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0张PPT)

“钱塘湖”
钱塘湖,又称杭州西湖,坐 落于浙江杭州市中心,三面环山, 以“一山、二塔、三岛、三堤、 五湖”为基本格局,被誉为世界 著名的观赏性淡水湖泊。2011年, 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 文底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无数游 客前来欣赏。
“钱塘湖”
一山:孤山。 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堤:白堤(断桥)、苏堤、杨公堤。 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
译文: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 下的白沙堤。
赏析诗歌
1.本诗题目为《钱塘湖春行》,试着在诗中找一找“春 行”的“行(游)踪”。
孤山寺北
贾亭西
湖东
白沙堤
赏析诗歌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来?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景物?
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从“早莺、 新燕、乱花、浅草”这些景物可以看 出。
诗歌还写了早春的“湖水、垂云、 杨柳、白沙堤”这些景物。
赏析诗歌
3.诗歌颔联描写很是生动活泼,赏析颔联“争”“啄” 两个字的妙处。
“争”是争相的意思,“啄”是衔 取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 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 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 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赏析诗歌
4.“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 “家家”?
当堂检测
(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点出诗人观景的处所,描绘 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诗句是: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 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三、(二)闲适诗之“独善”
二、生平事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什么不是“快刀斩不尽”“镰刀锄不绝”,而要用“野火”来烧呢?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之间便烧灭古原枯草→壮烈的意境 强调毁灭力量的强大→正衬再生力量的强大
展示了草木顽强的生命力,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同 时也象征了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生平事迹
五、记忆检测
1、从俯视角度写花草植物: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从仰视的角度写禽鸟动物: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表达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色古香 雅韵中国
VISKY
VISKY
香山醉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群诗阅读
《唐诗五首》精讲02 向尚 20240916
2.初入仕途 冀 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 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 误。 3.贬谪江州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 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 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司马。 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 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 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 《琵琶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三、(二)闲适诗之“独善”
二、生平事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什么不是“快刀斩不尽”“镰刀锄不绝”,而要用“野火”来烧呢?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之间便烧灭古原枯草→壮烈的意境 强调毁灭力量的强大→正衬再生力量的强大
展示了草木顽强的生命力,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同 时也象征了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生平事迹
五、记忆检测
1、从俯视角度写花草植物: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从仰视的角度写禽鸟动物: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表达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古色古香 雅韵中国
VISKY
VISKY
香山醉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群诗阅读
《唐诗五首》精讲02 向尚 20240916
2.初入仕途 冀 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 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 误。 3.贬谪江州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 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 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司马。 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 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 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 《琵琶行》
《钱塘湖春行》PPT【完美版课件】

课文讲解 听朗读,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钱塘湖春行
பைடு நூலகம்
jiǎ nuǎn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mò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尾联是如何结束全诗的?表达了诗人什么 情感?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 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 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小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 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 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 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 快。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春时早 来的黄莺。
衔取。
诗意: 几处早早飞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不
知谁家刚飞过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刚刚长出地面, 副词,将要,就要。还不太高的春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各种颜色的野花。 使人眼花缭乱。 遮没,盖没。
颈联写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久了,眼前 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 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 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4.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16张PPT).ppt

果?
“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 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 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重点研讨 4.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多和繁,并化静为动,写出了 花争芳斗妍、竞相开放的情态,从而突出了花的繁茂和其姹紫嫣红的 色彩;用“浅”修饰“草”,写出了草在初长时的样子和它嫩绿的色 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不能。因为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 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 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了多久,姹紫 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渐欲 ”“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重点研讨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有怎样的表达效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抒发了对西湖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 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 样光彩照人。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此前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 司马,精神上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也由“兼济天下”转为“独 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主动要求到外任 杭州刺史。离开了京师,心情恬静一些,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 风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整体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 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 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重点研讨 4.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多和繁,并化静为动,写出了 花争芳斗妍、竞相开放的情态,从而突出了花的繁茂和其姹紫嫣红的 色彩;用“浅”修饰“草”,写出了草在初长时的样子和它嫩绿的色 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不能。因为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 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 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了多久,姹紫 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渐欲 ”“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重点研讨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有怎样的表达效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抒发了对西湖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 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 样光彩照人。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此前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 司马,精神上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也由“兼济天下”转为“独 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主动要求到外任 杭州刺史。离开了京师,心情恬静一些,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 风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整体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ppt课件

4.颈联中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多和繁,并化静为动,写出了花争芳斗艳、 竞相开放的情态,从而突出了花的繁茂和其姹紫嫣红的色彩;用“浅”修饰“草”, 写出了草在初长时的样子和它嫩绿的色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5.古诗常有“著一字而意境全出”的意境,请结合颈联中的“渐欲”“才能”加以 分析。
求外任。五十岁自请外任的白居易将杭州视为自己的晚年居所:疏通六井,修筑湖 堤;官为民,民爱官,与民同乐!心醉杭州,醉情山水。
(示例)白居易是一个正直,不同流合污、趋炎附势,勤政爱民、豁达乐观、 恬淡知足的人。
当堂检测
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渐欲”:渐渐就要,强调动态过程。 “才能”:刚刚能够,强调程度。这两个词 语写出早春景象中花的鲜嫩繁多,草的新生 萌芽的姿态,富含生机和活力。
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西湖的留恋之情。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通过巧妙地描写湖水、云脚、早莺、 新燕等景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 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 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请在梳理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钱塘湖春行
首联: 点题,交代 游踪 颔联: 从动物变化的角度写早春景象 颈联: 从 植物变化 的角度写早春景象 尾联: 直抒胸臆,表达了对 西湖早春胜景 的喜爱
【三】
涵咏推敲,品读诗歌
1.本诗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诗人的行踪是怎样的? (1)全诗是围绕“行”字来写的。 (2)诗人的行踪:
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4张PPT)

低。时间- Nhomakorabea-春天,地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点 - - - 钱塘湖,事
件--- “行”(赏美景)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品诵感悟
诗人的游览路线是如何 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品诵感悟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乱”字形象的描绘出初春繁花初绽的景象,“ 浅 ”字生动地描绘 出初春小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态,这两个字体现了早春生机勃勃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水面/初平/云脚低。 早莺:早来的黄莺。 几处/早莺/争暖树,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欲:渐渐的要。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不高的青草。
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玩赏不够。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 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所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 沙堤
品诵感悟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点 - - - 钱塘湖,事
件--- “行”(赏美景)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品诵感悟
诗人的游览路线是如何 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
品诵感悟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乱”字形象的描绘出初春繁花初绽的景象,“ 浅 ”字生动地描绘 出初春小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态,这两个字体现了早春生机勃勃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水面/初平/云脚低。 早莺:早来的黄莺。 几处/早莺/争暖树,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欲:渐渐的要。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不高的青草。
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玩赏不够。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 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所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 沙堤
品诵感悟
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13课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课件(共29张PPT)

自学指导二
听读诗歌,划分节奏。 根据注释,翻译诗歌 。
( 5分钟)
文章感知 听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m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副词, 想要, 要。
刚刚 遮没, 盖没。
译文:五颜六色的野花使人眼花
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没过马蹄。
同“荫”, 百游不厌。 指树阴。 最爱湖东 行不足,绿杨 阴 里 白沙堤。
指西湖的白堤,又 称“沙堤”或“断 桥堤”。
译文:我最爱西湖的东面,总感到
游赏得还不够,那便是碧绿的杨树
阴里的白沙堤。
自学指导三: 再读古诗,赏析古诗(15分钟)
根据注释翻译诗句。 春天湖水初涨,
在西湖的里湖 和外湖之间, 山上有孤山寺。
即贾 公亭。
水面刚刚与湖岸 齐平。初,刚刚。
孤山 寺北 贾亭 西,水面初平 云脚低。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
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译文: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
面,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面齐平,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
整体分析古诗内容
1.默读全诗,找一找全诗是围绕哪 个字展开描写的。
2.作者是怎样浏览西湖的?他的路线是怎样的?
诗人骑马绕湖而行, 从孤山寺北面到贾公亭西面再到白沙堤。
3.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 美?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湖水(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 春泥、乱花、浅草、马蹄、绿杨。 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 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学课件(32张ppt)

合作交流:
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初平、早莺、新燕、浅草、渐欲 文中哪几联诗句使用了对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 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 说诗人的游踪。
诗句赏析:颈联
• • • • • • • • • 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颈联写了什么?(花草) 为什么说“乱花迷眼? ” 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 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 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 暗切题中“行”字, 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 “没蹄” 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 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总结归纳: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 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 后 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 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 学了《钱塘江春行》我们对自然应该持什么态 度?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 钱塘湖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两位大忠臣 陪在湖边,知道他们是谁吗?于谦和岳飞 • 于谦写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 间”.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则是对 岳飞的褒扬,我们要学习他们“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
4,诗人采用( 也发生了变化。 (移步换景 )
)的表现手法,随着作者的脚步,景物
诗 首联:(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亭一带起程的) 句 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 赏色 析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 。 为什么说“云脚低”?云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 首 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