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良性与恶性的区别

合集下载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病理重点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期的病变特点及继发性改变㈠❶脂纹期:肉眼:动脉内膜轻度隆起的斑点和条纹;镜下:动脉内膜可见大量泡沫细胞FC;❷纤维斑块期:肉眼:动脉内膜较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镜下:①纤维帽:由密集的胶原纤维、散在性SMC和巨噬细胞以及少量弹力纤维和蛋白聚酶组成;②脂质区:由FC、细胞外脂质和坏死碎片组成,该区较小或不明显;③基底部:由增生的SMC、结缔组织和炎细胞组成;不同的斑块含有不等量的三个病变区;❸粥样斑块期:肉眼:动脉内膜面见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切面见纤维帽的下方有黄色粥糜样物;镜下:在玻璃样变的纤维帽的深部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质,其中可见胆固醇结晶HE片中为针形或梭形空隙及钙化;坏死物底部及周边可见肉芽组织,少量FC和淋巴细胞;病灶处中膜平滑肌受压萎缩而变薄;外膜可见毛细血管新生、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㈡继发性病变: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2.肺气肿的概念和分类3.概念:肺气肿是末梢肺组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分类:㈠肺泡性肺气肿:①腺泡中央型肺气肿:肺泡中央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②腺泡周围型肺气肿: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的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③全腺泡型肺气肿: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都扩张;㈡间质性肺气肿:细支气管或肺泡间隔破裂,空气进入肺间质;㈢其他类:①瘢痕庞肺气肿②代偿性肺气肿③老年性肺气肿3. 肺气肿的病理变化肉眼:肺的体积显著膨大,色灰白,边缘钝圆,柔软而缺乏弹性,指压后压痕不易消退,切面可见囊腔,因肺气肿类型不同,其大小、分布部位及范围均有所不同;镜下:①肺泡扩张,相邻的肺泡融合成较大的囊腔;②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床数量减少;③间质内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④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炎症改变;5. 为什么在门脉性肝硬化时会出现肝功能不全试述肝硬化时门脉高压症和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门脉性肝硬化时,出现肝功能不全的原因是肝细胞变性坏死,侧支循环的建立,异常吻合支的出现,含有营养物质和毒物的静脉血不能进入肝窦,以上各原因均不能使肝细胞发挥作用,引起肝功能障碍;㈠门脉高压症的表现:①慢性淤血性脾大:脾静脉淤血所致,引起脾功能亢进;②胃肠淤血、水肿:黏膜淤血水肿,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③腹水:晚期在腹腔内聚集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④侧支循环形成:主要有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直肠静脉曲张,脐周围静脉网曲张;㈡肝功能不全的表现:①蛋白质合成障碍:血浆蛋白减少;②出血倾向:可出现皮肤、黏膜或皮下出血,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所致,另外与肝功能亢进有关;③胆色素代谢障碍: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④对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睾丸萎缩,男性乳腺发育或蜘蛛状血管痣体表的小动脉末梢扩张;⑤肝性脑病脑昏迷:晚期肝功能衰竭引起精神病症状;6.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转化规律基本病理变化:㈠以渗出为主的病变: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条件:结核性炎症的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强;㈡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有上皮样细胞和朗罕斯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条件:机体免疫力较强,菌量少,毒力弱,变态反应弱㈢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干酪样坏死,结核坏死灶含脂质较多,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而得名;条件: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强;转化规律:㈠转向愈合:①吸收、消散: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②纤维化、钙化:增生性病变和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可逐渐纤维化,但较大的干酪样坏死灶难以全部纤维化,会有钙盐沉着;㈡转向恶化:①浸润进展: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范围不断扩大并出现干酪样坏死;②溶解散播:干酪样坏死物发生液化,结核杆菌可通过自然管道,血道,淋巴道散播到全身各处;7.简述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的原因㈠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管壁通透性增大,液体漏入腹腔;㈡由于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与腹水形成有关;㈢肝功能障碍,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灭活减少,导致钠水潴留而促使腹水形成;㈣肝淋巴液生成增多及回流障碍;8.简述门脉高压症形成的原因㈠窦性阻塞:肝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肝血窦闭塞或窦周纤维化,是门静脉循环受阻;㈡窦后性阻塞:假小叶压迫小叶静脉,使肝窦内血液流出受阻,进而影响门静脉血流入肝血窦;㈢窦前性阻塞:肝内肝动脉小分支与门静脉小分支在汇入肝窦前形成异常吻合,使高压力的动脉血流入门静脉内;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病理变化—大体:病变弥散性累及双侧肾脏,肾脏体积轻,中度增大,包膜紧张,肾脏表面光滑,红色,又称大红肾;有时肾脏表面可见血点,成为蚤咬肾;㈠光镜下:①肾小球:弥漫性肿胀,细胞数目显著增多②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可见各种管型③肾间质:炎细胞浸润㈡免疫荧光:沿基底膜和系膜区有颗粒状荧光;㈢电镜下:上皮下驼峰状电子致密沉积物;临床病理联系—①尿的变化:血尿,蛋白尿,管形尿,少尿②水肿③高血压11.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肉眼:肾体积增大,色苍白,表面有点状出血,切面见肾皮质增厚;镜下:肾小球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细胞性新月体—纤维—细胞性新月体—纤维性新月体;电镜:肾小球基膜的缺损与断裂;临床病理联系:表现为血尿,伴红细胞管型,中度蛋白尿,并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水肿;1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病变特点是大量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病理变化:a肉眼: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b镜下: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肾小管萎缩或消失,间质纤维化伴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肾小球球体变大,肾小管扩张,腔内含 ,肾小球相互靠拢;临床病理联系:早期:食欲差,贫血,呕吐,乏力,疲倦;晚期: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尿毒症;名词解释★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与血凝不同的是,血栓是在血液流动状态下形成的;★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栓塞、血流停止并且无有效侧支循环,导致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炎症: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其中局部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主要形态和防御反应的中心环节;★肿瘤: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在形态学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萎缩: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组织与器官的萎缩除了其自身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外,也可以发生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常导致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化生: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但这种转变过程并非由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形成;★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及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损伤;★变性/可逆性损伤: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的功能低下;★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称为机化;★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为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肿瘤的分化: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相似的程度称为肿瘤的分化程度;★异型性:由于分化程度不同,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原位癌:通常见于上皮的病变,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并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称为原位癌;★充血:器官和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非典型增生:指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肿瘤的一些病变;★癌前疾病:某些疾病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这些疾病或病变成为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种植性转移: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瘤细胞可以脱落,像播种一样种植在体腔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转移性肿瘤,这种播散方式称为种植性转移;★恶病质:指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所出现的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常导致死亡;★包裹:如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太大,肉芽组织难以向中心部完全长入或吸收,则由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将其包围,称为包裹;。

如何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王娴

如何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王娴

如何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王娴
(普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云南普洱,665000)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

实体肿瘤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肿瘤实质:即肿瘤细胞的总称,它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决定着肿瘤的生物学性质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也是病理诊断中判断肿瘤组织来源和良、恶性等的重要形态学基础。

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其实质各不相同。

肿瘤间质: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有时可有淋巴管及少量神经纤维。

肿瘤间质不具特异性,起着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

科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但要注意:①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无绝对界限;②有些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称交界性肿瘤;③有的良性瘤可转变为恶性瘤;④极少数恶性肿瘤可完全自然消退,但绝大多数不能,应及时治疗。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小。

核分裂象无或稀
少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

核分裂象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生长速度通常生长缓慢生长较快
生长方式多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常有包膜或
蒂,边界清楚,有一定活动度侵袭性或外生性生长,无包膜,边界不清,常粘连固定,不活动
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感染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形成及感染复发很少复发易复发
转移不转移常有转移
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较大,破坏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组织;坏
死、出血,合并感染;恶病质
参考文献:略。

怎么判断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

怎么判断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

怎么判断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今年51岁的姜先生,由于长年吸烟,经常会咳嗽不止,最近更是有呼吸困难的感觉。

家人不敢耽误,连忙带其到医院诊治,诊断结果显示,姜先生肺部的肿瘤是良性的,证明姜先生患上了肺炎,但是医生提醒,如果不戒烟,则很有可能向肺癌发展。

那么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有什么区别,又该如何判断呢?1 什么是肿瘤?肿瘤是临床上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细胞异常增殖的特征,患者通常在身体局部会形成异常肿块。

依照病理类型,可区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即平常生活中所说的各类炎症,而恶性肿瘤指的则是癌症。

良性肿瘤在生长速度上通常较慢,不具备侵袭性,也不会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

与之相对的,恶性肿瘤生长和繁殖速度更快,侵袭性相对明显,而且会从原发部位向其他组织器官扩散,最终导致人体各项器官机能趋于衰竭。

尽管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通常会和患者年龄的高低呈正相关,但是临床显示,恶性肿瘤在任何年龄段均有发生概率,因此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从治疗方式上看,良性肿瘤一般可通过手术切除,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可提高患者预后康复质量,助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而恶性肿瘤一旦进入中期或晚期,则此时通常会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只能采用免疫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延长患者生存期,具体预后情况如何,和患者病理分型、疾病分期等因素高度相关。

从症状上看,良性肿瘤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因为肿瘤体积过大,对患者局部器官产生一定压迫,可能导致患者消化道或呼吸道不适,出现诸如水肿、异物感等症状,令患者感到呼吸和吞咽困难。

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同样并不明显,这也是导致早期临床诊断容易误诊的最重要原因。

即使存在一些症状,特异性也同样不明显,很难被医生注意到,因此容易耽误患者最佳手术时机。

2 肿瘤需要做哪些检查?肿瘤的诊断通常需要做以下检查:体格检查,一般是检查患者淋巴结和全身皮肤的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肿瘤初发体征;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各类影像学诊断手段,包括核医学、超声、CT、核磁共振和X线平片等,通过阅读肿瘤影响,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和病理分期;病理学检查,该检查方式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百分之百判断肿瘤良恶性,同时帮助鉴别肿瘤恶性程度和病理分型,为后续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提供方向;内镜检查,通常包括电子内镜和纤维内镜两种,能够观察肿瘤体腔、管道和外腔,进而通过肉眼完成对病变组织及附近正常组织的分辨工作,后续可取患者肿瘤活体组织完成病理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通常可检查CA50、CA125、CA19-9、癌胚抗原和甲胎蛋白等,在肿瘤诊断之前,可帮助评估肿瘤负荷情况,同时也可帮助检测肿瘤转移情况,在应用治疗手段过后,对疗效的评判同样可起到积极作用。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导言肿瘤是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具有浸润和远处转移的能力,相对较为良性;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能够浸润周围组织并发生远处转移,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

在临床实践中,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鉴别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以全面的角度,对比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多个方面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鉴别这两种类型的肿瘤。

体积与生长特点良性肿瘤体积相对较小,生长缓慢,通常需要数月或数年才能达到较大体积。

相比之下,恶性肿瘤体积较大,并呈快速生长趋势,通常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增加体积。

组织学特征良性肿瘤的细胞形态与正常组织相似,具有良好的分化,细胞排列有一定规则。

相较之下,恶性肿瘤的细胞形态呈现异型性,细胞排列无规律,呈现浸润性生长。

细胞增殖与凋亡良性肿瘤的细胞增殖和凋亡在一定平衡状态下,维持有规律的细胞分裂和死亡,不会破坏组织结构。

而恶性肿瘤的细胞凋亡异常,细胞增殖无控制,导致组织结构破坏和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血液供应良性肿瘤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好,由于生长缓慢,新生血管在足够的时间内可以发育完善,供应良好。

而恶性肿瘤的血液供应较差,由于生长迅速,新生血管形成不完善,导致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

浸润与转移良性肿瘤生长边界清晰,不具有浸润和远处转移的能力,只通过局部压迫引起周围组织的损害。

而恶性肿瘤不仅能够浸润周围组织,还具有远处转移的能力,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进入远处器官和组织。

组织破坏良性肿瘤对周围组织的破坏相对较小,仅仅通过物理压迫造成。

相较之下,恶性肿瘤对周围组织的破坏较为严重,侵犯并破坏正常组织结构。

疼痛和其他症状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引起疼痛,除非压迫周围的神经或引起器官功能障碍。

而恶性肿瘤可能会引起剧痛,因为它能够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神经受损和骨质破坏。

此外,恶性肿瘤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贫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影像学检查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呈现光滑的边界,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如何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

如何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

如何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肿瘤是人体中出现的一种异常新生物,人体的任何组织和部位都可能发生肿瘤。

从医学角度出发,根据肿瘤的生长特点以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可以将肿瘤分成良性和恶性两大种类。

因为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细胞形态、病理组织特点、起病与病程经过、治疗和预防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临床区别良性和恶性肿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特点良性肿瘤主要是指患者身体内部的某些组织细胞发生异常增殖,临床主要根据肿瘤出现的组织部位对良性肿瘤进行命名。

良性肿瘤只在局部位置生长,且生长速度缓慢,大多需要数年的生长期,部分良性肿瘤甚至会慢慢停止生长或自行退化。

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癌症和肉瘤两种。

癌主要是指来源于人体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常见包括结肠癌、皮肤癌、骨癌等;肉瘤主要是指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例如脂肪组织、肌肉组织、纤维组织、软骨、血管等。

除此之外,还存在少部分来源于尚未完全发育组织的恶性肿瘤,被临床称作母细胞瘤,例如黑色素瘤、淋巴瘤、肾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

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存在密切关联,恶性程度低的肿瘤生长速度相对缓慢,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生长速度相对较快。

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良性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比较好,异型性小,肿瘤细胞和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结构十分相似,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细胞检查时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只有少数会出现细胞核分裂的情况。

恶性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相对较差,异型性较大,在显微镜的观察下恶性肿瘤多为多形性,细胞形态奇特,进行细胞检查时可发现细胞浆比例较大,染色深,细胞排列并不规则。

此外,恶性肿瘤细胞的功能会发生增强、减弱、丧失等变化,与正常的组织细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肿瘤细胞能够发现病理性细胞核分裂情况。

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活动度及危害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在生长过程中类似吹气球样缓慢膨大,随着肿瘤的生长周围组织会受到排挤、推压,但是不会浸润其他组织。

良性肿瘤的质地一般比较软,在触诊过程中可以发现肿瘤具有一定的活动度,表面比较光滑。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ppt课件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ppt课件
.
பைடு நூலகம்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续)
.
2、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 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二者 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如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 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它们可有腺上皮层次增加并有一 定的异型性,但尚无间质浸润。此类肿瘤有恶变倾向,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逐渐向恶性发展。 在恶性肿瘤中,其恶性程度亦各不相同,有的较早 发生转移,如鼻咽癌;有的转移晚,如子宫体腺癌;有 的很少发生转移,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
D组分,是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提取的、灰树花多糖(阻 分素)中的一种高效抗癌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是含有以β-(1-6) 结合为主链β-(1-3)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和以β-(1-3)结合为 主链β-(1-6)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关于能否施加各种影响使恶性 肿瘤逆转,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
.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3、肿瘤的良恶性也并非一成不变
有些良性肿瘤如不及及时治疗,有时可转变为恶性肿瘤, 称为恶变,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
个别的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有时由于机体免疫力加强等 原因,可以停止生长甚至完全自然消退。
又如见于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的瘤细胞有时能发育成为成熟 的神经细胞,有时甚至转移灶的瘤细胞也能继续分化成熟,使肿 瘤停止生长而自愈。但这种情况究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恶性肿 瘤不能自然逆转为良性。
肿瘤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生物学特点上是明显 不同的,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
.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一般对机体影响小,易于治疗,效果好; 恶性肿瘤危害较大,治疗措施复杂,效果还不够十 分理想。

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区别

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区别

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区别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跟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对自身的健康也越发关注起来。

乳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但往往也很容易被人忽略,也使得乳腺肿瘤等疾病有了可乘之机。

因此,了解乳腺肿瘤的相关知识,可以尽早预防和鉴别。

一、了解乳腺肿瘤1.什么是乳腺肿瘤乳腺肿瘤是一种发生在乳腺内的肿瘤,通常以女性居多,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按压乳房时可以触及结节。

乳腺肿瘤又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通常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高发年龄为20-25岁,其次是乳管内乳头状瘤,通常发作人群为40-50岁女性居多。

而恶性肿瘤中,绝大多数为乳腺癌,高发年龄主要为40-50岁女性,但近些年来发病趋势逐渐呈年轻化。

男性患乳腺肿瘤的较少,只占乳腺癌发病人群的1%。

1.乳腺肿瘤的病因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乳腺肿瘤发病的确切原因,但由于激素对乳腺的生理活动影响较大,所以乳腺肿瘤的发病大多和激素有关。

此外,通常还有以下几种诱发因素:(1)不良生活习惯:是乳腺肿瘤患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如果长期抽烟、喝酒或是营养过剩、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很有可能会增加乳腺肿瘤的发病率。

此外,长期服用一些激素类药物,也会导致乳腺肿瘤发病率增加。

(2)不良情绪:如果女性长期处于心情不畅的状态下,或是长期焦虑、紧张,很有可能会导致气滞血瘀以及乳汁积聚等情况,从而诱发乳房周围产生包块,形成肿瘤。

(3)遗传因素: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有乳腺肿瘤家族史的女性,通常患上该病的几率要比无家族史女性更高。

尤其是双侧乳腺肿瘤患者以及年龄较小的发病者,可能是正常女性的9倍。

(4)病毒因素:一些病毒感染也会导致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上升,甚至可能会通过哺乳传染。

(5)其他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力较差的情况,抗肿瘤能力较低。

或是乳房受到外伤刺激,经常接受放射线损伤等,也有可能增加患上乳腺肿瘤的几率。

二、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的区别乳腺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引言肿瘤是一种异常生长的组织,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有许多重要的区别,包括生长方式、细胞特征、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法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两种肿瘤的区别。

1. 定义和基本特征1.1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是一类非癌性肿瘤,特点是生长缓慢、局限于特定组织和器官、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扩散到其他部位。

良性肿瘤通常由良性细胞克隆所组成,这些细胞与正常细胞相似,具有优秀的细胞分化和结构特征。

1.2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也称为癌症,是一类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肿瘤。

它们由恶性细胞克隆组成,这些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且异常。

恶性肿瘤能够侵犯周围组织、扩散到远处器官,并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2. 细胞形态特征2.1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细胞在形态上与正常细胞相似,并且具有良好的分化能力。

这意味着良性肿瘤细胞仍然保留了原本细胞的特性,并能够正常履行细胞所需的功能。

此外,良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大小比较规则,细胞核的形态和大小也与正常细胞相似。

2.2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明显异常,通常呈现出多态性和异型性。

这意味着恶性肿瘤细胞的外观形态和大小不一,核的形态和大小也具有高度异质性。

恶性肿瘤细胞的分化能力较低,丧失了正常细胞所需的功能。

3. 生长方式和扩散能力3.1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通常是局限的,也就是说它们只生长在特定的组织和器官内。

良性肿瘤的生长缓慢并且有限,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它们通常被包裹在一层纤维包膜中,可以较为容易地剥离出来。

良性肿瘤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

3.2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及其侵袭性。

它们没有明确的边界,能够扩散到周围组织和远处的器官。

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通常很快,由于它们的侵袭能力,手术切除恶性肿瘤时通常需要尽可能清除周围受到侵袭的组织。

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

4. 组织侵犯和远处转移4.1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也不会转移到远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讲有如下区别。

良性肿瘤1.成长特性:(1)生长方式: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2)生长速度:通常缓慢生长。

(3)边界与包膜:边界清晰,常有包膜。

(4)质地与色泽:质地与色泽接近正常组织。

(5)侵袭性: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

(6)转移性:不转移。

(7)复发: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2.组织学特点:(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好。

(3)细胞数量:稀散,较少。

(4)核膜:通常较薄。

(5)染色质:细腻,较少。

(6)核仁:不增多,不变大。

(7)核分裂相:不易见到。

功能代谢:除分泌性肿瘤以外,一般代谢正常。

对机体影响:除生长在要害部位外,一般影响不大。

恶性肿瘤1.成长特性:(1)生长方式:多为侵袭性生长。

(2)生长速度:生长较快,常无止境。

(3)边界与包膜: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4)质地与色泽:通常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

(5)侵袭性:一般者有侵袭与蔓延现象。

(6)转移性:一般多有转移。

(7)复发: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2.组织学特点:(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

(3)细胞数量:丰富而致密。

(4)核膜:通增厚。

(5)染色质:通深染,增多。

(6)核仁:粗大,数量增多。

(7)核分裂相:核分裂增多,或出现不典型核分裂。

功能代谢:核酸代谢旺盛,酶谱改变,常产生异常代谢。

对机体影响:无论发生在何处,对机体影响很大,甚至导致人死亡。

注: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特征。

编辑版wo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