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国家标准培训
《婴幼儿照护》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

《婴幼儿照护》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一、课程导言婴幼儿照护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0-3岁婴幼儿的专业照料能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婴幼儿的喂养、护理、安全、情感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和应用基本的婴幼儿发育理论,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社交发展特点;2. 掌握婴幼儿护理、喂养和卫生保健的常规知识和技能;3. 学会使用适合婴幼儿阶段的玩具和游戏,促进婴幼儿的发展和学习;4. 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5. 培养与婴幼儿及其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6. 具备应对婴幼儿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婴幼儿发展理论:1.1 婴儿期的发育特点和需要;1.2 幼儿期的发展特点和需要;1.3 婴幼儿社交和情感的发展;1.4 婴幼儿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2. 婴幼儿护理与健康:2.1 婴幼儿的日常护理;2.2 婴幼儿的洗浴与换尿布;2.3 婴幼儿的睡眠管理;2.4 婴幼儿的疾病防护与常见病护理。
3. 婴幼儿喂养与营养:3.1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原则;3.2 婴幼儿辅食添加与营养搭配;3.3 婴幼儿食物过敏的预防与处理。
4. 婴幼儿安全:4.1 室内外环境的安全评估;4.2 预防意外伤害的方法;4.3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应急处理;4.4 掌握婴幼儿突发疾病的急救措施。
5. 婴幼儿的情感交流:5.1 情感安全和亲子关系的建立;5.2 婴幼儿的游戏与互动指导;5.3 有效的沟通技巧。
四、考核标准1. 课堂表现: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展示对婴幼儿照护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技能:学生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实践任务,包括模拟婴幼儿护理、喂养和卫生保健等情景,在实践中展现技能的熟练程度。
3. 书面作业和报告:学生需完成相关的书面作业和报告,包括对婴幼儿发展理论的了解、对婴幼儿疾病的预防与处理方案的整理等。
4. 考试:学生需参加课程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通过考试表现出对婴幼儿照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017]《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
![[2017]《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b0fd7b27d3240c8447efe6.png)
国家职业标准《育婴员》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育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育婴员。
1.2职业定义主要从事0,3岁婴儿照料、护理和教育,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身体健康;口齿清楚,会讲普通话;观察敏锐,操作灵活,具有学以致用的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3年及以上或相关专业(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98版: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4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和播放设备。
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满足要求的场地,具有必要的婴儿模型,喂养用具,烹饪器具,流动水源,日常保健用品,婴幼儿睡眠、就餐、活动等用具或玩具等。
室内卫生,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设施安全。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 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2023童装的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2023童装的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童装是指针对儿童群体设计、制造的服装,其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对于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2023年童装的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一、执行标准1. 国家标准2023年童装的执行标准应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例如《儿童上衣》(GB 31701-2015)、《儿童裤子》(GB 31702-2015)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童装的基本要求、安全性能、材料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童装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欧盟标准除了国家标准,2023年童装还应符合欧盟制定的相关标准,如欧盟的REACH法规。
REACH法规要求童装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性要求,以保护儿童免受有害物质的影响。
3. 国际标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2023年童装还应符合一些国际标准,如ISO 8124系列标准。
ISO 8124系列标准规定了儿童玩具和童装的安全性要求,包括对儿童可能出现的窒息、化学和物理危险的防范措施。
二、安全类别根据儿童年龄段的不同,2023年童装的安全类别可分为以下几类:1. 婴幼儿童装婴幼儿童装是指适用于0-3岁婴幼儿的服装,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童装,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婴幼儿童装应遵循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对于面料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天然纤维,如纯棉等,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2. 幼儿童装幼儿童装适用于3-6岁幼儿,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童装,舒适性和安全性都需要兼顾。
幼儿童装的设计应注重活动自由度,避免过多的装饰物,以防止意外伤害。
此外,对于服装的接缝线和扣眼等部位也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服装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 学龄前童装学龄前童装适用于6-12岁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段的童装注重时尚与安全的结合。
学龄前童装的设计应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同时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装饰和流行元素,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和安全。
4. 少儿童装少儿童装适用于12岁以上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童装更加注重时尚和个性化。
我国婴幼儿相关规范

婴幼儿用奶瓶和奶嘴
《婴幼儿用奶瓶和奶嘴》(GB -2020)是2021年11月1日实施的一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归口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婴幼儿用奶瓶和奶嘴》(GB -2020)规定了婴幼儿用奶瓶和奶嘴的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以塑 料、玻璃、金属、陶瓷、硅橡胶、橡胶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材质制得的婴幼 儿用奶瓶(奶瓶瓶身、奶嘴和辅助部件)。该标准不适用于医用奶瓶和奶 嘴,也不适用于安抚奶嘴。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 -2015)规定了婴幼儿 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该标准适用于在 我国境内销售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
2007年11月19日,国家标准计划《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 范》(-Q-608)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608(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组织起草,委托TC209(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执行。全国标准 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计划已完成上公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 批准、发布工作。
我国婴幼儿相关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
食品安全国家 GB -1997 《婴儿配方乳粉Ⅰ》(现已作废)、GB -1997 《婴 儿配方乳粉Ⅱ、Ⅲ》(现已作废)、GB -1997 《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 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现已作废)、及其修改单。GB -2010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3月26日发布,适用于婴儿配方食品,自2011年 4月1日起开始实施。
2007年11月20日,国家标准计划《婴幼儿用奶瓶和奶嘴》(-Q-469) 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由 33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组 织起草,委托TC397(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婴幼儿辅食标准

国家婴幼儿辅食标准
以下国家婴幼儿辅食标准:
1. 食物安全:所有婴幼儿辅食应遵循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确保食物不含有害物质。
2. 营养均衡:婴幼儿辅食应提供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食物应具有适当的能量浓度,并满足婴幼儿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3. 原材料选择:辅食原材料应来源于安全可靠的食材,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优先选择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畜禽肉类等高质量食材。
4. 食物制备:婴幼儿辅食应适当烹调,确保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并在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营养损失。
辅食制备要注意食物的口感、颜色和质地,以促进婴幼儿对食物的接受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 添加剂使用:婴幼儿辅食应避免使用人工添加剂,如色素、甜味剂和防腐剂等。
对于需要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辅食,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添加剂,并控制添加量。
6. 食用方式:婴幼儿辅食应根据婴幼儿发育和进食能力,选择适当的食用方式。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可以提供糊状辅食、半固体辅食和适当的整体饮食,以培养孩子吞咽和咀嚼能力。
7. 包装标识:婴幼儿辅食应在包装上明确标明食用对象、成分表和生产日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

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婴幼儿的主要营养来源之一,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我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制定了国家标准,以确保其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和产品质量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一重要的标准。
首先,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配方成分、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配方成分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核心,国家标准对配方成分的要求非常严格,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
此外,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也是国家标准关注的重点,要求生产工艺符合卫生安全标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和营养。
其次,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对产品包装标识也有详细规定。
包装标识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的重要信息载体,国家标准要求包装标识应清晰明了,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信息等必要信息,以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产品。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配方奶粉的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提出了相应要求,以保证产品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才能保证产品的营养均衡、安全可靠,从而更好地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
因此,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综上所述,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是保障婴幼儿健康的重要保障,对于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国家标准的认知和执行,才能更好地保障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共同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努力。
婴幼儿标准(一)

婴幼儿标准(一)婴幼儿标准什么是婴幼儿标准?婴幼儿标准是指国家对婴幼儿的身体生长和发展进行的规定,包括生理、心理、营养、体能等方面的指标。
婴幼儿标准的分类身体生长发育标准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标准,主要是按照年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进行评估,用于了解婴幼儿生长发展是否正常。
心理发展标准婴幼儿心理发展标准,主要是评估婴幼儿行为、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帮助家长了解婴幼儿的生长过程。
营养标准营养标准是指制定出适合婴幼儿各个年龄阶段成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供给标准,包括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等,用于保证婴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体能标准体能标准是指在保证婴幼儿身体发育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婴幼儿运动能力、协调性和机体适应能力,有益于婴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婴幼儿标准的重要性婴幼儿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家长可以了解婴幼儿标准,监测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保证婴幼儿获得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环境。
同时,婴幼儿标准还是监督婴幼儿辅食添加、配方奶粉等婴幼儿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
总结婴幼儿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促进婴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也是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议家长积极了解婴幼儿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
婴幼儿标准的实施为了保证婴幼儿标准的实施,各个方面需要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权益。
政府部门的作用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婴幼儿标准的制定、发布、落实和监督,确保婴幼儿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并且提高监管水平和执法能力,加强对婴幼儿食品安全和相关产品的监管。
家长的作用作为婴幼儿成长最重要的依托,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婴幼儿标准的实施,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婴幼儿成长的规律和需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运动、感情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长。
医疗保健机构的作用医疗保健机构可以为家长提供有关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知识和指导,并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异常和疾病情况,及时干预和治疗。
育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育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一、育婴员职业定义和主要工作任务育婴员是指专门从事婴幼儿生活照料、护理、教育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主要工作任务包括:1. 科学喂养婴儿,保证婴儿的饮食、睡眠及安全;2. 观察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预防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3. 指导婴儿的早期教育,进行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训练;4. 协助家长做好婴儿卫生保健和教育工作。
二、育婴员职业资格等级和申报条件育婴员职业资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申报条件如下:1. 初级育婴员: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或从事母婴护理工作满1年;2. 中级育婴员: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或从事母婴护理工作满3年;3. 高级育婴员: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从事母婴护理工作满5年。
三、育婴员职业技能要求1. 掌握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能够根据婴儿的不同年龄段进行合理的喂养、生活照料和疾病预防;2. 掌握婴儿早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婴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3. 掌握婴儿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4. 掌握婴儿常见疾病的识别和预防方法,能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
四、育婴员培训要求1.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婴儿生长发育特点、喂养及生活照料技巧、疾病预防及应急处理、早期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3. 培训周期:初级育婴员不少于1个月,中级育婴员不少于2个月,高级育婴员不少于3个月。
五、育婴员鉴定要求1.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2. 鉴定内容:主要包括婴儿生长发育特点、喂养及生活照料技巧、疾病预防及应急处理、早期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3. 鉴定标准: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对不同等级的育婴员有不同的鉴定要求;4. 鉴定结果:鉴定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享受相应的职业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婴幼儿/儿童服饰类的标准 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 范 2、婴幼儿/儿童针织服饰标准 3、机织婴幼儿/儿童服装标准 4、毛衣/仿毛针织品标准 5、羽绒服装标准 6、鞋子标准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 31701-2015
适用于0-14岁的婴幼儿及儿童
(不适用于婴幼儿鞋子及机织床上用品)
替代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 18401-2010
(该标准仍然有效,用于成人装)
婴幼儿针织服饰 FZ/T 73025-2013
2014年3月1日实施
替代 FZ/T 73025-2006 此标准已经失效,吊牌上不
能再标注该标准。
针织儿童服装 FZ/T 73045-2013 2014年3月1日实施
1、GB 25036 标准只有一等品和合格品,没有 优等品,商场说法不正确;
2、鞋号应标脚长示值,用毫米整数表示(不注 明单位),如:160;鞋型根据鞋子的肥瘦可选用 1;1.5;2;2.5等鞋型。商场说法正确 3、要标注邮政编码,商场说法正确 4、要标注生产日期,商场说法正确 5、见上面第二条 ,商场说法正确
婴幼儿/儿童服饰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培训课程
近年抽检数据统计
抽检方式
市场抽检 质检部门抽检
抽检总次数
2015年
3次不合格 无 3
2016年
2次不及格
1次不合格 3次合格 6
2017年
5次不合格 5次合格 10
目录
一、基本概念 二、服饰的标准 三、鞋子的标准 四、塑胶用品的标准
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区别
替代 儿童服装、学生服 FZ/T 81003-2003
该标准已经失效,所有吊牌上不能在标注这个标准。
机织婴幼儿服装 GB/T 33271-2016
2017年7月1日实施
替代 婴幼儿服装 FZ/T 81014-2008
以后生产的婴幼儿梳织服装 吊牌上必须标新的国家标准
机织婴幼儿服装GB/T 332712016
底鞋
机织婴幼儿床上用品
GB/T 33734-2017
2017年12月1日实施 适用于以梳织布为主料制成婴幼儿床上用品
婴幼儿塑胶用品的标准
硅胶奶瓶 DB44/T 925-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奶嘴 GB 4806.2-2015
安全技术规范汇总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 31701-2015(适用于婴幼儿/儿童服饰)
机织儿童服装 GB/T31900-2015 2016年4月1日实施
替代
儿童服装、学生服
FZ/T 81003-2003
(此标准已失效)
所有吊牌上不能再标注这个标准
毛衣、线衫标准
毛针织品 FZ/T 73018-2012 适用于纯羊毛及含羊毛30%以上的混纺产
品
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 FZ/T 73005-2012
羽绒服装 GB/T 14272-2011
替代 GB/T 14272-2002 (该标准已经失效) 羽绒服装吊牌不能再标注这个标准
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 GB 30585-2014
适用于14岁及以下儿童日常穿用的鞋类 不适用于童胶鞋
婴幼儿鞋规格:170(mm)及以下 儿童鞋规格:170(mm)以上
布面童胶鞋 GB 25036-2010 适用于14岁以下, 鞋号在245(mm)婴幼儿及儿童的胶
另:除商场提出的几点外,该标准还要求★标注执
相互沟通时间 谢谢!
具体标准内容的回顾
商场对于产品质量、标识的意见
某商场提出鞋子标识存在问题: 1.等级,只能够标优等品或者合格品.不能 标一等品. 2.没有鞋型号,鞋号用(mm)为单位,鞋型 有分1.2.3型,没有12.13.14之类分的. 3.没有邮政编码. 4.没有生产日期. 5.没有鞋型标志.
天津检测中心标委会邢主任的回复
1、标准号字母区别: GB 国家标准 FZ 行业标准 (DB 地方标准)
2、执行情况区别 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无论吊 牌上是否标注,必须遵守; 行业标准:只要在吊牌上注明了,就 要符合;
婴幼儿与儿童的区别
年龄:婴幼儿指0-3岁(含3岁 )
儿童指3-14岁(含14岁 )
尺码:婴幼儿指100码(含)以 下
梳织婴幼儿床上用品技术规范: GB/T 33734-2017
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 GB 30585-2014(不适用于童胶鞋)
针织类服装标准
婴幼儿针织服饰 FZ/T 73025-2013
针织儿童服装 FZ/T 73045-2013
梳织类服装标准
机织婴幼儿服装 GB/T 33271-2016
机织儿童服装 GB/T31900-2015
毛衣类服装标准 毛针织品
FZ/T 73018-2012
适用于纯羊毛及含羊毛30%以上的混纺产品
FZ/T 73005-2012
适用于含羊毛30%以下及非羊毛纤维纯纺或混纺的仿毛针织品
羽绒服装标准
羽绒服装 GB/T 14272-2011
鞋子标准
GB 5-2014
(不适用于童胶鞋)
GB 25036-2010 (适用于布面童胶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