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 正确处理优先发展和服务全局的关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 的战略位置;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重在机会公平, 把有限教育资源投向最需要领域、最困难群体; 正确处理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注重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强化政府责任、调动 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教育发展; 正确处理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关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探索符合实际的教育改革发展途径; 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以务实措施实现教育 发展目标,满足群众合理期望; 正确处理立足国情和面向世界的关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现代教育体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基于生产的创新 - 新一代汽车、造船 和钢铁产品 - 80年代和90年代的 动态随机存储器(DR AM)、CDMA、电视液 晶显示屏(TFT-LCD)
起步阶段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知识影响的贫富差距
无法积累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缺乏创新能力的国家不可能获得竞争优势! GNP 16450
制定的背景一——拥有捍卫国家和平的武装力量
在韩国釜山军港停靠的乔治· 华盛顿号航母
中国军方公开的东海实弹演练场面
中国军方公开的东海实弹演练场面
中国数百架战机青岛军演 强烈警告美韩
梁光烈提出解放军五步走策略,“要做世界强国就必需先做地 区强国,要做地区强国就必需拥有一只强大的海军,要拥有一 只强大的海军就必需先获得硫球群岛,要获得硫球群岛就必需 先统一台湾,要统一台湾就必需先完全控制住朝鲜半岛”。 从2008年梁光烈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向中央提出了“合纵联 横、远交近攻”的战略指导思想。 香港媒体报道, 对外交部无所作为得过且过工作状态,梁光烈 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一次会议上,梁光烈直接问外交部官员: “外交部为何出不了战国时期苏秦、张仪这样的合纵联横的战 略思想家和外交鼓动家,解放军的发展完全被你们落后的外交 思想捆住手脚,解放军希望有地点展现实力但你们外交部总是 在撤台子,希望你们能在亚洲地区给解放军找几处练兵场所。” 对于梁光烈的建议,外交部无动于衷,继续在抗议和遗憾中过 日子。因而军方知道,要靠外交部从妥协模式一夜猛想,那是 绝对不可能的,也永远无法解决周边问题。因而在听闻华盛顿 航母将进入黄海的消息后,梁光烈毫不犹豫下令二炮准备击沉。 在原则问题上,没有什么可以谈判的,宁可首先用核武器,也 绝不能让国家主权受损。解放军早就在黄海设好口袋阵,只等 华盛顿航母来钻。但时至今日,华盛顿航母根本就不上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000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中国政府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育体系而制定的重要政策文件。
本文将对该规划纲要进行简要介绍。
一、总体目标与发展方向该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一支高素质、宏观充沛、结构优化、功能完备、公平可及、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成为世界教育强国之一。
实现以上目标需要不断创新、优化教育结构。
发展方向包括:1. 建立现代化教育体系。
2. 推进教育现代化创新能力建设。
3. 发展质量优先的教育。
4.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5. 建立法治教育制度。
二、具体措施该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落实发展方向和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1. 加强教育投入。
2. 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
3. 推进多元化办学模式。
4. 实施优质教育工程。
5.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6. 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7. 优化教育结构。
8. 推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发展。
9. 加强人才培养。
10. 突出教育服务与管理职能。
三、评价该规划纲要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极大意义。
十年过去了,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许多新挑战。
当前,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需要我们在继续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等方面工作。
同时,要加大对教育体育等公共资源的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pptx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 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 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 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
• (五)保障任务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保障经费投入。
四、是推进依法治教。
五、是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 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职责。
六、是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 题,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提出了本届政府 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 (一)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两基本、一进入”, 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2.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3.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4.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5.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国家发展战略
三、《规划纲要》的形成
• 调研阶段: 2008年8月29日到2009年2月 起草阶段:2009年3月到2010年2月
• 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10年2月28日到3月 28日
• 审议完善阶段: 2010 年4月15日到6月21 日
三、《规划纲要》的形成
一、研究制定《规划纲要》的背景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三个关于教育的历史性文件: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三个文件分别代表了中国教育 发展中的不同历史阶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2、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 GDP的比例平均是4%。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 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 数4%,而实际经费又低于计划的目标值。 2009年: 3 .59%。 国际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4 .7%以上, 20世纪末世界平均水平: 4 .9%, 主要发达国家: 5.1%, 欠发达国家: 4.1%。 规划纲要要求:中国要在2012年实现4%的 重要目标。
成立领导机构:
•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 • 教育规划纲要领导小组 组 长: 温家宝总理 副组长: 刘延东国务委员 •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 组长: 刘延东国务委员 成员: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 位等14个部门 办公室:设在教育部。 任务:承担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的具体工作。
• 2008年3月,全国两会刚刚闭幕,胡锦涛总书记、
温家宝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把研究制定中 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作为新一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 的一件大事。 • 2008年8月2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
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教育部关于制订《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 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订工作方案。
5、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
• 从1980年至今, •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共通过了《教育法》等8部教 育专门法律, • 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数十项, • 各地出台地方性教育法规数百项, •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数百项教育部门规章, • 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 本框架。
6、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 1985年5月,党中央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 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ppt课件

❖ 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 力显著增强。
❖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 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 参与率达到50%以上。
❖ 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对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对减轻中 小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高考改 革、落实扩大办学自主权、教师队伍建设、政府投入责任等热点难点 问题提出了有力可行的措施。
❖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 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 三是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 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 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四是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解决,分 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 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 挑战。
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 旺盛的社会需求同多样化的教育供给不足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全面谋划了体制改革的 新思路新方向。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高等教 育领域。
❖ 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 度改革等等。
❖ 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 途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 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 研用相结合等等。
必须优化结构 办出特色
❖ 《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 合理,特色更加鲜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为“副高”,
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对等,这在客观上影
响了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不利于稳固并提
升教师队伍。
a
18
新的教育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 高质量。
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培
训。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
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
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逐步实现中小学每个班级均能开展多媒体 教学;
建设有效共享的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
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a
20
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 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 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 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
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国 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 立荣誉称号。
a
21
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 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
四、灵魂战略——改革创新
从观念上,强调公平、全面发展和终身学 习;
从体制上,明确行政部门、学校的定位与 分权,公办与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平等;
从教学模式上,强调启发式与开放式; 从教育手段上,强调推进信息化。 具体来讲:“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
个学生” 。
a
7
五、基本战略——促进公平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 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 好教育的机会。目前的教育公平关键是机 会公平。
走特色办学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教育解读

走特色办学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教育解读易忠(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摘要: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指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走特色办学之路。
高等教育走特色办学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走特色办学之路可以从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学科专业、科学研究、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高等教育;特色办学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891(2011)01-0005-03Lead A Character istics Developing RoadYI Zhong(Gu 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 ation alities ,Guan g xi Cho ngzuo,532200)Ab str act :J uly 29,2010the releas e of “national plan outline for medium and long term educational reform Development (2010-2020)”presente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 f Featu res for Colleges and U nivers ities,th is indicates th e way of the dev elopment of Co l 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go s ch ool characteris tics .Characteris tics of Colleges and U nivers ities taking the ro ad to schoo l is of great s ignificanc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can take the characteris tics of th e ro ad runn ing from th e s ch ool mis sion,developmen t orientation,dis ciplines ,s cientific res earch,cu rricu l u m,campus culture and other s ix as pects.Key w ord s :national plan outlin e fo r medium and l o ng term education al reform developmen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aracteris tics o f s chool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向社会发布。
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ppt课件

这次会议和会后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决定》,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为指针,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促进 教育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迫切 需求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定纲要制定始末
2008年8月29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 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 正式启动研究制定工作。成立了《规划纲要》领导小组, 温家宝总理亲任组长;成立《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刘延 东国务委员任组长。
2009年1月7日 教育部下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要求广泛动员 ,积极组织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围绕《规划纲要》建言献 策,启动征求意见阶段。
2009年2月7日 教育部公布规划纲要收到反馈意见110万 余条,收到意见的规模在教育部历史上是空前的。
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 温家宝总理召开五次座谈会 ,就规划纲要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2010年2月28日 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文本,进行 为期一个月的征求意见。
二、《规划纲要》研究制定的工作原则
• 一是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十六大以 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思想基础,全面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
• 二是客观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教育工作存在的差距 和不足,努力把握新时期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 长规律和特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9年,我国2263所高等学校,西部12省区仅有 254所 • 2005年 高考本科录取率: 西部 22.57%,东部31.23 %; 研究生入学率: 西部 2.20%, 东部5.10%
• 复旦大学本地生源为63.1%, 浙江大学本地生源为67.5%, 中山大学本地生源为62.4%。
• 20世纪90年代,清华与北大录取学生中农村学生约占 20% ,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
3、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 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 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 历合格率分别为99.1%、97.2%和89.3%,具有 高学历教师比例在逐年增加。 • 中小学教职工聘任、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校长 选拔任用等制度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双师型” 教师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 高等学校全面推行聘用聘任制度,改革收入分 配制度,组织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师 德建设总体上不断加强。
(三)纲要出台的过程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学前教育
94 20 <10
<1
99.5 98 66
23 44.6
2、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 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 至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 “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 扩大到99%。 • 2009年,普通高中在校生2434.3万人,幼儿园 (含学前班)在园2657.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在校生42.8万人,毛入学率均有提高,如普高 毛入学率达到77%。
2、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 GDP的比例平均是4%。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 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 数4%,而实际经费又低于计划的目标值。 2009年: 3 .59%。 国际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4 .7%以上, 20世纪末世界平均水平: 4 .9%, 主要发达国家: 5.1%, 欠发达国家: 4.1%。 规划纲要要求:中国要在2012年实现4%的 重要目标。
•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一)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二)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纲要出台的过程
• 二、纲要主要内容
一、《纲要》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一)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1998-2010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量(单位:万人) 657 599 629 700 546.92 600 447.34 500 320.5 400 300 159.68 200 108.36 100 0 1998 1999 2002 2004 2006 2008 2009 2010
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解读
序言
★2010年7月8日,中共 中央、国务院印发《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 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 宏伟蓝图,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 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 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 •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的纲领性文件。
序言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 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 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实施《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全社 会发出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我 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 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总动员令。 ★温家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3、教育行政化色彩较浓厚,学校办学自 主权短缺 •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 影响,我国教育的行政 化色彩较为浓厚。这使 得教育权利过于集中于 政府,而各类学校则往 往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 权。
4、国民总体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教育水 平较差
•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整体教育程度和 劳动力的素质仍然是较低的。目前大概全世界十 分之一的文盲还在我们国家,受劳动力素质的制 约,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的能力也相对 较低。我国的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大概只有3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 一比例一般是60%到80%。这表明我国的教育尤 其是职业教育的水平仍然较为薄弱。
4、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
• 从1980年至今, •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共通过了《教育法》等8部教 育专门法律, • 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数十项, • 各地出台地方性教育法规数百项, •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数百项教育部门规章, • 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 本框架。
5、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稳步展开,成效显著
1、中国已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 教育和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 学校类别 1978年 2007年 • 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 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 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接 近8.5年和10.5年, 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发 展中国家较好水平。 • 高等教育已由改革开 放之初的“精英式教 育”发展成“大众式 教育”。
(二)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
• 一是从整个国家看,中西部的教育明显落后于东 部的教育。
• 二是同一地域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
• 三是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看,公办学校和民 办学校,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之间, 也不够协调。
我国大学教育入学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