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语全面专题复习”ppt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辨析》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辨析》课件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乡村振兴给民族地区旅游带来巨大活力,五一假期络绎不绝 的游客让人叹为观止。 B.十七岁出版第一本小说,二十多岁便常在写作论坛发表演说 ,她可谓锋芒毕露。 C.想象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思维方式,阅读文章时浮想联翩,方 能有身临其境之感。 D.中国女篮终进决赛!场下姚明看似一言不发,内心的喜悦自 是不言而喻的。
十秒钟思考
褒贬不分
解析:“哗众取宠”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13: 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小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 写手之一。
十秒钟思考
不合逻辑
解析:“屈指可数”跟前面的“蓬勃发展”矛盾。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14: 经过三天的深思熟虑,他终于妙手偶得这篇中篇小说。
十秒钟思考
不合逻辑
解析:“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这里形容小 说,属于用错对象。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9: 他的演讲抛砖引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 听众的热烈讨论。
十秒钟思考
谦敬误用
解析:“抛砖引玉”是谦辞,用来形容自己,不能形 容别人。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例10: 这次的学习交流会,很多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
【解析】选择 C
A.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或当给的舍不得给。使用 正确; B.鲜腴:新鲜肥美;通常指刚生产的、未变质、滋味鲜美、有光彩 的食物。使用正确; 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为贬义词。 不能形容对名利放在心上,褒贬误用,使用有误; 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使用 正确;
【解析】选择 C
A.蔚然成风:指写诗词歌赋成为了世界上的一种风气;引申义是事 物盛极一时,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使用正确; B.妙手偶得: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做出的作品。使用正 确; C.骇人听闻: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不能形容好消息,使用 有误; D.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使用正确;

中考成语全面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成语全面专题复习”课件

修改病句题
给出一个句子,其中包含 成语使用不当的错误,让 考生修改。
中考成语考查的要点
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考生需要准确理解所考查的成语的含 义,包括成语的本义、比喻义和引申 义。
辨析近义成语
语境中运用成语
考生需要根据语境判断成语使用的正 确性,了解成语的适用范围和语体色 彩。
考生需要能够辨析意思相近的成语, 了解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总结词
深入了解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及常见搭配,确保正确理解和运用。
详细描述
考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对其含义和用法有准确的理解。对于一些容易混淆或误解的成语, 考生应特别注意。例如,“首当其冲”常被误解为“首先接受任务,首先应当做某事”,实际上它表 示“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中考成语全面专 题复习”ppt课件
目录
• 中考成语考查概述 • 中考常见成语详解 • 中考成语易错点解析 • 中考成语运用技巧 • 中考成语模拟试题及解析
01
中考成语考查概述
中考成语考查的形式
01
02
03
选择题
给出四个选项,让考生选 择正确的成语或成语使用 不当的一项。
填空题
给出一个句子,让考生根 据语境填写正确的成语。
中考成语考查的趋势
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
随着中考对传统文化知识考查的重视,对成语的考查也越来越多 。
强调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中考成语考查不仅要求考生能够辨析成语,还要求考生能够在语境 中正确运用成语。
注重对近义成语的辨析
中考中越来越注重对近义成语的辨析,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区分它们 的含义和用法。
02
详细描述
例如,“一鸣惊人”和“一明惊人” ,前者意为一下子出名,形容出类拔 萃;后者意为一只眼亮,形容夜间视 力好。

中考语文专题冲刺复习考前通关之成语的使用课件(幻灯片37张)

中考语文专题冲刺复习考前通关之成语的使用课件(幻灯片37张)
才正确。
谦敬错位 谦词是向人表示谦卑和自谦的一类词语,敬词
是向人表示尊重和恭敬的一类词语。在成语的使 用中往往会谦语与敬语混用,造成主体与客体的混 用产生错误. 例: 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 作中遇到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蓬荜生辉 抛砖引玉 受宠若惊 绵薄之力
计策:注意语境是彼是己 ,选用对应敬词谦 词。
答案:D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
及外助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 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误工解厂词,义新)上任的 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 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竞(相褒降贬价误的用烽)火, 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 可以火中取栗。
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腾,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
人________。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
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_。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误年解校词庆义排)练的 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 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答案:D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
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
花 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对象不当)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成语汇总 课件(共39张PPT)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成语汇总  课件(共39张PPT)

39.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精,完美,好。益,更加。 40.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 变。 41.沉默寡言:文静深沉,很少说话。 42.刨根问底:指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底细。 43.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 这里用作动词,长庄稼。 44.参差不齐:形容很不一致,有差别。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的样子。 45.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46.惊慌失措: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失措,失去常态。 47.畏罪潜逃:犯了罪害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10.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 得很轻。 11.逝者如斯:意思是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12.不舍昼夜:意思是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日夜不停。 13.剪烛西窗:原指思念远方的妻子,渴望团聚。后泛指亲友聚谈。 14.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引,牵引,招引。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15.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16.抖擞精神:振作起精神来。 17.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18.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19.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21.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22.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3.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24.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25.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26.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27.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28.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滋,生长。 2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30.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初中易错成语释义及运用 课件(共17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初中易错成语释义及运用 课件(共17张PPT)

一树百获: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育人才能长期 获益。树,种植。 名山事业:《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 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后来称著书立说为“名山 事业”。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 。褒义。危,正直。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有声有色 ”。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 切教导。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 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 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不稂(láng)不莠: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贬义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不齿于人:不能列入人类。意思是不能算人。齿,排 列、并列。 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不逞,不得 志,不如意。 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借 指登上了政治舞台。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 活动。不能误作褒义。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 才学。 始作俑者:开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 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易滥用于一切倡 导人。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 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 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善刀而藏: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 止,善于收敛自己。善,擦拭干净。 罪不容诛: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形容罪大 恶极,死有余辜。诛,杀死,判处死刑。
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 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含贬义。 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 深度的作品。 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 诛求无已:强行索取贪求,没完没了。诛求,强行索 取,榨取。已,停止。

中考复习专题:成语的运用PPT优秀课件下载(26张)

中考复习专题:成语的运用PPT优秀课件下载(26张)

例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 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 使贫家增添光辉。谦辞,只能用于自己自述, 不能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
例2: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 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
“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书籍多) 美轮美奂(建筑物,不能形容艺术品。) 鳞次栉比(房屋、船只)小巧玲珑(物品)) 炙手可热(权势) 扑朔迷离、错综复杂(事情) 戛然而止、抑扬顿挫、响彻云霄(声音) 一挥而就”(写字、画画、作文)妙笔生花(写作)
苦心孤诣(指钻研,不指学习)妙手回春 (医术) 栩栩如生 (艺术形象如刻画、描写、制作) 凤毛麟角(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巧夺天工( “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 络绎不绝 (用于人、马、车、船) 天伦之乐”(家庭) 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风华正茂(青年)德高望重(中老年)萍水相逢(陌生人)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男女儿童) 比翼双飞、破镜重圆、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等 (只能用于男女尤其是夫妻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
例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 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非人物形象。
例2:这场戏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绘声绘色”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 逼真。不能用于形容演戏。

例3.桌凳坏了,有人悄悄修好;地上有纸屑,有人随 手捡起,同学们对身边小事无所不为。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贬义。
常用贬义成语: 处心积虑、 忘乎所有、 无所不为、 无所不至、 别有用心、 蠢蠢欲动、 无动于衷、 语无伦次 改头换面、 振振有词、 夸夸其谈、 强词夺理、 好为人师、 好高骛远、 趋之若鹜、 随声附和、 满城风雨、 拉帮结派、 肆无忌惮、 耿耿于怀 炙手可热、 兴风作浪、 罄竹难书、 首当其冲、 始作俑者、 推波助澜、 自命不凡、 一丘之貉、 胸无点墨、 断章取义、 弹冠相庆、 充耳不闻、 螳臂当车、高谈阔论、 道貌岸然、 趾高气扬 常用褒义成语: 从容不迫、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不动声色、 锲而不舍、死得其所、叹为观止、 文不加点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专题讲座成语运用复习课件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专题讲座成语运用复习课件

四、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
例1.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 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误用原因:此处用于第三人称叙述,显然不当。
词义解析:“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 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用于第一人称的忍让之辞。
四、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
例2: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总是 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误用原因:此处用在“单位干部”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词义解析:“倾巢而出”原意是“整窝的鸟儿都出来”,比喻敌 人出动全部的兵力进行侵扰,只用于贬义。
二、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例2.《火烧赤壁》中,活化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 城府的形象。
误用原因:将“胸无城府”理解成“胸无点墨”。把这个词用在 无能的腐儒蒋干身上,明显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词义解析:“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不用心计,是褒义词。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 的重中之重。
误用原因:将“首当其冲”简单理解为“首要的”。
正解:“冲”是“要冲,交通要Fra bibliotek”的意思,该成语比喻最先受 到冲击、压力、攻击或第一蒙受灾难。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好像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 信条。
误用原因:将“三人成虎”理解为“人多,阵仗大”。
五、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例1.各种情势的周刊、月刊,分类细密的专业报纸不断 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误用原因:此处用来形容各类报刊出现,犯了“大词小用”的毛 病。 词义解析:“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五、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例2.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词语(成语)运用(47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词语(成语)运用(47张PPT)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作过年。但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 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 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作“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要 ( )人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 比赛甩牛鞭子,“年”被啪啪的鞭声吓得惊慌失措。它窜到另一个村庄, 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 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 ( ) ,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栋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通常也比喻有非凡才能愿为祖国付出的 人。脊梁: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也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 中坚作用的人。根据“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提示,第一空选“脊梁”恰当。 排除A、B两项。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 生命。大义凛然: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在历尽艰辛 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强调的是英雄们慷慨赴义的决绝,选“ 视死如归”恰当,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巍巍巴山,莽莽苍苍。千百年来,巴山子民聚居一地,同甘共苦,
用民歌反映生活,用民歌宣泄情感。巴山民歌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 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不仅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而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 文化风景。还大量使用比兴手法,语言诙谐,艺术形式相对比较简单, 表达巴山儿女的是非观念和理想愿望。
[常见问法]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从括号内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词语辨析的常用方法 1.辨析搭配对象 有的时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明显差别,但是搭配的对象全然 不同,或者范围差异很大。比如“擅长”的内容往往比较专业,“善于 ”就比较泛泛而言,不表示特别擅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情之请:(谦辞,不合理的请求)使用错误。
18
3、 你要办工厂,没有资金没关系,我一 定鼎力相助。
鼎力相助:敬辞,只用于对方或他人,是 敬辞,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绵薄之力”才是谦词。比喻尽自己微 薄的力量。)
19
相关成语
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形容字写得很坏。 一孔之见:多用作谦词,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多用作自谦,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姑妄言之:谦词,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 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 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成语专题复习
1
考纲要求
1、成语的使用其实就是成语的各个方面 和句子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的问题。这 种协调就是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 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各个方面协调。 2、成语的正确使用有两个前提:一、准 确而全面地掌握成语。二、准确而全面 地分析语境。
2
1、望文生义 2、理解片面 3、用错对象 4、颠倒谦敬 5、误用褒贬 6、近义混淆 7、搭配不当 8、轻重不分 9、语义重复 10、前后矛盾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个儿矮小却精明强悍;②
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使用正确。
2、他生活底子厚实,知识渊博,写起文章来左 右逢源,一挥而就。
左右逢源:①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
②处事圆滑(贬)。使用正 确。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9
3.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 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 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3
复习策略
一、吃透词义,防止望文生义
4
1、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 起来很吃力。
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 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作者显然是望文生 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 “点”在这 里表示涂改。使用错误。
5
2、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 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11
三、用准对象,防止张冠李戴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 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使用错误。
12
2、各种花卉,争奇斗妍;若用国色天香 来形容,实不为过。
“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后常用 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 。
3、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 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5、三城同创是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 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使用错误。
7
6、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 佛就在昨天。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唱歌等)。 使用错误。
8
二、识别两可,防止片面理解
1、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 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20
高抬贵手:敬词,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 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词,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 Nhomakorabea教问题。
洗耳恭听:敬词,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 气话)。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 能对人,不能对己。
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21
五、辨明褒贬,防止情感错位: 1、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
14
6、石刻作品上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 物形象。
15
7、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各国各地各种 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 有。
浩如烟海:形容图书、典籍等极为丰富。
16
相关成语
• 暴露无遗(指缺点、问题矛盾等) •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 蔚为大观(盛大的景象) •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 • 改弦更张(改革制度或变换方法) •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忍痛割爱:不得不放弃原属于自己的东西。使 用错误
13
4、历史如同一条长河,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 立独行的标志。
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使用错误。
5.他心爱的书籍,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 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 和窘困,无出其右。
“无出其右”指没有谁人能胜过,此处误 指 “生活”。
17
四、摆正谦敬,防止谦敬错位: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 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蓬荜 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 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用 作谦词,只能对己。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2、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
答复你吧。
“想入非非”指想法不合实际时为贬义词, 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时为中性词。使用 正确。
10
多重含义的误用 灯红酒绿: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 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也指声音低沉、悠长, 时断时续。 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表柔和,内心刻毒。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色非常美丽。也形容景物非常 优美。 捉襟见肘:既形容衣服破烂。也形容困难重重,应付不 过来。 如蚁附膻shān:既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某 种恶劣的事物。也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平地一声雷:比喻名声地位突然升高。也比喻突然发 生一件可喜的大事。 耿耿于怀:不能忘怀,牵萦于心。可褒可贬。
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 谨慎,存有戒心。使用错误。
3、入夏以来,长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 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 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句中错解其义, 造成错误。
6
4、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 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表示寒冷。使用 错误。
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首开恶例的人,贬义词。使用 错误。 2、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
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 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无所不至:到什么地方都做坏事 ,贬义 词。使用错误。
22
3、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 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