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国家央行的常备融资便利工具对中国的启示译者按作为主要
央行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及其在我国的具体运用

央行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及其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摘要:2007年,经济“过热”,物价涨幅“过快”,通货膨胀“压力”等字眼频频见报,中央银行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从2007年初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多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些都是为了控制经济过热。
最明显的“过热”,恐怕是2007年大盘指数上扬步伐,在第四次加息声刚落,上证指数就轻松地突破5 000点。
人们一方面对股市充满了信心,经中报调整后的动态市盈率仍然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2倍。
另一方面人们的信心改变不了股价高悬、风险增大的事实。
关键词: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Abstract:In 2007, some words like economy, overheating, the soaring price, inflation pressure and so on frequently appeared on newspapers. What measures the Central Bank would take to cope with this situation became a sharp focus.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07 to date,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adjusted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many times, and also upward the RMB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for deposits and loans many times. All of the above means were to control the overheated economy. The most obvious “overheating” was the market price rise this year. When theinterest rate increasing stopped, the Shanghai Stock Index has broken through 5,000 point. On the one side people are full of confidence in the Stock Market. Having been adjusted by interim financial report of 2007, the dynamic profits were still 2 times higher tha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However on the other side people’s confidence can’t change the fact, such as stock hoist, and risk increased.Key words:China’s Central Bank; monetary policy; mean;use各种货币流通形式是现代经济社会的神经,不可或缺,一动百动。
我国借贷便利类工具的运用及分析

我国借贷便利类工具的运用及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借贷行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下,我国的借贷便利类工具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让人们的借贷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本文将就我国借贷便利类工具的运用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目前,我国借贷便利类工具主要包括信用卡、消费金融、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等多种形式。
这些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信用卡是最早出现的借贷便利工具之一,它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并且解决了很多人在购物时缺乏现金的尴尬。
而消费金融则通过分期付款、信用贷款等形式,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和便利。
网络借贷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也迅速崛起,为那些无法通过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第三方支付更是改变了人们支付的方式,让支付变得更加轻松便捷。
借贷便利类工具的普及和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的控制。
在过去的几年里,网络借贷平台的乱象频发,甚至出现了不少跑路事件,给投资者和借款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让整个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
信用卡的滥用和透支问题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导致了个人破产的事件。
消费金融的高利息和不透明的收费标准也让不少消费者出现了纠纷。
对于第三方支付,其风险则主要体现在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方面,一旦出现信息泄露或资金遭受盗窃,将会给用户带来不小的损失。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监管部门也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加强了对借贷便利类工具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网络借贷等新兴金融业态被纳入了监管范围,平台需要申请备案,并接受严格的监管。
对于信用卡和消费金融,监管部门也出台了多项措施,加大了资金监管和对逾期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了市场的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
对于第三方支付,监管部门也在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方面出台了多项规定和标准,强化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要求,提高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
我国借贷便利类工具的运用及分析

我国借贷便利类工具的运用及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借贷便利类工具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更为灵活方便的信贷服务,方便了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周转。
本文将
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借贷便利类工具的运用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借贷便利类工具也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多渠道。
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申请流程较
为繁琐且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支持。
而借贷便利类工具则提供
了更加快捷的融资渠道。
P2P网贷平台让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与出借人对接,简化了
中间环节,提高了融资效率。
一些新兴的融资工具,如供应链金融、小微企业贷款等,也
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
这些工具的运用,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促进
了经济的发展。
我国借贷便利类工具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非法借贷平台和不良信贷乱象存在,给消费者和投资者带来了风险。
借贷便利类工具的高利率也可能让借款人陷入债务困境,
增加了个人和企业的负担。
由于缺乏有效的风控手段,一些借贷便利类工具的滥用也可能
引发金融风险。
有必要加强对借贷便利类工具的监管,确保其健康发展,并保护借贷双方
的合法权益。
我国借贷便利类工具的运用极大地方便了个人和企业的融资需求。
它们为个人提供了
更多的消费选择和资金支持,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融资渠道。
借贷便利类工具的运用
也需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只有在合理规范的前提下,借贷便利类工具才能够更好地服
务于经济的发展。
浅析常备借贷便利货币政策工具

浅析常备借贷便利货币政策工具作者:张雪琪来源:《商情》2015年第08期【摘要】2013年6月的银行钱荒事件,使得常备借贷便利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常备借贷便利在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早有先例,在中国却出现得较晚,但其有针对性且有熨平经济波动性的优势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本文通过研究常备借贷便利的背景及特点分析,对比了其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区别,分析了其运行效果,并得出其推出的意义及启示。
【关键词】借贷便利;货币政策一、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提出背景后金融危机时代指的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不断扩散的波峰之后,全球的经济运行由非正常波动到正常波动然后转变成平稳过渡的时期。
由于金融危机根源并没有或者不可能全部消除,因此这一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终结,世界经济仍有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推出最强力度的量化宽松,并把联邦基金利率长期保持在00.25%的低水平。
美联储的政策并没有带来人们担心的通货膨胀,反而助推美国经济率先复苏。
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并将步入加息周期的同时,欧盟和日本仍然在为走出通缩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
新兴经济体则分化严重,俄罗斯深陷卢布暴跌困局。
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逐渐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货币当局的挑战进一步加大。
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各种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波动较大影响,我国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失衡,2013年6月我国银行出现钱荒,银行间一日同业拆借利率最高飙升至13.44%,此时的货币政策出台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旦因素相互叠加或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时,有可能出现市场短期资金供求缺口难以通过货币市场融资及时解决的情形,不仅加大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难度,而且不利于中央银行调节流动性总量。
二、常备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概述常备借贷便利(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等。
央行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 以调流动性

央行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以调流动性今年一季度,央行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情况开展了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操作效果。
央行于2013年年初创设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和常设借贷便利(SLF),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
据央行介绍,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以7天期内短期回购为主,遇节假日可适当延长操作期限,采用市场化利率招标方式开展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调控需要,综合考虑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状况、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灵活决定该工具的操作时机、操作规模及期限品种等。
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常备借贷便利的最长期限为3个月,目前以1至3个月期操作为主;利率水平根据货币调控需要、发放方式等综合确定。
常备借贷便利主要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必要时也可采取信用借款方式发放。
央行称,这些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及时创设,既可以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今年一季度,央行根據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情況開展瞭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取得瞭較好的操作效果。
央行於2013年年初創設瞭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和常設借貸便利(SLF),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運用。
據央行介紹,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以7天期內短期回購為主,遇節假日可適當延長操作期限,采用市場化利率招標方式開展操作。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貨幣調控需要,綜合考慮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狀況、貨幣市場利率水平等因素,靈活決定該工具的操作時機、操作規模及期限品種等。
常備借貸便利的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
常備借貸便利的最長期限為3個月,目前以1至3個月期操作為主;利率水平根據貨幣調控需要、發放方式等綜合確定。
人行考试参考答案

人行考试参考答案人行考试参考答案随着人们对金融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行”)于近期开展了一次全国性的金融考试。
这次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考试结束后,许多人都迫切想要知道真正的考试参考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得分情况。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人行考试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人行考试中的第一部分——金融基础知识。
这部分主要涵盖了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参考答案:1. 货币的基本属性包括流通性、价值尺度性、支付手段性和价值储藏性。
2. 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储蓄、贷款、支付结算等。
3.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人行考试的第二部分——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
这部分主要涵盖了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金融风险的类型和防范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参考答案:1.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2. 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3. 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等。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人行考试的第三部分——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
这部分主要涵盖了金融创新的概念、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参考答案:1. 金融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金融产品、服务或业务模式,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金融效率。
2. 金融科技的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
3. 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服务、跨界合作等。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参考答案,具体的答案可能因考试题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参加考试的同学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学知识来进行答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这些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最终的标准答案。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参加人行考试来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年职业考证-金融-初级银行资格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41

2022年职业考证-金融-初级银行资格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常备借贷便利的缩写()。
问题1选项A.SLOB.SLFC.MLFD.PSL【答案】B【解析】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缩写是SLO,常备借贷便利的缩写是SLF,中期借贷便利的缩写是MLF,抵押补充贷款的缩写是PSL。
2.判断题商业银行代销开放式基金时,应向基金投资者收取基金代销费用。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开放式基金代销业务是指银行利用其网点柜台或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销售渠道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产品的经营活动。
银行向基金公司收取基金代销费用。
3.单选题()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利用可观察到的借款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数值(得分)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借款人归类于不同的风险等级。
问题1选项A.专家评定模型B.违约概率模型C.信用评分模型D.风险等级模型【答案】C【解析】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传统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利用可观察到的借款人特征变量计算出一个数值(得分)来代表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并将借款人归类于不同的风险等级。
对个人客户而言,可观察到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收入、资产、年龄、职业以及居住地等;对法人客户而言,包括现金流量、各种财务比率等。
4.判断题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应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应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商业银行应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保护自主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5.多选题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实现途径有()。
问题1选项A.树立“合规从高层做起”的理念B.树立“主动合规”的理念C.树立"合规人人有责”的理念D.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E.树立 "有效互动”的理念【答案】A;B;C;D;E【解析】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实现途径有:(1)树立“合规从高层做起”的理念。
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中国的启示引言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
相比之下,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经验中总结出对中国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创新的融资渠道在国外,中小企业融资不依赖传统的银行贷款,而是通过创新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
比如,众筹平台允许广大投资者以小额资金支持创业者,通过集资的方式实现中小企业的融资目标。
这种方式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也增加了投资者的选择性。
在中国,可以借鉴国外众筹平台模式,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寻求融资。
2. 制定支持政策国外的一些国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减税、补贴、优惠贷款等,旨在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
中国也可以制定类似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训和咨询力度,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3. 建立信用体系在国外,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对于中小企业融资至关重要。
信用评价能够帮助金融机构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从而决定是否给予融资支持。
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全面的信用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透明度,为其融资提供更多便利。
4. 加强金融创新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通过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比如,债券市场、股权融资市场等都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
此外,一些国家还鼓励金融科技的发展,通过在线借贷、移动支付等创新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中国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加强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5. 引入风险投资在国外,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
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投资中小企业的股权或债券来获得回报。
中国可以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国家央行的常备融资便利工具对中国的启示译者按:作为主要国家央行普遍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常备融资便利有利于提升批发融资市场的稳定性。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oan Facilities)工具,有效满足了金融机构大额流动性需求。
近期我中心支行组织开展了主要国家央行的常备融资便利工具研究,现编译如下,供参阅。
一、常备融资便利 (Standing Facilities) 工具概述常备融资便利是与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透支和市场利率密切相关的一种制度性融资安排,具体指存款机构是否可以方便地和以适当利率向央行存款和得到借款。
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国家央行都采取了融资便利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既有常备借贷便利、存款便利,也有应对特殊时期的融资便利,如美联储曾经设立“同业信贷融资便利”工具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1。
融资便利工具可以提供12008年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因持有许多信用已经违约的到期合约而被调低其信用评级,该保险集团自身也陷入了一场清偿危机。
在美国国际集团证实其已经无法找到愿意给它提供贷款、拯救它避免破产的出借人的情况下,美联储应AIG要求,向AIG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同业信贷融资便利服务(credit facility),条件是获取AIG79.9%的权益性资本,并有权对之前已经发行的普通股、优先股和吸收隔夜流动性、宣示货币政策的总体态势和确定隔夜市场利率的上下限,是中央银行限制银行间利率波动性的直接手段;也是主要通过资产方科目创新解决金融市场在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的一种方式。
表1:主要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览二、主要国家常备融资便利工具简介很多国家的央行都已经成熟运用常备融资便利工具为市场参与机构提供和吸收流动性,但各国央行经常性融资便利操作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欧元体系的经常性融资便利作为欧央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常备融资便利包括保证金借贷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和存款便利(Deposit Facility)。
保证金借贷便利是欧央行系统向欧元区金融机构提供的隔夜拆借服务,使用保证金借贷便利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暂停派发红利或股息。
每天结束时,在中央银行的所有当日借款余额被自动视为申请保证金借贷便利。
二是交易对手主动向所在国中央银行申请。
原则上,欧元区的金融机构只要以充足的合格资产为抵押,都可以利用保证金借贷便利从欧央行系统进行隔夜拆借,以解决头寸不足,贷款金额没有限制。
保证金借贷便利是隔夜利率的上限,一般高于再融资最低投标利率1个百分点。
欧央行理事会对保证金借贷便利制定统一规则,各国央行具体负责本国境内机构的保证金借贷便利工具的操作。
通过存款便利,欧元区的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存款便利将每天多余的头寸按欧央行规定的利率存入欧央行系统。
该利率是市场隔夜利率的下限,金融机构所设的存款额度也不设上限。
由于欧央行货币政策主要盯住再融资贷款市场,同时也关注无抵押品交易的隔夜市场,欧元系统两项信贷便利的利率分别是隔夜利率的上下限。
因此,常备融资便利是欧央行控制欧元区隔夜拆借市场流动性大小和利率高低的重要手段,体现欧央行货币政策的松紧。
从2013年5月8日起,欧央行执行的保证金借贷便利、存款便利利率分别为1.00%和0.00%。
提出常备融资便利的时间要求是泛欧自动实时总额清算快速转移系统(TARGET 22)关闭半小时后。
准备金保持期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的申请时间需在系统关闭一个小2TARGET2全拼为The Trans-European Automated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Express Transfer,为欧盟国家提供实时全额清算服务。
时后。
(二)日本银行的借贷便利日本央行(BOJ)的借贷便利包括补充借贷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 CLF)和信贷支持计划(Loan Support Program)。
日本央行2001年引入补充借贷便利,目的是在银行需要的情况下向其提供资金,被视为央行给商业银行的补贴。
这种借贷便利需要有合格抵押品,期限一般为隔夜,在每个法定准备金保持期内,信贷机构可以使用补充借贷便利的最长期限为5个交易日。
补充借贷便利的利率是隔夜贷款利率的上限。
贷款申请人必须在日本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关闭前30分钟提出申请。
信贷支持计划为以共有担保品为抵押的私营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以夯实经济增长基础和刺激银行信贷,是一项将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程序渗透到整个经济体的临时措施。
2009年5月起,日本央行开始接受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政府发行的债券作为融资的合格抵押品,以维护金融市场尤其是银行间货币市场的稳定。
此外,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日本银行也根据自己的判断提供其他贷款。
资金额度由信贷机构提供的未到期共同担保品数额决定。
在2008年全球危机时期,日本央行还运用临时补充存款便利、资产购买计划,直接购买商业票据和企业债券等政策工具,缓解了银行对隔夜借贷利率波动的忧虑和支持企业融资,目前均已停用。
2013年4月,日本央行宣布将暂时放宽证券借贷工具(Securities Lending Facility)的条款和条件,以确保日本国债的市场流动性得以保持。
(三)美联储的定期资产支持证券借贷便利和定期存款便利随着银行机构通过贴现窗口向美联储贷款的意愿不断下降,美联储从2003年1月开始提供经常性融资便利。
2007年8月,美联储引入定期资产支持证券借贷便利(Term Asset-Backed Securities Loan Facility, TALF)。
TALF通过支持一级交易商发行资产抵押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以消费者和各种规模企业的不同种类贷款为抵押),帮助市场参与者满足家庭和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旨在优化整体流动性环境,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该工具的利率以及机构之间资金的分配都是通过拍卖决定的。
定期资产支持证券借贷便利下,在无追索权的基础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提供与ABS市场价值相等的借款(最多可以向AAA级ABS持有人出借2000亿美元资金),此类ABS由消费信贷和小企业贷款作为抵押。
根据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s Relieve Program,TARP),为拯救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陷入困境的系统重要性机构,美国财政部向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TALF工具提供了200亿美元的信贷保障。
定期存款便利(Term Deposit Facility,TDF)为美联储提供了管理存款机构准备金余额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工具。
定期存款便利的资金从参与机构的定期账户移除,由此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准备金余额减少。
储备银行通过定期存款便利提供定期存款,机构能够从存放在储备银行中的准备金余额中获取收益,提高了参与定期存款便利计划的积极性。
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设立各种工具,向主要信贷市场的借款人及投资者直接提供流动性。
随着金融市场表现的好转,美联储已经停止一些工具的使用,包括定期拍卖融资便利(Term Auction Facility ,TAF)、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 ,PDCF)、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等。
目前仍在使用的TALF和TDF非传统工具,一方面延长了流动性管理的期限,改变了以往美联储主要采用隔夜等短期政策工具的惯例,增强了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流动性的操作大量通过国债、机构债、资产抵押债券等交易进行,增强了对市场利率的管理。
(四)英格兰银行的贴现窗口融资便利和资产购买便利2006年,英国央行引入了常备融资便利工具。
2008年4月,英格兰银行引入特别流动计划(Special Liquidity Scheme,SLS)。
根据该计划,银行机构向英格兰银行提供高质量但流动性不足的抵押支持证券或者其他证券,以换取流动性大的政府证券,最终实现增强银行融资能力、减轻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以及维持公众对金融体系信心的目的。
2008年10月,英格兰银行对其再贴现机制进行改革,以操作性融资便利取代此前的常设便利,并设立贴现窗口融资便利(DWF)。
贴现窗口融资便利是随需应变的工具,旨在面对特殊或系统性冲击时提供双边短期流动性支持。
已经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合格交易对手,无需等到英格兰银行进行下一次的市场操作,二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借贷。
贴现窗口融资便利期限一般为30天,在流动性冲击发生时充当桥梁作用。
为防止出现道德风险,贴现窗口融资便利工具的费用不菲,日常情况下并无吸引力。
作为流动性提升工具,该工具的收费与合格抵押品的类型与流动性密切相关。
2009年1月,英格兰银行设立资产购买便利(Asset Purchase Facility, APF),是量化宽松政策的一部分。
旨在帮助企业改善融资条件,改善信贷市场的流动性,但不反映在英格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APF通过发行国库券和英国债务管理局(DMO)的现金管理业务进行融资,由专门的基金购买优质资产(商业票据、企业债券、金边债券和有担保商业票据)。
2011年11月起,英格兰银行不再使用新的商业票据便利工具。
目前,资产购买便利工具已购买3750亿英镑的资产。
三、对我国央行启示(一)常备融资便利工具的特点及优势一是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一种必要补充,增强了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手段与力度。
二是通过管理市场暂时性的流动性波动,方便央行在特殊时期对特定机构提供特定的流动性支持。
三是能够有助于央行更好的向市场传达货币政策意图,对市场利率特别是隔夜拆借市场利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对我国的主要启示一是有利于丰富完善央行货币政策管理工具框架。
与其他主要国家央行比较,我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流动性调节工具相对较少,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相对不足,通过资产负债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空间很大。
常备融资便利作为提供短期流动性的一种新的手段,可以形成对现有再贷款、再贴现、逆回购等工具的有效补充。
二是有利于提升央行对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指导作用。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同时,通过常备融资便利工具的操作有助于央行提供和吸收流动性、指导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形成,体现货币政策意图。
三是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常备融资便利工具,可以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四是给银行机构提供了向央行融资更方便的渠道与手段。
我国央行现有的再贴现和再贷款手续相对复杂,常备融资便利相对于其他政策工具,有利于银行申请操作的主动性及灵活性,通过有效抵质押方式获得再融资,对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优化信贷结构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