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经济学之国际间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

D、经济联盟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集会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决定修改原
来的《罗马条约》,提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2年2月7日, 成员国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简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特点:这种一体化形式只是部分减免关税,而不是全部免除 关税。
是经济一体化最松散的形式。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 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自由贸易区=特惠贸易协定+取消彼此间的贸易壁垒
政策的 定共同的货币、
协调
财政政策
无
无
有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三、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
1、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邻近。 2、成员国之间经济互补。 3、一体化组织需要照顾到每个成员国的经济利益。 4、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
“对内自由、对外保护”
欧盟为25个国家。 ——2007年1月11日,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正式加入欧盟, 欧盟为27个国家。Fra bibliotek欧盟的版图
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中美洲共同市场——1960年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 和尼加拉瓜等5国签署了《中美洲共同市场条约》。 2、拉美自由贸易区——拉美自由贸易协定由墨西哥和大多数南美洲国家于1960年建立。 3、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 国五国的外交部长在曼谷签署了建立东盟的宣言,宣告作为地区性合作联盟——东南亚 国家联盟的成立。
经济一体化

2020/2/23
10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通过某种协 定或条约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别: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向邻近的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
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经济一体化
2020/2/23
11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2020/2/23
13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2.自由贸易区(FTA free trade area)
指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缔结条约消除关税壁垒和 数量限制,在区内实现自由贸易,但成员国保留了 它们对外部世界决策的自由,各国仍各自独立地实 行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需要注意:
贸易偏转(trade deflection effect)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 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两个方面:
所谓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于取消关税,成员国 由原来自己生产并消费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 转向购买成员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从而使 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从一国看,以扩大的贸易取代了本 国低效率生产;从同盟整体看,生产从高成本的 地方转向低成本的地方,同盟内部的生产要素可 以重新配置,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联邦”,另一种是“邦 联”。
完全的一体化= 经济同盟+政治、军事等方面
的合作和协调
2020/2/23
18
表2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优惠贸 自由贸 关税同 共同市 经济同
易安排 易区
盟
场
盟
成员间优 √
√
√
√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笔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笔记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国际贸易的概念与特征1. 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也称为世界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居民和企业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通过跨越国界的方式进行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活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通过第三方的间接交换。
2. 国际贸易的特征(1)跨国界性: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交易双方跨越国界进行经济活动。
(2)交换性:国际贸易是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过程,涉及到价值的转移。
(3)风险性:由于涉及不同国家,国际贸易面临更多的风险,如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
(4)规范性:国际贸易需要遵守国际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
(5)复杂性: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的货币、文化和法律体系,交易过程较为复杂。
二、国际贸易的历史与发展1. 古代国际贸易(1)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最早的贸易形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2)奴隶社会的贸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出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封建社会的贸易:封建社会时期,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的商品交流。
2. 近代国际贸易(1)地理大发现: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的探险活动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
(2)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3)金本位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本位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稳定的货币体系。
3. 现代国际贸易(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贸易受到战争影响,出现萎缩。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关贸总协定(GATT):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4)WTO时代: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国际贸易的分类1. 按照商品流动方向分类(1)出口贸易:本国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市场。
(2)进口贸易:外国生产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经济一体化

亚太经合
亚太经合
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已拥有21个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 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泰国、越南、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 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智利、秘鲁。从规模上看,它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性经济一体 化组织。
形式
形式
根据各参加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及它们的目标要求,有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 经济联盟等多种形式。
特惠关税区 特惠关税区又称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在成员国之间相互给予关税减让的优惠待遇。特惠关税区的税率比最惠 国税率还低,但成员国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关税存在,它是发展程度低、最松散也最易行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 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但对 区外国家仍保持各自的关税和限额。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 同盟。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
北美地区
自由贸易协定
产生过程
评价
产生过程
1989年1月1日,两国签署《加—美自由贸易协定》 (Canada- Trade Agreement)。1990年,墨西哥正式 提出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举行谈判。在经过了连续14个月的紧张谈判,美、加、墨三国外贸部长终于在1992年8 月12日达成了《北美洲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起,把美、加、墨三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区域性 经济一体化组织终于正式诞生了。
欧洲经济
欧盟东扩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究——评《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一体化水平与我国产业国际地位提升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究——评《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一体化水平与我国产业国际地位提升研究》
宋志勇
【期刊名称】《国际贸易》
【年(卷),期】2024()4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自由贸易区成为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特征之一,并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自由贸易区建设时期。
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将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总页数】1页(PF0004)
【作者】宋志勇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
【相关文献】
1.从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制约因素
2.我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及自由贸易区对策研究
3.经济一体化视角下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评《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中国产业可持续
发展及辐射效应的多维度研究》4.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一体化研究——基于贸易一体化水平评价的分析5.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形成的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区域一体化成为国际上热门话题。
区域一体化就是以经济一体化为核心,通过政治、文化等多种方式,加强区域内各国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内各国间的共同发展。
一、区域一体化的理论1.1 区域一体化的概念区域一体化的基本概念一般都是以区域为单位,通过政策、法律、文化和经济等各种方式加强区域内国家的联系,促进区域内国家的共同发展。
区域一体化是在全球一体化、区域化和国家治理三个层面的交汇点上诞生的。
1.2 区域一体化的类型区域一体化分为三种类型,即:地区性一体化、次区域性一体化和全球性一体化。
地区性一体化是在一个地区内,由较少的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次区域性一体化是通过为一定范围内的国家提供一定的框架与机制来协调政策。
而全球性一体化是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对进一步一体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全球一体化中的欧洲一体化、美洲一体化和亚太一体化三个方面。
1.3 区域一体化的意义区域一体化对降低经济的成本、加强政治关系、鼓励跨境投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民生质量等方面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通过区域一体化,国家可以从各自的优势中协作,实现合作共赢,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其利益优势,而且可以减轻其政治彼此之间的制约。
二、区域一体化的实践研究2.1 区域一体化的现状当前全球各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形态多样,进程不同,但总体来看,各个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
在欧洲,欧盟(欧洲联盟)是一个经济实体,其成员国可以自由流通,产品和服务可以自由流通。
在拉美地区,MERCOSUR(南部共同市场)是由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帕拉圭和委内瑞拉共同组成的,致力于较分为一体的经济与政治结构体系。
在亚洲,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东盟十个国家为主,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建立了更具集成性的政策与法规。
2.2 区域一体化的难点区域一体化虽有很多好处和巨大的潜力,但实践中也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
其中包括经济和文化差异、政治文化差异以及外部制约力等。
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3篇)

第1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能力。
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教学:通过课程设置,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基本理论。
2. 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运营模式、市场竞争策略、跨国经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国外高校、与国外企业合作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的意义1. 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视野、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 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运营模式、市场竞争策略,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3.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4. 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话语权: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规则,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话语权。
三、实践教学经济全球化的实施策略1. 完善课程体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增设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国经营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全球化素养。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开展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实习实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对广西参与区域合作的实践意义

2 1 年建成 , 0o 广西 因其地缘优势 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的国 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目标。
际 环境 和 西 当务 之急 。
一
3 以 西托 夫 斯 基 和 德 纽 为 代 表 的共 同市 场 理 论 共 同市 场 的 目标 是 消 除 保 护主 义 的 障 碍 .把 被 保 护 主义 分 割
化 理论 》一 书 中做 了 明确 的 阐述 。国 内关 于 国 际 区域 经 济 ~体 化 向统 一 的 大 市场 延伸 扩 大 市 场 范 围获 取 规 模 经 济 利益 从 而 实 的 研 究 ,也 早 已 开展 .总体 上 可 以分 为 两个 层 次 :一 个 层 次 是对 现技术利益 () 2 通过市 场扩大 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 . 进而达到
同盟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 带来 的不 同的经济效应 即静态效应 指规模经济效应 、投 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等 。
2 以 罗 布森 为 代 表 的 自由 贸 易 区理 论
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核心理论对广西参与 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一东盟 自由贸易区将于 2 1 年建成 , 00 广西在 中国——东 盟 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缘优 势,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
、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提 出
区 域 经济 学形 成 于 2 世 纪 5 年 代 。15 年 , 兰经 济 学 家 丁 的每 一 个 国 家 的 国 内市 场 统 一 成 为一 个 大 市 场 . 过 大 市场 内的 O 0 4 荷 9 通
伯根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认 为经济一体化是将有关阻 激烈竞争 ,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等方面的利益 。西托夫斯基 碍经济最有效运动的人为 因素加以消 除 .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 和德纽在假设关税 同盟的基础 上 研究消除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的 创造最 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16 年巴拉萨在其名著 《 1 9 经济一体 障碍 以后 成 员 国所 获 得 的 经济 效 应 。 其核 心 是 :(J 1 通过 国 内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3-23
流动)
•欧共体/欧盟实现第四次扩大(1995年1月1日奥地利、芬兰、 欧共体/欧盟实现第四次扩大(1995年 瑞典加入);接着实现第五次扩大(2004年 瑞典加入);接着实现第五次扩大(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国 日中东欧10国 加入,2007年 月保、罗加入),其成员现已达到27个。 加入,2007年1月保、罗加入),其成员现已达到27个。
它将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东亚地区的领导权之争 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2012-3-23 23
第四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2012-3-23
24
一,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的研究
1950年 1950年Jacob Viner的Customs Union Issues一书的出版奠定了 Viner的 Issues一书的出版奠定了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正式形成。 此后,为解决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践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同时也受战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国 际经济一体化理论获得迅速发展,B.Balassa, 际经济一体化理论获得迅速发展,B.Balassa, R.Lipsey,J.Mead,Tinbergen等人均对该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 R.Lipsey,J.Mead,Tinbergen等人均对该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 西方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分析一般均以关税同盟作为例 证展开,但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对其他类 型的集团。 在Viner的《关税同盟问题》出版以前,普遍认为,关税同 Viner的 关税同盟问题》 盟的建立是应该受到鼓励和提倡的。其理论根据是,自由 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世界福利最大化。由于 关税同盟(以及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现了成员国间的自 由贸易,因而是朝向自由贸易的,其成立便意味着世界福 利的净增加,即使未能使其最大化。 25 2012-3-23
( 1994年12月、1998年4月、2001年4月先后三次会议确立并重申了2005年 1994年12月、1998年 月、2001年 月先后三次会议确立并重申了2005年
以前完成谈判的目标)
现在看来,由于各种原因,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遇到了 诸多困难而处于停顿状态,没能如期完成,但由于大势之所趋, 一个包括整个西半球在内的美洲经济圈的组成势在必行 一个包括整个西半球在内的美洲经济圈的组成势在必行
2012-3-23
14
关于所谓功能一体化与制度一体化的争论
•功能论-强调经济一体化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实 际所发生各种障碍的消除及经济融合,强调其本质 特征与实质内容 •制度论-强调制度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认为经 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通过条约、 协定或契约等明确的制度安排,来逐步消除对商品 劳务流动的各种障碍,形成经济一体化集团
•直到现在,国内外经济学界也没有形成一个
大家公认和接受的定义,可谓莫衷一是,较 有影响的说法有:
2012-3-23
5
德国经济学家W.Robok认为,“ 德国经济学家W.Robok认为,“经济一体化是这样 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可 以像在一个国家内部那样自由和有利可图” 以像在一个国家内部那样自由和有利可图”。 P.Lindeert认为,一体化是“ P.Lindeert认为,一体化是“通过共同的商品市场、 共同的要素市场或两者的结合,达到生产要素价格 的均等,可以指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和生产要素 的自由移动以及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的自由移动以及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J.Tinbergen则将国际经济一体化定义为实行一体化 J.Tinbergen则将国际经济一体化定义为实行一体化 的各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完全自由化。Tinbergen 的各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完全自由化。Tinbergen 还将一体化区分为:
2012-3-23
19
原因之二,这一时期的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条 原因之二,这一时期的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条 件相对有利
国际政治-由对抗到对话、缓和,直至苏联解体冷战 结束 国际经济-发达国家先后摆脱滞胀困境
原因之三,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自 原因之三,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自 由化一度陷于停顿,即使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之后也并未能完全遏制住新贸易保护主义 原因之四,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所具有的对内 原因之四,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所具有的对内 自由贸易、对外实行差别待遇的特征,使这一 趋势本身具有“自我加速效应” 趋势本身具有“自我加速效应”
2012-3-23 18
二,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 二,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 重新高涨并迅猛向前发展的原因
原因之一,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原因之一,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向前发展,高度发展的生 产力必然要求打破民族国家疆域的限制,寻求更大 的活动空间,最好是世界各国都没有边界的限制。 但现实世界却处处民族国家林立,正是这对矛盾的 发展使一个个区域性集团被建立起来。说到底各国 之所以组建或参加区域集团实际上都是为了实现本 国利益的最大化的需要
2012-3-23 4
•据考证,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这样一个 据考证,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这样一个 专有名词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的出现不早于1942年, 专有名词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的出现不早于1942年, 开始时,它几乎包括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所有方 面,从贸易、货币关系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 动等等
2012-3-23 7
很明显,上述所有定义,有的强调一体化 的某一或某些重要方面,有的是指一体化的性 质,多少都有不准确之处,未免失之偏颇
2012-3-23
8
1950年,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学家对 1950年,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学家对 国际经济一体化所给出的定义- 国际经济一体化所给出的定义-
Hale Waihona Puke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离的国 民经济结合成为一个范围更大 的经济集团的状态和过程
英联邦、原 英联邦、 来的ASEAN 来的ASEAN
美加自由贸易区、 美加自由贸易区、 NAFTA、 NAFTA、现在 的 ASEAN
欧共体的 “单一市场 欧共体的关 税同盟
2012-3-23
13
各种国际经济一体化集团的共同特征- 1)对内实行程度不同的自由贸易 2)对外实行差别待遇 3)均有一项由政府出面通过谈判签署的 条约或协定(即有一种制度性安排), 对集团成员在集团内的权利和义务作出 规定,防止其中一方损害另一方或整个 集团的利益,并使整个集团得以持续
9
使用这一定义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并非所有国际组织或国际经济组织都是国际经济一 体化组织 2)国际经济一体化应有一定的组织形式,至少应有一 项“制度性安排” 制度性安排” 3)既可以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一个过程 ,即走向 一体化安排或原有一体化的深化或扩大 4)国际经济一体化不等于国济经济合作——二者既有 )国际经济一体化不等于国济经济合作——二者既有 质又有量的区别 5)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6)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三个层次经济一体化中之一。
2012-3-23 20
三,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 三,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 强的主要表现
欧洲
•欧共体基本建成“内部大市场”(实现了四大要素在集团内无 欧共体基本建成“内部大市场” 国界的自由流动) •谈判、签署和实施“马约”,成立欧盟,建成欧洲中央银行, 谈判、签署和实施“马约” 成功发行和使用欧元 •建设欧洲经济区(由欧盟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组成,区内实行四大自由
2012-3-23
3
一,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定义问题
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概念的起源
•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其中
Integr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Integratio,其 Integr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Integratio,其 原意为“更新” 原意为“更新”
2012-3-23
10
第二节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
2012-3-23
11
按照成员国经济一体化的紧密程度以及成员国经济政策 协调的不同, 协调的不同,现在国际上一般将国际经济一体化分成六种类 型,即: 1、特惠关税区(preferential Duty Zoon) 特惠关税区(preferential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自由贸易区(Free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关税同盟(Customs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共同市场( 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经济同盟(Economic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d Economic Integration) 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d
•《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为-将各部分结合成为 牛津英语词典》
一个整体,故在日文中被译为“统合” 一个整体,故在日文中被译为“统合”,港台书刊 中将其译为“整合” 中将其译为“整合” •在经济学领域,integration一词最初被用于微观领 在经济学领域,integration一词最初被用于微观领 域对产业组织的研究,早期文献中主要是指那些通 过卡特尔、康采恩、托拉斯等形式结合而成的经济 联合体
2012-3-23
15
第三节 战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2012-3-23
16
一,战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的三个 阶段 1、1940年代末50年代初-70年代初形成战 1940年代末50年代初-70年代初形成战 后的第一次高潮,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 (1)政治因素常常是最重要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