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的磁噪声

合集下载

降低无刷直流电机电磁噪声的方法

降低无刷直流电机电磁噪声的方法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6 6 7 3( 2 0 1 3 )O 1 — 0 7 7 — 0 3
降低 无刷直流 电机 电磁 噪声 的方法
柳 文 。赵 乾麟
( 浙 江 乾 麟 缝 制设 备 有 限公 司 ,浙 江 丽水 3 2 3 0 0 0 )
摘 要 :论 文探 讨 了降低 集 中绕组 无刷 直流 电机 噪 声的 方法 。齿槽 转矩 为这 类 电机 重要 的噪 声 源 ,为此 分别 提 出了增加 定子 槽 与转子 极 的最 小公倍 数和 增加 软磁 性槽 楔 来 降低 齿槽 转 矩 的方 法 ,并采 用有 限元 法进 行 了分 析验证 。结合 工程 实践 ,对 6槽 4极 结构 的无 刷 电机进 行 了试 验测 试 ,测试 结 果表 明增
p l e( L CM ) o f t h e s t a t o r — s l o t n u mb e r a n d t h e r o t o r — p o l e n u mb e r , t h e s e c o n d i s t o a d d s o f t —ma g n e t i c s l o t — we d g e s . B o t h me t h o s d we r e a i r a —
加 软 磁 性 槽 楔 使 得 电机 噪 声 从 7 0 d B 降到 了 4 5 d B 左 右 ,取 得 了 明 显 的 降 噪 效 果 。
关键 词 :无刷 直 流 电机 ;降低噪 声 ;齿槽 转矩 中图分 类号 :T M3 5 l 文 献标 识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6 6 7 3 . 2 0 1 3 . 0 1 . 0 3 l

直流无刷电机的电磁干扰抑制_田占强

直流无刷电机的电磁干扰抑制_田占强

直流无刷电机的电磁干扰抑制
1 2 范增辉 , 左 田占强 ,

2

要: 文章通过对冷凝器直流无刷电机进行电磁兼容测试 , 对存在的电磁兼容问 题进行了分析, 并据此提制了 EMC 改进措施: 采取增加电磁兼容性的措 施, 使大小电容并联使用; 拓宽了频率范围, 抑制了辐射干扰, 改善电磁兼 容性。
图2 部分控制原理
四、 系统改进前的电磁兼容测试 1. 测试配置图
图6
CE102 电源线的传导测试曲线
( 2 ) RE102 辐射发射
图3 测试配置
2. 测试项目 ( 1 ) CE102 电源线传导发射 根据 GJB152A - 97 中 CE102 项试验装置要 求进行试验, 如图 4 所示。
3. 测试结果 ( 1 ) CE102 电源线传导发射 由图 6 可以得知系统的传导发射在频率为 25kHz ~ 50kHz 超标。
要抑制 已有 0. 1 μF 电 容 进 行 抑 制 高 频 干 扰, 18KHz ~ 70KHz 干扰, 还需在电源进线上采取滤 波措施。电场辐射发射超标的原因是电源线未采 用屏蔽线, 冷凝风机风道口未采取屏蔽措施造成 。 1. 传导 EMC 设计 电源系统去耦, 去耦的目的并不是要消除电 路中的瞬态高频电流, 因为它们是高频电路正常 工作所必须的; 其目的应该是将这种瞬态电流从 电源网络中移除到 IC ( 集成电路 ) 本地, 由去耦网 络来提供这种高频电流, 这样它所流过的电路的 IC 当地的电源电压及其输 物理尺寸就小, 因而, 入电流就能保持稳定。通常进线去耦电容的值取 得比较大, 通常在 10 μF 以上, 以滤掉馈电环路上 C1 、 C2 、 C3 残余的瞬态电流。 图 10 为滤波电路, 和 C4 即为去耦电容。 L 也很小, 很小, 则得到 Z 很小。电解电容主要为 容性元器件, 可以把电路中的噪声直接接地, 可以 消除噪声, 有很好的滤波效果。当在高频时, 随着 频率的增大, ωL 增大, 当和 ωL 相同时, 串联谐振 达到谐振点, 则电解电容表现为一个电感器件。 由于它本身的阻抗电解电容的滤波效果就不存在 了, 则起不了充电放电和过滤电磁噪声的作用 , 这 时并联上一个小电容, 电磁噪声将从小电容路径 接地, 所以大小电容的并联拓宽了频率的范围 。 根据分析, 选取大电解电容值为 68 μF, 小电 容 0. 1 μF, 在电源进线进行滤波。 2. 辐射 EMC 设计 屏蔽能够消除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的作用。 要使屏蔽能充分发挥消除容性耦合的功能 , 屏蔽 层必须接地而且全线等位, 否则屏蔽层上就会容 性耦合进噪声电压, 对信号电路造成严重干扰, 因 此特别长的屏蔽线必须每隔一定的长度就要接 地。屏蔽层消除感性耦合的原理就是在屏蔽层上 感应一个电流, 该电流产生的磁通能够抵消外部 电磁场对信号电路的影响。 要满足这个条件则: 1 ) 屏蔽层的两端都要接地, 这样给感应电流提供 通路; 2 ) 屏蔽层的阻抗足够低, 屏蔽层就能在比

降低无刷直流电机电磁噪声的方法

降低无刷直流电机电磁噪声的方法

W 相对于转子位置 θ 的变化率。 忽略铁心磁阻, 齿槽转
矩 表 达 式 为 [1]:
乙 Tc=-
鄣W 鄣θ
=-
1 2
鄣 鄣θ

2
[F(α,θ)] dG(α)
0
(1)
式中: α—定子圆周坐标; θ—定转子间的相对位置
角 ; dG(α)— 气 隙 磁 导 微 元 ;F(α,θ)— 等 效 磁 动 势 。 将
柳 文, 赵乾麟
(浙江乾麟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 丽水 323000)
摘 要: 论文探讨了降低集中绕组无刷直流电机噪声的方法。 齿槽转矩为这类电机重要的噪声源, 为此分别 提出了增加定子槽与转子极的最小公倍数和增加软磁性槽楔来降低齿槽转矩的方法, 并采用有限元 法进行了分析验证。 结合工程实践, 对 6 槽 4 极结构的无刷电机进行了试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增 加软磁性槽楔使得电机噪声从 70 dB 降到了 45dB 左右, 取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降低噪声; 齿槽转矩 中图分类号: TM35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2-6673.2013.01.031
Method to Reduce the Noise of the Brushless DC Motor
LIU Wen, ZHAO Qian-Lin (Zhejiang Cheering Sewing Machine Co., Ltd., Lishui Zhejiang 323000 , China) Abstract: Methods to reduce noise of the concentrated-winding brushless-DC motor was discussed. The cogging torque is the important noise source of this kind of motor, so two methods to reduce the cogging torque was proposed, the first is to raise the least-common-multi ple (LCM) of the stator-slot number and the rotor-pole number, the second is to add soft-magnetic slot-wedges. Both methods were ana lyzed and verified by the finite-element-method (FEM).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a 6-slots 4-poles brushless DC motor wa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slot-wedges for the motor reduces the noise from 70dB to 45dB, which made obvious effect of noise reduction. Key words: brushless DC motor; reduce the noise; cogging torque

直流电机噪声的产生原因与抑制方法

直流电机噪声的产生原因与抑制方法

直流电机噪声的产生原因与抑制方法【摘要】简述了电机噪声的作为电机技术指标的重要和电机噪声的研究发展历程,分析了直流电机噪声产生的成因,对这些噪声进行了分类,分析并总结了直流电机的电磁噪声、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的产生原因和机理,提出了在电机设计、制造和应用中降低和抑制直流电机噪声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在电机研发和制造中实际应用和借监。

【关键词】电机;电机噪声;噪声抑制1.引言研发、创新能力的高低已成为世界各国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国内电机生产企业逐步注重电机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在电机新产品的研发及实际应用方面,电机噪声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硬性指标。

从环保角度看,低噪声、无电气干扰电机将成为“绿色电机”的基本指标。

从市场角度看,电机噪声高低已成为客户对电机的品质、技术和价值高低做判别的重要依据。

在电机噪声的研究方面,早在上世纪40年开始即有学者开始对电机噪声进行零星研究;70年代,学术界提出了“在单自由度振动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噪声理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该理论对电机噪声的控制指导方面有一定的适应性,也存在不完全准确的情况,但该理论对电机噪声的基础研究起到了奠定性的作用;90年代,学术界提出“电机电气噪声的二维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电机电气噪声离散成分与电机参数的关系研究上,通过研究并发现了电机模态振动与电气噪声的数理关系,总结出了控制电气噪声的二维机电类比理论,对传统电机噪声理论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对直流电机而言,由于有换向器和电刷的存在,电机噪声的产生相比其它类型的电机更加复杂,电机噪声的抑制更是直流电机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对电机噪声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根据直流电机噪声产生的成因归列为三类:分别为电磁噪声、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

2.电机噪声产生的原因2.1 电磁噪声2.1.1 电机磁场产生的电磁噪声在磁场的作用下,直流电机完成电磁能和机械能的转换。

磁场中含有主磁通和漏磁通,主磁通是由N极经过气隙到转子再由另一个气隙返回S极,是直流电机起有效作用的磁通,它能在旋转的电枢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和电枢绕组的磁动势相互作应产生电磁力矩。

一种简单的无刷直流电机的抑制方法

一种简单的无刷直流电机的抑制方法

一种简单的无刷直流电机的抑制方法无刷直流电机在工业和家用电器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电磁干扰问题,对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减少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干扰,可以采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抑制方法。

为了抑制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干扰,可以从电机的结构上进行考虑。

选择合适的电机外壳材料和结构,以降低电磁辐射。

例如,可以选用具有良好屏蔽性能的金属外壳,或者采用一些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材料来包覆电机。

可以通过优化电机的电路设计来进一步减少电磁干扰。

在电机驱动电路中添加滤波器和抑制电路,可以有效地抑制电机产生的高频噪声。

滤波器可以选择适当的频带,将高频噪声滤除,以减少电磁辐射。

抑制电路可以采用电容、电感等元件,来消除电机产生的干扰信号。

还可以通过优化电机的供电系统来减少电磁干扰。

使用稳定的供电电源,并加装电源滤波器,可以降低电源中的噪声干扰。

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电源管理技术,如降压、稳压等,以确保电机的供电稳定性,减少电磁干扰产生的可能性。

定期进行电机的维护和保养,也是减少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洗电机,检查电机内部的连接线路和绝缘状态,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

同时,及时更换老化的部件和损坏的元件,以确保电机的性能稳定,减少电磁辐射。

合理的电机布置和隔离也是减少电磁干扰的重要手段。

在布置电机时,应尽量避免电机与敏感电子设备或通信系统的靠近,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传导和辐射。

同时,可以采用屏蔽隔离的方法,如使用金属屏蔽罩、电磁屏蔽隔板等,来隔离电机的电磁辐射。

通过优化电机的结构设计、电路设计、供电系统、维护保养和布置隔离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干扰。

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抑制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电机的性能稳定性,还可以保证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无刷直流电机噪音标准

无刷直流电机噪音标准

无刷直流电机(BLDC Motor)的噪音标准并没有统一的全球或国家级别的强制性标准,而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环境要求来制定。

然而,无刷直流电机噪音水平通常被视为电机性能和质量的一部分,制造商通常会在产品研发阶段设定自己的噪音控制目标,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下的静音要求。

在一些应用中,例如家用电器、电动汽车、无人机、医疗器械等,电机噪音控制非常重要,通常希望电机在正常工作时的噪音水平尽可能低。

对于无刷直流电机,合格的噪音水平可能参照以下大致标准:家用电器电机:在正常使用距离下(例如1米),噪音水平可能要求低于50分贝(dB(A))。

工业应用中,如高端伺服电机,要求噪音更低,可能需要控制在40 dB(A)以下。

特殊高精度应用场合,例如实验室设备,可能要求更低的噪音等级。

当然,实际应用中无刷直流电机的噪音控制还会受到电机设计、制造质量、轴承选择、转子平衡性、散热风扇、电磁设计、以及电机控制器算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工程师在设计时会尽量通过优化结构、选材、生产工艺以及控制算法来降低噪音水平。

永磁直流电动机振动和噪声分析

永磁直流电动机振动和噪声分析

曲和横 向振 动 。设 计 上 采用 非 均 匀 气 隙 、 电枢斜 槽 等 , 是 减少 磁 通 振 荡 和 振 动 电磁 力 的有 效措 施 。 都
() 2 气隙 的不 均 匀 。由 于装 配气 隙不 均 匀 , 电动 机 运 行 时产生 单边 磁拉 力 , 作 用 相 当 于 电动 机 转轴 其
! 节 省 了材 料并 减小 了 电动机体 积 。但在永 磁材 料应 用 中还存 在一 些 问题 , 电动 机 噪 声 、 动增 大 等 , 如 振
因此 , 决这些关 键 问题尤 为 重要 。 解 我 们 首 先 要 判 别 电动 机 的振 动 由何 原 因引 起 的, 即电磁 和机 械 原 因判 定 。 区分 是 电磁 原 因还 是 机械 原 因产 生 的方 法 是将 电动 机 运 转 至最 高 转 速 ,
苗uⅡv o .
.. . ~ … …

… … …

… …
钼『 ● 妊 聿 铎 盆 嘘 吐
… … … … … … … … … … … … … … … … … … 一


… 28蔓. . …O !…. O. 塑 …主
永磁 直 流 电动机 振 动 和 噪声 分 析
严 自新
( 坛 市 微 特 电 机 有 限 公 司 , 苏 常州 2 30 ) 金 江 120
Ab t a t T eman r a o n eb s o ui n o i mo in v b ain a d n i u ig t ep o u t n p o e sw r sr c : h i e s n a d t a i s l t ft s t i r t n os d r r d ci r c s e e h c o h o o e n h o

直流电机噪声的产生原因与抑制

直流电机噪声的产生原因与抑制

直流电机噪声的产生原因与抑制直流电机具有效率高、无励磁电流、可调速性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家电、汽车、电力系统中,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直流电机的应用和推广,但我国对直流电机噪声的产生原因与抑制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因此,本文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在分析直流电机噪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噪声抑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我国直流电机的发展有一定帮助。

标签:直流电机;噪声;原因;抑制方式引言:就直流电机而言,由于有换向器和电刷的存在,使其噪声的产生更加复杂,大大增加了直流电机在设计和生产中噪声抑制的难度。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电机的噪声已被列为衡量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其在市场上竞争的主要因素。

为使人们有一个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迫切需要抑制直流电机噪声的研究技术。

1直流电机噪声的产生原因根据直流电机噪声产生原因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电磁噪声、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

1.1电磁噪声产生原因直流电机电磁噪声产生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1.1直流电机磁场产生的电磁噪声。

电磁力作用在定、转子间的气隙中,产生旋转力波或脉动力波,使定子产生振动而福射噪声。

在磁场中既含有主磁通也含有大量的漏磁通,主磁通是电磁从N极出发,经过气隙到转子,然后再有另一个气隙回到S极,对直流电机的运行有非常重要作用。

而漏磁通并不会经过转子,只是增加了磁极和定子磁轭的饱和度。

直流电机主磁通中的气隙磁通对电机噪声产生影响,漏磁通对电机噪声不产生影响。

在直流电机中,气隙不够均匀也是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严重时会损坏电机轴承,所谓气隙指的是静止的磁极和旋转的电枢之间存在的间隙,气隙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磁通量的大小,如果气隙过大,漏磁量就会增加,从而降低直流电机工作效率,如果气隙过小,就容易发生定转子扫膛,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把气隙控制合理数值范围当中,通常情况下气隙为0.5~3mm为研究直流电机中电磁噪声产生的原因,就必须把气隙磁场的磁通作矢量分解,主要分为径向矢量和切向矢量两大类,其中径向矢量是导致直流电机中定子产生振动噪音主要原因,而切向矢量则是转子产生振动噪音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电机的磁噪声1产生原因直流电机的定于是凸极式的,给我们的分析带来许多困难。

其一是直流电机的凸极形磁极造成了定子圆周的严重不对称。

由第三章的分析知道,这时,必须考虑广义齿(即磁极)的对称振动和广义齿的反对称振动。

一般来说,直流电机定子振动时,变形主要在非磁极相连的那部分圆周。

其二是磁极的凸极形状,使定子励磁绕组所产生的主极磁场类似于同步电机转子励磁绕组所产生的主极磁场。

因此,完全可以借鉴同步电机的分沂。

但现在所不同的是:同步电机中主极磁场是随转子一道同步旋转的,而直流电机中主极磁场由定子直流电所产生,是静止的。

这样,直流电机的电磁噪声必然是与转子关系密切,从而得到与同步电机不同的结果。

其三是凸极形是定子磁极,既然是静止的,气隙中的主要能量也必然是存贮在静止的区域中,即直流电机定子的磁极下的气隙中。

由马克斯韦定律可知,直流电机的电磁振动激振力波或力矩主要是在磁极下起作用。

磁极上的作用力主要有随时间而变的径向力、切向力和弯曲力矩。

既然考虑产生振动的交变力,它肯定不可能完全由定子方面直流电产生,必须有转子方面产生附加磁场的参加,才能产生这种交变力。

因此,在直流电机电磁噪声的分析与控制中,转子所产生的磁场频率、极对数和幅值的分析才是至关重要的。

为简便起见,在分析中不考虑切向力矩。

气隙磁场产生的径向力波为22022001202212120(,)1{cos cos[()]}2221cos{[()]}22k n r k r h B b t p B kZ kZ t B B kZ kZ t νννννννθνθνθωμμννθωμΛ==Λ+±-ΛΛ≈±±-∑∑∑∑∑∑(7-45) 由此可知:直流电机中由径向力波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频率为转子旋转齿额,即221260r Z n f kZ k ωπ== k=1,2,3…实践证明,与同步电机一样,定子主极磁场与转子一阶齿谐波磁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波是引起直流电机电磁噪声和振动的主要成份。

所不同的是,现在,由于力波主要在磁极下起作用,作用力或力矩在蹈极极面下求平均值。

因此主要考虑主极磁场基波与一阶转子齿谐波磁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波和力矩。

这样,可以假定直流电机的气照磁场由二部分组成,一是主极磁场基波,二是转子开招引起的一阶齿谐波磁场。

诸自强7.4 直流电机的电磁噪声多次实验研究表明:直流电机的磁振动主要是由齿频磁力产生。

2/60Z nπω=秒式中 Z —电枢铁芯齿数。

因此下面进行的计算仅为齿频的振动。

为了使计算简化先研究空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作如下假定:1.气隙中的磁场在极靴边缘降到零,如图6—l所示;2.主磁极是绝对的刚体,并牢固的固定在磁扼上;3.附加极是连接在磁轭突块上,磁力不作用于附加极上。

我们研究电枢齿引起的磁力对电机主磁场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是最常遇到。

舒波夫 6直流电机的磁噪声2影响因素和措施2.1斜槽或斜极同样,降低异步电机电磁噪声的措施,原则上也运用于直流电机,如斜槽或斜极可大幅度地抑制径向力和弯曲力矩,减小的倍数为斜槽系数。

实践表明负载对直流电机的电磁噪声影响不大,一般不超过3分贝。

尤其是当直流电机与同步电机—样,在磁极上装有阻尼绕组时,直流电机中电枢反应磁场被阻尼绕组产生的磁场所补偿,负载电磁噪声可按空载电磁噪声来计算。

就降低直流电机电磁噪声的方便、可行性来说,斜磁极,即使磁极斜过一个转子齿距,和在磁极上安装阻尼绕组是值得采用的办法。

当磁极上安装了象同步电机中一样的阻尼绕组后,因转子槽引起气隙磁密中的脉动分量在阻尼绕组中感应电势并产生电流,而这一脉动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反过来又对气隙磁密的脉动分量起阻尼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齿频分量的幅值,达到降低振动和噪声的目的。

一台ZD2型160千瓦直流他激电动机,电压440伏,电流398安,转速500转/分,2p=4,Z2=47,上海电机厂对其试验表明,当电机升速至66—70转/分时,电机噪声特别大,声压级为99分贝(A),振幅为150微米,振速52毫米/秒,电源切断后,剧烈的振动和噪声立即消失。

故电机振动和噪声属于电磁振动和电磁噪声为主。

噪声与振动的基波频率为52赫左右。

利用电磁激振器激振测得电机转子的固有频率为50赫左右。

测试表明电机振动最大点发生在换向器端轴承水平横向处,噪声最大值出现在换向器端观察窗处。

对比试验的测点均为此位置。

除采用了类似于异步电机中的降低振动和噪声措施之外,还采用了加装阻尼绕组的措讯效果最好。

见图7—9。

对该电机分析表明,在原机不作较大的改动的情况下,要消除低速68转/分左右剧烈振动和噪声是困难的,因为该电机调速范围广(0~500转/分)。

只有采取削弱或降低旋转齿频磁拉力的幅值的办法才是可行的。

该电机由于需要调速,旋转齿频激振力频率在大范围内变动,当变速至68转/分左右时激振力的频率与转子固有频率接近,发生共振。

由于是转子发生共振,与转子相连换向器和轴承振动加剧,使电刷和轴承的噪声大大增加。

因为噪声是由转子共振引起的,频率应为旋转齿频,振动最大点发生在换向器端轴承水平横向处,噪声最大点出现在换向器观察窗处。

当电机不是在66~70转/分转速下旋转时,旋转齿频激振力的频率偏离转子固有频率,振动和噪声减弱。

当电源切断后,旋转齿频激振力消失,共振现象也随之消失,只有换向器或轴承本身引起的振动和噪声,振动和噪声便大幅度降低。

当磁极上装有阻尼绕组时,大大削弱了旋转齿频激振力的幅值,因此使电机振动和噪声大大降低。

诸自强7.4 直流电机的电磁噪声2.2选择电枢槽数选择电枢槽数Z 时,应该偏重使2p Z值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磁通的纵向脉动会减小,因而使电机接线端的电压变动减小和磁振动减小。

但是应该记住:过分的增加槽数就会增加槽绝缘的消耗,这样就会使电机的价格增大。

此外,由于槽中绝缘厚度的相应增加,电机的长度也会增加。

选择电枢槽数时应该满足下列条件:1.根据实践的资料每极槽数2p Z应符合以下所列数值:这里对所给的某一电枢直径,2p Z值大的相应于极数少的电机2. 电枢槽数应该满足绕组对称条件。

3. 电枢直径大于1000毫米时,电枢铁芯由扇形片叠装而成,槽数选择应考虑到扇形片的尺寸和每片扇形片的槽数可进行铁芯叠装,此外沿电枢圆周的扇形片数应能降低产生轴电流的可能性。

1pb t α=值的选择没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电机在负载下工作时这个数的有效值可能是变化的。

在图6—4a 所示的情况下,电枢反应磁场可能使齿部和极靴边缘饱和。

为了减小极靴边缘饱和的可能性,应将极靴边缘做成圆形如图6—4b 所示。

舒波夫 6直流电机的磁噪声2.3注意定子轭的固有振动在直流电机定子轭和同步电机(或异步电机)定子机壳的高度相等时,直流电机定子轭的固有振动频率比同步电机或异步电机定子的固有振动频率低。

这是由于固定在轭上的主磁极是一些集中质量。

直流电机固有振动频率的详细研究表明:按公式(3—44)计算,频率的降低是依靠计算时修正所用质量数值来进行的。

这时柔度计算公式不变。

上述质量数值与电枢槽数和极对数p 的比有关。

这里应该区分两种情况1.Z 不是p 的整倍数(''Z q p ≠),因而振动次数r 不是p 的倍数;2.Z 是p 的整倍数(''Z q p =),则振动次数r 也是p 的倍数。

对上述情况,轭的平均圆柱表面的l 厘米2的振动质量m 值如表6—2所示。

表中系数k 由下列关系式确定22224p pj j l h k l h +=+式中 p h ——磁极的径向高度;j h ——定子轭高;p l ——磁极轴向长度;j l ——定子轭的轴向长度。

2.4电枢直槽和磁极下偏心气隙偏心气隙或由磁极中心到磁极边缘逐渐增大的气隙是由极靴的特殊截面所形成。

通常这个截面可由相对偏心率表征,相对偏心率是极靴边缘下的最大气隙m ax δ和极靴中心下的最小气隙m in δ之比,如图6—5所示。

在直流电机中采用偏心气隙是为了削弱引起振动和噪声的交变力的作用,以及削弱电抠反应磁场。

在这种情况下电机计算的基本条件应使偏心气隙的磁导和该电机最合适的均匀气隙的磁导等效。

否则,靠降低电机的有效材料利用也能降低磁噪声。

偏心气隙的效果随比值1pb t 的增加而增加。

设计低噪声电机时,一般采用的气隙偏心率为1:2和1:3。

大于1:3的偏心率会明显地增大磁极中心下的气隙磁密,这样可能使相邻换向片之间的电压增大。

图6—5所示为偏心气隙时磁极下磁密的分布特性。

由均匀气隙和偏心气隙总磁导等效的条件得出,当气隙偏心率为1:2时磁极中心下的气隙为min (0.75~0.8)δδ=而当偏心率为1:3时m in 0.6δδ≈进行过的多次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上述的偏心气隙与均匀气隙比较能使激磁力减小几乎二分之一。

2.5电枢斜槽和磁极下均匀气隙电枢槽斜一个槽距时能明显的降低磁燥声。

实际上不采用大于一个槽距的斜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附加极建立补偿磁场来补偿短路元件中的感应电势较为困难。

在某些换向紧张的电机中甚至斜槽斜一个槽距都使换向恶化。

这对单叠绕组电机和磁极之间空间槽距数少的电机尤其有关,如图6—6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换向元件边ab 和cd 部分地靠近主磁极,当励磁磁场强和电枢反应磁场磁密大时就可能会破坏换向。

电枢斜槽时,产生激磁力的实际情况与交流电机中相似。

计算斜槽的激磁力和激磁力引起的振动可按第4章的公式进行。

因为直流电机的斜槽大小通常采用电枢槽距的分数c ,则因4—9中横座标上提供的也是c 值。

斜糟和偏心气隙的配合是降低磁噪声的有效方法。

如图6—7所示,采用“人字形”极靴也可明显地降低磁噪声。

但是这样的磁极型式会明显地提高电机结构的造价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用附加极补偿短路元件的感应电势要困难得多。

2.6负载对磁噪声的影响1.没有补偿绕组的电机:电枢反应使气隙磁场畸变,因此在极靴一边的磁密变得比另一边的磁密大。

电枢绕组的槽谐波相对励磁场的槽谐波位移90°。

因而负载时轭的振动可以看作是彼此位移90°的两个相同的变形波的形式,其中一个是励磁磁场产生,另一个是电枢反应磁场产生。

如果轭的机械阻抗由空载过渡到负载时变化不大,那么用计算的方法可以表明,在负载时振动级增加不大于3分贝。

已有的实验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负载下的齿频振动与空载时的振功差别不大。

在负载下振动显著增大的个别情况可用轭的机械阻抗减小来解释。

2.有补偿绕组的电机:在这种电机个电枢反应磁场由补偿绕组的磁场补偿。

因此可以利用上述空载的计算公式计其激磁力。

槽斜一个槽距时,与空载时相似,径向力r p ,和变曲力矩r M 被抑制。

补偿绕组的槽数为'Z 时,力波次数2'''0r pq Z Z =±±>当'''2Z Z pq ±=时产生零次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