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金属磁性材料
第三章金属磁性材料(软磁)

产生的强大涡电流,最后以焦耳热的形式散失的能量损耗.
• 降低涡流损耗的途径
– 将软磁合金扎制成薄片,薄片之间保持良好的绝缘,,做成 叠层铁心.
– 趋肤效应-铁片的厚度不能超过趋肤深度.
• 反常损耗-磁导率的变化,磁畴结构的变化导致局 部磁通的变化, 而形成微观涡流损耗.铁硅合金相图 Nhomakorabea相图可以看出
• 随着合金含硅量的增加,α→γ的转变温度上升,γ→δ的 转变温度下降,两者在大约2.5% Si处相交,形成一封闭 的“γ回线”。
• 3.2%Si-Fe合金来说,当温度从室温上升到熔点的过程中, 不会发生任何结构转变,并始终保持单一的体心立方结构, 这对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再结晶退火十分有利,同时,当温 度从高温缓慢冷却到室温时,又不会象纯铁那样受到 δ→γ和γ →α转变的干扰,因此这种合金很容易制成单晶。
• γ回线的大小对合金的含C量十分敏感。对铁硅合金,应 使含C下降到0.01%以下。
Fe的晶体结构
⑴ 常压下,温度<910℃, 为体心立方(bcc), 铁磁性的α-Fe, 居里温度为770 ℃ , 易磁化方向为<100>, 难磁化方向为<111>
⑵910 ℃ <温度<1400℃ 面心立方, 顺磁性的γ-Fe
第三章 金属磁性材料(软磁)
上节内容回顾 本节主要内容
知识点 作业
上节内容回顾
• 1.1 原子的磁性 • 1.2 大块材料的磁性 • 1.3 交换作用与强磁性 • 1.4 强磁性形成条件及磁性的分类 • 1.5 磁性材料中的磁畴结构 • 1.6 多畴结构的成因 • 1.7 影响磁畴结构的因素 • 1.8 磁化过程 • 1.9 磁化过程的阻滞
磁性材料十大品牌简介

VS
优势:高磁能积、良好的机械加工性 能、易于表面处理。
铁氧体磁性材料品牌特色与优势
铁氧体磁性材料具有高电阻率和易于制造的 特点,广泛用于各种电子和通信设备中。其 品牌特色在于具有稳定的磁性能和低成本, 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优势:高电阻率、低成本、易于制造。
பைடு நூலகம்
钐钴磁性材料品牌特色与优势
钐钴磁性材料具有高居里温度和优良的机械性能,适 用于高温和需要较高磁性能的应用。其品牌特色在于 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能和可靠的高磁性能。
04
品牌市场占有率与未来发展
钕铁硼磁性材料品牌市场占有率与未来发展
总结词
钕铁硼磁性材料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未来 发展前景广阔。
详细描述
钕铁硼磁性材料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和优异磁性能的永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机 器人等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钕铁硼磁性材料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2023-11-30
磁性材料十大品牌简介
汇报人:文小库
目录
• 品牌介绍 • 品牌特色与优势 • 品牌应用领域与产品 • 品牌市场占有率与未来发展
01
品牌介绍
钕铁硼磁性材料品牌
钕铁硼磁性材料品牌是由钕、铁、硼 等元素组成的磁性材料,具有高磁能 积、高矫顽力等特点,广泛用于电力 、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应用领域
钕铁硼磁性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 电、机器人、消费电子等领域。
产品
钕铁硼磁性材料产品主要包括烧结钕铁硼和 粘结钕铁硼,具有高磁性能、高耐腐蚀性和 高稳定性等特点。
铁氧体磁性材料品牌应用领域与产品
要点一
应用领域
金属磁性材料的划分

金属磁性材料的划分发布日期:2013-06-20 浏览次数:485核心提示:金属磁性材料分为永磁材料、软磁材料二大类。
通常将内禀矫顽力大于0.8kA/ m的材料称为永磁材料,将内禀矫顽力小于0.8kA/m的材料称金属磁性材料分为永磁材料、软磁材料二大类。
通常将内禀矫顽力大于0.8kA/m的材料称为永磁材料,将内禀矫顽力小于0.8kA/m的材料称为软磁材料。
11、什么叫Nd-F e-B永磁体,它分几大类?Nd-Fe-B永磁体是1982年发现的迄今为止磁性能最强的永磁材料。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Nd(钕)、Fe(铁)、B(硼),其主相晶胞在晶体学上为四方结构,分子式为Nd2Fe14B(简称2:14:1相)。
除主相Nd2Fe14B外,Nd-Fe-B永磁体中还含有少量的富Nd相、富B相等其它相。
其中主相和富Nd相是决定Nd-Fe-B磁体永磁特性的最重要的二个相。
今天,Nd-Fe-B永磁体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医疗器械、通讯器件、电子器件、磁力机械等领域。
Nd-Fe-B磁体分为烧结和粘结二大类。
通常的Nd-Fe-B烧结磁体是用粉末冶金方法制造的各向异性致密磁体;而通常的Nd-Fe-B粘结磁体是用激冷的方法获得微晶粉末,每个粉末内含有多个Nd-Fe-B微晶晶粒,再用聚合物或其它粘结剂将粉末粘结成大块磁体,因而通常的Nd-Fe-B粘结磁体是非致密的各向同性磁体。
因此,通常的Nd-Fe-B烧结磁体的磁性能远高于Nd-Fe-B粘结磁体,但Nd-Fe-B粘结磁体有着许多Nd-Fe-B烧结磁体不可替代的优点:可以用压结、注射等成型方法制作尺寸小、形状复杂、几何精度高的永磁体,并容易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另外,Nd-Fe-B粘结磁体还便于任意方向充磁,能方便制作多极乃至无数极的整体磁体,而这对于Nd-Fe-B烧结磁体来说通常很难实现;由于Nd-Fe-B粘结磁体中主相Nd2Fe14B呈微晶状态,因此它还具有比烧结磁体耐蚀性好等优点。
磁性材料的用途及原理

磁性材料的用途及原理
磁性材料是一类具有磁性的材料,其主要由铁、钴、镍等金属或者铁氧体、钕铁硼等复合材料组成。
磁性材料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
1. 电子技术和电气工程: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感、电机、变压器等电子和电气设备中。
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场吸引和排斥的特性,实现电能的传递和转换。
2. 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磁性材料用于制造磁盘驱动器、硬盘等存储设备,通过磁性材料上的磁性信息的读写,存储和检索大量的数据。
3. 医疗设备和生物技术:磁性材料在医学成像领域,如磁共振成像(MRI)和磁性共振成像(MRS)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磁性材料还用于制造磁性纳米颗粒,用于药物传递、磁性治疗等生物技术应用。
4. 汽车工业:磁性材料用于汽车制动系统、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等。
磁性材料的原理是通过磁力产生摩擦力或者转动力,实现汽车的制动和驱动。
5. 磁存储介质:磁性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磁带、软磁盘等磁存储介质,通过磁性材料上磁留信息的记录和读写实现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磁性材料工作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磁性材料通常由微小的磁性颗粒组成,这些颗粒具有自旋磁矩,能够产生磁场。
磁性材料在外部磁场作用下,这些磁矩会被排列成一定的方向,从而形成强磁性。
另一方面,磁性材料还具有磁导性,其内部的电子可以自由运动,并且可以对外界的磁场作出响应。
这种响应主要表现为磁性材料对磁场的吸引和排斥的行为。
什么材料有磁性

什么材料有磁性
磁性是一种物质特性,指的是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表现出的吸引或排斥其他物质的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材料具有磁性呢?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铁、镍、钴等金属具有很强的磁性。
这些金属在外加磁场下会被磁化,形成磁铁。
因此,我们常见的磁铁就是由这些金属制成的。
此外,铁氧体也是一种具有很强磁性的材料,常被用于制作电磁铁、磁芯等。
其次,某些合金和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磁性。
例如,铝镍钴合金、钕铁硼合金等都是常见的磁性材料。
它们在工业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制作电机、发电机、磁盘等设备。
此外,某些非金属材料也具有一定的磁性。
例如,铁氧化物、铁氰化物等化合物都表现出一定的磁性。
此外,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表现出磁性。
总的来说,具有磁性的材料种类繁多,涵盖了金属、合金、化合物和非金属材料等多个领域。
这些材料的磁性特性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磁性材料,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磁性机制,以更好地利用和应用这些材料。
总的来说,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还可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磁性材料,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磁性材料有哪些

磁性材料有哪些磁性材料是一类具有磁性的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够产生磁化现象。
磁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医疗、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那么,磁性材料究竟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对磁性材料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介绍铁、钴、镍等金属元素。
这些金属元素在常温下都具有一定的磁性,是常见的磁性材料。
它们在外加磁场下会产生明显的磁化现象,具有良好的磁导性和磁导率,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传感器等领域。
其次,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钴等氧化物也是重要的磁性材料。
这些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磁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磁记录材料、磁性传感器、磁性存储介质等领域。
除了金属元素和氧化物,合金材料也是重要的磁性材料之一。
例如,铁-镍合金、铁-铝合金、钕铁硼合金等都具有优良的磁性能,且具有较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被广泛应用于电磁设备、磁性材料制备等领域。
此外,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也是磁性材料中重要的分类。
软磁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导性和低磁滞回线特性,适合用于变压器、电感器等领域;而硬磁材料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和矫顽力,适合用于制备永磁体、磁记录材料等领域。
总的来说,磁性材料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金属元素、氧化物、合金材料、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都是重要的磁性材料。
它们在电子、通讯、医疗、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磁性材料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本文对磁性材料有哪些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磁性材料及器件

磁性材料及器件磁性材料是一类具有磁性的材料,可以被磁场吸引或排斥。
常见的磁性材料包括铁、镍、钴等金属,以及氧化铁、氧化镍等氧化物。
磁性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磁性材料中,最常见的是铁磁性材料,它具有强大的磁性,并能长时间保持磁性。
铁磁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磁铁和电机等设备,如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
在电子产品中也广泛使用铁磁性材料,如扬声器、麦克风和磁带等。
除了铁磁性材料,还有一种叫做铁磁性材料的合金。
铁磁合金是由铁和其他金属(如铝、镍、铬等)组成的材料。
这些合金通常具有比纯铁更强的磁性,并且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铁磁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设备等高科技领域。
除了铁磁性材料,还有一类叫做软磁性材料的材料。
软磁性材料具有较低的磁导率和较高的剩余磁感应强度,适用于高频交流磁场中的应用。
软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变压器、电感器和传感器等设备中,用于控制和转换电能。
在磁性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制造磁性器件。
磁性器件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特性制造的一种设备,可以转换电能和机械能。
常见的磁性器件有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电磁铁等。
这些器件利用磁性材料产生的磁场来实现能量转换和控制。
电动机和发电机利用磁场和导线之间的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
变压器利用磁场的互感作用来实现电能变压和传输。
电磁铁则利用磁场的吸引力来实现机械运动的控制。
总之,磁性材料及器件在电子、电力、工业和科技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磁性材料的特性,可以实现能量转换和控制,从而实现各种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磁性材料及器件的发展和应用将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磁性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

磁性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磁性材料是指具有磁化能力的材料,包括铁、镍、钴等金属,以及铁氧体、永磁体等无机化合物和铁磁性合金等有机化合物。
在电子技术、电力、通信、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磁性材料的性质磁性材料的主要性质是磁场强度、矫顽力、铁磁性和磁损耗。
磁场强度是指磁体在磁场中所受到的力量大小,矫顽力是指在外界磁场作用下使材料磁化时需要的最小磁场强度。
铁磁性是指物质在磁场下呈现出的磁性行为,分为顺磁性和抗磁性。
磁损耗是指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发生的热损耗和能耗。
二、磁性材料的应用1. 电子技术领域磁性材料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如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磁带等等。
电动机中常用的磁性材料为永磁体材料,常用于制作马达定子和转子。
而变压器中的铁芯材料则是铁氧体材料,其特点是饱和磁通密度高、矫顽力小、磁导率高、磁损耗小等特性;还有磁带的制作中,铁磁合金是其关键材料。
2. 电力领域磁性材料在电力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变压器、电感器等。
在变压器中,铁芯材料是铁氧体和硅钢片,电感器中则使用铁氧体和永磁体等磁性材料制成。
3. 通信领域在通信领域中,磁性材料主要用于制造与磁性元件有关的电子器件,如声控磁头、磁卡等等。
其中,磁控磁头的感应原理是基于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头中的磁性材料发生磁化,从而检测或记录磁信号。
4. 机械制造领域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磁性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磁性元件和磁性工具,如磁性夹具、磁性钻床等等。
如磁性夹具是在磁性材料的作用下通过磁力吸附和保持工件,实现高效的定位和加工,是现代数控加工、精密加工中常用的工具设备。
总之,磁性材料拥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在电子技术、电力、通信、机械制造等领域。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先进材料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创新,磁性材料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元系:温度、压力、成分的立体图。由于一般情况下,压力常为 恒定,相图简化为温度、成分的直角坐标平面图。
三元系:(压力恒定)是一个立体图,底面呈正三角形(成分三角 形),三条底边上-的含量百分数。垂直于底面的纵轴表示温度。 (加图示)三角形内任何一点代表一定成分的三元合金。
2、相律和杠杆定理
⑴、相律 是指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系统的组元数、相数和自由度数之间的 关系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3d过渡族元素的磁性来源
Fe、Ni、Co :
3d电子的交换相互作用,铁磁性 (2.2μB,0.6μB,1.7μB)
Cr、Mn:
3d电子的直接交换相互作用,反铁磁性
Cr、Mn的合金或化合物:
3d电子的超交换相互作用,亚铁磁性或铁磁性
㈡、稀土族元素的结构和磁性 ⑴ 结构 主要指原子序数为57(La)至71(Lu)的15个元素, 加 上性质类似的Y和Sc; 晶体结构大都为密排六方结构。 ⑵ 磁性 Gd从0K到居里温度239K只表现出纯粹的铁磁性,但磁 矩的取向随温度而变。 Gd以前的轻稀土Ce、Nd、Sm具有反铁磁性。 重稀土金属Tb、Dy、Ho、Er、Tm表现为铁磁性或亚 铁 磁性。 Y、Sc、La、Yb、Lu为非磁性稀土元素,但Y、Sc、 Yb 的离子具有磁矩。
如结晶时,p=3,则f=2-3+1=0 (恒温)
(2)、杠杆定理 合金在结晶过程中,各相的成分及其相对 含量将发生变化。对于相图中的两相区, 可以应用所谓杠杆定律求出这两相的成分 及相对含量。 在A-B二元系中,任选一合金p,它的成分 是Xp(组元B的浓度),组元A的浓度为 (1-Xp),在温度T时处于二相平衡,和 两相中组元B的浓度分别为Xa和Xb,而组 元A的浓度为()和(),设合金的重量 为1,和的相对量分别为C的C。这样P点 处两相中同一组元含量之和必等于合金P 中相应组元的含,可得两个方程式: CαXa+CβXb=Xp Cα(1-Xa)+Cβ(1-Xb)=1-Xp
按溶质原子的占位
按溶剂、溶质原子间相对分布
⑵金属间化合物 合金中各组元 的化学性质和原子半径彼此相差很大, 或者固溶体中溶质的浓度超过了溶解度极限,就不可 能形成固溶体,这时,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 之间常按一定比例和一定顺序,共同组成一个新的、 不同于其任一组元的典型结构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 统称为金属间化合物。 稀土元素和过渡元素可以形成许多金属间化合物,其 中许多是强磁性化合物,著名的高性能永磁合金 SmCo5和Sm2Co17就是典型的例子。 金属 间化合物可以大约写出其分子式,但不一定满足 正常化合价平衡的规律。
Ni:
在常压下,在熔点以温
范围内,均是面心立结
构(fcc)为铁磁性的
γ-Ni居里点为358℃
易磁化方向为<111>
难磁化方向为<100>
Co:
[0001] [1120] [1010]
⑴ 温度<450 ℃
简单六方结构
铁磁性的ε- Co 居里点为1117℃ 易磁化方向为<0001> 难磁化方向为<2110>和 1010> ⑵ 温度>450 ℃至熔点 面心立方γ - Co
什么是金属磁性材料? 由金属、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所组成的磁性材料。一般分为:金 属软磁材料和金属永磁材料。 分类 原子内部结构 晶态合金 非晶态合金 磁性能特点 软磁合金 硬磁合金 矩磁合金 压磁合金(磁致伸缩材料)
金属软磁材料(HC<800 A/M)
§2.3 金属磁性材料的织构化
一、织构化的概念
在材料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其晶粒或磁畴在一个方向上成规则排
晶体结构多为复杂的四方结构和六方结构。
轻稀土化合物中3d-4f电子磁矩是属铁磁耦合,而 重稀土化合物中3d-4f电子磁矩是亚铁磁性耦合。
3 固溶体的结构和磁性
磁性合金,大部分为无序固溶体、有限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少数有 序固溶体;相当多的金属间化合物。
形成 置换固溶体时,磁性组元间存在同种原子对和异种原子对两种不 同的交换作用,和非磁性组元间不存在交换作用,致使固溶体中交换 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改变,材料基本磁特性就改变。另一方面,由于 溶质、溶剂原子尺寸的差别,引起晶格畸变,存在应力,使材料的二 次磁特性改变,特别对软磁不利。
(三)、合金的磁性
3d过渡族合金的结构和磁性
稀土族合金的结构和磁性 固溶体的结构和磁性
1、3d过渡族合金的结构和磁性
多为无序固溶体,且多显示铁磁性;
合金的自发磁化与平均外层电子数(3d+4s)成函 数关系(斯莱特-泡林曲线)(图示)
2.稀土族合金的结构和磁性
多为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目前开发的稀土永磁 材料都是以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的材料。
back
§2.2 相变、脱溶和失稳分解
一、固态相变
1、定义 当外界条件(温度、压强)作连续变化时,固体物质在确定的条件下, 其化学成分或浓度、结构类型、晶体组织、有序度、体积、形状、物理 特性等一项或多项发生突变。 2、相变的驱动力和阻力 相变的方向 ΔG<0 Δ G=-VΔ gv+σ V+ε V 驱动力: VΔ gv 总的化学自由能 阻力:总界面能σV和总应变能εV 3、金属磁性材料的固态相变 主要通过热处理工艺来控制。对于软磁,常通过高温退火,让材料在室 温附近保持均匀的单相,使界面能和应变能尽量降低,以获得高(μ)和 低(Hc),对于永磁常通过淬火和低温时效处理,让材料具有多相结构, 来提高(Br)和(Hc)。
应用:电力工业、通讯技术、自动控制、微波技术、雷达技术及磁 记录方面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 作用形式:①能量转换;②信息处理。 特点:在外磁场作用下才显示磁性,去掉外磁场后不对外显示磁性。 应用:精密的仪器仪表;电讯、电声器件;工业设备;控制器件; 其它器件。 作用原理
金属永磁材料
共 晶 型
同素 异晶 转变 共晶 转变 共析 转变 包晶 转变 包析 转变
γ
α α
L L+γ α+γ
γ→α
L
β
L →α+β
γ α
β
γ → α+β
包 晶 型
L
β
α
L+β → α
γ
α
β
γ+β → α
(二)、合金的组成
1、基本概念
合金:由一种金属元素与其它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 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单元。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 以是化合物。 相:合金中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并有界面隔开的独立均匀 部分。 组织:材料内部的微观形貌图象。
3、脱溶过程 α GP区 θ “ θ‘ θ α:母相 GP区:溶质原子偏聚区 θ‘ 、θ“:过渡相 θ:新相 平衡相:应变能最小,界面能最高; 过渡相;应变能居中而偏高,界面能居中而偏低 GP区:界面能和应变能较小 4、脱熔对磁性合金的影响 ⑴、金属软磁合金 使杂质从合金中脱熔;控制杂质的分布状态。可以有效 地改善合金的软磁特性。 ⑵ 金属永磁合金 脱溶对金属永磁特性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析出硬化磁钢
2、合金的基本相
据结构的基本特点可分为
{
固溶体 金属间化合物
⑴固溶体
定义:固溶体是溶质组元溶于溶剂点阵中而组成的单一均匀 固体。溶质只能以原子状态溶解,在结构上必须保持溶剂组 元的点阵类型。 分类 据溶剂类型 一次固溶体
二次固溶体
有限固溶体
按固溶度
无限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 无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
二、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
1、定义:过饱和固溶体析出第二相,而其母相仍然保留,但浓度由过饱和达到饱 和的相变。 条件 :固溶度随温度、成份、压强变化。 2、分类 连续脱溶 不连续脱溶 3、脱溶过程 α GP区 θ “ θ‘ θ α:母相 GP区:溶质原子偏聚区 θ‘ 、θ“:过渡相 θ:新相 平衡相:应变能最小,界面能最高; 过渡相;应变能居中而偏高,界面能居中而偏低 GP区:界面能和应变能较小 4、脱熔对磁性合金的影响 ⑴、金属软磁合金 使杂质从合金中脱熔;控制杂质的分布状态。可以有效地改善合金的软磁特性。 ⑵ 金属永磁合金 脱溶对金属永磁特性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析出硬化磁钢。
利用永磁合金在给定的空间产生一定的磁场强度; 利用永磁合金的磁滞特性产生转动矩,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特点
充磁后,去掉外磁场后仍可保留磁性。
第二章金属磁性材的理论基础
铁磁金属和合金的结构和磁性
相变、脱溶和失稳分解
金属软磁材料的理论基础
金属磁性材料的损耗
金属永磁材料的理论基础
金属磁性材料的织构化
f=c-p+n
f:自由度数 p:平衡时相数
应用:
f=c-p+1(常压)
c:组元数 n:外界条件可变的数目
分析系统中最多能有多少相可以平衡共存 分析结晶是在恒温还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 二元系合金,如结晶时,p=2,则f=2-2+1=1(变温)
例如:二元系合金,C=2,令f=0,则p=3(三个平衡相)
二、合金的组成和磁性
㈠、相图的作用
1、什么是相图? 金属或合金所处的状态主要依赖于其成分和外界条件(温度、 压力)的变化。相图就是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示金属或合金的组织随
成分、温度、压力等变化的关系。
注意:相图又称为相平衡图,反映的是合金在平衡条件下转变的规律。
2、相图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