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详解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转载)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转载)展开全文教材中的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每对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情况,即每对基因都必须市独立的,且每对基因只对应一种性状,但在生物界实际的遗传中,还存在一些特例,本文将这些实例进行了总结并将各实例的计算方法做了分析。
其中计算方法可利用孟德尔的3:1和9:3:3:1灵活变化,重新构建数学模型。
一、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的表示方法:用一个字母作为该基因座位的基本符号,不同的等位基因就在这个字母的右上方作不同的标记,基本符号的大小写表示该基因的显隐性。
以人的ABO血型为例,它是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分别表示为IA,IB和i,共三个基因相互等位,即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个座位上。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只能具有其中的两个基因,因为人的同源染色体只有两条,每条上只带有一个决定血型的基因,但在人群中却有三个复等位基因存在。
IA控制A血型,IB控制B血型,i控制O血型, IA,IB对i都为显性, IA,IB之间为共显性。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同样遵循分离规律。
基因型和表现型IA IA, IA i A型IB IB, IBi B型IAIB AB型ii O型共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二、特殊的遗传现象1.不完全显性:F 1 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在这种情况下,显性纯合体与杂合体的表现不同,杂合体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体和隐性纯合体之间,所以又称为半显性。
2.共显性:在F 1 代个体上,两个亲本的性状都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成为共显性。
如:红毛牛×白毛牛↓红毛白毛混杂↓自交1/4红毛 2/4红白毛 1/4白毛3.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决定同一个单位性状,当它们同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决定一种性状(相对性状之一)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或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这种基因互作的类型称为互补,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例如:香豌豆花色的遗传:香豌豆有许多不同花色的品种。
课件1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知识解读及实例分析(全国通用)

3、摩尔根年代版本 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 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与减数分裂的减一后期联系(用图解再现如下)
F2基因型种 类及比例
F2表现型种类 及比例
基因的分 一对 离定律
一对等位 基因
两种21(1∶1)
三种31 (1∶2∶1)
两种21 (3∶1)
基因的自 两对或 两对或多对(n) 由组合定 多对(n) 等位基因
律
四种(2n) (1∶1)n
九种(3n) (1∶2∶1)n
四种(2n) (3∶1)n
F1测交子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2n种,(1:1)n 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2n种,(1:1)n F1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数及组合形式数:2n种,2n种 F1测交子代中每种表现型及每种基因型的比例:1/2n,1/2n
点评:虽然C选项也是属于提出假设环节,但不是研究自由组合定律提出的。A选项是 发现问题环节,D选项是指演绎环节。
例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
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C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 1:2:1
5----孟德尔遗传定律拓展-接近高考-适合生物竞赛辅导PPT课件

.
29
南瓜果形受A/a、B/b两对基因共同控制:
P 圆球形 (AAbb) × 圆球形 (aaBB)
↓
F1
扁盘形 (AaBb)
↓
F2 9 扁盘形(A_B_) : 6圆球形(3A_bb + 3aaB_) :
1 长圆形 (aabb)
.
30
4.重叠作用
不同对基因对性状产生相同影响,只 要两对等位基因中存在一个显性基因, 表现为一种性状;只有双隐性个体表 现另一种性状;F2产生15:1的比例。 这类作用相同的非等位基因叫做重叠 基因。
血型表型
基因型
O
ii
A
IAIA 或IAi
B
IBIB 或IBi
AB
IAIB
.
17
.
18
.
19
输血原则
1)同血型者可以输血;
2)O型血者可以输给任 何血型的个体;
3)AB型的人可以接受 任何血型的血液
4)AB型的血液只能输 给AB型的人;
.
20
(03年全国联赛)在ABO血型遗传中,后代可 能出现三种血型的双亲之一血型一定为
孟德尔遗传定律 拓展
.
1
1.分离定律 2.自由组合定律
.
2
孟德尔3:1分离比的出现必须具体以下条件:
研究的生物是二倍体,杂交亲本均为纯合体; 基因的显性作用完全; F1产生的两类配子数目相等,受精时各种雌雄配子
以均等机会自由结合; F2中不同基因型个体成活率相同; 试验分析的群体比较大。
2.隐性上位
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的隐性基因对 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如玉米胚乳蛋白 质层颜色遗传
有色(C)/无色(c);紫色(Pr)/红色(pr)。
专题一 孟德尔遗传规律、题型及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专题一孟德尔遗传规律、题型及解题方法(在完全显性、独立遗传、性状由单基因控制的前提下)一、规律方法1.杂合子(Aa)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基因型分离比为:1AA:2Aa:1aa(或AA:Aa:aa),表现型分离比为:3显性:1隐性(或显性:隐性)。
2.纯合子(AA或aa)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即稳定遗传。
3.杂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测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其基因型分离比为:1Aa:1aa(或Aa:aa),表现型分离比为:1显性:1隐性(或显性:隐性)。
4.纯合子(AA或aa)与隐性纯合子(aa)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即显性表现(Aa)或隐性表现(aa)。
5.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配子的比例。
6.杂合子(Aa)连续自交,可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后代中杂合子(Aa)的概率为()n,纯合子(AA和aa)的概率为1-()n。
二、概率知识1.概率:指某一事件(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通常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符号为P(A)。
2.互斥事件:指事件A和事件B不能同时出现。
加法定理:P(A或B)=P(A)+P (B),即出现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3.独立事件:指A事件的出现,并不影响B事件的出现。
乘法定理:P(AB)=P(A)×P(B),即A事件和B事件共同出现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出现的概率之积。
三、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1.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公式记忆:高茎×矮茎→高茎(显性)。
2.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表现出新性状,则该新性状是隐性性状。
公式记忆:高茎×高茎→矮茎(隐性)。
3.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分离比为1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遗传学第二章第四节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特点: 1. 患者双亲往往有一个患病。 2. 患者同胞中有1/2将会发病,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3. 患者子代有1/2将会发病 4. 连续传递 5. 双亲无病时,则正常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 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 • 亨廷顿氏舞蹈症
显性的相对性 一因多效 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的存在
非等位基因: 多因一效
环境的影响
(一)、等位基因显性的相对性
2、不完全显性:
×
3、共显性:
例:人的MN血型系统的决定
基因型 LMLM LNLN LMLN
血型 M N MN
总结:显隐性具有相对性
(二)、一因多效:一对基因影响、控制多个性 状发育的现象。
结果: F2表现型比例为9:6:1
重叠作用的含义:
不同基因对性状产生相同影响,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表 现为一种性状;双隐性个体表现另一种性状。
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叫做重叠基因。
(荠菜的果形受A1/a1、A2/a2两对基因控制) 结果:F2表现型比例为15:1
上位性: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 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 显性上位: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例1:玉米形成叶绿素的基因型:AA或Aa
•
光下,100%形成叶绿体,基因A的外显率是100%
•
无光时,不能形成叶绿体,基因A的外显率为0。
例2:人的巩膜:白
90% 蓝 外显率为90% 蓝
10% 非蓝 外显不全:指具有某一基
因型,但不表现出该基因 所控制的性状。
外显率:关注的是一个基因效应的表达或不表达, 不管表达的程度如何。
① 隐性致死:致死基因纯合后才使个体致死的现象。 E:AA为黄色皮毛的显性基因,但是在致死效应上为隐性致死。
孟德尔定律的知识梳理和试题例析

孟德尔定律的知识梳理和试题例析一、知识梳理 1.遗传学中常见概念(1)性状与相对性状: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如豌豆的花色和种子的形状等。
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即为相对性状,如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F 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如教材中F 1代豌豆植株全开紫花,紫花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C 控制;而F 1未能表现出来的另一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如F 1代豌豆植株的白花性状,由隐性基因c 控制。
(3)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控制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为等位基因,如C 和c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如D 和C 。
(4)基因型与表现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称为基因型,如CC 、Cc 和cc 。
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称表现型,如紫花、白花。
(5)纯合子与杂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称纯合子,如CC 或cc ;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为杂合子,如Cc 。
(6)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CC×cc 杂交实验中,杂合F 1自交后形成的F 2同时出现显性性状(紫花)和隐性性状(白花)的现象。
(7)交配类型:杂交: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交的方式,如:CC×cc 、Cc×CC 、Cc×cc 。
自交: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相交的方式。
如:CC×CC 、cc×cc 、Cc×Cc 。
测交:F 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CC (待测个体)×cc正交和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相对性状同一性状 不同表现基因 基因型同源染色体 相同位置组合控制控制基因性状等位基因基因 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遗传学概念关系图二、试题例析 1.基因分离定律(1)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与交配方式的应用例1、为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下列哪组方法最简便(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合子 ②区分牵牛花花色的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确定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测交、杂交、自交、自交思路分析:①鉴定某动物是否为纯合子,选择测交的方法(后代全为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若出现隐性性状则为杂合子);鉴定某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选择测交或自交(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其中自交是最简便的方法(不需要去雄、人工授粉等),还可以将纯合体留种。
孟德尔遗传定律

(2)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 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 的独立性,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 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别进入不同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 后代。
5.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F 1 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可以自由组合。F 1 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 有4种,且每种配子数目相等。受精时,雌雄 配子的结合是随机、均等的。
湖北省联考)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 【变式2】 (2011·湖北省联考 变式 】 湖北省联考 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 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 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 代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图:
F1(AaBb) 原因分析 自交后代比 例 9∶3∶3∶1 正常的完全显性 9∶7,即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 9∶(3∶3∶1) ,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3∶4,即 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 9∶3∶(3∶1) 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9∶6∶1,即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 9∶(3∶3)∶1 为一种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15∶1,即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 (9∶3∶3)∶1 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1)若对粉红色的F1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那么育 出的植株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 红色∶白色=1∶3 (2)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种,其中纯合子 5 在F2中大约占____。 3/16 (3) 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出现的几率是___。若对 2/3 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那么形成 的植株为____倍体。 四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解题方法
• 遗传问题解题步骤 • 应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题举例 • 解题技巧与常见错误
总结与未来展望
通过研究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应用和解题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 提供更多可能性。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 解题
在这个演示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拓展应用,并分享解 题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础原理。
孟德尔遗传定律介绍
• 第一定律:单因素遗传定律 • 第二定律:二因素遗传定律 • 第三定律:无关连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
• 应用于多因素遗传 • 介绍重组组合 • 解释基因互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素
酶A
白色物质
酶B
紫色素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表现规律 常 见 拓展1 拓展2
9A B : 3A bb: 3aaB : 1aabb 9A B : 7(A bb + aaB 9A B : 3A bb:4(aaB + aabb) + aabb)
拓展3
拓展4 拓展5
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 4(Aabb+aaBb)∶1aabb
(2)若让F2中的全部红花植物和粉红花植物群体内相互授粉, 则F3中出现红花植物的概率为 4/9 。 P:AA × aa F : Aa × F : AA:Aa:aa=1:2:1
1 2
1/2 AA与Aa相互授粉: 授粉 个体相互授粉 (杂交) AA与Aa构成的群体内 相互授粉: 4/9 个体自花授粉 (自交):1/2
9A B : 6(A bb + aaB ):1aabb 13(A B 12(A B 15(A B + A bb + aabb): 3aaB + A bb):3aaB :1aabb .
拓展6
拓展7
+ A bb + aaB ):1aab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类型
常 见
比例 9:3:3:1 9:7 9:3:4
(1)已知紫色素是由一种白色物质经两种酶通过两步生物化 学反应合成,且该植物的紫色素是由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从而 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即基因间接控制性状)来实现的。请用 文字和箭头画出相关基因和酶控制紫色素合成的生物化学反应 途径: 基因A
白色物质 酶A 另一种白 色物质
基因B
酶B 紫色素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雄性:XAY 、 XaY
雌性:XAXA 、 XAXa 、XaXa
雄配子:XA、 Xa 、Y
雌配子:XA 、 Xa
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类 型 表现规律或遗传要点 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表现的性状不同 包括:显性基因配子或隐性基因配子致死; 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包括显性个体致死和隐性个体致死
不完全显性 配子致死 个体致死
Aabb×aaBB
或
AAbb×aaB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例4】某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A和a、B和b是分别 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若让基因 型AaBb紫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中紫花:白花=9∶7。 基因A 白色物质 基因B
酶A
另一种白 色物质
酶B
紫色素
(3)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紫:红:白=9:3:4,则可对上述紫色素形成的生物化学反应 途径作何修改? 基因A 基因B
【知识回顾】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F1 : YYRR 黄圆 × yyrr 绿皱
YyRr 黄圆 ×
F2:Y R . : Y rr : yyR :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9 :3
:3
:1
同学们还知道F2的其它性状分离比例吗?举例说明。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知识回顾】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F1 : AABB × AaBb × aab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类 型 常 见 拓展1 拓展2 表现规律
9A B : 3A bb: 3aaB : 1aabb
9A B : 7(A bb + aaB
9A B : 3A bb:4(aaB
+ aabb)
+ aabb)
拓展3
拓展4 拓展5
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 4(Aabb+aaBb)∶1aabb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知识回顾】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F1 : F2 : DD 1 DD 高茎 × dd 矮茎
Dd 高茎 × : Dd 2 :dd 1
高茎
矮茎
3
:
1
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例1】紫茉莉的红花受A基因控制,白花受a基因控制,A、a是 一对等位基因。用开红花的紫茉莉品种与开白花的紫茉莉品种 杂交,F1全为粉红花。请回答: (1)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 (2)若让F2中的全部红花植物和粉红花植物群体内相互授粉, 则F3中出现红花植物的概率为 4/9 。 P:AA × aa F : Aa × F : AA:Aa:aa=1:2:1
4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表现规律 常 见 拓展1 拓展2
9A B : 3A bb: 3aaB : 1aabb 9A B : 7(A bb + aaB 9A B : 3A bb:4(aaB + aabb) + aabb)
拓展3
拓展4 拓展5
拓展6
拓展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例4】某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A和a、B和b是分别 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若让基因 型AaBb紫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中紫花:白花=9∶7。
白色物质
酶A
红色素
酶B
紫色素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例4】某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A和a、B和b是分别 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若让基因 型AaBb紫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中紫花:白花=9∶7。 基因A 白色物质 基因B
酶A
另一种白 色物质
酶B
紫色素
(4)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紫:红:白=9:4:3,则可对上述紫色素形成的生物化学反应 途径作何修改? 基因A 基因B
1 2
♀
♂
1/3AA
1/9AA
2/3Aa
1/9AA
1/3AA
2/3Aa
1/9AA
1/9AA
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例1】紫茉莉的红花受A基因控制,白花受a基因控制,A、a是 一对等位基因。用开红花的紫茉莉品种与开白花的紫茉莉品种 杂交,F1全为粉红花。请回答: (1)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
对AaBb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 1:1:1:1 1:3 1:1:2
拓展1
拓展2 拓展3
1:4:6:4:1
9:6:1 13:3 12:3:1 15:1
1:2 :1
1:2:1 3:1 2:1:1 3:1
Hale Waihona Puke 拓展4拓展5拓展6
拓展7
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例】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 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发现 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 推断正确的是( D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A . × 。。。 × A . × A . aa A .× aa aa 若A 个体中都存活: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 小 ,aa个体的比 例越来越 小 。
F2:A B . : A bb : aaB : .aabb
9 :3
:3
:1
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知识回顾】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F1 : AABB × AaBb × aabb
F2:A B . : A bb : aaB : .aabb
9 :3
:3
:1
4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类 型 表现规律或遗传要点 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表现的性状不同 包括:显性基因配子或隐性基因配子致死; 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包括显性个体致死和隐性个体致死 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选择分布在 1对同源染色体的2个相同位点上
不完全显性 配子致死 个体致死
复等位基因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1 2
F2: P(AA)=1/3
P(Aa)=2/3
可知: P(A)=2/3
P(a)=1/3
可知: F3中: P(AA)=(2/3)2 = 4/9 P(Aa)= 2×2/3×1/3 = 4/9 P(aa)=(1/3)2 = 1/9
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类
型
表现规律或遗传要点 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表现的性状不同
拓展6
拓展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例5】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 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 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 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 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C.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
不完全显性
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例2】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控制植株绿色 (A)和金黄色(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以下是某研 究小组完成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绿色雌株 × 绿色雄株 ↓ 绿色雌 绿色雄 金黄色雄 2 ∶ 1 ∶ 1 绿色雌株 × 金黄色雄株 绿色雌株 × 金黄色雄株 ↓ ↓ 绿色雄株 绿色雄株 金黄色雄株 1 ∶ 1
基因分离定律的拓展及解题
【例3】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 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 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自然状态下,决定喷瓜性别的基因型共有6种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后代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