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读句子,写词语。
(7分)为了b ì mi ǎn ( )人员伤亡,zh í x ín ɡ( )任务的j ǐn ɡ ch á( )们决定前后夹击。
经过一番波折,他们最终在pi ān p ì( )的小巷里把c án b ào ( )的f ěi t ú( )抓捕,成功地将人质ji ě ji ù( )下来。
二、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燕.(y ān )山水库的上空有几只燕.(y àn )子悠闲地飞着。
B.我鼓足了劲.(j ìn )儿爬上山顶,终于看见了刚劲.(j ìn ɡ)有力、生机盎然的竹子。
C.我不停地埋.(m ái )怨自己,怎么能把别人埋.(m án )藏在心底的秘密说出去呢?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
(填序号)(3分) 固:①结实,牢靠。
②坚定,不变动。
③本,原来。
④坚硬。
1.人固.有一死。
( ) 2.母爱像一棵树,即使季节轮回也固.守家园,撑起一片绿荫。
( )3.岳飞守卫的安阳城固.若金汤。
( ) 四、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将选项填到句后的括号里。
(4分)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C.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D.说话时断断续续1.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
( )2.我,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3.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4.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我……我不行啦。
( ) 五、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全家人的心情十分_____。
2019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总分:一、将《回乡偶书》默写在下面(写题目和作者),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5分)二、汉字起跑线。
(7分)1.xiōng yǒng péng pài()的海浪(níng xiào)着,朝着那kuí wǔ()的身影扑去。
2.你根本看不出她的紧张和tǎn tè bùān(),整个比赛过成长,她那bù jiǎ sī suǒ()的答题模样总能获得掌声。
3.一位老妇人在大家的chān fú()下jì diàn()亲人。
三、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上“”(4分)柏.林(bò bǎi)倒.影(dào dǎo)势不可挡.(dāng dǎng)自作.自受(zuò zuō)四、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8分)1.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扬缺点安排工作反映情况B.提高认识价格高贵保卫公物C.改善生活天气晴朗身体强壮D.发现问题远大理想参观经验2.“村庄惊醒了”的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拟人句,村民都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惊醒了。
B.村庄睡醒了,村民们也睡醒了。
C.这是拟人句,村庄被洪水惊醒了。
D.这是比喻句,村庄和村民都被洪水惊醒了。
3.“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桑娜告诉丈夫,邻居西蒙死了。
B.提示词“说”放在一句话的中部,“说”字后面用逗号是对的。
C.是桑娜告诉丈夫,邻居西蒙死了,然后想慢慢引到西蒙的孩子身上。
D.“你知道吗”是反问句。
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桥》的作者是当代作家谈歌。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根据小说的特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特点的辨析能力。
【解答】以上说法正确。
2.【答题】根据小说的特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两种。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特点的辨析能力。
【解答】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一般有描写、行为和对话三种,对环境的描写不是刻画人物的方法。
故以上说法错误。
3.【答题】根据小说的特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特点的辨析能力。
【解答】以上说法正确。
4.【答题】根据小说的特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小说的故事是虚构的,与生活毫无关系。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特点的辨析能力。
【解答】小说是虚构的故事情节,但是写作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小说中总会有着生活的影子,它来源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故以上说法错误。
5.【答题】根据小说的特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特点的辨析能力。
【解答】以上说法正确。
6.【答题】《桥》、《穷人》、《在柏林》这三篇文章的体裁都是()。
A. 散文B. 说明文C. 议论文D. 小说【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体裁的辨析能力。
【解答】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
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其中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7.【答题】把古诗补充完整。
回乡偶书贺知章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合肥市【部编人教版】2019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训练同步测试卷-附试题答案

第四单元主题训练卷主题百花园(42分)一、主题达标。
(28分)1.生动的故事情节,读拼音写词语。
(10分)本单元课文是三篇小说,小说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桥》一文中描写了一位普通的gòng chǎn dǎng yuán()在páo xiào()的洪水中,sī yǎ()着sǎnɡ zi(),chén zhuó()地指挥,将村民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穷人》一文写的是海风hū xiào()的夜晚,桑娜抱着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回家,tǎn tè bùlín ān()地等待丈夫回来,没想到渔夫拖着shī lín()的渔网回家后,也提出收养这两个可怜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是多么善良啊!《在柏林》写的是火车车厢里,一位老妇人重复数着“一、二、三”,遭到了两个小姑娘的chī xiào(),老妇人旁边的老兵告诉她们,这位老妇人是他的妻子,他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而他自己也要上前线,走之前,他得把她送进fēng rén yuàn()。
战争是多么残酷啊!2.具体的环境描写,下面句子的环境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里。
(4分)(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并按要求答题。
(9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面的短语中属于自然环境的是(),我也能照样子写两个:()、()。
4.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下面的句子是对人物哪一方面的描写?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5分)(1)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原卷+答案与解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原卷)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蜷.缩(juǎn)收敛.(liǎn)糟.糕(zāo)跌.跌撞撞(diē)B.搀.扶(chān)瞻.仰(shàn)呻吟.(yín)自作.自受(zuò)C.勉强.(qiáng)严厉.(lì)抽噎.(yē)寒风呼啸.(xiào)D.放肆.(sì)威胁.(xié)抱怨.(yuàn)汹涌澎湃.(pài)解】A.蜷.缩(juǎn)——quán;B.瞻.仰(shàn)——zhān;C.勉强.(qiáng)——qiǎng。
故选D。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环境描写)B.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语言描写)C.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心理描写)D.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外貌描写)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部喜剧电影笑得我心惊肉跳....。
B.天黑了,还不见弟弟回来,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C.原本打算出差一周的爸爸提前回家了,让她喜出望外....。
D.看着眼前的美景,他不假思索便吟出一首诗,引得人们赞叹不已....。
5.省略号常见的作用有:①表示引文的省略;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⑤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⑥表示沉默。
联系课文,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依次是()(1)“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2)“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3)“我嘛……缝缝补补……”(4)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5)“……”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2019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总分:一、将《回乡偶书》默写在下面(写题目和作者),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5分)二、汉字起跑线。
(7分)1.xiōng yǒng péng pài()的海浪(níng xiào)着,朝着那kuí wǔ()的身影扑去。
2.你根本看不出她的紧张和tǎn tè bùān(),整个比赛过成长,她那bù jiǎ sī suǒ()的答题模样总能获得掌声。
3.一位老妇人在大家的chān fú()下jì diàn()亲人。
三、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上“”(4分)柏.林(bò bǎi)倒.影(dào dǎo)势不可挡.(dāng dǎng)自作.自受(zuò zuō)四、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8分)1.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扬缺点安排工作反映情况B.提高认识价格高贵保卫公物C.改善生活天气晴朗身体强壮D.发现问题远大理想参观经验2.“村庄惊醒了”的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拟人句,村民都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惊醒了。
B.村庄睡醒了,村民们也睡醒了。
C.这是拟人句,村庄被洪水惊醒了。
D.这是比喻句,村庄和村民都被洪水惊醒了。
3.“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桑娜告诉丈夫,邻居西蒙死了。
B.提示词“说”放在一句话的中部,“说”字后面用逗号是对的。
C.是桑娜告诉丈夫,邻居西蒙死了,然后想慢慢引到西蒙的孩子身上。
D.“你知道吗”是反问句。
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桥》的作者是当代作家谈歌。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共47分) 1.读拼音,写词语。
(4分)望着páo xiào ( )的洪水,望着堤岸边shēn yín ( )的灾民,李书记的脸上写满了yōu lǜ( )。
这不,几天下来,他脸上的zhòu wén( )好像又增加了几道。
2.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1)“勉强”的读音是mián qiǎng,意思为将就、凑合。
( ) 2)“不假思索的嗤笑..”中加点的词可替换为“嘲笑”。
( ) 3)“勺”字的读音是sháo,是半包围结构的。
( ) 4)“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一句中,“揪出”的意思是用手拉出或拽出。
( ) 3. 用“○”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表格中改正。
(8分) (1)躺眼抹泪(2)汹勇澎湃(3)水花四贱(4)你拥我济 (5)烽火不息 (6)亚口无言(7)自做自受(8)日晒雨林 4. 对“日子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中的“张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料理,安排B.筹划,周旋C.应酬,打交道D.惊慌,慌张 5. 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分)小云这次单元测试考得不好,她的心情很 (低落 悲痛 伤心)。
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中的卷子仿佛有千斤重。
她 (忐忑不安 心如刀绞 诚惶诚恐)地想:“该怎么向爸妈说呢?”恍惚中,她仿佛看到爸妈那满是 (希望 期望 盼望)的脸,心里更加 (沉重 愧疚 沮丧)了。
6.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3分)(1)在景区随意涂鸦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2)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使句子通顺连贯。
(2分) ①( )海上正起着风暴,(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②( )海上正起着风暴,(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宁德市【部编人教版】2019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达标检测试卷-附同步试题答案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基础百花园(39分)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4.5分)狞.(níng líng)笑 搁.(gē gé)板 势不可当.(dāng dǎng) 保佑.(yòu ròu) 寡.(guǎ gǎ)妇 蜷.(quán juǎn)缩 咔嚓.(cā chā) 后备役.(yì yù) 缝.(féng fèng)缝补补 二、正确读写词语。
(8分)shēn yín fèi huà liú tǎng jiū zhù( ) ( ) ( ) ( ) zhòu méi xiōnɡ yǒnɡ lín shī xī miè( ) ( ) ( ) ( )三、照样子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5分)包⎩⎪⎨⎪⎧ 泡 (水泡)( ) 曹⎩⎪⎨⎪⎧ ( ) ( ) 敖⎩⎪⎨⎪⎧ ( ) ( )四、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4分)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 ) 2.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 ) 3.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 五、仿写词语。
(4.5分)1.忐忑不安:____ ____不________ ____不________ ____不____2.不假思索:不____ ____ ____ 不____ ____ ____不____ ____ ____3.跌跌撞撞: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___ ____ ____ ____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8分)宁可……也不……不但……而且……尽管……还是……既……又……桑娜()从早到晚地干活,()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语文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37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5分)
中秋时节,钱塘江大潮如约而至,汹涌的潮水páo xiào()着向岸边扑来,狠狠地拍打着堤岸,jiàn qǐ()一阵阵大浪,把围观的群众lín()了个透。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
(16分)
()的桥()的渔夫()的脸()的老妇人
()地说()地驶出()地看着()地嗤笑三、选词填空。
(4分)
抱怨埋怨
1.妈妈总是向爸爸()儿子不听话,淘气。
2.没能及时赶到约定地点,他会不会()我?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的作用。
(6分)
1.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2.他知道了?……不,还没有,没人会告诉他!……指不定他自己猜到了?……怎么办?他一定会怪我自作主张。
……嗯,要怪就怪吧,总不能看着这孩子不管。
……()
3.不,不是……没,没这回事……我们挺好的……()
五、读下面的句子,在比喻句后的括号里打“√”。
(6分)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
2.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第二部分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10分)
六、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分)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1.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2.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3.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七、语言运用。
(7分)
有人说:“说假话就是撒谎,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不管什么原因,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撒谎!撒谎的人就是骗子,就是道德败坏的人!”你赞成他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要有明确的观点,要有理有据,不少于50字。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与写作实践(53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3分)
你在伞里吗
雨渐渐大起来。
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
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
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
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
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
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
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
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脊背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战栗!
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
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
为了自己的梦想,
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
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
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
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
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题目“你在伞里吗”的作用。
(5分)
2.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地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女儿。
(6分)
3.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6分)
4.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九、作文。
(30分)
请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四单元语文素养评估
一、咆哮溅起淋
二、窄窄魁梧清瘦虚弱
冷冷缓慢平静不假思索
三、1.抱怨 2.埋怨
四、1.表示列举的省略 2.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五、3.(√)
六、1.A 2.D 3.B
七、提示: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其次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都要说出具体的理
由。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八、1.标题“你在伞里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关心女儿、细心体贴体贴妈妈、乖巧懂事
3.不好。
因为“砸”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猛,与“嘭嘭直响”相呼应,换成“落”就没有这种效果。
4.①“我”为女儿对“我”的理解而感动;②“我”为女儿的自信而感动;③“我”为女儿的优秀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