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属磁性材料(软磁)
第三章金属磁性材料(软磁)

产生的强大涡电流,最后以焦耳热的形式散失的能量损耗.
• 降低涡流损耗的途径
– 将软磁合金扎制成薄片,薄片之间保持良好的绝缘,,做成 叠层铁心.
– 趋肤效应-铁片的厚度不能超过趋肤深度.
• 反常损耗-磁导率的变化,磁畴结构的变化导致局 部磁通的变化, 而形成微观涡流损耗.铁硅合金相图 Nhomakorabea相图可以看出
• 随着合金含硅量的增加,α→γ的转变温度上升,γ→δ的 转变温度下降,两者在大约2.5% Si处相交,形成一封闭 的“γ回线”。
• 3.2%Si-Fe合金来说,当温度从室温上升到熔点的过程中, 不会发生任何结构转变,并始终保持单一的体心立方结构, 这对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再结晶退火十分有利,同时,当温 度从高温缓慢冷却到室温时,又不会象纯铁那样受到 δ→γ和γ →α转变的干扰,因此这种合金很容易制成单晶。
• γ回线的大小对合金的含C量十分敏感。对铁硅合金,应 使含C下降到0.01%以下。
Fe的晶体结构
⑴ 常压下,温度<910℃, 为体心立方(bcc), 铁磁性的α-Fe, 居里温度为770 ℃ , 易磁化方向为<100>, 难磁化方向为<111>
⑵910 ℃ <温度<1400℃ 面心立方, 顺磁性的γ-Fe
第三章 金属磁性材料(软磁)
上节内容回顾 本节主要内容
知识点 作业
上节内容回顾
• 1.1 原子的磁性 • 1.2 大块材料的磁性 • 1.3 交换作用与强磁性 • 1.4 强磁性形成条件及磁性的分类 • 1.5 磁性材料中的磁畴结构 • 1.6 多畴结构的成因 • 1.7 影响磁畴结构的因素 • 1.8 磁化过程 • 1.9 磁化过程的阻滞
金属软磁粉末

金属软磁粉末
金属软磁粉末是金属磁性材料的一种,主要由铁、钴、铬的合金精细粉末组成,由于
它的高磁化度、稳定的磁性、耐高温和宽温度范围、耐腐蚀性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电子、
航空航天、火车、汽车、永磁电机、新能源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电工和新
能源驱动。
金属软磁粉末具有四处良好的物理特性:(1)居易性,金属软磁粉末具有高密度、软
磁性、抗衰减等性质;(2)耐高温性,该材料通常在400℃以下的温度下使用,具有较高的耐久性;(3)尺寸的要求不严格,它的粒度可调,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4)低氧化性,即使在空气中,金属软磁粉末也不易氧化,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磁性特性。
金属软磁粉末具有一系列优良的特性: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抗变形性。
它的物理性
能比普通的硅铁和水铁线材材料要强,有着较为稳定的磁性。
此外,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和机械稳定性,使得产品的磁性更加稳定、可靠。
金属软磁粉末应用非常广泛,如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新能源汽车中的电磁电机、永
磁同步电机、航空航天、船舶、火车、汽车及其他方面。
用于变压器中,金属软磁粉末可
以改善inductance values和变压器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性能,为新能源汽
车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用于永磁同步电机中,可以减小电机体积,改善电机的原磁性能,
并能有效改善负载性能,提高电机的效率。
磁性材料ppt_图文

1.组织结构与磁性 能关系
1)性能指标:.矫顽 力Hc,剩磁Br,最大磁能 积(BH)m,居里温度Tc, 剩余磁化强度Mr。
2)硬磁材料的4大特 性:高的矫顽力,高的剩
余磁通密度和高的剩余磁
化强度,高的最大磁能积, 高的稳定性。
硬磁材料
2.硬磁材料及其应用
(1)稀土硬磁材料:这是当前最大磁能积最高的 一大类硬磁材料,为稀土族元素和铁族元素为 主要成分的金属互化物(又称金属间化合物)。 如钕铁硼稀土合金硬磁材料。
磁性橄榄球
司南
永磁材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软磁材料
软磁材料的特点是高的磁导率,低的矫顽力(一 般Hc<100A/m)和低铁芯损耗。
1.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
1).通过提高材料的均匀性来降低 矫顽力。
2).通过降低磁各向异性来提高磁 导率,降低铁芯损耗。
软磁材料——铁粉芯
2.软磁材料及其工程应用
软磁材料大概分类为:纯铁和碳钢,镍-铁合金,磁性陶瓷 材料,非晶态合金,纳米晶软磁材料。
3)常用软磁磁芯
磁粉芯是由铁磁性粉粒与绝缘介质混合压制而成的一种软磁 材料。由于铁磁性颗粒很小(高频下使用的为0.5~5 微米),又被 非磁性电绝缘膜物质隔开,因此,一方面可以隔绝涡流,材料适用 于较高频率; 另一方面由于颗粒之间的间隙效应,导致材料具有 低导磁率及恒导磁特性;又由于颗粒尺寸小,基本上不发生集肤现 象,磁导率随频率的变化也就较为稳定。主要用于高频电感。磁粉 芯的磁电性能主要取决于粉粒材料的导磁率、粉粒的大小和形状、 它们的填充系数、绝缘介质的含量、成型压力及热处理工艺等。
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的应用:
1.强电流器件的应用,一般在准静态或低频,大电流下使用; 如电磁铁,功率变压器,电机等的铁芯。
03、磁性材料和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回顾
电路(Electric Circuit)
i2
i1
R2
R1
i4
R3
R4
E
1. 欧姆定律
2. Kirchhoff第一定律 (节点电流方程)
3. Kirchhoff第二定律 (回路电压方程)
磁路及磁路基本定律
比较
电路(Electric Circuit)
i2
i1
铜损
磁性器件绕组的电阻的直流铜耗 影响磁性器件的总损耗、温升和效率、
体积 所以绕组导线的直径不能取得过小
高频下的磁化曲线
B和H之间就存在相位差,即时间效应。交流磁场中曲线面积比直流磁场 的曲线面积大,且形状和大小也与磁场的变化频率有关。
磁性材料
开关电源技术——
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的划分(classifications)
磁滞损耗Ph
The area enclosed by the hysteresis loop is a measure of hysteresis loss per cycle.
涡流损耗Pe
剩余损耗Pc
由于磁化弛豫效应或磁性滞后效应引起 的损耗。所谓弛豫是指在磁化或反磁化 的过程中,磁化状态并不是随磁化强度 的变化而立即变化到它的最终状态,而 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时间效应’便 是引起剩余损耗的原因。
相关标准
GJB1435-92 开关电源变压器总规范 GJB1521-92 小功率脉冲变压器总规范 GB/T15290-1994 电子设备用电源变压器和滤波扼流圈
总技术条件 GB/T9630-88 磁性氧化物制成的罐形磁芯及其附件
尺寸(IEC60133) IEC1007 磁性元件和铁氧体材料 IEC61248:1996 通信和电子设备用变压器和电感器
磁性材料及软磁铁氧体科普

磁性材料及软磁铁氧体科普磁性及软磁铁氧体材料磁性及其普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揭⽰出⼀切物质都具有磁性,任何空间均存在磁场。
磁性在⽣产和技术、科研和国防、以及家庭⽣活中有⼴泛的应⽤。
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1)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电⽓化设备,是以磁场的作⽤和磁性材料为基础进⾏能量转换的。
2)在信息化中,如计算机需要使⽤多种的磁记录器和磁存储器。
3)在⾼能加速器和粒⼦检测器中以及⾼温等离⼦体装置中,都需要使⽤强磁场。
4)磁场是多种研究原⼦核和基本粒⼦的加速器和检测器所必需的重要设备。
5)在⽣物学和医⽅⾯,利⽤弱的⽣物磁性和极微弱的⽣物磁场的变化进⾏⽣理和病理⽅⾯的研究以及疾病的诊断。
地磁地球具有磁性,⼜称“地球磁场”或“地磁场”,指地球周围空间分布的磁场。
地球磁场近似于⼀个位于地球中⼼的磁偶极⼦的巨⼤的地磁场。
它的磁南极(S)⼤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N)⼤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道附近磁场最⼩(约为0.3-0.4Oe),两极最强(约为0.7Oe)。
地球表⾯的磁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随时间发⽣变化。
司南—铁磁材料应⽤的起源中国是磁的故乡。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已发现磁⽯相互吸引和磁⽯吸铁的现象, 并在世界上最先发明⽤磁⽯作为指⽰⽅向和校正时间的应⽤。
公元前4世纪,中国发明了司南。
后来,出现了指南车。
司南指南车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韩⾮⼦>>中这样记载:“先王⽴司南以端朝⼣”。
<<⿁⾕⼦>>中记载:“郑⼈取⽟,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
公元1世纪,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公元1044年,北宋曾公亮、丁度等修撰的《武经总要》中有应⽤磁⽯的⽔浮型指南针制法的叙述。
公元11世纪,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指南针的制造⽅法:“⽅家以磁⽯磨针锋,则能指南......⽔浮多荡摇,指抓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之最善。
磁性材料与器件-第三章-技术磁化

3.1.2 磁晶各向异性能
M
W HdM
0
3.1.2 磁晶各向异性能
沿铁磁晶体不同晶轴方向磁化 时所增加的自由能不同,称这 种与磁化方向有关的自由能为 磁晶各向异性能。 在易磁化轴方向上,磁晶各向 异性能最小,而在难磁化轴方 向上,磁晶各向异性能最大。 铁磁体从退磁状态磁化到饱和,需要付出的磁化功为:
3.3.1 磁化机制
技术磁化:铁磁体在外场作用下通过磁畴转动和 畴壁位移实现宏观磁化的过程
磁化本质: 内部的磁畴结 构发生变化
3.3.1 磁化机制
3.3.1 磁化机制
沿外场H方向上的磁化强度MH
Vi为第i个磁畴的体积;i为第i个磁畴的自发磁化 强度与H间的夹角; V0为块体材料的体积。 当H改变H时,MH的改变为
z Is(123)
[001]
[100]:1=1,2=0,3=0
EK[100]=0
[110]: 1 0,2 3 1/ 2 EK[110]=K1/4
y
[110]
1 2 3 1/ 3 [111]:
EK[111]=K1/3+K2/27
x
3.1.2 磁晶各向异性能
3.1.1 磁晶各向异性
同一铁磁物质的单晶体,其磁化曲线随晶轴 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别,即磁性随晶轴方向而异。 这种现象称为磁晶各向异性。 磁晶各向异性存在于所有铁磁性晶体中。 沿铁磁体不同晶轴方向磁化的难易程度不同,磁 化曲线也不相同。
3.1.1 磁晶各向异性
从能量角度,铁磁体从退磁状态磁化到饱和状态,M-H曲 线与M轴之间所包围的面积等于磁化过程做的功
3.1.5 磁晶各向异性起源
磁晶各向异性来源模型
(a)磁体水平磁化时,电子云交叠少,交换作用弱 ( b)磁体垂直磁化时,由于 L-S 耦合作用,电子云 随自旋取向而转动,电子云交叠程度大,交换作用 强。
磁性材料金属磁性材料

二元系:温度、压力、成分的立体图。由于一般情况下,压力常为 恒定,相图简化为温度、成分的直角坐标平面图。
三元系:(压力恒定)是一个立体图,底面呈正三角形(成分三角 形),三条底边上-的含量百分数。垂直于底面的纵轴表示温度。 (加图示)三角形内任何一点代表一定成分的三元合金。
2、相律和杠杆定理
⑴、相律 是指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系统的组元数、相数和自由度数之间的 关系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3d过渡族元素的磁性来源
Fe、Ni、Co :
3d电子的交换相互作用,铁磁性 (2.2μB,0.6μB,1.7μB)
Cr、Mn:
3d电子的直接交换相互作用,反铁磁性
Cr、Mn的合金或化合物:
3d电子的超交换相互作用,亚铁磁性或铁磁性
㈡、稀土族元素的结构和磁性 ⑴ 结构 主要指原子序数为57(La)至71(Lu)的15个元素, 加 上性质类似的Y和Sc; 晶体结构大都为密排六方结构。 ⑵ 磁性 Gd从0K到居里温度239K只表现出纯粹的铁磁性,但磁 矩的取向随温度而变。 Gd以前的轻稀土Ce、Nd、Sm具有反铁磁性。 重稀土金属Tb、Dy、Ho、Er、Tm表现为铁磁性或亚 铁 磁性。 Y、Sc、La、Yb、Lu为非磁性稀土元素,但Y、Sc、 Yb 的离子具有磁矩。
如结晶时,p=3,则f=2-3+1=0 (恒温)
(2)、杠杆定理 合金在结晶过程中,各相的成分及其相对 含量将发生变化。对于相图中的两相区, 可以应用所谓杠杆定律求出这两相的成分 及相对含量。 在A-B二元系中,任选一合金p,它的成分 是Xp(组元B的浓度),组元A的浓度为 (1-Xp),在温度T时处于二相平衡,和 两相中组元B的浓度分别为Xa和Xb,而组 元A的浓度为()和(),设合金的重量 为1,和的相对量分别为C的C。这样P点 处两相中同一组元含量之和必等于合金P 中相应组元的含,可得两个方程式: CαXa+CβXb=Xp Cα(1-Xa)+Cβ(1-Xb)=1-Xp
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磁致伸缩可用于制备称重、测力、扭矩 传感器等
四、磁记录材料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
“知识大爆炸”?
记忆靠人脑?
磁记录:是使用记录磁头在磁记录介质内写入磁化强度图纹 作为信息存储,用同一或另外记录磁头可从磁化强度图纹读 出所储存的信息。
磁 记 录 的 基 本 过 程
抹音磁头 录音磁头
放音磁头 驱动器
工作缝隙小、磁场分布陡河磁迹宽 度窄,故可提高记录速度和读出分 辨率
磁电阻磁头
利用磁电阻效应制成
磁头材料
合金磁头材料:含钼 坡莫合金和仙台斯特 合金 铁氧体磁头材料:镍锌铁 氧体和锰锌铁氧体
非晶态磁头材料: Co-(Zr, Hf,Nb,Ta,Ti) 二元系合 金薄膜和Co-Fe-B类金属非 晶态薄膜
• 3d过渡金属(T) -非金属系 • 3d过渡金属(T) -金属系 • 过渡金属(T) -稀土类金属(R) 系
软磁材料主要用于动力工程、高性能电子学、通信技术、 航空及空间技术等,来制造磁导体,增加磁路的磁通量,降低 磁阻。
二、永磁材料 永磁材料又称硬磁材料,是用于制造各种永久磁铁的磁性 M 材料。 1、性能特点
改善材料的显微结构,降低杂质和气 孔的含量,增大晶粒尺寸。 降低内应力σ
磁滞回线示意图
3、软磁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 软磁材料
金属软磁
铁氧体软磁
非晶及纳米晶软磁
• 电工纯铁 • 硅钢 • 坡莫合金 • 其它软磁合金 (Fe-Al、Fe-Si-Al、 Fe-Co)
• MnZn,NiZn, MgZn等尖晶石型 铁氧体 • Co2Y,Co2Z等平 面六角型铁氧体
有机粘接剂及润滑剂 磁性粉 Al2O3粉/铁丹粉/碳粉
记录层 带基 涂布型磁带结构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主要内容
• 3.1 金属软磁材料
– 3.1.1 软磁材料的重要指标 – 3.1.2 纯铁和低碳钢 – 3.1.3 铁硅合金 – 3.1.4 镍铁合金 – 3.1.5 非晶态软磁合金 – 3.1.6 软磁合金应用举例
概述
• 软磁材-soft magnetic material 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软
2、阿姆柯铁
含C ≤ 0.025%、 Mn ≤0.035%、 P≤0.015%、S≤0.05%、 Cu≤0.08%。磁性能:μi=2000~5000、μm=6000~15000、 Hc=0.5 ~1.5(×79.6A/m)
3、羰基铁
由Fe(Co)5分解而成,纯度高。磁性能:μi=2000~3000、 μm=20000~21500、Br=0.5 ~1.0(T)、Hc=0.08(×79.6A/m)、 ρ=9.6(×10-8 Ω.m)
金属磁性材料
• 金属和合金组成的金属磁性材料 • 金属氧化物组成的铁氧体磁性材料 • 金属磁性的内部原子结构包括:晶态和非晶
态 • 金属磁性材料分为:软磁合金,硬磁合金,矩磁
合金和压磁合金. • 把矫顽力小于0.8kA/m的材料称为软磁合金,
而把矫顽力大于0.8kA/m的材料称为硬磁合 金。
3.1.1 软磁材料的重要指标
铁镍合金相图
铁镍合金相图
由相图可以看出
• 含镍量从30%到100%的镍铁合金在室温下是由单一的面 心立方结构的γ相组成。
• 在合金含量小于30%时,γ相在较低温度下可通过马氏体 相变转变为体心立方的α相,这种结构转变有明显的热滞 现象,即升温时的α→γ转变温度和降温时γ→α的转变温 度不重合。两相区难以确定。
心立方中铁原子间的间隙位置,导致晶格畸变, 产生内应力,使纯铁的磁导率下降、矫顽力上升。 析出物使磁性能不断变坏。
• 实验室采用真空熔炼、电子束容量和区域提纯。 工业采用氢气退火的方法。
• 工业纯铁的热轧或冷轧板材经退火,由于再结晶 和晶粒长大,可以使磁导率和矫顽力得到改善。
• 低碳钢指含碳量小于0.1wt%的铁碳合金。 • 实际用的低碳钢带,含碳量约0.05~0.8wt%。厚
• 涡流损耗-软磁材料在交流下磁化时,由于电阻率很低而
产生的强大涡电流,最后以焦耳热的形式散失的能量损耗.
• 降低涡流损耗的途径
– 将软磁合金扎制成薄片,薄片之间保持良好的绝缘,,做成 叠层铁心.
– 趋肤效应-铁片的厚度不能超过趋肤深度.
• 反常损耗-磁导率的变化,磁畴结构的变化导致局 部磁通的变化, 而形成微观涡流损耗.
磁性材料的性能可以采用两类不同的参量 来描述:
• 结构不灵敏量:饱和磁化强度Ms,居里温 度Tc,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s,磁晶各向异 性常数K1,K2,电阻率ρ,―材料的基本 常数―由材料的成分所决定.
• 结构灵敏量:磁导率μ,矫顽力Hc,铁芯功 率损耗P―由掺杂、晶粒取向、晶粒尺寸等 “外部”因素决定.
⑶温度<1400℃ 体心立方 顺磁性的δ-Fe
硅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硅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硅的加入可以降低铁硅合金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同时随着硅含量的增大, 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可以逐渐趋于零。这对提高磁导率和降低矫顽力是有利 的。
• 添加硅可以提高合金的电阻率。这对降低涡流损耗特别重要。 • 铁硅合金的密度随含硅量增大而下降,制成铁芯后,对减轻变压器和电机
非晶态合金的获得
• 急冷
非晶态软磁合金的特性
非晶态软磁合金的缺点
非晶态软磁合金的应用
• 变压器 • 电机 • 开关电源 • 漏电保护器 • 磁屏蔽 • 磁分离介质
3.1.6 软磁合金应用举例
• 常用软磁元器件 • 电磁感应 • 磁屏蔽 • 磁性力 • 矩形磁滞回线
知识点
• 1.软磁材料的重要指标
磁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广泛用于 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中。应用最多的软磁 材料是铁硅合金(硅钢片)以及各种软磁铁氧 体等 。
软磁材料分类
• ①纯铁和低碳钢 • ②铁硅系合金 • ③铁铝系合金 • ④铁硅铝系合金 • ⑤镍铁系合金 • ⑥铁钴系合金 • ⑦软磁铁氧体 • ⑧非晶态软磁合金 • ⑨超微晶软磁合金
4、真空热处理
在真空气氛(乇以下)保护下进行高温退火,可消除材料 的应力,并去除部分杂质,比普通退火好。
作用:
– 防止材料在热处理中氧化 – 防止在材料热处理中渗入杂质 – 在热处理中帮助去除杂质,特别是气态杂质 – 消除应力
缺点:
– 在真空气氛下,合金某些成分易挥发,使成分偏离 – 工艺复杂,成本高
第三章 金属磁性材料(软磁)
上节内容回顾 本节主要内容
知识点 作业
上节内容回顾
• 1.1 原子的磁性 • 1.2 大块材料的磁性 • 1.3 交换作用与强磁性 • 1.4 强磁性形成条件及磁性的分类 • 1.5 磁性材料中的磁畴结构 • 1.6 多畴结构的成因 • 1.7 影响磁畴结构的因素 • 1.8 磁化过程 • 1.9 磁化过程的阻滞
硅钢片的制备
• 非取向硅钢片
– 热轧硅钢片 – 冷轧硅钢片
• 晶粒取向硅钢片
– 单取向硅钢片-戈斯织构 – (110)[001] – 双取向硅钢片-立方织构 – (100)[001]
3.1.4 镍铁合金
一、概述 含Ni为30%~90%的铁-镍系软磁合金一般 统称为坡莫合金(或叵姆合金)。
1、特点
• 在相当于Ni3Fe成分处会发生有序和无序相转变。有序化 转变温度在506℃。
合金成分对电磁性能的影响
合金成分对电磁性能的影响
合金成分对电磁性能的影响
• 居里温度
– 在含Ni量为0~10%和65~100%两个成分范围内,居里温 度随镍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 当含镍量为35%左右时,由于非磁性相的出现,居里温 度急剧下降。
的重量有利。 • 硅促进钢中碳的石墨化,退火时钢的脱碳倾向增加,同时还可以与钢中的
O2合成SiO2,使钢脱氧。这样可使损耗下降,磁性能改善,而且避免碳和 氧所引起的老化现象。 • 硅钢的磁性对温度、振动及应力等敏感性较少,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 饱和磁感应强度和居里温度均随含硅量的增加而下降。 • 硬度增加、延伸率、冲击韧性下降。加工困难。
度为0.5mm和0.65mm两种。
工业纯铁
一、特点
纯度在99.8%以上的铁,不含任何故意添加的合金元素。 室温性能:Bs=2.15(T),居里点Tc=770℃,μm=20000, ρ=0.1×10-6(Ω·m)。 杂质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
碳含量低 矫顽力低 磁导率高 导热性和加工性好 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和价格便宜 电阻率低,不能在交流磁场中应用
5、氢气热处理
在H2气氛保护下进行高温退火
作用:
– 防止材料在热处理中氧化 – 防止在材料在热处理中渗入杂质 – 在热处理中去除杂质 – 消除应力
缺点:
– 要求氢气纯高,成本高 – 温度和氢气流量较难控制
3.1.2 纯铁和低碳钢
• 纯铁-纯度在99.8wt%以上的铁。 • C、N、O和S杂质对纯铁影响最大,它们占据体
• γ回线的大小对合金的含C量十分敏感。对铁硅合金,应 使含C下降到0.01%以下。
Fe的晶体结构
⑴ 常压下,温度<910℃, 为体心立方(bcc), 铁磁性的α-Fe, 居里温度为770 ℃ , 易磁化方向为<100>, 难磁化方向为<111>
⑵910 ℃ <温度<1400℃ 面心立方, 顺磁性的γ-Fe
铁硅合金相图
由相图可以看出
• 随着合金含硅量的增加,α→γ的转变温度上升,γ→δ的 转变温度下降,两者在大约2.5% Si处相交,形成一封闭 的“γ回线”。
• 3.2%Si-Fe合金来说,当温度从室温上升到熔点的过程中, 不会发生任何结构转变,并始终保持单一的体心立方结构, 这对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再结晶退火十分有利,同时,当温 度从高温缓慢冷却到室温时,又不会象纯铁那样受到 δ→γ和γ →α转变的干扰,因此这种合金很容易制成单晶。
3、高温退火
将磁性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随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得到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过程。 作用: – 消除应力,改善金属和合金的内部组织结构。 退火过程中,材料结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恢复和再结晶 – 恢复——原子在晶粒范围内活动,晶格恢复完整,晶粒大小不变。 – 再结晶——在高温下,晶粒长大,材料应力进一步下降。
3.1.1 软磁材料的重要指标
• 静态应用:
– 磁化曲线 – 饱和磁感应强度 – 磁导率(初始磁导率和最大磁导率)
• 动态应用:
– 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 磁导率 – 较低的能量损耗
交流应用中的能量损耗
• 磁滞损耗-软磁材料在交流下磁化时,每周期所损耗的部
分能量可用磁滞回线的面积来衡量.P=K·A·f; P=C·f·Bm1.6.
某些软磁合金的典型磁性能(合金已完全退火)
工业纯铁的室温性能
3.1.3 铁硅合金
• 铁硅合金也称硅钢、硅钢片或电工钢片。是最 重要的铁芯材料。
• 铁硅合金作为铁芯材料,具有比纯铁更低的铁 芯损耗。
• 1900—1930年,炼钢和热轧加工技术 • 1934~60年 晶粒取向、热处理、玻璃涂层 • 1983~至今年 辐射
• 2.交流应用中的能量损耗和较低能量损耗的 方法
• 3.铁硅合金-硅钢 • 4.镍铁合金-坡莫合金-permalloy • 5. 非晶态软磁合金
作业
• 1.简述软磁材料的重要指标及提高软磁性 能的措施
• 2.简述铁硅合金
– 成份范围很窄,性能可以通过成份和热处理工 艺来调整,可以满足各种要求
– 加工性能好 – 低和中等磁场下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很低的矫
顽力
镍铁合金-分类
含Ni量:低镍合金小于45% 中镍合金45%~70% 高镍合金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