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国际经济学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6章

厂商数量和平均成本
– 平均成本如何依赖于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 在各厂商等同的条件下, P = P , 等式 (6-5) 表明Q = S/n 但是等式 (6-4) 表明平均成本反过来又是由于厂商的 产出水平决定的 – 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均成本是由市场规模和行 业内厂商数量决定的: AC = F/Q + c = n x F/S + c (6-6)
– 边际收益通常低于价格. – 以下两个因素决定边际收益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 厂商已经销售了多少产品 – 需求曲线的斜率
需求曲线斜率表明垄断厂商为了多售出一单位产出需要把 价格降低多少.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6-11
不完全竞争理论
Slide 6-18
不完全竞争理论
– 我们用一个能反映以上特征的等式来描述这种
需求: Q = S x [1/n – b x (P – P)] (6-5)
其中: :
– Q 是某厂商的销售量 – S 是行业的中销售量 – n 行业中的厂商数量 – b 是一个常数表示一厂商销售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 P 该厂商产品的价格
– 厂商数量以及平均价格的决定分为三个步骤:
– 推导出厂商数量和一典型厂商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 推导出厂商数量和各厂商所制定价格 之间的关系. – 推导出均衡的厂商数量和厂商制定的价格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6-20
不完全竞争理论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本章框架结构
前言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 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 不完全竞争理论 寡头竞争和贸易 倾销 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和国际贸易 提要
– 平均成本如何依赖于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 在各厂商等同的条件下, P = P , 等式 (6-5) 表明Q = S/n 但是等式 (6-4) 表明平均成本反过来又是由于厂商的 产出水平决定的 – 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均成本是由市场规模和行 业内厂商数量决定的: AC = F/Q + c = n x F/S + c (6-6)
– 边际收益通常低于价格. – 以下两个因素决定边际收益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 厂商已经销售了多少产品 – 需求曲线的斜率
需求曲线斜率表明垄断厂商为了多售出一单位产出需要把 价格降低多少.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6-11
不完全竞争理论
Slide 6-18
不完全竞争理论
– 我们用一个能反映以上特征的等式来描述这种
需求: Q = S x [1/n – b x (P – P)] (6-5)
其中: :
– Q 是某厂商的销售量 – S 是行业的中销售量 – n 行业中的厂商数量 – b 是一个常数表示一厂商销售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 P 该厂商产品的价格
– 厂商数量以及平均价格的决定分为三个步骤:
– 推导出厂商数量和一典型厂商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 推导出厂商数量和各厂商所制定价格 之间的关系. – 推导出均衡的厂商数量和厂商制定的价格
Copyright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6-20
不完全竞争理论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本章框架结构
前言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 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 不完全竞争理论 寡头竞争和贸易 倾销 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和国际贸易 提要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6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这个厂商数就是该行业的均衡厂商数,因为 没有厂商愿意进入或者退出某行业。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6-21
垄断竞争
• 如果某行业的厂商数不等于均衡厂商数, 那么厂商就会进入或退出这个行业。
如果价格超过平均成本,该行业就会盈利, 更多的厂商就会进入该行业。
6-15
垄断竞争
AC = F(n/S) + c
• 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n的增加,因为每个 厂商的产量减少,平均成本增加。
• 随着行业总销售的增加,因为每个厂商 的产量增加,平均成本减少。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 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n 的增加,因为厂商面临 的竞争越激烈,各厂商的产品定价越低。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6-20
垄断竞争
• 在某一厂商数水平下,厂商的定价和平 均成本相等。
• 在某一厂商数水平下,每个公司赚取的 利润并没有补偿所有的成本(包括生产 成本):价格和平均成本相等。
6-26
行业内贸易
• 根据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可知,各 国进行专业化的生产。
在发生在两个行业之间的贸易是行业间贸易。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
本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棉布,而外国进口棉布。
外国是劳动充裕的国家,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粮食,而本国进口粮食。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6-21
垄断竞争
• 如果某行业的厂商数不等于均衡厂商数, 那么厂商就会进入或退出这个行业。
如果价格超过平均成本,该行业就会盈利, 更多的厂商就会进入该行业。
6-15
垄断竞争
AC = F(n/S) + c
• 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n的增加,因为每个 厂商的产量减少,平均成本增加。
• 随着行业总销售的增加,因为每个厂商 的产量增加,平均成本减少。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 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n 的增加,因为厂商面临 的竞争越激烈,各厂商的产品定价越低。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6-20
垄断竞争
• 在某一厂商数水平下,厂商的定价和平 均成本相等。
• 在某一厂商数水平下,每个公司赚取的 利润并没有补偿所有的成本(包括生产 成本):价格和平均成本相等。
6-26
行业内贸易
• 根据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可知,各 国进行专业化的生产。
在发生在两个行业之间的贸易是行业间贸易。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
本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棉布,而外国进口棉布。
外国是劳动充裕的国家,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粮食,而本国进口粮食。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第六章国际经济学课件

直接补贴: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贴 间接补贴:政府对出口商品的财政税收优惠
目的: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国际市场 竞争力,扩大商品出口。
国内补贴
国内补贴(domestic subsidies),是提供给进 口竞争产品生产者的补贴。
经济效应:
低效率的国内生产者获得收益 保护效应 对进口国家来说,福利损失比关税和配额少
超国民待遇
超国民待遇,是指中国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外商直接投 资高于本国国民投资的待遇,如中国对外资企业一直 采取税收优惠、投资优惠、外汇管理优惠等许多优惠 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在开放初期对中国更多地吸引外 资的确起了重要作用。 2008年1月1日期,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 25%,此前外资的所得税是15%,内资是33% 。 自2010年12月1日起,中国将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 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外企超国民待遇的 时代宣告终结。
四、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
Dd 价 格 Sq Sd
P0
Pw+t a b c d Sw+t
Pw
0 Q1
q
Q3 Q0 配 额 Q4 Q4 Q6
Sw
国内补贴
Sq Dd 价 格 P0 Pw+t
a
Sd
补贴 b
Pw
பைடு நூலகம்
Sw
0
Q1
Q2
Q3
出口补贴
Sq P2 P0
E 补贴 F G
Sd
价 格
P1
Df
0
Q1
Q2
Q3
歧视性政府采购
歧视性政府采购,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法律或不 成文规定,在本国政府机构招标采购时给予本国 厂商优先获取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壁垒。 动机是保证政府购买构成本国产品需求、增加本 国就业、支持本国新产业的发展等。
目的: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国际市场 竞争力,扩大商品出口。
国内补贴
国内补贴(domestic subsidies),是提供给进 口竞争产品生产者的补贴。
经济效应:
低效率的国内生产者获得收益 保护效应 对进口国家来说,福利损失比关税和配额少
超国民待遇
超国民待遇,是指中国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外商直接投 资高于本国国民投资的待遇,如中国对外资企业一直 采取税收优惠、投资优惠、外汇管理优惠等许多优惠 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在开放初期对中国更多地吸引外 资的确起了重要作用。 2008年1月1日期,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 25%,此前外资的所得税是15%,内资是33% 。 自2010年12月1日起,中国将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 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外企超国民待遇的 时代宣告终结。
四、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
Dd 价 格 Sq Sd
P0
Pw+t a b c d Sw+t
Pw
0 Q1
q
Q3 Q0 配 额 Q4 Q4 Q6
Sw
国内补贴
Sq Dd 价 格 P0 Pw+t
a
Sd
补贴 b
Pw
பைடு நூலகம்
Sw
0
Q1
Q2
Q3
出口补贴
Sq P2 P0
E 补贴 F G
Sd
价 格
P1
Df
0
Q1
Q2
Q3
歧视性政府采购
歧视性政府采购,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法律或不 成文规定,在本国政府机构招标采购时给予本国 厂商优先获取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壁垒。 动机是保证政府购买构成本国产品需求、增加本 国就业、支持本国新产业的发展等。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举例
投入
10 15 20 25 30 35
产出
5 10 15 20 25 30
平均劳动 2 1.5 1.33 1.25 1.2 投入
1.166
投入从15到30,增加1倍,而产出从10到25 ,产出增加1.5倍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
1.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 随着行业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逐渐 完善起来,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2.“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 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经
验的积累,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来自于实践 的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因此,行业内每个企业 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以2×2模型为基础,做如下假设:
本章结构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 规模经济的含义 ❖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 垄断竞争市场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 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 ❖ 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均衡时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之间所有可能组合的轨 迹 ——RC曲线
RC曲线向上倾斜, 曲线上离原点越远 的点表示市场规模 M越大,因而对应 的厂商数目与厂商 产量就越大。
三、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 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
两个国家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外,在生产技术条件、 要素禀赋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方面假设都完全相同。
厂商数目很少(但不止一个)、产品同质的特征。在这种 市场上,厂商做决策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 手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再根据对手的反应采取最优的行动。
《国际经济学》(全套)ppt课件

27
二、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预备知识一: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 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 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 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 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指企业 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 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 差额。
国际经济学
P
消费者剩余 F
P1 P2
S
E PE
P2’
D
P1’
、欧盟的水产品中被检出有杂质而受到“暂停进口申
报”。检查结果发现,是渔民在搬运水产品时不小心
夹带了泥沙等杂质。但宁波的水产品出口却因此受累
,1―2月份,全市水产品的出口下跌二成多,其中出
口欧盟市场下跌了97%以上。
国际经济学
14
1998年9月,美国突然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 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 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 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 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国际经济学
24
特惠税:
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的低关 税或者免税,如洛美协定(Lome Convention )
1975年2月28日,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 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 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 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 区(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 公约”。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国际经济学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鼓励先进知识、技术、管理方法引入 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福利 达到外部均衡。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预备知识一: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 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 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 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 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指企业 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 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 差额。
国际经济学
P
消费者剩余 F
P1 P2
S
E PE
P2’
D
P1’
、欧盟的水产品中被检出有杂质而受到“暂停进口申
报”。检查结果发现,是渔民在搬运水产品时不小心
夹带了泥沙等杂质。但宁波的水产品出口却因此受累
,1―2月份,全市水产品的出口下跌二成多,其中出
口欧盟市场下跌了97%以上。
国际经济学
14
1998年9月,美国突然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 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 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 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 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国际经济学
24
特惠税:
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的低关 税或者免税,如洛美协定(Lome Convention )
1975年2月28日,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 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 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 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 区(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 公约”。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国际经济学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鼓励先进知识、技术、管理方法引入 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福利 达到外部均衡。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06《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工业品的品质差异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一国的收 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从需求方面看,发生在工业品 之间的贸易与两国的发展水平或收入水平有密切关系。 所以,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工业品贸易。
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他们之间对 工业品的重复需要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的贸易应主 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End30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人进一步 发展了这个从动态角度考察国际产品贸易的周期性规律。 克鲁格曼认为,发达国家以固定速度持续有序地开发新产 品,而发展中国家没有或缺乏产品创新能力。在发展中国 家模仿和吸收发达国家新产品生产技术这段滞后期间,发 达国家垄断新产品出口,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老产品(几乎 是完全竞争的产品)。每种新产品国际贸易都要经历发达 国家发明、出口、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向 发达国家出口的四个阶段。事实上,技术更新是以实现和 增强竞争力为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不仅存在一个 滞后问题,而且存在承受巨大技术转让费问题。
第六章 重叠需求、技术变 化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 第二节 技术差距理论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End 1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需求 偏好相似论)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的异同
End 2
概述
无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还是要素禀赋理论,都是从 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即从技术差异、要素禀 赋差异等供给方面的因素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决定,而关于 需求方面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决定则并未提及。另一方面, 基于生产理论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比较注重于静态分析, 总是假设供给方面条件不变,而在现实中,这些国际贸易 的重要决定因素总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由于 技术进步或创新,国际贸易中新产品或新品种总是不断地 出现,即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总是在不断更新。
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他们之间对 工业品的重复需要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的贸易应主 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End30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人进一步 发展了这个从动态角度考察国际产品贸易的周期性规律。 克鲁格曼认为,发达国家以固定速度持续有序地开发新产 品,而发展中国家没有或缺乏产品创新能力。在发展中国 家模仿和吸收发达国家新产品生产技术这段滞后期间,发 达国家垄断新产品出口,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老产品(几乎 是完全竞争的产品)。每种新产品国际贸易都要经历发达 国家发明、出口、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向 发达国家出口的四个阶段。事实上,技术更新是以实现和 增强竞争力为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不仅存在一个 滞后问题,而且存在承受巨大技术转让费问题。
第六章 重叠需求、技术变 化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 第二节 技术差距理论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End 1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需求 偏好相似论)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的异同
End 2
概述
无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还是要素禀赋理论,都是从 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即从技术差异、要素禀 赋差异等供给方面的因素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决定,而关于 需求方面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决定则并未提及。另一方面, 基于生产理论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比较注重于静态分析, 总是假设供给方面条件不变,而在现实中,这些国际贸易 的重要决定因素总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由于 技术进步或创新,国际贸易中新产品或新品种总是不断地 出现,即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总是在不断更新。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ppt课件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这种消费模式的 传播,对发达国家或收入水平较高国家产品 的出口十分有利。消费模式传递对发达国家 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 达国家生产的耐用消费品等产品在满足了国 内需要以后,一部分产品可能被发展中国家 或收入水平处在上升阶段的国家所吸收;另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国内已经饱 和,甚至处在衰落期的产品形成源源不断的 需求。
总的来说,重叠需要理论是从消费者行为,即需求 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的。即如果两个国家人 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则这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重叠 部分就越大,因而,两国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产 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在产品的发 展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在初始期,决定比 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是研究与开发;在成长期,决定 比较优势的最重因素是资本;而在成熟期,非熟练 或半熟练劳动则是决定比较优势的最主要力量。
由于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比较低,所以 当一国或食物进口国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对 食物的需求可能增加很少,甚至不增加,因 而其价格的变动也很小。而随着收入水平的 提高,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则比较大。 这意味着,生产食物的国家和生产奢侈品的 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需求条件或市场 前景是不同的。从国际贸易条件的角度说, 各国乃至世界总体上的收入水平越高,奢侈 品以及消费品中的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越 多,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越有利。
图中,横轴表示 人均收入水平y, 纵轴 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 商品的品质等级q, OP 表示二者的关系。E和F 之间的商品,两国的重 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 的基础。当两国的人均 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 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 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 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收 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 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 能越密切。
国际经济学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

二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Y T
E点为封闭经济下A、B两国国内均衡点。 两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相同,福利水平也相 同。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表示X 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E’ E
O
T´
在开放条件下,通过国家分 工与贸易,A国专门生产X, B国专门生产Y。如A、B两 国用各自生产的产品的一半 与对方交换,则两国的消费 X 点会落在图中的E’点处。
一、规模经济的内涵 所谓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 指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 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生产状况, 换言 之,即是生产过程中产出水平的增长比 例高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比例,所以又称 规模报酬递增。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和一国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来刻画规模经济的存在。
二 垄断竞争下的贸易分析
. P P* E* AC MC MRd Q* Dd Q
O
图:封闭经济下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厂商数目 n nW nB nA R O qA qB A A’ qW B
C W B’
q 产量
图:垄断竞争下的国际贸易
规模经济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作用:
1、产品品种数量增多 2、随着产量提高,厂商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具有规模经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规模经济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C
Y
LAC O Q
O
X
判断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我们可就平均 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进行对比.由微 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可知,当AC>MC 时,AC处于下降阶段,而AC<MC时,AC处 于上升阶段,故AC/MC>1,即AC >MC,则 AC下降,意味着存在规模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9/2010 10:25:18 PM
End 4
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 ) 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2)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某种产品的出口供给 弹性决定于对该产品出口到的征税国市场的依 赖程度。 赖程度。 当出口国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 时,该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 反之,厂商对该产品的供给弹性就大。需求则 比较明确; 进口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决定于三个因 素:即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对来 自国外出口商的依赖程度及外国出口商产品所 面临的替代品的多寡。
12/9/2010 10:25:18 PM
End13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一、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学说 二、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
12/9/2010 10:25:18 PM
End14
一、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学说 (1) )
(一)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 1、主张国家经济学。李斯特认为经济理论必须适合于 、主张国家经济学。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是一般地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或 保护贸易。他进一步指出,一国经济发展分为原始未开 化、畜牧、农业、农工业和农工商业五个时期,贸易政 策必须根据该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选择,处于农业时期 以前的三个阶段,实行自由贸易才有利于经济发展,如 当时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处于发展最高阶段即农工 商业时期的英国和接近该阶段的法国也应实行自由贸易; 而处于农工业时期的国家,如当时的德国和美国,则应 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12/9/2010 10:25:18 PM
End18
李斯特关于贸易保护的具体政 策主张( ) 策主张(3)
3、 关于保护期限 。 李斯特认为,保护期限应 、 关于保护期限。 当是有限度的。保护的期限应以30年为限。 4 、 实施步骤 。 4、 实施步骤。 李斯特认为,保护制度应有步 骤地实行,随着工业的发展,逐步提高关税。如 果突然割断与其他国家原有的贸易关系,反而不 利于经济发展。当工业力量变得强大以后,又应 适当地逐步降低保护程度,允许有限度竞争,激 发国内工业之间的竞争。
12/9/2010 10:25:18 PM
End22
(三) 肯普标准:外部经济标准 肯普标准:
肯普认为, 即使某产业符合穆勒—— 肯普认为 , 即使某产业符合穆勒 巴斯塔布尔标准, 巴斯塔布尔标准 , 在有些情况下也不需 要政府进行保护。 要政府进行保护。 他补充了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 他补充了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 : 只有 先行企业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具有 对国内企业也有好处的外部经济效果时, 对国内企业也有好处的外部经济效果时 , 这种保护才是正当的。 这种保护才是正当的。nd15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学说( )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学说(2)
2、主张生产力理论。他指出,英国、法国都是借助于 、主张生产力理论。 保护制度,使其工业获得发展的。从工业利益高于贸易 利益的观点出发,他进一步引申出国内市场比国外市场 重要,特别需要加以保护的观点。所以,一国在对外贸 易中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内生 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多少财富。 3、主张国家干预。自由贸易理论视国家为被动的警察 、主张国家干预。 (Passive policeman)。李斯特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 高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是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十分必 要的工具,所以,李斯特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 易。 12/9/2010 10:25:18 End16 PM
最佳关税的图形
W
零关税 最佳关税率 禁止关税
C A B
O
12/9/2010 10:25:18 PM
T*
图6—1 最佳关税率
TH
t End12
最佳关税的图形说明
横坐标表示关税率,纵坐标表示征税国的福利水平, 曲线AB表示关税水平对本国福利的影响。A点对应的关 税为零关税,即OA代表自由贸易状态下的社会福利水 平。TH 表示禁止性关税,对应于该关税水平国内经济 回到了封闭状态下。所以当关税水平大于或等于TH 时, 社会福利水平要低于自由贸易下的福利水平。 如图6—1所示,曲线AB在C点的切线斜率为零。即 在这一点,进口国的福利水平达到最高。对应于这一 点的关税税率为T﹡,该税率即为最佳税率。
12/9/2010 10:25:18 PM
End 5
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3) 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
当一国政府要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国外生产 者和国内消费者承担关税与否以及承担关税的程度,取 决于被征税厂商商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 一般而言,如果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 如果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就意味着 如果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 外国出口商要承担更多的关税 出口商要承担更多的关税。因为出口商对进口国市 出口商要承担更多的关税 场依赖程度较大,如果出口商将税赋全部加到价格上, 由国内消费者承担关税,那么出口商在进口国的市场份 额就会面临较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对出口商而言,该 进口国市场可能非常重要,以致没有其他市场可以替代, 于是出口商就不得不承担较多的关税。
12/9/2010 10:25:18 PM
End 6
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4) 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 )
如果进口国市场对出口国厂商无关紧要,那 么出口商就不愿承担任何关税。在此情况下, 出口商的出口面临两种可能:一是进口国对该 厂商产品的需求有弹性,结果其出口规模下降; 二是进口国对该厂商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甚 至无弹性,结果进口国的消费者可能承担绝大 部分进口关税。
End20
(一)穆勒标准—成本差距标准 穆勒标准 成本差距标准
穆勒标准就是指: 穆勒标准就是指 : 如果某个产业由于缺乏技 术,生产效率较低,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 与国外同产业竞争,在实行一定时间的保护后, 该产业能够提高效率,能够在自由贸易下获利, 自我投资发展,则该产业为幼稚产业。 穆勒进一步指出, 穆勒进一步指出 , 确定幼稚产业应注意以下 三个方面: 第一, 三个方面 : 第一 , 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 引进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期限就应 取消保护;第二 , 保护只应限于那些被保护, 第二, 第二 但不久之后没有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第三 , 第三, 第三 最初为比较劣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后, 12/9/2010 10:25:18 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的产业。 End
最佳关税( 最佳关税(3)
在进口需求弹性一定的情况下,最佳关税水平 决定于外国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外国出口商的 产品供给弹性越大,最佳关税水平就越低;外国 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越小,进口国确定的最佳 关税水平就越高。因此,进口国政府确定的最佳 关税水平与出口国厂商向进口国提供产品的供给 弹性成反比。 所以,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较大且出口国的供 给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征收关税可明显改善本国 的贸易条件,从而可能使本国福利增加。
12/9/2010 10:25:18 PM
End19
二、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
所谓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是 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 势的产业。 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 过保护以后使之发展,具有现实的比较利 益。 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M—B—K标准)。
12/9/2010 10:25:18 PM
贸易政策的分 析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最佳关税论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12/9/2010 10:25:18 PM
End 1
本章概述
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可划分为两类: 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可划分为两类: 一类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认为在某 一类 种情形下,贸易保护可提高本国现在或 未来的福利,如最佳关税论、幼稚产业 保护论等; 另一类则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出发, 另一类 把贸易政策的制定解释为利益集团院外 活动的结果,通常这类观点称为贸易政 策或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最佳关税政策就在充分考虑出口供给弹 性和进口需求弹性的基础上, 确定一个 性和进口需求弹性的基础上 , 适当的关税水平。 适当的关税水平。
12/9/2010 10:25:18 PM
End 7
二、最佳关税(1) 最佳关税(
(一)最佳关税率的概念 最优关税率( 最优关税率 ( Optimum Tariff Rate) , 是 ) 这样一种税率,它使得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相对 于其贸易量减少的负面影响的净所得最大化。 即以自由贸易为起点,当一国提高其关税率时, 其福利逐渐增加到最大值(最优关税率),然后 当关税率超过最优关税率时,其福利又逐渐下降, 最终这个国家又将通过禁止性关税回到自给自足 的生产点。
12/9/2010 10:25:18 PM
End 8
最佳关税( 最佳关税(2)
关于最佳关税的几点认识: 关于最佳关税的几点认识:
1、 最佳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化的关税水平。 、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 失(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2、最佳关税不会是禁止性关税。因为在禁止性关税下, 进口国不能进口该产品,因而也就无从获利可言。在此 情况下,进口国的进口关税高并不意味着收益高。 3、最佳关税也不能是零关税,零关税不能使进口国获 得任何经济利益。 最佳关税应该在禁止性关税和零关税之间。在这个幅 度内的进口关税水平可能使外国出口国厂商承担一部关 税。 12/9/2010 10:25:18 End 9 PM
(二)李斯特关于贸易保护的 具体政策主张( ) 具体政策主张(1)
1、 关于保护对象的选择 。 李斯特认为,只应 、 关于保护对象的选择。 以工业为保护对象,不应该保护农业。工业中, 保护的重点又是那些重要工业部门,对于较为次 要的奢侈品和对国内工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 复杂机器的输入,则应采取低保护政策。 总体上,保护工业就是保护幼稚工业, 总体上 , 保护工业就是保护幼稚工业 ,即那些 是国内幼稚的但有发展希望的产业。 是国内幼稚的但有发展希望的产业。受保护对象 经过一段时期后能够成长起来。不过,虽然属于 幼稚产业,但如果国外并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也不需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