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14篇)户外活动应急预案

(14篇)户外活动应急预案户外活动应急预案第一篇:徒步旅行应急预案1. 了解路线和天气情况2. 带齐应急药物和急救包3. 遇到危险情况,及时向同伴求助4. 出现意外,迅速拨打紧急电话第二篇:露营应急预案1. 携带必要的帐篷和睡袋2. 确保篝火安全3. 注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4. 遇到陌生人或可疑情况,保持警惕第三篇:攀岩应急预案1. 穿戴合适的保护装备2. 严格遵守攀岩规则和注意事项3. 如遇紧急情况,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措施4. 遇到天气突变或身体不适,尽快下撤第四篇:漂流应急预案1. 穿戴救生衣和必要的防护装备2. 注意水质和流动性3. 关注天气预报和河流情况4. 如遇到翻船等危险情况,及时呼救第五篇:山地滑雪应急预案1. 确保装备完好,并掌握滑雪技巧2. 注意天气和雪岭情况3. 遇到意外,及时寻找避难所或紧急信号点4. 遇到人员受伤,及时报警并提供必要的救助第六篇:野外烧烤应急预案1. 安全选址,远离易燃物2. 控制火势和烤食物状况3. 注意食物卫生,避免食物中毒4. 如遇烧烤事故,及时求助并扑灭火源第七篇:野外生存训练应急预案1. 携带必要的生存工具和装备2. 正确掌握野外生存技能3. 保持身体健康,避免体力透支4. 如遇寻人困难或紧急情况,迅速报警并采取合适措施第八篇:摄影活动应急预案1. 确保摄影装备安全性能2. 注意环境安全和个人安全3. 如遭遇财物丢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及时报警4. 遇到自然灾害,尽量保护设备并迅速撤离第九篇:骑行活动应急预案1. 鼓励群骑并互相监督2. 提前了解路况和目的地安全情况3. 遇到交通事故或发生摔车,及时寻求医疗救助4. 进行长时间骑行前,进行必要的身体训练和维修检查第十篇:户外拓展训练应急预案1. 确定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2. 遵守领队指示和安全规定3. 遇到体力透支或情绪困扰,及时向领队反映4. 遇到受伤或紧急情况,及时呼叫领队或报警第十一篇:垂钓应急预案1. 携带必要的钓鱼工具和装备2. 注意天气和水域安全状况3. 不破坏生态环境,合法垂钓4. 如有钓鱼事故,遇到急病或急伤,及时求助第十二篇:草原旅行应急预案1. 尊重当地居民和民俗习惯2. 注意天气突变和气象灾害3. 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遗产4. 如遇突发状况,尽快报警并采取适当行动第十三篇:户外夜间露营应急预案1. 携带足够的照明设备2. 注意夜间野兽和昆虫的威胁3. 保持营地整洁和良好秩序4.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第十四篇:划船活动应急预案1. 穿戴救生衣和必要的防护设备2. 熟悉航道和船舶操作规程3. 关注天气预报和海洋状况4. 如遇翻船或人员受伤,立即呼救并采取自救措施以上是户外活动应急预案的14篇例子。
幼儿户外活动应急处理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园长担任副组长,各班级班主任、保育员、保健医生等担任成员。
2. 应急小组:由园内专业医护人员、体育教师、后勤保障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的现场处理和后续工作。
三、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1. 气候变化:如高温、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
2. 设施设备:户外活动器材老化、损坏或安装不当。
3. 环境因素:场地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如尖锐物体、积水等。
4. 幼儿自身:幼儿年龄小,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
四、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定期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设施检查:定期对户外活动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3. 环境整治:确保活动场地周边环境安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应急处理程序1. 事故报告: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立即向园领导报告,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2. 现场处理:应急小组成员迅速到达现场,对受伤幼儿进行初步救治,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转运伤员:将受伤幼儿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并通知家长。
4. 善后处理:协助家长处理后续事宜,做好事故调查和总结,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具体措施1. 天气预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极端天气,及时调整户外活动安排。
2. 设施维护:定期对户外活动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安全。
3. 环境巡查:每日对活动场地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 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安全保障水平,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各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确保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户外活动应急预案

户外活动应急预案户外活动应急预案(精选23篇)户外活动应急预案篇1为保护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外出实践活动、参观等重大户外活动安全工作预案。
一、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保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救援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组成。
(1)办公室主任成员(2)救援行动组组长成员(3)疏散引导组组长成员:各班班主任(4)安全防护组组长成员(5)事故调查组组长成员二、各小组主要职责(一)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遇到安全事故,及时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控制事故的损失和扩大;2、组织召开处置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确定救援方案;3、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教学秩序的工作;4、检查督促各部门责任人做好各项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二)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报告,并及时传达领导小组的决策;2、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援;3、协调各应急部门之间的关系;4、向上级部门报告安全事故及应急处理的信息。
(三)救援行动组的主要职责1、救援行动组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开展实施救援行动;2、组织指挥有关部门开展人员救护,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3、指挥水电工等有关人员提供必要的供电供水,确保应急灯、消防设施等正常使用。
(四)疏散引导组的主要职责1、疏散引导组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员及时引导疏散教职工、学生前往安全地带;2、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
(五)安全防护组的主要职责1、安全防护组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协助医护人员抢救、运送伤员:2、认真清点、看护疏散物资,并做好记录。
(14篇)户外活动应急预案

(14篇)户外活动应急预案户外活动应急预案1. 进行户外活动前,组织者应提前收集天气预报,并根据预报情况做出相应安排。
如果天气预报显示恶劣天气(如暴雨、台风、大雾等),应考虑取消或延期活动。
2. 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应提供足够的应急装备,如急救包、防暑药、防蚊液、创口贴等。
3. 建议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携带水、食物和防晒用品,以应对天气变化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4. 在活动开始前,组织者必须向所有参与人员提供安全指导,并告知应急联系方式和集合地点。
5. 在户外活动期间,如果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状况,首先要确保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来处理伤患。
6. 如有需要,及时联系当地的应急救援机构,提供详细的事故情况和位置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7. 对于需要紧急撤离的情况,应提前建立撤离路线,并确保所有人员清晰明了地知道该如何撤离。
8. 如果活动发生在山区或丛林中,应向参与人员进行野生动物的安全防范教育,并告知如何应对遇到野生动物的情况。
9. 在实施水上活动时,应测量水域的水质和气温,确保水质安全,并避免过冷或过热导致的意外事故。
10. 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止高山病的发生。
给所有参与人员提供充足的水和态度调节剂,以保持体力和心理健康。
11. 在进行远足活动时,应确保每个参与人员都有足够的装备,如地图、指南针、手机、食物和水等。
12. 组织者要确保所有参与人员都具备足够的体能和技能来完成户外活动,避免因为体力不支导致事故发生。
13. 孩子和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和健康问题,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照顾和监督。
14. 进行任何户外活动之前,请确保能够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尊重自然环境,如不乱丢垃圾、不破坏植被等。
以上是户外活动应急预案的一些基本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活动类型,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调整。
预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户外活动中的风险,保障参与人员的安全。
户外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优秀6篇]
![户外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216d1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5.png)
户外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优秀6篇]户外活动安全应急预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活动逐渐成为了人们闲暇时最为喜欢和重要的活动之一。
然而,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意外事件,发生安全事故。
在这里,我将依据我自己多年的户外经验,写一份户外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第一步: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户外活动之前,我们都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这包括了选择合适的活动场所、了解天气预报、投资足够的装备和食品饮水,以及确保我们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装备和食品饮水。
同时,我们还需要带上必备的急救品,如应急药品、救生衣、手电筒、备用电源等。
第二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有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
如果我们的心态失衡、情绪激动,往往会加剧事件的发展,让大家更加失控。
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冷静的心态处理突发事件。
第三步:识别和评估风险在任何户外活动中,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识别和评估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采取停止或转换活动的决定,以保护大家的安全。
第四步:及时发现和处理事件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处理事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当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安静,及时向队友报告并做好记录,了解情况后做出适当的决策。
第五步:及时报告和求援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我们自己无法解决情况、伤害严重或生命威胁,我们就需要及时向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或相关机构报告,并请求援助。
如果必要,可以考虑拨打报警电话或求救电话,以便立即协助我们进行救援。
总之,户外活动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和有趣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防止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伤害。
如果遵循这份户外活动安全应急预案,我们将更加安全且更加愉快地度过每一个户外活动。
户外意外触电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户外活动参与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应对户外意外触电事故的能力,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户外活动中的意外触电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户外意外触电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警戒疏散等工作。
(2)通讯保障组:负责现场通讯保障,确保应急指挥顺畅。
(3)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装备、车辆等后勤保障。
(4)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上报。
三、应急预案1. 现场救援(1)发现触电事故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知应急指挥部。
(2)现场救援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①切断电源,确保现场安全。
②对触电者进行初步评估,如呼吸、心跳正常,应立即将其移至安全地带。
③如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④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协助救治。
2. 警戒疏散(1)现场救援组负责设置警戒线,确保现场安全。
(2)疏散周边人员,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 通讯保障(1)确保现场通讯畅通,为救援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2)与120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救援进展。
4. 后勤保障(1)根据救援需要,及时提供救援物资、装备、车辆等。
(2)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5. 信息报送(1)及时收集事故信息,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等情况。
(2)将事故信息上报应急指挥部,由指挥部统一对外发布。
四、应急响应流程1. 发生意外触电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现场救援组迅速展开救援工作,通讯保障组确保通讯畅通,后勤保障组提供物资支持。
4. 信息报送组收集事故信息,上报应急指挥部。
5. 应急指挥部根据救援进展,调整救援策略。
6. 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现场恢复正常秩序。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户外意外触电事故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救援、警戒疏散、通讯保障、后勤保障、信息报送等。
2024年小学外出活动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2024年小学外出活动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在进行小学外出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意外事故,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学生的安全。
在遭遇伤害事故时,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1、立即进行现场调查,了解伤亡情况和人员分布情况。
尽快确定伤者,查明受伤程度,预估急救所需资源。
2、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通知相关救援机构和校方救护队伍,协调救援措施。
3、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伤者疼痛并保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如有必要,进行简单急救措施。
4、协调安排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并根据伤情决定是否联系伤者家长或监护人,及时更新伤者的情况。
5、在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及时总结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学生的安全。
在遭遇伤害事故时,我们需要做到冷静应对,迅速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伤害,并确保人员的安全。
只有严格执行应急预案,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护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生命至上,安全可靠,是我们应对伤害事故的宗旨。
第 1 页共 1 页。
幼儿园户外活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幼儿园户外活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措施:
1. 确保所有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设施完好,并经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2. 确保所有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前都接受了相应的安全教育和指导。
3. 活动前对教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醒他们在活动中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安全状况。
4. 配备足够的教职工,确保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监护人员。
5.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确保教职工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二、应急处理措施:
1. 事故发生时,立即报告园长和相关负责人,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快速评估事故情况,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优先。
3. 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救护,如拨打急救电话,开展心肺复苏等。
4. 组织教职工迅速疏散其他幼儿,确保他们的安全。
5. 通知家长事故情况,并协调家长到达现场,提供必要的援助。
6. 按照法律要求上报事故,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
三、事故后的善后工作:
1. 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2. 对涉及的教职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恢复情绪和信心。
3. 加强家园沟通,及时向家长通报事故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安抚和帮助。
4. 落实事故的赔偿责任,与相关保险机构联系并进行理赔工作。
5. 向社会公开事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并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请注意,在制定和执行应急处理预案时,还需根据不同的户外活动类型和地点,制定相应的特殊预案。
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教职工的应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意外伤害急救原则1、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
2、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
3、暂不要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5、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8、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搬运伤员搬运方法:1. 徒手搬运:a. 单人搬运:由一个人进行搬运。
常见的有扶持法、抱持法、背法。
b. 双人搬运法:椅托式、轿杠式、拉车式、椅式搬运法、平卧托运法。
2. 器械搬运法:将伤员放置在担架上搬运,同时要注意保暖。
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椅子、门板、毯子、衣服、大衣、绳子、竹竿、梯子等制作简易担架搬运。
工具运送:如果从现场到转运终点路途较远,则应组织、调动、寻找合适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运送伤病员。
3. 危重伤病员的搬运:a. 脊柱损伤:硬担架,3-4人同时搬运,固定颈部不能前屈、后伸、扭曲。
b. 颅脑损伤:半卧位或侧卧位。
c. 胸部伤:半卧位或坐位。
d. 腹部伤:仰卧位、屈曲下肢,宜用担架或木板。
e. 呼吸困难病人:坐位。
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
f .昏迷病人: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
g.休克病人:平卧位,不用枕头,脚抬高。
车祸车祸造成的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其中以减速伤、撞击伤为多。
减速伤是由于车辆突然而强大的减速所致伤害,如颅脑损伤、颈椎损伤,主动脉破裂、心脏及心包损伤,以及"方向盘胸"等。
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所致。
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碾压挫伤,或被变形车厢、车身和驾驶室挤压伤害同时发生于一体。
因此,伤势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急救方法>1、现场组织: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
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
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2、根据分类,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
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
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
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
骨折处进行固定。
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3、正确搬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
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2)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3)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
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
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外伤出血出血是创伤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成年人出血量超过800—1000 毫升就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因此,止血是抢救出血伤员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挽救伤员生命具有特殊意义。
六种有效止血方法:1、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
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
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2、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 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
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
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险。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
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
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股动脉。
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颈后动脉。
3、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 字型固定。
但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4、橡皮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
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紧,绕肢体 2 圈,中、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 ,以免滑脱。
注意使用止血带要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每隔45分钟放松止血带2—3 分钟,松时慢慢用指压法代替。
5、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6、填塞止血法:将消毒的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心肺复苏术()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 4 分钟内实施初步的,在8 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按进行。
A :开放气道B: 口对口人工呼吸C :人工循环A 开放气道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B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抢救者将患者鼻孔闭紧,用双唇密封包住患者的嘴,做两次全力吹气,同时用眼睛余光观察患者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每次吹气间隔 1.5 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 人工循环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
抢救者用2-3 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 秒。
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
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
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胸外按压应掌握要点:1. 患者头、胸处于同水平,最好躺在坚硬平面上。
2. 按压位置: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3. 下压3.5-4.5 厘米,按压时手指不得压在胸壁上,以免引起肋骨骨折。
上抬时手不离胸,以免移位,垂直按压,以免压力分散。
4.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用力均匀,每分钟按压80-100 次,直至恢复心跳呼吸。
5.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应同时交替进行。
按压与呼吸比例:单人15 :2 双人5 :1。
触电触电在人们生活中偶有发生,掌握触电后的急救原则,对及时救治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症状局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出血、焦黑等现象。
烧伤区与正常组织界线清楚。
或全身机能障碍,如休克、呼吸心跳停止。
致死原因是由于电流引起脑(延髓的呼吸中枢)的高度抑制及心肌的抑制,心室纤维性颤动。
触电后的损伤与电压、电流以及导体接触体表的情况有关。
电压高、电流强、电阻小而体表潮湿,易致死:如果电流仅从一侧肢体或体表传导入地,或肢体干燥、电阻大,可能引起烧伤而未必死亡。
二、急救原则1. 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
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2. 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拳击复苏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
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坚持 4 小时或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
有条件时直接给予氧气吸入更佳;3. 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
用呼吸中枢兴奋药,针刺人中和十宣穴。
在心跳停止前禁用强心剂。
心绞痛心绞痛多见于40 岁以上的脑力劳动者,男多于女。
经常在饱餐、受寒、吸烟、劳累和情绪激动时,突然感到胸骨后呈压迫性或窒息性疼痛,严重者出汗并有“濒死感”,每次发作历时1—5 分钟。
急救方法:1. 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3—0.6 毫克或复方硝酸甘油1片,在2 分钟内即能缓解。
或含服消心痛1—2 片, 5 分钟内奏效,但会有头昏、头胀、头痛、面红及心悸等副作用,有青光眼患者忌用。
2. 中药速效救心丸10 粒或冠心苏合丸一粒口服,也可起到急救作用。
3. 同时呼叫急救中心,或就近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常为心绞痛进一步发展的后果。
病人多在饱餐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持续时间较长,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有濒死之感,伴有恶心、呕吐、发热,严重者可迅速发生休克,病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水肿等。
急救方法:1. 心肌梗塞急性发作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就地抢救,松解领口,室内保持安静和空气流通,不可搀扶病人走动或乱加搬动以免加重病情。
有条件可立即吸氧。
2. 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毫克或用消心痛/冠心苏合丸一粒、速效救心丸10 粒含服等,有条件可肌注杜冷丁50—100 毫克,以缓解疼痛,同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
3. 如病人发生休克,应把病人头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头部血流。
烦躁不安时可服用安定等镇静止痛药。
暂不给吃食物,少饮水,要保暖。
4. 如病人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病情好转稳定后,安全转送到医院救治。
图 1 :心绞痛发作时,常有胸骨后或心前区短时或长时间疼痛,常伴有出汗、烦躁不安。
图 2 :心肌梗塞发作后应就地平卧或卧床,不要翻身,不要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