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综述-课件·PPT
合集下载
004文学理论·第四讲·散文PPT课件

28
21
例,[英]培根的《论爱情》:
过度的爱情,必然会夸张对象的性质和价值。 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 的词令。而在其他场合,同样的词令只能招人耻 笑。古人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 给自己。”——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 为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 所以古人说得好:“恋爱者难保神智清明。”情 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 被爱者的眼中也会很明显——除非她(他)也在 爱他(她)。
语》、《战国策》等。 • 诸子散文,诸如《孟子》、《庄子》、《韩
非子》等。 10
【汉】 • 赋,代表作家作品有枚乘《七发》、司马
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归田 赋》等。 • 历史散文,诸如司马迁《史记》、班固 《汉书》等。 • 论理散文,诸如董仲舒《春秋繁露》、王 充《论衡》、贾谊《过秦论》等。
15
三、抒发感受与散文分类
根据感受的特点和抒发感受的方式,散文 分为: • 抒情散文 • 记叙散文 • 议论散文
——分类标准:散文在抒发感受上,借 助的方式和表达的途径有区别。
16
1、抒情散文:将感受抒发建立在对思想感情 的梳理和分析上。
• 例,陆游《跋王右丞集》: 余年十七八时,读摩诘诗最熟,后遂置
例,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
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 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 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 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 其哭也有怀。几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 弗平者乎!(韩愈《送孟东野序》)
8
2、散文抒发感受或感悟与诗歌、小说的差异
26
【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1
例,[英]培根的《论爱情》:
过度的爱情,必然会夸张对象的性质和价值。 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 的词令。而在其他场合,同样的词令只能招人耻 笑。古人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 给自己。”——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 为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 所以古人说得好:“恋爱者难保神智清明。”情 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 被爱者的眼中也会很明显——除非她(他)也在 爱他(她)。
语》、《战国策》等。 • 诸子散文,诸如《孟子》、《庄子》、《韩
非子》等。 10
【汉】 • 赋,代表作家作品有枚乘《七发》、司马
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归田 赋》等。 • 历史散文,诸如司马迁《史记》、班固 《汉书》等。 • 论理散文,诸如董仲舒《春秋繁露》、王 充《论衡》、贾谊《过秦论》等。
15
三、抒发感受与散文分类
根据感受的特点和抒发感受的方式,散文 分为: • 抒情散文 • 记叙散文 • 议论散文
——分类标准:散文在抒发感受上,借 助的方式和表达的途径有区别。
16
1、抒情散文:将感受抒发建立在对思想感情 的梳理和分析上。
• 例,陆游《跋王右丞集》: 余年十七八时,读摩诘诗最熟,后遂置
例,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
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 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 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 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 其哭也有怀。几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 弗平者乎!(韩愈《送孟东野序》)
8
2、散文抒发感受或感悟与诗歌、小说的差异
26
【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基础写作:01第一章散文PPT课件

三、散文的特征
情感的表现不一定是要 大事件,生活中的感动其 实就在最简单的细节里. 这些细节或憨厚或有趣 或粗鄙,都充满了世俗 的温热.
三、散文的特征
• 二、个性鲜明(第一人称)
• 关于第二人称(三种情况) 1、 “我还行。
你一口气跑上九楼,每一步跨两层台阶,共跑了280级楼阶。你好不容易 叫开我的家门,你的第一句话便是:
三、散文的特征
平淡的生活 恬淡的心 生活就是一首诗
三、散文的特征
• 2.哲思深蕴
•
或激情演绎,或冷静推理,表达深刻的哲理。
• 史铁生 《病隙碎笔》
• 周国平 《爱的反义词》
三、散文的特征
重病之时,我总想起已故好友周郿英,想起他躺在病房里,瘦得只剩一副骨 架,高烧不断,溃烂的腹部不但不愈合反而在扩展……窗外阳光灿烂,天上流 云飞走,他闭上眼睛,从不呻吟,从不言死,有几次就那么昏过去。就这样, 三年,他从未放弃希望。现在我才看见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信心。三年,那是一 分钟一分钟连接起来的,漫漫长夜到漫漫白昼,每一分钟的前面都没有确定的 许诺,无论科学还是神明,都没给他写过保证书。我曾像所有他的朋友一样赞 叹他的坚强,却深藏着迷惑:他在想什么,怎样想?
• 琵琶半遮式——象征体半裹象征意。 • 《摆渡》《枯叶蝴蝶》
• 钻戒镶嵌式——象征意公开阐明 • 《雪浪花》《荔枝蜜》
四、散文的写法
• 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 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 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 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 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
我还行。 你与我同年出生,比我小一个月。就是说,你以为你已经不行。你竟从 深夜一点怕楼这件事情上感情于自己的力量。你兴奋于一个新的开始。 我还行。你这样自言自语,不顾受惊吓的我的妻子。
散文知识介绍PPT课件

如《我的空中楼阁》借对小屋、山、树、花、光、路等空中楼阁 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独立人格、安静环境、自由精神的追求。
第18页/共28页
2、借景抒情
借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有 时先单纯写景,然后抒情;也有 时在写景的字里行间,包含了深 厚的情感,即情景交融。如李建 吾的《雨中登泰山》借各种景物 来抒发了雨中登山之乐。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第26页/共28页
散文读写基本规律
• 1.散文写作的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 2.散文阅读的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
抒情(言志、析理)才是目的、是归宿。
第27页/共28页
感谢观看!
第28页/共28页
第13页/共28页
散文的分类:
抒情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 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没 有贯穿全文的情节;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 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自然景物,作者也会赋予他 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作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 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 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等。
第6页/共28页
现代散文
定义:
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 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 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 都属于散文的范围”。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第7页/共28页
特 点:
1、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 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社会上的 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 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情、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 识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 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 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第18页/共28页
2、借景抒情
借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有 时先单纯写景,然后抒情;也有 时在写景的字里行间,包含了深 厚的情感,即情景交融。如李建 吾的《雨中登泰山》借各种景物 来抒发了雨中登山之乐。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第26页/共28页
散文读写基本规律
• 1.散文写作的基本类型: ⑴缘情(志、理)择景(物、事) ⑵借景(物、事)抒情(志、理)
• 2.散文阅读的基本要领: ⑴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
抒情(言志、析理)才是目的、是归宿。
第27页/共28页
感谢观看!
第28页/共28页
第13页/共28页
散文的分类:
抒情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 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没 有贯穿全文的情节;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 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自然景物,作者也会赋予他 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作品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 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 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等。
第6页/共28页
现代散文
定义:
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 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 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 都属于散文的范围”。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第7页/共28页
特 点:
1、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 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社会上的 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 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情、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 识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 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 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十七年散文概述ppt课件

这种结构也可以概括为:“开头设悬 念,中间转弯子,卒章显其志。”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例如《泰山极顶》。这篇文章,作者一开始就 指出,登山的目的是看日出。登泰山看日出,必须 头天晚上上山,在“天街”上住一夜,第二天早上 看日出。但是,“我”住在天街的那天晚上,山上 突然漫起了雾。雾又浓又湿,晚上甚至悄悄从门缝 挤了进来,落在枕头边上,还能听到零星的雨声。 “我”心里凉了半截。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 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 的作品。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 第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61年被称 为“散文年”。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 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 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 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 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 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 坑坎坎的,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 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雪浪花》
第二天,我们上了“观日峰”以后,看见山上 的雾虽然散了,但天是阴的,这样日出就肯定看不 成了。“我们”来就是看日出的,日出看不成,能 想象,“我们”是多么的沮丧。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例如《泰山极顶》。这篇文章,作者一开始就 指出,登山的目的是看日出。登泰山看日出,必须 头天晚上上山,在“天街”上住一夜,第二天早上 看日出。但是,“我”住在天街的那天晚上,山上 突然漫起了雾。雾又浓又湿,晚上甚至悄悄从门缝 挤了进来,落在枕头边上,还能听到零星的雨声。 “我”心里凉了半截。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 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 的作品。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 第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61年被称 为“散文年”。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 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 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 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 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 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 坑坎坎的,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 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雪浪花》
第二天,我们上了“观日峰”以后,看见山上 的雾虽然散了,但天是阴的,这样日出就肯定看不 成了。“我们”来就是看日出的,日出看不成,能 想象,“我们”是多么的沮丧。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散文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散文的选材范围海阔天空,表现形式
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无一不可,反映现实迅速及时。 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xié)取日常生活 中的一个片断甚至点滴小事,或自然界中 的一个小小物件乃至一片叶、一缕光、一 眼泉、一朵花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主 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散 文常用象征、衬托的手法,借助某一具体 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 寓某种思想感情和生活哲理。
随意选择,精心安排。“形散”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 衬托: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相反,以其中一些事物做陪衬,来突出要描写的事物和要表达的思想的一种写作技法。
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应围绕一定的中心,为中心思想服务。 反衬是利用事物间的相反条件来衬托事物。
灵活多样。总之,无论是叙事、描写或是抒情、议论、 在同一篇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断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 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 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 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 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2.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 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 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 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这 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3.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直接的 发表议论,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这类散文 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
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断谈起,上下几 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条件来衬托事物,叫正衬。
散文阅读-分析综合PPT课件

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
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
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
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
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
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
2021
5
所谓“作品的主题”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即 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最主要的意思,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 和写作意图。对主题的概括必须立足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与把握。
对于散文来说,分析把握文章结构,主要体现在分析 句段的作用和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2021
6
思路点拨
一、句段的作用
(一)句段的作用,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分析
答案:①用 ②《中国修辞学史稿》(侨居新加坡的郑子 瑜著)作了这样的解释:“佳人佯醉索人扶”衍义为“假 倒”,再谐音作“贾岛”;“露出胸前白雪肤’,衍义 为“肋白”,再谐音作“李白”;“走入绣帏寻不见” 衍义为“罗隐”;“任他风雨满江湖”衍义为“潘(水溢 貌)浪”,再谐音作“潘阆”。
点击此处进入 考题精练
文中运用什么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再次,分析评价文 中运用某种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其在中心思 想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和布
局谋篇等方面起到了什么效果。
2021
18
如2009年湖南卷《云南看云》: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 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2)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3)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如:
2007四川卷《焰火的变奏》: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
散文整体阅读ppt课件

五、课后作业
完成微点通关《唯一长安》 完成高考作业本第336页《父亲的东篱》
散文种类
文体特征
主要表现手法
写人叙事散文
偏重于写人的散文
从一件事或多件事中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多侧面表现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烘托、详略结合、点面结合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或有头有尾,或片段剪辑式记叙事件
渲染、烘托、对比、悬念等
写景状物散文
偏重于写景的散文
抓住景物特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知识补充2:理解重要词语(标题)的含意
1.理解标题含意“2注重” (1)注重分析标题的特定义、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等。 特定义指标题在这篇文章中的特定意思,虽与组成标题的词语有关,但又超越标题本身的意思;比喻义、双关义指用了这两种修辞手法的标题的意义;象征义指使用了象征手法的标题的意义。 (2)注重分析标题“三义”:表层义、深层义、主旨情感义。 表层义指标题自身的含意,深层义指标题在文中的含意(主要指上面的特定义、比喻义等),主旨情感义指标题指向文本主题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4分)
解析:要理解“窗子”的意思,需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关于“窗子”的描写,对其进行分析归纳。阅读原文可以发现,第二、三、四、五、七段都写到了窗子。第二段写“我”看到铁纱窗外面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第三段提到铁纱窗、玻璃窗,第四段写“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都在窗子以外,第五段写书房窗外的情形:这几段提到的窗子都是具体的。第七段写即便是出门旅行,也“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这里说的就是心理上的“窗子”了,结合全文来看,这心理上的“窗子”就是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 参考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完成微点通关《唯一长安》 完成高考作业本第336页《父亲的东篱》
散文种类
文体特征
主要表现手法
写人叙事散文
偏重于写人的散文
从一件事或多件事中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多侧面表现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烘托、详略结合、点面结合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或有头有尾,或片段剪辑式记叙事件
渲染、烘托、对比、悬念等
写景状物散文
偏重于写景的散文
抓住景物特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知识补充2:理解重要词语(标题)的含意
1.理解标题含意“2注重” (1)注重分析标题的特定义、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等。 特定义指标题在这篇文章中的特定意思,虽与组成标题的词语有关,但又超越标题本身的意思;比喻义、双关义指用了这两种修辞手法的标题的意义;象征义指使用了象征手法的标题的意义。 (2)注重分析标题“三义”:表层义、深层义、主旨情感义。 表层义指标题自身的含意,深层义指标题在文中的含意(主要指上面的特定义、比喻义等),主旨情感义指标题指向文本主题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4分)
解析:要理解“窗子”的意思,需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关于“窗子”的描写,对其进行分析归纳。阅读原文可以发现,第二、三、四、五、七段都写到了窗子。第二段写“我”看到铁纱窗外面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第三段提到铁纱窗、玻璃窗,第四段写“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都在窗子以外,第五段写书房窗外的情形:这几段提到的窗子都是具体的。第七段写即便是出门旅行,也“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这里说的就是心理上的“窗子”了,结合全文来看,这心理上的“窗子”就是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 参考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散文知识点归纳清晰PPT课件

第7页/共51页
第8页/共51页
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 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 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
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第9页/共51页
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而是一张书桌)。 • 答案:“莫名其妙”原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 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这里表达了木匠师傅对我想 要复原书桌的做法感到奇怪,不能理解。
第18页/共51页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 主题思想 、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 、人物性 格 、特殊的表达效果 (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 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
要二思考: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
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中心、 主题来思考。
要三想到:“一想到”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
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到”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 的功能(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 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 ;“三想到”一些文中 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还 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
景语
(状物) 情语
散 文
抒情散文 抒情
叙述(交
直抒胸臆 待)语
哲理散文
(议论性散文)
第1页/共51页
散文的分类
• (1)叙事散文
•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
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第8页/共51页
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 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 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
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第9页/共51页
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而是一张书桌)。 • 答案:“莫名其妙”原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 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这里表达了木匠师傅对我想 要复原书桌的做法感到奇怪,不能理解。
第18页/共51页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 主题思想 、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 、人物性 格 、特殊的表达效果 (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 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
要二思考: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
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中心、 主题来思考。
要三想到:“一想到”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
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到”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 的功能(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 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 ;“三想到”一些文中 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还 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
景语
(状物) 情语
散 文
抒情散文 抒情
叙述(交
直抒胸臆 待)语
哲理散文
(议论性散文)
第1页/共51页
散文的分类
• (1)叙事散文
•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
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