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国 电 影 史(美国战后衰落与复兴)
美国电影发展史

美国电影
漫长的发展历史——新老对比
1997年影片《泰坦尼克号》以 3D形式再次亮相大银幕。导演詹 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透 露了制作计划和五大看点。在3D 新片《阿凡达》(Avatar)的制作过 程中,詹姆斯-卡梅隆受到启发, 决定用这一高科技手段重新制作当 年由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 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主演,颇受赞誉的影片 《泰坦尼克号》。整个制作过程用 时约一年至十四个月,于2012年4 月10日登陆中国电影院。
美国电影
漫长的发展历史——不得不说的洛杉矶
;洛杉矶好莱坞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这是一个依山傍水, 景色宜人的地方。 最早是由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所发现的,大约在20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 许多拍摄者,而后是一些为了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 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之后的 一段时间内,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等一些电影大师们为美国赢得了世界名誉, 华尔街的大财团插手电影业,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恰恰适应了美国在 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电影也进一步纳入经济机制,成为谋取 利润的一部分。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在世 界上的倾销,洛杉矶郊外的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电影城,好莱坞也 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钢铁侠国电影
漫长的发展历史——动画片 迪 士 尼 和 唐 老 鸭 , 米 老 鼠
美国电影
漫长的发展历史——动画片
美国的动画当然 也与总不同。看过后 同样让人心潮澎湃。
美国电影
漫长的发展历史——动作片
说起美国的动作片,当然起初缺少中国元素。但是随 中国功夫 着李连杰和成龙的崛起,美国电影也刮起了中国风。
中外电影史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中外电影史知识点总结考虑到之前文豪上传的版本五万字背起来难度太大,所以根据该版本结合老师画的重点整理出了这个精简版,希望能帮到大家,祝考试顺利^ _^——————————————分割线—————————————————第一章世界电影艺术发展概述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 日,(特点: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1927年《爵士歌王》(第一部有声电影)1931年3月《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二章法国电影法国电影艺术的先驱者: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第一部电影作品——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P12~13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世界电影之父”,著名影片包括《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午餐》、《水浇园丁》、《烧草的妇女们》、《出港的船》。
特点:·大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物体与人物时远时近,不同景别的视觉变化,形成了纵深的场面调度。
(“长镜头”的拍摄方法,即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下来的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连续体。
)·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
小说、戏剧主要是表达人类的心灵。
至于电影,它所表现的乃是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
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电影机的拍摄范围之内。
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斯吉希·体现了电影与生俱来的记录的本性。
梅里爱1902年《月球旅行记》1905年《太空旅行记》意义:摄影机始终静止地面对舞台空间,缺乏运动感;演员保持着舞台表演的意识……受到戏剧舞台观念的束缚A.奠定了乔治·梅里爱在电影史上的地位:首位电影技术探索者B.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剧情影片的某些规范:历尽磨难的主人公尖锐的矛盾冲突生动曲折的情节评价梅里爱:将科学与魔术、现实与幻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魁力的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
梅里爱的影片代表着一个惊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个充满科学奇迹的世界,是以原始人的那种聪明、细致的天真眼光来观察一个新世界。
外 国 电 影 史(美国战后衰落)

1966,华纳——七艺城,派 拉蒙——海湾西方工业;环 球——美国音乐公司;米高 梅于70年代初易主赌城老板
YOUR SITE HERE
பைடு நூலகம்
好莱坞的复兴
复兴之路: 1)“新”电影所吸引的精英观众少得可怜;重新回到为 大众拍片的类型电影模式。 2)娱乐电影《教父》(1972):使好莱坞开始真正复兴。 科波拉的牢骚 3)基础电影观念决定对好莱坞从衰落到复兴史的评述。 艺术论者不把票房价值和影片价值联系在一起,只考虑 “文化质量”(影片的哲学含量、表现手法的独创性、意 念化的程度);艺术作品价值观与电影——消费艺术观之 间的矛盾 4)80年代:影片的年产量和市场收入的新纪录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2. 1948---派拉蒙案 派拉蒙案(United States v. Paramount Pictures, Inc) 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谢尔曼)对“派 拉蒙案”做出裁决,判定大制片厂垂直垄断为非法,要求 制片公司放弃电影发行和电影院放映的业务。切断了大公 司的主要财源,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它也改变 了好莱坞的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模式。法院根据禁止垄 断交易的反托拉斯法认定现有的发行模式违法。派拉蒙于 1951年最终放弃了对影院的经营权。 背景及影响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3. 电视对电影的激烈竞争
利害冲突在哪里? 1)一场错误的“战争”:电影与电视的矛盾其实只是电 影院与电影台的矛盾,同电影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毫无利害 冲突可言,而且大有好处。
2)好莱坞的“短视”:一方面向电视界拒售一切影片, 一方面利人之短扬已之长:电影屏幕越来越大,色情和暴 力内容愈演愈烈。艺术上的自杀政策。 3)电视对电影的重大影响在于使好莱坞在短短几年内消 解了大制片厂制度。(解雇制片班子、出售制片厂)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世界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一、诞生形成期(1895—1927)(一)卢米埃尔的纪实电影在上述的七门艺术中,唯一知道其诞生日的只有电影,它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
这一天,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十余部影片,并且取得轰动国际的成功。
在世界电影史上这一天就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卢米埃尔的影片明显的特点是纪实性。
由于影片直接地拍摄真实的生活,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乔治•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他把许多照像特技应用于电影。
其次是特技摄影的发明。
通过“停机再拍”,可以使贵妇突然变成了魔鬼;灰姑娘变成了高贵的公主;老鼠变成了白马。
其中最著名的是《月球旅行记》。
再次是创造了戏剧电影。
他几乎把所有戏剧上的表现手法,诸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以及场与幕的划分等等,系统地移植到电影制作中来。
他还首创了用人工布景摄制电影。
梅里爱所作的这一切,后来都成为电影技术的基本要素。
但是他对戏剧美学的过于执着,既造就了他的辉煌也使他沦为戏剧美学的俘虏。
(三)蒙太奇的产生蒙太奇的产生才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对蒙太奇贡献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和前苏联的谢尔盖•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最大的贡献是把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改变为镜头,并让摄影机在他的指挥下运动起来,他还创造性地运用特写和“切”以及通过调度镜头,在影片中创造节奏气氛,以利于把情节推向高潮。
格里菲斯首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艺术手段。
他吸收了梅里爱的特技技巧,借鉴了小说家狄更斯的“切回”手法,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这种艺术手法在他的传世之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一片中得到了更巧妙地运用。
电影史家把这部影片上映的日期(1915年2月8日)当作“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这部影片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党同伐异》中,蒙太奇的手法得到了更完善的运用。
美国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电影业

各制片公司都把大量资金投在了放映业。美 国商务部曾发表了好莱坞1939年的投资数字
影院业 880,000,000美元 美元( 1,880,000,000美元(18.8亿) 亿
制片厂
112,000,000美元(1.12亿)
发行业
20,000,000美元(0.2亿)
总计
2,012,000,000美元(20亿)
联艺
大通银行(洛克菲勒( 基亚尼尼银行 基标准投资公司
哥伦比亚
雷电华
美国广播公司(洛克菲勒( 美国无线电公司(洛克菲勒( 阿尔泰斯公司(摩根(
原因之三:金融资本的支持
• 好莱坞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财务关系,决定它 们的财务运转和总体管理必须在融资方的监控 之下,电影企业处于理性的商业结构中,按照 可以确认的商业标准进行商业决策。因此,表 面上,“电影的制作和发行被经济学家认为是 特殊的高风险的事业。”对于这种“风险”, 实际上,制片厂制度本身就具备了调节生产能 力和与之产生的经济规模之间关系的能力,保 持产量与市场的平衡,以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 化。
经济萧条了,电影就会繁荣吗?
• 1929年夏,纽约股价飙升,证券投资人极度风光。 • 然而,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道琼斯 工业指数如同瀑布般飞流直下。这天结束前11名华 尔街知名投资人自杀身亡。接着“黑色星期一”和黑 色星期二”接踵而至,由此自1929年蔓延至1932年的 这场史无前例的股市大跌盘,最终成为了美国整个 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 • 美国44%的银行宣告破产、数百万投资者的财富被 清空、公司倒闭、商店关门、工资直线下降,每四 个产业工人中就有一个失业
小结
• A.大多参与了20年代的合并、收购浪潮,以 获得一定规模的发行、放映机构。 • B.金融危机前后,有技术投资的因素,都增 添了金融信贷背景,华尔街财团的背后支持使 得起垂直经营模式的垄断性质异常突出,强势 控制了电影制作的形态和产量。 • C.它们都将对影院的控制放在首位。尤其是 五大公司,通过拥有和合作的方式,控制着全 美3/4以上的影院。垂直模式的三个环节中, 制片业仅占据全部资产总额的5%,发行业不 到1%,大公司绝大部分的投资都在影院方面
美国影史简介

高度集成的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 标准化,并纳入快速运作的生产流水线,这是将电影创作工业 生产化,将电影艺术商品化的显著标识。 制片厂商在利润的驱动下,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以票房为指 针,严格遵守商业戒律,最终导致大量类型片的蓬勃发展。 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类型片总体上是不反映现实的,好莱 坞精心营造了一个又一个梦幻般的银幕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都是一些远离现实的虚幻 景象,使观众流连忘返, 乐此不疲,忘记了现实社 会的苦痛、忧愁和烦恼而 沉迷于梦幻之中,因此好 莱坞又称为“梦工厂”。
《一个国家的诞生》
7、卓别林的喜剧观念
查尔斯·卓别林出生于1889年,他的童年有着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 遭遇,饱经磨难。为了谋生,这位出生于贫苦演员家庭中的孩子,最终 仍旧选择了演艺生涯。17岁时卓别林进入英国卡尔诺剧团成为一名哑剧 演员。23岁时他随卡尔诺剧团赴美国巡回演出,卓别林喜剧表演的才华 随即被老板凯塞尔和赛纳特所发现,从此卓别林步入了美国电影业。 1914 年当格里菲斯准备拍摄他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时候,卓别 林在赛纳特导演的《谋生》中开始了他的第一部影片的拍摄。1915年之 后,卓别林主演了很多影片,在这个过程中,卓别林在不断地寻找着自 己的主题和探索着人物形象的表现,同时在形式技巧上也日趋成熟。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剧 电影明星,他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而他作为伟大 的喜剧电影艺术家,最大的贡献是他把为笑而笑的庸俗"闹剧",提到批判 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他以独特的喜剧艺术表演风格和辛辣的讽刺,尖 锐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同时,表现出对不幸命运的抗争,对 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百折不挠的追求。
《火车大劫案》是一部以真实的 自然环境作为叙事背景,以强盗抢劫 火车上的旅客的钱财最终被警察追击 而受到惩罚的故事作为依托,突出地 表现了一个具有强烈而紧张的外部动 作和冲突的作品。 影片共分 13 段,每一段都是由一 个镜头拍摄下来的完整事件中的一部 分。影片中使用了交叉剪辑技巧,鲍 特因此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营造戏剧 效果的第一位导演,从而也确立了他 在美国电影中,以及世界电影中的重 要地位。
美国电影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及其对华影响

美国电影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及其对华影响一、Introduction随着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增加,电影产业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发展。
美国电影产业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之一,其全球化发展对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美国电影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以及其对华影响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二、美国电影产业的全球化发展1. 历史背景20世纪初期,美国电影产业开始崛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电影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向欧洲输出了大量电影,还掌控了国际市场。
19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电影又进入了黄金时期,这为其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全球化路径美国电影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美国电影在全球的传播。
因为美国电影市场的庞大以及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美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非常迅速。
(2)美国影视公司的全球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开始走向全球化,他们在全球建立了大量的分支机构,并在影片制作、发行、宣传等方面实现了全球化战略。
这加速了美国电影在全球的传播。
(3)跨国整合。
最近几年,美国公司在全球不断开拓,通过收购或与当地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使得美国电影在全球更加流行。
三、美国电影产业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1. 开放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为美国公司进一步提升在全球的市场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2. 增强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电影的进入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电影公司面临着来自美国电影公司的激烈竞争,由此也促使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中国电影公司开始注重影片的质量,提升艺术水平和内容层次,以应对美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竞争。
3. 文化交流美国电影的进入也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中国观众开始了解和接触到外国文化,这有助于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好莱坞的沉浮_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研究

好莱坞的沉浮———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研究汪朝光电影是一门新兴艺术,也是技术发展和商业运作结合的产物。
电影虽未诞生于美国,但美国电影产业发展极为迅速,在短时间内便雄踞世界电影产业的巅峰位置。
毫无疑问,在民国年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美国影片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电影的市场运作、艺术表现、技术制作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并引起相应的社会反应。
然国内电影史研究者尚少接触此一课题, ①本文企望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中国引起的市场、制度和艺术反应,为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历史境遇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国内学者的研究散见于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①1981 年版)各章节中,但缺乏专题著作和论文,国外学者的研究因为信息交流的原因,笔者所知亦不多。
·114 ·美国研究一、市场反应:占有与拒斥美国电影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电影之一。
还在电影诞生之初,1897 年7 月,美国影片已经进入上海戏院放映,并引出了中国最早的电影评论。
①随着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产业地位的上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影片已经取代法国影片,占据了中国电影输入的头把交椅,成为影院放映最多的外国影片。
在美国,电影业以大工业生产方式运作‚, 它不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段。
影片的生产只是为资本家提供有利的投资机会。
‛正因为如此,为了追求利润,美国制片商必须维持一定的生产量,而当这一生产量超过国内市场需求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输出。
因此‚美国电影企业的巨头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乃是对市场的全部控制,以便为他们的产品获得确实可靠与经常性的销路‛,而‚各大影片公司的继续扩张和由此而产生的生产过剩的危险,促使他们进而企图垄断国外的市场,它们在本国所获得的大部分的收入使它们能够在国外实行倾销政策,继这种倾销政策而来的则是市场的垄断。
‛②为了最大限度地开拓国内外市场,美国电影发行商创造了诸如‚包租制‛(即强制按照规定的价格租下整批的影片) ‚、盲目购买‛(即不经过目租定影片) 、首轮的决定、放映时日的规定,以及‚互惠交易‛等整套影片销售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6,华纳——七艺城,派 拉蒙——海湾西方工业;环 球——美国音乐公司;米高 梅于70年代初易主赌城老板
YOUR SITE HERE
好莱坞的复兴
复兴之路: 1)“新”电影所吸引的精英观众少得可怜;重新回到为 大众拍片的类型电影模式。 2)娱乐电影《教父》(1972):使好莱坞开始真正复兴。 科波拉的牢骚 3)基础电影观念决定对好莱坞从衰落到复兴史的评述。 艺术论者不把票房价值和影片价值联系在一起,只考虑 “文化质量”(影片的哲学含量、表现手法的独创性、意 念化的程度);艺术作品价值观与电影——消费艺术观之 间的矛盾 4)80年代:影片的年产量和市场收入的新纪录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3. 电视对电影的激烈竞争 电视对电影的贡献 1)电视成了缺乏拍片经验的新人锻炼技艺的理想场所。 自从电视中心从纽约移到好莱坞之后的20多年里,电视已 成为替电影输送导演人才的重要途径。 2)促使电影进一步注意真实 观影空间的改变:在对待影片的真实性方面,再没有比 自然环境中的观众更严格、更认真的检查者了。 电视节目的安排方式:即时转播的报道性节目对表演及导 演方式的改变。
1949年3月在好莱坞第一次宣布“进行一次对共产党的 秘密审讯”,同年9月,41位好莱坞人士被传讯,只去10 人。 公开拒绝回答问题,拒绝告密。霍华德· 劳逊的声明。八 名编剧,二名导演。“蔑视国会”,一年徒刑,罚款$ 1000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1. 对进步人士的政治迫害_好莱坞十人案
YOUR SITE HERE
好莱坞的复兴
法国艺术电影时代的结束
1)新一代“我电影”代言人吕克· 贝松的转变:要做法国 的斯皮尔伯格。
2)雷奥-卡拉克斯《新桥恋人》的票房惨败。
3)“文化例外”政策的全面跨台使高雅电影导演最终改 弦易辙。(文化例外:否定文化和物质的任何联系,主张 用保护本国文化、保证文化安全和抵御外国文化入侵等措 施来壮大本国文化。 反对电影产业化及与外国影片竞争)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3. 电视对电影的激烈竞争 利害冲突在哪里? 4)大制片厂制度解体,独立制片制度起而代之。由个人 投资者组织独立制片公司,为每一部影片临时组织人马, 租用设备,拍成影片后交由大公司发行,分帐。 5)独立制片方式有利于发挥个人的创作特点。好莱坞的 错误战略引出的值得称赞的结果。 3)70年代后电影公司每年的收入约有一半来自电视;好 莱坞以大团圆结局结束了这场争战。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1. 对进步人士的政治迫害_好莱坞十人案
30、40年代抗议日本和希特勒的运动。卓别林。《告密 者》、《北斗星》、《左拉传》、《怒火之花》、《守望 莱茵河》、《反攻》、《吾土吾民》、《卡萨布兰卡》。
1947年,“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宣布“要在电影界进 行一次对共产党的秘密审讯”。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3. 电视对电影的激烈竞争
利害冲突在哪里? 1)一场错误的“战争”:电影与电视的矛盾其实只是电 影院与电影台的矛盾,同电影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毫无利害 冲突可言,而且大有好处。
2)好莱坞的“短视”:一方面向电视界拒售一切影片, 一方面利人之短扬已之长:电影屏幕越来越大,色情和暴 力内容愈演愈烈。艺术上的自杀政策。 3)电视对电影的重大影响在于使好莱坞在短短几年内消 解了大制片厂制度。(解雇制片班子、出售制片厂)
4)从作家电影到商业电影的转变;戛纳电影节的变化: 20C末,好莱坞影片、制片人、导演和演员在该电影节所 占比重越来越大。
YOUR SITE HERE
好莱坞的复兴
”文化例外“与中国电影现状
“文化例外”这个概念,最早见于上世纪90年代初法国、 美国关于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中,当时法国率先拒绝将文化 产品当做普通商品一样自由贸易。这个“保护本国文化” 的主张受到除美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的呼应支持。如今法 国的“文化例外”主张因过于僵硬的保护措施而逐渐式微, 一度受到质疑,但这一主张目前在中国却深具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有 许多需要例外照顾的盲区存在。 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例外”主 张的时代性重点逐渐呈现。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3. 电视对电影的激烈竞争 电影会死亡吗? 4)电影以摄影机的自由运动和镜头组接的蒙太奇为特点 取得了独立的艺术地位,不可能被后来者取而代之。电视 播映的灵活性和普及性反而会使电影拥有更多观众,也会 促使制片部门加大影片的产量以适应需求。 5)实践证明:根本不存在由于艺术原因而不适合在电视 上播放的影片;就目前电视的发展状况来看,把它作为一 种新艺术(报道性、纪录性、即兴性、定期性等)的礼赞 犹有疑问。
YOUR SITE HERE
好莱坞的复兴
约翰·卡萨维茨、萨姆· 佩金帕 、阿瑟·佩恩、科 波拉、尼科尔斯、斯科西 斯、斯皮尔伯格。对好莱 坞娱乐电影传统的继承。
80年代 的复兴 70年代后新 导演的崛起 60年代:大公司资产重 组,制片能力的提升 50年代中期:疏离娱乐电影 的倾向(《逍遥骑士》)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3. 电视对电影的激烈竞争 电影会死亡吗? 1)好莱坞的先对抗后模仿电视技巧的做法源于它始终相 信电影和电视是平行的。 2)从艺术学的观点来看,所谓某种先在的艺术会被另一 种后起的艺术所代替的说法是不可思议的。
3)摄影和电影艺术都在艺术家和表现对象之间存在着 “机械的工具性”,也就都有一个从单纯的复制手段发展 为独立艺术的过程。所谓代替说,大抵发生在它们还没有 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认识与反映生活的方式之前。
“十人”之德米特里克《不受欢迎的人:对好莱坞十人 的回忆》;新闻记者劳布的调查报告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1. 对进步人士的政治迫害_好莱坞十人案
“非美”清洗运动的直接后果有两个: 一使好莱坞损失了大量人才,极大影响了好莱坞影片的 艺术和技术质量; 二使自由主义思想在好莱坞影片中几乎完全消失,代之 以大批警察/强盗故事或间谍案为内容的反共影片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1946年后好莱坞逐渐衰落
1947 非美活动调查 黑名单活动
电视的兴起
反垄断诉讼的 判决
YOUR SITE HERE事
西欧电影 好莱坞电影
战争的严重破坏虽然 给西欧电影造成了无 法估量的物质损失, 却促成了西欧写实主 义电影的繁荣发展
在战争中坐享其成 的好莱坞战后烽烟 自起,几乎断送了 自己的生机
YOUR SITE HERE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
2. 1948---派拉蒙案 派拉蒙案(United States v. Paramount Pictures, Inc) 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谢尔曼)对“派 拉蒙案”做出裁决,判定大制片厂垂直垄断为非法,要求 制片公司放弃电影发行和电影院放映的业务。切断了大公 司的主要财源,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它也改变 了好莱坞的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模式。法院根据禁止垄 断交易的反托拉斯法认定现有的发行模式违法。派拉蒙于 1951年最终放弃了对影院的经营权。 背景及影响
“十人案”后形势急转直下:悔过、大肆检举别人、屈 服 1951年:第二次审讯,受审者多达90人。 审讯结束后非美委员会的黑名单,324人在列。不仅无 法在电影界找到工作,连广播和电视也无立足之地。 编、导、演中受害最深的是编剧,演员次之,导演上黑 名单的最少。 历时近10年,好莱坞流失了大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