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技术考试重点
江苏理工学院电视机原理与技术考试重点整理

①黑白全电视信号:图像/复合消隐/复合同步信号②彩色全电视信号:亮度信号Y/色度信号F/色同步信号B/复合同步复合消隐信号S③高频调谐器(高频头)输入回路→高频放大器→混频器→得中频本机振荡器↑作用:选频高放(提高灵敏度)混频④彩电比黑白多一个彩色解码电路⑤图像中频38MHZ 频道带宽8MHZ视频带宽6第一伴音31.5第二6.5本振=图像载波+38M=伴音载波+31.5M 图像中频载波38=伴音中频载波31.5+第二伴音中频6.5⑥中频放大电路幅频特性:三个吸收点30,39.5MHZ全吸收31.5吸收5%放大的是中频信号⑦黑白电视末级视放电路任务: 放大/负反馈补偿/对比度调整/辅助消隐/保护电路⑧电源电路:→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电路220v~18v~19.5v~12v⑩彩色电视传输方式:兼容式传输的信号:3个R-Y B-Y 亮度信号Y 终端恢复G-Y其他信号则完善分离⑾编码:由三基色获得彩色全电视信号过程解码:彩色全电视信号→三基色亮度信号分离方法:频率分离色度信号分离方法:时间分离⑿三种电视制式:NTSC正交平衡调幅制PAL逐行倒相正交平很调幅制SECAM顺序传输存储复用调幅制⒀亮度方程:Y=0.30R+0.59G+0.11B(简化) |F︱=R+4.5907G+0.0601B 红绿蓝三基色单位:规定1光瓦标准白光红绿蓝各自贡献「R」=0.30光瓦g=0.59光瓦b=0.11光瓦三基色分量:0.30R 0.59G 0.11B⒁混色方法:相减混色物理混色相加混色光混色图:红+青=绿+紫=蓝+黄=白(补色)红+绿+紫=白+红=浅红⒂Y=0.30R+0.59G+0.11BRGB Y R-Y B-Y白111 1 0 0黄110 0.89 0.11 -0.89青011 0.7 -0.7 0.3绿010 0.59 -0.59 -0.59紫101 0.41 0.59 0.59红100 0.3 0.7 -0.3蓝001 0.11 -0.11 0.89黑000 0 0 01频谱交错:利用量度信号频谱间隙,抽出较窄带的色差信号,是色差信号不单独占有频带。
电视技术复习

电视:以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图像和伴音的技术。
电视系统是光—电—光的转化;伴音是声—电—声的转化。
第一章彩色视觉原理1,可见光与物体的颜色(1)可见光:人眼可以看见的光叫可见光单色光:只含有单一波长的光;复合光: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的光(2)我们看到的颜色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种是发光体所呈现的颜色,另一种是物体反射或透射的彩色光。
一定的光谱分布表现为一定的颜色,但同一颜色则可由不同的光谱分布而获得2,视觉特性(1)黑白电视中,不但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惰性,同时还利用了人眼分辨力的局限性(2)彩色电视中,除了利用以上特性外,还利用了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主要包括视敏特性和彩色视觉。
(3)亮度方程:YC=0.30R+0.59G+0.11B(4)分辨力:眼睛对被观察物上相邻两点之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所对应的视角θ的倒数,即用L表示眼睛与图像之间的距离,d表示能分辨的两点间最小距离(5)人眼的视觉惰性也叫视觉暂留性。
光消失以后,人眼的亮度感觉还要残留约0.1秒。
一秒传25个画面,就可以实现活动图象了。
(6)人眼的闪烁感是当作用人眼的光脉冲的重复频率不够高时,眼睛就会有一明一暗的感觉。
光源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眼睛就感觉不到闪烁。
人眼的临界闪烁频率约46Hz ,每秒传50幅以上画面,才可以不闪烁。
隔行扫描技术,将一幅画面分成两场传送的。
3,彩色(1)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饱和度亮度,这里是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引起明暗程度的感觉,通常用Y来表示;色调,即彩色光的颜色类别色饱和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即颜色的浓度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F)(2)彩色三基色:红绿蓝(R,G,B)(3)混色法空间混色法:利用人眼对彩色分辨率低的特点时间混色法: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的特点生理混色法:利用两眼同时分别看两种不同颜色的同一景物时,也会产生混色效果。
第二章电视传像原理1,电视的传像原理是基于人眼的分辨力、视觉惰性和辩色特性的。
2,电视图像的构成:像素,40多万;3,图像传送方式:顺序,,指各像素的亮度按一定顺序,逐一转为相应的电信号,依次经一个通道传送,在接收端再按相同的顺序转变成不同亮度的光点。
电视技术复习

电视技术复习一、填空题二、选择题三、判断题以上请参阅书本练习四、基本概念解释1、显像三基色三种荧光粉在电子束轰击下发出的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2、高清晰度电视是指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大约为目前模拟彩色电视系统的2倍,宽高比为16:9的数字电视系统。
3、数字电视从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到信号的发送、传输和接收全部采用数字处理的电视类型。
4、增补频道充分利用网络的传输宽带,在频道之间没有分配的一段频率上增设频道,这就是增补频道。
五、简答题1、图像顺序传送利用了人眼的哪些视觉特性?图像是怎样传送的?答: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惰性和有限分辨力,活动图像可分解为一连串静止图像,静止图像又可分解像素,只要在1/25s时间里,发送端依次对一副图像所有像素的亮度信息进行光电转换,接收端再依次重现相应亮度的像素,就可以完成活动图像的传输。
2、为什么要用色差信号来传送色度信号?答:1)可减少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干扰;2)能够实现亮度恒定原理,即重现图像的亮度只由传送亮度信息的亮度信号决定。
3)可节省色度信号的发射功率。
3、视频信号配接的标准阻抗、标准电平和标准极性是什么?,正极性。
答:标准阻抗是75欧姆,标准电平为1Vp-p4、简述单CCD摄像机与三CCD摄像机的优缺点。
答:三CCD摄像机可以得到较高的分辨率,CCD摄像机的分辨率较低,但成本也降低了许多。
5、三基色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自然界绝大多数的彩色可以分解为三基色,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
混合色的色调和饱和度由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混合色的亮度等于三种基色亮度之和。
6、要做到黑白、彩色电视互相兼容,必须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答:1)在彩色电视的图像信号中,要有代表图像亮度的亮度信号和代表图像色彩的色度信号;2)要求彩色电视能将色度信号安插到6MHz的视频带宽中去,采用的方法为频带压缩、频谱交错。
7、应用电视的信息传播有什么特点?答:1)信息源是多台摄像机,可以是几台、几十台、甚至几百台摄像机。
电视技术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1.彩色电视机出现无光栅、无图像、无伴音故障现象的可能部位是(c)A.场扫描电路B.伴音电路C.开关电源D.A与C2.彩色电视机解码器输出的信号是(b )。
A.彩色全电视信号B.三个基色信号C.亮度信号D.色度信号3.ABL电路的作用是限制图像的(a )。
A.亮度B.对比度C.色饱和度D.A与B4.行振荡器产生的行振荡信号的波形为(c )。
A.正弦波B.锯齿波C.矩形波D.三角波5.行输出管工作于(a )状态。
A.开关B.放大C.截止D.饱和6.行输出电路中的行逆程电容容量减小时,会使逆程脉冲电压(a )。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能确定7.电视机中,场扫描电路停止工作时,将会出现( c)的故障现象。
A.无光栅B.有光栅无图像C.水平一条亮线D.垂直—条亮线8.PAL制电视机对色度信号的解调采用的是( c)。
A.鉴相器 B 鉴频器C.同步检波器D.包络检波器9.我国电视机的图像信号采用残留边带方式发射的原因是为了(b )。
A.增加抗干扰能力B.节省频带宽度C.提高发射效率D.衰减图像信号中的高频10.彩色的色调指的是颜色的( a)。
A.种类B.深浅C.亮度D.A与B12.PAL制解码器中,4.43MHz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b )。
A.亮度信号B.色度和色同步信号C.复合同步信号D.色副载波13.一台电视机出现开机烧保险现象,故障的可能原因是( b)。
A.消磁电阻开路D.电源整流管短路C.行输出短路D.电源启动电阻开路14.彩色电视的全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的全电视信号相比,增加了(d )。
A.三基色信号B.三个色差信号C.两个色差信号D.色度与色同步信号15.三基色原理说明,由三基色混合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 d)。
A.红基色的亮度B.绿基色的亮度C.蓝基色的亮度D.三个基色亮度之和16.电视图像的清晰度主要由( a)决定。
A.亮度信号B.色度信号C.同步信号D.亮度与色度信号17.普及型彩色电视机中,亮度与色度信号的分离是采用(a )分离方式完成的。
数字电视考试复习提纲

1.数字电视系统按信号传输方式2.国际上数字电视标准体系分类3.电视信号的采样频率4.亮度方程5.预测编码6.算术编码7.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过程8.分组码最小码距与检纠错能力的关系9.哈夫曼编码10.SDTV,HDTV11.隔行扫描12.编码效率13.频谱效率14.图像信号在合适的网络中传输怎么求压缩比1.什么是隔行扫描?其优点和缺点有哪些?隔行扫描的总行数为什么是奇数,而不是偶数?隔行扫描:指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两场进行扫描(从上到下为一场)。
第一场扫出光栅第1、3、5、7等奇数行,第二场扫出第2、4、6等偶数行,并把扫奇数行的场称为奇数场,扫偶数行的场称为偶数场,这样,每一帧图像经过两场扫描,所有像素就可以全部扫完。
优点:保持了清晰度,降低了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简化处理设备。
缺点:行间闪烁效应,大面积图像闪烁,并行现象,运动物体边缘锯齿化。
第二问:为了保证清晰度,隔行扫描的两场光栅必须均匀镶嵌,为此选取一幅图像的总扫描数为奇数,每场均有一个半行,并设计第一场结束于最后半行然后电子束返回屏幕最上方中间,第二场(始于半行,结束的是整数行)4.亮度方程亮度方程式亮度方程式 Y=0.30R+0.59G+0.11B 其中Y表示混合色的亮度,R、G、B 分别表示红、绿、蓝的光线强度(亮度)。
亮度方程式亮度方程式 Y=0.30R+0.59G+0.11B当R=G=B=1时,混合色为白色,其亮度为最亮(Y=1);当R=G=B=某个小于1的值时,混合色为灰色,其亮度Y<1;当R=G=B=0时,混合色为黑色,其亮度Y=0。
当R、G、B取值不一样时,混合色为彩色,Y表示彩色的亮度。
亮度方程式亮度方程式UY=0.30UR+0.59UG+0.11UB其中, UR、UG、UB分别为红、绿、蓝三基色的电压, UY为混合色的亮度电压。
11.隔行扫描隔行扫描:指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两场进行扫描(从上到下为一场)。
第一场扫出光栅第1、3、5、7等奇数行,第二场扫出第2、4、6等偶数行,并把扫奇数行的场称为奇数场,扫偶数行的场称为偶数场,这样,每一帧图像经过两场扫描,所有像素就可以全部扫完。
电视技术期末复习提纲

一、模拟电视1、电子扫描: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称为扫描。
在电视系统中,扫描是由电子枪进行的,通常称其为电子扫描。
行、场锯齿波特征行扫描、帧扫描,正程、逆程,隔行扫描、逐行扫描,我国PAL制电子扫描的相关参数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称为扫描。
扫描的过程和读书时视线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的过程类似。
从左至右的扫描称为行扫描;自上而下的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
在电视系统中,扫描是由电子枪进行的,通常称其为电子扫描。
光敏半导体材料具有受光作用之后电阻率变小的性能,即光照愈强,材料呈现的电阻越小。
电子束从荧光屏的最左边移到荧光屏的最右边,称其完成一行的正程扫描,电子束又从荧光屏的最右边返回到最左边,称其完成一行的一个逆程扫描。
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别称为奇数场和偶数场。
奇数场传送1,3,5,…奇数行;偶数场传送2,4,6,…偶数行。
这样,每秒钟将传送50场图像,即场频fv仍为50 Hz不变,因而将有效地降低闪烁感。
所以隔行扫描既减小了闪烁感,又使图像信号的频带仅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隔行扫描方式要求每帧扫描总行数为奇数。
此外,隔行扫描将视频带宽压缩为逐行扫描的1/2,即大约是5.5 MHz左右,故我国规定视频信号带宽按照6 MHz分析计算。
通过电子扫描与光电转换,就可以把反映一幅图像亮度的空间与时间函数转换为只随时间变化的单值函数的电信号,从而实现平面图像的顺序传送。
2、黑白全电视信号:图像信号及其特征,负极性信号,频谱特征(以行频为周期的梳齿状,行频参数,频带宽度、每族谱线宽度)图像信号是由摄像管将明暗不同的景象进行转变而得的电信号。
若图像最亮时,对应的电压信号幅度最高,此信号称为正极性图像信号;反之,如果图像最暗时对应的电压信号幅度最大,称此为负极性图像信号。
图像信号具有如下特征:(1) 含直流,即图像信号具有平均直流成分,其数值确定了图像信号的背景亮度。
最新数字电视技术考试重点(华南师大)

最新数字电视技术考试重点(华南师⼤)8.信道容量p6⾹农(Shannon)研究了受随机噪声⼲扰的信道情况,得出了计算信道容量的⾹农公式:9.编码效率精品⽂档np7H = P 1bR(⽐特)i寿C?b;+ §](b/s)< N J_ nN ⼋P i N ii=1精品⽂档1. 数字电视⼴播系统的构成图1-1是数字电视⼴播系统⽅框图。
该系统由信源编码、多路复⽤、信道编码、调制、信道和接收机等六部分组成。
2. 数字电视与电视数字化处理的区别p2现在的模拟彩⾊电视接收机的电路中采⽤了多种数字化处理技术,往往⾃称为数码电视或数字化电视。
这些彩⾊电视机在不改变现⾏模拟⼴播电视传输体制的前提下,对解调后的视频和⾳频的基带信号进⾏了数字化处理,获得了更⾼质量的图像和伴⾳,增加了电视机的功能,但它仍属于模拟电视的范畴,只能接收模拟电视信号,⽆法接收数字电视信号,与真正的数字电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
这些数字化处理技术包括:⽤数字梳状滤波器进⾏较完善的亮度、⾊度分离,消除了亮、⾊窜扰现象;对亮度信号进⾏数字轮廓增强,提⾼了画⾯清晰度;对⾊度信号进⾏数字降噪和⾊调校正,减少了画⾯噪点和⾊调畸变;⽤逐⾏扫描及倍场(Double Sean)消除⾏间闪烁和⼤⾯积闪烁,提⾼了图像的垂直清晰度;处理后还能实现画中画、静⽌画⾯等新功能以及丽⾳NICAM(Near In sta nta neous Compa ndi ng Audio Multiplex ,准瞬时压扩⾳频多路传输,是⼀种数字脉冲编码调制⽴体声⼴播系统,⽤7.28 MHz频率⼴播)和环绕⽴体声等功能。
3 . SDTV 和HDTV p3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是指质量相当于⽬前模拟彩⾊电视系统(PAL、NTSC、SECAM)的数字电视系统,也称为常规电视系统。
其定义是,ITU-R 601标准的4 :2 : 2的视频,经过某些数据压缩处理后所能达到的图像质量。
电视技术-总复习题

电视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格0.5分)1电视视频信号中亮度信号电压高低反映了图像的,色度信号电压高低反映图像的。
2我国电视第二中频载波频率为,属于方式调制。
3我国采用的电视制式,每个频道所占带宽为,无线台共划分频道。
4我国高频电视信号采用发射方式。
可以节省。
5按我国电视扫描制式规定,视频信号的最低频率为,最高频率为。
6电视机电路由信号处理系统、和组成。
7荧光屏有光栅后,用负极性图像信号控制显象管就可重现图像,但要图像稳定还需要同步。
8电视信号经过高频头之后,输出载频分别为和的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信号。
9在视频放大电路中,将信号和视频信号分离的是级。
10AGC电路的中文名称是,AFC:。
11电视机中显象管高、中压直流电源,由提供,当这些电源无输出时,显象管将无。
12黑白电视机中,亮度调节,是通过调节高低来实现,而对比度则是通过调节视放实现的。
13显像管阴极电压大些,光栅将变,视放增益高些对比度则些。
14从显象管外部结构,可分为荧光屏、、管径和引脚四部分,其中最脆弱的一部分是,所以切忌碰撞,也不要用手拿着它搬动。
15显像管习惯用尺寸作为屏幕大小的量度,目前我国现行电视机显象管的宽高比为。
16显象管内部主要由、组成。
17若偏转线圈只有行的起作用,则屏幕将出现。
若只有场的起作用,则屏幕将出现。
18行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方向扫描,场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方向扫描。
19电视机行场扫描电路的作用是向偏转线圈提供,使束电流在荧光屏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扫描而形成。
20光栅的枕形失真是由于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两边中间。
21用视频信号去调制光栅时,是将视频信号加至电子枪的极或极。
22行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电压,其信号周期为64uS,脉冲宽度约为 uS。
23场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电压,其信号周期为20mS,逆程时间约为。
24在行偏转线圈支路串接一只 LT是为了补偿段非线性失真。
25在行偏转线圈Ly支路接一只Cs电容,可以补偿失真,这种方式称为校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自己整理)
1946年6月成功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3月
电视图像是一种光信号
由光学理论可知,光是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
波长在380--780nm范围内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映,称为可见光
广播电视只利用可见光谱,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
每一种色带都有一个大致的波长范围,可见光谱对色感呈单一的对应关系。
这种一定波长的光谱呈现的颜色称为光谱色。
色感对光谱的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
人眼是不能分辨单色黄光和由红、绿两光混合所得复合黄光的差别的,这种由不同光谱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称为同色异谱。
电视台都以色温为9300K制作节目
但在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国有差异,以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节目的参考值
人眼的分辨力线数m=3438×H/(Lθ) =458线
上式说明,当458线时,即可达到两个视敏细胞之间夹角θ='的要求,在电视技术中就是根据此值来决定扫描行数的,即水平清晰度因屏幕的宽高比是4:3,同理可推出为610线。
人眼对扫描线区分大于458线,高清平板电视采用1080线。
国际上规定红基色的波长为700nm
三基色原理是彩色信息传送和彩色电视广播实现的基础
空间混色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亮度公式Y=++
行扫描正程时间大于行扫描逆程时间)
只在显像管的行偏转线圈中通入行扫描电流,将在屏幕中间出现一条水平亮线,如图所示。
若只有场扫描过程,则荧光屏上就只出现一条垂直亮线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秒传送25帧,每帧图像为625行,每场扫描行,每秒扫描50场。
场频为50Hz,不会有闪烁现象;一帧由两场复合而成,每帧画面仍为625行,图像清晰度没有降低,而频带却压缩一半。
我国的电视标准中,场频选为50Hz
我国采用每帧扫描行数为625
场频确定为fv=50Hz,由于采用隔行扫描,所以帧频fz=25Hz,也就是一帧扫描时间为Tz=40ms。
当扫描行数选定为Z=625后,
行扫描时间TH=Tz/Z=40ms/625=64μs,
行频fH=fz x Z=25Hz X 625=15625Hz
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叠加而成
的第一伴音中频信号伴音信号调制在第二伴音中频
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英文缩写:RF
射频载波均采用米波波段(VHF甚高频)和分米波波段(UHF特高频)。
我国电视频道带宽是8MHz,在甚高频(VHF)段共有12个频道,
频率为~92MHz是DS1—DS5;(又称L频段)
频率为167—223MHz是DS6—DS12。
(又称H频段)
在特高频(UHF)段共有56个频道
我国模拟电视的行频是15625Hz,选的倍数是,这样彩色副载波的频率是两者相乘,即为。
彩色电视的色差处理方式我国采用PAL制,采用PAL制的还有英国、荷兰、瑞士等国家。
彩色全电视信号由亮度信号、已调色差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复合同步信号、色同步信号组成
1982年,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通过了601号建议,
确定以分量编码(Y:Cb:Cr)4:2:2标准(见19页)作为电视演播室数字编码的国际标准。
601号建议规定:
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分别为, 色度信号的取样频率,
每一像素量化为8bit。
bit(比特) 二进位制信息单位。
1bit表示1位,1字节(Byte)=8bit 数字电视信号的总码率为216Mb/s
2008年6月9日,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直播卫星“中星9号”
对于高清晰度电视,为了具有临场感,取d=L/H=3,故扫描行数应在1240行以上。
对于标准清晰度电视,可取d=7.2,则扫描行数应在525行以上。
扫描行数越高,则视频带宽越宽模拟彩色电视不传送三基色信号,而是传送由线性变换来的亮度信号Y及两个色差信号CB及CR(或U及V):
要做到黑白、彩色电视互相兼容,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在彩色电视的图像信号中,要有代表图像亮度的亮度信号和代表图像色彩的色度信号。
黑白电视机接收彩色节目时,只要将亮度信号取出,就可显示出黑白图像。
彩色电视接收机应具有亮度通道和色度通道,当接收彩色节目时,亮度通道和色度通道都工作,重现彩色图像;当接收黑白节目时,色度通道自动关闭,亮度通道相当于黑白电视机,可显示出黑白图像。
这样就做到了兼容。
2)彩色电视应与黑白电视有相同的视频带宽和射频带宽、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行频和场频。
在演播室数字编码参数标准中规定,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是525/60和625/50
扫描格式行频的最小公倍数的6倍,即。
对于625行/50Hz场扫描格式的亮度信号来说,每行的取样点数为:/15625=864 对于525行/60Hz场扫描格式的亮度信号来说,每行的取样点数为:6/15734=858
规定两种扫描格式在数字有效行内的亮度取样点数统一为720个,两色差信号的统一取样点数为360个,
即720:360:360(4:2:2)。
每个取样点采用8bit量化,亮度信号有效电平为220级,色度信号的有效电平为225级。
为使不同制式有相同的数据传输率,并考虑到同步、消隐等信号,规定数字有效行有720个样点,而色差信号的样点数为432个(625行)或429个(525行),但规定有效样点数均为360个,这样便于制式转换。
亮度信号取样频率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3)应考虑使(PAL制)625行与(NTSC制)525行两种制式实现兼容,便于节目交流。
亮度信号取样频率应为现行主要的两种扫描格式(625行/50场和525行/60场)的行频的最小公倍数即,也即取样频率应是的整数倍。
即:fs=(MHz) 其中,m为整数。
PAL制亮度信号每行取样点(即像素)为864个,
625行/50场的行频是15625Hz
525行/60场的行频是
15625Hz和的最小公倍数是fs=(MHz)
亮度信号取样频率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4)在满足取样频率大于12MHz时,应使总传输码率尽量接近12MHz来选择m,当m=6时
fs=(MHz)=(MHz)=
此时,fs既能满足625行制行频的整数倍,又能满足525行制行频的整数倍,即:15625HzX864==
每行的取样点数:/15625Hz=864
/=858 课本P23
因此,确定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fs为
3.分量模拟视频信号中色差信号的取样
和亮度信号一样,为了保证其每帧有固定的正交取样结构,也为了使625及525两种制式取同样的取样频率,因此,确定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fs=,它满足=15625Hzx432=,这样,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正好为色差信号取样频率的两倍。
2=
色差信号每行的取样点数:/15625Hz=432
/=429 课本P24
由于色差信号的带宽比亮度信号窄,所以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可以低一些。
视频信号的量化(课本P20)
1.量化比特数的确定:量化比特数为8bit(比特)
2.量化前的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后的色差信号为:
CR=(R-Y)= CB=(B·Y)=以HDTV中的1920X1080像素的图像格式为例,像素的宽高比为16/1920:9/1080=1,是方形像素。
各个国家的数字HDTV都选用方形像素。
HDTV标准中也制定了24P格式(1920x1080/24/1:1),它完全采用电影规范的逐行扫描格式,使电影与电视素材能更好地互换,有利于后期制作。
我国的HDTV演播室标准也制定了24P格式
思考题
1.试简述模拟电视制式及其主要参数。
2.试简述奈奎斯特(Nyquist)取样定理。
3.舍入量化与截尾量化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求出量化误差?
4.图像信号进行正交结构取样的条件是什么?
,601中亮度信号取样频率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6.试画出4:4:4、4:2:2、4:2:0及4:1:1时图像取样格式。
7.分别求出4:4:4、4:2:2、4:2:0及4:1:1亮度色度格式中信号不压缩时的数码率(设量化比特为10位。
建议的数字分量演播室标准的主要参数是什么?
9.试简述视频数据与模拟行同步定时关系。
10.试简述定时基准信号EA V和SAV的结构与功能。
11.试简述标准数字电视信号码流结构。
12.比特串行接口与比特并行接口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是什么?
13.什么是高清晰度电视?试简述我国高清晰度电视标准的主要参数。
14.我国HDTV标准采用分辨率为1920x1080像素、帧频为25Hz的隔行扫描方式。
已知每帧总行数为1125行时,试计算行频fH。
若每行总取样点数为2640点时,求Y信号的取样频率fY。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电视信号要求信道提供108MHz的带宽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是图像通信、数字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等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