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导学案

2023届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导学案

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导学案一、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一)论点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必须立论。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举例:1、如针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商谈香港回归问题,有人提出香港可以暂时不驻军,邓小平则掷地有声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问题!2、“五四青年节”,各地都在举行庆祝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悉数参加会议,足见领导对青年的重视。

有媒体用这样观点做题目:关注青年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二)论据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通俗说,就是文章中“摆事实、讲道理”,所以,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事例(名人故事等),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是指文中使用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等。

论据使用注意事项:1、论据必须为论点服务,即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能证明论点。

2、论据要典型,不能用诸如“我同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同时论据更要丰富(多积累、勤积累才能做到)3、论据要新颖。

新颖方能吸引人。

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记住:写作文时,如果你能一下子想到的事例,别人也会一下子想到,所以就注定你的论据不够新颖了。

4、论据丰富时,事例排列的顺序应当这样:古今中外。

(三)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典范议论文写作指导

典范议论文写作指导

典范议论文写作指导【篇一:典范的议论文写作教案(整理精校版)】典范的议论文写作教案作文辅导0517 17:27::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规范的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2、学习清晰的行文思路。

【重点】通过分析典范的例文,学习清晰的行文思路。

【教学步骤】一、概述审题与立意(重中之重)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谋篇与布局(行文思路)(本节重点)语言与书写二、分析典型具体的例文(议论文)天与地的距离是啊,学会低头是一种谦逊的为人品格。

一个人取得一点成绩,是该大肆宣扬还是寻找自己的不足?正如地里的麦穗,挺着笔直的腰杆,抬头看天的都是少产的;相反,在夕阳下害羞地低下头,随风摇摆的才是粒粒饱满的。

而今就有一些人刚刚取得一点成绩,就会目空一切,整天看着自己头上的光环,却忘了继续看好脚下的路。

学会低头是一种踏实的人生态度。

社会就像一个金字塔,塔尖很小。

但人们总是仰望它,幻想平步青云,挤身到上层。

于是有些人不择手段,或许得尝所愿。

不料好景不长,一个筋斗翻身落地。

俗话说,“爬得越高跌得越惨”。

还不如脚踏实地做人,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会低头更是人类的一种智慧。

卡耐基说,每当我看到天上的星星,看着那些一百万年前射来的光,我就会觉得人类的渺小。

鲁迅说:“尼采说他是太阳,光热无穷,所以他疯了。

”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那是自然的恩惠,所以我们的先人早就学会了向天地低头,甚至顶礼膜拜。

中国古人追求顺其自然,讲究天人合一,所以让华夏子孙繁衍不息。

老子主张人处“下位”,真是古人的智慧。

这种智慧却被一些急功近利者践踏,于是我们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三段并列,三个方面谈为什么要学会低头。

例子简短,有自己的议论。

这种智慧被日本先人学去了,他们遇人鞠躬,低头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他们进步了,却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日本军官主义至今不肯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低头认错,那是得不到亚洲人民原谅的。

清朝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不知和世界有多大的差距?鸦片战争,我们一败涂地。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4)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4)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4)分论点的设置每一篇议论文都有一个鲜明的中心论点。

为了全面、透彻、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性,我们往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来阐释其内涵,探究其原因,提出其策略。

这每一面、每一层都是各自围绕着一个小小的观点在摆事实,讲道理,是对中心论点的分解和剖析。

这一个个小小的观点,可以称为分论点。

分论点的作用,就是对中心论点的有力支撑和论证,也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和阐释,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有了分论点,文章的条理就显得比较清晰。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本节课要介绍的就是议论文中间主体部分的分论点的设置。

一、拟写分论点的要求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肯定的句式表达出来。

围绕中心论点精心提炼和拟写出的分论点,最好放在每一层的段首。

拟写分论点的要求是:分而有理,分而有序,分而有度,分而有范。

分而有理,就是列举的分论点要能够支撑、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

所列出的分论点,应该是扣住中心论点,服务中心论点,抓住关键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思考而得出的。

分论点之间在事理上应该有较大的区分度,做到不重复,不包含,不交叉。

分而有序,就是要分析清楚各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统筹安排好各分论点之间先后的顺序,或由点到面,或由小到大,或由浅到深……不能东扯西拉,杂乱无章。

分而有度,就是分论点在数量上应该达到最合理的个数,一般2-3个分论点。

因为分论点如果超过3个,在规定的800字的考场作文里,每个分论点就只能有200字左右的篇幅了,这样的话,—般很难把分论点说深说透。

分而有范,就是每个分论点要表达得精炼规范,具体来说,每个分论点不应该太长,字数最好控制在15个字左右;如果分论点太长,既显得拖沓,缺少力度感,又往往不容易—眼看出,即不显眼。

每个分论点的字数应该大致相同,结构大致相似,因为这样的句子既醒目,又更能显示出你较强的表达能力,还能体现构思的条理性、严密性和精巧性。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整理精校版)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整理精校版)

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作文辅导0407 1455一事一议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案第一节理论知识掌握教学目标:学生回顾并掌握议论文最基本的知识教学流程:一.学生课下自己搜集整理议论文基本的知识,要求整理到作业本上。

二.课堂学生共享收集的资源,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一)关于论点论点,它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

是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

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二)关于论据: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

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

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它包括思想的基本原理,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名言警句、成语、谚语等等。

(三)关于论证: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

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它们的作用分别是:①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②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古代典籍,可以提高文章说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③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议论文的结构写作指导导学案

议论文的结构写作指导导学案

议论文的结构写作指导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学写议论文。

2、指导学生准确的审题立意。

教学重点:掌握议论文结构,学写议论文教学难点:准确的审题,得出最佳立意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回忆议论文的相关常识二、教师指导议论文的写作结构模式题目的写法: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记叙文的题目。

题目就是论点,这样的话,很醒目,会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

例如:《永不言弃》《执着是金》《拒绝空白》等第一段:开头语言要简洁,一般不超过100字。

(如果是给材料作文,一定要引材料。

但不许抄材料,要概括材料。

)例如:当你置身与都市的繁忙与喧嚣时,当你在奋力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与享受时,可曾想过,快乐是否已经离你越来越远,你的行动与你的内心的那份充实是否已经南辕北辙?如果是,你又该如何呢?第二段:摆出论点,独立占一段,这样既特别又醒目。

例如:请唤醒你的灵魂,还它一份坚定与执着,让你的生命攀上未来的高峰!——《唤醒自己》第三至五段:这三段的开头均为一个分论点,然后使用论据进行论证。

但要切记:叙例不能叙述的特别详细,每一段还要加入自己的论述。

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会被认为是堆砌事例和名言而毫无说服力。

这三段是全文的核心,在字数上至少要占到500字。

主要模式:分论点——举例子——议例子例如:唤醒自己冲破命运的藩篱。

生在寻常百姓家,难道就注定终其一生只做个无所作为的寻常人吗?麻木地沉睡着享受那一份安逸吗?不,当然不能。

一代平民皇帝刘邦,论出身他比不过项羽,论武艺他也不及霸王,可他终究于乌江胜了霸王,建立了西汉。

倘若他甘于平庸,甘心做命运的臣服者,又怎会有汉高祖刘邦的留名千古?倘若他麻木地沉睡着,倘若他没有唤醒自己,又怎么会有这冲破命运藩篱的壮举?这位命运的建筑师在唤醒自己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世的丰功伟业!——《唤醒自己,做命运的建筑师》第六段:第六段为辩证段。

这一段主要体现学生的辩证思维的能力,字数不必过多,几十字即可。

高一 关系型议论文写作指导(整理精校版)

高一 关系型议论文写作指导(整理精校版)

高一关系型议论文写作指导作文辅导1108 08:52::一、关系型议论文考题展台:⑴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关系式话题题面形式基本有三种:Ⅰ、考题明确给出话题,并且这个话题是一个并列式短语。

如2005年全国高考卷二作文题“位置与价值”,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凤头、猪肚、豹尾”等。

2007年海南高考话题作文“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2007年四川高考话题作文“一步与一生”。

Ⅱ、明确给出话题,但话题不是用并列短语,而是用表关系式的词语组成。

如2005年辽宁高考作文题“今年花胜去年红”。

2005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双赢的智慧”等。

Ⅲ、没有明确给出话题,但从所给的材料中仍然可以归纳出关系式的话题。

如从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所提供的两个图形及其提示文字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星形和圆形”的话题。

从湖北省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出与入”的话题。

从2007宁夏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创造是需要一定的机遇和执著”的话题。

话题作文是自2003年至2007年各省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2004年全国各地共有15份高考卷,其中有10份试卷的作文话题是关系式的。

2005年全国各地共有17份高考卷,其中有9份试卷的作文是关系式话题。

⑵从材料作文或者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关系式论题的。

例如从2015届高考模拟全国2卷新材料作文《海龟和老鹰》的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动机与结果”的论题。

⑶用并列短语作命题或半命题议论性文章题目的,或者用表示关系的词语组成命题或半命题议论性文章题目的。

用并列短语作命题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的题目的也有很多,如“天才与勤奋”、“理想与现实”等,用并列短语来作半命题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的题目也有很多,如“平凡与”(填空线上可以填上“伟大”“平庸”“不平凡”)、“与创新”(填空线上可以填上“求实”“继承”“改革”)。

运用表示关系的词语组成命题或半命题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题目的也有很多,例如“事实胜于雄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读书乐读书”(要求在填空线上填上适合的动词。

议论文:“优势与劣势”写作指导与素材范例(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优势与劣势”写作指导与素材范例(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优势与劣势”写作指导与素材范例(整理精校版)1. 引言在撰写“优势与劣势”议论文时,我们通常会对某一事物、主题或思想进行分析,并讨论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素材范例,帮助你更好地撰写这类议论文。

2. 写作指导在撰写“优势与劣势”议论文时,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1 清晰定义主题首先,确保你清晰地定义了你要讨论的主题。

明确界定主题将有助于你在文中陈述清楚你要谈论的事物。

2.2 确定优势与劣势明确了主题之后,需要列举和确定该主题的优势和劣势。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对主题进行详细研究,收集相关信息;- 分析主题的积极方面,并列出其优点;- 分析主题的消极方面,并列出其缺点。

2.3 组织论证结构在撰写议论文时,清晰的结构非常重要。

你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引言:简要介绍主题,并明确你要讨论的优势与劣势;- 主体段落:分别讨论优势和劣势,每个段落都应提供具体的例证和论据;- 结论:总结主要观点,并提出你的观点或建议。

2.4 使用连接词和过渡句通过使用连接词和过渡句,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具连贯性和条理性。

以下是一些用于列举优势和劣势的连接词和过渡句:- 列举优势:首先,其次,另外,还有,最重要的是,此外;- 列举劣势:然而,但是,不过,相反,与此相反,尽管如此。

2.5 提供例证和论据为了支持你的观点,需要提供具体的例证和论据。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引用可信的研究或数据,以支持你的观点;- 提供真实的案例或个人经验,以增强你的论证效力;- 分析专家观点或权威意见,以加强你的论点。

3. 素材范例3.1 优势:- 主题:生态旅游- 优点一:促进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可以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并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优点二: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能够为当地社区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 优点三:促进文化交流。

生态旅游使游客有机会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1)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1)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1)“材料作文”的供料类型(1)“材料作文”因其在考查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同时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

就所提供的材料而言,或是名人轶事,或是警句箴言,或是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或是给人以启迪的小故事、寓言、诗等等,其内涵丰富,范围广阔。

如何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而要把握其关键,就得认真研究“材料作文”的不同类型,找出各种材料类型的审题规律。

纵观材料作文,大致可划分为:单一材料类、多则材料类、名言警句类、寓言童话类及材料加题目类五种类型。

一、单一材料类(一)显性类。

〖例1〗球王贝利在比赛中共射进1千多个球,有一次,当记者问他哪一个球最精彩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下一个”。

这样的具体文字材料或画面,不需要怎么分析,一看就明白其主旨,那就是:一个人在功成名就后,不能被鲜花和荣誉所陶醉,应永不满足,不断进取。

这类材料作文,一般能抓住中心加以阐发即可。

〖例2〗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指导:选择其中的某一句话立意即可;也可结合多人的观点,分出何时“言”、何时“不言”、如何“善言”。

无论是选一还是选多,只要能结合材料的观点来立意,就无优劣之分。

〖例3〗浙江卷: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

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

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

”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这篇博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跑步,都值得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作文辅导0405 1850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一、分析论据的方法议论文的核心在于阐明道理,以理服人,理说得是否深刻透彻,这是衡量议论文质量的关键,使用论据需要进行分析。

1、探因分析法:(意义分析法 )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含义: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思路:为什么→是因为关键:找准因果关系,将原因与观点对应起来。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参考示例:洪战辉为什么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努力拼搏,用双手撑起自己和妹妹的一片天。

因为自立自强,他感动了万千国人;因为自立自强,他收获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2、假设分析法含义: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思路:反面假设→ 结果展示→ 正面强调关键:围绕论点假设,在对比中强调论点。

标志性词语:假如、如果、试想、倘若……参考示例: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

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

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3、归纳分析法含义: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思路:归纳共性→揭示观点关键:一句话概括多个论据;将共性、实质扣住论点。

标志性词语:大凡……皆…… 、……都…… 由此看来……参考示例:这些历史名人都饱受贫苦的困扰,也正是幼时的贫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使他们更积极地去改变现状,最终成就别样人生。

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4、释义示意法解释一段文字的含义,通过解释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

在引用含蓄性或哲理性较强的名言名句时,在引用后,要对某人的话分析一下,不能停留于简单地引一下,比如只会说“XXX说得好,说……,说的正是这个意思”,“XX这么说,……他的话不正证明了这个道理吗?”其实只是这样简单地引一下效果并不好,要围绕观点具体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5、综合运用参考示例: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六百零六次,才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六0六”。

假如欧立希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即使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

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可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综合运用假设分析法和探因分析法)参考示例:凡是一味模仿的行为,都不会自成一家。

之所以有“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这些成语的出现,是因为寿陵的少年和东施不善于学习、借鉴。

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就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

(综合运用了归纳分析法、探因分析法和假设分析法)二、议论的语言议论文的说理要深刻透彻,同时也要让议论语言生动活泼,使乐于阅读。

那么怎样使议论文语言出彩呢?1、引用式说理。

准确恰当地引用寓言、生活故事、名人名言、警句俗语、成语故事等既能使文章文采靓丽,有可使议论文说理深刻厚重,极具张力。

如:这种拍马者一般不在大庭广众下拍你,往往在只有天知地知你(家)知时悄然暗拍,有时给你“雪中送炭”,有时为你“锦上添花”。

他们之中最工于心计者还有长期打算,按部就班地拍,循序渐进地拍,由缓而急地拍,轻重相间地拍,坚忍不拔地拍,节奏适度,很有章法。

他们知道,“石上坐三年,能将石坐暖”,何况人心都是肉长的!至于此类人的战略目标,说来比较简单,或为自己提拔,或为儿女前途,总之要“零存整取”,钓得大鱼,实属拍马界中高人。

《两种拍马者》这段话引用成语,俗语和专业术语具体分析了战略性拍马者的方式、心态和目的,用笔诙谐,说理形象生动,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又如:庄子的个性张扬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个性张扬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岳飞的个性张扬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毛泽东的个性张扬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赞扬个性炫出自我》此段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准确精炼地展示出庄子、李白、岳飞、毛泽东等人的个性特征,为的观点提供了厚重有力的佐证,延展了文章的内核,深化了文章的意蕴,提升了文章的品味。

2、比喻式说理即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形象、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使枯燥乏味的说理变得生动活泼,饶有理趣。

如:信念犹如光焰,当阴霾满天时,它像太阳,指给你本想光明的前程;当冰凌满谷时,它像温泉,冲满身心,暖意融融;当你向险峰攀登时,它像葛藤,引你缘级而上。

当你伫立科学迷宫之时,它像金钥匙,助你撷取皇冠上的明珠。

《信念》这段话将抽象的“信念”比喻为可感的“太阳”“葛藤”“金钥匙”,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保持信念的作用。

又如佳作《学会调整善于化解》中的议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就对你哭;你笑,它就对你笑。

人就是一台多频道的电视机,把自己调到喜剧,就播放喜剧,调到悲剧,就播放悲剧。

这段贴切形象的比喻折射出耐人寻味的人声哲理:生活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

3、叙议一体式说理。

这种议论很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思想感情,这种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典型事例概括构成,常采用排比句式。

如:三国旧事依旧明朗,昔日之覆辙岂能重蹈。

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最信任的义子吕布。

是谁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那些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

是谁捧着张飞的头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

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让亲密的感情所欺弄,所扼杀;在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知。

、这段话用一串简明事例阐述了感情认知的观点,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

4、类比式说理这是一种推理议论的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点,类推出它们相似的结论。

如: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

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泡淡洌,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为什么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时因为前两泡冲击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尘,第三泡才泡出茶叶的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浓郁。

我们探知亦如此。

在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认知的阻碍,用澄净清明的心智,抛下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在探知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识的真谛。

《探知的阻碍》由喝茶联想到探知,文章文采飞扬,充满理趣,自然地将导入理性的天地。

、5、画像展示式说理即用白描勾勒写意的笔调,再现某一形象,以“展览”其丑恶的灵魂,卑微的思想。

此法适用于嘲讽批驳性说理文,可收幽默形象生动之效。

如:现在有的人也说这句话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有的口头上虽不说,实际上心理却是这样想的。

但他们意思既不是走路读书两不误,也不是希望日后见分晓,而是等一等,看一看再说,凡事莫在人先,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责任也不想主动尽到,总是听到别人先撞钟后,才拿起钟锤来摇几摇,还不敢撞,生怕震痛了手臂。

天长日久,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想顽固症——“走着瞧”。

这种思想症状有什么特征,大家不妨先来瞧瞧……《“走着瞧”的妙用》开头从一句民间邂逅语“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引出“走着瞧”这类人来,并用白描的手法对这类人做几笔粗线条勾勒,活画出这种人保守僵化的丑态,通过形象描绘把自己对这类人贬斥否定的思想感情寄于其中。

三、作业:1、任选一两种论证分析方法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论证。

论点:文学艺术的成功需要踏实参考示例:李贺作诗呕心沥血有了诗鬼盛名;曹雪芹到红轩中批阅十载方成就千古奇书;齐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从前不分昼夜千刻百磨练就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其实背后有达芬奇幼时画鸡蛋的刻苦。

(《谈踏实》)2、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哲学关系在高考作文中常见的20种应用新课标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是全面的,其中对书面表达的主体要求如下: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与原“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的书面表达要求特别突出了以下几点: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为此,我们力求在哲学和写作中寻求一个联系点,供师生参考。

一、过程与结果思想1: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

“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

思想2: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

如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

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

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

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

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

思想3:一个过程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中前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的中介点,一是最终消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