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合集下载

荆州市城市紫线规划文本

荆州市城市紫线规划文本

路老邮局建筑外墙向
外延伸约 20m,占地 面积约 3000 m2。
11 沙市中华圣公会 建 于 光 绪 沙市区五一路东 沙市中华圣公会现状
十 一 年 端西北侧沙市中 占地面积 202 m2。沙
(1885 年) 学校园内
市中华圣公会建筑外
墙向外延伸约 10m, 占地面积约 1650 m2。
12 江陵县警察局
第三条 本规划所称城市紫线,是指荆州市中心城区内的历史文 化街区和市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 围界线。
第四条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建设部令第 119 号) 4、《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 —2020 年)》 5、《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2009 年) 6、《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暂行办法》 (荆州市人民政府令第 29 号) 7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具 体 时 间 荆州古城南门大
保护范围 老天宝银楼现状占地 面积 296 m2。老天宝 银楼建筑外墙向外延 伸约 10m,占地面积 约 1200 m2。 老同震银楼现状占地 面积 115 m2。老同震 银楼建筑外墙向外延 伸约 20m,占地面积 约 2000 m2。 徐万源布庄现状占地 面积 134 m2 。徐万源 匹头店建筑外墙向外 延伸约 20m,占地面 积约 1921 m2。
第五条 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历史保护的关系,继承和发扬城市优 秀的传统文化。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 使历史城市保护在空间上落实;从城市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出发,
第二章
历史文化街区紫线规划
第七条 三义街 -得胜街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划定三义街 - 得胜街历史街区东至三义街、得胜街东侧约

荆州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规划

荆州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规划

4 结语
汽车工业 的迅 猛发展在 给人 类提 供 巨大便利条 件的同时 , 也
给社会带来 了很 大 的难题—— 交通事 故。我 国是 世界 上交 通事 故最 严重 的国家之一 ,0 1年交通 事故 的死亡人 数 已经 超过 1 20 0 万人 。近年来 , 随着机动车辆保有量 的增加 , 道路里程 的延伸 , 道
荆 州 古 城 旅 游 资 源 的 保 护 与 规 划
谢 志英 王 智 宇
摘 要 : 绍 了荆州古城旅游 资源的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介 并对荆 州古城 旅游资源 的保 护和规划进行 了详细分析, 最后 对 荆州旅游业的发展提 出了几 点建议 , 以促 进荆州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 词 : 游 资 源 , 护 , 划 旅 保 规 中 图 分 类 号 : U9 4 1 T 8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效率 、 改善交通运输 系统安全提供基 础理论 与关键 技术支持。
基地 , 为提高交通运输 系统 的运输 效率 、 善交通 运输 系统 的安 改
交通行为 与协 同虚拟现实实验平 台建成后 , 同济大学交通安 全性能提供理论 基础和技术支持 。
全与环境实验研究 中心将深入研究各类 驾驶环境 ( 特别 是复杂驾 参 考 文 献 : 1 尹念 东. 虚拟 现 实技 术及 其在 汽车 工程 中的运 用前景 [] 上 J. 驶环境 、 限驾驶环 境 ) 极 下驾 驶员一车 辆一 道路设 施之 间相 互作 [ ] 用 的复杂机制 , 特别是研究驾驶员在复杂 驾驶环境 下的心理与行
国土面积 1 4 万 .1
禹划 九州 , 始有荆 州 , 州市 位于长 江中游 、 荆 湖北 省 中南部 , 座 _ , 内还有乌林 古战场 、 容古道 、 2境 j 华 三气周瑜 芦花 荡 、 羽点 关 , 总人 口 6 0万 , 区面积 15 0k , 3 市 0 m2 城区 将 台、 章华寺 、 寿宝塔 等名 胜古 迹。全市 现有 国家级 、 万 省级 、 市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荆州城墙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荆州城墙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荆州城墙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保护规划的批复
【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
【发文字号】鄂政函[2009]100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04.25
【实施日期】2009.04.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荆州城墙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批复
(鄂政函〔2009〕100号)
省文化厅:
《省文化厅关于申请公布荆州城墙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请示》(鄂文化文〔2009〕63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荆州城墙、龙港革命旧址、盘龙城遗址、怡亭铭摩崖石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擂鼓墩古墓群、
1 / 1。

荆州古城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建议内容

荆州古城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建议内容
1.沿护城河外侧建设一条长约5.6 km的截污干管,并与现有的截污干管连通;
2.进一步保护护城河,对北护城河(2.35 km)进行护坡及保护建设、绿化,并对整条护城河进行清淤疏通(12.2 km),总清淤量约718180 m3,并将清出的淤积物合理处理或清除;
3.连通古城周围水系(北湖、西湖、洗马池及内河水系),长约4.85 km;其余治理工作包括该区域的绿化、进一步清淤(北湖375597m3,西湖106803 m3)。
3.城墙外(西门-小北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范围西起古城西门,东抵古城小北门,总长3320米,总面积59.3公顷;绿地面积20.0公顷。
4.护城河外(南环路-郢都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范围东起南环路,西抵郢都路,绿地面积约为7.2公顷。
5.护城河外(四机路-城西美庐)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范围南起四机路,北抵太湖港,绿地面积约为5.4公顷。
3.重建、改造8座跨护城河桥梁及1座跨太湖港桥梁。
4.建设1座通向关公文化园的人行桥梁和2个地下人行通道。
5.在古城附近建设4座游客接待中心,总建筑面积64003平方米;以及4座停车场,工程总面积18248平方米,可提供500多个车位。
3
古城内外水系环境治理
该子项目内容是为了改善古城周边环境,尤其是治理正在被周边生活污水污染的护城河。包括:
3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城墙,还将沿土城墙内侧基脚建设总长8504米的挡土墙。此外,还将修复6座城门及城楼。
2
改善交通及相关旅游基础设施
该子项目内容是为了解决古城内外的交通问题。
1.改善古城墙内外的环道(内环道10.28 km),还将建设配套设施,如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路灯及绿化。
2.建设护城河外环路,长约8.8 km,还将进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污水处理、供电、通信网络、路灯及绿化。

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 (2)

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 (2)

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前言荆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是一座优美的江城古镇。

荆州曾是楚汉交战的重要战略地点,早在两千年前就成为了文化和商业交流的中心。

荆州古城如今被誉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荆州古城的文化遗产,我们制定了以下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

规划背景2022年是荆州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关键之年,为了满足市民和游客对荆州古城的需求,荆州市政府决定增加市里对荆州古城的投入,全面推进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推出一套全新的荆州古城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一、荆州古城的文化保护1.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对古代建筑、街道、城墙等进行维修和保养。

2.制定荆州古城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荆州古城保护的具体内容、范围、标准和方法。

3.打造荆州古城文化遗产展馆,展示荆州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同时增强市民和游客对荆州古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二、荆州古城的旅游开发1.重整荆州古城的游览路线和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购物广场、餐饮设施等。

2.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如文化节庆、名胜古迹、宗教文化、农家乐等,增加游客体验和参与感。

3.完善游客服务,增设导游服务中心、紧急救援中心、旅游信息中心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保障。

三、荆州古城的城市环境提升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新逐渐老化的市政设施,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2.将荆州古城绿化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对城市亮化工程进行巨额投资,提高夜景让市民和游客有更好的视觉体验。

3.加强社区建设和环境管理,增设公共休闲场所,打造市民休闲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提升市民的满意度。

结语本规划方案旨在全面推进荆州古城的保护、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市政府及市民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古城文化遗产,共建文明城市。

本规划方案将为荆州古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推动荆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希望市民和游客能够共同参与,共建古城,让荆州古城更加美丽璀璨!。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引言荆州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自古以来,荆州就作为商业、交通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发展潜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荆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居民的幸福感,市政府决定制定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二、规划目标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荆州市成为生态宜居、功能完善、现代化的宜业宜商城市,打造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城市的建设密度和绿地覆盖率,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益;3.发展现代产业,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就业机会增加;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和吸引力;5.提高城市的应急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规划内容1. 城市布局与用地规划荆州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将注重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原则,合理规划各类用地和城市功能区。

根据不同功能和特点,划分为市中心商务区、产业集聚区、居民区等不同的功能区,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和布局。

2. 交通规划根据市民出行需求和交通状况,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重点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并改进道路规划和道路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此外,还将建设轨道交通系统,以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方式。

3. 建设环境和生态保护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重点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通过提高绿地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水质,保障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生态平衡。

此外,还将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4. 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形象塑造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同时注重塑造现代城市形象。

通过修复古建筑、开展文化活动和推广文化产业,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四、实施方案为了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市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2.鼓励和引导投资,吸引优质项目进入荆州市;3.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发展;4.鼓励企业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5.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监测规划实施效果。

浅谈荆州古城的发展与保护

浅谈荆州古城的发展与保护
S c i e n c e & Te c h n o l o g y Vi 探索・ 争鸣
浅谈荆州古城的发展与保护
黄 山 (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 孝感 4 3 2 0 0 0 )
【 摘 要】 荆 州作 为一座 源远流 长的历 史名城 , 是“ 三 国文化 ” 和“ 楚文化 ” 的发 源地 , 有 着深厚 的历 史底 蕴和 宝贵的文化价值 。 荆 州历 史文化 名城主要 由荆 州- V ,  ̄、 - 楚都 济南城等 古城遗址 , 楚 文化 古墓 葬群和鸡公 山石 器时代 遗址, 毛家山、 朱家台等大溪文化遗 址, 以及殷 商时期周 梁玉 桥遗址等组成 。荆 州室内众 多的文化遗址 , 是祖先 留下的宝贵财 富, 是荆 州城 市发展 的特 有资源。 【 关键词 】 古城保护 ; 历 史文化名城 ; 发展与保护 ; 荆 州古城
域 面积也 因垃圾投放 而逐 年减少 , 生态受到破 坏。 ( 4 ) 城内人 口 久久 得 不 到有 效的控制 , 已超过 1 O 万, 且 有增长 的趋 势 . 过大居 住密度 给古 城空间 和环境带来压力 , 造成环境质量恶化交通不畅 。 ( 5 ) 基 础设施 落 后. 环境卫生较差 。 垃圾投放点少 , 位置不 当 , 城 内公共 卫生间数量少 , 城顶遇狗得不 到有效 的管理 。 ( 6 ) 部分历史建筑 和文化遗址管 理不善 , 太晖湖 和湘献王墓 、 文庙等长期被教育 、 商业 、 餐饮 占用 , 鸡公 山、 济 南
水域 。( 6 ) 调控 和管理好城 区现代化建设 , 对传统建筑 物修 缮 、 改建要 慎重 . 注意保护好古城 的历史风貌 , 同时考虑建筑密度 和空 间环境 , 对 何种建筑项 目 的审批 中药严格控制影响和损害水体 、 大气 和古 城历史 风貌 、 环境 风貌的项 目通过 , 在市政 工程 中. 必须充 分考虑 到古城 保 护, 必要时应采取一定 的加 固措施才能施工 。 ( 7 ) 合理开发旅游业和保 护古城相结合 , 利用古城 的特色风貌优势 , 选准项 目引入资金 , 加强旅 增加旅游服务 设施建设 . 恢复和开辟具有传 统地方特 色 城古遗址周 围新房屋对古遗址造成直接损害 。 ( 7 ) 古城维护不足 , 损伤 游经济开发 . 加强绿化增加新区建设和景点开发 . 开发特色商 品 . 严重 , 城面普遍风华剥落 、 虚洞 , 树木生长旺盛 , 墙体裂损 、 鼓涨 、 扭曲, 的文化休息场所 , 甚至失稳 , 顶墙倾斜 , 倒塌 , 局部地基破坏 , 散水体 系严 重破坏 。( 8 ) 古 吸引旅客 城拆迁 、 建 设中管理不够 , 城 内建设见 缝插针 , 大片新建筑物 层数 、 体 3 总 结 型、 材质 、 色彩等 于古城风 貌格格不 入 , 古 城墙 以北 农业 生态保 护 区 内, 建筑用地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 市政工程 中, 基坑施工 和施工振动 只有充分 的利 用好荆州古 城的现有资源 , 立足于现状 , 在现状 的 对周围古建筑造成安全隐患。 ( 9 ) 旅游业开发不佳 ,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基础上 , 以保护历史名城为前 提 , 走保护 与发展 相结合的道路 , 才能让 少. 缺乏体现荆州文化的特色商品 。 景点内涵不足 , 有待加强发展。 历史 的痕迹 不消失 在历史 中 . 才能让 我们 的后代不仅仅只能在书本上 瞻仰 先辈曾今的辉 煌。保 护与发 展只有 在广大人民的参与下 . 才能更

荆州市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荆州市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要求的新旧建筑必须搬迁和折除,近期拆除有困难的都应改造其外观和色彩,以达 将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所有建筑分为优秀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和一般建筑、
到环境的统一,远期应搬迁和拆除。
障碍建筑四大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整治模式,积极探索多样的建筑风貌保
(1)街巷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原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 护的方法。
和洗马池遗址。
第四章 保护等级与范围
4.1 历史街区分级保护 根据现状特征以及国家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规定,在本次规划中,将三义
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划分为二个层次: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 地带,按照不同的保护层次,实施不同的保护要求。 4.1.1 保护范围
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是指从沿三义街两侧传统民居集中的区域。 本次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面积为 2.0hm2。
荆州市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保 护规划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完好的城楼。楼高 2 层,全高约 11m,屹立于 9m 的城台之上,显得宏伟壮观。
2.2.3 保护与发展互动原则
在对历史街区的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章 规划依据、原则与目标
的研究,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挖掘,对传统建筑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性利用,在 一定程度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
2.1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年 10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质 量 374 一般 0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的目标与原则第三章保护层次与保护重点第四章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第五章市域文物古迹保护第六章市区绿化水系保护规划第七章荆州古城保护规划第八章历史街区整治规划第九章重点文物建筑环境整治规划第十章旅游发展规划设想第二部分保护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第二章市域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第三章市区文物古迹与绿化水系保护规划第四章荆州古城保护建设规划第五章历史街区整治规划第六章重点文物建筑环境整治规划第七章旅游规划设想与实施对策建议第三部分基础分析第一章历史沿革与城市形态第二章特色分析与价值评价第三章文物古迹与人文资源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1-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具体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有关要求编制完成。

1-2 本规划的主要依据为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国发(1982)26号文《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及附件、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1999)4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1-3 本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原则指导下,为保障历史环境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的协调进行,从城市总体层面展开的保护性控制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运用城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对古城空间特色和形态肌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古城内的建筑高度控制和视线通廊的规划要求。

1-4 本项规划是在对荆州市域内各类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的实地踏勘,全面了解当地居民的意愿,详细调查分析历史名城的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编制的。

1-5 荆州市的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荆州古城以商贸服务、生活居住、旅游休憩、历史博览为主要职能,是集中体现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特色的中心。

1-6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补充和完善。

1-7 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的特性之一,它的保护、建设和发展将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整体布局,环境控制以及城市形态、风貌产生重要影响,为使名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城市建设发展应贯穿保护观念和提高名城意识。

1-8 历史文化名城既要保护、延续历史文化,也要促进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

将保护与建设、保护与利用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协调保护更新、发展旅游、改善生活的关系,制定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保护规划。

1-9 本规划的解释权归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委员会、荆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第二章规划的目标与原则2-1 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独具特色的荆州古城风貌,充分挖掘和发扬历史名城的传统文化。

2-2 认真分析城市的发展过程和文化特征,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要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继承、发掘城市传统文化内涵,发扬光大名城特色,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使城市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2-3 将名城整体环境保护、特色地段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重要文物古迹,文保单位的具体保护相结合。

2-4 文物古迹与风景名胜保护并重,注重整体自然环境的保护,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共存、共生,以丰富城市景观。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市区与城区相结合,挖掘历史资源的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事业。

2-5 对现存的文物建筑要实行抢救性保护、修葺,并整治其周边环境。

对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物可原址复建,以展示荆楚文化。

第三章保护层次与保护重点3-1 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各级文物点保护范围划定、荆州古城保护、古城空间格局保护、古城建筑高度控制、名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统经济的发展。

3-2 保护市域范围内的古城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群,将其作为继承与发扬古代灿烂文化的物质载体,并结合遗址的条件和适当的发掘,建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展览馆和博物馆作为教育和宣传的基地。

3-3 保护市区范围内的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街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性建筑物。

对古建筑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修缮,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对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街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性建筑物的周围环境进行整治,并结合旅游规划对其进行合理利用。

3-4 在提炼荆州古城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名城的整体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和单个文物保护点的保护,建设有传统特色、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的现代古城。

3-5 城区的文物古迹,不仅要制定文物古迹保护措施,还应对其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高度、体量、风格等方面制定与文物古迹环境风貌相适应的控制引导要求。

3-6 郊外的重点文物古迹,应划定建筑控制地带,制定保护措施,结合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以达到保护、利用文物古迹的目的。

郊外一般地区的文物古迹,要求划定建设控制地带,通过文物古迹保护有关法规和村镇建设有关法规进行管理,以达到保护文物古迹的目的。

3-7 重点保护的各级文保单位及其周边环境、历史街区与古建筑以及反映平原湖区特色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四章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4-1 根据荆州市文物保护实际情况,拟定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文物保护范围指文物古迹占有的地域,或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建筑与环境都要严格保护,不得随意更改原有面貌及环境状态。

4-2 文物保护范围以外,依据保护对象的性质、高度、体量、环境景观的要求,使其保护对象的环境不受破坏而设立的建设控制地带。

4-3 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文物而设立的非建设地带,此地带只能进行绿化和必要的市政工程建设,不得新建其它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

4-4 二类建设控制地带为与保护对象相关的二层以下建筑物可建地带,建筑物檐高控制在6米以下。

4-5 三类建设控制地带为与保护对象相关的三层以下建筑物可建地带,建筑物檐高控制在9米以下。

第五章市域文物古迹保护5-1 市域文物古迹保护规划,为各级古城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划定保护范围;对古城遗址外20~100米范围,古文化遗址外20~50米范围,古墓葬封土堆10~50米范围划为建设控制地带,禁止烧窑取土,大兴土木。

对地下文物集中埋藏区域,提出整体保护、整治和开发措施,将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

5-2 加强对纪南城、郢城、万城、阴湘城等大型古遗址,鸡公山等古文化遗址和八岭山等古墓群的保护和管理。

在大型遗址保护范围内不安排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大型设施建设,城市和村镇发展避开大型遗址。

5-3 在文物保护范围内,严禁新建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允许有损害文物的种植,禁止烧窑取土,开沟挖渠,不得随意改变地形地貌。

纪南城、郢城等遗址内现有居民点,应慎重进行改建,不准在土城遗址内扩大规模,新建民宅的应迁到保护范围以外地区。

5-4 对纪南城遗址、郢城遗址、万城遗址、阴湘城遗址、偃月城遗址、沙市古城遗址、邵家咀古城的保护按照文物古迹保护的要求,划定文物重点保护范围、重点建设控制地带、一般建设控制地带,并按相应要求严格控制新建、扩建。

5-5 对鸡公山遗址、荆南寺遗址、毛家山遗址、蔡台遗址、索范台遗址、龚家台遗址、陀江寺遗址等古文化遗址划定文物重点保护范围、重点建设控制地带、一般建设控制地带,并按相应要求严格控制新建、扩建。

除此之外,荆州市区各乡镇还分布有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应按上述保护要求具体划定好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立保护标志,在遗址周围进行绿化,禁止破坏性开发和盲目建设。

5-6 对八岭山、川店、纪山、孙家山、雨台山、拍马山、观音垱等7个古墓葬群进行保护,划定村组建设用地范围、规模,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对零星分布的古墓葬划定墓葬周围10~50米为重点建设控制地带。

第六章市区绿化水系保护规划6-1 城区主要水体面积12.86平方公里(其中长江中心部区段面积10.5平方公里),其它众多小型湖渊绝大部分为养殖水体,规划为的远期城市建设用地。

保护和建设内河渠及湖渊水体,荆沙河、荆襄河、护城河、太湖港、三国公园水面、西湖、江津湖等,使水景观特色与防洪、蓄水、排涝等功能有机结合、统一。

6-2 保护长江中心城区段和长湖中心城区段水域的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体标准。

结合城区排水工程建设,综合整治城区水系,使其水体达到养殖景观水质。

6-3 依照国家对相应水体功能的环境质量要求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水体环境的要求,进行市区内地面水系的环境保护与控制。

6-4 根据古树名木的树种特性、树冠大小及生长状况,提出保护措施,本次规划划定树冠以外3米至5米或树干以外8米~15米为保护范围,严禁砍伐焚烧古树名木。

6-5 逐步实施护城河滨河绿化规划,使护城河的绿化景观与古城墙协调,绿化带成为人们的休闲场所。

与水系保护利用规划相配合,在市域内结合现有的河网水系种植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6-6 结合古城墙环路的开通,强化并完善沿古城墙墙基的绿化系统。

以灌木和少量乔木的形式,结合有关城墙的小品设置,烘托古城墙的庄重古朴的历史氛围。

6-7 改善文物点周边环境的同时增加绿化面积,强化近人尺度的庭院绿化,种植单株观赏植物形成视线吸引点;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提倡居民对各自的庭院进行自赏绿化布置,为古城内部的老屋旧街增添绿色的生机。

6-8 在老城内主要是结合环城风貌带的整治设置点式绿化体系。

整治西湖周边地区建设西湖公园;沿城墙并结合实际情况整治建设洗马池公园、明月楼公园、仲宣楼公园、带形绿化广场;对三国公园进行整治扩建。

第七章荆州古城保护规划7-1 根据保护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则,对荆州古城(古城墙范围内)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现状土地使用的合理调整,以达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从而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同时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发展文化观光旅游,为荆州名城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7-2 在城市发展方向上控制荆州城以北的发展,将城北地区划为名城整体环境控制区。

城北的马山、川店、八岭、纪南等集镇,应严格控制对水体、大气产生危害的建设项目,以保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

7-3 荆州古城内,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疏散古城内居住人口,使古城居住人口控制在5.5万人以内。

老街区改建,应成片考虑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空间环境、限制小块建设和见缝插针。

为疏散古城内的人口,应加大城南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7-4 土城、砖城和护城河外沿为荆州古城文物保护范围,必须按《文物保护法》依法严加保护。

护城河是古城特色之所在,应保护好现有水域面积,严禁填埋。

为保护古城生态环境,将田园、绿地、水系等绿色空间楔入城区,继承和发扬古城空间格局和空间形态特色,治理、疏浚护城河、荆沙河,保护好古城水域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