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应急工作介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卫生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国务院提出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国和地方应急指挥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国务院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决策。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应急处理的需要确定,主要有卫生部(全国爱卫会)、中宣部、新闻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民航总局、林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旅游局、红十字会总会、全国总工会、总后卫生部、武警总部等。
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省级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作出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
卫生部门(全国爱卫会)负责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技术方案;统一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检查、督导;根据预防控制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离、封锁有关地区,将有关疾病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等建议;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标准,授权对外及时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负责组织全社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一、引言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一份卫生应急工作手册是非常必要的。
本手册旨在系统梳理卫生应急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措施,为卫生应急响应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卫生应急基础知识1.卫生应急的概念与目标- 卫生应急是指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紧急灾害时,迅速采取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的一系列紧急卫生措施和工作。
- 卫生应急的目标是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最大程度地保护健康和生命。
2.卫生应急工作体系- 卫生应急工作体系由预防与准备、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三个环节组成。
- 预防与准备包括事前准备、组织措施、物资设备准备等。
- 应急响应包括事故现场处置、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医疗救治等。
- 恢复重建包括灾后健康防治、灾后心理援助、卫生设施重建等。
三、卫生应急准备1.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应急预案是制定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文件,包括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应急响应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 卫生应急预案的制定要考虑地域特点、灾害类型、人口分布等因素。
- 卫生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和修订,确保其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2.人员准备- 卫生应急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应急队伍,包括医疗救援人员、疾病监测人员、宣传教育人员等。
- 人员准备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3.物资设备准备- 卫生应急需要有一定的物资设备准备,包括防疫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
- 物资设备准备要维护好存储条件,定期检查和更新货物,确保其完好有效。
四、卫生应急响应1.事故现场处置- 在事故现场,要做好伤员救治、病原学监测、疫情报告等工作。
- 系统组织救援队伍,设立临时医疗救援点,及时收治伤员。
- 在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中,要做好相关处理和清除工作。
医院卫生应急岗位职责

医院卫生应急岗位职责引言医院作为一个公众服务机构,承担着保护人民健康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责任。
在灾难发生时,医院卫生应急岗位的工作人员承担着关键的职责,要做好应急准备,迅速响应,并有效地协调资源,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医院卫生应急岗位的职责和重要性。
职责1.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医院卫生应急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制定医院卫生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以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高效地响应。
预案应包括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资源调配方案,以及与其他机构的协调等。
2. 突发事件监测与报告医院卫生应急岗位的人员应实时监测突发事件的动态,例如传染病爆发、自然灾害、事故等。
一旦发现应急事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其他相关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3. 应急资源调配与协调医院卫生应急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调配医疗资源以满足应急需求,例如调拨急需药品、医疗设备和人员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与其他医疗机构、政府机构、民众组织等协调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4. 网络卫生监测与信息发布医院卫生应急岗位的人员需要监测和分析网络上的卫生信息,例如传染病的传播趋势、公众健康态势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健康教育资讯,提供公众有关卫生的科学和专业指导,避免谣言和恐慌的传播。
5. 紧急医疗救助与处理医院卫生应急岗位的人员应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响应,并及时提供医疗救助与处理。
他们需要成立医疗救援队伍,做好伤员的救治、疫情的防控、传染病的隔离等工作,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6. 应急演练与培训医院卫生应急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演练和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紧急医疗救助技能、卫生应急管理知识、应急装备使用、应急资源调度等。
重要性医院卫生应急岗位的职责对于医院和社会的卫生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如果卫生应急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好职责,能够迅速响应和协调,能够有效地调配资源并提供紧急医疗救助,就能够将应急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健康。
卫生应急管理

卫生应急管理一、背景介绍卫生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卫生部门和相关部门组织并协调各类资源,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前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蔓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紧急情况,减轻事态的严重程度。
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卫生应急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卫生应急管理的责任、职权和义务,制定卫生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为卫生应急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卫生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明确各级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并组织协调各类资源。
3.应急预案编制制定卫生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救援程序、宣传教育措施、物资储备和分配等内容,确保在事态发展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应对。
4.信息化建设建立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实时监测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发布预警信息,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加强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三、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卫生应急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科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预测、评估和决策,确保应急响应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综合性原则卫生应急管理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和部门,形成协同合作的态势,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协调统一管理。
3.规范性原则卫生应急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流程,依法依规进行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及时性原则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及时调配资源和人员,加强预警和预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
四、应急管理的具体措施卫生应急管理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宣传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2.事前准备和应急预案卫生部门需要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措施和工作流程,加强物资储备和分配。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规范全国疾病预防操纵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规范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二○○七年六月目录1 工作职责 (1)1.1 国家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 (1)1.2 省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 (2)1.3 市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 (2)1.4 县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 (3)2 组织机构与治理 (4)2.1 组织机构 (4)2.2 工作流程 (4)2.3 卫生应急治理制度 (4)3 监测与报告 (5)3.1目的和原那么 (5)3.2 工作职责 (5)3.3 监测 (6)3.4报告 (12)4 调查与处置 (18)4.1 总那么 (18)4.2 重大传染病事件 (27)4.3 食物中毒 (31)4.4 职业中毒 (40)4.5核和辐射 (45)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1)5.1 目的 (51)5.2 职责 (51)5.3 工作内容 (51)5.4工作流程 (53)5.5 质量操纵 (54)5.6 评估 (55)6 应急保证 (56)6.1应急队伍建设 (56)6.2 应急专家组织治理 (59)6.3 应急培训与演练 (61)6.4 应急信息网络建设 (66)6.5 实验室应急能力建设 (67)6.6物资储备和装备 (75)6.7预案和技术方案 (78)7 指导与评估 (79)7.1目的 (79)7.2职责 (80)7.3 工作内容 (80)7.4 工作流程 (84)7.5质量操纵 (85)为明确各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操纵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依法、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预案,制定本规范。
1 工作职责各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业技术机构。
要紧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收集、报告与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提出和实施防控措施、进行成效评估、开展健康教育,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以及相应的物资、技术储备,提供技术指导,加强自身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机制,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工作职责。
卫生应急工作实施方案

卫生应急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
卫生应急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环境事件中,卫生应急工作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和完善卫生应急工作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迅速、科学、有序进行。
2. 健全应急预案。
各级卫生应急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健全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运转。
3.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各级卫生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投放物资,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4. 完善应急救援队伍。
各地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
5. 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卫生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强社会的整体抵御能力。
三、具体措施。
1.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指挥系统的高效运转。
2.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科学地展开应急工作。
3. 加强物资储备。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加强各类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投放物资。
4.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
5.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强社会的整体抵御能力。
四、总结。
卫生应急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应急管理(王亚东)

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风险源及其影响因素不断产生、增加、 积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 如果我们将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看成是一个社会的 过程,则可将其分为完好期、事件前期、事件期、事件后期 四个阶段。
第二章 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二节 风险管理计划 第三节 风险的识别 第四节 风险的评估 第五节 风险的应对
5、风险概率影响矩阵
• 估算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然后将两者相 乘,得出一个风险的数值,以此来度量项目的风险。
• 风险值=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
• 确定低风险、中风险与高风险的临界值;为每一风险值定
级。
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分析矩阵
可能性 可忽略1 A,几乎肯 定 B,很可能 M散发:感染性 腹泻 M 较小2 S散发:菌痢 中等3 H 后果 较大4 H 严重5 H
各区县,一旦某区出现问题,总损失会减小。 • 买多支股票也是这个道理。 • 减小分子,分母不变。
4、风险分散
• 风险分散是将风险单位增多或扩大。朝阳 区的做法:将承担风险的单位从1个增加 到4个、再增加到16个、71个。分子不变 ,分母增加,分散风险。
5、风险转移
在不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的情况下, 借用一定的方式,将一部分风险损失转移 给项目的第三方 ①职能转移。将职能与风险一起转嫁其他。 ②依据合同将风险转嫁他人。保险
50
2、预案最终会被制度、法规所取代。
只有复杂、多变、不常出现、不熟悉、难以把握的活动才需要
制定预案。 当人们了解了事件的特点,把握了规律,熟悉了过程的活动时 ,逐步都会形成制度和法规,不再需要制定预案。 各级各类预案中,基本的、共识的、行之有效的部分都将逐步 纳入法规体系之中。最后会实现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法制管理。 最高境界是什么?
卫生应急职责与制度

卫生应急职责与制度一、卫生应急职责卫生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对事件进行有效应对和处置,减轻或者消除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卫生应急职责是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职责和任务。
1. 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1)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2)组织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事件相关信息。
(3)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工作。
(4)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的级别和应对措施。
(5)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物资、技术等应急准备工作。
(6)组织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7)组织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2. 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1)制定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制度,及时报告事件信息。
(3)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提供医疗服务和技术支持。
(4)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工作,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5)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物资、技术等应急准备工作。
(6)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转运和隔离工作。
(7)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工作。
3. 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1)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工作。
(2)财政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经费的保障和管理工作。
(3)公安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的治安维护和交通疏导工作。
(4)民政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灾人员的救助和安置工作。
(5)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员、物资和设备的运输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现状
中国卫生应急主要管理职能包括: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 件的紧急医疗卫生救援 三、大型活动医疗卫生保障
11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进展
(一)卫生应急法规和预案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进展
总体预案
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实施(体系总纲、规范指导) 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3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现状
中国卫生应急现状二:
突发急性传染病等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增加。 全球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威胁现实存在。
4
中国卫生应急面临的挑战
面临的主要挑战 1. 全球化进程加快,传统烈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 不明原因疾病容易远距离传播和扩散,演化为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中国卫生应急实践
中国卫生部应急办
王文杰
第十七届世界灾难与急救医学大会 2011年5月31日 北京
报 告 框 架
1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现状与进展
现状与挑战
近年工作进展
2
重大灾害医学救援实践和经验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现状
中国卫生应急现状一:
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密度大、流动性强
医疗卫生资源相对有限 卫生应急体系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基础 设施 保障 和灾 后重 建组
水利 组
社 会 治 安 组
24
加强部门联动
国务院抗震救灾 总指挥部卫生防疫组
卫生部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环境保护部 农业部 质检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 中医药局 总后药品监管局
根据工作需要 及时增补成员
97%的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和82%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传染病
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
组织实施国家、省、地市3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
决策系统建设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进展
(五)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和应急队伍建设持续强化
各级卫生部门均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 家咨询委员会
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
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规定:
卫生部将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发布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信息 遇有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后,卫 生部将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及事件的预防和 控制措施,并在政府网站和政府公报上公布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进展
明确灾害医学救援目标
自然灾害医学救援 工作三大核心目标
全力救治灾害 受伤人员
尽快恢复灾区基本 医疗卫生秩序
落实卫生防疫措施 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
22
1.汶川地震医学救援实践
统一指挥协调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抢 险 救 灾 组
群 众 生 活 组
地 震 监 测 组
卫 生 防 疫 组
宣 传 组
生 产 恢 复 组
明确了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紧急情况下应急 物资的调运机制 卫生部组建了4类11支国家卫生应急队伍 制定了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基本装备标准
和应急队伍装备管理办法
组建了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病原实验 室网络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进展
(六)信息发布与通报制度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2006年,卫生部制定了《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
2.玉树地震医学救援实践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
30
有效借鉴汶川有益经验
前后方指挥一体化—— 信息及时,政令畅通 军警地协同一体化—— 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应急要与预防并重—— 有备无患,有序处置
早期同步落实伤员救治和卫生防疫措施 并且注重加强心理救援和伤残康复工作 根据灾区高海拔和鼠疫疫源地特殊情况 及时部署做好高原病防治和鼠疫的防控
实行灾区卫生防疫全覆盖
早期开展灾区卫生防疫状况和需求评估 灾后一周,四川省6个重灾市(州)的446个乡镇 4185个村以及灾民临时安置点实现了卫生防疫工 作全覆盖 利用光能手机开展应急疫情报告,填补了灾后传 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空白点 根据评估,开展甲肝、乙脑疫苗应急预防接种 64.7万人次 广泛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提高灾区群众和救援人 员防病意识和能力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进展
(三)卫生应急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卫生部根据不同类型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需要,建立
了各种卫生应急协调机制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进展
(四)卫生应急监测与预警能力不断加强
2004年1月,中国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至2010年底,中国内地已有100%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实行了灾区伤员免费救治政策,每位重症伤员中央财政拨付 28000元救治费用 及时建立康复治疗网络,制定康复工作策略,做好医疗救治 和后期康复的衔接
灾后紧急印发《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和培训手册, 指导灾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开展伤员大转运
为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医疗 资源,真正实现全部伤员 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目 标 制定伤员转运方案,明确 转运标准、原则和流程, 确保伤员安全转运 动用21次专列、99架包机 向20个省份58个城市的 375家医院紧急转送地震 伤员10015名,5000余名 医务人员人沿途护送伤员 按照就近原则,重庆接收 约2000名伤员
中国卫生应急面临的挑战
面临的主要挑战 2.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不排除再次 发生重特大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地 震 带 火 山 分 布
中国卫生应急面临的挑战
面临的主要挑战 3.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各 类生产安全事故很难避免。
中国卫生应急面临的挑战
面临的主要挑战 4.全球恐怖威胁依然现实存在。
加强伤员救治 康复和心理救援
在重灾区建立野战医院、方舱医院、野战血站、远程医疗系 统,定点和巡回医疗相结合,争分夺秒救治伤员 “黄金72小时”内,四川灾区收治重伤员14400多人,占第 一周收治重伤员总数的96%以上
采取了“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措 施,有效降低重症伤员死、残率
(七)国际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 认真履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
》,依据该条例不断加强卫生应急核心 能力建设 积极参与国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共同行动,及时分享中国卫生应急
工作的经验
加强国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国外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进展
(八)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中国有效处置了甲型H1N1流感、鼠疫、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各类中毒等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极有效地开展了
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保护
了公众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将事件危害影响降低到最
低程度。
报 告 框 架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现状与进展
1
2
重大灾害医学救援实践和经验
汶川地震实践 玉树地震实践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专项预案
部门预案
制定部门负责实施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地方预案
地方政府
省级人民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 案、部门预案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预案
企事业单 位预案
06:25
各企事业单位
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总后勤部卫生部 武警部队后勤部
迅速调集人力物力
全国卫生系统动员,多部门协调联动
灾后24小时内即向灾区一线派出1424名医疗人员 灾后3个月共调动11000余名医疗卫生人员,1600余辆救 护、防疫车辆
应急救援阶段中央财政共拨付13亿人民币用于医学救援 卫生、铁道、民航等部门协调配合将急需医药物资紧急 运抵灾区 四川灾区建立了医药物资供应保障机制和精确配送体系
13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进展
(二)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2004年3月,卫生部增设了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 目前,中国内地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均成 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部分省级的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成立了专门的应急处置部门。
中国卫生应急面临的挑战
相关事件相互影响
社会安全
相关事件相互交织
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事件
事故灾难
9
中国卫生应急工作现状 中国卫生应急现状三: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应急工作 近年来,围绕卫生应急法制、体制、机制、预案体系和能 力建设,不断加强管理,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卫生应急 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 挥体系和应急组织管理网络初步形成。
31
突出不同阶段工作重点 及时收集信息评估 动态调整工作重点
灾后24小时 :
组织现场救治、组派外援队伍
灾后1-3天 :
3000多名重伤员全部转出灾区治疗
灾后4-10天 :
实现灾区防疫工作全覆盖
灾后11-30天:
恢复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2
倡 议
灾害是不可完全避免的 其危害可以减轻或消除 回顾过去应对 总结今日经验 减轻未来灾害 切实加强国际间、部门间、地区间、学科间、专 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自然灾害医学救援 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