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小柴胡汤的14种妙用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小柴胡汤除了治感冒、咳嗽,它的妙用还有这些!

小柴胡汤除了治感冒、咳嗽,它的妙用还有这些!

小柴胡汤除了治感冒、咳嗽,它的妙用还有这些!小柴胡汤大名鼎鼎,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名医张仲景说它:能和解少阳,能和胃降逆,还能扶正驱邪,它是调气第一药,也是调肝第一药,它是解决半表半里区域疑难杂症最经典的方子,半表半里涵盖的区域非常广阔,几乎所有疑难杂症都集中在这一块,所以有些中医一辈子靠小柴胡汤打天下,传为佳话。

我先把柴胡汤基本方拿出来吧!小柴胡汤方: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半夏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水煎温服。

《神农本草经》是怎么说柴胡的呢?小柴胡汤方君药柴胡,性味平,微寒,主心腹结气,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张仲景在小柴胡汤中所用的柴胡剂量很大,足以说明柴胡的安全性,柴胡主要的功能不仅是能治无形的结气,也能消除有形的积聚。

黄芩解热除烦,半夏搭配生姜就是小半夏汤,可逐饮祛水湿,健脾止呕吐;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这四味是健脾药,可以弥补中气虚弱不足,还可以滋阴滋养津液扶正气,来达到保护胃气的效果。

我们说小柴胡汤是解决半表半里区域疑难杂症最经典的方子,但是它到底能能治哪些疑难杂症呢?估计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今天我就抛砖引玉,分享几个典型适应症。

1、小柴胡汤,从古至今最广泛的用途就是治疗感冒发热古称伤寒,治疗怎么样的感冒呢?出现低烧,嗓子干痛咳嗽,再或者是一会感觉热,一会儿感觉冷,以及感冒引起胃口不好,不想吃饭的情况,这个时候是表邪转入少阳,同时胃气变得虚弱,就最适合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就是守卫在半表半里区域的战士,所以此时用它效果自然不会差。

2、气血不足,脾胃不佳可以用小柴胡汤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而小柴胡汤呢,健脾药有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有些朋友感冒多汗会导致身体津液损耗太多,脾胃不佳,呕吐腹泻,从而出现血弱气尽,体质变差,就可以用小柴胡汤,张仲景给大家安排的保护脾胃建中的四味良药,用了一辈子,很多名方都有这四味药,所以大家放心,效果不会差。

小柴胡汤的10种妙用,方不大,用处挺大

小柴胡汤的10种妙用,方不大,用处挺大

小柴胡汤的10种妙用,方不大,用处挺大方中出名者就像人中豪杰,千百年来,为人所津津乐道。

比如,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最出彩的汤方,也是家喻户晓的名方,数万首汤方里,小柴胡汤排的进前十。

所以它可不是一般的名方,它是大大的名方。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柴胡这味药,内外兼修,在内可以疏散郁结的闷气,在外可以发汗解表,让皮肤毛孔不被风寒所束缚。

半夏降胃气,黄芩清肺火,人参补元气,生姜,大枣,炙甘草顾护脾胃。

寥寥七味药,就像写文章一样,妙笔生花,包罗万象。

因为打击面太广,口碑太好,小柴胡汤也被制成了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几乎所有的药店都有卖。

小柴胡颗粒究竟能治多少种病?粗略统计了一下,大概有以下10种,其实还不止。

1、感冒《伤寒论》里说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小柴胡汤主之。

外邪侵犯人体往往会由表及里,半表半里就是说邪气即将入里,但是由于正气的阻挡,还没有全部入里,正处于正邪相搏的阶段,这个时候人的感觉呢就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当正气相对强大的时候,邪气久攻不下,你就会感觉到热;当正气相对不足,打不过病邪,战斗了一会儿就收兵回营,邪气又卷土重来,你就会感觉到冷。

好像古时候两个国家交战,谁都没有能力将对方一口吞并,就形成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小柴胡是和解剂,什么叫和解?两个人在打架,第三个人站出来帮着调和调和,把战火平息下去。

2、胸胀胸胁这个部位胀胀的,像塞了个气球一样,其实就是肝气堵在了这里,因为胸部是肝经所过,这个时候调节一下肝的疏泄能力,大方向是不错的,也可以用到小柴胡颗粒。

3、食欲不振看到食物没有欢喜感,吃饭的时候没有一点激情,张仲景描述的更形象,他管这个叫“默默不欲饮食”,默默是一种情绪,一种低落的情绪,不欲饮食是没有食欲,就是情绪低落不想吃东西,这是肝木横逆克脾土了,肝和脾是一对难兄难弟,肝把坏情绪传给了脾,脾不开心了,就不好好工作了。

小柴胡它不是消食化积的,它是让你心情喜悦的方子,心情一好,胃口的大门就打开了。

郝万山讲经方——小柴胡汤怎么用

郝万山讲经方——小柴胡汤怎么用

郝万山讲经方——小柴胡汤怎么用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小柴胡汤共七味药,可以分成三组进行分析。

第一组是柴胡配黄芩,柴胡味苦微寒,气质轻清,疏散少阳经中之邪,又有疏理少阳气郁的功效;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清少阳胆腑郁火。

二药相合,经腑同治,疏清并行,经邪外解,胆热内清,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枢机因而调畅通利,针对了少阳病容易经腑同病、容易气郁化火等两大特点,是本方的核心药组。

第二组是半夏配生姜,两药皆味辛,以其辛散,可以助柴胡疏通气郁,针对了少阳病容易气郁的特点;又可以和胃降逆止呕,针对了少阳病胆热犯胃,胃气上逆而喜呕、多呕的特点;还可以化痰、消饮、去水,助三焦水道之畅达,针对了少阳病三焦失畅,水液代谢失调,容易生痰、生饮、生水的特点。

可见这一组药物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组药是人参、甘草、大枣,这三个药,可以将其看成是半个理中汤,也可以将其看成是半个四君子汤。

在治疗发热性疾病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用到三个补气的药物?一是因为少阳为小阳,抗邪能力较弱,所以用此三药在柴胡的引领下,可以扶少阳正气以祛邪,有助正祛邪的作用;二是因为少阳之邪容易内传太阴,《难经》和《金匮要略》都有类似的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里虽然不是肝病,而是少阳胆病,但肝胆相表里,少阳阳气抗邪不力,邪气也很容易内传太阴,使病证由阳转阴。

因此用此三药补太阴脾气,显然有防止少阳之邪内传太阴的作用,可谓治中有防,也算是“治未病”的一种体现吧。

小柴胡汤七味药相辅相成,和枢机,解郁热,达三焦,畅气机,攻补兼施,寒热同调,温而不燥,寒而不凝,而且胆腑清和,则胃能降浊,脾能升清;三焦通达,则水升火降,气通津布,表里之气皆可调和,实是和解之良剂,后世称其为“和剂之祖”。

故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津液阴阳诸病,皆可加减应用。

热病用之可解热;郁证用之可解郁;合补气药,扶正以祛邪;合活血药,行气以活血;合补血药,舒气以养血;合生津药,解热以生津;合利水药,行气以利水;合化痰药,畅气以祛痰;合温阳药,舒郁以通阳;合养阴药,调气以育阴。

小柴胡汤的运用解析

小柴胡汤的运用解析

小柴胡汤的运用解析壹 | 少阳病的本质特征是“正气已显不足”少阳病是伤寒的一个病理阶段。

其本质特征是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衰减之势,正邪分争,相持不下。

其中正气已显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可从《伤寒论》中找到以下依据:1. 第96条中小柴胡汤第一个主证是“往来寒热”。

2. 第97条明确指出病人的体质状态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

3. 小柴胡汤中用了人参,甘草,大枣,显然是为了扶助正气。

4. 第265条谓“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其中弦属少阳,细为正气不足。

5. 热入血室,治从少阳,用小柴胡汤。

而热入血室的特定时期是妇人经水适来适断。

妇人经期的体质状态当与“血弱气尽”同类。

贰 | 少阳病的治疗禁忌1. 少阳三禁,即禁汗、吐、下。

2. 李东垣根据第179条补充禁利小便。

3. 第264条少阳误用吐下致悸而惊的机理是胆气虚怯,不能主决断。

叁 | 《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伤寒论》中有18条原文用小柴胡汤,有少阳病,阳明病,阳微结,热入血室,黄疸、厥阴等。

1. 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也是和法的代表方,体现了扶正祛邪,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原则。

2. 小柴胡汤要求去滓重煎,也在于体现和法的意义。

3. 小柴胡汤必须用人参,重在体现扶正,不用人参便不是小柴胡汤。

所以方后注中“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以上加减法中的去人参不可从。

肆 | 小柴胡汤的运用方法《伤寒论》中的用法是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根据《伤寒论》的精神,结合历代医家的经验以及个人的体会,对其用法可作如下归纳。

(一)根据《伤寒论》中提示的主证➀发热在《伤寒论》中用小柴胡汤的条文一共有18条,其中有8条提到了发热:往来寒热(第96条)、呕而发热(第379条)、身热恶风(第99条)、头痛发热(第265条)、瘥后发热(第394条)、发潮热(第229条)、热入血室发热(144条)、黄疸发潮热(231条)。

最全小柴胡汤应用!老中医经验总结,20种配伍用药,收藏备用!

最全小柴胡汤应用!老中医经验总结,20种配伍用药,收藏备用!

最全小柴胡汤应用!老中医经验总结,20种配伍用药,收藏备用!小柴胡汤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后世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其应用指证为: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嘿嘿不欲飲食,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苔白脉弦。

月经失调,病发无序,具体症状为:容易感冒(妇女经期感冒尤宜),时发低热,或胸胁痞满,两胁胀痛,或食欲减退,干呕恶心,或月经周期失序,或经量时多时少,或所患之病,时有发作,难以捉摸,或病虽不重,但常年缠绵不愈,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或弦滑等。

这些病症常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胃炎、慢性食道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神经性耳聋(耳鸣)、神经官能症(头痛、头晕)、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以及亚健康状态等。

小柴胡汤的作用机理是:和解表里以平衡营卫,疏散胆热以顺和胃气,攻补兼施以扶正祛邪,寒热并用以除瘀积。

药虽7味,总以柴胡为主药,以黄芩、半夏为臣药,在具体应用时,热势重者,以黄芩为臣药,寒气重者,以半夏为臣药;人参、大枣为佐药,以扶助正气,甘草、生姜为使药,以调和诸药。

今就其毛德西教授应用小柴胡汤二十法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01小柴胡汤加藿香三味藿香三味即藿香10g、佩兰10g、砂仁8g(后下),此三味有醒脾开胃、化湿和中之功效,合用之,主治胆胃不和,湿浊不化,症见脘腹痞满,饮食不馨,口淡乏味,舌苔黏腻,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多见此证。

藿香三味以后下为宜。

02小柴胡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主治“喘不得卧”之肺痈,具有泻肺利水之效,方取炒葶苈子10—15g,大枣10枚(擘)。

两方合用,对控制呼吸道之炎症,如结核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起效迅速,若加人半枝莲15g、鱼腥草30g更好。

03小柴胡汤加玉屏风散玉屏风散见于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由黄芪30g、防风10g、白术15g三味组成,主治风邪久留不散,以及卫虚自汗不止,是常用的固表止汗、预防感冒的良药。

小柴胡汤的应用

小柴胡汤的应用

小柴胡汤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疏利三集气机,宣通内外,运行气血之功,后人将此方誉为治杂病之首方。

小柴胡汤临证应用时,凡遇下列情况时随症加减收效:急性头晕目眩者合泽泻汤(泽泻,白术) :便干时,黄芩加至20 g。

神经性呕吐加全虫6g;若神经性呕吐,症见精神倦怠,不欲饮食、胸脘不适、时欲呕逆,先吐水后吐食,口苦,舌边红,用小柴胡汤加黄连2g ,苏叶2g ,生大黄3g ,全虫3-5g ,治之,连用1-3剂即效,治郁证可选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之,可收痰出火下,气机调达,郁热解气机畅而病愈之效。

癫痫缓解期宜补益气血为主,可望康复,可用小柴汤加当归、白芍、珍珠母、磁石治之。

患者心悸时作,或心下或脐下悸动不安,多噩梦惊恐,可用小柴胡汤合定悸三药(龙骨30g、云苓30g、元肉15g )治之。

肝经湿热气滞,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心频,少腹坠张痛甚、尿频、尿涩痛不爽,舌边尖红,可用小柴胡汤合治肾六药(白花蛇舌草、漏芦、白蔹、白茅根、黄芩、黄柏)桅子竹叶治之,疗效较八正散优。

感冒医案分享某男,46岁,2018年12月30日晚开始头痛(前额、头顶、后脑勺)、头晕、脖子硬,不能扭转,咽喉痛,吃凉性水果后更痛,噪子哑,咳嗽,有汗,自觉发热,但体温只有36.6度,麻附细加八味大发散加葛根,所有头痛、咽喉痛消失,脖子不硬了,转动灵活。

2018年12月31日早起眩晕严重,不思饮食,想呕,血压高,身疲无力,头汗多,鼻塞,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后,眩晕消失。

2018年12月31日晚上服用小柴胡汤加川芎、白芷、葛根后,鼻子通,有食欲饮两碗白米粥,头不痛不眩晕,其他诸症皆解,还剩剧烈咳嗽、清鼻涕、黄痰有血块。

2019年1月1日上午服用升麻鳖甲汤,喝下几分钟,鼻子畅通,酸感无,无痰,喉舒服,咳声变短,咳嗽大大减轻,其他不适诸症皆消,唯觉乏力,晚上再服用理中汤一付,恢复正常。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小柴胡汤有解热抗炎、促进消化的作用,并有镇吐、镇咳、祛痰、保肝、利胆、镇静的作用。

小柴胡汤二十种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二十种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二十种临床应用一、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而引起的常见病,外感风寒如果失治误治,也可入里化热,邪走少阳,则可形成小柴胡汤证,这时,小柴胡冲剂就可以派上用场,而且疗效很好。

症状:口苦口干,咽喉干燥疼痛,干咳无痰,或咳吐黄痰,眼睛干涩红肿,偏头痛,鼻干唇干,浑身燥热难受等等。

用法:小柴胡冲剂,冲温开水,内服。

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二、咽喉肿痛咽喉肿痛、干涩等等,是目前常见病。

一般是因外感或肝气郁结所致。

用法:温开水冲小柴胡冲剂,送服甘草片。

或用生甘草、桔梗10-20克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三、结膜炎结膜炎,或其他眼睛感染疾病,症见眼睛红肿、发热、干涩、眼屎多等等,均可用小柴胡冲剂。

用法:菊花,或银花连翘,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内服。

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四、中耳炎中耳炎是中耳发炎,是常见病。

一般都是用西药消炎。

但是,西药消炎副作用大。

其实小柴胡冲剂即可解决。

用法:小柴胡冲剂大剂量服用一次3到5袋,一天三次。

方便的话,去草坪上挖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疗效更佳。

腹泻者,可加大蒜一头同煮。

五、腮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扁桃体炎都是常见病,儿童尤其多发。

症见两腮红肿疼痛,咽喉干涩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干等等。

用法:发热不怕冷者,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菊花、银花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发热怕冷者,用生姜、大枣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六、风寒感冒后期,上火现象明显者风寒感冒失治误治,后期往往入里,如平素肝气郁结明显,则多入少阳、厥阴,症见发热、口干口苦、口渴、干咳无痰或黄痰、眼睛干涩等等。

用法:温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仍有清涕者,生姜、大枣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见溏泄者,大蒜一头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七、偏头痛偏头痛者多属少阳太阳合病,或外感入于厥阴。

因此,治宜外解太阳内和肝胆,加温脾阳。

用法:生姜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大蒜一头,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大便干燥者,去大蒜。

名家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法经验集

名家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法经验集

名家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法经验集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较为常用的经方之一。

常用于消化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妇、儿、五官等科病证。

由于小柴胡汤独有“和解”的功能,故历代医家对其颇多重视。

有的经方医家所用处方竟有二分之一是小柴胡汤类方。

结合自己五十年之临床体验,我总结出小柴胡汤应用指征为:时发寒热,胸胁痞满,纳呆呕逆,月经失调,病发无序,苔白脉弦。

具体症状为:容易感冒(妇女经期感冒尤宜),时发低热,或胸胁痞满,两胁胀痛,或食欲减退,干呕恶心,或月经周期失序,或经量时多时少,或所患之病时有发作,难以捉摸,或病虽不重,但常年缠绵不愈,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或弦滑等。

这些症状常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胃炎、慢性食管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神经性耳聋(耳鸣)、神经症(头痛、头晕)、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围绝经期综合征及亚健康状态等。

小柴胡汤的作用机制是:和解表里以平衡营卫,疏散胆热以顺和胃气,攻补兼施以扶正祛邪,寒热并用以除瘀滞。

药虽7味,总以柴胡为主药;以黄芩、半夏为臣药(在具体应用时,热势重者,以黄芩为臣药;寒气重者,以半夏为臣药);人参、大枣为佐药,以扶助正气;甘草、生姜为使药,以调和诸药。

现将本人应用小柴胡汤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小柴胡汤加藿香三味藿香三味即藿香10克,佩兰10克,砂仁6克(后下)。

此三味有醒脾开胃、化湿和中之功效,合用之,主治胆胃不和,湿浊不化,症见脘腹痞满,饮食不馨,口淡乏味,舌苔黏腻。

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多见此证。

藿香三味以后下为宜。

2.小柴胡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主治“喘不得卧”之肺痈,具有泻肺利水之效,方取炒葶苈子10-15克,大枣10枚(擘)。

两方合用,对控制呼吸道炎症,如结核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起效迅速,若加入半枝莲15克,鱼腥草30克,效果更好。

3.小柴胡汤加玉屏风散玉屏风散见于《世医得效方》,由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三味组成,主治风邪久留不散,以及卫虚自汗不止,是常用的固表止汗、预防感冒的良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能的小柴胡汤的14种妙用(济公)
不仅对外病可收表里双解之功,而且对内伤杂病(心率65-85次)也有协调和解之效。

如能
适当加减变通,则适应证候更广,治疗效果更佳。

最常用的变通用法有如下14种:
1、荆防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荆芥10g、防风1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怕风、鼻塞、清涕等表寒症状较为
明显者。

2、二活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羌活12g、独活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腰膝肢节疼痛明显者。

3、杏苏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杏仁12g、苏叶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兼见轻度咳嗽者。

4、止嗽小柴胡
小柴胡汤与止嗽散两方合用,治疗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咳嗽明显咯痰不畅者。

5、藿苏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藿香12g、苏叶lOg,用于暑天感寒而见半表半里证者。

6、楂曲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焦楂20g、神曲15g,用于柴胡证而胃胀、食少者。

7、银翘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连翘3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发热、痰黄、尿黄等热象较显者。

8、四金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

9、四君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白术15g、茯苓15g,主治肝脾不调,胁胀隐痛,脘胀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
力。

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10、二陈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陈皮12g、茯苓15g,主治肝胃不和,胸胁发胀,恶心嗳气,食少吐涎。

适用于
慢性胃炎、妊娠恶阻有上述见证者。

11、归芍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当归15g、白芍30g,主治肝脾不调,胸胁痛,心烦食少,大便不畅,适用于迁
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12、四物小柴胡
小柴胡汤与四物汤两方配合,用于妇女经期外感半表半里证、肝血不足的月经不调证以及更
年期综合征。

13、枣仁小柴胡
小柴胡汤与酸枣仁汤两方配合,用于肝气不舒、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症。

14、龙牡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用于肝气不舒,胸满烦惊,失眠多梦。

运用小柴胡汤,既要善于加减配伍,又要注意各药剂量的比例。

仲景原方的剂量是:柴胡八
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运用小柴胡方治疗外感病证,除宗仲景之意,重用柴胡30g之外,还加大黄芩剂量至20g。

治疗内伤杂病,则柴胡、黄芩均用15g。

无论外感内伤,均用党参代人参,治外感用10–15g 即可,治内伤则加大为2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