中双链可弯曲式刮板输送机,其中9#层两台,10#层四台,每台刮板机的装机功率均为2×700Kw,供电电压均为3300V,单台运输能力为2500t/h。

##3、转载机:(1)10层综放工作面配置两台转载机均为SZZ-1200/525型转载机,输送能力分别为3000t/h,供电电压均为3300V。

(2)9层综采工作面配置两台转载机分别是SZZ-1000/300和SZZ-1000/315型转载机,输送能力分别为2600 t/h,供电电压均为3300V。

4、液压支架:(1)10层综放工作面配置2套ZF8600-20/3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均为8600KN。

(2)9层综采工作面配置2套ZY6600-19/39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均为6600KN。

5、顺槽主运输胶带机:9#层、10层采煤工作面共配置3套顺槽主运输胶带机(两用一备),装机功率3×400kW两套、2×630 kW一套,驱动装置全部采用进口CST软启动器,输送能力均为2500t/h。

(二)、掘进系统设备概况1、掘进机:全矿4个掘进工作面,全部使用综掘机掘##### - 1 -进,其中一个掘进面配置的是沈阳三一重装公司产的EBZ-200型综掘机,总装机功率为310kW, 最大截割宽度6.5m;其余3个掘进面配置的都是佳木斯产S150J 型掘进机,其总装机功率为216kW,最大截割宽度5m。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探讨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探讨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煤矿机电安全监察不够和技术人才紧缺等。

然后作者提出了应对策略,如加大设备投入和改造,推广使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等。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问题;应对策略引言由于煤矿年产量的不断提高,工作面的不断拓展,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越来越复杂,这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近年来全国煤矿事故分析的统计数字表明,煤矿机电事故居第3位,煤矿井下由于机电问题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占瓦斯爆炸事故总数的40%-45%。

因此,对煤矿机电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现有的不足,寻求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措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1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很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

由于历史原因,安全装备和设备投入欠帐较多,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对这些在用的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

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1.2煤矿机电安全监察不够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有差距,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泛,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大功率超薄型的采煤机
MG210/485-PWD型采煤机的特点是:
①爬底板,彻底采高,为了适应薄煤层开采,该采煤机采 用了爬底板的运行方式,割煤方法也改变了传统的“前割 后装”的办法,变为“前装后割”。最低采高可以达到0.95 米。
②机身短。更加适应薄煤层工作面的坡度变化,全长6.4米, 现场使用灵活。
一、过流保护
造成过流的原因有三种,即短路、过载、断相。
1、短路:所谓短路是指供电系统中不等电位的导体在 电气上被短接,即指电流不流经负载而线路直接连接。 如相与相、相与地之间的短接等,如下图示。
煤矿井下最常见的是单相短路。
一旦发生短路电流会很大,可达到额定值的几倍, 几十倍,其危害非常严重,烧损设备,引起火灾,瓦 斯事故等等。
3、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的作用是保护人的,也就是一旦发生漏 电,通过接地线直接流入大地,尽量减少经过人体的 电流。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电流是30mA/s,人体 电阻一般为1KΩ。规程规定井下接地网上任一局部接地 极的电阻值不允许超过2 Ω。如果接地可靠,即使触电, 经过人体的电流也是漏电电流的1/500。
3、技术经济性。企业的宗旨是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供 电的经济合理性是工程师的责任。所以,设计必须合 理,不能无限度的加大电缆截面,加大变压器容量。 当然,我们班组长决不可随意更改设计,今后形成个 规矩,谁更改谁负责(附板石-480中央变电所供电系 统图)。
第二节 煤矿电气保护
大家都知道煤矿电气保护有三种基本要求,即过流、 漏电、接地,简称三大保护。这三种保护过电流是保 护设备不损坏,漏电主要是保护人不触电,接地是即 保护人又保护设备的。
以上简单介绍了矿井供电系统及电气保护,通风、提升、 排水、压风系统与我们大多数班组长关系不大,时间关系 这里不再介绍。
第三节 综采设备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一、概述 中国综合机械化采煤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再引进、吸
收、消化国外先进综采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地质、采矿条 件和设备制造业水平,采取自行研制和国外合作相结合的 方法,到1986年实现了国产设备的系列化和标准化,成功 地研制了适合多种煤层条件和开采工艺的综采技术装备。 我们珲春第一套综采设备是在英安煤矿于2012年投入使用。 自1991年我国煤炭总量首次超过美国,至今仍然是世界第一 大煤炭生产国。第二是美国。受国际经济影响,目前我国 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国家要求在三年内减产能10亿吨。煤 矿工作日定为276天,中国的煤矿现在进入低谷。
当任一芯线漏电时,首先通过半导体布带与接地线 直接导通,通过变电站继电保护瞬间动作,解除漏电 故障。
半导体的两个基本特性
①单向导电性。也就是说,三相中若有一相漏电,其 漏电电流只能往外流至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屏蔽层及垫 芯与地线一体。从而使检漏跳闸避免造成相间短路。 ②负电阻温度系数特性。当电缆过热时,使护套绝缘 降低、老化,但半导体遇热后导电性能更好,使漏电 电流快速、可靠接通检漏跳闸,进而避免事故发生。
2、井下供电系统
地面供电系统只是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了 解,井下供电系统是我们大多数从事煤矿作业的每天 接触的问题,所以要重点介绍。
A:供电设备及电缆
大家都知道,我们井下有变电所,即井下中央变电 所、采区变电所、采面配电点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 的要求,由地面变电所向井下通过不少于两趟线路 (八连城四趟,板石三趟)向井下供电,电压等级为 6KV。然后通过井下中央变电所向各分支采区供电,例 如板石井下供电系统(附图)。
③地质条件:包括断层、夹矸、巷道变形、工作面设计不 规范、过旧巷等。
④其他:包括设备配套的合理性、供水、排水、瓦斯、温 度、供风等系统。
3、提高开机率的主要办法 ①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过流保护使用的非常差, 规定1.05倍,实际5倍以上,为什么烧电机,就是甩保 护造成的,电动机闷住,保护不动作是常有的事。今 后抓好合理整定,坚持电气保护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 点工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漏电保护 所谓漏电就是电不在我们规定的设备或线路里漏出来了。
漏电的危害很大,对设备的危害是电压提高了√3倍,也就是 说1140V的变成了√3×1140=1974V,绝缘易损坏,造成更大的 事故。但最主要的是一旦人触到漏电体后,就是造成死亡事 故。多年以来,我们井下因触电而死亡的事故不少于10起。 漏电可以引起电雷管超前引爆。漏电所产生的电火花可引起 瓦斯和煤尘爆炸。避免漏电的方法就是装设漏电保护,为了 做到全系统保护可靠,即只要电缆任一点出现漏电,保护都 要跳电,切断电源。当前我们选用了屏蔽电缆,下面简单介 绍一下屏蔽电缆的防漏电原理。
t2:跑空刀时间,min
t3:割三角煤时间,min
T:全天时间:1440min
国内平均达到0.63,最好达到0.86,国际平均0.72
2、影响开机率的主要因素 ①采面设备:包括采煤机、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液 压支架、电缆、组合开关、变电站、乳化泵站、皮带机, 这些设备影响开机率达到90%以上。 ②外围设备:包括煤库、给煤机、外运煤流及提升系统。
根据一些资料统计,美国69个长壁工作面,平均 年产量250万吨/年面,澳大利亚长壁工作面,平均年 产量155.8万吨/年面,最高达到420万吨/年面。效率达 到1万吨/人·年,中国没有这方面的统计,珲春平均可 达到90~120万吨/年面。可见,他们的技术水平依然 是世界领先。近几年我国兖矿集团的东滩矿,神华集
煤矿用电气设备多,按照设备在安全生产中的重 要性,国家规定了三个级别。
一级负荷:凡因供电突然中断,可造成人员伤亡 或使重要设备损坏并在较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给企业 造成很大损失的用电设备,如主扇风机、主排水泵、 升降人员的立井提升机、瓦斯抽放泵、主压风机等。
二级负荷:凡因供电突然中断,可给矿井造成大 量减产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的用电设备,如主提升 机、采煤工作面、区域排水、掘进工作面等。
通过这样的系统形成了矿井井下供电系统,其主 要功能:①配电,满足各用电负荷②保护,主要有漏 电、过流、过压、欠压③提供双电源
由于煤矿的特殊性,功率大、条件复杂,所以国家对 煤矿井下供电规定了三条基本原则。 1、可靠性。如果不可靠,会带来以下危害。①采煤机不能 割煤②刮板机不能运转③乳化泵不工作支架不能推移④风 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威胁安全⑤水泵不能排水等等。所以 供电必须可靠,但在我们现场实际工作中,人为造成不可 靠的因素非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不按 设计施工,规定采煤机的电缆选用3×50的,结果就用 3×35的,规定供电距离200米,实际就干500米,规定采面 设备直供电源,实际就干T接。其结果是造成设备在欠压状 态下运行,烧电机、开不动、漏电频繁难查找等等一系列 问题。
以上是我简单介绍了我们自己的最先进的采煤设 备。
二、采煤工作面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
由于我们采煤的机械化水平已达100%,服务于一 个综采面的设备平均得20~30台,每一台设备出现故 障都要影响出煤。
1、开机率的概念
t1 t2 t3 T
K=
t1 t2 t3 T
×100%
t1:纯割煤时间,min
团等目前都达到千万吨/年面,进入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珲矿公司现有五套自动化综采设备,其中有 一套沈阳三一重装的自动化薄煤层综采设备,这一套 设备的装备特点是全面实现自动化,适应采1.5~1.1米 煤层厚度,解决珲春薄煤开采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 个特点:
1、全自动的乳化液供给系统
此套设备具备自动配比,自动水处理,自动反冲 洗,自动变频控制,从而保证了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可 靠运行。
③装机功率大。截煤功率210Kw,比我们过去的330型 (170Kw)多40Kw。
3、变频拖动的工作面刮板机及转载机
此套控制系统具有高低速与变频控制手动转换功 能,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变频拖动的最大优点是避免 断链事故,可以实现根据工作面货量的大小自动调整 工作面的溜子速度,实现智能化,大大减少对刮板、 链子、溜槽、链轮组的磨损,电费可节省一半。
煤矿安全规程第457条规定“井下低压馈电线上, 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 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 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跳闸试验。煤电钻每班进行 一次跳闸试验,这也是我们取消煤电钻施工的一个主 要原因。甩掉漏电保护,就相当于放出一个电老虎, 随时可致人死地。
4、液压支架
该套电液控支架不仅具备我们原有支架的功能, 控制盘面更加简单,由过去的每架一个人机界面改为3 个一个,新增加了一个功能就是实现了遥控作业,为 薄煤层分段开采,分段控制提供了基础。
5、自移皮带尾
主要功能实现了依靠液压系统实现了皮带尾自移, 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为高产、高效奠定基础,生产 准备可由小班随时安排。
造成短路的原因:①巷道变形挤压②跑车撞坏③拖拽受 卡④野蛮操作。
避免短路的唯一办法就是电气保护,也就是煤矿安全规 程第456条之规定“井下配电网路(变压器馈出线路、电动 机等)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必须用该配电网路 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校验开关设备的分断能力和动、热稳 定性及电缆的热稳定性。必须正确选择熔断器的熔体。必 须用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校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保 护装置必须保证配电网路中最大容量的电气设备或同时工 作成组的电气设备能够启动。
第一节 煤矿生产系统
煤矿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构成,主要有供电系 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提升系统、压风系统。
一、矿井供电系统
1、地面供电系统 珲矿公司现有4个生产矿井(英安正在全面回撤),电
源取自珲春靖边变电所二趟,图们石岘变电所一趟,高压 66KV,二次6KV,分别供向我们4个生产矿井,总供电容量 52000KVA,其中英安10000KVA,富强14000KVA,八连城 18000KVA,板石10000KVA(附珲矿公司66KV供电系统图)。 为了保证矿井供电的可靠性,各生产矿井都实现了双电源 供电,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1条之规定“矿井应有两回路 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路应能 负担矿井全部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