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矿产资源
菲律宾优劣势分析

菲律宾优劣势分析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然而,菲律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将对菲律宾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菲律宾的优势:1.自然资源丰富:菲律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和木材等。
这些资源为菲律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年轻的劳动力:菲律宾有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劳动力。
这些年轻人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英语沟通能力,使他们成为很多行业的理想候选人。
3.旅游资源:菲律宾是一个旅游胜地,拥有美丽的海滩、壮丽的山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菲律宾,从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4.信息技术服务:菲律宾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离岸业务外包的热门目的地之一、菲律宾的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但英语沟通能力强,使其在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菲律宾的劣势:1.贫富差距:菲律宾是一个经济不平衡的国家,贫富差距较大。
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乏基本的教育、健康和就业机会。
2.基础设施不足: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道路、桥梁、港口和电力供应等方面。
这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的吸引力。
3.政府腐败:菲律宾面临着政府腐败现象。
官员贪污和贪污行为造成了公共服务的低效和不公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自然灾害频发: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经常受到地震、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这些灾害破坏了基础设施和居民的生活,对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总体而言,菲律宾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解决劣势的同时,菲律宾需要利用其优势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东盟国家矿产资源

东盟国家矿产资源越南:矿产资源丰富,北方地区主要有煤、铁、铬、钛、铜、铝、锡、铅、锌、金、铀、稀土及磷矿;南部及其海域蕴藏有数量可观的油气区和多种非金属矿产。
矿业中,石油、煤炭、磷化工已形成一定规模生产,并成为越南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
越南矿产资源具有四大特点,即矿床分布面广,矿带集中;大中型矿床比例大(占一半以上);共生、伴生矿床多,富矿和易选矿比例高;邻近铁路、海港。
柬埔寨:该国工业基础薄弱,规模矿业生产尚未建立,现仅有小型水泥厂及群采为主的宝石、金、锡、石英砂等小型矿山、矿点,产量只能满足国内需求,宝石可供出口。
至今未进行全面地质勘探,较多矿产尚未发现或未探明储量。
最近在磅逊海湾内大陆架区,查明石油储量6亿桶。
老挝:该国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岩盐、钾盐、石膏、宝玉石、煤、石油及金、锡、钨、铅、锌等。
但开发程度低,总的矿业基础薄弱,矿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比例较低,出口矿产品以锡、石膏等为主。
老挝地质找矿工作已经进行了近一个世纪,但至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缅甸:该国总的地质研究程度极低,现有资料多属早期调查成果。
但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缅甸以盛产宝石、翡翠闻名于世,石油、天然气资源也较丰富,铅、锌、铜、锡、钨已有悠久开采历史。
缅甸油气资源丰富,初步查明石油2万亿桶,天然气14万亿立方米。
缅甸包德温锌矿、望濑铜矿及毛淡棉-土瓦锡钨矿,均属大型有色金属矿床,产品主要供出口。
泰国:该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40余种,以石油、天然气、煤、锡、钨、锑、铌、钽、岩盐、钾盐、萤石、重晶石等为主。
马来西亚:矿业在马来西亚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以锡业及石油、天然气为主。
石油油质好,主要出口日本。
金矿资源丰富,已知储量规模在10吨以上者18处,其中原生矿8处,砂金矿10处,开发前景良好。
印度尼西亚:该国地处有利成矿环境,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矿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
石油、天然气、煤、铁、锰、铜、镍、金、银等矿产储量、产量均居东南亚各国之首,锡矿储量居世界前列。
菲律宾地质构造及其区域成矿主要特征(二)

21年 1 02 0月
Oco e ,2 1 tb r 0 2
矿
床
地
质
菲律宾属 于太平洋板块 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岛弧构造体中的一环。它在地质构造演化历史上 , 前中 生 代 为地槽 区 , 能在 三叠 纪末 受构造 变动 影响 ( 可 有人认 为 受全球 性特 提斯运 动影 响 ) 构成 了岛弧 初形 , 中 晚
生代 至古 近纪末 受太平 洋 构造变 动影 响 , 岛弧进一 步褶 皱 隆起 、 离 与合并 , 分 并伴 有镁 铁 质一 镁 铁质 岩 体逆 超
第 3卷 1
第 5期
周边 国家矿 产资源简介
位 于 吕宋 岛东南 拉蒙 湾南 岸何 塞 附近 。与 成矿 有关 的岩体 是 中新 世 中期 闪长 岩 。矿 体 产 于矽 卡 岩 中 , 卡 矽 岩 产状 与 围岩地 层产 状一 致 , 向 Nw , 向 NE。矿 石矿 物 以磁 铁 矿 为 主 , 在 风化 带 转 为 以赤 铁 矿 为 主 。 走 倾 但 高 品位 矿石 ( 位大 于 4 %) 含黄铁 矿 和其 他硫 化物 或者 含量 较 少 , 品 5 不 不超 过 2 %~3 但 矿石 品位 在 4 % %, 0 左 右 的矿石 含硫 化物 则较 高 , 的构成 独立 的有 色 金属 矿 体 , 钼 、 矿 等 。该 矿床 资 源储 量 约 50 有 如 铜 00万 吨 , 但 由于 开发 历史 较长 , 目前保 有资 源储 量不 足 10万 吨 , 30 虽然 富 矿石 大部 分 已采 完 , C 但 u品位仍 为 0 2 %, .9 Mo品位为 0 0 %, .4 尚可综 合 回 收 。据 近 期 估 算 , 卡 岩 型 铁 矿 资 源 储 量 约 13 矽 .3亿 吨 , 石 品 位 1 % ~ 矿 0
菲律宾有色金属矿产概况

要为次生的镍矿物,如镍矾、绿镍矿等。矿床是原生橄榄岩中含镍硫化物在岩体蛇纹石化作用过程中被热水
活动而淋滤,后经富集、活化并沉积在围岩裂隙中。这类矿床在菲律宾仅有北莱特岛的6783一处,其规摸 小,目前未被利用。
镍矿资源 镍矿有#种类型,即岩浆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和红土型矿床。岩浆型矿床产出在蛇 绿岩套中,大致相当于蛇绿岩套中上部纯橄岩相与辉石岩相之间,局部可接近于辉长岩相。镍矿为硫化物镍
矿,并与铜矿密切共生。其常呈稀疏浸染状、稠密浸染状、团块状甚至不规则状散布在早期结晶的硅酸盐矿
物间,并包围、熔蚀了硅酸盐矿物。矿体多呈透镜状或囊状。该类矿床在菲律宾主要分布在吕宋岛西部三描
!!!!!!!!!!"
!"
菲律宾有色金属矿产概况
菲律宾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较广,矿种较多,类型较全,勘查程度相对也比较高,且单一矿
种的矿床甚少,大多为多金属矿床,因此,菲律宾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与开发工作处于互相联带关系,例如在斑
岩型铜矿床勘查与开发中可以带动铅、锌、金、银等矿产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工业布局趋向于集中。现
接触交代型铜矿在菲律宾产出形式多样,有的在接触带矽卡岩中,有的在侵入体周边与其接触的灰岩、
白云岩中。矿体多为透镜状和囊状,规模较小,但比较富,特别是有些矽卡岩铜矿常与斑岩体相伴,所以在勘
查斑岩铜矿床时仅将其作为次要矿体对待,而不当作为独立矿床类型进行开发。
菲律宾铜矿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铜矿资源储量规模较大,有人估计其金属量约9:::万吨,而且伴生有用 组分较多,如 2/、6"、6(、;3等均可回收利用,因此其经济价值较高,目前全国主要有9个铜业公司进行勘 查、冶炼、销售,年产铜产品达数万吨,最高时达<:万吨,其中=:>的铜产品来自斑岩型铜矿床。
菲律宾东萨马省豪门鸿岛矿产资源远景分析

菲律宾东萨马省豪门鸿岛矿产资源远景分析王 毅1 贾印叶2(1.宁波银亿集团公司,浙江 宁波 315020;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三一四队,山西 临汾 041000)摘要:铬铁矿是国内短缺矿种,在中国储量少、产量低,每年消费量的80%以上依靠进口。
菲律宾东萨马省豪门鸿岛,有着丰富的铬铁砂矿、红土型镍矿、红土型褐铁矿等资源,文章通过对豪门鸿岛的区域成矿环境、岛内主要地质特征进行论述,对豪门鸿岛矿产远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铬铁砂矿;红土镍矿;超基性岩体;蛇绿岩带;矿产远景我国铬矿年消费量大量依赖进口,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铬矿进口国。
国内铬矿资源受储量或开采成本影响,供给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使得进口原料成为满足冶炼需求的主要来源。
菲律宾东萨马省的豪门鸿岛面积约45Km2,矿产丰富。
德国拜尔公司(Bayer AG)于1985年-1990年在该岛对其中的10个区块进行了铬砂矿详查工作,探明风化壳型铬砂矿总储量830.2万吨,Cr2O3平均品位26.22%。
求得Cr2O3资源量217.6万吨[1]。
项目组于2011年4月对该岛进行了地质考察,部署了浅钻揭露铬砂矿、红土镍矿。
利用本次工作成果,结合德国拜耳公司地质资料,对豪门鸿岛的矿产成因进行分析,评价该岛地质找矿潜力。
1 区域地质1.1成矿带背景豪门鸿岛位于菲律宾中央断裂带东侧,菲律宾中央断裂带控制着该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特征,沿断裂带两侧超基性岩浆侵入,形成该区北北东向蛇绿岩带,该蛇绿岩带为区域铬铁矿、红土型镍矿的赋矿层位。
1.2 区域地质地层主要为第三系,平面上呈北西向狭长带状展布,岩性为碎屑岩、灰岩和超基性岩等;第四系冲、洪积层发育于滨海和沟谷。
区域构造及岩浆活动以朔性—脆性条件下的变形、断裂和超基性-基性岩浆侵入为主,构造线方向与菲律宾中央断裂带一致。
2 豪门鸿岛地质概况[2]2.1 地质特征2.1.1 地层豪门鸿岛位于太平洋西缘蛇绿岩带内,岛上岩性出露简单,基岩为超基性岩体,见于沿海陡壁和冲沟中,岛上大面积出露第四系残坡积层,以粘土-粉质粘土、砂土组成,上部为腐殖质层,底部存在砂砾岩等,主体呈单层的土体大面积展布,产状较为稳定,主体呈黄褐色,局部夹黑色腐殖质、铬铁砂层,土体呈固结—半固结状,结构致密,土状构造,主要以粘土、粉砂、砂为主,底部偶夹砾石、锰结核等,含铬矿、磁铁矿、镍矿、褐铁矿等。
菲律宾地质构造及其区域成矿主要特征

繁,每年至少数十次;台风多发,尤其每年$月!##月。菲律宾资源比较丰富,除黑色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外,拥有>5<的林区,各种优质木材资源相当丰富,还有充沛的水力资源、水产资源和地热资源。菲律宾经 济虽然是以农业为主,但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以及制造业、矿业和养殖业有
较大发展,国民经济有明显改善。菲律宾交通以海上运输与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比较有限,全国铁路总
(#)卡西古兰(;’,720<’1)带:于吕宋岛东海岸,帕拉南(=’*’1’1)至巴莱尔(>’*+<)一带,呈 449向展布, 与吕宋东部海槽几乎平行,以块状橄榄岩大规模分布为特征,还有少量辉长岩和燧石岩$细碧岩,在逆冲断层 中橄榄岩与含块状硫化物铜矿的燧石岩$细碧岩接触,并伴有浊积岩。
(?)比科尔(>7/.*)$东棉兰老带:该带位于菲律宾群岛的东侧,包括比科尔半岛东部、萨马(3’(’)岛、迪 纳加特(@71’2’6)群岛和棉兰老岛东部沿海地区,呈近 44A 向展布,与太平洋海沟近于平行。该带蛇绿岩 分布断续、零散,在萨马岛南、迪纳加特岛和苏里高(30<72,.)一带较为集中,以橄榄岩与纯橄岩为主,其次为 辉长岩和辉绿岩,常呈层状或脉状产出。纯橄岩常含铬铁矿。细碧岩与橄榄岩常呈断层接触。蛇绿岩被渐
厚数十米,与下伏始新统呈整合接触。新近系发育比较全,相对研究程度也较高,中新统在南部巴拉望至棉
菲律宾铁矿

菲律宾棉兰老岛铁矿类型及分布特征初探郑洪举(云南云地科技有限公司昆明650031)摘要:菲律宾棉兰老岛磁铁矿分布广,矿化露头多,矿床小而散,成因类型复杂,研究程度低。
棉兰老岛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铁矿找矿潜力较大,具大型富铁矿找矿远景。
关键词:磁铁矿、品位、矿化类型前言棉兰老岛位于菲律宾最南端,是菲律宾第二大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
每年1一6月为旱季,7一12月为雨季,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一3000mm。
植被发育,海拔高度一般在260.0一839.0m,地形切割大,相对高差为200一500m。
棉兰老岛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铁矿居多,由于该地区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地质勘查程度低。
第1章区域地质棉兰老岛是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俯冲带近侧的菲律宾岛弧的组成部分。
区域地层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海相沉积岩(N1一2),以碎屑岩为主,部分碳酸盐岩,东侧为大面积基性火山岩。
南侧有三宝颜至卡加延(CAGAY AN)大断裂;北侧为马宝央(MABOYAN)北西向深大断裂。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东部大面积分布辉绿玢岩、辉绿岩、辉长辉绿岩、粗玄武岩等基性和超基性火山—次火山岩,分布面积达50000km2。
大面积分布的基性—超基性岩中富含铁元素,为成矿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
第2章矿区(床)地质2.1 地层矿区分布的地层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海相灰岩(N1一2),沟谷和山坡有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1、上第三系中新统海相灰岩(N1一2):浅灰色一暗灰色,中厚层状,岩性主要为致密块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次圆状角砾灰岩,灰岩表面多风化为次圆状,可见石笋和钟乳石。
辉长岩接触带附近的灰岩多数有大理岩化,接触带矽卡岩伴有磁铁矿化及星散铜矿化。
2、第四系(Qp):该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洪积和残坡积层。
分布于沟谷中和沟谷两侧,厚度为1一4米,主要是浅红色粘土和浅黄色粉砂质粘土,底部有砾石层以及残积、坡积物。
2.2 构造南侧有三宝颜至卡加延大断裂;北侧有马宝央深大断裂。
菲律宾金属矿业概览

菲律宾金属矿业概览宋国明【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年(卷),期】2010(000)015【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菲律宾; 金属矿业; 铜矿资源; 概览; 矿产资源; 斑岩铜矿; 资源量; 储量【作者】宋国明【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1.铜菲律宾铜矿资源非常丰富,1998年储量为700万吨,储量基础为1100万吨。
另据资料报道,菲铜的资源量达到4020万吨。
菲律宾铜矿以斑岩铜矿为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主要的铜矿床颁布在北部吕宋山区的三描礼士省(Zambales)、本格特省(Benguet)、新比斯开省和南部棉兰老岛的北苏里高、北三宝颜省、东达沃(Davao Oriental)省、南可打巴托(South Cotabato)省,以及中部地区的宿务省等地。
地质勘探工作显示,菲律宾仍存在大量的铜矿床和铜矿远景点。
1995年新的矿业法颁布以来,菲律宾在铜矿方面有一些新的发现。
例如,HINOBAAN(铜金属储量180.6万吨)、Kingking、Maricalum(铜金属储量200万吨)和Tampakan等一些铜矿床被先后发现。
其中澳大利亚西部矿业公司在位于棉兰老岛南部南可打巴托省发现的Tampakan铜金矿是世界级的矿床,估计铜储量1044.2万吨,金储量227-369吨,总价值至少100-200 亿美元。
2.铬菲律宾铬铁矿也很丰富。
据菲律宾官方资料1982年铬矿总储量3020万吨。
铬铁矿主要存在于三描礼士省和北苏里高省的Dinagat岛。
铬铁矿床的规模大小不等,主要矿床包括:阿科杰(Acoje)矿床,位于三描礼士山中北部,是最大的冶金级铬矿石生产地;科托(Coto)矿床,位于三描礼士省马辛洛克地区;棉兰老岛北苏里高省铬矿床。
三描礼士省的科托铬铁矿据信是世界上已知储量最大的难融铬矿之一。
3.镍2008年镍储量为94万吨(金属量),储量基础520万吨,菲律宾镍矿多为红土带(占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律宾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菲律宾是环太平洋成矿带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岛国,地处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北甘马仁省,是菲律宾成矿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矿种以铁、铜、金、钼最负盛名,著名的Larap铁、铜多金属矿床和巴拉贡特大型金矿床就产于该地区。
菲律宾银鹭必可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菲律宾大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菲律宾国隆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区域的主要成矿带上依法取得16个矿权区42坐矿山,总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图1)。
通过公司广泛的收集资料和有计划的由浅入深的勘查工作显示出这些矿权区潜在的矿产资源量巨大,经济价值可观。
北甘马仁省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320公里,有国道与之相通,部分矿区位于海边,有港口相通,因此水陆交通方便见(图2)。
由于地处吕宋岛的东北边缘,为海岛丘陵地带,地势平坦,海拔高度为0-200米之间,河流水系发育,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植被发育,四季如夏,年平均气温28°C,年11月到笠年3月份为雨季,其他月份为旱季,年降水量达3000毫米以上,水利资源充沛。
北甘马仁省火力发电,由于工业不甚发达,电力供过于求,目前可满足矿山和选厂建设需要。
当地以农业为主,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Larap铁、铜、钼矿床位于成矿区带的北端,为一深水海湾,二战时建有运输码头,今其码头基础尚在可以利用,可建设5万吨级码头。
该矿床是矿区带上工作程度高,经济价值大并且马上可以进行开发的矿床之一,矿区地形平坦,是理想的矿山、选矿厂选址(图3)。
一、地质矿产概述(一)大地构造背景菲律宾大地构造背景,是晚白垩世海底扩张中心漂离华南大陆(海西-燕山期)边缘地壳碎块(又称“中型板块”)1975年大量海底地球物理测量,以及台湾、菲律宾吕宋岛的地面地质测量(Bowin等1978),认为南中国海大陆堋东南部在中-晚新世时翻转向菲律宾吕宋岛俯冲,形成反向俯冲的双海沟系,在俯冲带上盘形成了双岛弧迭加区。
菲律宾海沟断裂、菲律宾大断裂和马尼拉海沟断裂,构成了菲律宾海沟—岛弧系的构造主体。
该区就位于菲律宾大断裂的北东盘和菲律宾海沟断裂弧形转弯的内侧。
第三纪时强烈的构造运动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双列型”火山岛弧。
北西向主构造线和北东向的断裂组成的X型格局对岛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菲律宾中央大断裂带是板块俯冲碰撞期后,弧后伸展形成的走滑断层,岩浆活动产生了一个钾钠等高碱质的偏中性的闪长岩、闪长玢岩带,矿化以铜-钼金为主。
岩浆岩的就位受菲律宾中央走滑断层系统控制。
已知的铁、铜(金)等多金属矿产与离海沟俯冲带不远的高位浅层侵入,火山喷出发育的岛弧带及中央走滑断层系统等息息相关(图4)(二)成矿区带地质概况菲律宾大断裂从吕宋岛的北岸起向正南延至北甘马仁省折为NW向。
处于断裂NE侧的北甘马仁省以矿化强烈,矿种丰富,类型众多且储量可观而引人注目,除驰名全国乃至亚洲的大型铁矿多金属、金矿外,还有铜、钼、铅、锌、银等矿产,其中有些矿产地已经证实具有中型以上的规模(图5)。
区域构造线方向与岛链延长方向一致。
褶皱构造:本区为一规模较大的Larap复式倒转向斜构造,长约24千米,宽约8千米,中间为Larap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两侧为UF组砂、页岩组成。
在SUBMAKIN北西部分轴部成北西走向,以东逐渐转为近东西向。
铁铜金及多金属矿床、矿点主要分布在倒转背斜转折端及其两翼。
断裂构造:本区共有两种方向的断裂构造,其一位于褶皱轴部的北西向断裂构造--Larap之近垂直的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构造。
该两组断裂构造控制着本区岩浆岩及铁铜金及多金属矿床、矿点的分布。
(三)资源远景评价菲律宾北甘马仁省是菲律宾著名的铁、铜、钼(金)多金属产区,根据菲律宾矿产部1997年披露,该区共有品位49-58%的铁矿石(富矿)1.4亿吨,贫铁矿远景资源量3亿吨,铜金属资源量30万吨,铜远景资源量可达100万吨,金矿资源量200吨(含砂金资源),铅、锌金属资源量 30万吨,分别产于拉惹普(Larap)、斗马口(Domaco)、阿古桑(Agusan)、033铜(金)矿和066铅、锌多金属矿等十余处矿床(点)。
1992年Hitzman等总结了包括澳大利亚的奥林匹克坝、加拿大的沃尔耐克山和瑞典的基鲁纳铁矿在内的全球数十个大型(IOCG)铁、铜、金矿床特征后,发现这些矿床具有以下共同特性:1) IOCG矿床一般产出在大陆边缘伸展带,2)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铁氧化物(磁铁矿和/或赤铁矿)为主,而铁硫化物的含量较低,一般为铁氧化物的1/2—1/10,金属硫化物以黄铜矿为主,基本不含铅锌的硫化物;3)除铁和铜外,矿床中富集的元素有金、银、铀、稀土、钼和钴和放射性矿物等;4)矿石中常含P、F和CO2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与菱铁矿等;5)矿石以浸染状构造为主;6)伴随矿化作用发生强烈的碱交代,尤其以钠交代为特征。
与拉惹普(Larap)矿床特征十分相似可以类比。
菲律宾矿产部上世纪50年代在该区进行了航空磁测,在拉惹普(Larap)复式向斜上,磁异常分布广且范围大,异常验证在拉惹普、斗马口和阿古桑等都发现有成规模的矿床存在,所以从已知矿床保有资源量,类比世界数十处(特)大型铁(铜)矿床类型(IOCG)和地球物理探矿的角度说明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展望该地区通过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不但铁矿要大大超过目前的报道数1.4亿吨,而且铜矿金属资源量将达到200万吨、共伴生钼矿金属资源量达20万吨。
二、矿床特征分述(一)可开发的矿床1.拉惹普(Larap)铁(铜)多金属矿拉惹普(Larap)铁(铜)多金属矿床早在1833年就已被发现,为菲律宾最大的铁矿。
二战期间日本人曾占领并开采,以开采富铁矿为主。
战后菲律宾铁矿公司恢复生产,1975年公司倒闭,累计采出富铁矿800万吨,采出含铜、钼贫磁铁矿约200万吨,至今仍堆放在场地上待利用。
该公司对该矿床进行过详细勘探,报告铁矿石储量为9000万吨。
按照资料推算矿山应保有铁矿石储量8200万吨。
由于当时对矿床类型认识的差异,有色金属矿产价格低和选矿技术工艺落后等因素,矿床中铁矿体下盘的(贫磁铁矿)厚大的铜、钼矿体,并伴生有金、银、钴等元素达到综合回收要求的矿产一直没有利用,如今显示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菲律宾铁矿公司1966年起对铁矿下盘的铜、钼矿体进行了工作,投入钻孔共108个,圈定铜、钼矿体长达915米,宽 407米,矿体厚 18--32米,平均厚 25.2米,呈北西--南东方向延展。
估算共有矿石量 2346万吨,平均品位:Cu 0.48%,Mo 0.07%,TFe 23.8%, Au 0.3g\T ,Co0.01- 0.02%。
估算资源量:矿石量 2346 万吨,其中主元素金属量:Cu 11.26 万吨;Mo 1.4万吨;伴生元素:铁矿石(TFe 23.2%按选矿综合回收为TFe 60%预算可回收):782万吨;Au 9384公斤;Ag 42.23吨;Co 0.46万吨。
我公司取得该矿的土地使用权和大型开采权后,把该矿床的富集地段列为开发的首采地段优先安排工作。
选取在915米长的矿带中部,拉惹普的Bessemer矿段长约300米范围内的矿体,对地表开展部分槽探和剥土施工,选择性的进行钻孔验证,并对新老资料对比,重新圈定矿体(图6)、图(7)菲律宾是环太平洋成矿带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岛国,地处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北甘马仁省,是菲律宾成矿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矿种以铁、铜、金、钼最负盛名,著名的Larap铁、铜多金属矿床和巴拉贡特大型金矿床就产于该地区。
菲律宾银鹭必可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菲律宾大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菲律宾国隆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区域的主要成矿带上依法取得16个矿权区42坐矿山,总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图1)。
通过公司广泛的收集资料和有计划的由浅入深的勘查工作显示出这些矿权区潜在的矿产资源量巨大,经济价值可观。
北甘马仁省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320公里,有国道与之相通,部分矿区位于海边,有港口相通,因此水陆交通方便见(图2)。
由于地处吕宋岛的东北边缘,为海岛丘陵地带,地势平坦,海拔高度为0-200米之间,河流水系发育,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植被发育,四季如夏,年平均气温28°C,年11月到笠年3月份为雨季,其他月份为旱季,年降水量达3000毫米以上,水利资源充沛。
北甘马仁省火力发电,由于工业不甚发达,电力供过于求,目前可满足矿山和选厂建设需要。
当地以农业为主,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Larap铁、铜、钼矿床位于成矿区带的北端,为一深水海湾,二战时建有运输码头,今其码头基础尚在可以利用,可建设5万吨级码头。
该矿床是矿区带上工作程度高,经济价值大并且马上可以进行开发的矿床之一,矿区地形平坦,是理想的矿山、选矿厂选址(图3)。
一、地质矿产概述(一)大地构造背景菲律宾大地构造背景,是晚白垩世海底扩张中心漂离华南大陆(海西-燕山期)边缘地壳碎块(又称“中型板块”)1975年大量海底地球物理测量,以及台湾、菲律宾吕宋岛的地面地质测量(Bowin等1978),认为南中国海大陆堋东南部在中-晚新世时翻转向菲律宾吕宋岛俯冲,形成反向俯冲的双海沟系,在俯冲带上盘形成了双岛弧迭加区。
菲律宾海沟断裂、菲律宾大断裂和马尼拉海沟断裂,构成了菲律宾海沟—岛弧系的构造主体。
该区就位于菲律宾大断裂的北东盘和菲律宾海沟断裂弧形转弯的内侧。
第三纪时强烈的构造运动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双列型”火山岛弧。
北西向主构造线和北东向的断裂组成的X型格局对岛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菲律宾中央大断裂带是板块俯冲碰撞期后,弧后伸展形成的走滑断层,岩浆活动产生了一个钾钠等高碱质的偏中性的闪长岩、闪长玢岩带,矿化以铜-钼金为主。
岩浆岩的就位受菲律宾中央走滑断层系统控制。
已知的铁、铜(金)等多金属矿产与离海沟俯冲带不远的高位浅层侵入,火山喷出发育的岛弧带及中央走滑断层系统等息息相关(图4)(二)成矿区带地质概况菲律宾大断裂从吕宋岛的北岸起向正南延至北甘马仁省折为NW向。
处于断裂NE侧的北甘马仁省以矿化强烈,矿种丰富,类型众多且储量可观而引人注目,除驰名全国乃至亚洲的大型铁矿多金属、金矿外,还有铜、钼、铅、锌、银等矿产,其中有些矿产地已经证实具有中型以上的规模(图5)。
区域构造线方向与岛链延长方向一致。
褶皱构造:本区为一规模较大的Larap复式倒转向斜构造,长约24千米,宽约8千米,中间为Larap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两侧为UF组砂、页岩组成。
在SUBMAKIN北西部分轴部成北西走向,以东逐渐转为近东西向。
铁铜金及多金属矿床、矿点主要分布在倒转背斜转折端及其两翼。
断裂构造:本区共有两种方向的断裂构造,其一位于褶皱轴部的北西向断裂构造--Larap 之近垂直的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